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作品: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上《第5节 运输作用》[马小青]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5-5《运输作用》课件(共29张PPT)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5-5《运输作用》课件(共29张PPT)
枝瘤的形成原因。 2.有机物的运输
有机物在韧皮部由上向下运输。 3.导管位于木质部中,筛管位于树皮的韧皮部里。
随堂反馈
1.导管和筛管运输的物质分别是( B) A.有机物、水和无机物 B.水和无机盐、有机物 C.有机物和水、无机盐 D.无机盐和有机物、水
2.把生长在土壤中的细嫩植物茎切断,切口下方 的断面上溢出的汁液主要是( C ) A.细胞质和细胞液 B.细胞液和细胞间的水分 C.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 D.叶制造的有机物
第 5 节 运输作用
目 录
CONTENTS
新课导入
俗话说,“树怕伤皮,不怕空心。” 一些老树的 树干里面大部分都空了,可是枝叶仍旧茂盛。树干 都空心了,一树木为什么还活着?
学习目标
1.说出植物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以及茎 运输有机物的部位; 2.识别导管和筛管在茎结构内的分布部位,辨认 导管和筛管的结构特征。
你能说说导管和筛管的区别吗?
所在部位 运输物质 运输方向 组成细胞
导管 木质部 水、无机盐 下 上 死细胞
筛管 韧皮部
有机物 上 下
活细胞
学以致用
俗话说,树“不怕空心,就怕剥皮”,分析一下其 中的道理。
提示:剥皮后有机 物不能运输到根。
本课小结
1.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通过茎的木质部由下而上 运输。来自 1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水分和无机盐是由植物的__根____吸收的。 叶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吗? 根吸收的水分如何到达叶? 茎的运输作用
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什么部分运输的?
叶脉无变化 正常枝条
叶脉变红 正常枝条
叶脉变红 枝条树皮被剥
清水
稀释的红墨水 稀释的红墨水
清水浸泡的
红墨水浸泡的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5.5运输作用》课件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5.5运输作用》课件
• 因为树干的中心部位与植物体营养物质的运输没有直接关系,而树 皮是植物运输有机物的结构基础。所以,树不怕空心,就怕剥皮。
• 2、在植物的主干基部进行环割,可导致树木死亡,其原因是( C )
• A、失去了保护结构 • B、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不能向上运输 • C、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向根运输 • D、叶片无法进行蒸腾作用
• 3、把生长在土壤中的细嫩植物茎切断,切口下方的断面上溢出的
汁液主要是( C)
• A、细胞质和细胞液
B、细胞液和细胞间的水分
• C、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
• D、叶制造的有机物
• 4、导管的结构特点是( B )
• A、多个细胞相连,形成有板有孔的管道 • B、多个死细胞相连,端壁穿孔,形成中空管道 • C、由一个长形的死细胞构成 • D、多个长形的活细胞构成中空管道 • 5、果农为了增产常将结果的树条剥去一圈树皮,称为环剥,这是
3、根据实验结果推断茎运输有机物的部位。 茎中输导有机物的结构位于树皮中,树皮的韧皮部里有运输有 机物的管道。
筛管位于韧皮部内,由筛管分子连接而成,筛管分子是长形的活细胞, 两个筛管分子之间横壁形成筛板,上面有筛孔。向下运输有机物。
筛管
导管 维管束
玉米茎横切
除茎以外,根和叶脉内也有导管 和筛管,它们彼此连接和贯通, 形成一个完整的管道系统,完成 植物体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 养料的功能。
为什么?
环割后该枝条叶片上制造的有机物无法 向下运输,累积在果实处,因此果实会 长得更大。
你能推测出这棵树的年龄吗?
北师大版 生物七年级上
谢谢大家
• 一、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 通过茎中的木质部,方向由下向上。
• 二、有机物的运输:

【最新名师精品】北师大初中生物七上《第3单元5第5节 运输作用》PPT课件 (14).ppt

【最新名师精品】北师大初中生物七上《第3单元5第5节 运输作用》PPT课件 (14).ppt

想一想
4.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结构叫什么?形成层 有什么特点? 具有分裂能力 是什么组织? 分生组织
5.形成层的细胞分裂,向内形成新的 木质部 , 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其作用是使茎逐年加粗。
6.草本植物茎不能像木本植物那样逐年加粗,我们
可以推断,它没有什么结构? 形成层
乙:没剥树皮 由下而上。
现象:叶脉变红了,液面下降。
探究实验:茎的输导功能
观察思考题:1. 从茎的横切面 上看,染成红色的是茎的 哪一部分?
木质部 2. 茎内部结构被染成红色说
明什么问题?
说明茎内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 通道 (导管) 3. 该实验得到什么结论?
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在茎木质部 的导管自下而上运输的。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断茎运输有机物的部位。
在树皮里。
小故事
在明果明树的的小主表干哥的家下有部一,片适苹当果地园剥。 去秋一天圈,树他皮去,苹当果年园一玩般的有时显候著发的现增了产一 效个果很。有这趣是的因现为象经。过苹环果割树的干果的树树,皮由上 于都有被机切养了料一不刀能(向如根右部图运)输,,这而是集怎中么 供回给事正?在明发明育去的问花小和表果哥实,所小致表。哥由说于了 残一 种留席植着话真一,重部明要分明啊形听!成得你层直知,点道它头小能,表逐说哥渐:是形科怎成学样 新解的释树的枝吗,?第二年仍然可以正常生长, 而不会死亡。
三、导管和筛管
导管由导管分子连 接而成,导管分子 是死细胞。输导无 机物。
筛管由筛管分子组成, 筛管分子是活细胞。输 导有机物。
观察: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树皮 形成层
髓 木质部
结构名称
内有起输导作用的筛管
形成层 具有分裂能力,使茎逐年加粗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5章第5节 运输作用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5章第5节  运输作用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在树皮里
筛管位于树皮内,由筛管分子连接而成, 筛管分子是长形的活细胞,两个筛管分子 之间横壁形成筛板,上面有筛孔。 运输有机物。
树 皮
筛管
筛板
导管和筛管
导管由导管分子连接而成 ,导管分子是死细胞。运 输无机盐和水。
筛管由筛管分子组成, 筛管分子是活细胞。运 输有机物。
你能说说导管和筛管的区别吗?
2.把生长在土壤中的细嫩植物茎切断, 切口下方的断面上溢出的汁液主要是 ( C) A.细胞质和细胞液 B.细胞液和细胞间的水分 C.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 D.叶制造的有机物
3.“爱护树木,人人有责。”在树干上乱刻乱划 ,会导致树木死亡,其原因可能是(B ) A.切断了有机物向上运输的通路 B.切断了有机物向下运输的通路 C.切断了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通路 D.切断了水分和无机盐向下运输的通路
水分和无机盐通过茎的木质部运输
2.说出水分从瓶中到达叶片的运输途径。
根 茎的木质部

归纳总结
茎中被染成红色部分是输送水和无机盐的通 道(木质部),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就是 通过茎的木质部中的导管自下而上运输的。
拓展应用
插花时,我们将茎剪断后要立刻插入水中, 这是为什么?
花也要吸收水分,不然会萎蔫,花吸收水分 是靠茎中的导管,如果时间长了,剪口干枯, 导管收缩堵塞就难以吸收水份了。所以应剪 后立即插入水中。
水分和无机盐是由植物的___根___吸收的。 叶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吗? 根吸收的水分如何到达叶? 茎的运输作用
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什么部分运输的?
水பைடு நூலகம்无机盐是通过茎的什么部分运输的?
叶脉无变化
正常枝 条
叶脉变红 叶脉变红 正常枝条 枝条树皮被剥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运输作用》公开课获奖教案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运输作用》公开课获奖教案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运输作用》公开课获奖教案第5节呼吸作用【教学目标】1.讲出植物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以及茎运输有机物的部位。

2.培育学生的观测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

3.结合户外观察的长期性和困难性,培养坚韧不拨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及结构基础。

【教学难点】观察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解决型【教学媒体】自制多媒体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生互动可以使用情景创设去引入新课:从植物体整体生理功能的角度,设计意图我们晓得,植物的根与茎相连,叶教师导入新生在茎及其分枝上。

因此,根稀释的水课分和无机盐必然就是通过茎运输至叶和花掉中去的。

教师组织学明确提出富有思考性的问题。

根稀释的水分和无机盐就是怎样从木运输活动:观测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生展开活动目的建议:1.观测水分和无机盐在茎内的运输;教师了解目至其他部分的?叶制的建议所造的有机物又就是如何从叶运输至其他部分2.观测并辨识水分和无机盐在茎中运输的部位材料器具:学生准备工作材的?这样的探究性问料器具题就是本节课的自学主题。

展开“观测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活带叶的杨树枝条或凤仙花、吸收的红墨水(替代水分和无机盐)、拎刻度存有橡胶纳的锥形瓶、解剖刀、放大镜方法步骤:学生展开实验1.将节叶的杨树枝条进行相应的处理,甲剥掉树皮,乙不做任何处理,分别放在盛有稀释红墨水的锥形瓶中将动时,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并进一学生进行实步设问:做出预测的依据是什么?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测一致能得出什么结论?将实验结果与预测加以比较,又可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水分和无机盐运锥形瓶放在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1h。

验操作2.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叶的变化和锥形瓶中水量的变化,并对你组的实验结果作出预测,将预测的结果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3.实验结束后,将实际观察的结果,也填在下面的相应表格中,并与预测的学生将实验输的方向是什么?水结果进行比较材料现象实验预测实验观察实验结论实际观察的分和无机盐运输的部结果,填在相位在哪里?应的表格中。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运输作用 新课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运输作用 新课件

1、描述两个塑料袋上出现的实验现象。
2、试解释发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
1、蒸腾作用的概念
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形式散失到体外的生理过程。
2、蒸腾作用的结构基础
叶片的气孔
验证叶是植物蒸腾 作用的主要器官
3、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
✓ 温度 ✓ 光照
蒸腾作用实验装置
“验证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的另类实验设计
课后作业
1、复习5.4 蒸腾作用 2、完成优化设计“知能演练提升”
P29—30:1、4、5、9、10、12 3、预习6.1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可以调节蒸腾作用的强度
➢ 水分充足→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蒸腾作用增强 ➢ 水份缺少→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减弱
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因素:
④在阴天、傍晚时移栽
降低蒸腾作用强度
⑤搭棚遮阴,减少阳光照射
大树可以2、遮为挡什阳么光说,“在大树树荫底下下可好以乘避凉免阳”光?的照射;另 外,大树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水分变为水蒸气散失的时 候,带走了大量的热量,使大树周围的气温降低。
四、课堂总结
1、蒸腾作用的概念
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形式散失到体外的生理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在光线下观察
2、用刀片做一横切
3、用刀片纵切白菜表面皮肉
实验结论 植物靠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探究实验 茎的运输
合作探究 茎的结构
观察实验 白菜叶导管
合作探究 导管和筛管
学以致用 枝瘤的形成
讨论填表:比较导管和筛管
阅读教材P96-97,比较图5-23和5-24,小 组合作完成表格,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

《 运输作用》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生物北师大七年级上册】

《 运输作用》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生物北师大七年级上册】

C.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向根运输
D.叶片无法进行蒸腾作用
2.关于导管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C )
A.组成导管的细胞为长形
B.组成导管的细胞呈管状
C.组成导管的细胞具有细胞质
D.组成导管的细胞两端没有横壁
3.农民给苹果树环状剥皮的目的是( A )
A.限制有机养料向根部运输
B.限制水分向上运输
C.限制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形成层
功能
保护作用 内有起输导作用的筛管 具有分裂能力,使茎逐年加粗
木质部 髓
内有起输导作用的导管 贮藏营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讲授新课
观察思考: 橡胶树割胶
这是从橡胶树上收集橡胶的 情景,你能发现橡胶是从哪 里流淌出来的吗?
二、讲授新课
下列两个枝条上同样大小的果实,生长一段时间 后,大小会出现不同吗?如果不同,哪个大一些?请 说明理由。
D.防治虫害
三、随堂练习
4.选一个生长旺盛的杨树枝条,在其基部剥去一圈树皮,过一段时间后,伤口 上部的树皮长成了节瘤(下图),请回答:
(1)本实验证明,树皮内具有输导__有__机__物___的结构,该结构叫__筛__管___。 (2)枝条上部仍然能获得足够的水分,是因为__导__管__具__有__运__输__作__用__。 (3)若将杨树主干基部的树皮全部剥掉,会导致杨树死亡,其原因是 ___根__得__不__到__有__机__物__。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3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5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第5节 运输作用
一、课程导入
植物的根与茎相连,叶着 生在茎及其分枝上。因此,根 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必然是通 过茎运输到叶和花中去的。水 分和无机盐是经过怎样的途径 运输到叶和花中去的呢?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生物7年级上册第5章第5节《运输作用》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生物7年级上册第5章第5节《运输作用》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3.根据实验结果推断茎运输有机物的部位。 树皮中,树皮的韧皮部里有运输有机物的管道。
果农为了增产常将结果的枝条剥去一圈树 皮,称为环剥,这是为什么?
适当地剥去果树一圈树皮,当年一般有 显著的增产效果。这是因为经过环割的果 树,由于有机养料不能向根部运输,而集 中供给正在发育的花和果实所致。
(运输水分 和无机盐)
以通过汽车,或者 让四个骑马的人并 排通过。
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怎样运输到叶 里的呢?
植物体通过叶片的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是怎样到达根部的?
一.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根吸收的水分和无
机盐必然是通过茎向上
运输到叶和花中去的。 水分和无机盐是经
过怎样的途径运输到叶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1.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通过茎的木质部由下而上运输。
枝瘤的形成原因。 2.有机物的运输
有机物在韧皮部由上向下运输。 3.导管位于木质部中,筛管位于树皮的韧皮部里。
板书设计
1.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树皮 形成层
木质部 髓
2.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通过茎的木质部由下而上运输。
4.将晾衣服用的铁丝拴在小树上,会对小树造成伤害,这
是因为铁丝会损伤小树的( C )
A.木质部中的导管 B.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的形成层 C.韧皮部中的筛管 D.树皮中的纤维
5.俗话说:“梨树砍三刀,树枝压弯腰。”这是下列哪
种原因所致( A )
A.叶片制造的有机物不能下行 B.根部吸收的养料快速上行 C.体内水分供应充足 D.体内水分不易散失
运输作用
1. 列举茎输导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实验证据。 2. 说出植物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以及茎运输 有机物的部位。 3. 识别导管和筛管在茎结构内的分布部位,辨认导管 和筛管的结构特征。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生物7年级上册第5章第5节《运输作用》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生物7年级上册第5章第5节《运输作用》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输导
根 导管
叶 筛管
有机物

无机盐 淀粉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完成以下练习。
1.导管位于( B ) A.木质部和韧皮部 B.木质部 C.韧皮部 D.髓
2.树皮的筛管运输的物质是( A ) A有机物 B水、无机盐 C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D以上都不是
3.下列属于活细胞的是( B ) A.导管细胞 B.筛管细胞 C.韧皮纤维 D.木纤维
番茄嫁接到土豆
结合刚才看的图 片,思考: 1、叶子光合作用产 生的有机物需通过哪 些部位运输到根。
运输途径:叶→ …… →根
2、根吸收的水要通 过哪些部位运输到叶 子。
运输途径:根 → …… →叶
动手实验:观察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是肯定的,是通过茎 的什么部分运输的?
一、猜想与假设: 1、茎的全部结构都参与运输 2、茎的外侧树皮参与运输 3、茎的内部结构参与运输 ……
叶脉中的导管和筛管
桔子中的“筋络 ” 其实是维管束,含有导管和筛管
阅读96-97页,和你的组员一起归纳导管和筛管的异同点
导管
筛管
存在位置 存活状态 运输物质 运输方向
木质部 死细胞 水和无机盐
向上
韧皮部 活细胞 有机物 向下
观看任务:各级导管是连接、贯通在一起的吗?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把本节课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填一填概念图。
二、设计实验:
……
动手实验:观察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各小组把课前处理过的杨树枝进行解剖,要
求:
1、解剖方法:把各组树枝进行茎横切、纵切
000
2、解剖后的任务:
(1)、找出实验材料的枝着色部位。
(2) 、根据观察,填条写下表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5.5《运输作用》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5.5《运输作用》优秀教学案例(
五、案例亮点
1.贴近生活:本案例以苹果运输作用为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通过观察苹果树和实验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植物的运输作用,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2.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互动。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设计,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2.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寻找问题的答案,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为小组,鼓励他们相互合作、共同探究。
2.分配任务,让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关于苹果运输作用的实验。
3.组织小组展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5.多元化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既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也注重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通过评价,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同时,我还注重给予学生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2.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设计和表现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3.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强调导管和筛管的作用和意义。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实验设计和实际情况,撰写一篇关于苹果运输作用的小论文。
2.要求学生在论文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给予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认为苹果是如何从叶子运输到果实的呢?”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3.总结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植物的运输作用。
(二)讲授新知
1.讲解导管和筛管的位置、功能和区别,使用图表和动画等形式直观展示导管和筛管的结构。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生物7年级上册第5章第5节《运输作用》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生物7年级上册第5章第5节《运输作用》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有叶片的塑料袋内出现水珠,没有叶片的塑料 袋没有水珠。
4、保鲜袋内壁水珠从何而来?此实验说明了 什么?
试管内的水分通过植物叶片散发出来的。说明 植物体能散发出水分。
什么是植物的蒸腾作用?
植物体体内的水分以水 蒸气形式散失到体外 的生理过程。
蒸腾水分主要通过叶片 的气孔完成的,叶柄 和幼嫩的茎也能少量 进行。
提示:剥皮后有机 物不能运输到根。
说说导管和筛管的区别
所在部位 运输物质 运输方
向 导管 木质部 水、无机盐 下 上
组成细胞 死细胞
筛管 韧皮部 有机物
上 下 活细胞
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要消耗200Kg 以上的水,大致情况如下: 吸收的水中近99%的水哪去了?
生长期中总吸水量 作为组成成分的水 维持生理过程的水
拓展应用
插花时,我们将茎剪断后要立刻插入水中 ,这是为什么?
花也要吸收水分,不然会萎蔫,花吸收水 分是靠茎中的导管,如果时间长了,剪口 干枯,导管收缩堵塞就难以吸收水份了. 所以应剪后立即插入水中。
有机物的运输
1.我们食用甘薯是它的什么器官 ?根 2.甘薯滴加碘液后变蓝,说明什么 ? 含淀粉 3.埋入地下的根从何处获得的有机 物? 叶
204228g 1872g
250g 202106g
100% 0.92% 0.12% 98.96%
演示:植物的蒸腾失水
1.两个试管的水面上为什么 要滴些植物油?


防止试管内水分的蒸发。
2.为什么要将实验装置放在 温暖有阳光的地方?
把它放在温暖有阳光的地方植物的蒸腾速率快, 容易观察到预期效果。
3.描述两个塑料袋出现的实验现象?
红色水浸泡的
对比观察茎纵切

第5章第5节《运输作用》优秀教学案例(第1课时)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第5章第5节《运输作用》优秀教学案例(第1课时)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3.小组合作:本节课通过设计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动手能力。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借鉴,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时,关注小组合作的过程,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反思与评价:本节课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能力。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提高,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和反馈作用。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评价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实际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实际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我会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在制定教学案例时,我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设计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活动。首先,我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和方式。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运输作用在植物生活中的重要性。最后,我以生活实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5.教学策略:本节课运用了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使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到有效的学习和提高。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问题驱动,让学生自主发现知识间的联系,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生物7年级上册第5章第5节《运输作用》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生物7年级上册第5章第5节《运输作用》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间的端壁上有长_________活,形成中空的管道。
4. 筛管细胞是_____筛形板的_____细胞,筛两孔个筛管细胞
之间的横壁形成______,上面有_______。
2020/11/17
8
五、导管和筛管
1.除茎以外,_____根__和_____叶__脉_内也有导管
和筛管,它们彼此连接和贯通,形成一个完
( C)
A、细胞质和细胞液 B、细胞液和细胞间的水分 C、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 D、叶制造的有机物
2020/11/17
18
思考与联系:
• 1、俗话说:“树不怕空心,就怕剥皮 ”,分析一下其中的道理。
“树不怕空心”,是因为树干中心的部 分与植物体营养物质的运输没有直接关 系。而树皮是植物体运输有机物的结构 基础,即筛管位于韧皮部里,韧皮部是 树皮的一部分,所以“怕剥皮”。
3.有机物的运输:通过茎的韧皮部由上而下运输。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瓶→茎的木质部→叶片
2020/11/17
4
二、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1.茎内被染成红色的结构主要是_______,其 内木含质有部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水分和
无机盐是在________中运输的。运20/11/17
14
课堂练习
2、取一段木本植物的茎,将其下端插入滴有 红墨水的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枝条的 一部分会变红,变红的部位是 ( )
A.树皮 C
B.茎中的韧皮部 C.茎中的木质部 D.所以浸入水中茎的部分
2020/11/17
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出问题
水和无机盐是通 过茎的什么部分 运输的?
作出假设
茎的全部结构都参与运输; 或茎的外侧树皮参与运输; 或茎的内部结构参与运输… 实施实验计划
制订实验计划
你们组的探究 方案是怎样的?
四、课堂小结:
1、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通过茎的木质部 由下而上运输。 2、导管:位于木质部里,运输水分和
无机盐的结构。
五、知识拓展与课后作业
小结
茎中被染成红色部分是输 送水和无机盐的通道(木质 部),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 盐就是在茎木质部的导管自 下而上运输的。
植物的萎蔫与恢复
三、水和无机盐的运输通道实验
盐吗?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又 如何到达叶? 需要 茎 运输作用
2、实验假设
观察: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3、实验设计
①准备实验材料用具:学生各组自备带叶枝条、稀释的红墨水、锥形瓶、 小刀 ②确定实验程序:
材料处理 对照组:清水
完整枝条 ( )枝条
实验组:稀释的红墨水 观察染红部位
将锥形瓶放置在温暖、光照充足的地 约一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实验分析及结论
无变化
正常枝条
枝条(
)变红 枝条( )变红
树皮被剥枝条
正常枝条
清水
稀释的红墨水

论:
1.茎内( )结构被染红,这个事实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水分和无机盐通过茎的木质部运输
2.说出水分从根到达叶片的运输途径方向。 提示:根 茎的木质部 叶
二、观察了解导管
导管
导管位于木质部,导管由导管细胞连接而成,导管细胞 是死细胞。它们之间的端壁上有穿孔,形成中空的管道。 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三、课堂练习
1.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 A )
A、由根通过茎运输到叶和花 C、由茎向根和叶分别运输 B、由气孔通过叶和花运输到茎 D、由叶通过茎运输到根
2.将一根枝条插入滴有红墨水的瓶中,放在太阳下,片刻 后将枝条切开来,用放大镜可看出被染红的是茎的(木质 )部 的( 导管 )。 3.导管的运输特点是( D ) A.由下向上输导有机物 B.由叶向其他器官输导有机物 C.由上向下输导水、无机盐 D.由下向上输导水和无机盐 4.在炎炎夏日下,.如果将枇杷树的一个枝条的树皮剥去一圈, 枝条以上的部分( B )被晒焦。 A 、 会 B 、 不会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学第5章第5节
安陆市洑水初中
马小青
邵阳城步:中国杉树王今年1596岁 湖南新闻联播 00_00_18-00_01_00.wmv
同学们发现的问题有哪 些?
一、探究新知:水和无机盐的运输通道 1、提出问题:
预备知识1.水分和无机盐是由植物的 哪个部位吸收的?
根 预备知识2.叶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