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一章课本图片
合集下载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优质课件(共35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优质课件(共3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3549ea2f242336c1fb95e4b.png)
基础产业:指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原材料、动力和基 础性保证的产业。
小结
区域的主要特征
概念
具有一定的界线。 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
主要特征 概念
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划分及空间分布形态
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
区域产业结构
概念 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
课堂巩固:
读图(图中400mm、800mm为年等降水量线)回答1---2题。
草原放牧区
半湿润区
400mm
800mm 湿润区
水田农业区
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无大小之分
C.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一、什么是区域
1. 区域的概念: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它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
二、区域的基本特征
特征一:具有一定的界线
有的明确(国界、省界等);有的模糊(气候区、植被区)。
特征二:区域内——相似性、连续性 区域间——差异性
整体性
干旱 高寒
寒冷
东
部
季
秦岭—淮河线
风
区
湿热
活动1:阅读教材中的图片,观察、分析四地景观特点。
2、草原被破坏后、沙尘暴会影响到湿润地区、半 湿润地区。这说明( ) A.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 B.区域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功能 C.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D.区域之间无界线可言
中国经济具有活力的长 江三角洲,成为中国第一大 城市群。杭州湾跨海大桥、 洋山港、沪崇苏通道三大工 程的相继启动,“长三角” 城市群一体化进程将进一步 加快。
小结
区域的主要特征
概念
具有一定的界线。 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
主要特征 概念
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划分及空间分布形态
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
区域产业结构
概念 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
课堂巩固:
读图(图中400mm、800mm为年等降水量线)回答1---2题。
草原放牧区
半湿润区
400mm
800mm 湿润区
水田农业区
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无大小之分
C.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一、什么是区域
1. 区域的概念: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它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
二、区域的基本特征
特征一:具有一定的界线
有的明确(国界、省界等);有的模糊(气候区、植被区)。
特征二:区域内——相似性、连续性 区域间——差异性
整体性
干旱 高寒
寒冷
东
部
季
秦岭—淮河线
风
区
湿热
活动1:阅读教材中的图片,观察、分析四地景观特点。
2、草原被破坏后、沙尘暴会影响到湿润地区、半 湿润地区。这说明( ) A.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 B.区域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功能 C.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D.区域之间无界线可言
中国经济具有活力的长 江三角洲,成为中国第一大 城市群。杭州湾跨海大桥、 洋山港、沪崇苏通道三大工 程的相继启动,“长三角” 城市群一体化进程将进一步 加快。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课件(共29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课件(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4a941c3f18583d048645974.png)
➢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
区域发 展早期
工业化 加快
城市化 加快
经济达到 较高水平
第一产 业
第二产 业
三、二、一
高科技成为 区域发展的
主导力量
巩固练习
1 .在下表的 4 个地区中,哪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哪两 个地区工业相对发达?哪两个地区农业经济占有比较大的比重? 哪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区域产业结构差异及变化
其差异主要表现在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
业的就业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等。如传统农业区域
(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一产业比重大;工业区域(或加
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二产业比重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
二、三产业比重大。
时期
产业结构变化
三次产业的产 值比重格局
早期
农业经济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第一 产业所占比重最大
(1)A地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为三>二>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 (2)AB,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较高;且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 (3)CD,第一产业产值最高,人均GDP最低。 (4)D经济相对落后,因为第一产业产值最高,人均GDP最低。
P7活动2 人口分布 特点
产业分布 特点
农业地区 分散
面状
引入:区域地理学的概念和研究主线是什么?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Fra bibliotek学习目标: 了解区域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了解区 域空间结构的分布形式。 掌握区域产业结构差异及其发展变化 学会比较分析区域差异,培养综合分析 地理问题的能力
区域的主要特征
➢概念:一定范围的地域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 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如乡村与城镇地域。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3节《区域发展差异》课件(共41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3节《区域发展差异》课件(共4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0c37acefc4ffe473268ab7f.png)
改进对策:中西部地带应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
的发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2021/1/19
2. 工业化差异
探究活动2.读图结合课本文字,对比分析我国东部、中部 和西部地带的工业化进程、工业产值以及工业部门的差异 。
2021/1/19
• 工业化进程:东部﹥中部﹥西部
• 业产值:东部﹥中部﹥西部 • 工业部门:东部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
2021/1/19
差异:东部地带的第二、三产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均高
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小,低于全国平均 水平,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较优;中西部地带的第一产业 在国民经济中还占较大的比重,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原因:(1)东部地带的自然条件优越,濒临海洋,具有
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中西部地带自然条件差,长期处于 较封闭的状态。(2)历史上形成的经济基础,东部好于 中西部地带。(3)历史时期形成的人们的心里特征也有 差异,东部地带的人们在经济竞争面前危机感和紧迫感较 强。
、 民营企业比重大;中西部仍以 传统工业为主体。
2021/1/19
3. 城市化差异
探究活动3.读图结合课本文字,对比分析我国东部、中部 和西部地带的城市化水平、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城市密度 等的差异。
2021/1/19
• 城市化水平:东部﹥ ﹥中西部 • 城市综合经济能力:东部﹥ ﹥ 中西部 • 城市密度:东部﹥ 中部﹥西部
(补充材料)教材P17-18“阅读”
2021/1/19
4. 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
探究活动4.读图结合课本文字,说明我国对外开放东、中 、西部地区的时空差异。
2021/1/19
• 时间差异:1978年提出对外开放,1980年起步于 设立的东部4个经济特区;至1984年迈出第二步 ,开放14个沿海开放城市;以后开放步伐不断 加快,1992年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 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的发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2021/1/19
2. 工业化差异
探究活动2.读图结合课本文字,对比分析我国东部、中部 和西部地带的工业化进程、工业产值以及工业部门的差异 。
2021/1/19
• 工业化进程:东部﹥中部﹥西部
• 业产值:东部﹥中部﹥西部 • 工业部门:东部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
2021/1/19
差异:东部地带的第二、三产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均高
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小,低于全国平均 水平,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较优;中西部地带的第一产业 在国民经济中还占较大的比重,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原因:(1)东部地带的自然条件优越,濒临海洋,具有
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中西部地带自然条件差,长期处于 较封闭的状态。(2)历史上形成的经济基础,东部好于 中西部地带。(3)历史时期形成的人们的心里特征也有 差异,东部地带的人们在经济竞争面前危机感和紧迫感较 强。
、 民营企业比重大;中西部仍以 传统工业为主体。
2021/1/19
3. 城市化差异
探究活动3.读图结合课本文字,对比分析我国东部、中部 和西部地带的城市化水平、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城市密度 等的差异。
2021/1/19
• 城市化水平:东部﹥ ﹥中西部 • 城市综合经济能力:东部﹥ ﹥ 中西部 • 城市密度:东部﹥ 中部﹥西部
(补充材料)教材P17-18“阅读”
2021/1/19
4. 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
探究活动4.读图结合课本文字,说明我国对外开放东、中 、西部地区的时空差异。
2021/1/19
• 时间差异:1978年提出对外开放,1980年起步于 设立的东部4个经济特区;至1984年迈出第二步 ,开放14个沿海开放城市;以后开放步伐不断 加快,1992年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 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课件 第一章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共25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课件 第一章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90a47d7cc175527062208c2.png)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经济联系、地理环境的联系,等等
地域 景观特征
人口分布 产业活动
乡 聚落规模小,以平房为 人口较少, 以农业活动为主 主,周围农田环绕,一 分布较稀疏
村 派田园风光
聚落规模较大,楼房
工业城 林立道路交错 市
人口规模大, 以非农业活动为 分布密集 主
20 30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该国与中国同属于工业化国家 缅甸的第一产业比该国大,属于工业化尚未开始的发展中 国家, 美国的第一产业比该国小,第三产业比该国大,属于工业 化发达国家。
域城 镇
地
带动作用
二、区域空间结构
从空间分布形式来看
农业 交通运输 城市和工业 城市群和工业区
点状 线状和网络状
面状 岛状
⑴该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特点 早期:交通方式单一,线路较少,城市区域狭小 中期:交通交织成网,城市区域扩大 晚期:交通网络密集,线路四通八达,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⑵该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原因 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三、区域产业结构
分析湖南省人口和产业空间分布变化,谈谈导致 这些变化的主要动力。
1、空间差异 探究7页活动
农业地区 工业地区
人口分布特点 分散
相对密集
城市地区 非常密集
产业分布特点 面状
产业结构特点 以第一产 业为主
对外经济联系 不太密切
对生态环境的 小 影响
点状
点状
以第二产业 第二、三产
为主
2、区域产业结构时间差异
B
在某国上次产业比重图中,A点B点分别代表该国 1975年和1995年三次产业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课件(共56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课件(共5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c69dc97e87101f69e3195b8.png)
2020/5/18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020/5/18
2020/5/18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1、区域( Region )的概念 2、区域(Region)的主要特征 (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 (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 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 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3)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市政府计划将X区发展成新工业区。 假若你是政府工作人员,如何运用区位原理说服厂家从工业区 迁往X区?
解析:X区地价较低,企业生产成本将下降;本区土 地面积较大,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益; 本区环境较好,空气质量较高;本区有公路,交通较 便利。
(4)假若你是厂商,不想搬迁,你用什么理由向政府游说?
(2)从地域范围(空间尺度)来说,区域 的划分可根据需要,或很大、或很小。大到 大洲和大洋,小到一个具体的地方。
例如:在中国,大尺度的区域,可包括 几个甚至几十个省区,如长江沿岸经济带、 东部沿海经济带、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 北地区、青藏地区等。
2020/5/18
中等尺度的区域,可包括一两个省区及 相邻的部分省区,如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 洲地区,也可以是一个省的部分地区,如辽 中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等。
通位置。 2、自然地理特征:气候(类型、分布、特
征、成因)、地形(地势)、河流(水 文、水系特征,补给类型,流量变化, 水能蕴藏)、土壤、植被。 3、人文经济特征:工业和农业的地域类型 和区域特点、城市交通、人口、资源和 能源类型、特点、分布。
2020/5/18
练一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某旅行者骑山地车进 行非洲探险游。下面所述 是该旅行者在途中遇到的 情况,请判断其说法是否 可信: A.6月份,从阿尔及利亚 首都阿尔及尔出发时(图 中①),当地烈日炎炎,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优质课件(共34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优质课件(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af643c4a417866fb94a8e89.png)
P7活动2 农业地区
人口分布 第一产业人口
特点
占绝对优势
产业分布 农业经济占有
特点
相当大的比重
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所占
特点
比重比较大
对外联系 较少
对生态环 主要是生态 境的影响 破坏
工业地区 城市地区
第二产业人 第二三产业人 口比重大 口比重大
工业经济比 第三产业增长
重上升速度超过第二产业 Nhomakorabea第二产业所 第三产业和第
比较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
1、 传统的农业区域/发展水平较低区域
第一产业比重大
2、工业区域/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
2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小,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大
3 、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
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则比较大
“一 二 三”
“二 三 一”
“三 二 一”
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是:“二、三、一”
A、区域产业结构主要表现为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B、一般来说,传统的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C、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小,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D、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3、下列关于区域空间分布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苹果、柿子、枣
一年两熟或三熟 柑橘、柚子、茶
主要运输方式
公路、铁路
公路、铁路、水运
①气温:1月份_0_℃
等温线大致分布线; ②温度带: _亚_热__带__ 地区和
暖__温__带___地区的大致分界
线;
③气候类型: 亚热__带_季_风__气_候
气候和_温_带_季__风_气__候气候大致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认识地区——以欧洲西部为例 课件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认识地区——以欧洲西部为例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615704b9f3f90f77c61b37.png)
3、海陆位置
20°E
一、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
观察
结合所学地
理位置判断一般
方法,简述欧洲西部的地
冰北 冰 洋 岛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理位置特征。
1、半球位置 2、经纬度位置 3、海陆位置
亚欧大陆西部 西临大西洋,
洋西大岛兰尔岛爱颠列不大
欧洲 东部
北临北冰洋,
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东南隔土耳其海峡
与亚洲相望,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温带 季风气候
亚热带 季风气候
热带 季风带 气候
0°
热 带 雨 林 气候
二、欧洲西部的自然地理特征
2、欧洲西部的气候
思考 结合补充教材 P10页地图,回答有关 欧洲西部气候的问题。
(4)沿箭头方向,气候特征有哪 些变化?
温带海洋 温带大陆 性气候 性气候
气 温
冬季平 均气温 年较差
细数图中出现的食材,然后想一想这些食材属
于哪些农业类型?
三、欧洲西部自然要素对农业的影响
活动 结合英国降水量图和英国地形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形简图
(1)英国主要农业类型有哪些? 小麦种植 东部南部平原 (2)上述农业主要分布地形区是? 乳畜业 西部山区和丘陵
三、欧洲西部自然要素对农业的影响
活动 结合英国降水量图和英国地形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3)说出英国的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4)简析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课件题目: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认识地区之欧洲西部概况
欣赏 图片欣赏,眼馋吗!猜猜是哪里的饮食风格?
一、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
观察
结合所学地
理位置判断一般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课件(共22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课件(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559658650e2524de5187ea1.png)
(全球环境问题、国际经济联系等)
二、区域的空间结构
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 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自然地理条件 社会经济活动
人口状况
空间 结构
城市化水平 区域开放程度
对外联系
读图填表(空间结构划分)
乡村地域
城镇地域地域乡村源自域城镇地域范围 区别
生产活动
大 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小 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案例探究
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小, 第二产业较发达, 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 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格局,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遵化第一产业比重小,说明农业不 发达。此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错误。产业结构是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 例关系,并不完全反映各产业的发展水平。 发达国家第一产业比重较小,但农业发达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创建农业品牌 建设新型工业基地,工业转型提质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提高宣传力度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完善环境质量
总结填表
农业地域
工业地域
城市地域
地理景观 人口分布 产业分布 产业结构
田园风光 分散 面状
第一产业为主
厂房林立 相对密集 点状 第二产业为主
高楼大厦 非常密集
点状 第二三产业都发达
第一产业所 占比重较大
第一产业所占 比重较小,第 二产业所占比 重较大
第二、三产业 所占比重较大
由于资源配 置的变化和 人均收入的
差异, 劳动力表现 出由第一产 业向第二、 三产业转移
的趋势
不断 提高
一﹥三﹥二 一﹥二﹥三
二﹥一﹥三 二﹥三﹥一
三﹥二﹥一
在区域经济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之后,先进科技 和信息、金融等,就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二、区域的空间结构
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 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自然地理条件 社会经济活动
人口状况
空间 结构
城市化水平 区域开放程度
对外联系
读图填表(空间结构划分)
乡村地域
城镇地域地域乡村源自域城镇地域范围 区别
生产活动
大 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小 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案例探究
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小, 第二产业较发达, 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 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格局,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遵化第一产业比重小,说明农业不 发达。此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错误。产业结构是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 例关系,并不完全反映各产业的发展水平。 发达国家第一产业比重较小,但农业发达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创建农业品牌 建设新型工业基地,工业转型提质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提高宣传力度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完善环境质量
总结填表
农业地域
工业地域
城市地域
地理景观 人口分布 产业分布 产业结构
田园风光 分散 面状
第一产业为主
厂房林立 相对密集 点状 第二产业为主
高楼大厦 非常密集
点状 第二三产业都发达
第一产业所 占比重较大
第一产业所占 比重较小,第 二产业所占比 重较大
第二、三产业 所占比重较大
由于资源配 置的变化和 人均收入的
差异, 劳动力表现 出由第一产 业向第二、 三产业转移
的趋势
不断 提高
一﹥三﹥二 一﹥二﹥三
二﹥一﹥三 二﹥三﹥一
三﹥二﹥一
在区域经济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之后,先进科技 和信息、金融等,就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2019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优质课件(共30张PPT)教育精品.ppt
![2019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优质课件(共30张PPT)教育精品.ppt](https://img.taocdn.com/s3/m/25d46a14b4daa58da1114a37.png)
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所 占的比重比
较大
第一产业所 占的比重比 较小,第二 产业所占的 比重比较大
第三产业和 第二产业所 占的比重比
较大
劳动力转 城市化
化
水平
产值比重
由于资 源配置 的变化 和人均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收入的 差异, 劳动力 表现出 由第一 产业向
城市 化水 平不 断提
高
第二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所占比重 比较大
第三产业和第 二产业所占比 重比较大
对外经济联系 较少
加强
密切
对生态环境 小(主要是 大(主要是 大(主要是环 的影响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境污染)
评之精华 9分钟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界线有虚有实(边界) (2)内部相对一致,之间差异明显(异同)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4)区域之间相互联系
结合小图册42页
昆仑山
第一阶梯
太
行
第
山
二
阶 梯
巫 山
第 三 阶 梯
雪 峰 山
西
干旱
北 区方
北地
地 寒冷
青 藏地 区
高寒
区
秦岭—淮河线
南 方 地区
湿热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小图册47页)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小图册48页和42页
大兴安岭西麓向西南,经阴山——贺兰山— —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区域发展水平
传统的农业 区域,或发 展水平较低
的区域
工业区域, 或加速推进 工业化的区
域
发展水平较 高的区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三个地带产业经济发展比较
西气东输工地现场图
西气东输图
2002年东、中、西部地带工业增加值结构
北方干旱景观
波音737飞机
城市地域
发达国家的工业
发展中国家的手工业
高山地区
工业地域
江都抽水工程
李家峡水电站
某市产业结构比例变化
某市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变化
农业地域
热带草原
热带沙漠
热带雨林
梯田
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
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湘教版必修三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
广东部分地区工业转移示意
湖南省人口和产业空间分布变化
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线规划示意
我国西电东送示意
新时期我国西部大开发范围
一个区域的发展过程
中国区域发展格局简图
2002年东、中、西部地带产业结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