小学生科学小实验4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热《热在水中的传递》优质课件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热《热在水中的传递》优质课件
14
拓展
热成像仪下冷热水的运动
15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16
谢谢观看 !
2023/3/16
17
学好小学科学的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 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 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4录
第二部分
探索
CONTENTS
第三部分
研讨
第四部分
拓展
2
聚焦
回顾: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我们在给水加热时,热在水中是怎么传递的?
3
聚焦
思考:热在水中是怎样传递的
4
探索1
实验1:加热试管中的水
实验材料:酒精灯、 试管、铁架台、火 柴 、护目镜、湿布。
实验材料:酒精灯、 烧杯、红墨水、铁 架台、石棉网、火 柴、护目镜、湿布。
8
探索2
实验步骤
1.在烧杯中加入二分之一容量的清水,在底 部加热的位置滴上几滴红墨水。 2.给水加热,观察水中的热传递过程和方向。 3.记录水中的热传递现象。 4.熄灭酒精灯,规范整理实验材料。
9
探索2
实验视频
10
探索2
18
实验2:用箭头画出热量的传递方向
箭头怎么画?
11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4.神奇的纸(课件)(共24张PPT)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4.神奇的纸(课件)(共24张PPT)
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材料
4. 神 奇 的 纸
老师喊“3、2、1”,大家把两只手 臂整齐地相互搭在课桌上,挺直腰背 坐好,并呼应“我坐好”。
báo 四四方方,又白又薄 既能写字,又能画画。
zhǐ 白纸
这张普通的纸有什么特点?
看起来( 白色 )
摸起来( 薄、光滑 )
掂起来( 轻

...... 软、易湿、易燃烧、易撕碎...
隔热纸
纸箱
去 污 纸
石头 纸
发光纸
制造
纸的原材料是树,树木对我们地球的生态环境有益,为了保护
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我们要爱护环境,节约用纸。
纸 形状
wǎ léng zhuàng zhǐ 瓦楞状 纸
2.比一比,这两种纸还有 什么不同呢?
请结合活动手册第14页 “课堂活动记录2”展开实 验
科学小实验① 按一按
普通纸
瓦楞状纸
按一按
□能弹回 □√不能弹回
□√能弹回 □不能弹回
科学小实验② 放一放
普通纸
瓦楞状纸
放一放
□能支撑 □√不能支撑
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各式各样的纸有什么用处?
纸有这么多的本领,纸厉不厉害?神不神奇?
要让这张白纸有更神奇的本领,有什么办法呢? 折一折
1.按照微视频的方法,对白纸进行改 造; 2.观察对比没折的纸和折后的两张纸, 小组内交流,完成活动手册第14页的 “我的课堂活动记录1”。
1.观察纸的侧面,画出它的形状。
于是,他们很快就买好了两盒鸡蛋, 蹦蹦跳跳地回到了家,可接下来的 一幕,让两人都惊讶不已...
熊二:
熊大:
透明塑料盒 瓦楞纸盒
呜呜……
可以保护鸡蛋
有良好的抗压 强度和防震性 能,能承受一 定的压力、冲 击和振动。

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4七色光课件

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4七色光课件

新知讲解 活动 一 彩虹的形成
2、写出彩虹的颜色和出现的方向。 活动手册 (1)从内圈至外圈按顺序写出彩虹的颜色:紫、靛、蓝、绿、黄、橙、红 (2)夏天的傍晚,雨过天晴,能看见彩虹的方向是 东方 。
新知讲解 活动 二 进一步了解彩虹 1、制造“彩虹”。 实验目的:通过制造彩虹,了解日光具有色散现象。 实验材料:水盆、小石块、平面镜、白卡纸。 实验步骤:(1)用镜子制造“彩虹”。 ①在一盆水中斜放一面镜子,用小石块固定,水盆前放一张白卡纸。 ②让镜子朝向太阳,调整镜子的角度,使光反射到白卡纸上,直到看见“彩虹”。 (2)用水雾制造彩虹。 ①在晴朗无风的天气里,背对着太阳。 ②用喷雾器向空中喷水雾,观察在水雾中出现的彩虹。 (3)用三棱镜制造“彩虹”。 ①手持三棱镜,让阳光能照射到三棱镜上。 ②调整三棱镜的角度,使透过三棱镜的阳光投射到地面上。
分析:夏天雨后,背对太阳,常常会看见彩色的圆孤, 这就是虹,又称为彩虹。彩虹的颜色由红、橙、黄、绿、 蓝、靛、紫组成。红色在上,紫色在下,依次排列。另 外,瀑布附近也常出现彩虹,晴朗天气向空中洒水或喷 水雾,亦可以出现彩虹。
其实只要空气中有水滴,而阳光正在观察者的背后以低角度照射,便可能产生可以 观察到的彩虹现象。彩虹通常在下午,雨后刚转天晴时出现。这时空气内尘埃少并且 充满小水滴,天空的一边由于仍有雨去而较暗,观察者头上或背后已没去的遮挡而可 见阳光,这样彩虹便会较容易被看到。
新知导入
猜一猜:雨后一座桥, 挂在半山腰, 仔细看一看, 颜色还不少。【打一自然物】
一座孤形桥, 顶着蓝天造, 赤橙黄绿青蓝紫, 只能仰望摸不到。【打一自然物】
谜底:彩虹
七色光 苏教版 五年级上
新知讲解 活动 一 彩虹的形成
1、观察彩虹 雨后天晴,天空有时会出现彩虹。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彩虹?它们在什么情况下出现?

科学小实验——手摇发电机 ppt课件

科学小实验——手摇发电机 ppt课件
大家好
• 认真听讲,积极提问,踊跃回答问 题。
• 不要大声喧哗,起哄,交头接耳 • 上课积极的同学,老师会相应的加
分奖励哦
科学小实验——手摇发电机
1
科学小实验——手摇发电机
科学小实验——手摇发电机
2
课程导入
• 为什么灯会亮、风扇会转动呢? • 因为有电流通过 • 那么电是怎么来的呢? • 通过发电机产生
7
下面我们开始组装发电机
科学小实验——手摇发电机
8
总结
① 手摇发电机工作原理:将动能转化为 电能
② 其他的发电方式:风力发电、水力发 电、核能发电
③ 自然界中的产电方式:打雷、生物产 电
科学小实验——手摇发电机
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科学小实验——手摇发电机
3
手摇发电机原理
*刚刚我们已经了解过到电 是通过发电机产生的,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 发电机能产生电呢?
科学小实验——手摇发电机
4
其实手摇发电机只是其中 一种发电方法
科学小实验——手摇发电机
5
科学小实验——手摇发电机
6
自然界中还有很多的产电 方式
科学小实验——手摇发电机

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PPT课件

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PPT课件

实验五:电路 的简单实验
实验五:电路的简单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电路的简单实 验,让学生了解电流的流动和 电路的基本原理。
实验步骤: - 准备一个电池、一个灯泡
和导线等材料。 - 将电池和灯泡用导线连接
起来。 - 观察灯泡是否亮起。
实验五:电路的简单实验
实验结果:学生将观察到灯泡 亮起的现象,并了解到电流的 流动需要闭合电路。
实验七:声音 的传播实验
实验七:声音的传播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声音的传播实 验,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传播方 式。
实验步骤: - 准备一个空的纸卷筒。 - 将纸卷筒对准一个同学的
耳朵,另一个同学在远处说话 。
- 观察声音是否能够传到纸 卷筒里。
实验七:声音的传播实验
实验结果:学生将观察到声音 能够通过纸卷筒传到耳朵的现 象,并了解到声音是通过空气 传播的。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实验六:磁铁 的吸引实验
实验六:磁铁的吸引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磁铁的吸引实 验,让学生了解磁性的基本原 理。
实验步骤: - 准备一个磁铁和一些金属
物体。 - 将磁铁靠近金属物体,观
察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实验六:磁铁的吸引实验
实验结果:学生将观察到磁铁吸引 金属物体的现象,并了解到磁性的 存在及其作用。
实验八:植物 的生长实验
实验八:植物的生长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植物的生长实 验,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生 长原理。
实验步骤: - 准备一些植物种子和一些
花盆。 - 将种子分别种在不同的花
盆中。 - 给植物提供适当的水和阳
光。 - 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
实验八:植物的生长实验
实验结果:学生将观察到植物在适 宜条件下的生长现象,并了解到植 物需要水、光等因素才能生长。

小学科学六年级课件ppt4、我们离不开呼吸

小学科学六年级课件ppt4、我们离不开呼吸
气体有什么不同?
小组活动2:双手按住两侧肋骨, 然后深呼吸,感受胸廓运动情况(扩大 还是缩小)。
模拟小实验: 实验准备:气球2个,塑料水瓶1个(含瓶 盖),橡皮筋2个,橡皮泥1块,吸管1根。
4、我们离不开呼吸
活动:捂住口鼻,测试能够 停止呼吸最长时长。
潜水视频
人体的呼吸过程经过了人体的哪些器官?
鼻 呼 吸 道 咽
气管
支气管 肺
细支气管的末端形成许多肺泡,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小组活动1: 讨论:口腔跟鼻腔都可以吸入空气, 为什么口腔不属于呼吸器官? tips1:可以从鼻腔器官结构出发, 对比二者不一样之处。 tips2:PM2.5
鼻腔的鼻毛、粘液帮 助我们净化、湿润空气 (潜水需要靠嘴巴呼吸, 口腔内没有湿润空气的结 构,所以嘴巴到气管的位 置变得非常干燥难受), 气管里有纤毛可以帮助净 化空气,排出异物。
关于pm2.5
• 鼻腔是呼吸道的门户和通道,过滤清洁作用是鼻腔呼吸功能中的一个 重要环节。鼻前庭的鼻毛由四周伸向前鼻孔中央,对空气中较粗大的 粉尘颗粒及细菌有阻挡和过滤作用。较小的尘埃颗粒吸入鼻腔后可随 气流的紊流部分沉降,或随层流散落在面积较广泛的鼻粘膜表面的粘 液毯中,其中部分水溶性颗粒可被溶解,不能溶解的尘埃颗粒和细菌 等随纤毛运动到达后鼻孔,进入咽腔,被吐出或咽下。一般情况下, 尘埃等颗粒物质的直径大于10m者,如多数花粉颗粒等,大多经过过 滤得以清除,直径小于2m者,如真菌孢子等,则可通过鼻腔进入下呼 吸道。 •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 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肺 内,危害我们的健康。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 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 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 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世界卫生 组织曾指出:PM2.5浓度越高,呼吸系统病症和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将同 步增高。

科学小实验ppt课件

科学小实验ppt课件
(2)第一根香蕉和橘子配,编号为 No.1。第二根香蕉和苹果配,编号为 No.2。第三根香蕉和冬枣配,编号为 No.3。第四根香蕉和第五根香蕉配, 编号为No.4。
(3)隔天记录下来。
7
No.1 No.2 No.3 No.4
第一天
第三天
第五天
第七天
绿色,黑色, 多处烂痕微微 泛黄。
绿色。
多处泛黄,有 一股淡淡的香 蕉味。
4、香蕉在空气不流通的情况下,
哪种颜色的塑料袋包装香蕉效果更
好。
针对上述问题,我将作进一步的研
究。
29
通过整个实验研究的过程,我 认识到科学实验是一项艰苦的工作, 需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坚忍不拔的 毅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实验中我遇到 了许多困难,但我都克服了,当看到 自己的实验结果,我感到特别的激动 与欣慰。更重要的是在整个研究过程 中我不仅学到很多知识,还锻炼了查 阅资料的能力从中体验了科学的神奇 与无穷魅力。
第一天 No.4
9
第三天 No.2 第三天 No.4
第 三 天
No.3
第五天 No.1
第五天 No.3
第五天 No.4
10
第七天 No.1
第七天 No.2
第 七 天
第 七 天
No.4 No.3
11
经过七天的实验观察,我发现 了:香蕉和苹果在一起的效果 是最好的。其他香蕉只是有一 点黄,多处烂痕,而No.3却不 一样,它的烂痕只有一个,是 比较大的,在香蕉尾部,但它 的颜色比其他香蕉要突出很多。 所以,我得出了:苹果对香蕉 的成熟度影响最大。
30
31
2第一天no3第一天no4第三天第三天no1第三天no2第三天第三天no3第三天no4第五天no1第五天no3第五天no4第七天no1第七天no2第七天第七天no3第七天第七天no4经过七天的实验观察我发现了

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ppt课件

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ppt课件

自然现象
彩虹形成实验
光的折射实验
热胀冷缩实验
......
......
理思路 学写法
思路导图
思路点播
1 交代清楚要写的小实验是什么。
2 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清楚实验过程。 抓住实验过程中人物的神态、动作、
3 心理活动写。
4 揭示科学原理时要注意简洁准确。 5 结尾要写出自己的实验心情、感受或收获。
写法指导
பைடு நூலகம்
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
去探寻。
——英·牛顿
人的天职在用于探索真理。
——波兰·哥白尼
要学会做科学中的粗活。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聚事
实。
——俄·巴甫洛夫
先后步骤要写清,特殊句式来表明。 实验心情要表白,实验原理要交代。
03
有趣的“鸡蛋浮水” 今天,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实验的名称叫 “鸡蛋浮水”。① 这个小实验需要的材料有:一个生鸡蛋、一 双筷子、一个玻璃杯、一罐盐、一把勺子。②
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
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
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
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③是全文的重点,描述做 实验的具体步骤,展现鸡 蛋是如何一步步浮出水面 的。中间穿插描写了自己 实验时的思考。整个过程 生动有趣,让人如亲眼所 见。
雾。再看看鸡蛋,奇迹发生了——它正慢悠悠地往上漂,
摇摇晃晃的,跌跌撞撞的,就像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
不一会儿,它就浮到水面上了。“鸡蛋浮上来啦!鸡蛋浮

科学小实验ppt课件

科学小实验ppt课件
11
扎不破的气球Βιβλιοθήκη 12需要准备: 一个气球、一支铅笔
用笔去戳吹好的气球,气球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13
气球的材料橡胶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具 有一定的弹性。当气球被吹大时,气球皮 被拉伸,吹得越大拉伸得就越厉害,一旦 有尖锐的东西触碰,气球就容易爆裂。但 是被吹起的气球各部分被拉伸情况是不同 的,中间部分拉伸程度大,收缩性小;两 端拉伸程度小,收缩性大。所以用针或牙 签去扎气球的尾部不容易破,尾部拉伸程 度小,即使被扎了,气球皮还能收缩,紧 紧地包裹住尖锐物,不会破也不会漏气。
科学小实验
1
目录
1.气球吸纸 2.两只气球的PK 3.扎不破的气球
2
科学实验一 气球吸纸
3
需准备的材料:一只气球、一些碎纸
4
5
实验原理
自然界中的物质很多是由分子组成的,而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 原子由电子和原子核构成,电子围绕着原子核旋转,如果一个物质 得到或失去电子,它就产生了带电电荷,我们称为静电。 气球与毛皮摩擦的过程中,气球带负电,毛皮带正电;带不同的电 的物体放在一起会相互吸引;带同样电的物体相互排斥;当带静电 物体靠近绝缘体时,就会让绝缘体带上相反的电,所以气球放在纸 屑上,气球带负电,就会让纸屑带上正电,纸屑就会吸附在气球上;
9
第三步:保证大小两只气球分别牢牢套在软管两端,现在同时 松开捏住软管的两只手,让两只气球通过软管彼此相通。
10
实验现象
能明显看到红色气球越来越小,黄色气球越来越大。
问题思考 原理揭秘
你猜对了吗?为什么黄色气球的空气不会跑到红色气球里呢?
这是因为气球被吹起后,弹性气球表面会产生收缩压力,就会对 气球内的空气会施加压力。气球被吹的越大,其产生的压力越小。 由于两个气球被吹起的大小不一样,因此对气球内空气施加的压 力也是不一样的。这里被吹得较小的红色气球对球内空气的压力 较大,较大的黄色气球对球内空气的压力小,因此当红黄两个气 球连通后,红色小气球内的空气会往黄色大气球内跑,所以我们 才会看到小气球越来越小,大气球则越来越大。

小学科学四年级趣味小实验课件

小学科学四年级趣味小实验课件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也可以用铁丝和棉 签,注意不能让铁 丝对着眼睛哦!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神奇的方泡泡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水、洗洁精、洗手液、胶水、糖 =
4:2:2:1:1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1.将制作好的正方体放进泡泡水中,六个面都沾上水。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2. 用吸管对着中心吹气,我们吹起了一个方形泡泡!
趣味小实验小学科学名师课程小学科学名师课程小学科学名师课程小学科学名师课程小学科学名师课程缝衣针等较小的物体浮在水面原理小学科学名师课程小学科学名师课程小学科学名师课程刺破铁环上的薄膜后小学科学名师课程小学科学名师课程小学科学名师课程小学科学名师课程小学科学名师课程棉线因液膜收缩而绷紧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为什么能吹出方泡泡
小学名师课程
THANKS
小水珠呈现球形的科学道理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小水珠呈现球形的科学道理
液体的表面张力使得液体表面 像一张绷紧的弹性膜,水滴分子总 是尽量靠拢,如果没有其它影响会 一直收缩到表面积最小。在体积相 同的情况下,球的表面积最小。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呈现椭球形是因为 水珠受重力影响。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我国的太空教师王亚平2013年在太空中直播授课,在太空中 由于没有受到重力的影响,水滴呈显出了接近完美的球形。
趣味小实验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缝衣针等较小的物体浮在水面原理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小学Fra bibliotek学名师课程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刺破铁环上的薄膜后
小学科学名师课程

科学小实验-吸水的杯子ppt课件

科学小实验-吸水的杯子ppt课件

5
第一步
动手做
精选ppt
6
第二步
动手做
精选ppt
7
第三步
动手做
精选ppt
8
第四步
动手做
精选ppt
9
小游戏·比比谁更渴
1
2
3
精选ppt
10
结论: 在同一时间地点大气压强恒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精选ppt
11
科学记录仪
说一说你最想知道其科学原理的自然现象?
精选ppt
12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1
精选ppt
2
2
小魔术·吸水的杯子
精选ppt
3
科学原理
蜡烛燃烧需要氧气,杯子里的氧气被蜡烛燃烧完以后, 蜡烛就会因为缺氧而熄灭。
同时杯子里的空气减少后气压下降,这时外面的大气 压将盘子里的水压入杯中,杯子里的水面自然就升高 了。
精选ppt
4
科学原理
直观感受一下看不见摸不着的大气压
精选ppt
同时杯子里的空气减少后气压下降这时外面的大气压将盘子里的水压入杯中杯子里的水面自然就升高直观感受一下看不见摸不着的大气压科学原理第一步动手做第二步动手做第三步动手做第四步动手做小游戏比比谁更渴在同一时间地点大气压强恒定11说一说你最想知道其科学原理的自然现象
吸水的杯子
大气压实验
精选ppt
1
想一想
怎么把水倒进杯子里

趣味科学实验ppt课件

趣味科学实验ppt课件
材料 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
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 ,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我们经常说 的热胀冷缩就是这个原因。
12
U 啤酒与盐 nbelievable 13
思考: 刚刚打开的一杯 啤酒,加了食盐 之后,会有什么
样的变化?
材料: 啤酒,食盐,
2 气球与杯子 Powerful
3 啤酒与盐 Unbelievable
4 可乐与曼妥思 Crazying
4
M筷子的神力 agical 5
1 思考问题
把一根筷子插入 装着米的杯子中 ,然 后将筷子 上提,筷子会把 米和杯提起吗?
2 材料准备
塑料杯一个、米 一杯、竹筷子一 根。
3 原理解释
由于杯内米粒之 间的挤压,使杯 内的空气被挤出 来,杯子外面的 压力大于杯内的 压力,使筷子和 米粒之间紧紧地 结合在一起,所 以筷子就能将成 米的杯子提起来
8
P 气球与杯子 owerful 9
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上,然后把气球吸 起来吗?
材料 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
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 ,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我们经常说 的热胀冷缩就是这个原因。
10
11
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上,然后把气球吸 起来吗?
大量泡沫。
一种薄荷糖,口 感柔软,口味新 奇,于1932年一 对外国兄弟在波 兰的旅途中研制
16
今到 天此
谢谢Βιβλιοθήκη 的 结 同学们的学 束 认真学习

17
18
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提起吗

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金属》课件

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金属》课件

实验探究
银白色 紫红色 具有金属光泽
铁丝
√Hale Waihona Puke √铜丝√√
铝丝


实验探究
小实验:敲打金属丝,会有什么发现?
实验探究
注意事项:
1.在实验时,把纸杯放在水 槽里面,实验过程中不能触 摸热水,以免烫伤。 2.这些材料要同时放入水中, 稍等片刻再摸。 3.实验结束,要及时整理实 验器材。
生活拓展
青铜器
生活拓展
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金属
探究新知
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探究新知
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有哪些金属制品?
实验探究
小实验:打磨金属(铁条、铜条、铝条)。
实验探究
注意事项: 1.打磨时要顺着一个方向打磨,不要来回打磨。 2.一定要小心,注意不要划伤手。 3.小组探究完成,将实验器材整理好,并完成探究 记录单。
古 代 钱 币
总结收获
请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拓展
变废为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流出来。 讲解: 薄纸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为大气压强作用于纸片上,产生了
向上的托力。小孔不会漏出水来,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水在纸的表 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会漏出来。这如同布做的雨伞,布虽然有很 多小孔,仍然不会漏雨一样。
.
10
掉不下去的塑料垫板
• 思考:盛水的杯子上覆盖垫板,杯口朝下时,垫板会掉下来吗? 材料:玻璃杯两个、水、塑料板一块 操作: 1. 将玻璃杯里装满水。 2. 用垫板盖好杯口。 3. 一只手扶杯子、另一只手按住垫板。 4. 用手扶住,将杯口翻转过来,使杯口朝下。 5. 扶着垫板的手轻轻放开,垫板不会掉下来。 讲解: 垫板覆盖在盛水的杯子口上,因为杯外空气压力比较大,垫板就
.
3
带电的报纸
• 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
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 1. 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 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
一样掉不下来了。 3. 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 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说明: 1. 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 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3. 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
不会掉下来。 创造: 如果杯子里的水不满、或没有水塑料板会怎样,请你试一试?
.
11
手绢的秘密
• 思考:在水龙头下把手帕撑开摊平,打开水龙头,水是不是透过
手帕而流下去呢? 材料:玻璃杯1个、手帕1条、橡皮筋1条 流程: 1、 把手帕盖住杯口,用橡皮筋绑紧。 2、 让水冲在手帕上。 3、 水流进杯子里约七、八分满后关闭水龙头。 4、 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转过来。 说明: 1、 从杯子上面冲水时,水会透过手帕流入杯内。 2、 杯子倒转过来时,由于大气压力的关系,水不会流出来。 延伸: 如果盖住杯口手帕的布料不同(例如棉布或是毛巾、麻布),水
量。 3、水印会呈现不规则的同心圆图形。 创造: 试试其他的方法,改变水面上墨汁的图形。
.
7
分合的水流
• 思考:多股的水流用手一抹,竟变成一股水流这是为什么呢? 材料:铁罐盒一个、锥子、水 操作: 1、在空的铁罐盒底部用一根钉子在上面钻5个小孔(小孔间隔只
在5毫米左右)。 2、将罐内盛满水,水是分成5股从5个小孔中流出的。 3、用大拇指和食指将这些水流捻合在一起。 4、手拿开后,5股水就会合成一股。 5、如果你用手再擦一下罐上的小孔,水就又会重新变成5股。 讲解: 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流进行分、合。
汁在水面上扩展成一个圆形。 2、拿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二、三下。 3、然后轻碰墨汁圆形图案的圆心处,看看有什么现象。 4、把书法用纸轻轻覆盖在水面上,然后缓缓拿起,纸上印出什么图案呢? 讲解: 1、棉花棒碰触时,墨汁会被扩展成一个不规则的圆圈图形。 2、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所涂上的少量油,就会影响水分子互相拉引的力
上。 讲解: 1 一个气球上的电排斥另一个气球上的电。 2 两个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创造:你能用其它小实验说明气球带电吗?
.
6
可爱的浮水印
• 思考:宣纸上漂亮的图案不是画出来的,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材料:脸盆1个、宣纸1—2张、筷子1支、棉花棒1根、墨汁1瓶、水(约
半盆) 操作: 1、在脸盆里倒入半盆水,用蘸了墨汁的筷子轻轻碰触水面,即可看到墨
.
8
漂浮的针
• 思考:针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材料:一碗水、针、叉子、液体清洁剂 操作: 1、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 2、用一个叉子,小心地把一根针放到水的表面 3、慢慢地移出叉子,针将会浮在水面上 4、向水里滴一滴清洁剂,针就沉下去了 讲解: 1、是水的表面张力支撑住了针,使之不会沉下。表面张力是水
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

.
4
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 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
方法将他们分离开呢? 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 操作: 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搅拌均匀。 3、塑料汤勺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汤勺上。 5、将塑料汤勺稍微向下移动一下。 6、盐巴后粘附在汤勺上。 讲解: 胡椒粉比盐巴早被静电吸附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重量比盐巴轻。 创造: 你能用这种方法将其他混合的原料分离吗?
动。 3. 换一盆水,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现在把肥皂放入水盆
中离牙签较近的地方。牙签会远离肥皂。 讲解: 当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时,方糖会吸收一些水分,所以会
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签也跟着水流移动。但是,当 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时,水盆边的表面张力比较强,所以会把牙签 向外拉。
创造:请你试一试,如果将糖和肥皂换成其它物质,牙签会向 哪个方向游去
小学生科学小实验
.
1
目录
• 1、神奇的牙签 • 2、带电的报纸 • 3、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 4、
.
2
神奇的牙签
1. 思考:放在水里的牙签,会随着放在水里的方糖游动,还是随
着放在水里的肥皂游动? 材料:牙签、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操作: 1. 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 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牙签会向方糖方向移
分子形成的内聚性的连接。这种内聚性的连接是由于某一部分的分子 被吸引到一起,分子间相互挤压,形成一层薄膜。这层薄膜被称做表 面张力,它可以托住原本应该沉下的物体。
2、清洁剂降低了表面张力,针就浮不住了。 说明:针有危险,请家长帮:有孔的纸为什么能拖住水? 材料:瓶子一个、大头针一个、纸片一张,有色水一满杯 操作: 1、在空瓶内盛满有色水。 2、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扎许多孔。 3、把有孔纸片盖住瓶口。 4、用手压着纸片,将瓶倒转,使瓶口朝下。 5、将手轻轻移开,纸片纹丝不动地盖住瓶口,而且水也未从孔
.
5
带电的气球
• 带电的气球 思考:两个气球什么情况下会相互吸引, 什么情况下会相互排斥? 材料:打好气的气球2个、线绳1根、硬纸板1张 操作: 1 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 2 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3 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 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 5 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