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
稻盛和夫方向努力公式
稻盛和夫方向努力公式
稻盛和夫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成功方程式,即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其中,能力和热情的分值是从0到100分,思维方式的分值是从-100分到+100分。
这个方程式高度凝结了稻盛和夫的思想核心。
其中,能力不仅指技能,还包括逻辑思维能力、艺术才华、感知能力、运动天赋等天赋。
而热情则是指对工作的热爱程度。
思维方式则是指一个人的价值观、思想和行为准则。
通过分析这个方程式,人们可以找到自己在能力、热情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足之处,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自己的成功率。
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
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
创造力= 能力×热情×思维方式
“能力”主要指遗传基因以及后天学到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热情”是指从事一件工作时所有的激情和渴望成功等因素;“思维方式”则指对待工作的心态、精神状态和价值偏好。
一个人和一个企业能够取得多大成就,就看三个因素的乘积。
【分享】
没有过不去的事情,只有过不去的心情。
很多事情我们之所以过不去是因为我们心里放不下。
被欺骗了报复放不下,被讽刺了怨恨放不下,被批评了面子放不下。
大部分人都只在乎事情本身并沉迷于事情带来的不愉快的心情,而忽略了事情的原因其实来自于自身的问题。
只要明白这些都是人生的考试,心情就完全不同了。
改正自己的问题,并感谢考你的人。
稻盛和夫的七条成功法则
稻盛和夫的七条成功法则稻盛和夫的七条成功法则50多年来,稻盛和夫⼀⼿缔造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
1983年他⼜创办“盛和塾”,从此开始向全球年轻的经营者们⽆偿传授⼈⽣哲学和经营理念。
稻盛和夫在65岁时因患胃癌退居⼆线,在家修⾏,他系统地整理了⾃⼰的思想。
他提出的正确思维,涵盖了⼈⽣哲学、⽣活态度、社会伦理观等⼈格因素。
进⽽,他给出了⾃⼰总结的成功⽅程式:成功=⼈格理念×努⼒×能⼒。
从“佛道”到“⼈道”再到“商道”,稻盛和夫把⼀个企业家的⼈格修炼放到了最⾼的位置。
这源于稻盛和夫的宇宙观:宇宙中⽆论体积多么⼩的东西,全是构成宇宙不可或缺的元素。
因此,在这世界上没有⼀样东西是多余的。
如果有,宇宙的平衡就会遭到破坏。
显然,宇宙间的万物也是在相互联系中建⽴“存在”的。
⽽⼈类是“存在”的万物之灵,因此⼈类可以为世界、为⼈类本⾝作出贡献。
既然⼈类的存在是有价值的,那么⼈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来修⾏的。
⾛近稻盛和夫,我们不是感受到“财富”的魅⼒,⽽是感受到“⼈格”的魅⼒。
什么是“君⼦”?独善其⾝罢了;什么是“圣⼈”?⼀定是兼济天下。
这是⼤爱的思想。
1959年稻盛和夫⾚⼿空拳创⽴京都陶瓷公司,1984年⼜创办DDI公司。
两家公司的发展都可谓神速。
他说:“我个⼈并⽆杰出才智,但是我忠实遵循了经营的基本原则,这就是成功的原因。
”⼀、明确事业的⽬的和意义稻盛和夫说:“⼀个⼈要想取得事业成功,⾸先要明确事业的⽬的和意义,也就是树⽴光明正⼤、符合⼤义名分、崇⾼的事业⽬的。
”稻盛和夫在创办京都陶瓷时,就遭遇了“事业⽬的究竟是什么”的重⼤考验。
当时稻盛和夫还不懂“事业⽬的究竟是什么”。
他当时的事业⽬的就是“活⽤⾃⼰的制陶技术,开发新品,上市销售”。
但没料想到在创业的第三年,就招致青年员⼯们的反叛。
京都陶瓷在创业初期招进了⼗多名⾼中毕业⽣,经过⼀年的磨炼已成为公司的主⼒军。
后来他们突然写联名状,和稻盛和夫交涉,要求公司每年的⼯资、奖⾦都要保持连续增长,要求稻盛和夫予以承诺并做出保证,并威胁不答应条件就集体辞职。
成功方程式
“稻盛成功方程式”外行是通往专业的起点。
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的经营管理能力,随着他的世界500强企业京瓷公司的发展而日臻成熟。
他最大的发现是,人生与经营活动是相通的,生活中信奉的哲学与经营管理中行之有效的哲学如出一辙。
他更提出了一个成功方程式,认为事业成功等于能力、热情、思维相乘。
这就是著名的“稻盛成功方程式”:事业的成功=思考方式×热情×能力。
在稻盛看来,“能力”多数源于天生,我们很难改变;“热情”就是倾注到工作中的激情和努力。
而“思考方式”则是人生态度与思维,如果说“能力”和“热情”是从0分到100分计算的话,“思考方式”则可以从-100分到+100分计算。
这三个因素结合起来就会使人生和事业出现很大的差别。
虽然能力平平但勤奋努力的人,要比虽有能力却以能者自居的人成果要大得多;如果一个人思考方式是邪恶的,那么就是负数,用负数相乘所得的积也就是负数了。
在能力、热情、思考方式这3个要素中,稻盛最看重的是思考方式和热。
他认为,内心不渴望的东西,就不可能靠近自己,一个人能够实现的只是他内心渴望的东西:一个人如果观念一错,非但劳而无功,反而起反作用。
有的人“思考方式”很消极,这通常会带来消极的结果。
转化员工的消极思考方式与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就是经营者要考虑的重中之重。
对企业主来说,只想“轻而易举赚大钱”,会把事情弄糟。
例如,职工为了公司的事业拼命工作,企业主就应该想着为职工谋取幸福,而不是单纯地让职工为自己赚钱。
不然,就无法调动员工的激情和思考方式。
当然除此之外迁需要有制定战略战术的能力,还要具备热情与执着,有拼命力求完美的精神。
这个成功恒等式不只是稻盛经营企业的整体层面的把握,还是稻盛和夫量化个人工作能力和工作热情的标准,把“能力”、“热情”、“思考方式”这三个因素结合起来,每个因素也可细化为几个具体内容,综合起来就能看出他的人生和事业为什么和别人有很大的差别。
有的人的“能力”有90分,但是往往因为感觉自己头脑聪明,而不努力工作,于是他的“热情”只有30分。
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读后感_读《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有感(2)
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读后感_读《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有感(2)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读后感篇四之前对稻盛和夫先生并无了解的我,在林老师的推荐下阅读了《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一书。
说句实话,这种类型的书在书店里并不少见,若是我自己选择阅读的话,这一类书一定会被我当成是空谈成功大道理或者是企业管理洗脑书而置之不顾。
但是读书会新颖的阅读共享方式让我产生了兴趣,于是在他人和自己的共读中,我开始渐渐了解了稻盛和夫先生的故事。
最先让我感到诧异的是稻盛和夫对于自己平庸资质的坦诚,他说自己从小并不聪明,没有上到好的大学,也没有如愿进入优秀的企业,而是进了一家小企业,最糟糕的是那家小企业还一片死气沉沉。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不蒸馒头也要争口气”,稻盛先生算是很争气的人。
他没有因为自己从小以来一直的不顺而哀叹,也没有因为工作环境的不如意而抱怨,相反地,他选择了兢兢业业,踏实肯干,团结同事,终于事业有所起色,从而为他后来自立门户并且发展壮大创造了条件。
勇于面对现实,绝不轻言放弃,是我从稻盛先生身上学到的第一点。
然后让我觉得有趣的是稻盛先生独创的成功方程式,在别人的成功方程式中一般都是加式,唯有稻盛先生的方程式是乘式,这样的夸大虽然这一看有些令人莞尔,但其实很好的强调了能力均衡的重要性,稻盛和夫先生不仅仅是想要借由这个方程来启迪年轻人,更是想要借此勉励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并且告诫大家能力的偏颇非但不是出名的钥匙,反而会是成功的绊脚石。
要让自己变强,但更要注意让自己在各个方面都要变强,提升综合素质才是当今社会成功的王道,这是稻盛先生教会我的第二件事。
老子有言:“民之从事,常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希望我们也都能和稻盛先生一样,不懈努力,不断坚持,专注细节,成就梦想。
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读后感篇五读了稻盛和夫的人生成功方程式,非常的震撼,效果远远好过<<活法和实学>>,也让我从中认识到了我自己几个致命的人生缺点,并下定决心制定计划去修正,争取让自己09年变得更卓越,更有战斗力.现把其中的精彩环节摘录出来给大家参考.要点1.人生如戏成功方程式又叫人生方程式,如果其中“人格理念”这一精神要素是负值,你的人生就是负值,你就是在事实上扮演了反面角色,想写一部积极向上的剧本,演正面角色,就要磨砺心志,提高自己的精神素养,而且越早越好。
稻盛和夫著名的“人生方程式”
稻盛和夫著名的“人生方程式”
人生·事业的成功方程式
成功方程式人生·工作结果=思维方式×能力×热情。
这是稻盛和夫著名的'人生方程式'。
人生、事业的结果是由思维方式、热情和能力这三个要素用'乘法'算出的乘积,绝不是'加法'。
'能力'和“热情”这两个因素都可以分别用0分至100表示。
因为是用乘法计算,所以和那些炫耀自己有能力而不努力的人比较,那些觉得自己能力平平、却比任何人都努力的人,反而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思维方式是三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是指对待人生的态度,它的范围可以从正 100 分至负 100 分。
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人生、事业的结果就会产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因此,在有能力和热情的同时,拥有做人的正确的思维方式至关重要。
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读书心得分享PPT课件
壁障最终必能突破,这种自负和自信,可以形成坚韧的性格,而这种坚韧性又 会把我们引向更大的成功。
●热情开创新时代,首先,就是应该在什么都没有的前提之下,着手新事业。 无论碰到哪种困难,一定要完成新项目,必须先有这种强烈的愿望。在 实施新项目的过程中,难免碰到预料之外的问题和困难。要克服它们, 获得成功,必须有充分的自信,强烈的愿望,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去逼 近目标。
因果
稻盛先生说,原因和结果之间,完全可以用等号连接。因果报应的准确性 可以用“可怕”二字来形容。短期且不论,长期而言,善因通善果,恶因 招恶果,因果报应准确无误。
方程式中的因果循环
因因
果因
果果
× × = 人格理念
努力
能力
人生●工作成果
因
果
正面的“人格 理念”的几个特点: 1、正,即正直,不歪,不扭曲。 2、纯,即动机纯,抑制私心。 3、善,即利他,多为别人着想,与人为善。 4、深,即从现象中抓住本质。 5、高,即大视野,从高处看到全局和长远。 6、强,即不达目的的誓不罢休、渗入潜意识的强烈愿望。
人格 性格和人格,稻盛先生说,人先天的“性格”。加上在成长道路上学得的、 也就是后天的“哲学”,形成了“人格”
人格=性格+哲学 怎样才能学好“哲学”,提高人格呢? 1、反复学习;2、实践;3、反省; 利他 利他的思想和行为,不但使大家获得物质上的满足,而且同时又共同获得 精神上的满足;用“利他心”判断事物,因为是站在“为他人好”的立场, 所以周围众人都乐意帮助;
谢 谢!
“相反,物质资源虽不充分,领导者满怀热情,向部下诉说事业的意义和 目标,使他们理解并接受,上下同心,事情就可能成功。将自身的能量 注入部下,使团队的能量水准达到甚至超过自己。
稻盛和夫的人生方程式
12
金融危机的本质
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似乎是金融衍生产 品使用过了头,但事情的本质, 品使用过了头,但事情的本质,是人们 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 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择手段追求利 润最大化, 润最大化,是失控的资本主义的暴走狂 奔。 金融危机给人类敲响了警钟: 金融危机给人类敲响了警钟 为己,天诛地灭 天诛地灭。 人只为己 天诛地灭。
22
稻盛和夫怎样改变命运
一 命运转折:想法变,一切都变 。 二 智慧之库:开发陶瓷U型绝缘材料。 。 三 辞职创业: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 。 四 转变理念:从技术问世到追求全体员工
心两面的幸福。 物、心两面的幸福。
五 追寻答案:能力平凡的人,怎样才能取
得不平凡的成功? 想出成功方程式。 ? 六 :KDDI卓越成功 卓越成功。 方程式的威力:KDDI卓越成功。
一条预防策略: 一条预防策略:打造高收益企业体质 对策1 对策1 :全员营销 对策2 对策2: 全力开发新产品 对策3 对策3: 彻底削减成本 对策4 对策4: 维持高生产率 对策5 对策5: 构建伙伴型人际关系
11
金融危机的由来
不良贷款证券化。 不良贷款证券化。 弄虚作假、一路绿灯。 弄虚作假、一路绿灯。 各有关机构只追求自身利益。 各有关机构只追求自身利益。 衍生产品、虚拟经济。 衍生产品、虚拟经济。 靠金融技术称霸世界。 靠金融技术称霸世界。 金融危机本质是人心的贪婪。 金融危机本质是人心的贪婪
3
人生方程式 人生方程式
人格· 人生 ·工作结果 = 人格·理念 × 努力 × -100~+100 0~100 能力 0~100
这个方程式不仅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企业、 这个方程式不仅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企业、 国家。可以用这个方程式说明金融危机。 国家。可以用这个方程式说明金融危机。
《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读后感
人生的成功方程式-《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读后感作者:董杰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源于黄宏伟老师的阅读书目推荐,巧闻稻盛和夫先生,借着空闲时间大致浏览了有关描述稻盛先生的著作:《向稻盛和夫学什么》、《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颇有感触,著作通篇行文流畅,思想传述没有富丽堂皇的话语,非常通俗朴实而且一语识破天机,譬如稻盛先生的“小财靠机遇,中财靠能力,大财靠品格”之观点让我赞叹不已。
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常常会给我们捏造一个幻觉:招财进宝是靠机遇的,而机遇是命中注定的。
而且经常列举那些没文化的却致富的案例进行反复论证,劝人信服。
我虽然不信,但也略微赞同,直至我接触到稻盛先生的观点,对“发财”有了全面系统性地理解:不错,稻盛和夫也承认确实存在这样的事实,但这只是小财,完全依赖于机遇;接下来是重点,如果练就一种能力并让其有“用武”之地的话,那是招揽中财的;如果时刻培养自己的性情品格,那远远比具备一种能力关键得多,优秀的品格往往是人生腾飞的催化剂,是招揽大财的必要条件。
其实品格也是一种能力,是内在的能力,不同于外在的技能,它更独具影响力乃至号召力,品格的力量是精神世界高尚的代名词,由内而外、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人。
仔细琢磨稻盛先生的“发财”观点,机遇、能力、品格即独立又相互依存,颇有对立统一的味道。
稻盛和夫,作为日本的经营四圣之一(另三位分别为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的创始人盛田昭夫、本田公司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唯一健在的“圣”,一手缔造了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创业者和企业家,不由地让我联想到当前中国创业者兼企业家的领军人物:马云先生,虽然创业的地域和年代不同,但我试着去发现他们(马云和稻盛和夫)之间的共性,碰巧的是我有幸领略08年在《中国企业家杂志》上马云与稻盛和夫的精彩对话,两人在“人性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上达成高度共识,双方一致同意:人性被欲望拖到一个危险的边缘,于是乎,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不请自来,除了积极应对当前发生的危机还要寻根究底,总结成因,防患于未然。
稻盛和夫语录 哲学精髓
稻盛和夫语录哲学精髓第1章人生方程式(成功方程式)01 敬天爱人始终以光明正大、谦虚之心对待工作,敬奉天理,关爱世人。
热爱工作,热爱公司,热爱国家。
02 人生方程式(成功方程式)我们应该把什么当作行动的指针呢?成功的关键在于"人生▪工作的方程式"。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人格▪理念)×努力(热情)×能力人生和工作的结果由"思维方式"、"努力"和"能力"三个要素的乘积决定。
这个"能力"和"努力"分别可以从0分到100分打分,两者相乘。
这样的话,与自以为能力强、骄傲自满、不肯努力的人相比,认为自己能力平平,但比谁都努力、有燃烧般热情的人能够取得更为出色的工作成果。
在这之上,再乘上"思维方式"。
所谓"思维方式"就是人生态度。
从负100分到正100分打分。
因为是相乘关系,稍稍负面的"思维方式",就会带来负的人生结果。
能力和努力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具备作为人应该有的正确的思维方式。
第二章人生的目的和意义03 人生的意义在于磨炼灵魂如果说人生有不灭之物,那就是"灵魂"。
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你在今世所创造的地位、名誉、财产就得统统放弃,只能带着你的"灵魂"开始新的征程。
因此,如果有人问我:"你为何来到这世上?"我会毫不含糊地回答:"是为了在人生谢幕之时的灵魂,比人生开幕之初更纯洁一点,或者说带着更美好、更崇高的灵魂去迎接死亡。
"04 因果必报不必燥宇宙间存在着因果的法则。
原因和结果之间,简直可用等号连接,原因和结果吻合的程度之高甚至可以用"可怕"两个字来形容。
短期来说或许不尽然,从长期看,善因结善果,恶因招恶果,因果报应准确无误。
"行善而不见其益,犹如草里冬瓜",中国明代的《菜根谭》中有这样的句子。
意思是,行善没有见到报答,好比草丛里的冬瓜,即使人眼看不到,它照样茁壮成长。
因果必报,但需要时间。
记住这句话,不要因为一时不见效果而焦躁,重要的是,平日里不弛不倦,行善积德,坚持不懈。
05 "心想事成"是宇宙的法则你在心中描绘怎样的蓝图,决定了你将度过怎样的人生。
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
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稻盛和夫曾提出成功方程式是:人生·工作成果=思考方式×热情×能力,其中,思考方式的数值范围为-100至100,热情和能力均只有0到100分。
所谓能力,是指才能或智能等先天性的资质,“热情”,指努力的意愿或热心等后天的努力,而思考方式是指哲学、思想、伦理观等生活的姿态等人格因素。
他说,最重要的是思考方式。
以下为稻盛和夫的经典语录在企业里经营者被授予极大的权力,但是这种权力的行使,应该是为了保护员工,为员工创造幸福。
而不可以用来压制员工,不可以用来满足经营者个人的欲望。
在自己的企业内确定正确的哲学,与员工们共同拥有这种哲学,经营者要率先带头实践这种哲学,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格。
如果这样做,企业就一定能发展,而且能够长期持续繁荣昌盛。
企业是一个集体,为了实现远大的目标,大家在工作中,必须配合协调。
不管个人的好恶,全体人员都需要拥有共同的思维方式,需要理解,并赞同这样的思维方式。
这是做好工作,实现企业目标的前提。
员工如果既不受到信任,又不受到尊敬,同时缺乏对企业领导人的信任和尊敬,对企业也就无忠诚可言,要做到不管领导人是否在场,都能一如既往拼命工作,当然也就不可能了。
那么怎样做才能做到让对方信任和尊敬呢?要想赢得尊敬,必须具备特别优秀的人格,就是具备做人的德性。
这个“德”字超越国界,不能以德治人,企业就无法成功。
要求跨国经营的21世纪,这一点决定了成败。
员工不是赚取利润的机器,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对员工的管理不能用冰冷的原则,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尊重、爱护和关心他们。
心灵经营是一种独特而有奇效的管理方式,它能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无论多么渺小的工作,都积极去做,抱着问题意识对现状动脑筋进行改良。
能这么做的人和缺乏这种精神的人,假以时日,会产生惊人的差距。
每天一点钻研创新,日积月累,今天比昨天进一步,做得更好,这种“上进心”是工作和人生中最重要的,也是进入真正“创造”之门的秘诀。
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
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不但是经营学,而且是哲学领域中的重大发明,几乎可以适用于所有的人。
同许多自然科学的方程式一样,应该成为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先生,总结出一个“人生和工作结果的方程式”,有时也称“成功方程式”。
我认为这不但是经营学、而且是哲学领域中的重大发明,几乎可以适用于所有的人。
同许多自然科学的方程式一样,应该成为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
请允许我先来介绍这个精彩的方程式。
一、成功方程式人生•工作结果= 思维方式× 能力× 热情或者表达为:成功=人格•理念×能力× 努力-100~+100 0~100 0~100我们且把“人格•理念”、“能力”、“努力”称作成功三要素。
这个方程式中的“能力”,按稻盛先生的解释,主要指先天的智力和体力,包括健康,运动神经等。
既然属天赋条件,自己就无法负责。
这种“能力”有个人差,用0到100分来表示。
“努力”(或称热情)也因人而异。
从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懒汉到忘我工作的模范,也用0到100分来表示。
但这个努力与上述能力不同,不是先天的,可以由自己的意志决定。
稻盛先生举例说,一个天资聪明又很健康的人,“能力”可打90分。
但他自恃聪明不思进取,“努力”只能得30分。
那么两者之积:90×30=2700分。
另一个人天赋差些,“能力”只评60分,但他笨鸟先飞,特别勤奋,“努力”可打90分。
这样他的乘积为:60×90=5400分。
后者得分比前者高一倍。
就是说,天资一般而拚命努力的人,可以比天资优良而不肯努力的人,取得大得多的成就。
我们周围很多人就是这样。
然而三者中最重要的是“人格•理念” , 它是矢量,有方向性,从负100分到正100分。
一个人能力越强,热情越高,但如果他一味自我中心,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或者哲学反动,那么他的人生就是很大的负数,并可能给他人给社会造成很大损害。
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屡见不鲜。
稻盛和夫的成功公式
稻盛和夫的成功公式稻盛和夫先生的成功公式出自其所著作的书籍《干法》的结语“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作为日本经济“经营四圣”之一、京瓷的创始人,稻盛和夫先生对自己的评分是:70 x 90 x 60。
稻盛和夫先生认为,工作是人生最尊敬、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
因此首先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即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做人要有正确的价值理念,一旦思考方式错误,那么一切都是错的。
不厌辛苦,愿他人好,愿为大家的幸福而拼命工作,这样就是正值;愤世嫉俗,怨天尤人,否定真诚的人生态度,就是负值。
以著名企业雀巢为例,2005年,“雀巢”牌金牌成长3+奶粉赫然被列入碘超标食品目录,被依法暂扣不合格商品,要求商品必须先下柜,抽样送检。
初始,雀巢面对此次危机选择了沉默,继全国各大超市将“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全面撤柜后,部分超市开始无条件退货,但雀巢中国公司表示对“问题奶粉”目前尚不实行召回。
对于这样的处理方式,雀巢最终以“灰色收场”,雀巢碘超标奶粉北京下架,雀巢公司向消费者致歉;同时,雀巢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就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碘超标一事向消费者道歉。
这是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中涉及的案例,当时主要是从雀巢的公关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进行分析,而现在,抛开整个企业的价值观,单看雀巢在处理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其思维方式便是错误的,没有从顾客的切身利益出发,反而以企业利益为首要考量,注定了最后的结果。
其实不光是雀巢,我国三聚氰胺事件,血馒头,假鱼翅等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的曝光,无不折射出此类企业在价值观取向方面的偏颇,导致了最后的失败。
对于热情和能力,热情相比而言更为重要,热情决定了自己对一件事的态度,而能力是一个可以不断培养的过程。
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
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人生•工作成果=人格理念×热情×能力
发布时间:2011-10-28访问次数:689
被誉为日本“经营四圣”之一的稻盛和夫日前在CCTV《对话》节目分享了自己的成功方程式:人生•工作成果=人格理念×热情×能力,其中,人格理念的数值范围为-100至100,热情和能力均为100。
稻盛和夫自评打分为:人格理念70分,热情80~90分,能力60分。
稻盛和夫解释说,他的能力一般,只能打个平均分,完全靠高昂的热情和拼命努力工作弥补能力缺陷,而自评人格理念分值价比较困难,为提高这方面分值,他自60岁后皈依佛门,持续修炼,迄今自认仅可打70分。
“不要太重视最后分数,但要高度重视人格理念,并与员工分享。
”稻盛和夫认为,企业经营者必须高度重视人格理念,重视员工。
他指出,当初受日本政府邀请接手日本航空公司时,他在航空领域实无任何能力,仅有一些热情,更多的是顾及日航数万员工裁员将重创日本经济,由此,他不断对日航员工强调提高人格理念会惠及自身,员工感动之余,返回人格理念原点努力工作,由此一年日航便扭亏为盈,获取世界航空界最高利润。
稻盛和夫语录100条
001 敬天爱人始终以光明正大、谦虚之心对待工作,敬奉天理,关爱世人。
热爱工作,热爱公司,热爱国家。
002 人生方程式(成功方程式)我们应该把什么当作行动的指针呢?成功的关键在于“人生·工作的方程式”。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人格·理念)×努力(热情)×能力人生和工作的结果由“思维方式”、“努力”和“能力”三个要素的乘积决定的。
这个“能力”和“努力”分别可以从0分到100分打分,两者相乘。
这样的话,与自以为能力强、骄傲自满、不肯努力的人相比,认为自已能力平平,但比谁都努力、有燃烧般热情的人能够取得更为出色的工作成果。
从这之上,再乘上“思维方式”。
所谓“思维方式”就是人生态度。
从负100分到正100分打分。
因为是相乘关系,稍稍负面的“思维方式”,就会带来负的人生结果。
能力和努力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具备作为人应该有的正确的思维方式。
003人生的意义在于磨练灵魂如果说人生有不灭之物,那就是“灵魂”。
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你在今世所创造的地位、名誉、财产就得统统放弃,只能带着你的“灵魂”开始新的征程。
因此,如果有人问我:“你为何来到这世上?”我会毫不含糊的回答:“是为了在人生谢幕之时的灵魂,比人生开幕之初更纯洁一点,或者说带着更美好、更崇高的灵魂去迎接死亡。
”004因果必报不必躁宇宙间存在着因果的法则。
原因和结果之间,简直可用等号连接,原因和结果吻合的程度之高甚至可以用“可怕”两个字来形容。
短期来说或许不尽然,从长期看,善因结善果,恶因招恶果,因果报应准确无误。
“行善而不见其益,犹如草地冬瓜”,中国明代的《菜根谭》中有这样的句子。
意思是,行善没有见到报答,好比草丛里的冬瓜,即使人眼看不到,它照样茁壮成长。
因果必报,但需要时间。
记住这句话,不要因为一时不见效果而焦躁,重要的是,平日里不驰不倦,行善积德,坚持不懈。
005“心想事成”是宇宙的法则你在心中描绘怎样的蓝图,决定了你将度过怎样的人生。
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读后感5篇(2)
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读后感5篇(2)《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读后感3:稻盛和夫——这四个字,价值千金。
身为华能金日科技的一员,从进公司的那一刻起就听说过这位圣人,他的经营理念更是被很多管理者视为金玉良言。
一个成功的经营者,势必有着他的不同之处。
今有幸得到《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这本书,怀着敬畏的心,从头到尾看了两遍,生怕漏掉了任何细小微妙之处。
成功方程式:人生•工作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其中“热情、能力”分别用0~100分表示,而“思维方式”用-100~+100表示。
一、思维方式看过了太多的成功公式再看这个方程式,初一看难免俗套。
可当你仔细分析时,非常震惊,思维方式竟然还有负分值。
一旦它是负分值的时候,结果也会跟相同的正分值时有天然之别。
当你想要一个好的结果时,首先必须有正确的想法,方式,然后在这个想法的引领下采取正确的做事方式,如果想法都不正确的时候,又怎么会有好的结果。
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一直秉承这一点去工作?是否有着强烈的愿望一定要达到预定的结果,是否为了这个结果去做过哪些具体的事情,是否有调动供应商的积极性,在沟通过程中是否立场鲜明、态度坚定,是否有求助其他资源协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等等。
如果这些都做到了,结果即便不好,也不会往负的方向发展。
养成一种良好的思考方式之后,处理其他事情的时候思维也能够多看一步,两步,眼光也会逐步长远,能够透过表面现象看到本质,从而达到思维的超越。
二、热情或者说努力,这一点不是先天因素,而是自己的意志力决定的。
当你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时,还必须有着强烈的愿望,始终抱着一定要达到目标的意志,勇往直前。
为什么没有达到目标,没有看到曙光,是否在黎明来临前的那一刻,你已经松懈了,倒下了,成功只属于那些坚持到底的人。
当困难来临的时候,是否本着“做为人,何谓正确?”这样唯一的一个判断标准处事,而不是因为外界种种因素的影响、自己某些自认为正确的想法干扰,动摇初衷,放弃目标或者妥协,这样又怎能成功。
《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读后感
《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读后感成功=思维方式×能力×热情。
在读此书之前,我就有对于思维方式的理解。
思维方式的确会影响人的一生,并一定程度上决定能力和热情。
我理解的思维方式是指人看待事物的角度、对问题的看法、对现状的态度,思维方式是由人的知识与性格决定的,其中性格是天生的,知识是后天的,思维方式更多受环境的影响。
教育,传授知识不应该只以单纯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应以培养思维方式为目的。
纵观整个家族的分枝,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质量,我们都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经济基础却决于什么呢?思维方式。
其实上一辈人、刚开始的时候、人与人的差距很小很小、没有人会比别人有多很多的钱。
同样的环境、有的人选择随波逐流、甘于平淡,有的人始终在坚持自己的理想、天天都在积累知识和人脉,有的人有钱就花、有的人有钱就存银行、有的人有钱就去做生意,这都是思维方式决定的。
存不住钱的人,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只会存钱的人、生活质量也不会很好。
我们该如何理财呢?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能力一般的人会把钱用于吃喝玩乐、买房买车、供养孩子、天天朝九晚五、做着流水线一般的工作、总是抱怨工作很累、工资不涨、时间过的很快、羡慕有钱人的美好生活、自己的银行卡里也没有多少存款;能力高的人、依靠自己的技术、关系、口舌、管理等能力、有着经商、升官、研究等的追求,不断地往提升自己。
能力高的人、在奋斗的过程中、热情不够的人、会因为遇到的困难或是感觉会遇到困难而放弃在理想的路上前行;热情足够的人、则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实验失败的换个方法或是材料再来过、资金缺乏的找银行贷款找亲友借钱、没人诬陷则想尽一切办法去找出证据、最终成功的人都是在很高的风险下走过来的。
那是上一代人的情况、而到我这一代人,方程式仍然成立、只是解释的前提假设会略有改变。
因为人与人的差距从一开始就千差万别了、以至于同一代人的成功与否受到了外界更多的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