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分子结构——分子间的作用力、氢键、离子极化理论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极性的大小 可由偶极矩来衡量:
偶极矩 = q ·d
- q• -
d
+ q•+
µ是一个矢量,方向在化学中是从正极到负极。
d偶极长正电荷重心和负电荷重心的距离。偶极长d、
偶极子电荷q 是无法测定的,但偶极矩 可通过实验测得
µ的单位为D(德拜), 1D = 3.33×10-30 C·m。
因为一个电子的电量是1.6×10-19C,分子的直径在10-10 m 数量级,所以,分子电偶极矩大小数量级为10-30(C·m)。
变形性——受异性离子极化而发生电子云变形的能力。
阴离子变形性占主导,变形性的大小用极化率衡量。
正离子因电荷高、半径小,通常不易被极化变形; 负离子因半径较大,故容易受阳离子电场影响而变形。
(2)离子的极化作用的一般规律
(a) 高电荷、小半径的阳离子有强的极化力。 如:H+、Li+、Be2+、Sn4+、Fe3+ 等; Fe3+ Fe2+ ,Sn4+ Sn2+ ; Be2+ Mg2+ Ca2+ Ba2+ 。
极。诱导偶极矩()
的大小与外电场强度 成正比。
(4)分子的极化与瞬间偶极:
分子的正、负电荷重心在外电场的影响下会发生变化:
非极性分子
µ=0
极性分子
µ
无外电场时
∆µ
µ+∆µ
有外电场时
图4-51 外电场对分子极性的影响示意图
非极性分子被极化 后,产生诱导偶极
极性分子在电场的 诱导下,也能产生 诱导偶极,且总偶 极矩增大。
(3)离子的变形性的一般规律
(a) 大半径、高电荷的简单阴离子变形性大。 如:S2-、 I-、 Se2- ••• 等等。
(b) 18e、(18+2)e 壳层结构的低电荷阳离子,其变形性比 相近半径的稀有气体构型阳离子大得多。
范德华力一般包括三个部分:
取向力(极极):
永久偶极而产生的相互wk.baidu.com用力。
- + +-+ -+
取向力 - +- +
诱导力(极非极,极极): 诱导偶极同极性分子的永久偶 极间的作用力叫做诱导力。
+
++ 诱导力
色散力(所有分子间均存在): 由于存在“瞬间偶极”而产生 的相互作用力。



分子间范德华引力的特点:
一些分子的偶极矩:
表4-13 一些分子的偶极矩
分 子 µ/ D 分 子 µ/ D
H2
0
N2
0
BCl3
0
CO2
0
CS2
0
H2S 1.1
SO2 1.6
H2O
1.85
HCl 1.03
HBr 0.79
HI
0.38
NH3
1.66
CO
0.12
HCN 2.1
极性分子的这种 固有偶极叫做永久偶
极矩 。
外电场影响下所 产生的偶极叫诱导偶
(a) 永远存在于分子或原子间的一种静电作用力。 (b) 它是吸引力,其大小比化学键能小1~2个数量级。 (c) 一般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d) 作用范围只有几pm。 (e) 范德华力有三种。除强极性分子外,色散力永远是主要的。
表4-14 分子间的作用能(kJmol-1)的分配
范德华力对共价化合物物理性质的影响:
分子间范德华力的大小可说明共价化合物间 的物理性质差异:
如,熔点、沸点的高低,溶解度的大小, 液化、结晶现象及相似相溶原理 ••• 等等。
问题: 决定物质熔点、沸点的因素还有哪些? 如: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原子晶体。
4-3 离子的极化
来自异号离子的电场作用使离子的电子云偏 离球对称,产生诱导偶极矩的过程称离子极化。
§4-4 分子间作用力
4-1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
(1)键的极性
键的极性由两元素的电负性差x决定或由键矩决定。 x越大,键的极性越大。
(2)分子的极性
极性分子:正电荷重心和负电荷重心不互相重合的分子。 非极性分子:两个电荷重心互相重合的分子。
由非极性键构成的分子 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如,单质多原子分子:H2、Cl2、S8、 P4 •••等。
离子相互极化的增强
• • • • • • ••
键的极性的增大 图4-55 由离子键向共价键的过渡
(1)离子的极化力和变形性
极化力( )—— 一种离子使邻近的异性离子极化而
变形的能力,通常阳离子极化力占主导。
极化力
Z* r
高电荷、小半径的阳离子 有强的极化力。如:Al3+、 B3+、Si4+、Cu2+、Fe3+ 等。
(b) 阳离子的壳层结构对极化力大小的影响:
> > 18e 、(18+2)e 、氦(Li+)
壳层结构的阳离子
(9~17)e 不规则 构型的离子(d 区)
8e稀有气体 构型的离子
(c) 复杂阴离子的极化作用通常较小(如 SCN-),但电荷高 的复杂阴离子有一定的极化作用(如 SO42-和 PO43- )。
分子在外电场中(或正、负离子本身的电场中)发生变形,产生 诱导偶极的过程叫分子的极化。
即使没有外电场存在,在某一瞬间,分子的正电荷重心和负电 荷重心也会发生不重合现象,这时产生的偶极称瞬间偶极。
4-2 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Van der Waals)力
气体能凝结成液体,固体表面有吸附现象,毛细管内 的液面会上升,粉末可压成片等,这些现象都证明分子与 分子之间有引力存在,通常把分子间力叫做范德华力。
分子间力是一种较弱的相互作用力,其结合能一般 小于40kJ·mol-1,比化学键能小1~2个数量级。
但范德华力是决定共价化合物的熔点、沸点高低、 溶解度大小等物理性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分子间力的性质属于电学性质,分子间力的产生与分 子的极化有关。对于范德华力本质的认识是随着量子力学 的出现而逐步深入的。
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是否一定是极性分子?
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分子是否 有极性,还与分子的空间构型有关。 若键的极性在分子中可相互抵消,则为非极性分子。
如:BF3、CH4、CCl4、CO2 •••等。 若键的极性在分子中不能相互抵消,则为极性分子。
如:NH3、H2O、PCl3、SO2 •••等。
(3)偶极矩(dipole moment)
离子的极化作用实际上是一种诱导力。
未极化
正负离子都有极化对方的能力和被对方极化的可能。 但通常把正离子视为极化者、负离子为被极化者。
离子极化的结果:
正、负离子的电子云发生变形,变成非球状离子, 电子云发生部分重叠,表现出一定的共价性,正、负离 子间的引力增强。
极化导致键长缩短,键能、晶格能增加;配位数下降, 结构向层型、链型、岛型过渡;溶解度降低,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