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临床应用策略更新
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26d444890c69ec3d4bb751b.png)
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1肠内营养的历史虽然营养支持被认为是一些XXXX人几年前已经研究过的当时,营养液是直肠给药,主要是乳制品、动物血、葡萄酒和牛肉的混合物。
由于营养制剂的限制,肠内营养在XXXX之前并不常见二战后,由于鼻胃管的出现,开始了上消化道肠内营养的尝试。
1957年,格林斯坦等人开发了一种具有明确化学成分的肠内营养制剂,用于开发宇航员的肠内营养。
该制剂能维持大鼠的正常生长、繁殖和泌乳。
1965年,Winitz等人将其应用于人体。
1973年,Relany等人报道了腹部手术后导管针空肠造口术的应用,1980年,Hoover等人证实了术后早期空肠喂养的营养益处。
随着20世纪80年代对肠功能的重新认识,特别是肠黏膜屏障、细菌移位和肠道作为应激反应的中枢器官等概念的确立,肠内营养在20世纪90年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理论、技术和制剂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2肠内营养肠外营养在20世纪60年代末首次应用于临床时,临床医生以极大的热情接受和推广了肠内营养的重要性。
随着研究的深入,其缺点逐渐显现。
特别是当人们认识到肠黏膜屏障、肠道细菌移位、肠道作为应激反应的中枢器官等概念的建立,以及对肠道免疫防御功能的认识,肠内营养支持的研究和应用有所增加,国外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比例已从8:2变为2:8。
2.1肠粘膜屏障:①机械屏障:肠上皮及其细胞与粘膜上皮表面粘液的紧密联系;②化学屏障:主要指消化道内的消化液,如胃液、胰液、肠粘膜杯状细胞分泌的粘液等。
(3)生物屏障:肠道细菌和生物体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微生态系统;④免疫屏障:十二指肠相关淋巴组织主要由帕耶氏斑、粘膜固有层淋巴细胞和上皮组织淋巴细胞组成。
肠道通过S-IgA的体液免疫分泌和细胞毒性细胞免疫反应形成体内最有效的防御屏障2.2提出细菌易位的概念。
细菌移位是指寄生在胃肠道中的微生物包括活的和不活的微生物和微生物产物,如内毒素等。
通过解剖学上完整的肠屏障进入正常的无菌组织,如肠系膜淋巴结和其他器官。
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2d1e22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12.png)
要点二
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规范的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估 和营养支持实施及监测,可以及时发 现并解决患者存在的营养问题,提高 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要点三
促进学科发展
本次指南更新反映了肠外肠内营养领 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对推动相 关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通过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 ,医生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和临床技能水平。
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 临床应用指南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1-03
• 指南背景与意义 • 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 • 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 特殊人群肠外肠内营养治疗 • 指南实施与质量控制 • 总结与展望
01
指南背景与意义
肠外肠内营养发展现状
肠外肠内营养应用广泛
随着医学的发展,肠外肠内营养支持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康复具有重要作 用。
02 03
更新内容概述
本次指南更新主要涉及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估、营养支 持途径选择、营养支持实施及监测等方面的内容。其中, 重点强调了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评估的重要性,以及肠内 营养的优先地位。
更新内容亮点
本次指南更新在多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如明确了营养 风险筛查的时机和工具,细化了营养评估的方法和标准, 提供了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的详细建议等。这些亮点使得指 南更加贴近临床实践,更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营养风险筛查
对所有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及时发现 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
施。
不良事件监测
建立不良事件监测机制,对肠外肠内营养 相关的不良事件进行监测和报告,及时采
取改进措施。
营养效果评估
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99b648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e0.png)
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分析
感染并发症
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患者易发生感 染,包括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肺 部感染等,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年 龄、基础疾病、营养状况、导管 留置时间等。
代谢并发症
如高血糖、低血糖、电解质紊乱 等,危险因素包括营养液成分、 输注速度、患者代谢状况等。
胃肠道并发症
如腹泻、腹胀、恶心、呕吐等, 危险因素包括营养液渗透压、输 注温度、速度、患者肠道功能等 。
预防措施建议
1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置管、更换敷料、连接输液装置等操作时,应 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减少感染风险。
合理选择营养液
根据患者营养需求和代谢状况,选择合适的营养 液成分和输注方式,避免代谢并发症的发生。
加强对患者的教育与沟通,让患者和家属了解肠外肠内营 养支持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 意度。
THANKS
等肠外营养制剂。
营养支持方案调整
在营养支持过程中,需密切关注 患者的营养状况、胃肠道功能和 疾病变化,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 案,以满足患者的个体化需求。
03
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原则与实 践
肠外营养支持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包括无法经胃肠道摄取或摄取不足、 胃肠道功能障碍或衰竭、高代谢状态 等需要补充足够营养的患者。
3
控制输注速度和温度
根据患者肠道耐受情况,控制营养液的输注速度 和温度,减少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
处理方法探讨
感染并发症处理
一旦发生感染,应立即拔除导管,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加强对 患者的营养支持,提高患者免疫力。
代谢并发症处理
根据具体代谢异常情况,调整营养液成分和输注方式,如降低葡萄 糖浓度、补充电解质等。
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全解共49页
![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全解共49页](https://img.taocdn.com/s3/m/30c273d1bed5b9f3f80f1cac.png)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全解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பைடு நூலகம்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应用及护理策略分析
![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应用及护理策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005c81c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0b.png)
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应用及护理策略分析1. 引言1.1 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肠内营养的重要性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着营养摄入不足、消化吸收功能受损等问题,而肠内营养可以通过调节饮食、提高热量和营养摄入、促进细胞再生等方式,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肠内营养管理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度过治疗期,提高康复的成功率。
1.2 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肠内营养应用现状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因为病情的复杂性,对于肠内营养的需求更为迫切。
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肠内营养在这一群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临床实践中,医疗人员常常会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肠内营养方案,以保证患者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
在实际应用中,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肠内营养的方式多样,包括口服营养补充剂、肠内营养配制液等。
这些肠内营养产品能够满足患者不同程度的营养需求,提高患者的食欲和营养摄入,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
在肠内营养应用中,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控,确保营养的平衡和吸收的有效性。
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肠内营养的应用现状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和应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信心肠内营养在这一群体中的应用将会得到更加完善和提高。
2. 正文2.1 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策略1. 专业护理团队建设:建立由营养师、护士、医生等组成的专业护理团队,全面负责患者肠内营养的管理与监护,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营养支持。
2. 个性化营养方案制定:根据患者的病情、营养需求、诊断结果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肠内营养方案,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
3. 定期评估营养状况: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包括营养摄入量、体重变化、血糖指标、营养相关指标等,及时调整营养方案。
4. 注意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及时监测患者的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如肠道感染、溃疡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
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04d4782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2e.png)
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一、本文概述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在临床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作为一种通过胃肠道提供营养物质的方式,肠内营养不仅能够满足患者的基本营养需求,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预防肠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对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深入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本文首先回顾了肠内营养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概念提出到现如今的广泛应用,概述了肠内营养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和优势。
接着,文章将重点关注肠内营养在不同疾病领域的临床应用,如重症患者、消化道疾病患者、肿瘤患者等,分析肠内营养对这些患者群体的营养支持和治疗效果。
本文还将对肠内营养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包括肠内营养制剂的改进、营养支持方式的创新以及肠内营养与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效果,也为未来肠内营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文章将展望肠内营养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其在精准医疗、个体化治疗等方面的应用前景,以期为临床营养支持治疗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
二、肠内营养的历史与发展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作为临床营养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早期的肠内营养主要通过管饲提供单一的营养素,如葡萄糖、蛋白质等。
然而,这种方式的营养支持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它忽略了人体对营养素的复杂需求。
随着医学和营养学的发展,肠内营养逐渐从单一的营养素转向更加均衡的配方。
20世纪中叶,肠内营养制剂开始出现,这些制剂包含了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这些制剂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肠内营养的效果,使得更多的患者能够通过肠内营养得到充足的营养支持。
进入21世纪,肠内营养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关注。
一方面,肠内营养制剂的种类不断丰富,满足了不同疾病和营养需求的患者。
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中国成人患者肠外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13585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e0.png)
个体化营养支持计划制定
01
营养支持原则
02
营养支持途径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胃肠道功能, 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途径和营养制剂 ,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要。
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两种途径。 肠内营养包括口服和管饲,肠外营养 包括静脉输注等。
03
营养制剂选择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胃肠道功能, 选择合适的营养制剂,如要素型、整 蛋白型等。同时要注意制剂的渗透压 、pH值等参数,以确保患者的耐受性 和安全性。
机械性并发症
03
选择合适的导管类型和插入部位,避免导管移位或脱出;定期
检查导管通畅情况,及时处理导管堵塞等问题。
04
肠内营养支持策略与实 践
肠内营养途径选择及优缺点比较
口服营养补充(ONS)
适用于轻度营养不良或需额外营养补充的患者。优点为方便、经济,缺点为可 能无法满足重度营养不良患者的需求。
管饲营养
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污染;定期检查 营养液成分,确保质量稳定;根据患 者情况调整营养液配方和输注速度。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感染
0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更换导管和敷料,监测感染指标,及
时处理感染症状。
代谢并发症
02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糖、电解质、肝功能等指标,及时调整营养
液配方和输注速度,预防代谢并发症的发生。
围手术期患者营养支持策略
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
对围手术期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评 估,及时发现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高的
患者。
优先选择肠内营养
对于大多数围手术期患者,应优先选 择肠内营养支持,包括口服营养补充
和管饲。
个体化营养支持计划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手术类型和预 期术后恢复时间,制定个体化的营养 支持计划。
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
![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6caf494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5a.png)
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背景肠内营养支持(Enteral Nutrition, EN)是指通过胃肠道给予患者必需的营养物质,包括氮质物质、糖类、脂肪、氨基酸等营养素。
目前,肠内营养支持已成为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的主要方式之一。
然而,危重病人的胃肠道功能和代谢状态可能发生改变,这会影响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和安全性。
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危重病人需要充分补充营养以维持体内代谢的正常运作。
营养不足可导致肌肉萎缩、免疫力下降、感染等问题。
营养支持可促进患者的恢复,降低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
肠内营养支持的优势相比静脉输液,肠内营养支持具有以下优势:•能够促进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和黏膜修复•促进免疫功能发挥•纠正营养不良和缺失•避免静脉输液造成的并发症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注意事项危重病人在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过度扩张肠道在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大量营养液进入肠道时,可能会导致肠道扩张过度。
这时候需要监测肠壁厚度,避免肠道穿孔等并发症发生。
2. 确保肠道通畅肠道通畅是肠内营养支持的前提。
危重病人可能存在肠麻痹、肠梗阻等情况,需要及时处理。
3. 控制营养液速度营养液流速过快会导致患者腹泻、呕吐等问题。
需要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营养液速度,并及时检查副作用。
4. 防止误吸危重病人的咳嗽和吞咽反应可能受损,需要严格控制吸入症状。
如有必要,需行气管插管或胃肠造口。
5. 个体化治疗危重病人医疗需求个体化,肠内营养支持也需要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年龄、病情等确定营养液成分和营养量。
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许多研究实验结果证明,肠内营养支持可以降低感染、手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并促进患者康复。
肠内营养支持对部分危重病人预后提高的效果显著。
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在危重病人营养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需要个体化、精准,实现最佳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提高综合icu早期肠内营养的工作计划
![提高综合icu早期肠内营养的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c5e8bb8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87.png)
提高综合icu早期肠内营养的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的
提高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率,改善病人营养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二、工作措施
1. 加强医护人员对早期肠内营养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培训、讲座等方式提高大家的知识面。
2. 优化临床营养流程,制定标准的肠内营养启动时间、速度增加策略、监测方案等,规范操作。
3. 营养师根据病情评估患者营养需求,制定个体化的肠内营养方案。
4. 加强营养监测,观察患者肠功能恢复情况,评价营养支持效果。
5. 鼓励开展临床研究,评价本单位肠内营养应用效果。
三、质量控制措施
1. 监测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率。
2. 监测患者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3. 定期复盘病例,分析肠内营养过程中的问题并改进。
四、预期目标
1. 早期肠内营养应用率达到60%以上。
2. 降低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3. 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和预后。
肠内营养支持临床应用
![肠内营养支持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7eb9dd20740be1e640e9abe.png)
┗要素饮食
┗中心静脉营养
肠外营养┣ ┗周围静脉营养
(PN)
┗PICC
在医院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
大量研究和调查证明:营养不良在 医院的发生率高达30%~40%
南丁格尔于1860年曾指出:凡细心 观察病人的人都能发现,每年有无 数病人处在饥饿状态,其原因只是 由于缺乏有效的使病人摄入食物的 方法。
二十世纪医学的重要成就
以肽类为基础的配方
特点:(1)氮源为双肽或三肽; (2)脂肪主要来源于植物油; (3)糖主要来源水解的谷物淀粉 或葡萄糖 主要制剂:百普素、百普力(纽迪 希亚)、立适康(短肽型,西安 力邦)、华夏一号(上海)
要素膳的特点
优点:
• 分子量小 • 成分明确 • 不需消化或仅稍需
消化,容易吸收 • 无渣 • 不含乳糖
ICU营养支持的十年演变
Ten years survey of NS in GIFs(南京军 区总院肠瘘病房):days
Ten years survey of NS in GIFs: ratio
肠内营养支持的定义
肠内营养支持(EN)是指通过口服 或管饲等方式经胃肠道给予人体所 需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
➢ 连续经泵滴注:肠内营养液置于肠内喂养用的 容器中,其输注管有一段为硅胶管,以便嵌入 输注泵内。连续滴注可持续16--24小时,适用 于危重及十二指肠或空肠近端喂养的病人。
肠内营养的给予方式
温度: 40℃比较适宜 浓度: 10%-25%循序渐进,一般常用
浓度以每毫升营养液相当于1千卡能量配 制,使用比较方便
血、顽固性呕吐、腹膜炎、腹泻急性期 严重吸收不良综合征及衰弱的病人 症状明显的糖尿病,不耐受高糖负荷:要素膳 急性胰腺炎早期
肠内营养支持的并发症
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新PPT课件
![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e7a742aaea998fcc220e9e.png)
Nutritional Therapy Affects Outcomes: Early Feeding
80 76 Days
Length of Stay/Days
40 30 Days
0
Fed 3 Days Garrel et al, J Burn Rehabil 1991.
Stomach 24 hours
E971631 S10 21
Small Intestine 4-8 hours
Colon 3-5 days
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调节创伤后机体的 分解代谢、炎症反应过程,纠正手术创伤 所致的免疫抑制和营养不良,改善预后
保护肠粘膜细胞,维护肠屏障、粘膜免疫 降低高代谢反应
营养不良犹如“冰山”现象
E971631 S10 3
医生与护士缺少有关营养 学知识的教育己经成 为病人营 养 治 疗的主要障碍之一
S.P. ALLISON
(ESPEN主席 2002)
E971631 S10 4
欧洲理事会建议
Council of Europe, Clin Nutr 2001
合适的医院营养治疗也是人权的一部分
E971631 S10 5
全营养概念
Concept of Total Nutrition
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 两途径互补相辅相成
E971631 S10 6
肠道——正常的生理性途径 肠外——人为的治疗性途径
E971631 S10 7
肠内营养的优点
符合消化生理,有利于内脏蛋白质合 成和代谢调节,对循环干扰较少
抗肿瘤治疗 伦理方面的考虑 对于不确定的病例,可考虑短时间试用
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策略更新88页PPT
![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策略更新88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aa3d3160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d3.png)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88Fra bibliotek▪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策略更 新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正式版】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周洋PPT文档
![【正式版】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周洋PP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9d5112958f5f61fb6366628.png)
能全力
• 特点:该药具有营养素全面、易消化、吸收
较完全、生物利用度较高的特点。渗透压低, 可预防渗透性腹泻。
• 可用于糖尿病病人。
• 不宜用于要求低渣膳食的病人。
能全力
• 禁忌症:
1.胃肠道功能衰竭 2.完全性肠梗阻 3.严重的腹腔内感染 4.禁用于1岁以内婴儿
立适康
• 水、麦芽糊精、大豆分离蛋白、玉米油 、椰子油、葡萄糖、卵磷脂、复合维生 素、复合矿物质
肠内营养适应症
• 高代谢疾病
– 烧伤/创伤、感染
• 围手术期处理
– 术前肠道准备 – 纠正营养不良
• 其它脏器功能障碍
– 心血管、肝、肺、肾功能障碍
• 先天性氨基酸代谢能受损(胰腺炎) 吸收功能障碍(短肠、IBD) 特殊疾病
完整蛋白质 复杂碳水化合物 高脂肪
强调严重营养不良时EN的初期,应注意监测血磷
建立肠内营养途径的五种方法
高脂肪
肠内营养的适应症及种类
对本品所含物质有先天性代谢障碍的
4.经皮透视下胃肠造口
5.腹腔镜下胃肠造口
肠内营养适应症
• 摄入不足、消化功能低下、吸收功能尚可 • 口咽疾病 • 肠衰竭疾病
– 胃肠道瘘 – 炎性肠道疾病 – 短肠综合征 – 胰腺疾病 – 肠道吸收不良
建立肠内营养途径的五种方法
昏迷、咀嚼、吞咽困难及食道梗阻患者;
严重的腹腔感染、肝肾功能不全
C
不溶性纤维素(大豆纤维、α—纤维素、耐消化淀粉),不易酵解,可吸收水分,增加粪便,促进肠蠕动。
停用可能会引起腹泻的药物
出现高糖血症则给予胰岛素治疗
① 胃排空功能障碍—胃潴留 ② 胃肠道缺血、肠麻痹 ③ 胃十二指肠周围炎症 ④ 乳糖不耐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外周或中心静脉途径
通过喂养管经胃肠道途径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
肠外营养 vs. 肠内营养:生存率
生存率
风险差异
N
(%)
P
95% CI 异质性检验p
所有研究 2177
0.6
0.4 -1.0~2.2
0.63
药物组 312
1.1
0.7 -3.6~5.8
0.82
手术组 1273
MODS的病理过程和干预治疗
五一广场
山医大二院
SICU
永安火葬场
常见危重患者的类型及其代谢特点
脓毒症和MODS
高代谢状态且途径异常;对外源性营养 底物利用率低,对蛋白消耗增幅增大
创伤
胃肠屏障功能损害严重
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脏排泄功能的可逆性急剧恶化,发展 过程中出现多种代谢改变 (机体容量、
患
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及蛋白质与能量)
Heyland DK et al, JPEN 2003; 27(5):355-373.
营养不良造成的危害
ICU患者
免疫功能损害
营养不良
换气动力损害
换气依赖延长
呼吸肌衰弱
发病率死亡率 上升
需要营养支持治疗
Heyland DK et al, JPEN 2003; 27(5):355-373.
ICU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意义
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策略
营养支持无处不在
2005-06
2011-10
二十世纪医学重要成就
• 营养支持 • 抗生素 • 输血技术 • 重症监护 • 麻醉技术 • 免疫调节 • 体外循环
----from Sabiston Textbook of Surgery
重症患者肠屏障功能损伤的原因和后果
重症患者
大出血、严重应激、休克、大量抗生素、 大量使用抑酸剂、单纯肠外营养等
肠屏障功能损伤
细菌、内毒素异位
肠源性感染、SIRS
MODS
1、黎介寿 肠衰竭—概念、营养支持与肠粘膜屏障维护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04 ,11( 2), 65-67 2、李宁 肠功能障碍的肠内营养策略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0, 17(4),193-194
重症病人肠功能障碍的治疗
1.调整内稳态 ,循环与氧供
2.肠内营养,维护肠粘膜屏障 3.治疗原发疾病 4.重建肠道的连续性 5.小肠移植
1、黎介寿 肠衰竭—概念、营养支持与肠粘膜屏障维护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04 ,11( 2), 65-67 2、李宁 肠功能障碍的肠内营养策略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0, 17(4),193-194
• 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应充分考虑到受损器官的耐 受能力
– 严重肝功能障碍、肝性脑病、严重氮质血症、严重高 血糖未得到有效控制情况下,营养支持很难有效实施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
营养支持治疗的途径
肠外营养
(Parenteral nutrition, PN)
肠内营养
(Enteral nutrition, EN)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目的
• 供给细胞代谢所需要的能量与营养底物, 维持组织器官结构与功能
• 调节代谢紊乱,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 抗病能力,从而影响疾病的发展与转归
• 减少患者净蛋白的分解及增加合成,改善 潜在和已发生的营养不良状态,防止其并 发症
促进伤口愈合
改善消化道结构
营养支持 治疗的意义
减少损伤的 分解代谢反应
降低并发症率
改善临床结果
缩短住院期
减少相关花费
Heyland DK et al, JPEN 2003; 27(5):355-373.
ICU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演变
早期
侧重于对热 卡和多种基 本营养素的 补充
现代
超越了以往提供能量、恢复“正 氮平衡”的范畴,而通过代谢调 理和免疫功能调节,从结构支持 向功能支持发展,发挥着“药理 学营养”的重要作用,成为现代 危重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0.7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5 -1.2~2.6
0.56
创伤组 592
-1.1
0.7 -6.8~4.7
0.15
30项随机对照研究组成的荟萃分析证明接受早期肠外营养 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患者间的总生存率相当 (死亡风险差异 RD=-0.6%, p=0.4)
Peter JV et al, J Crit Care Med 2005; 33(1):213-220.
肠外营养 vs肠内营养:感染并发症
P=0.0001
早期肠内营养的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肠外营养
Peter JV et al, J Crit Care Med 2005; 33(1):213-220.
肠外营养 vs肠内营养:住院时间
P=0.004
早期肠内营养的住院时间比肠外营养显著减少1.2天
LOS=Length of hospital Stay 住院时间
Peter JV et al, J Crit Care Med 2005; 33(1):213-220.
肠外营养 vs肠内营养:高血糖发生率
肠内营养比肠外营养的 风险降低幅度
0% -10%
N=427 (95%CI: -9%~+8%)
营养不良在ICU患者中常见
~ 40%
0%
10%
20%
30%
40%
50%
Malnutrition is prevalent in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patients, has been reported as being as high as 40% and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者 类
肝功能不全及 肝移植围手术期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逐渐加重
型
急性重症胰腺炎
高分解代谢,很快出现严重负氮平衡和 低蛋白血症,糖利用率及糖耐量降低
急慢性呼吸衰竭
代谢率高,体重减轻是营养不良的标志
心功能不全
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体重下降,低蛋 白血症等心脏恶病质表现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原则
• 重症患者常合并代谢紊乱与营养不良,需给予营 养支持
• 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应尽早开始
– 延迟营养支持将导致重症患者迅速出现营养不良,并 难以为后期的营养治疗所纠正
– 营养摄入不足和蛋白质能量负平衡与发生营养不良与 血源性感染相关,直接影响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