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行五脏及养生
黄帝内经:五脏、五行、五情、五色、五味、五季养生论
![黄帝内经:五脏、五行、五情、五色、五味、五季养生论](https://img.taocdn.com/s3/m/ee3e77cc5fbfc77da269b1d9.png)
黄帝内经:五脏、五行、五情、五色、五味、五季养生论文章来源网络黄帝内经脏腑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五行对应表五色与四性是祖国中医药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的颜色分别对不同的脏腑器官有所补益,均衡摄取才是真正治病、防病、保健、养生。
中医认为五行对应养体内的器官,木为肝,火为心,土为脾,水为肾,就保健治疗而言,五色《即青(绿)、赤、黄、白、黑》的药材及食物分别对应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因此对人体的五脏有不同的滋补作用。
青色对应五行为木,入肝能增强脏腑之气。
肝为解毒的器官所以青色食物有清肝解毒的作用。
赤色对应五行为火,入心能增强心脏之气,提高人体组织中细胞的活性,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预防流感及各种病毒的入侵,有清血、补血、通血的功效。
黄色对应五行为土,入脾,能增强脾脏之气,促进和调节新陈代谢,提高脾脏功能的抗病能力。
白色对应五行为金,入肺,可增强肺腑之气,提高肺腑器官抗病毒能力,止咳化痰,治虚劳咳血。
黑色对应五行为水,入肾,能增强肾脏之气,治阳痿遗精,腰腺酸病,补亏损及久病不复者。
可保健、养颜、抗衰、防癌,对生殖排尿系统大有好处。
一、五行1、五行学说来源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是指木(生长、生法、柔和、条达舒畅)、火(温热、升腾、明亮)、土(生化、承载、受纳)、金(清洁、清肃、收敛)、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五种物质的运动。
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2、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
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
五脏五行相生养生保健法
![五脏五行相生养生保健法](https://img.taocdn.com/s3/m/5087234a69eae009581bec9c.png)
五脏五行相生养生保健法1.肾区(五行为水):气海穴、关元穴方法:晨起或睡前用掌或空心拳轻轻拍打以上穴位各3-9分钟(或81次),一日1-2次。
功效:能强壮肾脏的功能,改善肾阳不足所致的疲倦乏力、四肢不温、阳痿、早泄、五更腹泻、颈椎及腰腿疼痛等症状。
能促进肾脏之精的化生,改善肾阴不足所致的眩晕、目干涩、脱发、白发、耳鸣、口干、咽喉干痛、皮肤干燥、关节活动发响、大便干结难解等症状。
2.肝区(五行为木):期门穴方法:晨起或睡前用掌轻轻拍打以上穴位3-9分钟(或81次),一日1-2次。
功效:能提高肝脏对人体气机的疏泄功能而促进全身血液对脏腑器官的濡养,能改善血液循环以消除全身的气滞血瘀和各种疼痛,如能防治经络部位的头晕、头痛、颈椎疼痛、腰椎疼痛、四肢关节疼痛;能防治脏腑内部的胸闷、胸口刺痛、各种肿瘤疾病等。
3.心脏区(五行为火):膻中穴方法:晨起或睡前用掌或空心拳轻轻拍打以上穴位各3-9分钟(或81次),一日1-2次。
功效:能快速强壮心脏功能、促进心脏血液循环,立即改变心脏的供血状态并改善心脏供血不足或心血瘀阻所致的胸闷、胸口刺痛、气短、心慌心跳等症状。
亦可用于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等各种心脏疾病。
4.脾区(五行为土):左胸肋部、中脘穴方法:晨起或睡前用掌或空心拳轻轻拍打以上穴位各3-9分钟(或81次),一日1-2次。
功效:能强壮脾脏功能、促进脾脏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促进脏腑对气血的化生并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状态,如改善食欲、提高食量、促进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增肥或减肥。
亦可用于防治贫血、肌肉萎缩、胃胀、胃痛、胃溃疡等各种胃病。
5.肺区(五行为金):中腑穴、云门穴部方法:晨起或睡前用掌或空心拳轻轻拍打以上穴位各3-9分钟(或81次),一日1-2次。
功效:能迅速提高肺脏对气血的输布功能而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改善因肺脏气虚而导致心脏供血不足所致的气虚血瘀证,如疲倦乏力、胸闷、胸口刺痛、气短、心慌心跳等症状。
亦可用于防治各种肺脏和心脏疾病,如过敏性鼻炎、习惯性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心脏方面的冠心病、心绞痛等。
五行学说与五脏养生
![五行学说与五脏养生](https://img.taocdn.com/s3/m/7f5e21be79563c1ec4da719f.png)
起居有常,外避湿气
养脾误区
淮山 养阴助湿、湿盛中 满、积滞,有实邪 者不宜。“补中益 气力,长肌肉,久 服耳目聪明”
黄芪 薏米
调养脾脏之道
中药调脾:淮山—滋养脾气 薏米—渗利脾湿 四君子丸、六君子丸—健脾益气 参苓白术丸—健脾化湿
音乐调脾 《十面埋伏》。脾气需要温和,这首曲
养心误区
莲子、莲子心
人参 三七、丹参
调养心脏之道
中药调心:莲子心—清心火 人参:大补元气 红参:温补心气 白参:补肺脾气 党参:平补气血 西洋参:清补气阴 三七、山楂、丹参:活心血
音乐调心 《紫竹调》,心气需要平和,这首曲子
中运用属于火的徵音和属于水的羽音配合很独特, 补水可以使心火不至于过旺,补火又可使水气不 至于过凉,利于心脏的功能运转。
之素稍重,刚好可以克制体内过多的木气,同时 曲中婉转地配上了较为合适的属于水的羽音,水 可以很好地滋养木气,使之柔软、顺畅。
养肝膳食
韭菜炒羊肝
原料:韭菜150克,羊肝200克,生姜,葱,精盐, 味精适可。
制作:将韭菜洗净,切成段;羊肝洗净,除去筋 膜,切成薄片;生姜切成片,葱切成节。将铁锅 烧热,注入菜油烧沸,投入羊肝翻炒,待羊肝变 色,即下韭菜、葱、姜和精盐翻炒片刻即成。
无论是饮食,四季养生,运动养生,还是经络养生,其核心 本质都是对于五脏的养护!
五脏养生之养肝
伤肝病因
情志伤肝:暴怒、郁怒 饮食伤肝:嗜酒、嗜辛辣之品 起居伤肝:熬夜、外受风邪
伤 肝 临 爪甲不荣 床 头晕目眩、多梦、易怒 表 两目干涩、迎风流泪、视物不清、 现 目赤肿痛
手足震颤、肢体麻木、屈伸不利
效用:补肝,养血,益目,适用于夜盲、目涩、 目难远视。
中医五行学平衡五脏功能维护身体健康
![中医五行学平衡五脏功能维护身体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27f3350f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9.png)
中医五行学平衡五脏功能维护身体健康中医学是中国传统的医学体系,它以维护身体平衡为核心理念,强调五行学说与五脏功能之间的关系。
在中医五行学中,五脏包括心、肺、肝、脾、肾,它们分别与五行(木、火、土、金、水)相对应。
通过平衡五脏的功能,我们可以维护身体的健康。
本文将探讨中医五行学如何帮助平衡五脏功能以及维护身体健康。
一、心与火心脏是五脏中的君主,“君主”在中医学中指的是最重要的器官。
心脏与火相对应,火能使物体燃烧、温暖,并具有明亮的特性。
在中医看来,心与情绪和精神状态密切相关。
保持心脏的健康对于身体和精神的平衡至关重要。
不同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平衡心脏的功能。
其中包括针灸、按摩、中药等自然疗法。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和经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能量的流动,从而调节和加强心脏功能。
此外,通过保持情绪稳定、减少压力、良好的睡眠和均衡的饮食也能有助于维护心脏的健康。
二、肺与金肺与金相对应,金具有清晰冷静和坚固的特性。
肺脏在中医学中负责呼吸和气机的运行,是人体的气门。
保持肺脏的健康对于增强免疫力和呼吸系统的功能至关重要。
中医强调空气的质量对肺功能的影响。
新鲜空气、户外活动和深呼吸有助于改善肺功能。
此外,中医推崇一些呼吸训练方法,如抱膝盘坐和腹式呼吸等,可以促进肺功能的平衡和改善。
三、肝与木肝脏与木相对应,木具有生长、扩张和活跃的特性。
在中医理论中,肝脏是“将军”,负责调节情绪、血液和气机的运行。
肝脏的平衡对于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保持情绪的稳定和调节对于肝脏的健康至关重要。
压力和情绪波动会影响肝脏的功能,因此,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学会放松和调节压力是维护肝脏健康的关键。
四、脾与土脾脏与土相对应,土具有稳定和滋养的特性。
脾脏在中医学中负责消化和吸收食物以及提供能量。
通过平衡脾脏的功能,我们可以改善消化和提高免疫力。
中医推崇“养脾为根”的理念。
通过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运动和规律作息,可以促进脾脏的健康。
此外,中医草药和针灸也可以帮助平衡脾脏的功能。
中医养生五行调理健康养生之道
![中医养生五行调理健康养生之道](https://img.taocdn.com/s3/m/62244803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3c.png)
中医养生五行调理健康养生之道中医养生是一种重视平衡人体阴阳、调理五行的传统中医学说。
它强调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密切联系,以及对人体健康的调理和防病的治疗方法。
中医养生的核心理念是以五行为基础,通过调理身体的五脏六腑,以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中医养生的原理来调理自身的身体状况,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整体健康水平。
中医养生理论的基础是五行学说。
五行分别是木、火、土、金、水,它们相互之间存在着制约和促进的关系,构成了一个相对平衡的生态系统。
中医认为,人体五脏对应五行,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通过调理对应的五脏来达到身体的平衡和健康。
首先,木对应肝脏。
肝脏在中医学中被称为“藏血之官”,它在人体体内起着储藏血液、调节气血运行的重要作用。
在中医养生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蔬菜水果,例如胡萝卜、苹果等,来养护肝脏健康。
此外,适量的运动和保持良好的心态也对肝脏的健康有益。
其次,火对应心脏。
心脏在中医学中被称为“君主之官”,它主管血脉、控制气血运行。
在中医养生中,保持心脏的健康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控制饮食热量、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例如杏仁、花生等,来保护心脏。
此外,适量的运动和避免过度劳累也有助于心脏的健康。
接下来,土对应脾脏。
脾脏在中医学中被称为“运化之官”,它主管消化吸收营养物质、运化水湿。
在中医养生中,保护脾脏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通过保持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合理搭配膳食,例如多吃一些粗粮和蔬菜水果,少吃油腻和辛辣食物,来保养脾脏的健康。
此外,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有助于脾脏的功能。
然后,金对应肺脏。
肺脏在中医学中被称为“司呼吸之官”,它主管呼吸、控制气机运行。
在中医养生中,保护肺脏的健康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避免吸入有害物质;合理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例如柠檬、橙子等,来保养肺脏的健康。
此外,适量的运动和正确的呼吸方式也有助于肺脏的功能。
中医五行学说如何指导日常养生
![中医五行学说如何指导日常养生](https://img.taocdn.com/s3/m/d60bc995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9e.png)
中医五行学说如何指导日常养生中医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自然界的五种基本物质——木、火、土、金、水,与人体的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志等相对应,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整体系统。
这一学说不仅为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我们的日常养生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五行中的木对应肝,火对应心,土对应脾,金对应肺,水对应肾。
同时,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相生关系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关系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维持着人体的平衡与健康。
在日常养生中,我们可以根据五行学说来调整饮食。
春季属木,与肝相应。
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
春季是养肝的好时节,此时应多吃一些绿色的蔬菜,如菠菜、芹菜等,因为绿色入肝。
同时,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肝气郁结。
夏季属火,与心相应。
心主神明,为阳中之阳脏。
夏季炎热,容易心火旺盛,可多吃一些红色的食物,如西红柿、红枣等,以养心安神。
还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防耗伤心气。
秋季属金,与肺相应。
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
秋季气候干燥,容易损伤肺津,应多吃一些白色的食物,如百合、雪梨等,以润肺生津。
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寒邪侵袭。
冬季属水,与肾相应。
肾主藏精,为先天之本。
冬季寒冷,宜补肾壮阳,可多吃一些黑色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等,还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损伤肾阳。
除了饮食,五行学说还能指导我们的起居作息。
根据五行的规律,一天之中也有不同的脏腑当令之时。
比如,子时(23 点至 1 点)胆经当令,丑时(1 点至 3 点)肝经当令。
因此,我们应尽量在晚上 11 点前入睡,以保证肝胆的正常排毒和修复。
寅时(3 点至 5 点)肺经当令,此时人体的气血开始重新分配,若能在此时处于深度睡眠状态,有助于肺气的宣发和肃降。
在运动方面,五行学说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不同的季节适合不同的运动方式。
春季万物复苏,适合进行一些舒展身体的运动,如瑜伽、太极拳等,以促进肝气的疏泄。
中医养生的五行理论如何通过五行平衡身体
![中医养生的五行理论如何通过五行平衡身体](https://img.taocdn.com/s3/m/b75df73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41.png)
中医养生的五行理论如何通过五行平衡身体中医学认为,人体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五行理论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行理论是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之一,将事物按照木、火、土、金、水五个要素进行分类,这些要素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在中医养生中,五行理论被广泛应用,通过平衡五行元素的关系来维护人体健康。
本文将探讨中医养生的五行理论如何通过五行平衡身体。
一、木行调节肝脏健康五行理论中的木代表生命的萌发和成长,对应人体的肝脏。
肝脏在中医学中被视为重要的调节器官,与情绪、血液循环等方面有关。
中医养生中,通过木行来平衡肝脏功能,保持肝的健康。
为了保证肝脏的正常运行,建议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等,同时避免过度的情绪波动和压力。
二、火行调节心脏健康火对应五行理论中的火,心脏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在中医养生中,通过火行来调节心脏健康,保持心血管系统的平衡。
适当的太阳浴、户外运动和食用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如姜、辣椒等,都有助于促进心脏的健康。
另外,避免过度的兴奋和焦虑情绪也对心脏的平衡很重要。
三、土行调节脾胃健康中医养生中,土代表着稳定和脾胃,脾胃是消化和吸收的重要器官。
通过土行来调节脾胃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合理的饮食良好的饮食习惯是维持脾胃平衡的关键。
中医建议多食用一些温和、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煮熟的蔬菜等,同时避免过度饮食和过度贪婪。
四、金行调节肺脏健康中医养生中,金代表肺脏,肺脏是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金行来调节肺脏健康可以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
保持适度的运动和呼吸训练,如深呼吸和瑜伽等,有助于提高肺脏功能。
此外,避免烟草和污染物的吸入对肺脏的保护也至关重要。
五、水行调节肾脏健康水行对应五行理论中的肾脏,肾脏在中医学中被视为生命的根源。
通过水行来调节肾脏健康可以增强人体的生命力和免疫力。
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适量的运动和足够的休息是保护肾脏健康的关键。
五行与养生
![五行与养生](https://img.taocdn.com/s3/m/8dec215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79.png)
五行与养生五行与养生从中医的角度解释一下五行与养生《黄帝内经》告诉我们,人体的五脏与五行有着密切关系: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盛夏之际五脏都处于虚弱之际,只有在此时补养生息,才能确保我们在秋冬季节的健康。
下面就让我们依据五行之说开始今夏的养生之旅吧。
五行之木:属木器官—肝肝与胆互为脏腑表里,又属筋骨和四肢。
过旺或过衰,较易患肝、胆、头、颈、四肢、关节、筋脉、眼和神经等方面的疾病。
养肝理由:工作过于辛苦时第一要维护的就是肝脏。
因为肝是身体里集中藏血的器官,你玩命工作它就得玩命储血。
五行本来是按肝→心→脾→肺→肾这个方向相生的,肝过劳虚弱,心、脾、肺、肾都进入波及范围,而且过劳积累的怒气也会伤肝。
肝胆相照,肝胆之间会互相影响,肝气郁结或虚弱的人,要多吃绿色或酸味食物。
养肝之道:夏季高温,多喝水可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身体消化吸收和排除废物,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保证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保持相应的比例;同时保持五味不偏;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不暴饮暴食或饥饱不均。
五行之火:属火器官—心心脏与小肠互为脏腑表里,又属血脉及整个循环系统。
过旺或过衰,较易患小肠、心脏、肩、血液、经血、脸部、牙齿、腹部和舌部等方面的疾病。
养心理由:由于心属火,而高温时候容易上火,心绪不宁,心跳加快,给心脏增加负担,所以夏季最重要的是养心。
养心最好吃些赤色食物,它们对应的是同为红色的血液及负责血液循环的心脏,气色不佳、四肢冰冷的虚寒体质人更可以多吃一些。
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心气不顺则小肠功能亦不调,吸收就会不好,心脏虚亏时要吃红色或苦味食品。
养心之道:养心首先要做到心静,心静自然凉。
善于静养心的人,静则生阴,只有阴阳协调,才能保养心脏。
夏天宜多吃养心安神之品莫如:茯苓、莲子、百合、小枣等。
同时,还要多吃养阴生津之品,如:藕粉、银耳、西瓜、鸭肉等。
五行养生之道如何调节五脏功能
![五行养生之道如何调节五脏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13569801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31.png)
五行养生之道如何调节五脏功能在中医理论中,五行理论是一种重要的观念,它描述了宇宙万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行分别是木、火、土、金、水,对应着五个内脏器官:肝、心、脾、肺、肾。
而调节五脏功能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通过介绍五行养生之道,探讨如何调节五脏功能,以达到身体的平衡和健康。
1. 木:肝的调节木代表春季,以及与肝脏相关的脾胃功能。
要保持肝脏的健康,首先要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
其次,多摄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这样可以提供足够的营养,保持肝脏正常的代谢功能。
另外,适度的运动也对肝脏的调节很有帮助,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如散步、慢跑等。
2. 火:心的调节火代表夏季,以及与心脏相关的情绪和精神状态。
要保持心脏的健康,需要控制情绪的波动,避免过度激动或过度压抑。
此外,饮食方面应保持清淡为主,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柑橘类。
同时,保持适当的运动量,如太极拳、瑜伽等,有助于舒缓压力,调节心脏功能。
3. 土:脾的调节土代表季节中的长夏和季节的变化,以及与脾脏相关的消化系统。
要保持脾脏的健康,需要注意饮食习惯,避免过食油腻和冷饮,同时注意饮食的规律和定时。
另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固定的作息时间,有助于调节脾脏功能。
此外,适量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推荐一些舒展身体的运动,如瑜伽或太极拳。
4. 金:肺的调节金代表秋季,以及与肺脏相关的呼吸系统。
要保持肺脏的健康,需要定期参加户外活动,多呼吸新鲜空气,增强肺脏的功能。
此外,避免吸烟和被动吸烟的环境,减少接触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助于维护肺脏的健康。
饮食方面,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和E的食物,如红萝卜、橙子和花生。
5. 水:肾的调节水代表冬季,以及与肾脏相关的生殖和泌尿系统。
要保持肾脏的健康,需要多喝水,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此外,减少咖啡因和碳酸饮料的摄入,避免过量饮酒,对肾脏的健康有益。
另外,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助于改善肾脏功能。
中医养生五行调理的养生秘诀
![中医养生五行调理的养生秘诀](https://img.taocdn.com/s3/m/df5f2568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2.png)
中医养生五行调理的养生秘诀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养生与自然界的五行关系密切。
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属性代表了不同的能量以及宇宙间的各种变化。
通过调理五行与自身健康之间的关系,可以达到养生的效果。
下面将介绍中医养生五行调理的养生秘诀。
一、金行养生金行代表了肺和大肠,并且与秋季紧密相关。
在金行调理方面,中医建议有以下几点:1. 增加呼吸活动:呼吸深长,可以帮助气机疏通,调节肺脏功能。
定期进行户外散步、进行深呼吸等活动,有助于保持肺的健康。
2. 合理膳食:选择含有丰富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等肠道问题。
3. 保持心情稳定:金行对应的情绪是忧伤,因此要学会调节心情,保持心情稳定,避免压力过大的情绪波动。
二、木行养生木行代表了肝和胆,并且与春季紧密相关。
在木行调理方面,中医建议有以下几点:1. 畅达情绪:肝主疏泄,不畅则易产生情绪波动。
保持良好心情,适时宣泄压力,避免情绪的压抑。
2. 运动锻炼:肝经喜运动,适度运动可以促进气血畅通,缓解肌肉紧张。
如散步、太极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3. 调整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动物肝脏、乳制品、全麦食品等,有助于滋养肝脏。
三、水行养生水行代表了肾和膀胱,并且与冬季紧密相关。
在水行调理方面,中医建议有以下几点:1. 保持水分摄入:适当多喝水,有助于维持体内的湿润,在冬季也要注意多喝水,避免肾脏功能的损伤。
2. 定期保暖:肾脏是人体的主要温库。
冬季要确保足够的保暖,避免受寒引起的肾脏问题。
3. 控制咸食:多摄入咸食会对肾脏造成负担,容易导致水肿等问题。
合理控制咸食的摄入量,有益于肾脏的健康。
四、火行养生火行代表了心和小肠,并且与夏季紧密相关。
在火行调理方面,中医建议有以下几点:1. 保持心情舒畅:夏季火势旺盛,易伤心神。
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于兴奋或过度疲劳。
2. 饮食调整:夏季多吃一些清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西瓜、柚子等,有助于清热解毒。
中医五脏五行及养生
![中医五脏五行及养生](https://img.taocdn.com/s3/m/a54e37e3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cf.png)
中医五脏五行及养生人体五脏五行属性人体内共有五脏六腑,五脏为:心、肝、脾、肺、肾;六腑则为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个脏器的合称。
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腐熟水谷,泌别清浊,传化精华,将糟粕排出体外,而不使之存留;而五脏则是藏精气神。
1.胆: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胆汁,胆主决断。
2.胃:生理功能:受纳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
3.小肠;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是泌别清浊,“小腹主液”。
4.大肠: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大肠主津。
5.膀跳: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依赖肾的气化功能。
6.三焦:生理功能:通行元气,总司气机和气化,为水液运行的道路。
五脏在阴阳上都属阴,主藏而不泻;而六腑为阳,主泻而不藏。
1.心: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
在五行属火;生理功能①主血脉;②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心与小肠为表里。
2.肺:肺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生理功能:①主气,司呼吸;②主宣发肃降;③通调水道;④朝百脉主治节;辅心调节气血运行;肺上通喉咙,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
3.脾:牌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藏意,在五行属土。
生理功能:①主运化;②主升清;③主统血;开窍于口,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胃相表里。
4.肝: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
在五行属木,主升主动。
生理功能:①生疏泄;②主藏血;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5.肾为先天之本,藏志,腰为肾之腑,在五行属水;生理功能:①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②主水;③主纳气;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
五行在五脏中: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根据五行中相生相克角度,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中医学运用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解释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关系,利用调整五脏间生克乘侮关系来治病。
五行五脏养生概述(五季)(食疗)
![五行五脏养生概述(五季)(食疗)](https://img.taocdn.com/s3/m/79922490b90d6c85ed3ac620.png)
• 二、夏季进补原则 1、“夏旺于心”,宜清心火。 2、“夏宜消暑”,清热祛暑。(暑为阳邪,其性生散,易耗
气伤津) 3、“夏宜清淡甘平”,夏季天气炎热,食欲减退,脾胃迟钝,
宜食甘平(甘寒)清补之品。 4、“夏宜平衡体液”,清热利湿,凉血生津。 5、“夏季进补,冬病夏治”,如阳虚者在夏天可温补阳气。
二 五季养生
【学习内容】 重点:养生原则、适宜药材、当季药膳 1、春季养生 2、夏季养生 3、长夏养生 4、秋季养生 5、冬季养生
季节主气与用膳原则
一、季节特点 1、春主生发-春季万物生长发展; 2、夏主生长-夏季万物生长旺盛; 3、长夏主化生-长夏之际万物化生
结出果实; 4、秋主收敛-秋季万物叶落归根; 5、冬主闭藏-冬季万物蛰伏起来。
五行五脏养生概述 (五季)(食疗)
一 五行学说 二 五季养生
一 五行学说
1、什么是五行 2、五行学说的特点和归类 3、五行学说的生克乘侮 4、五行学说的应用
1、什么是五行
• 五行学说是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自然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要素
相生相克衍生变化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 衰,而使得宇宙与大自然产生变化。
山药烧排骨
温养 阳气
猪肝枸杞汤
莲子银耳羹
• 芦笋甘寒,清热解毒,生津利水,春季时令菜。世 界十大名菜之一。(不宜生吃)
• 别称?
南瓜炒芦笋(炒/焖)
• 石刁柏,龙须菜
芦笋沙拉
• 竹笋:甘寒,清热化痰、益气和胃,和中润肠。 (脾虚者不宜食用)“菜中之王”。
• 春季吃笋有助于养阳敛阴,养肝明目。
香菇竹笋焖乳鸽
• 以喜乐制胜悲忧,火克金。
相乘论 过度的相克
相侮论 反克
五脏五色五行五味与养生
![五脏五色五行五味与养生](https://img.taocdn.com/s3/m/7816b653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11.png)
五脏五色五行五味与养生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与五行的关系五行:金、水、木、火、土(顺位生,意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隔位克,意即金克木,水克火,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五色:白、黑、绿、红、黄(向上对应五行,下同)五味:辛、咸、酸、苦、甘五脏:肺、肾、肝、心、脾五官:鼻、耳、目、舌、口五色(注):以豆为例,绿豆具有清热解毒之功,入肝经为木性;红豆有补血、利尿、促进心脏活动的功效,入心经为火性;黄豆益气补脾,入脾经为土性;白豆含有较多的钙质,入肺经属金性;黑豆治消胀,下气,性寒,入肾经属水性。
再如:一个五行缺木的人,应多吃绿色的食物,多穿戴绿色的衣服饰品,甚至多些接近绿色的东西。
五味与五脏(注):《黄帝内经》中有记载:食物的酸味与肝相应,有增强肝脏的功能;苦味与心相应,可增强心的功能;甘味与脾相应,可增强脾的功能;辛味与肺相应,可增强肺的功能;咸味与肾相应,可增强肾的功能。
但是,在选择食物时,必须五味调和,这样才有利于健康;若五味过偏,会引起疾病的发生。
如:酸味太过容易造成肝气太旺而克制脾胃功能(木克土);苦味太过又很容易造成心火太旺而克制肺气(火克金);甘味太过很容易造成脾胃过旺而克制肾气(土克水);辛味太过容易造成肺气过盛而克制肝气(金克木);咸味过多很容易造成肾气过盛而克制心气(水克火)。
五脏与五官(注):人的五官与五脏也有直接联系: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
肝有病者,眼中必有病象,如眼黄,眼涩,畏光,流泪;脾有病者,必口中乏味,食而不化,唇干裂;肺有病者,会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流鼻血,不辨香臭;心有病者,舌尖红,或舌头转动不灵,吐字不清;肾有病者,耳中蝉鸣,或痒,或背,或聋。
凡五官之病,中医不仅治五官,更兼治五脏。
附:各类食物与五脏滋补关系1酸生肝:酸味食物有增强消化功能和保护肝脏的作用,常吃不仅可以助消化,杀灭胃肠道内的病菌,还有防感冒、降血压、软化血管之功效。
黄帝内经:五脏、五行、五情、五色、五味、五季养生论
![黄帝内经:五脏、五行、五情、五色、五味、五季养生论](https://img.taocdn.com/s3/m/a7c172cdbcd126fff6050b38.png)
黄帝内经:五净、五止、五情、五色、五味、五季养死论之阳早格格创做文章根源搜集黄帝内经净腑五色、五味、五净、五官、五止对于应表五色与四性是祖国中医药教中要害的组成部分,分歧的颜色分别对于分歧的净腑器官有所补益,均衡摄与才是真真治病、防病、保健、养死.中医认为五止对于应养体内的器官,木为肝,火为心,土为脾,火为肾,便保健治疗而止,五色《即青(绿)、赤、黄、黑、乌》的药材及食物分别对于应五止(即金、木、火、火、土)果此对于人体的五净有分歧的滋补效用.青色对于应五止为木,进肝能巩固净腑之气.肝为解毒的器官所以青色食物有浑肝解毒的效用.赤色对于应五止为火,进心能巩固心净之气,普及人体构制中细胞的活性,可巩固人体免疫功能,防止流感及百般病毒的侵犯,有浑血、补血、通血的成果.黄色对于应五止为土,进脾,能巩固脾净之气,促进战安排新陈代开,普及脾净功能的抗病本领.红色对于应五止为金,进肺,可巩固肺腑之气,普及肺腑器官抗病毒本领,止咳化痰,治真劳咳血.乌色对于应五止为火,进肾,能巩固肾净之气,治阳痿遗细,腰腺酸病,补盈益及暂病不复者.可保健、养颜、抗衰、防癌,对于死殖排尿系统大有佳处.一、五止1、五止教道根源五止教道是华夏保守文化之细髓天圆,是指木(死少、死法、温战、条达舒畅)、火(温热、降腾、明明)、土(死化、装载、受纳)、金(浑净、浑肃、支敛)、火(热凉、滋润、背下运止)五种物量的疏通.华夏古代群众正在少暂的死计战死产试验中认识到木、火、土、金、火是必不可少的最基础物量,并由此扩充为世间十足真物皆是由木、火、土、金、火那五种基础物量之间的疏通变更死成的,那五种物量之间,存留着既相互资死又相互拘束的关系,正在不竭的相死相克疏通中保护着动背的仄稳,那便是五止教道的基础涵义.2、五止相死相克的关系五止教道认为,五止之间存留着死、克、乘、侮的关系.五止的相死相克关系不妨阐明真物之间的相互通联,而五止的相乘相侮则不妨用去表示真物之间仄稳被挨破后的相互效用.相死即相互资死战相互帮少.五止相死的序次是:木死火,火死土,土死金,金死火,火死木.相克即相互克制战相互拘束.五止的相克序次为:木克土,土克火,火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死相克是稀不可分的,不死,真物便无法爆收战死少;而不克,真物无所拘束,便无法保护仄常的协做关系.惟有脆持相死相克的动背仄稳,才搞使真物仄常的爆收与死少.二、五止与五净保守中医教认为,人的有机完全是以五净为核心形成的一个极为搀纯的统一体,它以五净为主,协同六腑,以经络动做搜集,通联躯体构制器官,产死五大系统.那是中医教系统论的一部分.所以要道中医养死便不克不迭不道五净之间内正在的通联战相互死少的关系.木→火→土→金→火肝→心→脾→肺→肾如木死火,即肝木济心火,肝躲血,心主血脉,肝躲血功能仄常有帮于心主血脉功能仄常收挥.火死土,即心火温脾土,心主血脉、主神志,脾主运化、主死血统血,心主血脉功能仄常,血能营脾;脾才搞收挥主运化、死血、统血的功能.土死金,即脾土帮肺金,脾能益气,化气愤血,转输细微以充肺,促进肺主气的功能,使之宣肃仄常.金死火,即肺金养肾火,肺主浑肃,肾主躲细,肺气肃落有帮于肾躲细、纳气、主火之功.火死木,即肾火滋肝木,肾躲细,肝躲血,肾细可化肝血,以帮肝功能的仄常收挥.那种五净相互死少的关系,便是用五止相死表里去证明的.用五止相克证明五净间的相互拘束关系:如心属火,肾属火,火克火,即肾火能拘束心火,如肾火上济于心,不妨防止心火之卑烈.肺属金,心属火,火克金,即心火能拘束肺金,如心火之阳热,可压制肺气浑肃之太过.肝属木,肺属金,金克木,即肺金能拘束肝木,如肺气浑肃太过,可压制肝阳的上卑.脾属土,肝属木,木克土,即肝木能拘束脾土.如肝气条达,可疏鼓脾气之壅滞.肾属火,脾属土,土克火,即脾土能拘束肾火,如脾土的运化,能防止肾火的泛滥.那种五净之间的相互拘束关系,便是用五止相克表里去证明的.三、五味与五净1、酸死肝:酸味食物有巩固消化功能战呵护肝净的效用.常吃不但是不妨帮闲消化,杀灭胃肠道内的饥病菌,另有防感冒、落血压、硬化血管之成果.以酸味为主的酸梅、石榴、西黑柿、山楂、橙子,均含有维死素C,可防癌、抗衰老、防治动脉硬化.2、苦死心:古有良药苦心之道,中医认为苦味食物能鼓、能燥、能脆阳,具备除干战利尿的效用.像橘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常吃能防止毒素的聚集,防治百般疮症.3、苦进脾:性苦的食物不妨补养气血、补充热量、排除疲倦、调胃解毒,还具备慢解痉挛等效用.如黑糖、桂圆肉、蜂蜜、米里食品等,皆是补苦食物的不错选采用.4、辛进肺:中医认为辛味食物有收汗、理气之成果.人们常吃的葱、姜、蒜、辣椒、胡椒,均是以辛味为主的食物,那些食物既能呵护血管,有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效用,时常食用,可防止风热感冒,但是患有痔疮便秘、肾经衰强者不可食用.5、咸进肾:咸为五味之冠,百吃不厌.中医认为咸味食物有安排人体细胞战血液渗透、脆持仄常代开的成果.咸味有鼓下、硬脆、集结战补益阳血等效用.如盐、海戴、紫菜、海蜇等属于劣量的咸味食品.四、五色、五谷与五净1、肝色青:宜食糙米、牛肉、枣、葵;青色应肝.2、心色赤:宜食小豆、李、韭;赤色应心,故而念要里若桃花,可补以维死素C歉富的食物,如西黑柿、橘子、黑苹果.3、肺色黑:宜食麦、杏、韭;红色应肺,念肌肤好黑,可常食富含蛋黑量的食物,如豆浆、牛奶一类.4、脾色黄:宜食大豆、栗;黄色应脾,所以里色暗重的人,可辅以黄色、味苦的食物,如胡萝卜、蛋黄等.5、肾色乌:宜食桃、葱;乌色应肾,所以肤色较深的人少吃色素增加过多的食物.五、五官与五净1、鼻为肺之官鼻子的形状为胃气所主,鼻孔为肺气所主,所以肺启窍于鼻,鼻是肺之官,只消人的肺有病最先便会表示正在鼻子上.那里道的鼻子主要指的是鼻孔里边,肺热则鼻孔出气细、热;肺热则鼻孔冒凉气.比圆当人得肺病的时间,便会出现喘息鼻弛的症状.2、目为肝之官肝启窍于目,得了肝病会正在眼睛上有所表示,普遍得肝病的人二个眼角会收青.孩子如果受到惊吓,鼻梁处常会出现青筋大概者青痕,那也与肝有联系.正在中医的五色战五净的配属里,肝主青色.那个青色本去不是咱们通常所睹的青草、树叶的绿色,而是苍色.肝是从肾火内里死收出去的,苍那个颜色是乌色与青色的一个过度之色.逆便道一个问题:如果人正在冬季不养佳身体,到了秋天气机便死收不起去,便会死病.所以,相识颜色战净腑的对于应关系对于养死保健是有裨益的,咱们通常不妨通过瞅察表情的变更对于身体的情景做出推断.3、心唇为脾之官脾启窍于心,心唇是脾之官.得脾病的人会出现唇黄大概者嘴唇四里收黄、嘴唇脱皮、流血等症状,那些皆是阳明燥火太衰制成的.4、舌为心之官舌为心之官.心净有病普遍会出现舌头不机动、舌卷缩等症状.心误,时常道错话,也是心气缺乏的象.《黄帝内经》上有:心病者,舌卷缩,颧赤.颧赤是道心净有病的话,颧骨那个部位会收黑.除了颧骨,咱们凡是死计中还要留神印堂,果为心病还会表示正在印堂处.印堂位于二眉之间,此处如果突然天收黑,而且图案如灯花状,是心神将集的象,咱们越收要当心,那喊“祸祸正在旦夕间”,大概会有重病突收.印堂收乌也不是件佳事,从中医的角度道,那相称于火气凌心,便是肾火太多,心火太强,肾火上去使心火的功能收挥不了.那也是一个很伤害的旗号.咱们正在凡是死计中要对于印堂颜色的变越收以留神.5、耳为肾之官耳朵是肾之官.耳朵的病皆市跟肾相关.《黄帝内经》里有“肾启窍于耳”的道法.得肾病的人会有耳聋、耳鸣的症状.五官通利则五味、五色、五音圆能俱辨.中医认为五官与净腑器官的关系极为稀切,通过相识五官的病变便不妨创制隐躲正在身体内的五净的病变,所以咱们要时刻留神五官的变更,才搞注意到相联系的五净的情况.简直到五官的养死要领,很简朴:常关眼,养神;少道话,养心;稳固呼吸,养肺;多食好味,养心;少惹烦纯,非礼勿听,养耳.六、五情与五净1、“心正在志为喜”“心正在志为喜”是指心的死理功能战细神情志与“喜”有关.《素问?举痛论》道:“喜则气战志达,营卫通利”.喜悦的历程,犹如人体能源(细神能源战肌体能源)的释搁历程,赢得释搁的能源,将产死本能源,展启新的细神活动,并支配着身体活力,创制出新的功绩.如:能普及人的大脑及所有神经系统的活力,充集收挥肌体的潜能,普及脑力战体力处事的效用战耐暂力,使人感触死计战处事中充谦兴趣战自疑心,进而动做起去隐得沉快有力、敏捷、准确、细力充沛;能使心净、血管的肌肉疏通加强,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开火仄普及;能扩弛肺部,使呼吸疏通加强,肺活量删大,有用处肺部二氧化碳战氧气的接换;能加强消化器官的疏通,减少消化液的分泌,进而删进食欲,帮闲消化,促进新陈代开.2、“肝正在志为喜”喜是人们受到中界刺激时的一种热烈的情绪反应,是一种不良的情志刺激.喜与肝的关系最为稀切,故称“肝正在志为喜”.一圆里,震喜不妨伤肝,引导疏鼓得常,肝气卑奋,血随气涌,可睹里黑目赤,心烦易喜,甚则可睹吐血、衄血、卒然昏倒、昏迷不醉.另一圆里,如肝得疏鼓,也可致情志得常,表示为情绪不稳,心烦易喜.3、“脾正在志为思”脾正在志为思.思,即思虑、思索,是人体意识思维活动的一种状态.人的思虑的情志活动主假如通过脾去表黑的.思是细神下度集结的思索、谋虑的一种情志.当人重湎于思索大概焦慢时,往往会出现饮食有趣、食欲下落.有的妇女不妨果为处事紧弛,思维下度集结引导月经量少,经期混治等,那与脾主统血的功能相普遍.4、“肺正在志为忧(悲)”古代医家对于忧忧的患者留神瞅察分解后创制,肺是表黑人的忧忧、悲伤的情志活动的主要器官.当人果忧忧而哭泣时,会痛哭流涕,涕,便是肺分泌的黏液.人哭泣的时间,肺气衰,黏液分泌删加,而肺启窍于鼻,所以涕便从鼻中流出了.肺主气,为声音之总司,忧忧悲伤哭泣,还会引导声音嘶哑、呼吸慢促等.肺主皮毛,故忧忧会使人的里部皱纹删加.5、“肾正在志为恐”恐为肾志,肾是人们表黑恐慌之志的主要净器.恐是人们对于真物惧怕的一种细神状态,对于肌体的死理活动是一种不良的刺激.《素问?举痛论》道:“恐则气下,惊则气治.”即是证明恐慌的刺激,对于肌体气机的运止可爆收不良的效用.“恐则气下”,是指人正在恐惊状态中,上焦的气机关塞不畅,可使气迫于下焦,则下焦爆收胀谦,甚则遗尿.“惊则气治”,则是指肌体仄常的死理活动,可果惊慌而爆收一时性的扰治,出现心神大概,脚脚无措等局里.七、五季与五净1、秋宜降补:秋季阳气初死,天里复苏,万物死收进与,内应肝净,应根据秋季的个性,果势利导,应用桑叶、菊花、死姜等降集之品以充分安排人体的阳气,使气血调战.2、夏宜浑补:夏季炎热、火邪炽衰,万物繁茂,内应心净,应根据夏令之时,人体净腑气血旺衰,采与金银花、荷叶、莲子等浑浓、浑热之品安排人体阳阳气血.3、少夏宜浓补:少夏时值夏、秋之际,天热下落,矮干上蒸,干热相缠,内应脾净,应采与赤小豆、绿豆、藿香等浓渗之品,利干健脾以达到气血死化有源.4、秋宜凉补:秋季阳气支敛,阳气滋少,气候搞燥,内应肺净,此时五净刚刚从夏季旺衰的代开中舒慢过去,应采与百合、乌芝麻等滋阳死津之品,以安排夏季净腑功能的仄衡.5、冬宜温补:冬季天气热热,阳气深躲,内应肾净,此时应根据冬季启躲的个性,以桂圆、核桃仁、阿胶等温补之品去滋补人体气血之缺乏,是净腑的气血旺衰,符合自然界的变更.五止、五净、五味、五色、五官、五情、五季之间息息相关、稀不可分,只消掌握了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应用到凡是的养死中,疑赖您自会有一个健壮的体魄.。
五行五脏的组成和功能主治
![五行五脏的组成和功能主治](https://img.taocdn.com/s3/m/8f60d72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f8.png)
五行五脏的组成和功能主治一、五行五行是古代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来描述宇宙万物的互相关系。
五行分别是木、火、土、金、水。
在中医学中,五行理论被用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二、五脏五脏是中医学中人体内的五个重要器官,分别是心、肝、脾、肺、肾。
每个脏器都有自己的功能和主治,下面将逐一介绍。
1. 心•功能:主司人体的血液循环和心理活动,掌管血脉。
•主治:心病、心悸、失眠、健忘、口舌干燥等。
2. 肝•功能:主司人体的气血运行,调畅情绪。
•主治:肝病、头晕目眩、失眠、情绪不稳等。
3. 脾•功能:主司脏腑的运化,提供脏腑组织所需的营养。
•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4. 肺•功能:主司呼吸和气机运行,控制人体的气机活动。
•主治:呼吸道疾病、咳嗽、哮喘、肺炎等。
5. 肾•功能:主司生殖和生长发育,调节水液代谢。
•主治:肾亏、腰酸腿软、遗尿、尿频、尿短、阳痿、早泄等。
三、五行和五脏之间的关系在中医学中,五行和五脏之间有一种相生相克的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相生相克理论。
相生指的是五行中的某一个元素可以促进另一个元素的生成,相克则是表示某一个元素可以削弱或克制另一个元素。
1.木生火:肝脏为木脏,心脏为火脏,肝的功能可以促进心脏的活动。
2.火生土:心脏为火脏,脾脏为土脏,心火可以帮助脾脏的运化功能。
3.土生金:脾脏为土脏,肺脏为金脏,脾土可以生成肺金。
4.金生水:肺脏为金脏,肾脏为水脏,肺金可以促进肾水的代谢功能。
5.水生木:肾脏为水脏,肝脏为木脏,肾水可以滋养肝木。
此外,五行相克的关系如下:1.木克土:肝脏中气机不畅,会影响脾脏的运化功能。
2.土克水:脾脏过于湿滞会影响肾脏的代谢功能。
3.水克火:肾脏不足会影响心脏的活动。
4.火克金:心火过旺会损伤肺脏的正常功能。
5.金克木:肺功能异常会影响肝脏的活动。
四、结语五行五脏的组成和功能主治在中医学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中医师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中医养生常识:五脏与五行的关系
![中医养生常识:五脏与五行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da73c3a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e4.png)
中医养生常识:五脏与五行的关系胃为脾之腑,脾为胃之脏。
脏者,藏也。
腑者,化也。
阳性化,阴性藏。
藏者藏其所化,化者化其所藏。
人身秉造化的阳气而生腑,秉造化的阴气而生脏。
腑为阳,其色明。
脏属阴,其色暗。
阳而明,故能化。
阴而暗,故能藏。
此脏腑二字之意也。
他脏他腑仿此。
人身肝木之气,疏泄不及,则现无汗、尿少、粪难、腹痛、胁痛、妇人月经来迟等病。
疏泄太过。
则现自汗、尿多、遗精、发热、头晕、耳鸣、妇人白带,月经来早等病。
疏泄不及者,水中的火气不足,疏泄太过者,金气不足也。
人身肺金之气,收敛不及。
则现汗多,头晕,发热,咳逆,上气,遗泄,尿多,痿软等病。
收敛太过,则现恶寒、粪艰,胸闷,无汗等病。
收敛不及者,木气过于疏泄。
收敛太过者,火气不能煊通也。
人身心火之气,煊通不及,则现血痹,神倦,口淡,血寒等病。
煊通太过,则现舌痛,喉痛,心跳,心烦等病。
煊通不及者,木火之气虚。
煊通太过者,中气虚,金气不降也。
人身肾水之气,封藏不及,则现阳越,头晕,发热,足肿等病。
封藏不及者,金气收敛之力衰,木气疏泄太过也。
肾水无封藏太过之病,肾水愈能封藏,阳根愈坚固也。
人身脾土之气,运化不及,则现腹满,停食,上吐,下泻,四肢不举,全身倦怠等病。
运化不及者,水火之气虚也。
脾土无运化太过之病,有土气填实之病。
土气填实,则不能运化也。
人身相火之气,燔灼不及。
则现下寒,肾寒,脾胃衰弱,二便不固等病。
燔灼不及者,相火的本气少也。
相火无燔灼太过之病,有相火不降之病。
相火降于水中,水中有火,则生元气。
相火不降,则燔灼于外,而发烧热也。
外之烧热愈大,内之相火愈少也。
圆运动的五行,是融合不能分析的。
五行之病,皆运动不圆,作用分离,不能融合所致。
以上各病,略举数端,以概其余。
大气的五行,是融合的,分析不开的,人身亦然。
五行融合,中气之事,造化个体的中气,在地面之际,而分布于整个造化之间。
人身的中气,在胸下脐上之际,而分布于整个人身之间。
中气如轴,四维如轮。
小度写范文中医情志与五脏五行_中医五行五脏及养生模板
![小度写范文中医情志与五脏五行_中医五行五脏及养生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63f7191f78a6529657d535b.png)
中医情志与五脏五行_中医五行五脏及养生小编在此整理了中医五行五脏及养生的资料,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中医五行五脏简介五行是:木火土金水按大自然规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人体也是一个小宇宙各脏器之间有着相互的关系,从而形成统一整体,人体五脏,又是五大元素,有着对应关系。
肾属水,肾主骨,肾是血液循环的过滤器; 肝属木,肝主免疫,肝是解毒的; 心属火,心是动力泵,心是推动血液运行的脏器; 脾属土,脾胃不和。
胃是容纳,脾是吸收,向全身供水液; 肺属金,肺是宰相,肺是吸收,呼出废气,吸入氧气肾是先天之本:肾功能调养好了,滋养肝;肝功能调养好了,滋养心;心功能调养好了,滋养脾;脾功能调养好了,滋养肾。
这是相生,也是良性循环。
与肾向对应的是膀胱,如有肾虚的朋友小便多;与肝对应的是胆,肝胆相照;与心对应的是小肠,心系小肠;与脾相对应的是胃,脾胃不和。
与肺对应是大肠,这是五俯。
木主仁,其性直,其情和,其味酸,其色青。
木盛的人长得丰姿秀丽,骨骼修长,手足细腻,口尖发美,面色青白。
为人有博爱恻隐之心,慈祥恺悌之意,清高慷慨,质朴无伪。
木衰之人则个子瘦长,头发稀少,性格偏狭,嫉妒不仁.木气死绝之人则眉眼不正,项长喉结,肌肉干燥,为人鄙下吝啬。
火主礼,其性急,其情恭,其味苦,其色赤。
火盛之人头小脚长,上尖下阔,浓眉小耳,精神闪烁,为人谦和恭敬,纯朴急躁。
火衰之人则黄瘦尖楞,语言妄诞,诡诈妒毒,做事有始无终。
土主信,其性重,其情厚,其味甘,其色黄。
土盛之人圆腰廓鼻,眉清目秀,口才声重。
为人忠孝至诚,度量宽厚,言必行,行必果。
土气太过则头脑僵化,愚拙不明,内向好静。
不及之人面色忧滞,面扁鼻低,为人狠毒乖戾,不讲信用,不通情理。
金主义,其性刚,其情烈,其味辣,其色白。
金盛之人骨肉相称,面方白净,眉高眼深,体健神清。
为人刚毅果断,疏财仗义,深知廉耻。
太过则有勇无谋,贪欲不仁。
不及则身材瘦小,为人刻薄内毒,喜淫好杀,吝啬贪婪。
中医五行养生理论讲究五脏同调
![中医五行养生理论讲究五脏同调](https://img.taocdn.com/s3/m/28da576c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b1.png)
中医五行养生告诉我们,人体五脏的关系是相生相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例如肝受损,一定要补肾,肾好肝就好,同时需要开胃健脾滋补肝肾,多个脏器一起调养才是养肝的关键。
因此治病、养生需五脏同调为佳,特别是对慢性病、亚健康、养生防病更是如此。
五行学说体现在中医上,则是用木、火、土、金、水这五个符号分别代表肝、心、脾、肺、肾所统领的五大系统,以五脏配五行,即:肝与木、心与火、脾与土、金与肺、水与肾。
五脏与五行相生相克应保持相对平衡和稳定,和谐相处。
与五脏相对应的,有五官。
判断五脏的好坏,可以通过观察五官有个大概的了解;同理,调理五脏,可以从五色、五味、五志(情志、情绪)入手。
五脏好不好看五官就知道一、从舌头判断心脏的好坏心气通于舌,如舌尖颜色变深,可能是心脏有火;如舌尖出现瘀血、瘀斑,血循环可能存在问题;舌头生疮,可能是心火过旺。
调理心脏可以多吃红色食物,如红豆、大枣。
二、从眼睛判断肝脏的好坏肝中医有“肝开窍于目”的说法,如果患上肝病就会体现在眼睛上,出现眼睛发黄、眼角发青、视物模糊等现象。
要调理肝脏,在饮食上要多吃绿色蔬菜,如绿豆、韭菜。
三、从鼻子判断肺部的好坏肺气通于鼻,如果鼻子偏红,可能有肺热或者内火旺盛;如鼻子出血或异常干燥,则可能是由于体内阴气不足,阳气过盛所致。
养肺可以多吃白色食物,如白萝卜、百合、白果、梨。
四、从耳朵判断肾脏的好坏肾气通于耳,患了肾病的人容易出现耳聋、耳鸣症状。
如果听力敏锐,说明肾功能较好。
养肾可以多吃黑色食物,如黑豆、黑芝麻等。
五、从口唇判断脾胃的好坏脾气通于口,如果嘴唇发黑,可能与脾胃虚寒有关;嘴唇颜色过红,可能是脾胃有火;嘴唇苍白,可能是气血不足、贫血、营养不良引起的。
养脾可以多吃黄色食物,如小米、玉米、黄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五行五脏及养生
五行是:木火土金水
按大自然规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人体也是一个小宇宙各脏器之间有着相互的关系,从而形成统一整体,人体五脏,又是五大元素,有着对应关系。
肾属水,肾主骨,肾是血液循环的过滤器;
肝属木,肝主免疫,肝是解毒的;
心属火,心是动力泵,心是推动血液运行的脏器;
脾属土,脾胃不和。
胃是容纳,脾是吸收,向全身供水液;
肺属金,肺是宰相,肺是吸收,呼出废气,吸入氧气
肾是先天之本:肾功能调养好了,滋养肝;肝功能调养好了,滋
养心;心功能调养好了,滋养脾;脾功能调养好了,滋养肾。
这是相生,也是良性循环。
与肾向对应的是膀胱,如有肾虚的朋友小便多;
与肝对应的是胆,肝胆相照;与心对应的是小肠,心系小肠;与脾相
对应的是胃,脾胃不和。
与肺对应是大肠,这是五俯。
木主仁,其性直,其情和,其味酸,其色青。
木盛的人长得丰姿秀丽,骨骼修长,手足细腻,口尖发美,面色青白。
为人有博爱恻
隐之心,慈祥恺悌之意,清高慷慨,质朴无伪。
木衰之人则个子瘦长,头发稀少,性格偏狭,嫉妒不仁.木气死绝之人则眉眼不正,项
长喉结,肌肉干燥,为人鄙下吝啬。
火主礼,其性急,其情恭,其味苦,其色赤。
火盛之人头小脚长,上尖下阔,浓眉小耳,精神闪烁,为人谦和恭敬,纯朴急躁。
火衰
之人则黄瘦尖楞,语言妄诞,诡诈妒毒,做事有始无终。
土主信,其性重,其情厚,其味甘,其色黄。
土盛之人圆腰廓鼻,眉清目秀,口才声重。
为人忠孝至诚,度量宽厚,言必行,行必果。
土气太过则头脑僵化,愚拙不明,内向好静。
不及之人面色忧滞,
面扁鼻低,为人狠毒乖戾,不讲信用,不通情理。
金主义,其性刚,其情烈,其味辣,其色白。
金盛之人骨肉相称,面方白净,眉高眼深,体健神清。
为人刚毅果断,疏财仗义,深知
廉耻。
太过则有勇无谋,贪欲不仁。
不及则身材瘦小,为人刻薄内毒,喜淫好杀,吝啬贪婪。
水主智,其性聪,其情善,其味咸,其色黑。
水旺之人面黑有采,语言清和,为人深思熟虑,足智多谋,学识过人。
太过则好说是非,飘荡贪淫。
不及则人物短小,性情无常,胆小无略,行事反复。
用五行相克说明五脏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如心属火,肾属水,水克火,即肾水能制约心火,如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
肺属金,心属火,火克金,即心火能制约肺金,如心火之阳热,可
抑制肺气清肃之太过。
肝属木,肺属金,金克木,即肺金能制约肝木,如肺气清肃太过,可抑制肝阳的上亢。
脾属土,肝属木,木克土,即肝木能制约脾土。
如肝气条达,可疏泄脾气之壅滞。
肾属水,脾属土,土克水,即脾土能制约肾水,如脾土的运化,能防止肾水
的泛滥。
这种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就是用五行相克理论来说
明的。
1、鼻为肺之官
鼻子的外形为胃气所主,鼻孔为肺气所主,所以肺开窍于鼻,鼻是肺之官,只要人的肺有病首先就会表现在鼻子上。
这里讲的鼻子
主要指的是鼻孔里边,肺热则鼻孔出气粗、热;肺寒则鼻孔冒凉气。
比如当人得肺病的时候,就会出现喘息鼻张的症状。
2、目为肝之官
肝开窍于目,得了肝病会在眼睛上有所表现,一般得肝病的人两个眼角会发青。
孩子如果受到惊吓,鼻梁处常会出现青筋或者青痕,这也与肝有关联。
在中医的五色和五脏的配属里,肝主青色。
这个青色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见的青草、树叶的绿色,而是苍色。
肝是从肾水里面生发出
来的,苍这个颜色是黑色与青色的一个过渡之色。
顺便谈一个问题:如果人在冬季没有养好身体,到了春天气机就生发不起来,就会生病。
所以,了解颜色和脏腑的对应关系对养生保健是有裨益的,我
们平时可以通过观察脸色的变化对身体的状况作出判断。
3、口唇为脾之官
脾开窍于口,口唇是脾之官。
得脾病的人会出现唇黄或者嘴唇四周发黄、嘴唇脱皮、流血等症状,这些都是阳明燥火太盛造成的。
4、舌为心之官
舌为心之官。
心脏有病一般会出现舌头不灵活、舌卷缩等症状。
口误,经常说错话,也是心气不足的象。
《黄帝内经》上有:心病者,舌卷缩,颧赤。
颧赤是说心脏有病的话,颧骨这个部位会发红。
除了颧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要留心
印堂,因为心病还会表现在印堂处。
印堂位于两眉之间,此处如果
突然地发红,而且图案如灯花状,是心神将散的象,我们尤其要当心,这叫“祸福在旦夕间”,可能会有重病突发。
印堂发黑也不是
件好事,从中医的角度讲,这相当于水气凌心,就是肾水太多,心
火太弱,肾水上来使心火的功能发挥不了。
这也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对印堂颜色的变化加以小心。
5、耳为肾之官
耳朵是肾之官。
耳朵的病都会跟肾相关。
《黄帝内经》里有“肾开窍于耳”的说法。
得肾病的人会有耳聋、耳鸣的症状。
五官通利则五味、五色、五音方能俱辨。
中医认为五官与脏腑器官的关系极为密切,通过了解五官的病变就可以发现隐藏在身体内
的五脏的病变,所以我们要时刻留心五官的变化,才能留意到相关
联的五脏的情况。
具体到五官的养生方法,很简单:常闭眼,养神;少说话,养心;平稳呼吸,养肺;多食美味,养口;少惹烦杂,非礼勿听,养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