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肿瘤的影像诊断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椎管内肿瘤 (3)ppt课件

椎管内肿瘤 (3)ppt课件
◆ CT:可见椎管、椎体等骨改变,但显示 髓内、管内肿瘤效果欠佳。
-
19
◆ MRI:显示骨性改变不如CT,但对肿瘤部 位、范围、脊髓本身完整、受累程度等显 示清楚,是脊髓检查首选。
-
20
五、鉴别诊断:
脊髓蛛网膜炎:病程长,病情起伏,有发 热或外伤病史,运动障碍与交感觉障碍为 主,脑脊液见白细胞、蛋白数增高,可查 见细菌。 脊椎结核:有肺结核病史,脊柱后突畸形 ,脊柱骨破坏,椎旁示脓肿影。
-
28
诊断:
起病缓慢,病程反复,青壮年多, 儿童少;首发相应部位根性疼痛, 时间长,布朗-西奇征多见;腰穿 椎管梗阻较早出现,脑脊液检查蛋 白增高;X线片可见椎管改变, MRI可确诊。
-
29
治疗:
良性肿瘤,包膜完整,界限清楚,手 术效果良好。宜早期进行。 硬膜外纤维瘤也要切开肿瘤表面的蛛 网膜,放出脑脊液减压,以便受压脊 髓复位。
◆原发性肿瘤:起源于脊髓、脊膜、脊神 经根,如神经纤维瘤、脊膜瘤、室管膜瘤 ,星形细胞瘤、脂肪瘤、血管瘤、皮样囊 肿。
◆继发性肿瘤:肿瘤直接侵入椎管内,如 淋巴肉瘤及椎体肿瘤。
-
8
◆转移性肿瘤:通过血液、淋巴转移到椎管 内,常见有肺癌、肝癌、乳腺癌及甲状腺 癌。
-
9
三、临床表现:
脊髓肿瘤表现为四大症状: 神经根疼痛 感觉障碍 运动障碍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肌肉萎缩,从一侧开始;
-
15
(3)感觉障碍:自病变向下发展;
(4)神经:圆锥上肿瘤表现为排尿困难、尿 潴留,圆锥下肿瘤表现为尿失禁。
-
16
2、神经系统检查:
1.感觉检查:浅感觉最重要;髓内肿瘤感觉 平面多不明显,有感觉分离;髓外硬膜内 感觉平面明显,无感觉分离。 2.运动及反射:下肢上神经元定位在腰膨大 以上;下神经元定腰膨大以下。

椎管内肿瘤CTMRI诊断PPT课件

椎管内肿瘤CTMRI诊断PPT课件


髓外硬膜内肿瘤 神经鞘瘤 脊膜瘤
硬膜外肿瘤
转移瘤 淋巴瘤
19
第三节 椎管内肿瘤MR诊断
一 室管膜瘤MR诊断
(一) 概述
室管膜瘤为最常见的髓内肿瘤,占髓内
肿 瘤的55~65%,常见于20~60岁,男性居多。 起病缓慢,疼痛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逐渐 出现肿瘤以上节段的运动障碍和感觉异常, 表现为肢体无力,肌肉萎缩甚至截瘫等。
3
星形细胞瘤
76%为I~II级。 以胸、颈段增多。 38%可发生囊变。 多见于30~60岁。儿童往往累及多个脊髓节段。 脊髓增粗,表面有粗大迂曲的血管。 肿瘤与脊髓组织无明显分界。 肿瘤呈略低密度或等密度。 肿瘤强化不明显,少数可不均匀强化。 MR:长T1,长T2信号。信号强度不均匀。由于水肿,在T2 上病变范围较大。强化:实性部分可强化。
椎管内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1
室管膜瘤
最常见的髓内肿瘤,占髓内肿瘤的60%。 起源于中央管的室管膜细胞或终丝等部位 的室管膜残留物,好发腰骶段、脊髓圆锥 和终丝。易发生囊变。 多见于30~70岁 生长缓慢,症状轻,就诊时已经很大。
2
室管膜瘤的CT表现
脊髓呈不规则膨大。 脊髓密度均匀性降低。 囊变较常见,表现为更低密度区。 肿瘤扩张压迫邻近骨质时,可见椎管扩大。 增强:肿瘤实性部分可强化,囊变部分无 强化。
三 神经鞘瘤MR诊断
(二) MRI诊断
1 神经鞘瘤可发生于椎管内任何节段,常位于椎管 后外侧 2 神经鞘瘤呈圆形或卵圆形,有包膜,与脊髓间界限 清楚,邻近脊髓与硬膜囊受压变形移位 3 肿瘤在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 4 增强扫描肿瘤有明显强化 5 部分肿瘤可同时位于椎管内外呈哑铃形
32

(推荐课件)椎管内肿瘤PPT幻灯片

(推荐课件)椎管内肿瘤PPT幻灯片
椎管内肿瘤护理
1
1.椎管内肿瘤的基本知识 2.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分期
3.椎管内肿瘤的评估要点 4.椎管内肿瘤的临床护理
2
椎管内肿瘤的基本知识
3
概念
• 脊髓位于椎管内 • 全长42-45cm • 脊髓全长粗细不等,有两个膨大:①颈膨大:由颈
5—胸2组成,发出支配上肢的神经;②腰膨大:由 腰1—骶2组成,发出支配下肢和盆腔器官的神经。 • 脊髓的血液供应来自椎动脉、前根和后根动脉 • 31个节段(颈8节、胸12节、腰5节、骶5节、尾1节 )


>女
7
根据部位分
分类
硬脊膜外 髓外硬脊膜下 髓内
8
髓内椎管内肿瘤 髓外硬脊膜下
初期可以有感觉分离(痛觉障碍、触觉存在)。 病情进展较快,可迅速出现肢体瘫痪,一般是 自上而下发展,两侧对称,且较早发现膀胱、 直肠功能障碍。
常因神经根性就诊发现。瘫痪多由下向上缓慢 发展,可出现典型或不典型的脊髓半切综合症。 膀胱、直肠功能障碍出现较晚。
4.自主神经 功能障碍:
膀胱功能表现为尿急、 尿频、排尿困难,严 重者出现尿潴留、尿 失禁、大便秘结。排 汗异常,汗腺在脊髓 的前神经元受到破坏。
23
5.肌力
0级
完全瘫痪,测不到肌肉收缩。
1级 仅测到肌肉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2级 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 即不能抬离床面。
3级
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离床面,但不能
4Leabharlann 概念• 椎管内肿瘤(脊髓肿瘤)
脊髓本身 椎管内与脊髓邻近的组织
脊神经根、硬脊膜、脂肪组织、血管、先天性残 留组织等
5
发生部位
可发生于整个脊髓的任何节段。 发生于胸段者多见,其次为腰骶段。

最新常见椎管内肿瘤及MRI表现教学讲义PPT

最新常见椎管内肿瘤及MRI表现教学讲义PPT

神经肠源性囊肿
• 脂肪瘤:占硬膜下肿瘤的1%,大部分发生 于颈胸段
• MRI表现:典型的MRI表现为在T1W、T2W 均为脂肪样信号,脂肪抑制成像可明确诊 断
脂肪瘤
T1和T2权重像上均为脂肪样信号。
髓外硬膜外肿瘤
恶性肿瘤常见,特别是来源于附近脊椎 病变,转移性肿瘤最多,其次为同时生 长的硬膜内外肿瘤,少数原发于硬膜外 的病变
• 血管母细胞瘤好发于颈胸段脊髓,20~30岁多发,囊 变为其特点也可发生钙化,MRI 矢状面T1W脊髓弥漫 而广泛增大,其中多发的低信号区,边缘清楚提示为 囊肿形成,横断面T1W病变在脊髓的背侧为本病的主 要的特征,异常的血管结呈点状或蜿蜒状无信号区 (流空效应),T2W肿瘤高信号,囊肿信号更高
室管膜瘤
• MRI表现:因其囊内含有角蛋白和胆固醇, 在T1W囊内呈云雾状高信号,T2W呈高信 号,C+无强化
上皮样囊肿
• 神经肠源性囊肿:属少见的先天性肿瘤, 可发生于硬膜囊内、外及髓内,但以硬膜 下居多
• MRI表现:在T1W囊肿稍高于脑脊液信号, T2W等同于脑脊液信号,囊肿信号均匀, 边界光滑、锐利,脊髓明显受压变薄,脊 髓与囊肿呈锐角关系
硬膜外肿瘤脊髓及 蛛网膜下腔均受压 狭窄,压迫硬膜囊 连同脊髓一起向一 侧移位
髓外膜下肿瘤脊髓受 压向一侧移位,肿瘤 侧蛛网膜下腔增宽, 呈小杯口状,
髓内肿瘤引起 局部脊髓梭形 肿胀膨大,梗 阻面呈大的杯 口状;
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表现
• 髓外硬模下肿瘤:多发生于20-60岁,病程较长,典型 症状为神经根疼痛,以后出现肢体麻木、酸胀感或感 觉减退。随着症状的进展可出现瘫痪及膀胱、直肠功 能障碍。
票据特点: 以交付为条件的有价证券 一种要式行为证券 一种无因证券 一种文义证券

椎管肿瘤的影像诊断 ppt课件

椎管肿瘤的影像诊断  ppt课件

神经鞘瘤
女,40岁
神经鞘瘤
神经鞘瘤
神经鞘瘤

神经鞘瘤-鉴别诊断
脊膜瘤:信号类似于神经鞘瘤,但前者 容易钙化,向椎间孔侵犯少。 纵隔肿瘤:与胸段神经鞘瘤鉴别。 终丝室管膜瘤:类似单发神经鞘瘤,区 别困难。 椎间盘突出:增强有助于鉴别。 其它:淋巴瘤、神经鞘袖囊肿、转移等。
脊髓星形细胞瘤
临床:成人第二位、儿童最常见的髓内
肿瘤,平均发病年龄21岁,无性别差异。 临床表现为疼痛,多为局限性,有时为 反复发作的腹痛。晚期可引起神经脊髓 功能不全症状和体征。
脊髓星形细胞瘤
CT:平扫呈等或低密度,少数为高密度。脊 髓不规则增粗,钙化少见。椎管可扩大。增 强后不均匀强化。CTM可见脊髓增粗,周围 蛛网膜下腔增宽。 MRI: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合并 出血囊变时信号不均匀,范围广泛,边界不 清;常位于脊髓后部,偏心不对称,两端常 见非肿瘤性囊变区;增强后实质区明显强化, 一些恶性度低的肿瘤早期不强化,延迟 30~60分钟后出现大范围强化。
神经鞘瘤
临床:好发于20~40岁,无性别差异。
主要症状为神经根疼痛,以后出现肢体 麻木、酸胀或感觉减退。可出现运动障 碍、瘫痪及脊髓压迫症状。
神经鞘瘤
平片:可见椎弓根侵蚀破坏和椎间孔扩大;
椎旁软组织肿块及压迹。 CT:肿块密度略高于脊髓,圆形或卵圆形, 相应脊髓受压移位。增强后中度均匀强化。 MRI:T1WI等或略高于脊髓信号,少数稍 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可见囊变坏死出 血的信号改变。增强后实质部分明显强化。
脊髓星形细胞瘤
女,41岁,双下肢乏力 两天入院。
脊髓星形细胞瘤
脊髓星形细胞瘤
脊髓星形细胞瘤
脊髓室管膜瘤

椎管内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PPT

椎管内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PPT

• CTM: • ⒈蛛网膜下腔均变窄 • ⒉近骨质处见软组织肿块 • ⒊脊髓轻受压、变形
• MRI: • ⒈骨质破坏 • ⒉间盘完好 • ⒊软组织肿块,信号不均 • T1——低,T2——多为不均高信号 • ⒋脊髓受压移位(轻),脊髓内可产生信号异

• ⒌蛛网膜下腔均变窄源自七、椎管内其他病变㈠占椎管内肿瘤的15%。室管膜瘤、星形 细胞瘤多见。血管母细胞瘤、少枝胶质 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少见、脂肪瘤、皮 样囊肿等少见。
㈡病理特点:肿瘤常呈浸润生长,沿长轴 生长,无完整包膜,分界不清,脊髓多 呈不规则增粗,可发生液化,坏死,囊 变及脊髓空洞。
㈢X线平片
⒈常无异常表现 ⒉椎管扩大:椎体后缘扇贝状压迹 椎弓根间距加大,呈“()”状改变 ⒊肿瘤钙化,少见
• 蛛网膜囊肿
• 硬膜外脓肿、血肿
TETHERED SPINAL CORD
脊髓血管畸形
• AVMs
脊膜膨出和脊髓膨出
• Neural tube closure defect
zyc: meningocele
zyc: Fatty filum
腰椎骨折
颈椎脱位伴脊髓挫伤
颈椎椎体骨折脱位伴脊髓挫伤
颈部刀伤
化脓性脊柱炎
椎管内血管畸形
• CTM: • ⒈蛛网膜下腔一侧变宽,一侧窄 • ⒉宽侧可见圆形充盈缺损——肿瘤 • ⒊脊髓受压移位,变形
• MRI: • ⒈可直接显示肿块,T1稍高或等信号灶,边光 • T2信号稍增加 • ⒉脊髓受压移位,变形 • ⒊病例蛛网膜下腔扩大,健侧变窄 • ⒋硬膜下+硬膜外→可见哑铃状肿瘤外孔 • ⒌神经孔扩大 • ⒍Gd-DTPA——肿瘤均一,或环形强化,边光
CHIARI-III

椎管内肿瘤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椎管内肿瘤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15
病程分期
• 刺激期: 神经根痛 • 脊髓部分受压期 : 脊髓感觉,运动障碍。
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equard syndrome) • 脊髓瘫痪期: 平面以下感觉、运动、括约肌功能
完全丧失。
16
临床表现
1 疼痛:
• 根痛常为首发症状 • 部位固定,沿神经分布区扩散 • 电灼,针刺,刀切,牵拉感 • 夜间痛或平卧痛是特征 • 增加胸腹压可诱发和加剧
59
女,46,左上肢及左肩胛区疼痛数月
神经鞘膜瘤
60
女,55岁
神经鞘膜瘤
61
神经纤维瘤
• 起源于神经纤维母细胞,组织学上可见施万细胞、 成纤维细胞、有髓鞘或无髓鞘的神经纤维等多种 成分。
• 临床上常见30-50岁,无性别差异。
62
MRI特征:
临床表现:
多见于青壮年,常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等 先驱症状,起病急,数小时或日内可迅速发展为瘫 痪。
49
MRI 特 征
a 病变多位于颈段及上胸段,范围较长,多累及3 个椎体平面以上,呈连续性
b 轴位上超过2/3脊髓横截 c 无强化、少数轻度强化
50
女性13岁,突发四肢无力15天
急性脊髓炎
增强
51
椎管外成为哑铃形。
58
MRI特征:
a. 肿瘤呈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常单发,少数 可多发,常累及神经后根,故90%的神经鞘瘤位 于椎管后外侧。 b. 易发生囊变,甚至出血。 c. 生长缓慢,从硬膜囊向椎间孔方向生长,使相应 椎间孔扩大。(典型的哑铃状) d. 与脊髓分界清楚,增强后一般不均匀强化。
17
2 感觉障碍:
• 早: 感觉过敏、异常。麻木,蚁行感。 • 中:感觉减退。髓外肿瘤由下向上发展,髓内由上向下。 • 晚:感觉消失。平面以下消失。

椎管内肿瘤完整ppt课件

椎管内肿瘤完整ppt课件

五、诊断
1.节段性定位
(2)胸髓:根性症状表现为肋间神经痛 ,腹背部疼痛,有时伴有带状疱疹,部分病 人表现似急腹症。感觉障碍平面位于T2以下 ,腹股沟以上,双下肢呈痉挛性瘫痪,腱反 射亢进,腹壁反射减退或消失。T10节段病变 者可出现脐孔上移征(Beever征)。
ppt课件完整
15
五、诊断
1.节段性定位
• 髓外硬脊膜下肿瘤:约占椎管内肿瘤的65%~70 %,主要病理类型有神经鞘瘤及脊膜瘤。
• 髓内肿瘤:约占椎管内肿瘤的5%~1 0%,主要 病理类型有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及胶质母细胞 进行性压迫而损害脊髓和神经根, 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三期 • ①刺激期 • ②脊髓部分受压期 • ③脊髓瘫痪期
ppt课件完整
26
ppt课件完整
27
ppt课件完整
28
ppt课件完整
29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ppt课件完整
25
六、治疗
椎管内肿瘤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 手术切除。鉴于椎管内肿瘤的3/4为良性, 一般全部切除肿瘤后,预后良好。恶性肿瘤 可经手术行肿瘤大部切除并作外减压,术后 辅以放射治疗,能使病情得到一定程度的缓 解。椎管内肿瘤除非转移癌、原发病灶不能 切除或已有广泛转移或患者处于衰竭状态不 能承受手术者,一般均应尽早行手术治疗。
ppt课件完整
8
ppt课件完整
9
• ②脊髓部分受压期,随着肿瘤生长,体积 增大,脊髓受到挤压而逐渐出现脊髓传导 束受压的症状。典型体征为脊髓半切综合 征(Brown-Sequard's syndrome)表现为病变 节段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及触 觉深感觉的减退,对侧病变平面2—3个节 段以下的痛温觉丧失。腰髓以下一侧病变 不引起这一综合征

椎管内肿瘤ppt课件

椎管内肿瘤ppt课件
根性疼痛常见于髓外肿瘤,以颈段和马尾部肿瘤为明 显;而在髓内肿瘤则极为罕见。
如果肿瘤位于脊髓腹侧,可无根性疼痛,而出现运动 神经根的刺激症状,表现为受压节段或所支配肌肉的抽 动(肌跳),伴肌束颤动、运动不灵或无力等。这种肿 瘤早期对神经根的刺激所致的感觉、运动异常,由于部
临床表现 ——脊髓部分受区 期
(瘤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概述
起源于中央管室管膜细胞或终丝的室 管膜残留
占髓内肿瘤的60% 可发生于脊髓各段,以脊髓两端为多,
好发部位是腰骶段、脊髓圆锥和终丝
发病年龄为30-70岁,男性多于女性, 且肿瘤较大
绝大多数为良性,仅少部分为恶性,
髓内肿瘤——室管膜 瘤 组织学上可分为乳头型、粘液乳头型、 上皮型、多细胞型和混合型等
临床表现——髓内外肿瘤鉴别
临床表现
髓内病变
髓外病变
根性痛
感觉障碍
脊髓半切征 下运动神经元性瘫 痪 锥体束征 括约肌障碍 椎管内梗阻 脑脊液蛋白含量
少见,晚期出现,定位意义不 出现较早,比较顽固,有定位
明确
意义
自上而下发展,有感觉分离现 自下而上发展,感觉分离现象

少见
少见,且不典型
多见且典型,多从一侧开始
分类
按肿瘤与脊髓及硬膜关系:(椎管内肿瘤 以髓外良性肿瘤多见) 髓内肿瘤(5%~1 0%)
髓外硬脊膜下肿瘤(65%~70 %)
硬脊膜外肿瘤(25%)
硬膜外肿瘤 髓外硬膜下 肿瘤
髓内肿瘤
临床表现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传入和传出通路的 集中处,又包含各种脊髓反射中心。脊 髓位于骨性椎骨内,当椎管内发生肿瘤 时,由于椎管本身无扩张性,很容易造 成对神经根的刺激与脊髓的损害,而出 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通常可分为三 个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鞘瘤
女,40岁
神经鞘瘤
神经鞘瘤
神经鞘瘤
神经鞘瘤
神经鞘瘤
神经鞘瘤
神经鞘瘤
神经鞘瘤-鉴别诊断
脊膜瘤:信号类似于神经鞘瘤,但前者 容易钙化,向椎间孔侵犯少。 纵隔肿瘤:与胸段神经鞘瘤鉴别。 终丝室管膜瘤:类似单发神经鞘瘤,区 别困难。 椎间盘突出:增强有助于鉴别。 其它:淋巴瘤、神经鞘袖囊肿、转移等。
脊髓室管膜瘤
脊髓室管膜瘤
脊髓室管膜瘤
脊髓室管膜瘤
脊髓室管膜瘤
脊髓室管膜瘤-诊断与鉴别
1)星形细胞瘤 :多见于青少年,边界不清, 范围广。室管膜瘤多在30岁以后,范围相对 较小,增强后边界清楚。 2)血管母细胞瘤:多偏于脊髓背侧,囊性 成分多,可见明显强化的附壁结节,点状、 索状血管流空为其特征。 3)神经鞘瘤 4)非肿瘤性病变:多发性硬化、横断性脊 髓炎和脊髓梗死等。
脊髓星形细胞瘤
女,41岁,双下肢乏力 两天入院。
脊髓星形细胞瘤
脊髓星形细胞瘤
脊髓星形细胞瘤
脊髓室管膜瘤
病理:起源于脊髓中央管的室管膜细胞
或终丝等部位的室管膜残留物。腊肠形 柔软红色或灰紫色肿块,血供中等,边 缘锐利,可见囊变、出血。肿瘤多沿中 央管呈对称膨胀性生长,其上下两端见 囊变或空洞。多见于马尾终丝和颈髓; 前者多为黏液乳头状。
脊髓室管膜瘤
临床:占脊髓胶质瘤的60%,成人最常
见的髓内肿瘤。,儿童少见,发病高峰 为40~50岁,女性略多。可合并神经纤 维瘤病。症状为局限性颈背痛、肿瘤节 段下运动障碍和感觉异常。
脊髓室管膜瘤
CT:多为低密度,少数等或略高密度,脊 髓外形膨大。偶见钙化和出血。椎管造影 见蛛网膜下腔变窄、闭塞、移位。 MRI:T1WI均匀低、等或混杂信号。黏液 乳头状可为略高信号。T2WI为高信号。其 内可见囊变坏死出血。增强后肿瘤实质均 匀强化,强化后边界更清楚可作为该肿瘤 的特征性表现。
神经鞘瘤
临床:好发于20~40岁,无性别差异。
主要症状为神经根疼痛,以后出现肢体 麻木、酸胀或感觉减退。可出现运动障 碍、瘫痪及脊髓压迫症状。
神经鞘瘤
平片:可见椎弓根侵蚀破坏和椎间孔扩大;
椎旁软组织肿块及压迹。 CT:肿块密度略高于脊髓,圆形或卵圆形, 相应脊髓受压移位。增强后中度均匀强化。 MRI:T1WI等或略高于脊髓信号,少数稍 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可见囊变坏死出 血的信号改变。增强后实质部分明显强化。
血管母细胞瘤
临床:小脑占83%,脊髓少见,约
13%,仅占脊髓肿瘤的1% ~ 5%,多 于40岁前发病,20~40岁为高峰,无 性别差异。主要症状为本体感觉减 退,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进行性偏瘫 或四肢瘫。
血管母细胞瘤
CT:病变脊髓呈低密度,脊髓不规则 粗大,有时可见点状高密度钙化。更低 密度为囊变区。增强后肿瘤呈结节状明 显强化。 MRI:T1WI为多发不均匀低信号区, T2WI呈大片高信号灶,随回波时间延 长,肿瘤结节信号衰减,而囊肿信号更 高,囊壁清晰。肿瘤部位脊髓内或其背 侧可见迂曲的流空血管影。
血管母细胞瘤
血管母细胞瘤
血管母细胞瘤
血管母细胞瘤
男,52岁,四肢无力伴双下肢无力4年余
血管母细胞瘤
神经鞘瘤
病理:起源于神经鞘膜的雪旺氏细胞。可
发生于脊髓的各个节段,腰段略多。呈孤 立结节状,有完整包膜,常和1~2个脊神经 根相连,与脊髓无明显相连。肿瘤生长缓 慢,脊髓受压。典型为从硬膜囊向椎间孔 方向生长,呈哑铃状,相应椎间孔扩大。 组织分为Antoni A和Antoni B型。可见囊变 坏死和脂肪变性。恶性少见。70~75%位于 硬膜内,15%位于硬膜外,同时位于硬膜 内外15%,不到1%位于脊髓内。
脊髓星形细胞瘤
临床:成人第二位、儿童最常见的髓内
肿瘤,平均发病年龄21岁,无性别差异。 临床表现为疼痛,多为局限性,有时为 反复发作的腹痛。晚期可引起神经脊髓 功能不全症状和体征。
脊髓星形细胞瘤
CT:平扫呈等或低密度,少数为高密度。脊 髓不规则增粗,钙化少见。椎管可扩大。增 强后不均匀强化。CTM可见脊髓增粗,周围 蛛网膜下腔增宽。 MRI: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合并 出血囊变时信号不均匀,范围广泛,边界不 清;常位于脊髓后部,偏心不对称,两端常 见非肿瘤性囊变区;增强后实质区明显强化, 一些恶性度低的肿瘤早期不强化,延迟 30~60分钟后出现大范围强化。
血管母细胞瘤
病理: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的良性脊髓
肿瘤,由富含血管的肿瘤结节和囊肿构 成,有时瘤壁可见钙化。囊肿内为清亮 黄色液体,实质肿瘤和壁结节质软,暗 红色,富含小血管。局部脊髓膨大,软 脊膜上可见粗大血管匍匐。镜下瘤结节 内见丰富充血扩张的毛细血管网,网间 为含脂肪或含铁血黄素的基质。50%发 生于胸髓,40%发生于颈髓。80%为单 发。
椎管肿瘤的影像诊断
脊髓 spinal cord
脊髓位置
椎管内
枕骨大孔 - 第一腰椎体
脊髓外形
前后稍扁圆柱形
• 两个膨大 • 一个圆锥 • 六条沟裂
脊髓外形
脊神经节
spinal nerve
脊神经
后根
前根
anterior root
后正中沟 脊髓圆锥
终丝
马 尾
马尾
脊髓内部结 构
posterior horn 后角 后索
髓外硬膜下肿瘤:脊髓造影示蛛网膜下腔 充盈缺损、增宽;“杯口征”;脊髓受压。 脊髓内肿瘤:脊髓增粗,蛛网膜下腔变窄。
脊髓星形细胞瘤
病理:沿纵轴伸展,累及多个节段甚至脊
髓全长,脊髓明显增粗,脊髓纹理消失, 血管稀少,脊髓和肿瘤都变硬,分界不清, 常见偏心、小而不规则的囊变(脊髓空 洞)。多数为低度恶性纤维型星形细胞瘤 (I或Ⅱ级),Ⅲ、Ⅳ级仅占7~11%。颈、 胸髓占75%,腰段脊髓占20%,终丝占5%。
网状结构
前角、后角、 中间带、侧角、 灰质连合 前索、外侧索 、后索、白质 前连合
中间带
外侧索
前角 白质前连合 前索 anterior funiculus
检查技术
平片 脊髓碘油或碘水造影 脊髓血管造影 CT(包括造影)来自MRI不同部位肿瘤的特征
硬膜外肿瘤:椎体骨质改变;硬膜囊和脊 髓受压,蛛网膜下腔变窄;MRI “笔尖 征”;肿瘤依附硬脊膜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