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地图集

合集下载

徽语

徽语

徽语,也称徽州话,是古代吴越语系的一个分支,是《中国语言地图集》中新划分出的一种汉语方言,也有学者倾向于将徽语划归到吴语里去。

它是分布于新安江流域的安徽省南部的旧徽州府,浙江省西北部的旧严州府、江西省北部的旧饶州府部分地区的语言。

新版《中国语言地图集》说明:【第三,是把徽语从吴语区里划分出来。

安徽南部的方言错综复杂,既有吴语的特征,又有某些江淮官话的特点,很早就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

赵元任1962《绩溪岭北音系》就说过徽州方言在全国方言里很难归类。

后来很多学者多把这一带方言笼统地归入吴语区。

《地图集》根据实际情况,在皖南地区划出宣州片,归入吴语区。

更重要的是让徽语单独成区,包括安徽南部,以及相邻的浙江旧严州府地区,江西的德兴,原浮梁县。

共十六个县市。

】关于“徽语”当设不当设的问题把徽语从吴语中独立出来,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很多学者还是坚持把徽语划归吴语范围。

在历史上徽州话一直是吴语的一个分支。

把徽语单独从吴语方言中单独列出来的。

造成全中国仅旧徽州府+严州府+旌德县+浮梁县仅400万的人,面积不大的一块地方说徽语的地盘。

赵元任先生:“因为所有的徽州话都分阴阳去,近似吴语,换言之,可以认为是吴语的一种”,“这一隅的方音很有点介乎吴楚之间的意味,口音听起来也呈近乎吴语的印象”“徽语范围太小,不能独立,我认为该归入吴语群。

”徽州方言很复杂,内部差异很大,外地人不容易听懂,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徽州方言独立也好,归入吴语也好,都并不妨碍徽州人对她的热爱。

使用人口:安徽省:屯溪区、徽州区、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绩溪县、旌德县(西乡话)、石台县(占大话)、宁国市(胡乐话)、东至县(西南郎木塔一带)人口约197万浙江省:淳安县,建德市,临安市(昌化以西),桐庐县(西部)(严州片)人口约106万江西省:婺源县、德兴市、浮梁县人口约133万所以,徽语总人口大概在436万人左右。

徽语可以细分为五个片,分别是:绩歙片休黟片祁德片严州片旌占片徽语危机:在江淮官话与普通话的大肆冲击下,徽语经历着和和吴语一样的危机。

赣_吴_徽语交接地带横峰葛源话的特点和性质

赣_吴_徽语交接地带横峰葛源话的特点和性质

①2000年,上饶地区撤地设市,原县级上饶市改为信州区,隶属新设的上饶市。

②德兴于1992年撤县设市(县级市)。

③浮梁县于1988年重新设立县的建制,隶属景德镇市。

收稿日期:2008-04-07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招标立项课题(江西赣方言区域中的方言岛及其所受赣方言影响的研究,赣教社政字[2008]5号)作者简介:胡松柏(1952-),男,江西广丰人,文学博士,南昌大学客赣方言与语言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

赣、吴、徽语交接地带横峰葛源话的特点和性质胡松柏,刘存雨(南昌大学客赣方言与语言应用研究中心,江西南昌330031) 摘 要:葛源位于横峰县北,与上饶县、德兴市辖境相邻接。

葛源话系因唐初玉山县移民入迁定居而演变形成。

葛源话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表明,处于赣、吴、徽语交接地带的葛源话,是朝着赣语化方向发展的保留有吴语底子且受徽语影响的一种混合方言。

关键词:葛源话;方言交接地带;混合方言中图分类号:H1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237(2008)04-0048-04 汉语的赣语、吴语、徽语三大方言在赣东北相交接。

《中国语言地图集》列出赣东北的上饶市①和上饶县、广丰县、玉山县及德兴县②的陇头为吴语区,婺源县(南部太白乡及赋春以西除外)、德兴县(陇头除外)和景德镇的旧浮梁县③为徽语区,鄱阳、景德镇市区、乐平、弋阳、横峰、铅山等县市为赣语区。

赣语、吴语、徽语在赣东北交接的态势可大致用纵横两条分界线表示:从北到南划一条纵线,纵线以西是鄱阳、景德镇市区、乐平、弋阳、横峰、铅山;从纵线中段往东划出一条横线,横线以北是浮梁、婺源、德兴,横线以南是玉山、上饶县、上饶市区、广丰。

位于横线与纵线交点周边的弋阳、横峰、上饶县、德兴4县市的接壤处便是赣语、吴语、徽语的交接地带。

方言的分布及其分区的确定,与行政区划有关,但也不完全以之为界。

根据我们对上述4县市接壤处方言情况的考察,发现有方言跨县市分布的情况和方言归属未明的情况。

中国语言地图

中国语言地图

以上五项是《地图集》对汉语方 言分区最主要的新见解。《地图 集》对汉语方言的分区,大体上 还是反映了汉语方言分布的实际 情况的。《地图集》里对汉语方 言的五个层次的划分,也是我们 目前能够找到的一种比较理想的、 比较通用的层次划分。
三、提出汉语方言的分区的两个基本标准。 早期的汉语方言分区,不可能提出明确的分区标准, 因为当时没有这个条件。所以早期的汉语方言分区,难免 有主观印象的色彩。必须等到掌握了足够多的方言事实之 后,才能提出必要的分区标准。《地图集》对方言区的划 分,从大处看有两个重要的标准:一个是古入声字的演变; 一个是古浊声母字的演变。按照古入声字的演变标准,可 以把官话和非官话分开,官话方言绝大多数地点古入声字 今读舒声(江淮官话和其它官话的零星地点除外),非官 话方言古入声字今仍读入声,例外的情况很少;根据古清 音声母入声字的演变,又可以把官话大区分为八个区。按 照古浊音声母字的演变标准,可以划分九个非官话方言, 当然也可以用来把官话大区分开。
第二,是把晋语区从官话方言里分立出 来。《地图集》对晋语定义为“山西省及 其毗邻地区有入声的方言”,因此晋语和 山西方言是两个概念。山西方言是从地 理范畴指称山西省境内的方言。晋语是一带有入声的方言, 不包括山西境内的中原官话和冀鲁官话, 也不包括山西及其毗邻地区以外的有入 声的其它官话方言。
例如: 官话大区:除江淮官话和其它官话的零星地点外,官话方言没有入声,古入声字今读舒 声。 东北官话:古入声清音声母字今读上声字的比北京多。 北京官话:古入声清音声母字今分归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 冀鲁官话:古入声清音声母字今读阴平,或多数读阴平。 胶辽官话:古入声清音声母字今读上声。 中原官话:古入声清音声母字和次浊声母字今读阴平。 兰银官话:古入声清音声母字今读去声。 西南官话:大多数地方古入声字不论清浊都读阳平。 江淮官话:古入声字今读入声。 晋语区:古入声字今读入声。 吴语区:古全浊音声母字今读浊音声母。 徽语区:古全浊音声母字今读塞音塞擦音时,大多数读送气清音,但也有读不送气清音 的。 赣语区:古全浊音声母字今读塞音塞擦音时,读送气清音;古次浊声母上声字一般不读阴 平。 湘语区:古全浊音声母字今读塞音塞擦音时,有的地方仍读浊音,有的地方不论平仄都读为 不送气清音。 闽语区:古全浊音声母字今读塞音塞擦音时,今多数读不送气清音,少数读送气清音。 粤语区:古全浊音声母字今读塞音塞擦音时,多数地点今逢阳平阳上读送气清音,逢阳去阳 入读不送气清音。 平话区:古全浊音声母字今读塞音塞擦音时,今读一般都是不送气清音。 客家话:古全浊音声母字今读塞音塞擦音时,今读送气清音,但一些口语常用字(如 “渠笨”) 往往读不送气清音;部分古全浊音声母上声字今读阴平。

地理语言学理论和汉语方言地图集

地理语言学理论和汉语方言地图集

地理语言学理论和汉语方言地图集地理语言学理论和汉语方言地图集*曹志耘提要本文介绍了西方地理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及其发展情况,回顾了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地理语言学的研究情况,并分析目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目前正在进行的“汉语方言地图集”课题是中国地理语言学建设的基础工程,本文介绍了该项研究的目的、意义、价值、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

关键词地理语言学;汉语方言;方言地图1 地理语言学理论1.1定义地理语言学(geographical linguistics),又叫语言地理学(linguistic geography),以众多地点的语言事实调查为基础,利用语言地图的方式描述语言现象的地理分布状况,结合社会文化因素解释这些分布的原因,探索语言变化的过程和机制。

1.2兴起和发展地理语言学兴起于19世纪后期。

最早进行方言调查并绘制方言地图的是德国语言学家文克尔(Georg Wenker),他于1876年向莱茵河地区的所有小学教师寄发了一份由约300个词组成的40个句子的调查表,请被调查者用当地方言转写出来,在此基础上画出了6幅方言地图(《德国语言地图》1册,1881年)。

地理语言学早期的代表人物是法国语言学家吉叶龙(Jules Gilliéron),他训练艾德蒙(Edmond Edmont)调查了650个法语方言点的约2000个词语,编写出版了《法国语言地图集》12册(1902-1914年和1920年)。

在这项研究过程中,他发现几乎每一个词都有自己独特的同语线,因而提出了“每一个词都有它自己的历史”的口号,并与青年语法学派的“语音规律无例外”口号相抗衡。

(徐通锵1991:223-229)随着地理语言学的发展,在欧美各国相继出版了大量的语言地图集,例如芮德(F. Wrede)的《德国语言地图集》6册(1926),雅伯尔格(K. Jaberg)、俅德(J. Jud)的《意大利瑞士语言地图集》8册(1928-1940)等。

河南固始方言中的两种特殊语法现象

河南固始方言中的两种特殊语法现象

河南固始方言中的两种特殊语法现象固始方言是河南信阳方言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语言地图集》将其归属于北方方言的中原官话。

由于特殊的区域文化背景,它兼有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的特征,呈现出交融性的特点。

本文试从称代词、助词“的”两个方面来加以讨论。

标签:固始方言称代词助词“的”固始县位于河南省信阳地区最东部,与安徽省接壤。

商周之际中原部族南进,与当地土著部族融合,形成诸侯国蓼(固始又称为蓼城);到春秋战国之交,蓼被楚所灭,因而在文化上受荆楚文化的影响较大。

[1]由于该地区正处于南北过渡地带,鄂豫皖三省的交界处,所以语言上虽属中原官话,但却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

据《中国语言地图集》,固始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区信蚌片。

本文分两个部分举例分析固始方言的特殊语法现象。

一、称代词称代词包括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固始方言中的疑问代词具有中原官话的共性。

本文主要分析固始方言中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中的典型现象。

(一)人称代词固始方言与中原官话的人称代词大致相同,但是在“咱”“俺”的用法上有不同之处。

“咱”“俺”是中原官话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人称代词,在中原官话中有严格的区分:“咱”指代说话双方,“俺”指代自身。

在固始方言中“咱”“俺”之间的界限较模糊,很多用“咱”的场合可以用“俺”来代替。

如:(1)——姐,你刚才说啥?——俺(咱)爸叫你。

但是,用“俺”的场合绝不能用“咱”来代替,如:(2)俺(我)知道错了。

(3)俺们(我们)明天去北京。

(二)指示代词普通话中的指示代词是二分的,“这”表近指,“那”表远指。

固始方言中的指示代词是三分的,在“这”“那”之外还有一个“聂”字,是介于“这”“那”之间的中指代词,当多个指代事物出现时,才用“聂”,如“这个不好,聂个还差不多,那个也不错”。

“这个”指代最近的事物,“那个”指代最远的事物,“聂个”指代比“这个”远,比“那个”近的事物。

它的读音也具有中和性,取远指“那”的声母,近指“这”(固始话中发jiè音)的韵母,声调三者一致。

现代汉语十五讲题目

现代汉语十五讲题目

现代汉语十五讲题目十五讲补充关于汉语1.语言:系统里,语音、词汇、语法被看作是语言的三大要素。

2.语言学历史语言学、文字学、方言学、对比语言学、语言类型学、理论语言学、形式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习得语言学、文化语言学、模糊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病理语言学、法律语言学、新闻语言学、广告语言学、语文学、写作学、修辞学、第二语言教学学、计算语言学3.汉语的特点:1)语音上:1每个音节都有声调2音节分明,构造简单而有规律2)词汇上:1双音节词占优势2合成词占绝对优势3)语法上:1缺乏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2只要语境允许,句法成分,包括重要的虚词,都可以省略3上述两点带来的次特点:A词类与句法成分一对多的对应B句子的构造规则跟词组的构造规则基本一致C同一种语法关系可以隐含较大的语义容量和复杂的语义关系而无任何形式标志4.语序固定,语序成为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5.有量词和语气词汉语研究概述20世纪汉语研究:1.现代科学意义上的中国语言学从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开始2.唐兰《古文字学导论》标志着现代汉字学的建立3.现代汉字学在20世纪80年代后成为汉字学的一个新的分支4.50年代王力开创了汉语语法的历时研究,为汉语语法史研究奠定了基础5.80年代开展了“语法化”即实词虚化的研究6.黎锦熙和吕叔湘是我国近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奠基者7.20世纪初,实验语音学进入萌芽阶段8.刘复《四声实验录》是我国第一部用实验方法研究汉语语音的著作9.赵元任创制了五度制标调法-国际通行的标记汉字声调的方法,《音位标音法的多能性》-誉为音位学创始时期的经典著作10.最早先后提出区分字和词的是章士钊和黎锦熙11.词本位的确立是现代汉语词汇学建立的前提12.“义素分析法”的引入、“词义构成成分分析法”的提出,标志着汉语词义研究逐步走向成熟13.西汉扬雄《方言》是我国最早的方言调查研究成果14.赵元任最早按《切韵》设计了《方言调查表格》15.《中国语言地图集》、《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现代汉语方言音库》是我国语言科学的基本建设16.陈望道《文字发凡·修辞学》真正建立起比较科学、完整的现代汉语修辞学体系,明确提出“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的修辞宗旨17.50年代提出“结合现实语境、注意交际效果”的原则18.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在19世纪70年代被确认,标志是《语用学杂志》在荷兰的出版发行19.对外汉语教学的当务之急是要围绕着“怎样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外国或外族学生尽快学习、掌握好汉语”这一基本问题全盘规划,开展基础性研究工作,并进一步加强相应的教材建设。

晋方言

晋方言

10.文白异读 (1)晋语的文白异读现象主要集中在山西的中 部及与北部邻近中部的地区。 (2)变读。改变一个字的声母、韵母或者声调 的读法来表示另外一种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如平遥“娘”文读 niang,大娘,大伯父之妻; 白读nye,寺庙里供奉的娘娘;变读nia,祖母。
晋方言特点之语法
1.表音词缀“圪” (1)分布广泛在晋语区。 (2)没有具体词汇意义,但是有时有语法意义。 (3)也可作为语气助词表停顿或某种感情色彩。 圪头词是晋语中最有特点的一类词汇,名词、动词、形容 词、副词、量词等中都有分布,因其词语前缀为“圪”,故名。 晋语各片中都不同程度的有大量圪头词,一些毗邻晋语的官话 区也有少量圪头词。关于圪头词的来源至今是个谜,有人认为 圪头词来源于上古汉语的复辅音。
2.复杂的连续变调 晋语的声调有极复杂的连续变调现象,也就是一个字的声调 会根据它相邻的字而变化。晋语连续变调在各种汉语里显得特 别的地方有:变调的规则会根据相邻的字的语法功能而不同。 因此形容词-名词复合词及动词-宾语复合词使用不同的变调 规则。当每个字单独发音的时候合并的声调可能会在连续变调 的时候分化出来。
4.晋语使用前缀来构成不同种类的派生词 譬如圪~、忽~、入~,日鬼>鬼
晋方言特点之词汇
保留古汉语词义。 1.荷 “荷”在汉语中有两音两义。《汉语大词典》“荷”①莲、芙 蓉;②扛、承担。“荷”的“莲”义,用法古今一致,而 “荷”的“扛、承担”义现代汉语中已经较少使用,只在一 些带有文言色彩的词语或一些成语中才出现,如“荷锄 归’”“荷枪实弹”。 这个古老的意义却保存在晋中方言。如晋语:“荷不动就 算啦”“把东西荷上”“我能荷动,他荷不动”……“荷”的 用法涉及晋语区多个县市,口语中其意义完全替代了“拿”。 侯精一先生《现代晋语的研究》一文中列出十余条山西中区 方言最常用的词语,其中就有“荷”,在太原、清徐、平遥、 孝义、文水等多地方言中均表示“拿”的意思。

晋语,邯新片

晋语,邯新片

1987 年《中国语言地图集》B7 图把晋语分为八片: 并州片、吕梁片( 汾州小片、兴隰小片) 、上党片、五台片、大包片、张呼片、邯新片(磁漳小片、获济小片) 和志延片。

2006年修改,仍将晋语分为八片, 名称不变。

所作的变动是新增两个小片,调整两个小片。

新增的两个小片是将上党片分为长治小片、晋城小片。

调整的两个小片是吕梁片之汾州小片仍沿用旧称, 兴隰小片改称隰县小片。

各片所辖方言点有所变动。

根据有无人声这条标准, 晋语方言点的变动分三种情形: ¹新增方言点十九个, 分别在山西、河北、内蒙古自治区和陕西四省区。

其中山西省四点: 蒲县、汾西两点由中原官话汾河片改属晋语吕梁片隰县小片; 安泽一点由中原官话汾河片改属晋语上党片长治小片; 古交设点,属晋语并州片。

河北省南和一点由冀鲁官话石济片改属晋语邯新片磁漳小片。

内蒙古自治区十一点: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四子王旗、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七点属晋语大包片; 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二连浩特四点属晋语张呼片。

陕西省延安、延长、甘泉三点由中原官话秦陇片改属晋语志延片。

º变动归属的方言点十三个。

其中山西省十二点: 兴县、岚县、静乐、石楼、交口五点由吕梁片兴限小片改属汾州小片; 限县、永和、大宁三点由吕梁片兴瞩小片改属瞩县小片; 晋城、阳城两点由邯新片获济小片改属上党片晋城小片; 陵川、高平两点由上党片改属上党片晋城小片。

河南省林州(原林县)一点由邯新片磁漳小片改属获济小片。

减少方言点三个。

河北省内丘、临城、魏县三点由晋语邯新片磁漳小片改属冀鲁官话石济片邢衡小片。

晋语方言片、方言小片及方言点的变动情况1987 年《中国语言地图集》B7 图把晋语分为八片: 并州片、吕梁片( 汾州小片、兴隰小片) 、上党片、五台片、大包片、张呼片、邯新片(磁漳小片、获济小片) 和志延片。

2006年修改,仍将晋语分为八片, 名称不变。

论保唐片方言的归属

论保唐片方言的归属

论保唐片方言的归属张树铮【摘要】保唐片方言被《中国语言地图集》归于冀鲁官话,但它古清入字今散归四声的特点其实与北京(东北)官话一致,而与冀鲁官话的石济片和沧惠片扞格不入.从现状看,保唐片方言与北京官话在许多语音特征上相同或相似;从历史看,它们都是燕云十六州割让于辽后在古幽燕方言基础上疏离中原地区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认为,应当将保唐片方言归于北京官话,并将北京官话分为北京片、东北片、保唐片三大片.【期刊名称】《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00)004【总页数】7页(P147-153)【关键词】保唐片方言;冀鲁官话;北京官话;方言分区【作者】张树铮【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济南250100【正文语种】中文一、保唐片方言在冀鲁官话中的尴尬地位《中国语言地图集》分冀鲁官话为三片:保(定)唐(山)片、石(家庄)济(南)片、沧(州)惠(民)片,其中保唐片分涞(源)阜(平)、定(州)霸(州)、天津、蓟(县)遵(化)、滦(县)昌(黎)、抚(宁)(卢)龙6个小片,主要分布在从河北西境的涞源到保定、天津再到冀东的山海关一线,另有山西的广灵一点。

从语言地理看,保唐片西及西北与晋方言接壤,北边拱卫北京官话,东边则阻断了北京官话和东北官话,其南与冀鲁官话的另外两片石济片和沧惠片呈品字形分布。

据统计,保唐片共有72个县市区,人口约3253万① 参见钱曾怡主编:《汉语官话方言研究》第四章《冀鲁官话》,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

其中,分区的市以区为单位,如唐山市下辖6个区,按6区计算。

冀鲁官话总使用人数约9159万。

保唐片虽为冀鲁官话鼎立的三片之一,但却不具有冀鲁官话的典型特征。

据《中国语言地图集》(以下简称《地图集》),官话方言的次方言,是根据中古入声的今调类的特点来划分的,具体情况详见表1。

表1 官话方言古入声的今读(《地图集》A2-2表三)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中国语言地图集》,香港:朗文出版(远东)有限公司,1987年。

对外汉语专业阅读书目

对外汉语专业阅读书目

对外汉语专业阅读书目一、语言学本体研究(一)通论类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现代汉语通论》教学指导,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现代汉语通论》参考文献精选,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现代汉语,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现代汉语,北京大学中文系,商务印书馆,2000年。

现代汉语,邢福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

现代汉语教程,邢公畹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

现代汉语,钱乃荣主编。

(二)绪论类语言论,布龙菲尔德,商务印书馆, 1999年。

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萨丕尔,商务印书馆, 1999年。

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商务印书馆, 1999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汉语》,朱德熙。

汉语概说,罗杰瑞,语文出版社,1995年。

汉语如是观,史有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年。

中国语言和中国社会,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中国语言地图集,香港朗文出版公司,1989年。

汉语方言学概要(第二版),袁家骅,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年。

现代汉语方言概论,侯精一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当前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吕冀平,戴昭铭,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中国语文现代化百年纪事(1892—1995),语文出版社,1997年。

语言的变化、进步还是退化,徐家祯,语文出版社,1997年。

(三)语音类普通语音学纲要,罗常培、王均,商务印书馆,1981年。

语音学教程,林焘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现代语音基础知识,曹剑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生成音系学理论及其应用,包智明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汉语非线性音系学,王洪君,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语音常识,董少文,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

普通话语音常识,徐世荣,语文出版社,1999年。

普通话语音训练教程,宋欣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

普通话音位,吴天惠,湖北教育出版社,1985年。

现代汉语 答案

现代汉语 答案

四、参考答案[强化练习](一)名词解释1、(黄伯荣、廖序东先生主编《现代汉语》,以下简称黄本)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胡裕树先生主编《现代汉语》,以下简称胡本)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黄本)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既有多种方言,也有民族共同语。

(胡本)现代汉语有广狭二义,广义的包括各种方言,狭义的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邢福义先生主编《现代汉语》,以下简称邢本)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的语言,包括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现代汉语方言。

3、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4、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

(二)判断改错1、√2、×书面语和口语的发展不是同步的,前者往往慢于后者。

3、√4、×汉语比汉字产生的早。

5、√6、×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的。

7、√8、√9、√10、×现代汉语语汇在音节上以双音节为主。

11、×现代汉语的修饰语用在中心语前面,英语的修饰语有的用在中心语前面,有的用在中心语的后面。

12、×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不是消灭方言,而是消除方言隔阂。

13、√14、√15、×白话是在唐宋产生的。

16、√17、×方言与共同语都有完整的系统。

18、√19、×民族共同语和方言不是对立的,而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20、√21、√22、×现代汉语的新造词以双音节为多。

23、√24、√(三)单项选择1、B2、A3、B4、D5、B6、D7、A8、B9、D 10、C11、B 12、A 13、B 14、C 15、B(四)多项选择1、ABC2、CD3、ABCD4、ABCD5、AB6、ABC7、BD8、ABC9、ABCD 10、ABC 11、BCD 12、AD 13、ABCD 14、ABCD(五)简要回答1、“现代汉语”这一术语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用法。

汉语方言的分区

汉语方言的分区

汉语方言的分区方言是语言的地方变体,是通行于某一地域的语言(或称地理方言)。

方言又是与民族共同语相比较而言的,现代汉语方言与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不同分支。

普通话的发展比方言要快,是现代汉语发展的一种高级形式。

普通话与方言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词汇和语法也有一定差异。

汉语方言分歧严重。

造成各地方言差异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山川地理阻隔,交通不便、政治区划造成的向心力和封闭性;人口流动、迁徙等原因。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因素,造成我国汉语方言复杂、分歧严重的现实。

《中国语言地图集》将我国汉语方言作了比校细致的划分,这里作扼要介绍。

1 .汉语方言的十大方言区( 1 )北方方言区北方方言区也称官话区。

北方方言是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基础方言。

北方方言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北,包括云南、贵、四川三省及重庆市的广大地域。

北方方言内部一致性强,各地方言可以通行。

( 2 )晋语区晋语分布在我国山西省境内及相邻的内蒙古、河北、河南、陕西的部分地域。

晋语区虽然地处我国北方,但还保留着带喉塞音尾的入声,因而与周边的北方方言(官话)有明显区别。

( 3 )吴语区吴语分布在江苏省东南,上海市,以及浙江省及相邻的赣东北、闽北地域。

( 4 )徽语区徽语分布在安徽省南部、浙江省西部和江西省东北等地域。

( 5 )赣语区赣语分布在江西省中部和北部,湖南省东部和西南部,湖北省东南部,以及安徽省南部、福建省西北部的部分地域。

( 6 )湘语区湘语分布在湖南省中部湘江、资水、沅江流域,以及湘江上游广西的东北角等地狱。

(7 )闽语区闽语分布在福建、台湾、海南三省的大部分地域,以及广东省东部潮汕地区和雷州半岛一带地域。

(8 )粤语区粤语分布在广东、广西的珠江三角洲一带地域。

(9 )平话区广西中部一带的汉语方言,主要分布在桂林、柳州、南宁之间的交通要道一带地域。

(10 )客家话区客家话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四川、湖南、台湾、海南等地域,比较集中的是广东省东部、中部,福建省西部和江西省南部。

中国语言地图集

中国语言地图集

中国语言地图集
《中国语言地图集》(下文简称《地图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合作编纂,由香港朗文(远东)有限公司于1987年和1990年分两次正式出版。

有中文、英文两种版本。

《地图集》共有50×36厘米彩色地图三十五幅,每幅图附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地图集》中汉语方言分区图及文字说明部分,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组织全国部分汉语方言工作者共同编制的,由李荣、熊正辉、张振兴担任主编。

这项工作包括方言调查,新旧资料整理分析,绘制分区草图和编写文字说明等几个步骤。

1983年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为六五国家重点社科项目,同年项目工作正式启动,1987年全部完成。

《地图集》在全面的语言学调查的基础上对语言进行分类,相比其他分类方法更为科学,已成为学界实际上的学科标准。

汉语语言学史大事记

汉语语言学史大事记

语言学史大事记(转载之五)(2007-06-28 12:25:54)(2010-9-5 转录自“君子小人”新浪博客)公元1986年:《语文建设》2月创刊,它的前身是《文字改革》(1957)、《拼音》(1956)。

王力在北京逝世。

国际语用学学会成立。

乔姆斯基发表《语障》,提出“语障”理论。

中国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召开。

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

《现代汉语频率词典》出版。

罗宾斯著、李振麟等译《普通语言学概论》、霍凯特著、索振羽等译《现代语言学教程》出版。

李临定《现代汉语句型》、李思敬《汉语“儿”[? ]音史研究》、薛凤生《北京音系解析》、雅洪托夫《汉语史论集》等书出版。

公元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民族研究所与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合作编著的《中国语言地图集》在香港出版。

照那斯图、杨耐思《蒙古字韵校本》出版。

中国音韵学会与江西省有关单位举行“纪念周德清诞辰710周年学术讨论会”。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在北京成立。

第14届国际语言学家大会在柏林举行。

《世界汉语教学》杂志创刊。

高本汉著、聂鸿音译《中上古汉语音韵学纲要》、张琨著、张贤豹译《汉语音韵史论文集》、唐作藩《音韵学教程》、陈复华、何九盈《古韵通晓》、龚千炎《中国语法学史稿》等书出版。

李方桂在美国逝世。

公元1988年:《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出版。

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议召开,邵荣芬为会长。

《古汉语研究》创刊。

汉语语音合成研究工作取得进展。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发布。

北京图书馆编著的《汉字属性字典》出版。

裘锡圭著《文字学概要》、胡明扬主编《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出版。

傅懋勣逝世。

公元1989年:第16届国际系统语法大会在赫尔辛基举行。

朱德熙著《语法丛稿》,张斌、胡裕树著《汉语语法研究》,吴宗济、林茂灿主编《实验语音学纲要》等书出版。

丁声树、岑麒祥逝世。

公元1990年:孙竹主编《蒙古语族语言词典》、戴庆厦《藏缅语族语言研究》、宣德五、赵习、金淳培《朝鲜语方言调查报告》、严学宭《广韵导读》、鲍明炜《唐代诗文韵部研究》出版。

1704-全国-现代汉语自考真题及答案

1704-全国-现代汉语自考真题及答案

1704-全国-现代汉语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根据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语言地图集》所做的归类,现代汉语的大方言区有()(1分)A:7个B:8个C:9个D:10个2、下列汉字,属于合体字的是()(1分)A:秉B:曼C:十D:二3、作为一种表意文字,汉字在意义上代表()(1分)A:语素B:音素C:字母D:音节4、在汉字字形的结构系统中,最小的结构单位是()(1分)A:部件B:偏旁C:笔画D:部首5、下列各词,“老”属于词根的是()(1分)A:老板B:老鼠C:老婆D:老人6、下列韵母,不能构成零声母音节、只能和辅音声母构成音节的是()(1分)A:ongB:erC:uengD:a7、下列各词属于合成词的是()(1分)A:猩猩B:星星C:漫漫D:姗姗8、“冷板凳”是()(1分)A:惯用语B:谚语C:成语D:歇后语9、下列各词属予体词的是()(1分)A:区别词B:连词C:数词D:动词10、下列各短语属于偏正短语的是()(1分) A:学懂B:积极参与C:中国的首都北京D:伟大而质朴11、下列音节,调值为35的是()(1分) A:欢B:去C:里D:羊12、下列各句包含结果补语的是()(1分) A:快把水端进去!B:这篇文章写得很好。

C:你听明白了吗?D:今天冷死了。

13、下列音节,韵母是前元音的是()(1分) A:特B:寄C:五D:墨14、下列各句属于是非问句的是()(1分) A:小李考上了大学?B:火车站在哪儿?C:你认识不认识他呢?D:坐火车还是飞机?15、下列各词,两个音节声母都是舌尖中音的是()(1分)A:大闹B:子弟C:纪念D:小李16、“今天有四个大学的老师来听课。

”这句话违反了语用的()(1分)A:方式准则B:质量准则C:关联准则D:数量准则17、语音所代表的意义是由这种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这反映了语音的()(1分) A:生理性质B:社会性质C:物理性质D:强弱性质18、“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格是()(1分)A:拈连B:双关C:回环D:对偶19、下列各词属于敬词的是()(1分)A:犬子B:令爱C:敝校D:拙作20、“种花”的“花”和“花时间”的“花”属于()(1分)A:多义词B:反义词C:同音词D:同义词二、填空题(共6题,共6分)21、语音物理属性四要素中,指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现代汉语习题集试题及答案

现代汉语习题集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学习提要1.语言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际的最重要的工具。

语言是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的体系。

语言,包括口语和书面语。

2.现代汉语汉语就是汉民族的语言。

现代汉语就是现代汉民族的语言,包括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

3.汉语发展的历史阶段汉语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无文字记录的“史前时期”;第二阶段,有文字记录的上古时期,先秦时代;第三阶段,中古时期,两汉到隋唐时代,文字的应用十分广泛;第四阶段,晚唐至“五四运动”以前,这时期的汉语的与口语结合的书面语言发展十分繁荣。

第五阶段,“五四运动”至今,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成熟时期。

4.汉语发展的基本特征(1)地区性的分化特征;(2)超地区性(通用)的整合特征。

5.现代汉语的地位(1)从使用人口看,是全世界的语言中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2)在国内,现代汉语是法定的“国家通用语言”;(3)在国际上,现代汉语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语言,是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6.普通话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7.方言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

方言分化主要是移民带来了语言的分化,其次是交通的闭塞,语言的区域性发展的分化,逐渐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出现了差异,于是就形成了方言现象。

8.汉语方言分区汉语方言一般分为7大方言区:官话、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粤语、闽语。

二、强化练习(一)名词解释1、语言2、现代汉语3、普通话4、方言(二)判断改错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书面语和口语的发展是同步的。

3、现代汉语包括普通话和方言,通常说的现代汉语指的是普通话。

4、汉语和汉字是同时产生的。

5、普通话是我国的标准语。

6、普通话是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的。

7、现代汉语的方言分区的主要依据是语音。

8、英语和汉语都是联合国工作语言。

9、现代汉语语音在音节上没有复辅音。

10、现代汉语语汇在音节上以单音节为主。

中国语言地图集(包含各民族语言)

中国语言地图集(包含各民族语言)

中国语言地图集(包含各民族语言)
中国语言图
汉语语言部分
中国汉语方言图
官话之一:东北地区
官话之二: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西部
官话之三:河北、山东、皖北、苏北
官话之四:陕西、甘肃、青海、宁夏
官话之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官话之六:西南地区
晋语分布图:山西省及其附近地区
东南地区汉语方言
吴语:浙江、上海、苏南
客家话
广东东部、广西、福建西部、江南、湖南南部、海南、台湾、四川
闽语:福建、台湾、粤东、海南
安徽南部汉语方言
江西省及湖南省的汉语方言
广西壮族自治区汉语方言
广东省的汉语方言
海外汉语方言分布
海外汉语方言分布: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西部、泰国南部少数民族语言部分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图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分布图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语言分布图
满通古斯语族语言分布图:东北、新疆伊犁
蒙古语族语言图:东北、内蒙、青海、甘肃、新疆
蒙古语方言图
突厥语族语言图:新疆、青海、甘肃
中国南方少数民族语言分布图
壮侗语族语言图
苗瑶语族语言图
苗语方言图
藏缅语族语言图
藏语方言图
广西壮族自治区语言分布图
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图
云南省少数民族语言分布图
海南岛、台湾岛少数民族语言分布图
注:在上列图中,未单独标列少数民族语言的,通用汉语(参见汉族方言分布对照)。

现代汉语通论导论、语音部分练习题

现代汉语通论导论、语音部分练习题

导论、语音部分练习题一、填空题1.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____________。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____________起开始施行。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声调的五度标记法是________首先提出来的。

5.汉语普通话的韵母一共有_______个。

6.“Chern Shiingshen”用汉语拼音可以拼写为_________,其汉字形式为___________。

7.冬,都宗切;妥,他果切。

两者用的是________注音。

8.客家方言的代表是_________。

9.昆明话属于_____________。

10.根据“一”字的变调规律,“一心一意”中的两个“一”分别读作_________和__________。

11.声韵配合的规律主要表现在声母与__________之间的结合或排斥上。

12.声调音位又叫______________音位。

13.普通话中“造”的国际音标应为_____________。

14.雀这个音节的韵腹是____________。

15.“不动声色”中的“不”字声调该读__________。

16.普通话中有________个正则音节,有________个带调音节。

17.普通话中有________个辅音声母,有________个韵母,有_______个声调。

18.ㄅㄆㄇㄈ是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几组汉字中都是开口呼韵母的一组是()。

A.市、而、澳 B.药老赵 C.卡元内 D. 美灭我2.汉语拼音音节中,韵头都由()充当。

A.单元音 B.a、o、e C.o、i、u D.i、u、ü3.《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字母a、o、e对应的语音学单位是()。

A.音素 B.音位 C.音节 D.音位变体4.调类依次为去声、上声、阳平、阴平的是()。

A.千言万语 B.袖手旁观 C.五光十色 D.花红柳绿5.在下列各组汉字中,韵腹ɑ是同一个音位变体的一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