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红实验报告
生理性生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细菌生理生化反应原理;2. 掌握细菌鉴定中常见的生理生化反应方法;3. 了解生理生化反应在鉴别细菌中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通过测定微生物校内某些酶类的有无、对某些糖的利用能力、代谢产物的类型等来研究微生物的多样性。
某些细菌产生色氨酸酶,能分解培养基蛋白胨中的色氨酸,产生吲哚,吲哚与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发生反应,形成红色的玫瑰吲哚,为吲哚反应阳性。
微生物发酵葡萄糖成丙酮酸,2分子丙酮酸缩合脱羧成乙酰甲基甲醇。
乙酰甲基甲醇在碱性条件下与肌酸类物质反应,生成红色物质,为甲基红反应阳性。
三、实验方法1. 吲哚试验:将细菌接种于含有色氨酸的培养基中,加入吲哚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2. 甲基红试验:将细菌接种于含有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加入甲基红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四、实验结果1. 吲哚试验:接种了大肠杆菌的试管在加入乙醚和吲哚试剂后,能在乙醚和液体培养基的交界面上产生红色环状物质,大肠杆菌的吲哚试验显阳性。
2. 甲基红试验:大肠杆菌甲基红试验阳性,即大肠杆菌在培养期仍维持酸性pH。
五、实验分析1. 吲哚试验失败原因分析:可能是因为乙醚加量太少,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大肠杆菌菌种有问题。
2. 甲基红试验结果分析:大肠杆菌在培养后仍能维持酸性,而产气杆菌则转化为非酸性末端产物。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细菌生理生化反应原理;2. 掌握了细菌鉴定中常见的生理生化反应方法;3. 认识到生理生化反应在鉴别细菌中的意义。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污染;2. 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3. 分析实验结果,找出实验失败的原因。
第2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生理性生化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常用的生理性生化指标及其检测方法。
3. 通过实验,学会使用生理性生化检测仪器,提高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生理性生化实验是研究生物体内各种生化反应及其代谢过程的重要手段。
最新甲基红实验报告
最新甲基红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探究甲基红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情况,以验证其作为酸碱滴定指示剂的有效性。
实验材料:1. 甲基红指示剂2. 0.1N盐酸溶液3. 0.1N氢氧化钠溶液4. 蒸馏水5. 滴定管6. 试管7. 移液管8. 酸碱度计实验步骤:1. 取三个试管,分别标记为A、B和C。
2. 分别向试管A、B中加入10ml 0.1N盐酸溶液,向试管C中加入10ml蒸馏水。
3. 向试管A中滴加适量甲基红指示剂,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4. 使用滴定管,缓慢向试管A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边滴加边轻轻摇晃试管以混合溶液,直至颜色发生明显变化。
记录此时所添加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5. 重复步骤3和4,对试管B进行相同的操作。
6. 将试管C中的蒸馏水替换为等体积的0.1N氢氧化钠溶液,然后按照步骤3和4进行操作,观察颜色变化。
7. 使用酸碱度计测量各试管溶液的pH值,并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试管A(盐酸溶液)在加入甲基红后呈现红色,滴加氢氧化钠后颜色转变为橙色,表明酸碱中和反应发生。
记录的pH值从1变为约8.3。
试管B(盐酸溶液)的实验结果与试管A相似,颜色变化和pH值变化一致。
试管C(氢氧化钠溶液)在加入甲基红后呈现黄色,滴加蒸馏水后颜色变为橙色,表明甲基红在中性溶液中呈现橙色。
记录的pH值从12.1变为约8.3。
实验结论:甲基红指示剂能够有效地在酸碱滴定中指示出溶液的酸碱性质变化。
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呈现黄色,而在中性溶液中呈现橙色。
通过本实验,验证了甲基红作为指示剂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缓冲溶液甲基红实验报告
1. 掌握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2. 了解甲基红的性质及其在缓冲溶液中的作用。
3. 掌握使用酸度计测定缓冲溶液pH值的方法。
4. 理解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缓冲溶液是由弱酸及其共轭碱或弱碱及其共轭酸组成的溶液,具有抵抗外加少量强酸或强碱、或适当稀释而保持溶液pH值基本不变的作用。
甲基红是一种弱酸型指示剂,其酸碱变色范围为pH 4.4~6.2,红色为酸性,黄色为碱性。
在缓冲溶液中,甲基红的酸碱形式比例与溶液pH值有关,可用于测定缓冲溶液的pH值。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甲基红溶液- 碳酸钠溶液- 盐酸- 蒸馏水- 酸度计2. 实验仪器:- 烧杯- 移液管- 滴定管- 玻璃棒- 试纸- 实验台1. 配制缓冲溶液:取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用移液管移取至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均匀。
将甲基红溶液滴入烧杯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直至溶液呈现红色。
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线,得到一定浓度的缓冲溶液。
2. 测定缓冲溶液pH值:将酸度计电极插入缓冲溶液中,待电极稳定后,读取pH 值。
3. 加入盐酸:取一定量的缓冲溶液,用滴定管加入适量的盐酸,边滴加边搅拌,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当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黄色时,停止滴加。
记录滴定所用盐酸的体积。
4. 计算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根据滴定所用盐酸的体积和浓度,计算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 缓冲溶液pH值为6.0。
- 滴定所用盐酸体积为5.0mL。
2. 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缓冲溶液的pH值为6.0,说明甲基红在缓冲溶液中呈酸性。
- 滴定所用盐酸体积为5.0mL,说明缓冲溶液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
六、实验结论1. 缓冲溶液可以抵抗外加少量强酸或强碱,保持溶液pH值基本不变。
2. 甲基红在缓冲溶液中呈酸性,可用于测定缓冲溶液的pH值。
3. 本实验中,缓冲溶液的pH值为6.0,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缓冲溶液的pH值可能会受到温度、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实验条件。
分光光度法测定甲基红电离常数
file://E:\whsy\whsy09.htm
2008-4-22
(2)用移液管准确吸取10ml甲基红标准溶液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25ml0.04mol/LNaAc溶 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pH值约为8,甲基红绝大部分以MR-存在,称为B液,颜色为黄色;
31 (3)用0.01mol/LHCl溶液和0.01mol/LnaAc溶液分别准确稀释A液和B液至原刻度的 4 、 2 、和
四.实验步骤
1.722型分光光度计的调节和使用
file://E:\whsy\whsy09.htm
2008-4-22
分光光度法测定甲基红电离常数
页码,3/4
2.吸光系数 K1,HMR 、 K1,MR− 、 K 2,HMR 、 K 2,MR− 的测定
(1)用 移 液 管 准 确 吸 取 10ml 甲 基 红 标 准 溶 液 移 入 100ml 容 量 瓶 中,加 入 10ml0.1mol/LHCl 溶 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pH值约为2,甲基红绝大部分以HMR存在,称为A液,颜色为深红;
c MR − 计算出 cHMR 。
2.不同酸度甲基红溶液吸光度和pH值测定结果及计算
样品号
1
2
3
4
file://E:\whsy\whsy09.htm
2008-4-22
分光光度法测定甲基红电离常数
页码,4/4
A1
A2
c MR
−
lg cHMR
pH pKc
3.25℃时pKc的文献值为4.95,求各测定值的相对误差。
性,当溶液中含有多种组分时,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吸光度之和。现溶液中HMR和M R − 的浓度分
别为 cHMR 和 cMR− ,A1和A2为在波长 λ1 和 λ2 下测得的总吸光度,则
imvic实验实验报告
imvic实验实验报告IMViC实验实验报告引言:IMViC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学实验方法,用于鉴定肠道细菌的种类和特性。
IMViC是4个实验的首字母缩写,分别代表了Indole(吲哚)、Methyl Red(甲基红)、Voges-Proskauer(V-P)和Citrate(柠檬酸)四个实验。
本实验报告将详细介绍IMViC实验的原理、步骤和结果分析。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IMViC实验方法,对肠道细菌进行鉴定,并了解不同细菌的代谢特性。
二、实验原理1. Indole(吲哚)试验:通过肠道细菌产生的酶将色氨酸转化为吲哚,进而形成红色产物。
该实验用于鉴定肠道细菌是否具有色氨酸酶的产生能力。
2. Methyl Red(甲基红)试验:该试验用于鉴定肠道细菌是否能够产生大量的有机酸。
肠道细菌代谢产生的有机酸可以降低培养基的pH值,进而使甲基红指示剂变红。
3. Voges-Proskauer(V-P)试验:该试验用于鉴定肠道细菌是否能够产生醋酸和2,3-丁二醇。
肠道细菌代谢产生的醋酸可以被酶分解为2,3-丁二醇,进而形成红色产物。
4. Citrate(柠檬酸)试验:该试验用于鉴定肠道细菌是否能够利用柠檬酸作为唯一碳源。
具有柠檬酸酶的细菌能够利用柠檬酸进行代谢,产生碱性产物使培养基变蓝。
三、实验步骤1. Indole(吲哚)试验:a. 取一支培养菌液,加入含有色氨酸的培养基。
b. 静置培养液,观察是否产生红色产物。
2. Methyl Red(甲基红)试验:a. 取一支培养菌液,加入含有葡萄糖的培养基。
b. 静置培养液,加入甲基红指示剂,观察指示剂颜色变化。
3. Voges-Proskauer(V-P)试验:a. 取一支培养菌液,加入含有葡萄糖的培养基。
b. 静置培养液,加入Barritt's A和Barritt's B试剂,观察是否产生红色产物。
4. Citrate(柠檬酸)试验:a. 取一支培养菌液,涂布在含有柠檬酸的培养基上。
乳酸菌甲基红实验结果
乳酸菌甲基红实验结果一、引言乳酸菌是一类常见的益生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
乳酸菌的活性和数量的测定对于评估其功能性和质量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甲基红染色法对乳酸菌进行定量分析,以得到准确的乳酸菌数量。
二、实验方法1. 样品准备:从乳酸菌培养基中取出一定量的培养物,将其转移到离心管中。
2. 离心:将离心管放入高速离心机中,以12000rpm的速度离心10分钟。
3. 沉淀提取:将上清液倒出,保留沉淀。
用PBS缓冲液洗涤沉淀3次,每次离心5分钟。
4. 去除PBS缓冲液:将沉淀与PBS缓冲液混匀,离心5分钟后倒出上清液。
5. 甲基红染色:向沉淀中加入甲基红溶液,轻轻混匀,静置15分钟。
6. 沉淀洗涤:用PBS缓冲液洗涤沉淀3次,每次离心5分钟。
7. 乙醇洗涤:用70%乙醇洗涤沉淀1次,离心5分钟。
8. 干燥:将离心管倒置在纸巾上,待其自然干燥。
三、实验结果根据甲基红染色后的结果观察,乳酸菌呈现出红色的颜色。
颜色的深浅可以反映乳酸菌的数量,颜色越深表示乳酸菌数量越多。
四、讨论本实验采用的甲基红染色法可以有效地对乳酸菌进行定量分析。
甲基红是一种有机染料,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可以与乳酸菌细胞壁上的某些成分发生结合,从而使乳酸菌呈现出红色。
通过观察染色后的颜色深浅,可以快速判断乳酸菌的数量。
然而,甲基红染色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该方法只能对乳酸菌进行定性分析,无法获得准确的数量信息。
其次,甲基红染色法对于其他菌种可能存在交叉反应,导致结果的偏差。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其他方法进行验证和分析。
为了提高乳酸菌甲基红染色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首先,应严格控制染色时间,避免过长或过短导致结果失真。
其次,应调整甲基红浓度,使其在适宜范围内,以获得较为准确的结果。
最后,可以结合显微镜观察,进一步确认染色结果。
五、结论本实验采用甲基红染色法对乳酸菌进行定量分析,通过观察染色后的颜色深浅,可以初步判断乳酸菌的数量。
甲基红酸解离平衡常数的测定
实验十三 甲基红酸解离平衡常数的测定(分光光度法)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分光光度法测酸解离常数的方法。
2、学会使用2100型分光光度计和利用酸度计测pH 值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酸式甲基红:HMR 和碱式甲基红:MR — 有下列平衡存在:HMR (红) ﹦ H + + MR —(黄)其解离平衡常数可表示为:[][][]HMR MR H K -+= ;两边取负对数得:[][]HMR MR pH pK --=lg-------①只要测出溶液的pH 和浓度比〔RM —〕/〔HMR 〕即可。
平衡体系的pH 值可由酸度计直接测出来,而RM —与HMR 在可见区内均有一个强的吸收峰故 〔RM —〕/〔HMR 〕则可通过分光光度法来求的。
物质对光的吸收情况我们要明确下列三点: ①物质对光的吸收符合吸收定律(朗伯—比尔定律)其定义: 0I I T =。
T 为透光度(率)两边取负对数:)(lg 1lglg 0吸光度A II T T ===-。
c l a A =称之吸收定律。
式中l 为溶液的光径长度即比色皿厚度(cm ),C 为溶液的浓度(mol/L ),a 为摩尔吸光系数,a 是与入射光波长0λ、物质种类、温度有关的常数即:0()a f T λ=、物质种类、。
则)(0c l T f A 、、、物质种类、λ=。
②物质对光的吸收是有选择性的。
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能力不同(A 不同),物质对某一波长的光的吸收能力强(A 较大)对另一波长的光的吸收能力弱(A 较小),以0λ→A 作图得到的曲线称吸收曲线(光谱),该曲线上A max 对应的0λ称最大吸收波长m ax λ要测溶液的A 在m ax λ处最灵敏,准确度最高。
③A 具有加和性。
某一溶液中含有i 种物质则溶液的∑=iAA 。
根据c l a A = 要测C HMR 需在)(max A HMR λλ⋅下测HMR 的A ;要测C MR — 需在)(max B MR λλ⋅-下测MR —的A 。
吸光光度法测定甲基红平衡常数实验
实验2 甲基红平衡常数的测定一、 实验目的:(1) 学会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各组分浓度,并由此求出甲基红离解平衡常数。
(2) 掌握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3) 掌握PH 计的原理和使用、 二、 实验原理:1.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溶液对于单色光的吸收,遵守下列关系在分光光度分析中,将每一种单色光,依次地通过某一溶液,测定溶液对每一种光波的吸光度,以吸光度义对波长A 作图,就可以得到该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
2.溶液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本实验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弱电解质(甲基红)的电离常数。
由于甲基红本身带颜色,而且在有机溶剂中电离度很小,所以用一般的化学分析方法或其他物理化学方法进行测定都有困难。
但用分光光度法可不必将其分离,且能同时测定两组分的浓度。
甲基红在溶液中存在离解平衡:N H 3H 3CN H-O 2CN H 3CH 3CN N-O2C+H +酸式(红色) 碱式(黄色) 上式可以简写为:HMR(酸式) MR -(碱式)+H 酸性溶液中,甲基红基本上以HMR 存在,在碱性中基本上以MR +-存在。
可在不同波长下测定HMR 和MR -的吸光度,作出二者的吸收曲线。
在波长520nm 处,HMR 对光有最大吸收,碱式吸收较小;在430nm 处MR -波长520nm,430nm 时,甲基红溶液的吸光度为:对光有最大吸收,HMR 吸收较小。
一定波长下,甲基红溶液的吸光度等于酸式和碱式两者的吸光度之和。
式①②表示混合物在波长λ520及λ430测定的吸光度,是两种物质吸光度的简单加和。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上两式可改写为:3.甲基红酸式指示剂pK值的测定4.pH计:PH计由三个部件电路中测量出微小的电位差。
个参比电池能维持一个恒定的点位,作为偏离电位的对照。
玻璃电极建立一个对所测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发生变化的电位差。
把对pH敏感的电极和参比电极放在同一溶液中,就组成一个原电池,其点位岁待测溶液pH而变化。
电流计将原电池的点位放大若干倍,通过电表显示出来,测得相应的pH值构成。
甲基红酸解离平衡常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甲基红酸解离平衡常数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甲基红酸解离平衡常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通过测定甲基红酸的酸解离平衡常数,掌握酸解离常数的计算方法,了解红酸与保护试剂的使用方法,加深对化学平衡及其影响因素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1.酸解离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在溶液中,一种弱酸HA和它的离子H+、A-达到平衡时所需浓度之比的反比值被称为此酸的酸解离平衡常数Ka。
Ka=[H+][A-]/[HA]2.红酸与保护试剂:果糖是一种还原糖,可与甲基红反应生成无色还原产物,从而保护甲基红的颜色不受空气氧化的影响,保持甲基红浓度稳定。
三、实验步骤:1.分别称取0.01mol/L的甲基红溶液5ml入一组试管中,称取一定量的pH=1.0的HCl溶液加入其中,并加入适量的果糖溶液,振荡混匀。
2.逐滴加入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同时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直至甲基红颜色变成黄色,记录加入NaOH的体积Va1、Va2、Va3。
3.按照实验原理中的公式,根据实测结果计算得到甲基红的酸解离平衡常数。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NaOH加入体积(mL):Va1=0.20, Va2=0.30, Va3=0.40;2. 计算出实验所测得的酸解离平衡常数Ka分别为:Ka1=3.97×10^-4, Ka2=7.95×10^-4, Ka3=1.19×10^-3。
3. 实验中果糖的加入可保护甲基红的颜色不受空气氧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较准确,表明该实验方法可行。
五、实验结论:1. 甲基红的酸解离平衡常数随着pH值的增大而增大;2. 实验中果糖的加入能够保护甲基红的颜色,使其浓度稳定,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3. 本实验方法简单易行,且实验结果较准确,是一种常用的测定酸解离平衡常数的方法。
六、实验注意事项:1.要严格控制HCl浓度,以免影响实验结果;2.实验过程中要保持试管外壁干燥,以免外界环境的水分进入实验体系;3. NaOH的加入应该适量谨慎,以免误差;4. 实验用试剂应该标准化,以保证实验结果的精确度。
细菌甲基红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甲基红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细菌对糖类的发酵能力和产酸产气的情况。
3. 学会使用甲基红试剂对细菌进行鉴定。
二、实验原理甲基红实验是检测细菌发酵糖类产生有机酸的一种方法。
当细菌发酵糖类时,会产生有机酸,使培养基的pH值下降。
当加入甲基红试剂后,若发酵液变红色,则说明该细菌能够发酵该糖类。
三、实验材料1. 菌种: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普通变形菌、枯草芽孢杆菌等。
2. 培养基: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蛋白胨水培养基、糖发酵培养基(葡萄糖、乳糖或蔗糖)。
3. 试剂:甲基红试剂、无菌水、pH试纸等。
4. 仪器:酒精灯、接种环、培养皿、试管、试管架、滴管等。
四、实验方法1. 将待测菌种接种于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37℃恒温培养24小时。
2. 取上述培养好的菌液,分别接种于葡萄糖、乳糖、蔗糖发酵培养基中,37℃恒温培养24小时。
3. 观察各培养基中是否产生红色沉淀,以判断细菌对糖类的发酵能力。
4. 使用pH试纸检测各发酵培养基的pH值,进一步验证细菌的产酸能力。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大肠杆菌在葡萄糖、乳糖、蔗糖发酵培养基中均产生红色沉淀,pH值均下降,说明大肠杆菌能够发酵这三种糖类。
2. 产气肠杆菌在葡萄糖、乳糖发酵培养基中产生红色沉淀,pH值下降,但在蔗糖发酵培养基中未产生红色沉淀,pH值无变化,说明产气肠杆菌能够发酵葡萄糖和乳糖,但不能发酵蔗糖。
3. 普通变形菌在葡萄糖、乳糖、蔗糖发酵培养基中均未产生红色沉淀,pH值无变化,说明普通变形菌不能发酵这三种糖类。
4. 枯草芽孢杆菌在葡萄糖、乳糖、蔗糖发酵培养基中均未产生红色沉淀,pH值无变化,说明枯草芽孢杆菌不能发酵这三种糖类。
六、实验结论通过甲基红实验,我们成功地鉴定了大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能够发酵葡萄糖和乳糖,但不能发酵蔗糖。
而普通变形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不能发酵这三种糖类。
这表明甲基红实验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细菌鉴定方法。
七、实验讨论1. 甲基红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细菌鉴定方法,适用于检测细菌对糖类的发酵能力和产酸产气的情况。
甲基红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弱电解质电离常数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2. 进一步掌握分光光度计及酸度计的使用方法。
3. 通过实验测定甲基红的酸解离平衡常数。
二、实验原理甲基红(对-二甲氨基-邻-羧基偶氮苯)是一种弱酸型染料指示剂,具有酸(HMR)和碱(MR)两种形式。
在溶液中,甲基红存在以下平衡:HMR ⇌ MR- + H+甲基红的酸解离平衡常数(Ka)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示:Ka = [MR-][H+] / [HMR]其中,[MR-]和[HMR]分别为碱形式和酸形式的甲基红浓度,[H+]为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
利用分光光度法,可以测定溶液中甲基红的酸和碱形式的浓度,从而计算出甲基红的酸解离平衡常数。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分光光度计、酸度计、移液管、容量瓶、锥形瓶、比色皿等。
2. 试剂:甲基红、盐酸、氢氧化钠、盐酸溶液(pH 1.0、2.0、3.0、4.0、5.0、6.0)、缓冲溶液(pH 4.0、5.0、6.0)。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标准溶液:分别配制不同pH值的甲基红溶液,浓度约为1×10^-5 mol/L。
2. 标准曲线绘制:将不同pH值的甲基红溶液,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pH值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 待测溶液的测定:将待测溶液稀释至适当浓度,测定其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
4. 计算酸解离平衡常数: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待测溶液中甲基红的酸和碱形式的浓度,进而计算甲基红的酸解离平衡常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以吸光度为纵坐标,pH值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R²约为0.99,说明标准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 待测溶液的测定:待测溶液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为0.623。
3. 酸解离平衡常数的计算:根据标准曲线,待测溶液中甲基红的酸和碱形式的浓度分别为1.2×10^-5 mol/L和2.5×10^-5 mol/L,计算得到甲基红的酸解离平衡常数为5.2×10^-6 mol/L。
甲基红的解离平衡常数的测定
1/18/2019
七、思考题
1.实验过程中,温度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采取哪些措 施减少其影响?
2.为什么要用相对浓度?
3.在吸光度测定中,应该怎样选用比色血(吸收池)?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1/18/2019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1/18/2019
三、主要仪器与试剂
• 723PC分光光度计1台,pHS-10A型pH计1台 • 容量瓶(50mL2只,25mL8只) • 移液管(5mL、10mL、25mL各1只)
» 甲基红溶液:0.1g晶体甲基红溶于50mL95%的乙 醇中,用蒸馏水稀释至200mL
“0%”键:用于自动调整0%透射比。仪器开机后自检的过程中已 经将0%的参数保存在微处理器中,一般情况下无需使用此键; 仪器长时间使用,需要调整0%透射比。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1/18/2019
四、仪器操作方法
“功能”键(FUNC):输入已知标准样的浓度值,按功能键一次; 输入已知标准样品K因子,按功能MR-的最大吸收波长处 所测得的总的吸光度;k1,HMR、k1,MR-、k2,HMR、K2,MR-分别 为HMR和MR-在最大波长λ 1、 λ 2处的摩尔吸收系数。 各物质的摩尔吸收系数值可由作图法求得。分别配 制pH=2的各种浓度的甲基红酸性溶液,在波长λ 1分别测 定各浓度的吸光度,然后对浓度作图得到一条通过原点 的直线,由直线的斜率可以计算k1,HMR值,其余各摩尔吸 收系数的求法相似。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1/18/2019
五、实验主要操作步骤
2.检验HMR和MR-是否符合朗伯-比耳定律,并测定它 们在λ1、λ2下的吸收波系数 取五只50ml容量瓶,分别加入甲基红溶液0.10ml, 0.15ml,0.20ml,0.30ml,0.40ml,再加入1ml 0.2mol.L1 HCl溶液。另取五只50ml容量瓶,加入甲基红溶液 0.40ml, 0.60ml,0.80ml,1.00ml,1.20ml,再加入1ml 20%乙酸钠溶液配制一系列待测液,分别稀释至刻度。 在波长λ 1、λ 2下测定这些溶液及原液的吸光度。由 吸光度对浓度作图,计算在λ 1下甲基红酸式(HMR)和 碱式(MR-)的摩尔吸收系数及其他的摩尔吸收系数。
6 实验六 甲基红酸离解平衡常数的测定
6 实验六甲基红酸离解平衡常数的测定
【实验原理】
甲基红是一种弱酸,其分子式为C15H15N3O2,其中的-N=N-键可供给一个孤立的电子对。
在水溶液中,甲基红分子中的一个氢离子会与水分子结合成为一个氢氧根离子
H+(aq)+OH-(aq),这个过程称为甲基红的离子化反应,其平衡化学式如下所示:
C15H15N3O2 + H2O ⇄ C15H14N3O2- + H3O+
该离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c可以表示为:
实验中需要测定甲基红溶液的分光光度,从而确定溶液中甲基红的浓度,再利用电离产物的摩尔浓度计算Kc值。
1.将甲基红纯品取1.00g,溶于80ml的醋酸钠缓冲溶液中,并定容到100ml瓶中,得到pH为5.0 的0.02mol/L甲基红缓冲溶液。
2.分别向几个清洁的比色皿中加入5.0ml PH为5.0的甲基红缓冲溶液;
3.在第1种比色皿中加入10.0ml的pH=5.0的缓冲溶液,使溶液体积到达15.0ml;
6. 分别用纯水将三种溶液定容到25.0ml;
7.使用比色法确定三种溶液的吸光度,并计算出各溶液中甲基红的浓度;
8. 分别计算出三种溶液的水离子浓度,和甲基红离解物的摩尔浓度;
9.根据电离产物的摩尔浓度计算出甲基红缓冲溶液中的离解平衡常数。
1.实验中要注意吸光度计的调零;
2.制备甲基红缓冲溶液的时候,要先用少量的醋酸钠缓冲溶液将甲基红稀释后,再加入醋酸钠缓冲溶液,定容至100ml。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甲基红在溶液配制过程中因与空气中的CO2反应而导致的不确定误差;
3.制备缓冲溶液的pH值应该经过准确测定,最好采用pH计测定,一般比色法测pH可以带来很大的误差。
甲基红解离平衡常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甲基红解离平衡常数的测定,实验报告甲基红解离平衡常数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甲基红解离平衡常数的测定,了解离子平衡的基本原理,掌握电位滴定法的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技巧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甲基红是一种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其解离平衡常数(pK)是衡量其酸碱性质的重要参数。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甲基红的解离平衡常数与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有关。
通过测定不同浓度下的甲基红溶液的颜色变化,可以求得甲基红的解离平衡常数。
本实验采用电位滴定法进行测量,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可重复性好等优点。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甲基红溶液、磷酸盐缓冲溶液、标准滴定溶液(0.01mol/L)、玻璃电极、甘汞电极、磁力搅拌器、滴定管、容量瓶、三角瓶等。
2.将玻璃电极和甘汞电极用纯水清洗干净,然后用滤纸吸干水分。
3.将甲基红溶液放入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磷酸盐缓冲溶液,摇匀。
4.将玻璃电极插入容量瓶中,使电极头部接触溶液,保持电极湿润。
5.将甘汞电极插入容量瓶中,与玻璃电极形成通路。
6.将磁力搅拌器开启,使溶液充分混合。
7.开启电位计,记录初始电位值(E1)。
8.逐滴加入标准滴定溶液,同时搅拌溶液,记录每次加入后的电位值(E2)。
9.重复步骤8,直到电位值变化趋于平缓,停止滴定。
10.记录最后一滴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
11.计算每次滴定的电位变化(ΔE)和每次滴定的体积(ΔV)。
12.根据电位滴定曲线,求得滴定终点时的体积(V终)和电位值(E终)。
13.根据终点体积和电位值计算甲基红的解离平衡常数(pK)。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数据记录表(单位:mL/min)通过电位滴定法测定甲基红的解离平衡常数,我们得到了较为准确的结果。
从实验数据记录表中可以看出,随着标准滴定溶液的加入,电位值逐渐发生变化。
当电位值变化趋于平缓时,停止滴定,记录终点体积和电位值。
根据终点体积和电位值计算甲基红的解离平衡常数(pK),得到平均值为4.9767±0.0023。
甲基红电离平衡常数测定实验预习报告
课程名称:基础化学实验 指导教师: 成绩:实验名称:甲基红电离平衡常数测定 专业班级: 实验者姓名:学号:同组人姓名:第一部分:实验预习报告1. 实验目的(要求)测定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 了解指示剂变色反应原理学习使用721型(或VIS-7220型)分光光度计及pHS-3C 酸度计2. 实验原理(概要)甲基红是一种酸碱指示剂。
它是一种弱酸,在一定pH 值条件下,可发生电离,在乙醇水溶液中点力度很小。
甲基红(HMR )醌式分子显红色,电离后的偶氮式阴离子( MR ¯ )显黄色。
甲基红的电离平衡常数Ka θ为:()(/)/H MR HMR c c c c Ka c cθ-ΘΘΘ+=log aa pKK ΘΘ=- /log/MR aHMR c c pK pH c c -ΘΘΘ=-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溶液对单色光的吸收遵守下列关系式:0Ilog I A lc ε=-=A 为吸光度,0/I I 为透光率,ε为摩尔吸光系数,l 为被测溶液厚度,c 为浓度。
令k l ε= ⇒ A Kc = 即被测溶液的吸光度与其浓度成正比。
T I ==T I T 溶液溶液溶质溶剂溶剂a. 若两种溶质的特征波长相差较大,被测溶质的吸收光谱图不重叠b. 若两种被测溶质的吸收光谱图重叠,而且遵守朗伯-比尔定律,则用线性组合的关系式可求出两种被测组分的浓度。
12211221c =B B A B A B AK A K A K K K K λλλλλλλλ-- 21121221c =A AB BABAK A K A K K K K λλλλλλλλ--3. 实验操作过程概述:1溶液制备。
甲基红标准液:80mg 甲基红晶体分次以600mL 乙醇溶解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A 液:10mL 甲基红标准液+10HCl 加水定容于100mL 容量瓶。
(HMR 醌式分子溶液,红色)B 液:10mL 甲基红标准液+25mLNaAc 溶液加水定容于100mL 容量瓶。
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报告
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报告【实验目的】了解细菌生理生化反应原理,掌握细菌鉴定中常见的生理生化反应方法。
了解生理生化反应在鉴别细菌中的意义。
【实验原理】通过测定微生物校内某些酶类的有无、对某些第五的利用能力、代谢产物的类型等来研究微生物带血的多样性。
某些细菌产生色氨酸酶,能分解培养基蛋白胨中的色氨酸,产生吲哚,吲哚与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发生反应,形成红色的玫瑰吲哚,为吲哚反应阳性。
微生物发酵葡萄糖成丙酮酸,2分子丙酮酸缩合脱羧成乙酰甲基甲醇。
乙酰甲基甲醇在碱性条件下与肌酸类物质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为.反应阳性。
有些细菌发酵糖类产生有机酸较多,使发酵液的pH下降到以下,当加入甲基红试剂后,时发酵液变红色,为甲基红反应阳性。
某种微生物能以某种糖类为碳源,产酸产气,则判断为发酵这种糖。
【实验材料和用具】1.菌种: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普通变形菌、枯草芽孢杆菌。
2.培养基: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蛋白胨水培养基、糖发酵培养基(葡萄糖、乳糖或蔗糖)、V-P试剂、甲基红试剂、吲哚试剂3.仪器:酒精灯、接种环、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高压灭菌锅、试管、移液枪、滴管、杜氏小管。
【实验方法】(一)V-P反应1.试管标记取5只装有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的试管,分别标记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普通变形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空白对照。
2.接种培养以无菌操作分别接种少量菌苔至上述相应试管的培养基中。
空白对照不接种。
置37度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48h。
3.观察记录去除以上培养物,分别取出2ml培养液加入另外5支相应编号的空试管中,加入与培养液等量的V-P试剂,充分震荡2min。
放置37度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0min观察记录结果。
(二)甲基红实验于V-P实验留下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2-3滴甲基红指示剂,立即观察培养液的颜色变化(三)吲哚实验1.试管标记取5只装有蛋白胨水培养基的试管,分别标记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普通变形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空白对照。
物化实验-甲基红
实验压强:100.79kpa
采用酸式波长:510nm 采用碱式波长:430nm
表1.不同浓度甲基红的吸光度 相对浓度 A 系 列 B 系 列 A510 1cm A430 5cm A430 5cm A430 1cm A510 5cm 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25 0.293 0.113 0.607 0.130 0.097 0.50 0.596 0.233 1.174 0.253 0.183 0.75 0.875 0.364 1.723 0.373 0.272 1.00 1.167 0.481 2.116 0.486 0.369
2.500 2.000 吸光度 1.500 y = 2.139x + 0.054 R² = 0.994
此 图 无
A A A B A A A B 2 1 1 2 A B B A A B A 1 2 2 1
3
1.000 0.500 0.000 0.00 0.20 0.40 0.60 0.80 1.00
1
相对浓度
0.40
0.60
0.80
1.00
1.20
吸光度 (430nm 5cm)
0.600
0.500 0.400
吸光度
y = 0.485x - 0.004 R² = 0.999
0.300 0.200 0.100
0.000
相对浓度
2
-0.1000.00
Hale Waihona Puke 0.200.400.60
0.80
1.00
1.20
吸光度 (430nm 5cm)
此处是和我们合作 的另一组的数据
贮备液浓度:1g/L 甲基红相对分子质量:269.30
甲基红实验报告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化学工程实验技术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甲基红解离常数的测定一、 实验预习(30分)1. 实验装置预习(10分)_____年____月____日 指导教师______(签字)成绩2. 实验仿真预习(10分)_____年____月____日 指导教师______(签字)成绩 3. 预习报告(10分)指导教师______(签字)成绩(1) 实验目的1. 测定甲基红的酸离解平衡常数。
2. 掌握分光光度计和酸度计的使用方法。
(2) 实验原理甲基红(对-二甲氨基-邻-羧基偶氮苯)是一种弱酸型的染料指示剂,具有酸(HMR )和碱(MR -)两种形式,它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在碱性溶液中呈黄色,酸性溶液中呈红色。
在溶液中存在一个离解平衡,简单地写成:HMRH ++ MR -甲基红的酸形式 甲基红的碱形式其离解平衡常数: (1) (2)由于HMR 和MR -两者在可见光谱范围内具有强的吸收峰,溶液离子强θθθθc HMR c c MR c c H c K b /)(/)(/)(-+⋅=)](/)(lg[HMR c MR c pH pK b --=θ度的变化对它的酸离解平衡常数没有显著的影响,而且在简单CH 3COOH -CH 3COONa 缓冲体系中就很容易使颜色在pH =4~6范围内改变,因此比值[MR -]/[HMR]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而求得。
对一化学反应平衡体系,分光光度计测得的光密度包括各物质的贡献,根据朗伯-比尔定律lgID acl I =-=,当c 单位为mol ·L -1,l 单位为cm 时,a 为摩尔吸光系数。
由此可推知甲基红溶液中总的光密度为:D A = a A ,HMR [HMR] l + a A ,MR -[MR -] l (3) D B = a B ,HMR [HMR] l + a B ,MR -[MR -] l (4) 实验中若使用1cm 比色皿,即l =1,则由(3)式得:[],,A A HMR A MR D a HMR lMR a l---⎡⎤=⎣⎦ (5)将(5)式代入(4)式得:[],,,,,,()B AA MRB MR B HMR A HMR A MR B MR a D a D HMR a a a a l-----=- (6)D A 、D B 分别为在HMR 和MR 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所测得的总的光密度。
甲基红的制备
南昌大学化学实验中心有机化学实验实验指导书:有机化学实验(兰州大学、复旦大学编)综合性实验项目名称 芳香族伯胺的系列反应之一(甲基红的制备)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习重氮盐的制备技术,体会重氮盐的控制条件。
2、掌握重氮盐偶联反应,学习制备甲基红的实验方法。
3、进一步练习抽滤、洗涤、重结晶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基本原理(反应式)三、主要仪器与试剂三、主要仪器设备及实验耗材:实验耗材: 邻氨基苯甲酸 1.5g (0.011mol ),亚硝酸钠 0.7g (0.01mol ), N ,N —二甲苯胺 1.2g(0.01mol ),5%NaOH 溶液,1︰1盐酸,95%乙醇,甲苯,甲醇 主要仪器:抽滤装置,常规玻璃仪器 四、实验步骤1、重氮盐的制备在100mL 烧杯中,放入1.5g 邻氨基苯甲酸及6mL1:1的盐酸,加热使溶。
冷却后析出白色针状邻氨基苯甲酸盐酸盐,抽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晶体(1),抽滤,干燥后产量约1.6g 。
在100mL 锥形瓶中,将以上的邻氨基苯甲酸盐酸盐溶于30mL 水中,在冰水浴中冷却至5~10℃,倒入0.7g 亚硝酸钠溶于5mL 水的溶液,振摇后,制成的重氮盐溶液置于冰水浴中备用。
2、偶合另将1.2gN,N—二甲基苯胺溶于12mL95%乙醇的溶液,倒至上述已制好的重氮盐中,塞紧瓶口,自冰水浴移出,用力振摇。
放置后,析出甲基红红色沉淀,不久凝成一大块,极难过滤,可用水浴加南昌大学化学实验中心热,再使其缓缓冷却。
放置2~3min后,抽滤,得到红色无定形固体,以少量甲醇洗涤,干燥后,粗产物约2g用甲苯重结晶(2)(每克产品约需15~20mL),熔点181~182℃,产量约1.5g。
取少量甲基红溶于水中,向其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接着用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观察颜色变化。
纯粹甲基红的熔点为183℃。
【实验流程】五、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 1.邻氨基苯甲酸盐酸盐在水中溶解度很大,只能用少量水洗涤。
2.为了得到较好的结晶,将趁热过滤下来的甲苯溶液再加热回流,然后放入热水中令其缓缓冷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化学工程实验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甲基红解离常数的测定
一、 实验预习(30分)
1. 实验装置预习(10分)_____年____月____日 指导教师______(签字)成绩
2. 实验仿真预习(10
分)_____年____月____日 指导教师______(签字)成绩 3. 预习报告(10分)
指导教师______(签字)成绩
(1) 实验目的
1. 测定甲基红的酸离解平衡常数。
2. 掌握分光光度计和酸度计的使用方法。
(2) 实验原理
甲基红(对-二甲氨基-邻-羧基偶氮苯)
是一种弱酸
型的染料指示剂,具有酸(HMR )和碱(MR -)两种形式,它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在碱性溶液中呈黄色,酸性溶液中呈红色。
在溶液中存在一个离解平衡,简单地写成:
HMR
H +
+ MR -
甲基红的酸形式 甲基红的碱形式
其离解平衡常数: (1) (2) θθθ
θ
c HMR
c c MR c c H c K b /)(/)(/)(-+⋅=
)]
(/)(lg[HMR c MR c pH pK b --=θ
由于HMR和MR-两者在可见光谱范围内具有强的吸收峰,溶液离子强度的变化对它的酸离解平衡常数没有显著的影响,而且在简单
CH 3COOH -CH 3COONa 缓冲体系中就很容易使颜色在pH =4~6范围内改变,因此比值[MR -]/[HMR]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而求得。
对一化学反应平衡体系,分光光度计测得的光密度包括各物质的贡献,根据朗伯-比尔定律
lg
I
D acl I =-=,当c 单位为mol ·L -1,l 单位
为cm 时,a 为摩尔吸光系数。
由此可推知甲基红溶液中总的光密度为:
D A = a A ,HMR [HMR] l + a A ,MR -[MR -
] l (3) D B = a B ,HMR [HMR] l + a B ,MR -[MR -
] l (4) 实验中若使用1cm 比色皿,即l =1,则由(3)式得:
[],,A A HMR A MR D a HMR l
MR a l
--
-⎡⎤=
⎣⎦ (5)
将(5)式代入(4)式得:
[],,,,,,()B A
A MR
B MR B HMR A HMR A MR B MR a D a D HMR a a a a l
-----=
- (6)
D A 、D B 分别为在HMR 和MR 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所测得的总的光密度。
a A ,HMR 、a A ,MR - 和a B ,HMR 、a B ,MR - 分别为在波长λA 和λB 下的摩尔吸光
系数。
各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值可由作图 法求得。
[MR -
]与[HMR]的相对量可由(5)、(6)式得出,pH 值可由酸度计测定得出;最后按(2)式求出pK 值。
(3) 实验装置与流程:
1.调节仪器
打开酸度计、分光光度计的电源,预热20分钟;
2.测定甲基红酸式(HMR)和碱式(MR-)的最大吸收波长。
测定下述两种甲基红总浓度相等的溶液的光密度随波长的变化,即可找出最大吸收波长。
第一份溶液(A):取10mL标准甲基红溶液,加10mL 0.1mol·L-1HCl,稀释至100mL,此溶液的pH值大约为2,因此甲基红完全以HMR式存在。
第二份溶液(B):取10mL标准甲基红溶液和25mL0.04mol·L-1 COONa溶液,稀释至100mL,此溶液的pH值大约为8,因此甲基CH
3
红完全以MR-式存在。
取部分A液和B液分别放在2个1cm比色皿内,在350~600nm之间测定它们相对于水的光密度。
由光密度对波长作图,找出最大吸收波长λA、λB。
3.检验HMR和MR—是否符合比尔定律并测定它们在λA、λB下的摩尔吸光系数。
取部分A液和B液,分别各用0.01 mol·L-1 的HCl和0.01 mol·L-1 的COONa稀释至它们原浓度的0.75,0.50,0.25倍及原溶液,制成一CH
3
系列待测液。
在波长λA和λB下测定这些溶液相对于水的光密度。
4.求不同pH值下HMR和MR-的相对量
在四个100mL的容量瓶中分别加入10mL标准甲基红溶液和25mL 0.04 mol·L-1 CH
COONa溶液,并分别加入50mL、25mL、10mL、5mL的
3
0.02 mol ·L -1
的CH 3COOH ,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制成一系列待测液。
测定在λA 和λB 下各溶液的光密度D A 和D B 。
用酸度计测得各溶液的pH 值。
(4) 简述实验所需测定参数及其测定方法:
1.测定甲基红酸式(HMR )和碱式(MR -
)的最大吸收波长。
测定下述两种甲基红总浓度相等的溶液的光密度随波长的变化,即可找出最大吸收波长。
2. 取部分A 液和B 液分别放在2个1cm 比色皿内,在350~600nm 之间测定它们相对于水的光密度。
由光密度对波长作图,找出最大吸收波长λA 、λB 。
3. 在波长λA 和λB 下测定这些溶液相对于水的光密度。
由光密度对浓度作图并计算在λA 下甲基红酸式(HMR )和碱式(MR -
)的a A ,HMR 、
a A ,MR -及在λB 下的a B ,HMR 、a B ,MR -。
4. 求不同pH 值下HMR 和MR -
的相对量
在四个100mL 的容量瓶中分别加入10mL 标准甲基红溶液和25mL 0.04 mol ·L -1
CH 3COONa 溶液,并分别加入50mL 、25mL 、10mL 、5mL 的0.02 mol ·L -1
的CH 3COOH ,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制成一系列待测液。
测定在λA 和λB 下各溶液的光密度D A 和D B 。
用酸度计测得各溶液的pH 值。
(5)实验操作要点:
1) 恒温;
2) 改变测试波长,稍等片刻,重新调整0和100%后,比色皿光面通光路;
二、实验操作及原始数据表(20分)
第一份溶液(A):取10mL标准甲基红溶液,加10mL 0.1mol·L-1HCl,稀释至100mL,此溶液的pH值大约为2,因此甲基红完全以HMR 式存在。
第二份溶液(B):取10mL标准甲基红溶液和25mL0.04mol·L-1 CH3COONa溶液,稀释至100mL,此溶液的pH值大约为8,因此甲基红完全以MR-式存在。
取部分A液和B液分别放在2个1cm比色皿内,在350~600nm之间测定它们相对于水的光密度。
由光密度对波长作图,找出最大吸收波长λA、λB。
数据记录和处理
实验日期:2015.12.28 ;室温:13 ℃;气压:101.324 KPa 1.测定甲基红HMR和MR-的最大吸收波长(作图)。
HMR:
MR-:
2.测定HMR和MR-在λA、λB下的摩尔吸光系数
3.求不同pH值下HMR和MR-的相对量
λB下的D B0.2180.2490.2700.286 pH 6.89 6.47 6.09 5.82
三、数据处理结果(30分)
1、作图求出摩尔吸光系数;由①得a A,HMR;由②得a B,HMR;由③得
a A,MR-;由④得a B,MR-
A液在λA下的吸光度
a
=1.19
A,HMR
A液在λB下的吸光度
a
=0.112 A,MR-
B液在λA下的吸光度
a
=0.109 B,HMR
B液在λB下的吸光度
a B ,MR-=1.033
2、计算出甲基红的酸离解平衡常数 溶液序号 []
MR HMR -
⎡⎤⎣⎦
[]
lg
MR HMR -⎡⎤⎣⎦
pH pK 1 0.79 -0.10 6.89
6.99 2 1.40 0.15 6.47 6.32 3 3.66 0.56 6.09 5.52 4
8.96
0.95
5.82
4.86
pK 的平均值为5.92 文献值:
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
λA =520±10nm ;λB =425±10nm 在室温范围内甲基红的pK 为5.05±0.15
四、思考题
(1).在本实验中,温度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减少由此而引起的实验误差?
温度会影响甲基红的解离程度,温度越高,解离的越多,平衡常数越大,反之,平衡常数越小。
可通过多次测定求平均值以及采用室温的蒸馏水稀释待测溶液方法减小温差对平衡常数的影响。
(2).甲基红酸式吸收曲线和碱式吸收曲线的交点称之为“等色点”,讨论在等色点处光密度和甲基红浓度的关系。
酸式主导:DA=(a A,HMR+a A,MR-)[HMR]
碱式主导:DB =(a B,HMR+a B,MR-)[MR-]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