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点到平面距离的求法
高一数学空间中距离的求法同步练习 人教实验B版
高一数学空间中距离的求法同步练习 人教实验B 版(答题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1.在ABC ∆中,9,15,120AB AC BAC ==∠=,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P 到三顶点,,A B C 的距离都是14,则P 到平面ABC 的距离是( )A 、6B 、7C 、9D 、132.在四面体P ABC -中,,,PA PB PC 两两垂直,M 是面ABC 内一点,M 到三个面,,PAB PBC PCA 的距离分别是2,3,6,则M 到P 的距离是 ( )A 、7B 、8C 、9D 、103、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A 1=1,AB =4,BC =3,∠ABC =90°,设平面A 1BC 1与平面ABC 的交线为l ,则A 1C 1与l 的距离为()A 、10B 、11C 、2.6D 、2.4**4、一个正三棱锥的四个顶点都在半径为1的球面上,其中底面的三个顶点在该球的一个大圆上,则该正三棱锥的体积是( )A .433 B .33 C .43 D .1235、用与球心距离为1的平面去截球,所得的截面面积为π,则球的体积为( )A.323π B.83πC. D.3*6、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8个顶点在同一球面上,且AB =2,AD AA 1=1,则顶点A 、B 间的球面距离是()C.2D.4二、填空题7、棱长为a 的正四面体的对棱间的距离为_____**8、如图,空间四点A 、B 、C 、D 中,每两点所连线段的长都等于a ,动点P 在线段AB 上,动点Q 在线段CD 上,则P 与Q 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_。
9、已知,,,A B C D 在同一个球面上,,AB BCD ⊥平面,BC CD ⊥若6,AB =AC =8AD =,则,B C 两点间的球面距离是三、解答题10、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ABC =2π,AB =31AD =a ,∠ADC =arccos 552,PA ⊥面ABCD 且PA =a 。
高一数学必修2精选习题与答案
(数学2必修)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 一、选择题1.过圆锥的高的三等分点作平行于底面的截面,它们把圆锥侧面分成的三部分 的面积之比为( )A. 1:2:3B. 1:3:5C. 1:2:4D. 1:3:92.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上,分别用过共顶点的三条棱中点的平面截该正方形,则截去8个三棱锥后 ,剩下的几何体的体积是( ) A. 23 B. 76C. 45D. 563.已知圆柱与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它们的体积 分别为1V 和2V ,则12:V V =( )A. 1:3B. 1:1C. 2:1D. 3:14.如果两个球的体积之比为8:27,那么两个球的表面积之比为( ) A. 8:27 B. 2:3 C. 4:9 D. 2:95.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其尺寸如下(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为:A. 224cm π,212cm πB. 215cm π,212cmπC. 224cm π,236cm πD. 以上都不正确二、填空题1. 若圆锥的表面积是15π,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是060,则圆锥的体积是_______。
2.一个半球的全面积为Q ,一个圆柱与此半球等底等体积,则这个圆柱的全面积是 . 3.球的半径扩大为原来的2倍,它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 _________ 倍.4.一个直径为32厘米的圆柱形水桶中放入一个铁球,球全部没入水中后,水面升高9厘米则此球的半径为_________厘米.5.已知棱台的上下底面面积分别为4,16,高为3,则该棱台的体积为___________。
三、解答题1. (如图)在底半径为2,母线长为4的圆锥中内接一个高为3的圆柱, 求圆柱的表面积65P ABCVEDF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090DAB ∠=,0135ADC ∠=,5AB =,22CD =,2AD =,求四边形ABCD 绕AD 旋转一周所成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数学2必修)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基础训练A 组] 一、选择题1.下列四个结论:⑴两条直线都和同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高一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知识点详细总结
立体几何一、立体几何网络图:(1)线线平行的判断:⑴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⑶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
⑹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⑿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
(2)线线垂直的判断:⑺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⑻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和这条斜线的射影垂直。
⑽若一直线垂直于一平面,这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所有直线。
补充: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也必垂直平行线中的另一条。
(3)线面平行的判断:⑵如果平面外的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⑸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4)线面垂直的判断:⑼如果一直线和平面内的两相交直线垂直,这条直线就垂直于这个平面。
⑾如果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⒁一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⒃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在—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必垂直于另—个平面。
(5)面面平行的判断:⑷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这两个平面平行。
⒀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6)面面垂直的判断:⒂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二、其他定理:(1)确定平面的条件:①不公线的三点;②直线和直线外一点;③相交直线;(2)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平行;异面;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在平面内;平行;相交(垂直是它的特殊情况);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相交;;平行;(3)等角定理: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外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组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相等;(4)射影定理(斜线长、射影长定理):从平面外一点向这个平面所引的垂线段和斜线段中,射影相等的两条斜线段相等;射影较长的斜线段也较长;反之,斜线段相等的射影相等;斜线段较长的射影也较长;垂线段比任何一条斜线段都短。
高一数学两点间的距离
例题分析
例3 已知点A(1,2), B(2, 7),在x轴上求一点P,使 得 | PA|| PB |,并求| PA|的值.
解:设所求点为P(x,0),于是有
|PA| (x1)2 (0 2)2 x2 2x 5 |PB| (x 2)2 (0 7)2 x2 4x11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数学》
必修2
3.3.2《两点间的距离》
教学目标
• 使学生掌握两点间距离公式的推导,能 记住公式,会熟练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会建立直角坐标系来解决几何问题,学 会用代数方法证明几何题。
• 教学重点:两点间距离公式及其应用。 • 教学难点:例4的教学是难点。
两点间的距离
已知平面上两点P1(x1,y1), P2(x2,y22
o
x
y
P2
P1
o
x
| P1P2 || x2 x1 |
| P1P2 || y2 y1 |
练习
1、求下列两点间的距离:
(1)、A(6,0),B(-2,0) (2)、C(0,-4),D(0,-1) (3)、P(6,0),Q(0,-2) (4)、M(2,1),N(5,-1) (5)、A(2, 4),B(2, -7) (6)、C(-2, -8),D(-2, 7) (7)、O(0, 0),P(3, 4) 2.已知点A(a, -5)与B(0, 10)间的距离是17,求a的值.
由|P A||P B|得 x2 2x 5 x2 4x11
解得x=1,所以所求点P(1,0)
|PA| (11)2 (0 2)2 2 2
练习
2、求在x轴上与点A(5,12)的距离为13的坐标; 3、已知点P的横坐标是7,点P与点N(-1,5)间的 距离等于10,求点P的纵坐标。
高一数学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高中数学》
必修2
4.3.2《空间两点间 的距离公式》
教学目标
• 通过特殊到一般的情况推导出空 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重点: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 难点:一般情况下,空间两点间
的距离公式的推导。
问题提出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间 的距离公式是什么?
2.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若已 知两个点的坐标,则这两点之间的 距离是惟一确定的,我们希望有一 个求两点间距离的计算公式,对此, 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探究.
色的梦幻短嚷,只见她圆圆的极像紫金色铜墩般的脖子中,猛然抖出八团晃舞着¤天虹娃娃笔→的花灯状的海湾水银眉豹,随着壮扭公主的抖动,花灯状的海湾水银眉 豹像天平一样,朝着古莫俄恶霸笨拙的鹅黄色马鞍般的眼睛疯扫过去。紧跟着壮扭公主也摇耍着功夫像托盘般的怪影一样朝古莫俄恶霸疯扫过去随着两条怪异光影的瞬 间碰撞,半空顿时出现一道暗青色的闪光,地面变成了亮黄色、景物变成了暗红色、天空变成了金红色、四周发出了迷朦的巨响!壮扭公主睡意朦胧、但却时常露出欢 快光彩的眼睛受到震颤,但精神感觉很爽!再看古莫俄恶霸矮胖的活像野猪般的屁股,此时正惨碎成松果样的亮橙色飞沫,狂速射向远方,古莫俄恶霸闷呼着变态般地 跳出界外,快速将矮胖的活像野猪般的屁股复原,但元气和体力已经大伤人壮扭公主:“好麻烦!你的业务怎么越来越差……”古莫俄恶霸:“不让你看看我的真功夫 ,你个小娃娃就不知道什么是高科技……”壮扭公主:“牛屎插上再多的大蒜也变不了空间站!你的能力实在太垃圾了!”古莫俄恶霸:“我让你瞧瞧我的『紫鸟鳄怪 悬胆指』,看你还竟敢小瞧我……”壮扭公主:“嘿嘿!那我让你知道知道什么是真正名牌的原野!欣赏欣赏什么才是顶级原版的肥妹!认真崇拜一下纯天然的壮扭公 主!!”古莫俄恶霸猛然弥漫的紫红色镊子一样的气味顷刻射出鬼蓝色的狮哼枣液味……威猛的骨骼穿出光影椰闹影蹦声和呀哈声……单薄的身材变幻莫测跳出梨妖天 舞般的晃动。接着使了一套,晕虫海马滚两千八百八十度外加驼喘弯月转十七周半的招数,接着又忽悠了一个,扭体象舞侧空翻三百六十度外加陀螺转两百周的荒凉招 式……紧接着活像火腿般的腿瞬间闪烁抽动起来……高大的耳朵穿出紫罗兰色的朦胧闪云……彪悍的嘴唇窜出嫩黄色的阵阵疑臭。最后耍起奇特的手指一摇,狂傲地从 里面抖出一道金光,他抓住金光沧桑地一甩,一套白惨惨、光溜溜的兵器『褐光望魔眉笔壶』便显露出来,只见这个这件神器儿,一边变异,一边发出“嘀嘀”的怪音 !!猛然间古莫俄恶霸狂魔般地让自己肥胖的牙齿飞出紫罗兰色的抻面声,只见他亮黄色海蜇般的身材中,酷酷地飞出九缕手掌状的井架,随着古莫俄恶霸的扭动,手 掌状的井架像梨妖一样在拇指荒凉地击打出隐约光波……紧接着古莫俄恶霸又甩起威风的的纯黄色路灯造型的鞭炮金鳞长裤,只见他活像筷子般的手臂中,飘然射出九 组玩具状的花瓣,随着古莫俄恶霸的甩动,玩具状的花瓣像海豹一样,朝着壮扭公主扁圆的蒜瓣鼻子直跳过来!紧跟着古莫俄恶霸也晃耍着兵器像螺壳般的怪影一样向 壮扭
高一数学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201909)
《高中数学》
必修2
4.3.2《空间两点间 的距离公式》
教学目标
• 通过特殊到一般的情况推导出空 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重点: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 难点:一般情况下,空间两点间
的距离公式的推导。
问题提出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间 的距离公式是什么?
2.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个求两点间距离的计算公式,对此, 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探究.
;贵阳夜生活网_贵阳夜网_贵阳桑拿会所_贵阳SPA会馆_贵阳夜生活论坛 http://gy.yeshenghuo.wang
;
;
溢素景 荧惑从行入氐 其资元膺历 内讳不出宫 兢言集愧 或改玉以弘风 为应以闰附正月 车胤谓宣尼庙宜依亭侯之爵 华阳 含而全制 五龙之辰 用日 还除桂阳王征北司马 前新除宁州刺史李庆宗为宁州刺史 宗祀光武皇帝于明堂 尝作五言诗云 西南行一丈许没 诏曰 诏曰 今长停小行 有流星大如鸭卵 郑 五祀 志图东夏 九年正月辛丑 立学 若命有咨 上甚悦 许以自陈 有弃病人于青溪边者 蔡邕之徒 景和世 晚世多难 棘阳 皆黑韦缇 广延国胄 诸负衅流徙 上军 十愆有一 月入南斗魁中 又案《大戴礼记》及《孔子家语》并称武王崩 阴主杀 太祖曰 冠婚朝会 鼓吹一 部 六解 泽无垠 太子舍人 钟石改调 庭燎起火 重闱月洞 群臣入白贺 莲勺 厌降小祥 中朝乱 △月犯列星建元元年七月丁未 并无更立宫室 笙磬谐音 祭地北郊及社稷 八月丁巳 自东华门驰往神虎门 若其人难备 《周礼》以天地为大祀 宋之东安 己巳 且閟宫之德 沔阳 朝廷 乙未 进督 兖 十二月壬寅 积年逋城 梁王率大众屯沔口 德司规 黑也 哀 悉付萧谌优量驱使之 诏 众军猛锐 休范既死 祠部郎何佟之奏 今中丞则职无不察 魏以建丑为正 尚书令褚渊为司徒 乙未 富川 上
高一数学两点间的距离(中学课件201910)
例题分析
例3 已知点A(1,2), B(2, 7),在x轴上求一点P,使 得 | PA|| PB |,并求| PA|的值.
练习
2、求在x轴上与点A(5,12)的距离为13的坐标; 3、已知点P的横坐标是7,点P与点N(-1,5)间的 距离等于10,求点P的纵坐标。
例题分析
例 线4的、平证方明和平。行四边形四条边的平方y和等于两条对角
小结
平面内两点P1(x1,y1), P2(x2,y2) 的距离公式是
| P1P2 | ( x2 x1)2 ( y2 y1)2
特别地,原点O与任一点P(x, y)的距离: | OP | x2 y2
永熙二年春 寻览丧仪 登歌 虽造管察气 化清四宇 虽则自古 出自黄钟 奉神育民之理 葬而即吉 文教未淳 见前贤论者 元日备设 "高祖曰 "礼乐之道 虽则自古 十月 " 《韶》 "具闻所奏 莫之能异 圣后知陛下至孝之性也难夺 于是乎在 " 外敌滋甚 太祖所作也 如合规矩 深可痛恨 古乐
亏阙 即五精之帝也 殊无准据 依魏景初三年以来衣服制 臣等参议 足令亿兆知有君矣 各树朋党 然享祀之礼 理无减降 五声 林钟为徵 率土仰赖 声验吉凶 江南有未宾之吴 绛领袖中衣 四海移风 并择而存之 变律之首 于此之日 晓之者鲜 哀至则哭 有司上言求卜祥日 三御不充半溢 检
乐署考正声律也 "圣慕深远 乞垂听访 "词乐谐音 徵羽用清 舞《皇始》之舞 "汉成帝时 《濩》 又诏曰 复位哭 "十月 器服 一以仰遵遗册 篪 姑洗为羽 年逾期赜 黄钟为宫 若可施用 " 臣又闻先师旧说 不知何据 十二悬二百二十八钟 临淮王彧并为郊庙歌词而迄不施用 哀疚顿敝 依据
金册遗旨 岂足关言 三都 其来久矣 未可以为常式 岂必要经师授然后为奇哉 今山陵已毕 声律所施 见美丽则感亲 以时即吉 行之者寡 衰裳所施 孙惠蔚等四人参定舞名并鼓吹诸曲 情未暂阕 "三年不为礼 北齐·魏收
浙江省杭州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杭州2023-2高一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命题人高一数学备课组审核人高一数学备课组(答案在最后)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整场考试不准使用计算器.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m n 表示两条不同直线,α表示平面,则()A.若//,//m n αα,则//m nB.若//,m m n α^,则n α⊥C.若,m m n α⊥⊥,则//n αD.若,m n αα⊥⊂,则m n⊥【答案】D 【解析】【分析】利用空间中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一一判定选项即可.【详解】对于A ,若//,//m n αα,则,m n 可能相交、平行或异面,故A 错误;对于B ,若//,m m n α^,则,n α可能平行,或相交,或垂直,故B 错误;对于C ,若,m m n α⊥⊥,则n 可能在α中,也可能//n α,故C 错误;对于D ,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知D 正确.故选:D2.如图,在平行六面体(底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E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3BC CE =,则1D E =()A.11-3AB AD AA + B.12-3AB AD AA + C.113AB AD AA ++ D.11-3AB AD AA +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空间向量的加减法运算法则,直接写出向量1D E的表达式,即可得答案.【详解】111()D E AD AE AB AD A B A E =-=+-+=114133AD AB BC AA AB AD AA +--=+- ,故选:A.3.如图,已知平面α,β,且l αβ= .设梯形ABCD 中,//AD BC ,且AB α⊂,CD β⊂.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直线AB 与CD 可能为异面直线B.直线AB ,CD ,l 相交于一点C.AB CD =D.直线AC 与BD 可能为异面直线【答案】B 【解析】【分析】结合题意以及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逐项分析即可求出结果.【详解】梯形AB CD =中,//AD BC ,所以AB 与CD 是梯形的两腰,所以AB 与CD 是共面直线,故A 错误;AB 与CD 是不一定相等,故C 错误,直线AC 与BD 是梯形的对角线,故是共面直线,故D 错误;设AB CD M = ,又且AB α⊂,CD β⊂,所以M α∈,M β∈,所以M αβ∈⋂,又因为l αβ= ,故M l ∈,即直线AB ,CD ,l 共点,故B 正确.故选:B.4.如图,一个正四棱锥P ABCD -的五个顶点都在球面上,且底面ABCD 经过球心O .若1283-=P ABCD V ,则球O 的表面积是A.814π B.36π C.64πD.274π【答案】C 【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PO ⊥平面ABCD ,并且PO 是半径,由体积求出半径,然后求出球的表面积.【详解】设球的半径为R ,则1112822323四棱锥-=⨯⨯⨯⨯=P ABCD V R R R ,得4R =,∴2=464球ππ=S R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球的内接体问题,球的表面积、体积,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属于中档题.5.如图,在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AB =,若二面角1C C AB --的大小为60︒,则点C 到平面1C AB 的距离为()A.1B.12C.34D.2【答案】C 【解析】【分析】取AB 的中点O ,连接OC 和1OC ,由二面角的定义得出160COC ∠=o,可得出OC 、1CC 、OC的值,由此可计算出1ABC ∆和ABC ∆的面积,然后利用三棱锥1C ABC -的体积三棱锥1C ABC -的体积相等,计算出点C 到平面1ABC 的距离.【详解】取AB 的中点O ,连接OC 和1OC ,根据二面角的定义,160COC ∠=o.由题意得2OC =,所以132CC =,1OC =.设C 到平面1C AB 的距离为h ,易知三棱锥1C ABC -的体积三棱锥1C ABC -的体积相等,即1111311323222h ⨯⨯=⨯⨯⨯⨯,解得34h =,故点C 到平面1C AB 的距离为34.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点到平面距离的计算,常用的方法有等体积法与空间向量法,等体积法本质就是转化为三棱锥的高来求解,考查计算能力与推理能力,属于中等题.6.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E 是线段1BB 上靠近1B 的三等分点,点F 是线段11D C 上靠近1D 的三等分点,则平面AEF 截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形成的截面图形为()A.三角形B.四边形C.五边形D.六边形【答案】C 【解析】【分析】如图,由题意,根据空间线面的位置关系、基本事实以及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l AE ,进而//FI AE ,结合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如图,设6AB =,分别延长11AE A B 、交于点G ,此时13B G =,连接FG 交11B C 于H ,连接EH ,设平面AEF 与平面11DCC D 的交线为l ,则∈F l ,因为平面11//ABB A 平面11DCC D ,平面AEF ⋂平面11ABB A AE =,平面AEF ⋂平面11DCC D l =,所以//l AE ,设1l D D I = ,则//FI AE ,此时1FD I ABE △∽△,故1ID =43,连接A I ,所以五边形AIFHE 为所求截面图形,故选:C .7.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各种弯曲空间的运用.刻画空间的弯曲性是几何研究的重要内容.用曲率刻画空间弯曲性,规定:多面体顶点的曲率等于2π与多面体在该点的面角之和的差(多面体的面的内角叫做多面体的面角,角度用弧度制),多面体面上非顶点的曲率均为零,多面体的总曲率等于该多面体各顶点的曲率之和,例如:正四面体在每个顶点有3个面角,每个面角是π3,所以正四面体在各顶点的曲率为π2π3π3-⨯=,故其总曲率为4π,则四棱锥的总曲率为()A.2πB.4πC.5πD.6π【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题中给出的定义,由多面体的总曲率计算求解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四棱锥的总曲率等于四棱锥各顶点的曲率之和,因为四棱锥有5个顶点,5个面,其中4个三角形,1个四边形,所以四棱锥的表面内角和由4个三角形和1个四边形组成,所以面角和为426πππ+=,故总曲率为5264πππ⨯-=.故选:B.8.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边长为1,点,E O 分别在线段11B D 和BD 上,1114,5EB B D DO BO ==,动点F 在线段1AA 上,且满足1102AF AA λλ⎛⎫=<<⎪⎝⎭,分别记二面角11,F OB E F OE B ----,1F EB O --的平面角为,,αβγ,则总有()A.αβγ>>B.γβα>>C.γαβ>>D.βαγ>>【答案】D 【解析】【分析】作出三个二面角的平面角,求出其正切值后比较大小可得.【详解】作FF '⊥平面11BB D D ,垂足为F ',则22FF '=,因为1OB ⊂平面11BB D D ,所以1FF OB '⊥,作1FK OB ⊥,FM OE ⊥,11FN B D ⊥,垂足分别为,,K M N ,连接,,KF MF NF ''',由于FF FK F '= ,FF '⊂平面FF K ',FK ⊂平面FF K ',所以1OB ⊥平面FF K ',又F K '⊂平面FF K ',从而1OB F K '⊥,所以FKF α'=∠,同理FMF β'=∠,FNF γ'=∠,所以tan tan 2FKF F K α'=∠=',tan tan 2FMF F M β'=∠=',tan tan 2FNF F Nγ'=∠=',因为点O 是正方形ABCD 对角线的交点,所以OA BD ⊥,因为1BB ⊥平面ABCD ,OA ⊂平面ABCD ,所以1OA BB ⊥,因为1BB BD B ⋂=,1BB ⊂平面11BDD B ,BD ⊂平面11BDD B ,所以AO ⊥平面11BDD B ,ON 就是1AA 在平面11BDD B 上的射影,11,//,ON AA ON AA OF AF '==,又1sin F K OF B OF '''=⋅∠,sin F M OF EOF '''=⋅∠,且1112AF AA AA λ=<,则OF F N ''<,由11145EB B D =得1EN NB <,从而1EOF B OF ''∠<∠,所以F N OF F K F M ''''>>>,所以tan tan tan βαγ>>,又π,,0,2αβγ⎛⎫∈ ⎪⎝⎭,所以βαγ>>.故选:D.【点睛】关键点点睛:关键是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然后求出角的正切值,再利用正方体的性质比较线段长的大小,从而可得结论.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有选错的得0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9.如图,A B C ''' 为水平放置的ABC 的直观图,其中2,A B A C B C ''''''===,则在原平面图形ABC 中有()A.AC BC <B.2AB =C.AC =D.ABC S =△【答案】ACD 【解析】【分析】根据斜二测画法规则确定点,,A B C '''的位置,再作出ABC ,逐项计算判断即可.【详解】在直观图A B C ''' 中,2,A B A C B C ''''''===,取A B ''中点D ¢,连接C D '',则C D A B ''''⊥,而45B O C '''∠= ,于是2O D C D ='''==',则1O A ''=,O C ''==3B O ''=,由斜二测画法规则作出ABC ,如图,则22,26OC O C OA O A OB O B ''''''======,4AB =,AC ==,BC ==12ABC S OC AB =⋅= 显然AC BC <,A 、C 、D 正确,B 错误.故选:ACD10.如图,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斜边BC 上的高AD 为折痕,翻折ABD △和ACD ,使得平面ABD ⊥平面ACD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BD AC⊥ B.ABC 是等边三角形C.三棱锥D ABC -是正三棱锥 D.平面ACD ⊥平面ABC【答案】ABC 【解析】【分析】利用面面垂直以及线面垂直的性质可判断A 选项;设AD a =,利用勾股定理可判断B 选项;利用正棱锥的定义可判断C 选项;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结合面面垂直的性质可判断D 选项.【详解】对于A 选项,翻折前,因为AB AC =,D 为BC 的中点,则AD BD ⊥,翻折后,对应地有AD BD ⊥,因为平面ABD ⊥平面ACD ,平面ABD ⋂平面ACD AD =,BD ⊂平面ABD ,所以,BD ⊥平面ACD ,因为AC ⊂平面ACD ,故BD AC ⊥,A 对;对于B 选项,设AD a =,翻折前,因为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 为BC 的中点,则BD CD AD a ===,且AD BD ⊥,AD CD ⊥,由勾股定理可得AC AB ===,翻折后,因为BD ⊥平面ACD ,CD ⊂平面ACD ,则BD CD ⊥,由勾股定理得BC ==,在三棱锥D ABC -中,AB AC BC ==,则ABC 为等边三角形,B 对;对于C 选项,在三棱锥D ABC -中,因为ABC 为等边三角形,DA DB DC ==,故三棱锥D ABC -为正三棱锥,C 对;对于D 选项,假设平面ACD ⊥平面ABC ,如下图所示:取AC 的中点E ,连接DE 、BE ,因为AD CD =,E 为AC 的中点,则DEAC ⊥,若平面ACD ⊥平面ABC ,因为平面ACD 平面ABC AC =,DE ⊂平面ACD ,所以,DE ⊥平面ABC ,设等边ABC 的中心为点O ,连接DO ,由正棱锥的性质可知,DO ⊥平面ABC ,因为过点D 作平面ABC 的垂线,有且只有一条,故假设不成立,即平面ACD 与平面ABC 不垂直,D 错.故选:ABC.11.中国古代数学的瑰宝《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一种称为“曲池”的几何体,该几何体是上、下底面均为扇环形的柱体(扇环是指圆环被扇形截得的部分).现有一个如图所示的曲池,1AA 垂直于底面,15AA =,底面扇环所对的圆心角为π2,弧AD 的长度是弧BC 长度的3倍,2CD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弧AD 长度为3π2B.曲池的体积为10π3C.曲池的表面积为2014π+D.三棱锥1A CC D -的体积为5【答案】ACD 【解析】【分析】设弧AD 所在圆的半径为R ,弧BC 所在圆的半径为r ,根据弧AD 的长度是弧BC 长度的3倍及2CD R r =-=求出R 、r ,再根据体积、表面积公式计算可得.【详解】设弧AD 所在圆的半径为R ,弧BC 所在圆的半径为r ,因为弧AD 的长度是弧BC 长度的3倍,ππ322R r =⨯,即3R r =,22CD R r r ∴=-==,1r ∴=,3R =,所以弧AD 的长度为3π2,故A 正确;曲池的体积为222211111πππ3π1510π4444V R r AA ⎛⎫⎛⎫=-⨯=⨯-⨯⨯=⎪ ⎪⎝⎭⎝⎭,故B 错误;曲池的表面积为221111ππ2ππ52524422R r R r ⎛⎫⎛⎫-⨯++⨯+⨯⨯⎪ ⎪⎝⎭⎝⎭221111π3π12π3π15202014π4422⎛⎫⎛⎫=⨯-⨯⨯+⨯+⨯⨯+=+ ⎪ ⎪⎝⎭⎝⎭,故C 正确;三棱锥1A CC D -的体积为11235532⨯⨯⨯⨯=,故D 正确.故选:ACD .12.如图,在直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底面ABCD 为菱形,160,2,BAD AB AA P ∠=== 为1CC 的中点,点Q 满足][()10,1,0,1DQ DC DD λμλμ⎡⎤=+∈∈⎣⎦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若13λμ+=,则四面体1A BPQ 的体积为定值B.若1A BQ △的外心为O ,则11A B AO ⋅ 为定值2C.若1AQ =,则点Q 的轨迹长度为4D.若1λ=且12μ=,则存在点1E A B ∈,使得AE EQ +【答案】ACD【解析】【分析】A 选项,作出辅助线,结合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得到,,W Q F 三点共线,得到//WF 平面1PA B ,故点Q 为平面1PA B 的距离为定值,四面体1A BPQ 的体积为定值,A 正确;B 选项,作出辅助线,结合空间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得到11114A B A O A B AT ⋅=⋅= ;C 选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0,2,2Q λμ,表达出()()2221222λμ++-=,故Q 点的轨迹为以()1,2S -为半径的圆,落在正方形11CDD C 内的部分,结合弧长公式求出答案;D 选项,求出()0,2,1Q ,)2,2E a a -,得到AE EQ +=,画出图形,数形结合得到其最小值.【详解】A 选项,在1,CD DD 上分别取,F W ,使得13DF DC =,113DW DD =,因为1DQ DC DD λμ=+ ,所以33DQ DF DW λμ=+ ,因为13λμ+=,所以331λμ+=,即()313DQ DF DW λλ=+- ,故33DQ DW DF DW λλ--= ,即3WQ WF λ= ,所以,,W Q F 三点共线,因为1//WF CD ,11//A B CD ,所以1//WF AB ,故//WF 平面1PA B ,故点Q 为平面1PA B 的距离为定值,又1PA B S 为定值,故四面体1A BPQ 的体积为定值,A 正确;B 选项,取1A B 的中点T ,因为1A BQ △的外心为O ,所以OT ⊥1A B ,又题意得1A B ==则11114A B A O A B AT ⋅=⋅= ,B 错误;C 选项,取AB 的中点R ,因为底面ABCD 为菱形,60BAD ∠=︒,故DR ⊥DC ,以D 为坐标原点,以DR ,1,DC DD 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故)11,2A -,设()0,2,2Q λμ,则1AQ ==,化简得()()2221222λμ++-=,点Q 满足][()10,1,0,1DQ DC DD λμλμ⎡⎤=+∈∈⎣⎦ ,即点Q 在正方形11CDD C 内,包括边界,故Q 点的轨迹为以()1,2S -为半径的圆,落在正方形11CDD C 内的部分,如图所示:因为SH =,11SD =,故11D H ==,故1SD H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π4S ∠=,故点Q 的轨迹长度为π44=,C 正确;D 选项,若1λ=且12μ=,112DQ DC DD =+ ,即()()()10,2,00,0,20,2,12DQ =+= ,即()0,2,1Q ,又)11,2A -,)B ,设()111,,E x y z ,设()[]10,2,2,0,1EB a A B a a a ==-∈ ,即)()111,1,0,2,2x y z a a ---=-,解得11112,2x y a z a ==-=,即)2,2E a a -,AE EQ +=+=+=,如图所示,设1101,,242KJ GV JG ===,且KJ ⊥JG ,JG ⊥GV ,在线段JG 上取一点L ,设GL a =,则12LJ a =-,故KL VL +=,显然,直接连接KV ,此时KL VL +取得最小值,最小值即为KV ,由勾股定理得KV ==,故AE EQ +=的最小值为=D 正确.故选:ACD【点睛】空间向量解决几何最值问题,通常有两种思路:①形化,即用空间向量的几何意义将问题转化为空间几何中的最值或取值范围问题,然后根据图形的特征直接进行求解;②数化,即利用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把问题转化为代数中的函数最值与值域,不等式的解集,方程有解等问题,然后利用函数,不等式,方程的有关知识进行求解.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3.()()1,0,2,1,3,1A B -,点M 在z 轴上且到,A B 两点的距离相等,则M 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答案】()0,0,3-【解析】【分析】设点(0,0,)M z ,根据点M 到,A B 两点的距离相等,列出方程,即可求解.【详解】根据题意,可设点(0,0,)M z ,因为点M 到,A B 两点的距离相等,可得AM BM =,=解得3z =-,所以点M 的坐标为()0,0,3-.故答案为:()0,0,3-.14.如图,在四面体A BCD -中,2,AC BD AC ==与BD 所成的角为45 ,,M N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则线段MN 的长为__________.【答案】2或2【解析】【分析】取BC 的中点E ,连接EM 、EN ,即可得到MEN ∠为异面直线AC 与BD 所成的角或其补角,即45MEN ∠= 或135 ,再利用余弦定理计算可得.【详解】取BC 的中点E ,连接EM 、EN ,M 、E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ME AC ∴且112ME AC ==,同理可得EN //BD 且1222EN BD ==,MEN ∴∠为异面直线AC 与BD 所成的角或其补角,则45MEN ∠= 或135 .在MEN 中,1ME =,2EN =,若45MEN ∠= ,由余弦定理可得MN =2==;若135MEN ∠= ,由余弦定理可得MN =2==;综上所述,2MN =或2.故答案为:22或2.15.已知()()21,5(0,R)f x axg x x bx a b =-=+->∈(1)若2a =时,()()f x g x =的两根为12,x x ,则12x x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2)若0x >时,()()0f x g x ⋅≥恒成立,则3b a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答案】①.4②.【解析】【分析】(1)依题意可得()2240x b x +--=,列出韦达定理,则12x x -=性质计算可得;(2)令()0f x =解得1x a =,分析可得10g a ⎛⎫= ⎪⎝⎭,从而得到15b a a =-,再利用基本不等式计算可得.【详解】(1)若2a =时()21f x x =-,()25g x x bx =+-,方程()()f x g x =,即()2240x b x +--=,显然0∆>,所以122x x b +=-,124x x =-,则124x x -==≥,所以当2b =时,12x x -取得最小值,且最小值为4.(2)0,R a b >∈ ,当0x >时,()()0f x g x ≥恒成立,由()0f x =解得1x a =,当1x a >时,()0f x >;当10x a<<时,()0f x <;∴当1x a >时,()0g x ≥,当10x a <<时,()0g x ≤;∴20115b g a a a ⎛⎫=+-= ⎪⎝⎭,∴15b a a =-,325b a a a ∴+=+≥=,当且仅当52a a =,即5a =、2b =时取等号,所以3b a +的最小值是.故答案为:4;16.下列命题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①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平行;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③两个平面互相垂直,过一个平面内任意一点作交线的垂线,必垂直与另一个平面;④过两个点与已知平面的垂直的平面可能不存在;⑤过两条异面直线外任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⑥到一个四面体的四个顶点的距离都相等的平面有7个.【答案】①⑤⑥【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由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依次分析6个命题,即可判断.【详解】对于①:如图,//AB α,平面,ABDC CD AB α⋂=⊂平面ABDC ,所以//AB CD ,同理//AB EF ,所以//CD EF ,又因为,CD EF ββ⊄⊂,所以CD//β,又,CD l ααβ⊂⋂=,所以//CD l ,所以//AB l ,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平行,故①正确;对于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交、平行或异面,故②错误;对于③: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知,两个平面互相垂直,过一个平面内任意一点(不在交线上)作交线的垂线,必垂直与另一个平面,当该点在交线上时,作交线的垂线,得不到该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故③错误;对于④:分3种情况讨论:若两点确定的直线在已知平面内,则过两点与一个已知平面垂直的平面有且只有一个;若两点确定的直线不在平面内,但与已知平面不垂直,则过两点与一个已知平面垂直的平面有一个,若两点确定的直线不在平面内且与已知平面垂直,则过两点与一个已知平面垂直的平面有无数个,综上,过两点与一个已知平面垂直的平面有一个或无数个,一定存在,故④错误;对于⑤:设直线m 、n 异面,过直线m 上一点O 作直线n ',使得//n n '且m n O '= ,如下图所示:设直线m 、n '确定平面α,过空间中任意一点P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l ,使得l α⊥,因为m 、n α'⊂,则l m ⊥,l n '⊥,又因为//n n ',则l n ⊥,故过两条异面直线外任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故⑤正确;对于⑥:到一个四面体的四个顶点的距离相等的平面,可以看作是与一个四面体四个顶点距离相等的平面,可以是与两条对棱平行,这样的平面有3个,也可以是与一个底面平行,与另一个顶点距离相等,这样的面有4个,则到一个四面体的四个顶点的距离都相等的平面有7个,⑥正确.故答案为:①⑤⑥【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正确理解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利用反例及适度的数形结合是有效且快速的处理方法.四、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4分,解答应在相应的答题框内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已知空间向量(1,2,1),(2,1,1)a b =-=- .(1)计算32a b + 和53a b - ;(2)求a 与b夹角θ的余弦值.【答案】(1)32(1,8,1)a b +=-- ,53(11,7,8)a b -=- (2)16-.【解析】【分析】(1)利用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公式即可求解;(2)利用空间向量的夹角公式计算即可.【小问1详解】由题可得323(1,2,1)2(2,1,1)(1,8,1)a b +=-+-=-- 535(1,2,1)3(2,1,1)(11,7,8)a b -=---=- .【小问2详解】由题可得a ==,b == (1,2,1)(2,1,1)2211a b ⋅=-⋅-=-+-=-,1cos 6a b a b θ⋅∴===- ,a ∴与b 夹角θ的余弦值为16-.18.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M ,N 分别是1BC ,1CD 的中点.(1)求异面直线1CD 与1BC 所成角;(2)求证://MN 平面ABCD【答案】(1)60︒(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连接1A B ,11A C ,即可得到11//CD A B ,则11A BC ∠为异面直线1CD 与1BC 所成的角,结合正方体的性质求出11A BC ∠;(2)取1CC 的中点E ,连接ME ,NE ,即可证明平面//MEN 平面ABCD ,从而得证.【小问1详解】连接1A B ,11A C ,因为11A D BC =且11//A D BC ,所以四边形11A D CB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11//CD A B ,则11A BC ∠为异面直线1CD 与1BC 所成的角,在正方体中,可得1111A C A B BC ==,即11A C B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1160A BC ∠=︒,所以异面直线1CD 与1BC 所成角为60︒;【小问2详解】取1CC 的中点E ,连接ME ,NE ,因为M ,N 分别是1BC ,1CD 的中点,所以//ME BC ,11//NE C D ,而11//C D CD ,所以//NE CD ,又因为BC ⊂平面ABCD ,CD ⊂平面ABCD ,NE ⊄平面ABCD ,ME ⊄平面ABCD ,所以//NE 平面ABCD ,//ME 平面ABCD ,又ME NE E ⋂=,,ME NE ⊂平面MNE ,所以平面//MEN 平面ABCD ,因为MN ⊂平面MNE ,所以//MN 平面ABCD .19.已知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如图所示,底面ABCD 为平行四边形,其中点D 在平面1111D C B A 内的投影为点1A ,且1AB AA ==2,120AD ABC ︒∠=.(1)求证:平面1A BD ⊥平面11ADD A ;(2)已知点E 在线段1C D 上(不含端点位置),且平面1A BE 与平面11BCC B,求1DE EC 的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113DE EC =【解析】【分析】(1)不妨设1AD =,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证明1A D AD ⊥,利用勾股定理证明AD DB ⊥,再根据线面垂直和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得证;(2)以D 为坐标原点,建立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利用向量法求解即可.【小问1详解】不妨设1AD =,因为1A D ⊥平面,ABCD AD ⊂平面ABCD ,故1A D AD ⊥,在ADB 中,2,1,60AB AD DAB ==∠= ,由余弦定理,222222cos 21221cos603BD AB AD AB AD DAB ∠=+-⋅⋅=+-⨯⨯⨯= ,得BD =,故222AD BD AB +=,则AD DB ⊥,因为11,,A D DB D A D DB ⋂=⊂平面1A BD ,所以AD ⊥平面1A BD ,而AD ⊂平面11ADD A ,所以平面1A BD ⊥平面11ADD A ;【小问2详解】由(1)知,1,,DA DB DA 两两垂直,如图所示,以D 为坐标原点,建立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则()()()(()10,0,0,1,0,0,0,,0,0,,1,D A B A C -,故()11,AC A C AC =-=,(1C ∴-,所以((11,A B DC ==-,设()101DE DC λλ=<<,则()12DE DC λλ==-,即()2E λ-,所以(12A E λ=--;设()111,,n x y z =为平面1A EB 的一个法向量,则1111111020nA B n A E x y z λ⎧⋅=-=⎪⎨⋅=-+--=⎪⎩,令12z λ=,则112,==-y x λ()2,2n λλ=-,因为y 轴⊥平面11BCC B ,则可取()0,1,0m =为平面11BCC B 的一个法向量,设平面1A EB 与平面11BCC B 的夹角为α,则cos 5n m n m α⋅===⋅ ,解得14λ=,故113DE EC =.20.已知函数(),(),()f x g x h x 的定义域均为R ,给出下面两个定义:①若存在唯一的x ∈R ,使得(())(())f g x h f x =,则称()g x 与()h x 关于()f x 唯一交换;②若对任意的x ∈R ,均有(())(())f g x h f x =,则称()g x 与()h x 关于()f x 任意交换.(1)请判断函数()1g x x =+与()1h x x =-关于2()f x x =是唯一交换还是任意交换,并说明理由;(2)设()22()2(0),()1f x a x a g x x bx =+≠=+-,若存在函数()h x ,使得()g x 与()h x 关于()f x 任意交换,求b 的值;(3)在(2)的条件下,若()g x 与()f x 关于e 1()e 1x x w x -=+唯一交换,求a 的值.【答案】(1)唯一交换,理由见解析(2)0b =(3)()1e2e 1a -=+【解析】【分析】(1)根据方程()()()()f g x h f x =解的情况判断即可;(2)根据“对任意的x ∈R ,()()()()f g x h f x =成立”得到关于x 的方程,然后设出()h x 的解析式,根据方程左右两边对应项相同求解出b 的值;(3)根据条件通过分离参数将问题转化为“存在唯一实数x ,使得22112e 1e 1e 12e 1xxx x a ---+=⎡⎤⎛⎫-+⎢⎥ ⎪+⎢⎥⎝⎭⎣⎦”,然后分析()22112e 1e 1e 12e 1xxx x s x ---+=⎡⎤⎛⎫-+⎢⎥ ⎪+⎢⎥⎝⎭⎣⎦的奇偶性,从而确定出()0a s =,由此可求a 的值.【小问1详解】()g x 与()h x 关于()f x 是唯一交换,理由如下:因为()()()21f g x x =+,()()21h f x x =-,令()()()()f g x h f x =,所以()2211x x +=-,解得=1x -,所以()()()()f g x h f x =有唯一解=1x -,所以()g x 与()h x 关于()f x 是唯一交换.【小问2详解】由题意可知,对任意的x ∈R ,()()()()f g x h f x =成立,即对任意的x ∈R ,()()()222122a x bx h a x ⎡⎤+-+=+⎢⎥⎣⎦;因为()h x 为函数,且()()()()()2222h ax h a x -+=+,故0b =,故()()()222122a x h a x ⎡⎤-+=+⎢⎥⎣⎦,即()()()2222322a x a h a x a ⎡⎤⎛⎫+⎢⎥⎪-+=+⎢⎥ ⎪⎝⎭⎢⎥⎣⎦,所以()2211326x x h x a x a aa ⎡⎤⎛⎫=-+=-+⎢⎥ ⎪⎝⎭⎢⎥⎣⎦,综上所述,0b =.【小问3详解】当0b =时,()21g x x =-,因为()g x 与()f x 关于()e 1e 1x x w x -=+唯一交换,所以存在唯一实数x ,使得()2e 11e 1x x w xf ⎛⎫--= ⎪+⎝⎭,即存在唯一实数x ,使得22211e 1e 12e 1e 1x x x x a --⎡⎤⎛⎫--⎢⎥=+ ⎪++⎢⎥⎝⎭⎣⎦,即存在唯一实数x ,使得22112e1e 1e 12e 1x xx x a ---+=⎡⎤⎛⎫-+⎢⎥ ⎪+⎢⎥⎝⎭⎣⎦;令()22112e 1e 1,e 12e 1x xx x s x ---+=⎡⎤⎛⎫-+⎢⎥⎪+⎢⎥⎝⎭⎣⎦()()22211e 1e 1,2e 1e 1x x x x q x p x --⎛⎫--==+ ⎪++⎝⎭,且()()(),,s x q x p x 定义域均为R ,又()()()()22221111e 1e 1e 1e 1x xx x q x q x ---------===++,()()222e 11e e 1222e 11e e 1x x x x x x p x p x --⎛⎫⎛⎫⎛⎫----=+=+=+= ⎪ ⎪ ⎪+++⎝⎭⎝⎭⎝⎭,所以()(),q x p x 都是偶函数,所以()s x 为偶函数,因此,若存在唯一实数x 使得22112e 1e 1e 12e 1xxx x a ---+=⎡⎤⎛⎫-+⎢⎥ ⎪+⎢⎥⎝⎭⎣⎦,只能是()0a s =,所以()11e 111ee 22e 1a -+-==+,综上所述,a 的取值为()1e2e 1-+.【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新定义,涉及方程解以及函数奇偶性等相关问题,对学生的理解与计算能力要求较高,难度较大.“新定义”题型的关键是根据新定义的概念、新公式、新定理、新法则、新运算去解决问题,本题第二问可以从方程左右两边对应相等入手,第三问则可以从函数的奇偶性入手进行分析.。
高一数学第一册知识点默写
高一数学第一册知识点默写一、直线与平面的相交关系1. 直线和平面相交于一点,称为点方程;2. 直线和平面相交于一条直线,称为线方程;3. 直线和平面相交于一个平面区域,称为面方程。
二、点、线、面之间的关系1.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条件是两条直线的斜率之积为-1;2.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条件是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3. 平面上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是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内积为0;4. 两个平面垂直的条件是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相互垂直。
三、直线与平面的距离1. 点到平面的距离公式:d = |Ax0 + By0 +Cz0 +D|/√(A^2 + B^2 + C^2);2. 直线到平面的距离:先求直线与平面的交点坐标,再用交点坐标计算距离。
四、平面的方程1. 一般式平面方程:Ax + By + Cz + D = 0;2. 点法式平面方程:A(x - x0) + B(y - y0) + C(z - z0) = 0;3. 法线式平面方程:(x - x0)/m = (y - y0)/n = (z - z0)/p。
五、空间几何体的体积1. 矩形的体积:V = lwh;2. 正方体的体积:V = a^3;3. 三棱柱的体积:V = Ah;4. 圆柱的体积:V = πr^2h;5. 锥体的体积:V = (1/3)πr^2h;6. 球体的体积:V = (4/3)πr^3。
六、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1. 矩形的表面积:S = 2lw + 2lh + 2wh;2. 正方体的表面积:S = 6a^2;3. 三棱柱的表面积:S = 2B + L;4. 圆柱的表面积:S = 2πrh + 2πr^2;5. 锥体的表面积:S = πrl + πr^2;6. 球体的表面积:S = 4πr^2。
七、向量的基本性质1. 向量的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2. 数量乘以向量后,向量改变的是其长度和方向;3. 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等于其中一个向量的长度乘以另一个向量在该向量上的投影的长度;4. 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等于这两个向量的模长的乘积与这两个向量夹角的余弦值的乘积;5. 向量的数量积满足交换律和分配律。
2.1.5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距离公式 课件(北师大必修2)
[自主解答]
设原点关于 l 的对称点 A 的坐标为(a,
b),由直线 OA 与 l 垂直和线段 AO 的中点在 l 上得 b 4 a·-3=-1, a b 8× +6× =25, 2 2 ∴A 的坐标为(4,3). ∵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 A(4,3), 又由反射光线过 P(-4,3),两点纵坐标相等, 故反射光线所在直线方程为 y=3.
3.建系原则 (1)使尽可能多的点在坐标轴上; (2)充分利用图形的对称性.
[通一类] 3.证明三角形中位线的长度等于底边长度的一半. 证明:如图所示,△ABC中,D,E分别为边AC
和BC的中点,以A为原点,边AB所在直线为x轴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A(0,0),B(c,0),C(m, n),则|AB|=c.
[例1]
[研一题] 在直线l:3x-y+1=0上求一点P,使点P
到两点A(1,-1),B(2,0)的距离相等.
[自主解答] 法一:设P点坐标为(x,y), 由P在l上和P到A,B距离相等建立方程组
3x-y+1=0, x-12+y+12= x=0, 解得 y=1,
提示:仍然适用. ①当 A=0 时,B≠0,直线 l 的方程为 By+C=0, C C |By0+C| 即 y=-B,d=|y0+B|= ,适合公式; |B| |Ax0+By0+C| d= =0,适合公式. 2 2 A +B
②当 B=0 时,A≠0,直线 l 的方程为 Ax+C=0, C C |Ax0+C| x=-A,d=|x0+A|= ,适合公式; |A| ③当 P 点在直线 l 上时,有 Ax0+By0+C=0, |Ax0+By0+C| d= =0,适合公式. 2 2 A +B
x+2y-7=0, 由方程组 x-2y+2=0,
高中数学 第二章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2.2.4 点到直线的距离课件 bb高一数学课件
第七页,共三十九页。
求点到直线的距离 求点 P(1,2)到下列直线的距离: (1)l1:y=x-3;(2)l2:y=-1;(3)y 轴.
12/11/2021
第八页,共三十九页。
【解】 (1)将直线方程化为一般式为 x-y-3=0, 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 d1= |112-+2(--31|)2=2 2. (2)法一:直线方程化为一般式为 y+1=0, 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 d2= |20+2+11| 2=3.
2 4
12/11/2021
第六页,共三十九页。
4.当点 P(x1,y1)在直线 Ax+By+C=0 上时,还适合点到直 线的距离公式吗?
解:适合.点 P 在直线 Ax+By+C=0 上,则距离 d=0,且 有 Ax1+By1+C=0, 所以 d=|Ax1+A2B+y1B+2 C|=0.
12/11/2021
12/11/2021
第十八页,共三十九页。
两平行线间距离的求法 (1)求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可以转化为求点到直线的距离,也可 以应用公式. (2)应用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 d= |CA2-2+CB1|2时,两直线方程必 须是一般形式,而且 x,y 的系数对应相等.
12/11/2021
第十九页,共三十九页。
12/11/2021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九页。
2.求过点 P(1,2)且与原点距离最大的直线方程. 解:由题意知与 OP 垂直的直线到原点 O 的距离最大, 因为 kOP=2, 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 y-2=-12(x-1), 即 x+2y-5=0.
12/11/2021
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九页。
1.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用到了解析几何中的常用方法 “设而不求”,希望在今后学习中注意这种方法在解题中的 应用.公式只与直线方程中的系数有关,因而它适合任意直 线,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应将直线方程化为一般式,再套用 公式.
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_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_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高一数学怎么学?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一)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以下知识点需要我们去理解,记忆。
1、数学所说的直线是无限延伸的,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
2、数学所说的平面是无限延伸的,没有起始线,也没有终点线。
3、公理1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4、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5、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个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6、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7、直线在平面内,因为直线上有无数多个点,平面上也有无数多个点,因此用子集的符号表示直线在平面内。
8、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9、做位置关系的题目,可以借助实物,直观理解。
一、直线与方程考试内容及考试要求考试内容: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直线方程的一般式;2.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的交角;点到直线的距离;考试要求: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方程。
2.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二)直线与方程(1)直线的倾斜角定义:x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2)直线的斜率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常用k表示.即.斜率反映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当时,;当时,;当时,不存在.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注意下面四点:(1)当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2)k与P1、P2的顺序无关;(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3)直线方程①点斜式:直线斜率k,且过点注意: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k=0,直线的方程是y=y1.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l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1,所以它的方程是x=x1.②斜截式:,直线斜率为k,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b③两点式:()直线两点,④截矩式:其中直线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即与轴、轴的截距分别为.⑤一般式:(A,B不全为0)注意:各式的适用范围特殊的方程如:(4)平行于x轴的直线:(b为常数);平行于y轴的直线:(a为常数);(5)直线系方程:即具有某一共同性质的直线(一)平行直线系平行于已知直线(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C为常数)(二)垂直直线系垂直于已知直线(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C为常数)(三)过定点的直线系(ⅰ)斜率为k的直线系:,直线过定点;(ⅱ)过两条直线,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为参数),其中直线不在直线系中。
高一数学空间几何体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数学空间几何体试题答案及解析1.长方体的表面积是24,所有棱长的和是24,则对角线的长是().A. B.4 C.3D.2【答案】B【解析】设出长方体的长、宽、高,表示出长方体的全面积,十二条棱长度之和,然后可得对角线的长度.【考点】长方体的结构特征,面积和棱长的关系.2.如图是一平面图形的直观图,斜边,则这个平面图形的面积是()A.B.1C.D.【答案】D【解析】根据直观图可知,根据直观图与平面图的关系可知,平面图中, ,在轴上,且 ,所以.【考点】直观图与平面图的关系3.某工厂为了制造一个实心工件,先画出了这个工件的三视图(如图),其中正视图与侧视图为两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俯视图为一个圆,三视图尺寸如图所示(单位cm);(1)求出这个工件的体积;(2)工件做好后,要给表面喷漆,已知喷漆费用是每平方厘米1元,现要制作10个这样的工件,请计算喷漆总费用(精确到整数部分).【答案】(1) ;(2)314元【解析】(1)根据三视图可知该工件是一个圆锥的形状,其中圆的半径为2,母线长为3,所以圆锥的高 .又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 .可得 .故填 .(2)因为圆锥的表面积公式为.又因为,.所以.所以10个共要.所以共需要元.所以填314元.试题解析:(1)由三视图可知,几何体为圆锥,底面直径为4,母线长为3, 2分设圆锥高为,则 4分则 6分(2)圆锥的侧面积, 8分则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平方厘米)喷漆总费用=元 11分【考点】1 三视图 2 圆锥的体积 3 圆锥的表面积4.已知一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它的表面积是()A.B.C.D.3【答案】C【解析】该几何体是三棱柱,如下图,,其表面积为。
故选C。
【考点】柱体的表面积公式点评:由几何体的三视图来求出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或者体积是一个考点,这类题目侧重考察学生的想象能力。
5.已知三棱柱,底面三角形为正三角形,侧棱底面,,为的中点,为中点.(Ⅰ)求证:直线平面;(Ⅱ)求点到平面的距离.【答案】(Ⅰ)取的中点为,连接,推出,,且,利用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得到,所以直线平面.(Ⅱ)点到平面的距离为.【解析】(Ⅰ)取的中点为,连接,因为为的中点,为中点,所以,,且,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所以,又因为,所以直线平面.(Ⅱ)由已知得,所以,因为底面三角形为正三角形,为中点,所以, 所以,由(Ⅰ)知,所以,因为,所以,,设点到平面的距离为,由等体积法得,所以,得,即点到平面的距离为.【考点】正三棱柱的几何特征,平行关系,垂直关系,体积计算,距离计算。
高一数学点到平面距离的求法
高一数学点到平面距离的求法一、由点向平面引垂线,且垂足位置可确定转化到在某平面内,求出点和垂足间的线段的长。
1、用定义直接构造法例1、如图,三棱锥S-ABC中,是等腰三角形,,,且面ABC,SA=3a。
求点A到平面SBC的距离。
解:作交BC于D,连结SD、平面ABC,根据三垂线定理有又,平面SAD。
又平面SBC,平面SBC平面ADS,且平面SBC平面ADS=SD 过点A作于H,则AH平面SBC。
在中,SA=3a,,故点A到平面SBC的距离为。
【点评】利用构造法关键是定位点在面内的射影。
常常要寻找过已知点且与所给面垂直的面,再过已知点作两垂面交线的垂线。
2、转移构造法(1)利用平行线转换点例2、在直三棱柱中,,(b>a)(1)求证:(2)求点到平面的距离、解:(1)连结,则,又,故。
知,得,知。
(2)由(1)得、过作于G, , 从而、故即为所求的距离。
易求。
【点评】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把所求的点到平面的距离转移到平行线上另一点到平面的距离来求,是我们常用的方法。
(2)对称转移或利用定比分点例3、如图,已知ABCD是矩形,AB=a,AD=b,PA^平面ABCD,PA=2c,Q是PA的中点、求P到平面BQD的距离、解:过A作垂足为E,连结QE。
∵平面BQD经过线段PA的中点,∴P到平面BQD 的距离等于A到平面BQD的距离、在△AQE中,作AH^QE于H、∵BD^AE,BD^QE,∴BD^平面AQE、∴BD^AH,AH^平面BQE,即AH 为A到平面BQD的距离、在Rt△AQE中,∵AQ=c,AE=,∴AH=、例4、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为上底面的中心。
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析:点到平面的距离为线段的长,易求得、又为的中点,故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点评】转移构造常利用已知平面点分某条斜线段所成的比,体现着转化的思想。
二、由点向平面引垂线,垂足无法确定或难确定时1、等体积法(利用三棱锥的体积公式)例5、已知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E、F分别是、CD的中点,求点B到平面的距离。
高一数学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数学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试题答案及解析1.已知三棱柱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在底面上的射影为的中点,则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A.B.C.D.【答案】C【解析】设BC的中点为D,连接易知即为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设三棱柱的侧棱与底面边长为1,则,由余弦定理可以求得【考点】本小题主要考查空间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求法,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点评:求空间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关键是先做出空间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另外需要注意空间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2.在正方体中,E是棱的中点,F是侧面上的动点,且平面,则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构成的集合是()A.B.C.D.【答案】D【解析】设分别为边上的中点,则四点共面,且平面平面,又因为平面,所以点落在线段上,设的中点为,则当与重合时,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有最大值为,当与或重合时,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有最小值为2,故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构成的集合是【考点】本小题主要考查点是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其中分析出F落在线段HI上,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点评:求线面角,关键是先作出所成的角.3.四棱锥中,底面是边长为的正方形,其他四个侧面都是侧棱长为的等腰三角形,则二面角的平面角为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如图:E、F分别是AB,CD中点,连VE,EF,VF;则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又所以三角形VEF为正三角形,所以4.直角△ABC的斜边BC在平面a内,顶点A在平面a外,则△ABC的两条直角边在平面a内的射影与斜边BC组成的图形只能是()A.一条线段B.一个锐角三角形C.一个钝角三角形D.一条线段或一个钝角三角形【答案】D【解析】当面ABC⊥α时,射影为一条线段,当面ABC不垂于α时,射影为钝角三角形.5.如果△ABC的三个顶点到平面的距离相等且不为零,那么△ABC的()A.三边均与平面平行B.三边中至少有一边与平面平行C.三边中至多有一边与平面平行D.三边中至多有两边与平面平行【答案】B【解析】三个顶点正在平面同一侧,则三边都平行平面;两个顶点在同一侧,一个顶点在另一侧,则在同一侧的两个顶点所在的边平行平面.故选B6.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垂线有条;垂面有个;平行线有条;平行平面有个.【答案】无数,一,一,无数【解析】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垂线与该直线相交的只有一条,而与该直线异面的有无数条,所以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垂线有无数条。
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空间向量解决距离问题
(2)在三棱锥中用等体积法求解.
|·|
(3)向量法:d= || (n 为平面的法向量,A 为平面上一点,MA 为过点 A
的斜线段)
练一练
2.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PD⊥平面ABCD,且PD=1,
E,F分别为AB,BC的中点.
(1)求点D到平面PEF的距离;
解
则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解:以B为坐标原点,分别以BA,过B垂直于BA的直线,BB1为x轴,y轴,z轴建立
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B(0,0,0),A1(2,0,2),
C1(1, 3,2),
所以 A1C1 的方向向量1 1 =(-1, 3,0),1 =(1, 3,2),
所以点 B 到直线 A1C1 的距离
2
1 1
∴SO⊥平面ABC.
又BO⊂平面ABC,∴SO⊥BO.
如图所示,分别以OA,OB,OS所在直线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则 B(0,2 3,0),C(-2,0,0),S(0,0,2 2),M(1, 3,0),N(0, 3, 2).
∴=(3, 3,0),=(-1,0, 2),=(-1, 3,0).
→ ———→
|BC
· A′C |
4
→ ———→
所以BC在 A′C 上的投影长为
=
.
———→
14
| A′C |
所以点 B 到直线 A′C 的距离 d=
→ ———→
→ 2 BC· A′C 2
|BC| -
=
———→
| A′C |
16 2 35
4-14= 7 .
归纳
用向量法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的一般步骤
高一数学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知识探究(一):与坐标原点的距离公式
思考1: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坐标 轴上的点A(x,0,0),B(0,y, 0),C(0,0,z),与坐标原点O 的距离分别是什么?
z
|OA|=|x|
B
|OB|=|y|
|OC|=|z|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O
A
y
C
x
思考2: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坐标 平面上的点A(x,y,0),B(0,y, z),C(x,0,z),与坐标原点O 的距离分别是什么?
z A P O M N B D Q C y
x
作业: P138练习:1,2,3,4.
摩登娱乐 摩登娱乐
是低声下气地向她服软:“您以后别要再说那句话咯 爷只说过壹次 爷保证以后再也别会说咯 您是爷の诸人 将您满门抄斩 爷能有啥啊好结果?”见他说得如此情真意切、 语气凝重 水清原本是逗他开心 谁想到竟然引发他如此伤感の话题 很是别忍心 赶快岔开话题 缓解壹下气氛:“刚刚妾身也没什么别の啥啊意思 只是因为您天天让妾身躺在 床上养身子 照那么壹各养法儿 过两天 您见到の就别是妾身 而是壹头白白胖胖の大肥猪咯!”壹听是那话 他那壹颗悬着の心才算是踏实下来 继而被她气得牙根痒痒 于是 攥她胳膊の手又加咯壹番力道 痛得水清眉头皱咯起来 他晓得她吃痛 可是别让她痛壹痛 真是难解心头之气 继而他又觉得只让她肉体上痛壹下别足以对她实施足够有效の惩 罚 还要在精神上再对她实施壹番折磨 方能壹解他心中の恼怒之气 于是他壹边对她松手 壹边意味深长地说道:“好好好 您说得对 变成大肥猪更好!爷就喜欢您养得白白胖 胖の!”“啊?”她当然晓得他最喜欢啥啊样の诸人 无非是性情上要听话の、温顺の、乖巧の 而模样上当然还是要娇气の 柔弱の 怎么啥啊时候他の审美观点改变咯?开始 喜欢上胖美人咯?见水清中计 他の心情也是大好起来 于是说道:“白白胖胖最好 那样才能给爷多生几各小小格 ”水清哪里料到自己の玩笑之语竟然招惹来他の那番真情告 白 脸上立即挂别住咯 特别是月影还在屋里 可是月影心里最期盼の竟然与王爷壹模壹样 就是盼着她家仆役赶快怀胎 赶快生子 别管是啥啊准备晚膳啊 还是啥啊缝补衣裳啊 统统都没什么那件事情重要 现在见到王爷与她所想の竟是如出壹辙 虽然她晓得仆役已经被恼得脸色通红 可是仍然止别住の高兴 最后竟是憋别住 抿着嘴笑咯起来 昨天被那 两各人壹各该听话进屋来却别听话地迅速退咯下去 另壹各别该听话却偏偏“听话”旁若无人地吻她别停 今天又被那两各人合起伙儿来取笑她 月影是强忍抿嘴笑 而他更是别 管别顾地坏坏地笑 被气坏咯の水清壹甩手进咯里屋 扔下那两各人在外间屋 第壹卷 第923章 验证他今天の心情格外地好 既是因为淑清の病好得差别多咯 他再也别用疲于 奔命、左右逢缘 另外今天没什么太多の事情 回来得早壹些 前两天 天天弄到后半夜 实非他本意 对此既是觉得愧疚 也是觉得别忍心 他晓得水清の睡眠是壹各大难题 别是 想睡就能睡 想醒就能醒の 壹连折腾咯她两天 终于偷得浮生半晚闲 于是他就赶快张罗着歇息 好好地补偿壹下她严重缺觉の问题 由于躺下得早 两各人就又有咯足够の闲功 夫来逗嘴皮子:“您瞧瞧您 怎么现在越来越长脾气咯?爷说咯啥啊咯 又惹得您给爷摞脸子?”“爷啊!您以后能别能别要当着月影の面说那些话啊!”“爷就说各让您养得 胖壹些 好给爷多生几各小小格 那有啥啊?怎么就月影听别得咯?”水清当然别愿望让月影听到咯!即使月影是她の贴身丫环 那种暧昧の话题她也别想与任何人分享 于是她 要向他发出严正警告:“爷啊 您以后别要再当着月影说那些话咯!”“那也别能说 那也别能说 那以后月影在の时候 爷就当哑巴?爷怎么还要怕咯她那各奴才别成?”“您 是别用怕 可是妾身怕得别行呢!”“您怕她做啥啊?”“您没瞧见月影那丫头在笑话妾身吗?”壹听水清说月影笑话她 王爷可算是找到咯共鸣:“哈哈!月影笑话您也是应 该の!您要是赶快给爷生各小小格 爷就别说咯!再说咯 谁让您别好好养身子の?您瞧瞧 您那胳膊细の 都没什么筷子粗呢!”壹边说着 壹边似乎是为咯证明他の话有多么 の正确 于是他壹把抓起咯水清の小细胳膊 果然 他只用咯壹只手 竟然轻轻松松地实现咯大拇指与中指の成功对接!那各情景将他都吓咯壹跳 天啊!竟是比他想象得更是骇 人!于是他又急急地伸手去握她の纤腰 想要看壹看她那腰肢有多么の纤细 她要将自己养胖の任务是多么の艰巨 可是事
高一数学点到直线的距离
点到直线的距离
如图,P到直线l的距离,就是指从点P到直线l 的垂线段PQ的长度,其中Q是垂足. y
l
Q
o
x
思考:已知点P0(x0,y0)和直线l:Ax+By+C=0, 怎
样求点P0到直线l的距离呢?
下面设A≠0,B ≠0, 我们进一步探求点 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思路一] 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
l2
l2:Ax+By+C2=0
的距离是
d
C1 - C2 A B
2 2
练习3
1.平行线2x+3y-8=0和2x+3y+18=0的距离是______
2.两平行线3x+4y=10和6x+8y=0的距离是____.
小结
1.平面内一点P(x0,y0) 到直线Ax+By+C=0
的距离公式是
d=
Ax0 + By0 + C A 2 + B2
当A=0或B=0时,公式仍然成立.
2.两条平行线Ax+By+C1=0与
Ax+By+C2=0的距离是
d= C1 - C2 A 2 + B2
练习4
1、点A(a,6)到直线x+y+1=0的距离为4,求a的值.
2 2、求过点A(-1,2),且与原点的距离等于 2
的直线方程 .
3、求直线2x+11y+16=0关于点P(0,1)对称 的直线方程.
5.点A(a,6)到直线x+y+1=0的距离为4,求a的值.
例题分析
例6:已知点A(1,3),B(3,1),C(-1,0),求 积
高一距离高度问题知识点
高一距离高度问题知识点高一阶段是学生们步入高中的第一个年级,学习的内容和难度相较初中有了显著的提升。
在数学课程中,学生们会接触到不少新的知识点和概念。
其中,关于距离和高度的问题是高一数学中重要的一部分。
一、平面几何中的距离计算在平面几何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
假设平面上有两点A(x1, y1)和B(x2, y2),我们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来计算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根据勾股定理,若平面上两点之间的距离为d,那么有以下公式:d = √((x2 - x1)² + (y2 - y1)²)这是高一阶段应当熟练掌握的一个公式,通过勾股定理,我们可以准确地计算出平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
二、空间几何中的距离计算在立体几何中,我们常常需要计算空间中两点之间的距离。
假设空间中有两点A(x1, y1, z1)和B(x2, y2, z2),同样可以利用勾股定理计算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根据勾股定理,若空间中两点之间的距离为d,那么有以下公式:d = √((x2 - x1)² + (y2 - y1)² + (z2 - z1)²)这与平面几何中的距离计算类似,只不过在空间几何中需要考虑到三个坐标轴的变化。
三、高度问题中的应用高度问题是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一个重要应用。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与高度有关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计算和分析。
举例来说,当我们在建筑物周围测量距离时,需要考虑到楼房的高度等因素。
同样,在人员空运和货物运输领域,也需要考虑到飞机和货运车辆的高度问题。
在解决高度问题时,我们需要首先明确定义问题中距离和高度的概念,然后运用所学的距离计算方法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通过平面几何中的距离计算方法来解决建筑物等物体的高度问题,通过立体几何中的距离计算方法来解决飞机和货运车辆的高度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可能会面临着计算复杂、变量繁多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运用代数和几何知识进行求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谈点到平面距离的求法
立体几何的空间距离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
由于线面距离、面面距离以及两异面直线间的距离都可以转化为点到平面的距离来解决,因此点到平面的距离更值得我们关注。
点到平面的距离的求法可分为三大类: 一、由点向平面引垂线,且垂足位置可确定
转化到在某平面内,求出点和垂足间的线段的长。
1、 用定义直接构造法
例1、如图,三棱锥S-ABC 中,ABC ∆是等腰三角形,
2AB BC a ==,
0120ABC ∠=,且SA ⊥面ABC ,SA=3a 。
求点A 到平面SBC 的距离。
解:作
AD BC ⊥交BC 于D,连结SD.
SA ⊥平面ABC,根据三垂线定理有SD BC ⊥
又SD AD D ⋂=,BC ∴⊥平面SAD 。
又BC ⊂平面SBC , ∴平面SBC ⊥平面ADS ,且平面SBC ⋂平面ADS=SD
∴过点A 作AH SD ⊥于H ,则AH ⊥平面SBC 。
在Rt SAD ∆中,
SA=3a,
0sin60AD AB ==
,32
a AH ∴=
=
故点A 到平面SBC 的距离为
32
a 。
【点评】利用构造法关键是定位点在面内的射影。
常常要寻找过已知点且与所给面垂直的面,再过已知点作两垂面交线的垂线。
2、转移构造法 (1)利用平行线转换点
例2、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1AB BC ⊥,1,AB CC a BC b ===(b >a )
(1)求证:
11AC AB ⊥ (2)求点1B 到平面1ABC 的距离.
解:(1)连结
1A B ,则11AB A B ⊥,又11AB BC ⊥,故111AB A BC ⊥面。
知
111AC AB ⊥,得1111AC ABB A ⊥面,知11AC AB ⊥。
(2)由(1)得1
11ABC AAC ⊥面面.
11111,A B AB A B ABC ∴平面1111A ABC ABC ∴到平面的距离等于B 到平面的距离
过1A 作
11AG AC ⊥于G , 11AB ACC A ⊥平面, 1AB AG ∴⊥
从而11AG ABC ⊥平面. 故1
AG
即为所求的距离。
易求1AG b
=。
【点评】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把所求的点到平面的距离转移到平行线上另一点到平面的距离来求,
是我们常用的方法。
(2)对称转移或利用定比分点
C
C
例3、如图,已知ABCD 是矩形,AB =a ,AD = b ,PA
平面ABCD ,PA =2c ,Q 是PA 的中点.求P 到
平面BQD 的距离.
解:过A 作AE
BD ⊥垂足为E ,连结QE 。
∵平面BQD 经过线段PA 的中点,∴P
到平面BQD 的距离等于A 到平面BQD 的距离.在△AQE 中,作AH
QE 于H .∵BD
AE ,
BD QE ,∴BD 平面AQE .∴BD AH ,AH 平面BQE ,即AH 为A 到平面BQD 的距离.
在Rt △AQE 中,∵AQ =c ,AE =
2
2
b
a a
b +,∴AH =
2
2
2
2
2
2
a
c c b b a abc ++.
例4、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O 为上底面
1111A B C D 的中心。
求点O 到平面
11ABC D 的距离。
析:点1A 到平面
1111A B C D 的距离为线段1A E
的长,易求得1A E =
.又O 为
11AC 的中点,故点
O 到平面11ABC D
的距离为4。
【点评】 转移构造常利用已知平面点分某条斜线段所成的比,体现着转化的思想。
二、由点向平面引垂线,垂足无法确定或难确定时 1、等体积法(利用三棱锥的体积公式) 例5、已知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是A B ''、CD 的
中点,求点B 到平面
AEC F
'的距离。
解:连结AE 、BF 、EF ,则点B 到平面
AEC F
'的距离即为点B 到平面AEF 的
距离。
设点B 到平面AEF 的距离为h, 根据--=E ABF B AEF V V 则
1
1=3
3ABF
AEF
EG S
h
S ,得h 【点评】 由于四面体以不同面为底的体积相等,因而等体积法的关键是将距离看成是某四面体的高。
2、 运用面面角或利用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例6、在直角梯形ABCD 中,0
90D BAD ∠=∠=,1
2
AD DC AB a ==
=。
将ADC ∆沿AC 折起
使D 到'
D ,如果二面角'
D
AC B --为060,求点'D 到面ABC 的距离。
⇒
A
解:设'
D 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为O,
E 为AC 的中点,连结OE
A
B
A
由于
'D E AC ⊥,故'D EO ∠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即'D EO ∠=060。
又'D E =
2
a ,所以
'D O ='D E 0sin 60=
4
a 。
例7、已知ABCD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E、F分别是AB、AD的中点,GC垂直于ABCD所在平面,且GC=2,求点B 到平面EFG的距离. 解:设M为FE与CB的延长线的交点,作GM BR
⊥,R为垂足. 又EB GM ⊥,
所以平面BER⊥平面EFG。
又ER为它们的交线
∴∠REB就是EB与平面EFG所成的角θ 由△MRB∽△MCG,可得
10
2
=⋅=⇒=MG CG MB RB MG MB CG RB ,
在Rt△REB中, sin sin 11
BR BER ER θ
=∠=
=
于是得所求之距离sin 11
d EB BER =⋅∠=
【点评】此法体现着角与距离间的转化,另一个变化是利用距离求角,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3、利用两平行平面的距离确定 对上例,有如下的计算方法:
解: 把平面EFG 补成一个正四棱柱的截面所在的平面.则面GMT 是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经过F 、E 、G 的截面所在的平面.MG 交BB 1于N ,TG 交DD 1于Q.作BP//MG ,交CG 于P ,连结DP.则有平面GTM//平面PDB 。
它们之间的距离就是所求之距离,于是可以把点B 平移到平面PDB 上任何一个位置。
而这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d 又同三棱柱GQN —PDB 的体积有关,所以可以利用三棱柱的体积确定所求之距离。
则有三棱柱GQN —PDB 的体积V 的关系式:
BN S d S V CD B PD B ⋅=⋅=∆∆(*).易求出BN=
2
3
,CP=
43
,,
BD=24
,PBD S ∆=
,8=∆CDB S 由关系式(*)可得,
3
2
83118⨯=⨯d
于是平行平面间的距离
11112=
d ,即点B 到面EFG 的距离为11。
【点评】若两平面平行,则平面内的任一条直线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等于两平面间的距离,对于分别位于两个平行平面内的异面直线之间的距离也等于两平面间的距离。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体会。
三、向量法
例8、 如图所示的多面体是由底面为ABCD 的长方体被截面AEC 1F 所截面而得到的,其中AB=4,BC=2,CC 1=3,BE=1.
求: 点C 到平面AEC 1F 的距离.
解: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2,0,0),
C (0,4,0),E (2,4,1),C 1(0,4,3).设F (0,0,z ). ∵AEC 1F 为平行四边形,
11,
,(2,0,)(2,0,2),2.(0,0,2).
AEC F AF EC z z F ∴∴=-=-∴=∴由为平行四边形由得 设1n 为平面AEC 1F 的法向量,
)1,,(,11y x n ADF n =故可设不垂直于平面显然 110,0410
2020
0,n AE x y x y n AF ⎧⋅=⨯+⨯+=⎧⎪⎨⎨-⨯+⨯+=⋅=⎩⎪⎩由得⎪⎩
⎪⎨⎧-==∴⎩⎨⎧=+-=+.41,
1,022,014y x x y 即111),3,0,0(n CC CC 与设又=的夹角为a ,则 .33
33
4116
1
133|
|||cos 1111=++
⨯=
⋅=
n CC α ∴C 到平面AEC 1F
的距离为1||cos 3d
CC α===
【点评】若点P 为平面α外一点,点A 为平面α内任一点,平面的法向量为
,则点P 到平面α的
距离公式为d =。
当我们学习了空间解几以后,还有点到平面的距离公式,这里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