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安保管理系统
安保系统方案
安保系统方案2008-04-22 11:23综合安保系统解决方案一、项目概况1.1、概况1.2、安保系统的意义随着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人们对安全防范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对付各种各样的经济刑事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保证各行各业和国家重点部门的正常运转,采用高科技手段预防和制止犯罪已成为保安领域里的共识。
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随着国外各种新型安保观念的引入,各行各业及居民小区纷纷建立起了各自独立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或报警联网系统,特别是在银行、通讯、电力等国家重点部门,安保系统网络已基本形成,对预防和制止犯罪,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巨大作用。
1.3、项目设计目标及整体要求安保系统的设计、建设目标为:省级领先、适度超前。
设计方案应充分考虑中心近期需求和将来展品更新、调整或发展升级或功能变更的需求,使之既能适应现在,又能面向未来,保证10~15年的应用需求。
二、系统设计依据与思路2.1、系统设计原则和依据2.1.1、设计原则1.合法性:方案设计符合国家、行业的有关规定和公安部门有关安全技术防范要求。
2.实用性:方案设计满足招标文件要求,充分考虑到各监控部位使用要求,使系统的功能尽可能的完善并充分加以利用。
3.可靠性:系统设计、设备选型、调试、安装等环节都将严格贯彻质量条例,完全符合标书和国家、行业的有关标准及公安部门有关安全技术防范要求。
4.先进性:在系统设计中,我们充分考虑安防领域技术的发展,参考目前安防设备的发展水平,在设备上选用主流产品,确保系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5.可扩充性:无论任何一个工程,我们都将本着长远的观点,使系统可扩展,容量可扩充。
在强调技防措施分层次周密考虑的前提下,积极认真地结合保卫部门制定的各项人防、物防措施和规章制度、建议和提醒增强重要场所的物防手段,使技防、人防、物防三者有机结合,确保建立一个完整的安全防范体系。
2.1.2、设计标准和依据1.设计标准设计符合下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国家标准、公安部标准和行业标准:1)、《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国家标准)2)、《30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GB/T6510(国家标准)3)、《报警图像信号有线传输装置》GB/T16677-1996(国家标准)4)、《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90(国家标准)5)、《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GB/T16572-1996(国家标准)6)、《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公安部标准)7)、《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96(公安部标准)8)、《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方法》GA/T70-94(公安部标准)9)、《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管理办法》公安部第12号令1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CBTCB/T16-92(行业标准)1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行业标准)12)、《智能建筑设计标准》DBJ08-47-95(行业标准)13)、《商用建筑线缆标准》EIA/TIA-569(行业标准)若上述条例和规范有不足之处,我公司将采用各种方法,令所有材料及安装符合最新、最普通的适合于国际的标准规范。
安保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安保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一、引言安保工作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安保质量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讨论安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包括其定义、核心要素以及建设过程。
二、安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安保质量管理体系是指一种系统性的方法,旨在确保安保工作的高质量和有效性。
该体系涵盖了一系列的管理和运营过程,目的是实施、监督和改进安保措施,以保护人员、财产和信息的安全。
三、安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1. 领导与承诺:领导层应对安保质量管理体系的价值和重要性给予充分重视,并承诺为其建设提供资源和支持。
2. 风险评估与管理:通过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方法,识别并确定安保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3. 安保策略与计划: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安保策略与计划,包括安保目标、任务分工和资源分配等。
4. 运营与实施:组织和指导实施各项安保措施,确保其按照计划进行,并监督其执行情况。
5. 监督与改进:通过监督、评估和内部审核等手段,不断改进安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四、安保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步骤1. 确定建设目标:明确为何建立安保质量管理体系以及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2. 制定计划:确定建设的时间表、资源需求以及相关的步骤和程序。
3. 建立文件和流程:编制安保策略、计划、程序、工作指导书等文件,并建立相关的流程和标准。
4. 落实实施:组织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理解并能够执行相关的安保措施。
5. 监督与审核:定期进行内部审核,评估安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6. 持续改进:通过持续改进的原则,不断提升安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效果和表现。
五、安保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益处1. 提升安保工作效率:通过建立规范的流程和标准,减少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从而提高安保工作效率。
2. 提高安保质量:通过风险评估、安保策略制定和内部审核等手段,有效管理和控制安保风险,提供更高水平的安全保障。
3. 增强客户信任:通过建立安保质量管理体系,充分展示组织对安全的重视,增强客户对组织的信任和满意度。
浅谈核安保综合管理平台数据中台的设计
浅谈核安保综合管理平台数据中台的设计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安全需求的增加,传统的核安保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智能化的要求。
核安保综合管理平台数据中台作为现代核安保行业的重要创新,其设计目的旨在整合各类核安保资源和信息,实现核安保工作的集中管理和优化运营,提升核安保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本文将介绍核安保综合管理平台数据中台的设计过程及意义。
关键词:数据中台;集中管理;优化运营一、引言当前的核电厂核安保系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这些系统采用的技术往往陈旧不堪,已经无法应对现代威胁。
例如,一些传统核安保系统使用的是过时的报警系统和简单的监控设备,这些设备不仅无法准确识别和预测潜在威胁,还可能因为故障或误报而影响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此外,传统的核安保系统缺乏现代化的功能,例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的应用。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程度,提高安全保障的水平。
但是,传统核安保系统无法充分利用这些新兴技术的潜力,使得系统的标准化水平较低,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
这意味着目前的安全系统可能无法满足复杂的安全需求。
核电厂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需要采取更加先进、可靠和高效的技术手段来保障核电厂及周边区域的安全。
传统核安保系统的不足之处已经成为了制约核电厂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需要采取更加创新的核安保技术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智能化程度和标准化水平,以应对现代威胁和保障核电厂及周边区域的安全。
其次,我们注意到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能力通常较差。
在许多情况下,不同的子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数据交互,导致数据沉淀和信息孤岛的出现。
这种隔离的数据沉淀使得各个系统之间的信息无法有效地共享和流通,进而难以对潜在的威胁做出及时的响应。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改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能力。
这可以通过引入数据交互标准、建立数据交互接口等方式来实现。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加强系统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来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潜在的威胁。
综合安防管理平台技术要求及功能说明
综合管理平台软件1.1.1.综合管理平台软件智能综合管理平台包含系统管理、视频管理、报警管理、门禁管理、车辆卡口、设备运维、停车管理。
1.系统管理;A.支持基础资源(组织、设备、人、卡、车等信息)管理,提供事件中心、数据存储、电子地图、日志记录等基础功能B.支持平台运维,提供服务部署维护功能、支持模块化升级部署、系统资源使用情况监控等运维相关功能;C.支持级联、分布式、集群,实现系统核心能力提升;D.支持双机热备,提升系统灾备能力,保障系统的可靠性;E.支持数据库、云数据库,统一云、标准云、智微云,满足图片、视频、结构化数据的按需求存储;F.支持标准开放平台,提供多维度接口,显示数据互联互通;G.支持光栅地图,支持(光栅图)静态图片地图的比例尺设置H.支持自定义定制;I.支持按照用户配置的权限过滤展示组织设备树、部门人员树、数据查询;J.支持设备管理,可按设备名称、通道进行模糊搜索K.支支持为组织树上的组织配置地图,可在地图上添加设备点位,可根据设备点位切换地图L.支持为指定设备和通道绑定视频、门禁、可视对讲等资源,可对指定设备和通道进行视频预览、回放、开关门等绑定资源支持的操作;M.对视频周界推送的报警图片进行人体目标二次识别,可有效过滤非人体触发的报警,提高周界防范报警准确率;N.支持GB28181协议:遵循中国国家标准(GB/T2818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要求的通讯协议,用于前端编码设备为第三方设备和平台级联的场景;O.支持Onvif协议:开放型网络视频接口论坛(Open Network Video Interface Forum)共同制定的开放性行业标准,属于国际标准协议,通常用于第三方设备为国际设备。
2.视频管理;A.支持实时视频、录像回放、录像下载、电视墙、雷球联动,热成像;B.具有视频巡更功能,可指定一组摄像机在固定显示器上轮巡;C.支持与车载单兵等移动设备的对接,提供车载单兵设备GPS信息接收服务;D.支持手机移动客户端进行实时视频监控,音频播放,本地截图,本地录像,云台控制,远程视频回放;E.视频周界:通过前端相机进行周界防范侦测,或后端智能设备对前端采集的视频进行分析,实现周界防范的报警功能。
综合安防管理平台操作手册
iSecure Center综合安防管理平台操作手册前言本部分内容的目的是确保用户通过本手册能够正确使用产品,以避免操作中的危险或财产损失。
在使用此产品之前,请认真阅读产品手册并妥善保存以备日后参考。
适用产品本手册适用于iSecure Center客户端。
本手册描述了iSecure Center客户端,指导您完成相关配置与操作。
符号约定对于文档中出现的符号,说明如下所示。
符号说明说明说明类文字,表示对正文的补充和解释。
注意注意类文字,表示提醒用户一些重要的操作或者防范潜在的伤害和财产损失危险。
如果不加避免,有可能造成伤害事故、设备损坏或业务中断。
危险危险类文字,表示有高度潜在风险,如果不加避免,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重大危险。
目录第 1 章法律声明ii第 1 章前言ii1.1 适用产品ii1.2 符号约定ii第 1 章概述61.1 简介61.2 运行环境要求61.3 登录7第 2 章事件联动82.1 实时事件监控82.2 查询事件10第 3 章图上监控113.1 资源点操作113.2 地图操作133.3 图上报警143.3.1 查看实时报警143.3.2 查询历史事件153.4 轨迹回放16第 4 章人脸监控194.1 实时识别194.2 陌生人识别194.3 重点人员识别204.4 高频人员识别204.5 以脸搜脸204.6 查询抓拍历史记录21第 5 章视频监控235.1 实时预览235.1.1 开始预览235.1.2 手动抓图245.1.3 管理视图245.1.4 云台控制255.1.4.1 设置预置点265.1.4.2 设置巡航265.1.4.3 设置轨迹275.1.5 轮巡预览285.1.6 辅屏预览285.1.7 广播285.1.8 自定义预览工具栏295.2 远程回放315.2.1 回放视频文件315.2.1.1 常规回放315.2.1.2 同步回放325.2.2 添加标签335.2.3 下载录像文件335.2.4 自定义回放工具栏345.3 预览和回放设置355.4 全景监控375.4.1 开启全景预览375.4.2 全景视频参数设置38第 6 章电视墙396.1 资源管理396.1.1 添加电视墙396.1.2 添加解码设备406.1.2.1 添加在线解码设备40 6.1.2.2 通过IP地址添加设备41 6.1.3 关联解码通道436.2 电视墙配置436.2.1 配置取流模式436.2.2 拼接电视墙446.2.3 配置虚拟LED456.3 解码上墙466.3.1 预览上墙476.3.1.1 监控点预览上墙476.3.1.2 场景上墙496.3.1.3 模拟信号源上墙506.3.2 回放上墙526.3.3 桌面上墙536.3.4 开窗和漫游536.4 场景管理556.4.1 添加场景566.4.2 设置监控点轮巡576.4.3 设置场景切换计划576.5 配置电视墙参数58第 7 章门禁管理607.1 控制门状态607.2 收藏夹管理617.2.1 添加收藏夹617.2.2 添加门禁点到收藏夹61 7.3 查看门禁事件62第 8 章停车场638.1 控制道闸638.2 查看过车记录638.3 查看道闸控制记录648.4 查看车位占用情况648.5 查看一户多车车辆在场状态64 第 9 章行车监控669.1 实时定位669.2 行车轨迹回放679.3 事件查询68第 10 章园区卡口69第 11 章入侵报警7111.1 控制子系统7111.2 控制防区7111.3 查看事件日志72第 12 章常规配置73第 1 章概述本客户端是平台配套的控制客户端,适用于监控中心、值班室、指挥调度室等场合。
综合安防集成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综合安防集成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目录方案概述 (1)应用背景 (1)需求分析 (1)建设目标 (2)建设内容 (4)系统总体设计 (5)总体设计思路 (5)系统总体架构 (6)设计原则 (7)设计依据 (8)平台设计 (10)平台架构设计 (10)平台功能模块 (12)平台优势 (16)方案概述应用背景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安全防范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人防与物防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安全需求,作为技防手段的安防系统建设,在日常生活中显示出其必要性。
然而,长期以来各安防厂家以市场为导向,专注于自身特长的单一系统产品,造成目前在技防领域出现的众多分项系统各自为政的局面。
各厂家单一业务的产品规划,给用户造成后期与其它系统的接入难度高,在资源与业务整合上产生瓶颈。
目前存在的大多数系统产品,采用专有的通讯协议实现内部的数据传递,软件架构采用封闭模型,对外缺乏符合国际标准的第三方接口等,造成了各子系统之间无法实现信息的共享与联动。
为了给用户提供一个投资合理、管理高效、办公舒适、生活便利的公共环境,需要对同一项目的多个弱电分项系统进行统筹规划,统一管理,营造一个现代化智能高效的安防体系。
海康威视通过多年的研发积累,不断扩充安防产品线,已涵盖了视频监控、报警、停车场、智能一卡通、可视对讲、动环等安防应用系统。
通过功能强大的综合安防管理平台,可集成各类安防系统,为管理者提供便捷、易用的系统管理服务。
海康威视凭借优质的产品和在业内多年的安防工程项目实施经验,能够为实现不同行业用户建设先进实用的技防体系的目标提供最佳的综合安防整体解决方案。
需求分析综合安防系统,主要应用于商业综合体、办公大楼、企业园区、住宅小区等场景,结合用户一般综合安防特点,需求分析如下:1)系统设计应贯彻国家关于安防设计的方针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用可靠。
2)系统设计以增强其科技功能和提升应用价值为目标,以其功能类别、管理需求及建设投资为依据,以结构化、模块化和集成化的方式实现组合,应集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为用户提供安全、高效、便捷、健康的办公生活环境。
海康综合安防管理平台培训PPT
目录
CONTENTS
01 平台架构介绍 02 组织/设备管理 03 客户端预览/回放/周界报警联动 04 电视墙配置及操作 05 平台运维功能展示 06 人脸/卡口模块展示
P.01 平台架构介绍
P.02
组织和设备管理
01 组织/设备管理
安保区域管理
登陆平台门户10.2.108.1,进入平台后点击【系统管理】 注:必须用谷歌浏览器
01 客户端预览/回放
录像回放
回放功能,和传统平台功能类似,直接双击监控点开启今天的回放,可以点击下方的时 间按钮,选择时间段回放:
01 客户端预览/回放/周界报警
周界报警联动
周界报警客户端无需设置,只有账号有权限,即可弹窗报警。 门户界面可查询发生事件联动的事件信息,客户端报警弹窗可查看关联监控点实时视频 和报警抓图
P.04
电视墙配置及操作
01 电视墙
电视墙客户端--资源管理
在资源管理中添加解码设 备
01 电视墙
电视墙客户端--资源管理
添加完成后,会检测连接 状态 若设备在线会提示添加设 备成功
01 电视墙
电视墙客户端--资源管理
添加解码设备后 在资源管理中添加电视墙
01 电视墙
电视墙客户端--资源管理
01 组织/设备管理
安保区域管理
点击【安保区域管理】,一般选择通用场景,可视对讲项目选择小区场景
01 组织/设备管理
安保区域管理
点击【+】,输入区域名称,点击保存,完成安保区域添加,ISC不再区分组织和区域, 所有子系统统一为安保区域
01 组织/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
点击【系统管理-设备管理-视频监控】,选择编码设备,点击添加,输入IP、用户名密码等信息,点击 在线检测,检测完成后点击保存,添加完成
综合安保管理系统
综合安保管理系统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安全需求的不断提高,综合安保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这一系统不仅仅是简单的监控设备和门禁系统的组合,而是一个集多种技术和功能于一体的复杂而高效的安全保障体系。
综合安保管理系统涵盖了众多的组成部分和功能。
首先,监控系统是其核心之一。
通过分布在各个关键区域的摄像头,实时获取图像和视频信息。
这些摄像头具备高清画质、广角视野和智能分析功能,能够清晰地捕捉到人员和物体的细节,并对异常行为进行自动识别和预警。
比如,当有人在禁止区域长时间逗留,或者出现快速奔跑等异常动作时,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通知安保人员进行处理。
门禁系统也是综合安保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刷卡、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多种方式,对人员的进出进行严格控制。
只有授权人员能够顺利通过门禁,进入特定区域。
同时,门禁系统还会记录每次进出的时间和人员信息,为后续的查询和追溯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报警系统在综合安保管理系统中同样不可或缺。
它包括了入侵报警、火灾报警、烟雾报警等多种类型的探测器。
一旦检测到异常情况,如非法入侵、火灾迹象等,报警系统会迅速发出刺耳的警报声,并将相关信息传输到监控中心和安保人员的手持设备上,确保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除了以上这些硬件设备,综合安保管理系统还依赖强大的软件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和协调。
这个软件平台可以实现对各个子系统的集中监控和管理,实时显示设备的运行状态、报警信息和人员进出记录。
同时,它还具备数据分析和报表生成功能,能够对一段时间内的安保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帮助管理人员了解安全状况的趋势和规律,从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安保策略。
在实际应用中,综合安保管理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企业中,它可以保护企业的商业机密、重要资产和员工的人身安全。
在学校,它为师生创造了一个安全的学习和工作环境,防止校园暴力和意外事件的发生。
在公共场所,如商场、机场、车站等,它保障了大量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综合安防管理平台操作手册
iSecure Center综合安防管理平台操作手册前言本部分内容的目的是确保用户通过本手册能够正确使用产品,以避免操作中的危险或财产损失。
在使用此产品之前,请认真阅读产品手册并妥善保存以备日后参考。
适用产品本手册适用于iSecure Center客户端。
本手册描述了iSecure Center客户端,指导您完成相关配置与操作。
符号约定对于文档中出现的符号,说明如下所示。
符号说明说明说明类文字,表示对正文的补充和解释。
注意注意类文字,表示提醒用户一些重要的操作或者防范潜在的伤害和财产损失危险。
如果不加避免,有可能造成伤害事故、设备损坏或业务中断。
危险危险类文字,表示有高度潜在风险,如果不加避免,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重大危险。
目录第 1 章法律声明ii第 1 章前言ii1.1 适用产品ii1.2 符号约定ii第 1 章概述61.1 简介61.2 运行环境要求61.3 登录7第 2 章事件联动82.1 实时事件监控82.2 查询事件10第 3 章图上监控113.1 资源点操作113.2 地图操作133.3 图上报警143.3.1 查看实时报警143.3.2 查询历史事件153.4 轨迹回放16第 4 章人脸监控194.1 实时识别194.2 陌生人识别194.3 重点人员识别204.4 高频人员识别204.5 以脸搜脸204.6 查询抓拍历史记录21第 5 章视频监控235.1 实时预览235.1.1 开始预览235.1.2 手动抓图245.1.3 管理视图245.1.4 云台控制255.1.4.1 设置预置点265.1.4.2 设置巡航265.1.4.3 设置轨迹275.1.5 轮巡预览285.1.6 辅屏预览285.1.7 广播285.1.8 自定义预览工具栏295.2 远程回放315.2.1 回放视频文件315.2.1.1 常规回放315.2.1.2 同步回放325.2.2 添加标签335.2.3 下载录像文件335.2.4 自定义回放工具栏345.3 预览和回放设置355.4 全景监控375.4.1 开启全景预览375.4.2 全景视频参数设置38第 6 章电视墙396.1 资源管理396.1.1 添加电视墙396.1.2 添加解码设备406.1.2.1 添加在线解码设备40 6.1.2.2 通过IP地址添加设备41 6.1.3 关联解码通道436.2 电视墙配置436.2.1 配置取流模式436.2.2 拼接电视墙446.2.3 配置虚拟LED456.3 解码上墙466.3.1 预览上墙476.3.1.1 监控点预览上墙476.3.1.2 场景上墙496.3.1.3 模拟信号源上墙506.3.2 回放上墙526.3.3 桌面上墙536.3.4 开窗和漫游536.4 场景管理556.4.1 添加场景566.4.2 设置监控点轮巡576.4.3 设置场景切换计划576.5 配置电视墙参数58第 7 章门禁管理607.1 控制门状态607.2 收藏夹管理617.2.1 添加收藏夹617.2.2 添加门禁点到收藏夹61 7.3 查看门禁事件62第 8 章停车场638.1 控制道闸638.2 查看过车记录638.3 查看道闸控制记录648.4 查看车位占用情况648.5 查看一户多车车辆在场状态64 第 9 章行车监控669.1 实时定位669.2 行车轨迹回放679.3 事件查询68第 10 章园区卡口69第 11 章入侵报警7111.1 控制子系统7111.2 控制防区7111.3 查看事件日志72第 12 章常规配置73第 1 章概述本客户端是平台配套的控制客户端,适用于监控中心、值班室、指挥调度室等场合。
建立安保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安保信息管理系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安保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安保工作效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安保信息管理系统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系统需求、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三个方面来论述建立安保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和具体步骤。
1. 系统需求建立安保信息管理系统的第一步是明确系统需求。
安保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协助安保人员有效管理安保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根据实际情况,安保信息管理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客户管理:记录客户信息,包括姓名、联系方式等,并能够查询、修改和删除客户信息。
- 人员管理:管理安保人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职位、工号等,并能够查询、修改和删除人员信息。
- 巡逻管理:记录巡逻路线和时间,并能够实时监控巡逻人员的位置和状态。
- 报警管理:接收报警信息,并能够及时处理和反馈。
- 安全管理:管理安全设备,包括摄像头、门禁系统等,并能够实时监控和管理。
- 数据分析:对安保工作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2. 系统设计在明确系统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主要包括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和功能设计。
- 数据库设计:根据系统需求,设计合理的数据库结构,并确定数据表、字段以及关系。
- 界面设计:设计直观美观的用户界面,使用户能够方便地操作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 功能设计:依据系统需求,设计相应的功能模块,并进行模块间的逻辑关系规划。
3. 系统实施在系统设计完成后,进行系统实施。
系统实施主要包括开发、测试和上线三个阶段。
- 开发:根据系统设计,进行系统的编码和开发,并逐步完善各项功能模块。
- 测试:在开发完成后,进行系统测试,包括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 上线:经过测试合格后,将系统正式上线,实际投入使用。
总结:通过建立安保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提高安保工作的效率,加强对安保人员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安全设备的管理水平,并能够对安保工作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
卫士通为综合安保系统推出“统一使用与管控平台”
服 务 端 信 息 采 集 与 日志 审 计 也 将 由 此 得 到 集 中 管 控 、 活 调 理 。但 是 。 要 灵 想
做 到 这 一 点 绝 非 易 事 .比 如 “ K y 一 e 通 ”综 合 安 全 保 护 系统 下 设 就 有 多 个 子 系统 掌管 企 业 内网 中 的各 类安 全 。 而 卫 士 通 信 息 产 业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则 特 别 推 出 了 “ 一使 用 与管 控 平 台 ” 统 子
的统一管理 。 基 础 平 台 与 插 件 技 术 的 运 用 由 于 “ Ke 一 y通 ” 合 安 全 保 护 系 综 统 本 身 是 以 平 台 为 基 础 的 ,所 以 它 可 以 在 终 端 和 服 务 器 上 分 别 建 立 基 础 平 台 , 同 时 实 现 插 件 接 入 机 制 。 也 就 是 说 , 一 K y通 ” 其 它 子 系 统 的 终 端 “ e 或 或 服 务 端 软 件 可 以 以 插 件 的 方 式 整 合 到 基 础 平 台 上 , 由 此 即 可 实 现 对 内 网 安 全 进 行 统 一 管 理 的 效 果 ,而 这 也 是
包 括 : 时通 信 ( 天 、 件 传 输 等 ) 即 聊 文 的 安 全 问 题 、终 端 的 统 一 管 理 与 安 全
客 户 端 界 面
2 1 年第 1 期 《 00 1 计算枕 与厨络 》
“
一
It t 时 通 讯 工 具 , 实 现 安 全 聊 ne me 即
天 、 全 文 件 传 输 、 动 办 公 等 ; 用 安 移 采
B/ S方 式 ,实 现 终 端 及 终 端 策 略 的 统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管 理 。终 端
建立安保管理信息系统
建立安保管理信息系统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安保管理变得日益重要。
为了更好地维护社会安全和公共秩序,建立安保管理信息系统成为当下的迫切需求。
本文将探讨建立安保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实施步骤以及其带来的潜在益处。
一、重要性1. 提升安保管理效率:建立安保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信息化管理,包括安全监控、巡逻管理、事件处理等。
通过系统的自动化处理,安保管理人员可以更快速、准确地响应各种安全事件,提升工作效率。
2. 提高安保管理水平:信息系统的建立可以提供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有效地预防和应对各类安全威胁。
通过系统的数据分析和统计功能,安保管理部门可以及时了解安全风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3. 强化安保工作效果:安保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可以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
不同部门之间可以实时传递信息,保证各项安保措施的全面实施,提高安保工作效果。
二、实施步骤1. 系统需求分析:首先需要明确建立安保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和需求。
通过与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沟通,了解实际问题和需求,确定系统的功能模块和技术要求。
2. 系统设计与开发: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系统架构设计和数据库设计。
通过合理的软件开发方法,开发出满足需求的安保管理信息系统。
3. 系统测试与优化:在系统开发完成后,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和修复。
4. 系统上线与培训:在系统测试通过后,正式上线使用。
对相关人员进行系统操作培训,确保能够熟练操作安保管理信息系统。
5. 系统运行与维护:上线后,需要对系统进行日常运行和维护。
定期检查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解决问题,更新功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潜在益处1. 提高工作效率:安保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对各类安全事件的控制和处置能力。
2.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功能,安保管理部门可以更好地掌握安全风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益和利用率。
智慧炼化综合安防系统解决方案
智慧炼化综合安防系统解决方案背景与挑|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资源资金技术密集,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总量大,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国防科技等各个领域,对促进相关产业升级和拉动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石化产业保持快速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逐步提高。
随着炼油化工呈一体化、园区化、基地化发展趋势,炼化厂的生产园区占地广阔而管理人员有限,给管理带来了极大不便。
为了保障园区日常管理,炼化企业陆续部署了一系列辅助系统,包括视频监控、入侵报警、出入口管理、门禁管理、生产巡检、火灾报警等系统。
根据一系列炼化企业的调研,发现炼化企业的辅助系统缺乏统一规划,在不同的建设时期选用了不同的技术和不同厂家的产品,导致了标准不统一、技术路线不一致,随着智能工厂的全面实施,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在系统功能、资源共享、业务整合上存在诸如不少有待改善的方面:1)智能程度低——现有视频监控以纯监控为主,只解决看的问题,没有解决图像的分析处理功能,利用率比较低;2)系统联动少一各系统在功能实现上各自分工,系统联动多数局限于硬件联动,增加实施与维护的复杂度;视频监控系统与生产监控系统没有信息交互或交互很少,当操作或故障时没有视频复核;3)运维难度大——面对数量庞大的视频监控设备,运维工作量巨大且检测难度大,往往造成故障处理不及时,使得视频监控系统的使用效果大打折扣;4)管理效率低——企业总控中心没有统一平台,无法实现各厂区设备的集中监测,无法配置全局预案,实现统一平台下的业务优化,增加了系统运维成本及安全隐患;建设目标为了开启炼化厂智能工厂管理新思维,最终实现炼化厂〃智能、高效、安全、可靠〃运行的目标,需构建一套适应炼化厂现代化管理的一体化管理系统,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网络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对园区的人员、设施进行全方位管理,满足分控中心现场管理、总控中心全局监管、管理人员移动办公的需求。
Lenel OnGuard安保管理软件V1.0
Lenel 安全管理系统概述目录Lenel OnGuard安全管理系统介绍 (2)项目内容概述 (6)门禁和报警概述 (6)系统中OnGuard 门禁控制成员 (12)第三方门禁外围设备 (13)视频管理概述 (14)系统中OnGuard视频管理成员 (17)第三方视频硬件 (18)第三方集成工具包 (19)系统中的OnGuard 集成工具包 (21)- 1 -- 2 -Lenel OnGuard安全管理系统介绍为实现高效运营一个综合安防管理系统的目标,OnGuard 解决方案将提供您所有必需和应得到的性能。
每一款强大的应用软件都会最大程度地满足您安防领域内的所有功能需求。
从数字视频到门禁控制,从身份认证到访客管理,OnGuard 的应用软件为各种机构提供了针对其所有安防管理需求的一个完整的产品系列。
作为业界公认的领导品牌Lenel 的OnGuard 已成为可靠、特色功能配置以及用户体验的平台标准。
■ OnGuard 企业级平台■ OnGuard 门禁控制■ OnGuard ID 认证中心■ OnGuard 视频管理■ OnGuard 智能视频分析■ OnGuard 访客管理■ OnGuard 分区授权管理■ OnGuard 第三方系统集成工具包■ OnGuard 火警及入侵侦测开放您的世界Lenel产品开发哲学的首要部分就是开放式架构体系设计的承诺OnGuard开放式的架构设计方法切实利用了最新最好的硬件和软件技术,让客户可以自由的将最前沿的,第三方的产品融入到他们的OnGuard系统中。
OnGuard通过最可靠和最有效的平台运行,以确保任何机构都能轻松执行一套全面的安全保障解决方案。
当这些机构在其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里配置了OnGuard安防系统时,他们发现OnGuard所依托的Windows操作系统,MS SQL 服务器和Oracle服务器数据库,还有最好的存储解决方案,都可令他们的成本减到最低。
商业综合体综合安防系统建设方案
商业综合体综合安防系统建设方案商业综合体综合安防系统是指在商业综合体(如购物中心、写字楼、宾馆等)中建立起集视频监控、入侵报警、门禁管理、消防安全、应急指挥等多种安防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安防系统。
下面将结合如今的技术发展和商业综合体的特点,提出一种综合安防系统的建设方案。
1.视频监控系统:安装高清摄像头,通过网络将实时视频传输到中心监控室,监控室设置大屏幕和视频墙,对各个区域进行实时监控。
同时,可以采用智能分析算法,对行人、车辆、异常物品等进行自动识别和报警。
2.入侵报警系统:在商业综合体的各个关键区域(如出入口、贵重物品陈列区、机房等)安装门磁、红外探测器等入侵探测设备,一旦发现可疑动作,立即触发报警器并发送报警信息给指定人员。
可结合视频监控系统,将报警区域的视频实时传输给安保人员,提高反应效率和处置能力。
3.门禁管理系统:通过门禁刷卡或者人脸识别等技术,对商业综合体的出入口进行控制,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进入。
门禁系统与人员管理系统相结合,实现人员进出记录的自动化和管理的便捷化。
4.消防安全系统:设置烟雾探测器、温度感应器、手动报警器等设备,一旦发生火灾或者烟雾超过限定值,立即触发报警并进行相应的火灾应急处理。
可以将消防报警和喷淋系统与建筑自动化系统联动,自动关闭相关区域的电源和燃气阀门,以避免火势蔓延并保护人员安全。
5.人员定位系统:通过Wi-Fi、蓝牙等技术,对商业综合体内的员工和访客进行定位。
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程序,实时掌握人员位置信息,提高应急指挥的能力。
例如,在突发事件中可以迅速了解人员分布情况,指导疏散和救援工作。
6.建立应急指挥中心:在商业综合体内设立一个应急指挥中心,包括物理设备和人员配备。
中心配备多功能大屏幕、呼叫中心、联络员等,可以通过各个安防系统的信息集成,快速判断事件的紧急程度和处理方案,并进行指挥和协调。
7.数据共享和分析:将各个安防系统产生的数据进行集中存储,并通过数据分析技术进行挖掘。
安保部管理体系
安保部管理体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安全问题已成为各个领域关注的重点之一。
为了确保组织内的安全稳定,各个企事业单位纷纷设立了安保部门,并建立了相应的安保管理体系。
本文将从安保部管理体系的定义、核心要素以及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安保部管理体系的定义安保部管理体系是指企事业单位为了有效地开展安全防范和管理工作,针对安全风险所建立的一套内部统一规范和制度体系。
该管理体系旨在提高安保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全面提升组织内部的安全水平。
二、安保部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1.制度建设:安保部管理体系首先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安保制度和规章,明确安保部门的职责任务、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等,为安保工作提供操作指南和标准。
2.人员配备:组织要合理配置安保人员,确保从事安保工作的人员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加强对其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应对各类安全事件的能力。
3.设备装备:安保部门要配备必要的安全防范和管理设备,如监控系统、报警设备、消防设备等,以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4.信息化建设:通过建立安保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安保信息的采集、分析和管理,提高安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5.应急响应机制:安保部门要建立健全紧急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和培训,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安保部管理体系的实施步骤1.制定管理规章制度: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和安保需求,制定适用于本单位的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2.人员培训和教育:对安保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保意识和专业素养,使其能够胜任相应的工作任务。
3.设备配置和维护:安保部门根据实际需求配置必要的设备和装备,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4.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安保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安保信息的快速采集、分析和传递,提高安保工作的效率和精准度。
5.应急预案演练: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以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并进行必要的修订,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果。
综合安防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监狱综合安防管理系统技术方案目录1 总体设计思路........................................................................................ - 6 -2 项目概述 ............................................................................................... - 7 -2.1 监狱概况 ................................................................................................................................ - 7 -2.2 建设目标 ................................................................................................................................ - 8 -2.2.1 监狱安防系统建设目标 ................................................................................................ - 8 -2.2.2 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目标 ............................................................................................ - 8 -2.3 建设内容 ................................................................................................................................ - 8 -2.3.1 监狱安防系统 ................................................................................................................ - 8 -2.3.2 计算机信息系统 ............................................................................................................ - 8 -3 需求分析 ............................................................................................... - 8 -3.1 安防系统需求分析 ................................................................................................................ - 8 -3.1.1 安全防防范的基本要求 ................................................................................................ - 8 -3.1.2 安防区域防范需求 ...................................................................................................... - 10 -3.2 系统管理功能需求 .............................................................................................................. - 12 -3.2.1 分控室管理功能 .......................................................................................................... - 12 -3.2.2 监控中心管理功能 ...................................................................................................... - 14 -4 设计依据与设计原则 ........................................................................... - 15 -4.1 设计原则 .............................................................................................................................. - 15 -4.2 建设依据 .............................................................................................................................. - 16 -4.3 网络设计方案 ...................................................................................................................... - 19 -5 安防系统设计方案............................................................................... - 19 -5.1 系统架构选择 ...................................................................................................................... - 19 -5.1.1 网络视频监控技术的特点 .......................................................................................... - 20 -5.2 系统组网 .............................................................................................................................. - 21 -5.2.1 系统组网图 .................................................................................................................. - 21 -5.2.2 组网说明 ...................................................................................................................... - 21 -5.3 省局指挥中心 ...................................................................................................................... - 22 -5.4 总控中心 .............................................................................................................................. - 22 -5.4.1 中心管理平台KDM2801E .......................................................................................... - 23 -5.4.2 存储系统VS200 .......................................................................................................... - 23 -5.4.3 电视墙与控制台 .......................................................................................................... - 25 -5.5 分控中心 .............................................................................................................................. - 26 -5.6.1 周界高压电网系统 ...................................................................................................... - 27 -5.6.2 主动红外报警系统 ...................................................................................................... - 27 -5.6.3 泄露电缆式周界探测报警系统 .................................................................................. - 28 -5.6.4 周界智能视频分析系统 .............................................................................................. - 29 -5.6.5 设备清单 ...................................................................................................................... - 30 -5.7 监狱电子巡更系统 .............................................................................................................. - 30 -5.8 其他区域监控点 .................................................................................................................. - 31 -5.8.1 设备清单 ...................................................................................................................... - 32 -5.9 报警系统 .............................................................................................................................. - 32 -5.10 语音对讲系统 ...................................................................................................................... - 34 -6 系统功能应用...................................................................................... - 35 -6.1 监狱综合安防管理系统 ...................................................................................................... - 35 -6.1.1 报警与视频联动 .......................................................................................................... - 36 -6.1.2 门禁与视频联动 .......................................................................................................... - 36 -6.1.3 巡更与视频联动 .......................................................................................................... - 37 -6.1.4 公共广播与视频联动 .................................................................................................. - 37 -6.1.5 AB门与视频联动........................................................................................................ - 37 -6.1.6 高压电网与视频联动 .................................................................................................. - 37 -6.1.7 智能监控与视频联动 .................................................................................................. - 38 -6.1.8 电子地图与视频联动 .................................................................................................. - 38 -6.1.9 语音对讲与视频联动 .................................................................................................. - 38 -6.2 系统基本功能介绍 .............................................................................................................. - 39 -6.2.1 实时图像监控与远程控制 .......................................................................................... - 39 -6.2.2 录像存储、数据备份与录像回放 .............................................................................. - 40 -6.2.3 语音对讲、广播喊话 .................................................................................................. - 41 -6.2.4 报警联动 ...................................................................................................................... - 41 -6.2.5 电子地图 ...................................................................................................................... - 42 -6.2.6 系统管理功能 .............................................................................................................. - 43 -6.2.7 数据、日志管理 .......................................................................................................... - 45 -6.2.8 系统扩容 ...................................................................................................................... - 46 -6.2.9 联网系统的主热备份 .................................................................................................. - 46 -6.2.10 故障自恢复机制 .......................................................................................................... - 47 -6.2.11 双网段接入功能 .......................................................................................................... - 47 -6.2.12 其他功能描述 .............................................................................................................. - 48 -7 系统特色 ............................................................................................. - 48 -7.1 总体特性 .............................................................................................................................. - 48 -7.1.1 领先的应用架构 .......................................................................................................... - 48 -7.1.2 开放的设计体系 .......................................................................................................... - 48 -7.1.3 灵活性与可伸缩性 ...................................................................................................... - 49 -7.1.4 丰富的业务功能 .......................................................................................................... - 49 -7.1.5 部署简单、使用便捷 .................................................................................................. - 49 -7.1.6 智能化应用 .................................................................................................................. - 49 -7.2.1 高效的认证机制 .......................................................................................................... - 49 -7.2.2 完善的权限管理 .......................................................................................................... - 50 -7.2.3 视频流传输的安全性 .................................................................................................. - 50 -7.2.4 视频数据存放的安全性 .............................................................................................. - 50 -8 系统设备介绍...................................................................................... - 51 -8.1 KDM2801监控中心平台.................................................................................................... - 51 -8.2 KDM2801E监控中心平台 ................................................................................................. - 52 -8.3 VS-G100 DVR接入网关 .................................................................................................... - 53 -8.4 VS-G400会议监控互通网关 .............................................................................................. - 54 -8.5 KDM2481E/2481EL视频编码器....................................................................................... - 55 -8.6 KDM2481/2481L单路视频编码器 .................................................................................... - 57 -8.7 KDM2481S/2481LS存储型单路视频编码器.................................................................... - 59 -8.8 KDM2482S/2482LS存储型双路视频编码器.................................................................... - 61 -8.9 KDM2464LS视频编码器................................................................................................... - 63 -8.10 KDM201视频编码器.......................................................................................................... - 64 -8.11 KDM2561视频解码器........................................................................................................ - 65 -8.12 iBOX100/200/300智能视频分析盒.................................................................................... - 66 -8.13 HS-SATA1000U-12磁盘存储............................................................................................. - 68 -8.14 VS200磁盘存储阵列 .......................................................................................................... - 69 -8.15 平台管理软件 ...................................................................................................................... - 71 -8.16 客户端软件 .......................................................................................................................... - 71 -总体设计思路根据XXXX监狱这次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我们采用目前最新的基于网络的第三代数字化、网络化安防监控系统,系统主要利用最新的计算机处理技术(计算机图像处理、压缩、传输技术,网络技术),将前端摄像机、各种报警设备的信号数字化后通过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再由监控中心对这些数字化信号统一管理、控制,例如:将数字图像信号解码在电脑显示器上或者在监控电视墙上显示,报警信号能够与视频图像进行联动等等。
中大型三甲医院综合安保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2019年1月中大型三甲医院综合安保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王章浩1,汪厚俊2(1.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江苏省南京市210000;2.南京卓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省南京市210000)【摘要】“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医疗服务改革持续深化,大中型三甲医院就诊环境大幅改善,安保管理工作对提升医院综合服务水平作用巨大。
本文在阐述医院综合安保管理系统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设计了包含了技术体系和保障体系的医院综合安保管理系统,并在三甲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进行试点应用。
结果显示,设计综合安保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支撑医院安保管理工作,可以为其他大中型三甲医院开展综合安保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安保系统;三甲医院;设计应用;智慧安防【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222(2019)01-0314-02近年来,为了满足人民对于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党和政府不断深化、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国家层面提出《“健康中国”2030纲要》,江苏作为全国发达省份同时也提出“健康江苏”计划。
当前,我国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与患者就医需求矛盾突出等问题依然存在。
在此背景下,大中型三甲医院是患者就诊的首要选择,每日门诊量巨大,服务人群覆盖各个年龄层次。
因此,在现行大中型三甲医院承担主要医疗服务的现状下,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手段相结合,构建中大型三甲医院综合安保管理体系,为医、患提供安心、舒心的工作和就诊环境,保障人民群众在诊疗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与切身利益,进一步提升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已成为广大医疗服务管理工作者的关注焦点。
1中大型三甲医院综合安保管理系统建设的必要性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中大型三甲医院是全国医疗体制中的中坚力量。
患者就医过程中的大医院人满为患,优质医疗资源一号难求,床位数与患者需求矛盾突出问题,是提升人民群众就医体验的绊脚石。
在此过程中引起的治安混乱、社会矛盾、财产损失问题时有发生,且不可避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安保管理系统
一、设计思想
上海XX商务中心安全保卫自动化系统,从其功能划分来论证,共分为六个功能模块,即由安全防盗、保安巡更、闭路电视监控、出入口管理、安保有线对讲和安保无线对讲。
就传统的安防系统的系统构成而言,这四个功能模块具有极大的独立性。
具体地讲,这四个功能模块具有各自的中央控制器和控制显示器,彼此间的数据交换通过各功能模块间的硬件接口实现;同时,相对于BMS的系统集成,各个功能模块又同时通过各自与BMS的硬件接口实现信息上送和数据下载,为确保通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又必须对上述的通讯网关进行热备份冗余设计,对于业主而言,传统意义的安防系统的配置和管理是十分复杂和烦琐的。
同时,传统意义的安防系统的效费比相对较高,具体反映在:系统功能单一而系统配置复杂,存在投资重复。
任何一个安防报警都是一个具有突发性的、不可预知的动态过程,任何一个单一功能的模块都不能及时客观地反映报警的发生和报警的实时过程。
对于传统意义的安防系统,因其设备配置的局限,各功能模块的信息仅显示于各自的中央控制显示器,不能实现信息、图标的共享,这样就决定了传统的安防系统对报警情况的反应具有时滞性,对报警信息,包括信息核实、信息上送、系统应急联动的处理,不具实时性,而实时性是综合保安管理的基本要求之一。
综合保安管理系统的第二个基本要求是系统的可扩展性,传统的安防系统很难满足这一要求,原因在于其传统性布局直接限制了其扩展空间。
同时,又因各个功能模块的中央控制器对立配置,从而又提出确保安防网络安全性的问题,网络的安全性将直接影响整个安防系统乃至整个建筑物内的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为实现上海XX商务中心“TOP FIVE IN SHANGHA ”的构想,建议采用目前国
际上先进的、采用集中-分布式配置的综合保安管理系统,将现有的功能模块集成到一个控制系
统中,通过一个信息集成平台将各个功能模块的系统信息和报警信息整合到一个操作平台,对这些信息进行集中综合管理,使各个功能模块在同一个网络平台上进行信息和数据的交换,同时以综合保安管理系统,一个完整的安防系统集成到上级网络一IBMS系统中,十分便捷、有效地实现通讯网关的冗余热备份。
同时,由于采用集中-分布式的控制方式,通过数据总线将各个网络节点连接起来,因此从理论上讲,系统具有无限可扩展性。
通过系统软件的设定,对用户的级别和权限,包括硬件和系统软件的使用、对系统信息的管理等作出了明确的限定。
目前,主流的综合保安系统网络平台,是标准的工业系统网络控制平台,在具有专业性的同时,又具有亲和的人机界面,对系统各个前端监控点的监视和控制可直接通过人机界面进行,在保证网络安全性的同时,又为系统的操作和维护管理提供了十分便捷的物理条件。
安全保卫自动化系统的集成平台--综合保安管理系统应选用已由中国公安部报警系统检测中心检测通过的、成熟的系统平台,该系统结构灵活,具有开放性接口、极易扩充,能够方便地将各个子系统集成在同一工作平台上,提高管理效率、减少管理界面和层次,以确保上海XX 商务中心运作正常开展和楼内生命、财产的安全,以及增强对突发性、灾害性事故的应变和处理能力。
本方案设计采用由新加坡科技电子有限公司设计开发的ST8100综合保安管理系
统,将上海XX商务中心综合保安管理系统的四个功能模块:闭路电视监控、出入口管理、安全防盗和安保巡更的信息和数据集成在同一个系统平台一ST8100上,通过
对四个功能模块的统一管理,实现综合保安管理系统的各项功能指标和系统功能要求,可满足上海XX商务中心的安全保卫自动化系统的集成要求,人防和技防相结合,以动态平衡方式,集中综合处理各类系统信息和报警信息。
ST8100由中央监控工作站、通信与数据网关、智能分站、系统监视软件和各类前端信息监控点,例如红外线探测器、感应式IC卡读卡机等,一系列的软、硬件组成。
、设计依据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 —9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DBJ08—4 —9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上海XX商务中心业主要求
三、系统设计
1.系统组成
我司通过对业主要求和建筑结构的初步了解,设计上海XX商务中心的综合保安
管理系统组成框图如下:
2.系统结构
综合安保管理系统采用新加坡科技电子有限公司的ST8100综合保安管理系统
该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及分布式智能系统,每一层结构均采用先进、成熟的微处理器技术,具有多任务操作和分布式处理功能,在紧急时刻可确保系统快速响应,及时有效地处理紧急事件和报警。
整个网络结构分为中央监控层、通讯网络层、智能分站和各类现场报警传感器、读卡机等前端设备组成。
综合安保管理系统Page 3
ST8100的系统网络以集中-分布式的控制原理,采用客户-服务形式的网络拓扑结构,可便捷地对中央控制层的监控计算机数量进行增减,同时在线的各台监控计算机具备互为备份功能,可通过软件使用/功能权限的更改实现异地/异机信息切换和职能切换。
中央监控工作站运行的是实时多任务、多用户操作系统软件,能够实现多级别的密码控制和各类名单的备案和历史记录,有效地实行安全保卫控制。
同时,通过系统管理员对各类前端信息点通信传输路径的设定,可对不同位置的中央监控站赋予不同的管理区域定义,即通过软件实现各区域的专项管理。
2.1中央监控层
根据业主的要求,上海XX商务中心的安保系统为独立的监控体系。
根据大厦的实际使用需求,整个系统配设一个主监控室,两个分区辅助监控室。
各监控室设两台监控计算机位于保安管理系统的最高层,同时设报警/信息打印机一台,各司其责地完成系统信息和报警信息的打印输出,具体地讲,主监控室的打印机输出整个系统的系统信息(含各分区的全部报警信息),各个分区辅助监控室的打印机输出相关分区和特定责任区的报警信息。
中央监控工作站可根据系统管理员通过软件设定的不同用户等级,为系统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与系统之间提供简便实用的人机界面,通过高度图形化窗口方式简化整个系统的操作,同时,由于采用客户一服务的网络拓朴结构,系统管理员可以方便地增减中央监控工作站的实际数量,并且可以方便地变更中央监控工作站的具体位置,从而提高系统的利用率,使整个综合保安系统能够高效、灵活地服务与上海XX
商务中心。
中央监控工作站的工作软件具有实时多任务、多用户的功能,能够自动生成工程设定汇总表、系统设定汇总表、系统信息汇总表、系统报警信息汇总表等各类综合保安系统的综合报表,并通过系统配置的打印机输出。
该工作站具有下列功能:
系统操作管理
系统信息显示
图形监控
警报处理
文本显示
系统操作指导
系统辅助设计
工程辅助设计
系统故障自诊断
直接数字控制
组合控制设定
节假日设定
快速信息检索
汇总报告
信息资料传送
系统远程通讯
以上功能采用模块化设计,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修改和扩充。
2.2通讯网络层
通讯网络层主要有通讯数据网关(DG)、智能接口(IEI)等组成。
A.通讯与数据网关(DG)
管理智能分站与中央监控工作站间的系统信息通讯通道,通过特制的通讯检查算法,检查系统/中央监控工作站与智能分站通讯的完备性和实时性,确保各类信息的正确传输。
通讯与数据网关(DG )带有二个ISA扩展口,分别用于:
RS485卡,用于建立与智能分站的RS485通讯,有二个独立通道,传输速率为
19.2Kb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