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五课时达标训练十五 第四单元 第十五课 《兰亭集序》
苏教版语文高二《兰亭集序》练习
![苏教版语文高二《兰亭集序》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eecd201b5acfa1c7aa00cced.png)
《兰亭集序》练习1、下面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诞(dàn) 癸(kuí) 殊(shú)峻(jùn)B.殇(shāng)稽(jī) 骸(hái)晤(wù)C,悼(dǎo) 禊(xì) 骋(chěng) 契(qì)D.嗟(jiē)觞(shāng) 湍(tuān) 曲(qǔ)水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群贤毕.至(全) 少长咸.集(都)茂林修.竹(修整) 清流激.湍.(急流的水)B.畅叙幽.情(幽深内藏) 人之相与..(交好)崇山峻.岭(高) 暂.得于己(短暂,一时)C.感既系.之(附着) 修短随化.(变化)终期于尽.(至,及) 向.之所欣(过去,从前)D.喻.之于怀(比喻) 其致.一也(情趣)列.坐其次(排列) 列.叙时人(一个个地)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趣舍万殊,静躁不同B.悟言一室之内C.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4、下面句中“其”字的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A.吾其还也B.其致一也C.录其所述D.当其欣于所遇5、与例句中“之”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其翼若垂天之云A.且夫水之积也不厚B.之二虫又何知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D.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6、下列各句中停顿有误的句子是()A.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B.此地/有/崇山峻岭C.不知/老之将至D.足以/极视听之娱7、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抬头观览浩渺的宇宙,低头审视繁多的物类,借以放眼纵观,舒展胸怀,足以尽情地享受着看和听的乐趣,实在很愉快啊。
B.俯仰一世——很快地度过一生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才知道一生一死都是虚假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D.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等到他所向往的事情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转移,感慨就随之而产生了。
高中语文 4.2 兰亭集序课时训练(含解析)苏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 4.2 兰亭集序课时训练(含解析)苏教版必修5](https://img.taocdn.com/s3/m/13f1facc2e3f5727a4e9624d.png)
兰亭集序一、夯基训练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流觞.(shāng) 会稽..(huì jī) 嗟悼..(juē dǎo) 激湍.(tuān)B.修禊.(qì)癸.丑(kuí) 彭殇.(shāng) 虚诞.(yán) C.骋.怀(chěng) 静躁.(zào) 世殊.(shū) 峻.岭(jùn)D.悟.言(wú)俯仰..(fǔ yǎng) 暮.春(mù) 群贤.(xián) 解析: A 项,“会”应读“kuài”,“嗟悼”应读“jiē dào”;B 项,“禊”应读“xì”,“癸”应读“guǐ”,“诞”应读“dàn”;D 项,“悟”应读“wù”。
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盛:盛大。
B.虽趣舍万殊.殊:不同。
C.惠.风和畅 惠:柔和。
D.所以游目骋怀..骋怀:驰骋胸怀,抒发胸臆。
解析:A 项,盛:热闹。
答案:A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兴”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A.引以为流.觞曲水 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C.齐.彭殇为妄作 D.当其欣.于所遇解析:例句与A项都是使动用法;B项,数词意动用法;C项,形容词意动用法;D项,形容词用作动词。
答案:A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又有清流激湍,。
(2),俯察品类之盛。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答案:(1)茂林修竹映带左右(2)仰观宇宙之大(3)齐彭殇为妄作二、延伸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寓山注》序祁彪佳予家高士里,固山阴道上也。
家旁小山,若有夙缘者,其名曰“寓”。
往予童稚时,季超、止祥两兄以斗粟易.之。
剔石栽松,躬荷畚锸,手足为之胼胝。
予时亦捧土作婴儿戏。
高二语文苏教必修五讲义第四单元第十五课兰亭集序Word含答案
![高二语文苏教必修五讲义第四单元第十五课兰亭集序Word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b60c0448d7c1c709a14531.png)
[新课入门须知][知目标][知作者]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
他的家族是晋代屈指可数的豪门大士族。
王羲之因为这样的出身,一出仕便为秘书郎,后为庾亮的参军,再迁宁远将军、江州刺史,最后做到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世称“王右军”。
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集序》等。
王羲之擅长书法,论者称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有“书圣”之称,与其子王献之并称“二王”“二圣”。
东晋文坛盛行骈文,他是少数仍沿用散文写作或以散驭骈的作家之一。
文风清新,不尚辞藻。
[知背景]兰亭,是东晋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的名胜。
其地有湖,“湖南有天柱山,湖口有亭,号曰兰亭”。
东晋建立后,南渡的中原士族在山水清丽的会稽广置田园别墅。
风景幽绝的兰亭,成为当时的社会名流们集会游玩的地方。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相当于郡太守)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41人在兰亭集会,作曲水流觞之饮。
当时要求与会者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事后将诗汇编成集,题名《兰亭集》,由王羲之将各人名字及诗作一一记录,并作序一篇,记述其事,并抒写内心感触,这就是《兰亭集序》。
[知常识]1.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
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
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
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古人宴集时,常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是为“宴集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又有虽无聚会,也作文相赠,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就是“赠序”,如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2.兰亭名联:(1)清响拟丝竹;真契齐古今。
2019_2020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5课兰亭集序练习含解析苏教版必修5
![2019_2020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5课兰亭集序练习含解析苏教版必修5](https://img.taocdn.com/s3/m/1982b76c76c66137ee0619d1.png)
兰亭集序(时间:45分钟分值:45分)一、基础巩固(25分)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群贤毕.至(全) 少长咸.集(都)茂林修.竹(修整) 清流激湍..(急流的水)B.畅叙幽.情(幽深内藏) 人之相与..(相交,交往)崇山峻.岭(高) 暂.得于己(短暂,一时)C.感慨系.之(附着) 修短随化.(变化)终期于尽.(完结) 向.之所欣(过去,从前)D.喻.之于怀(比喻) 其致.一也(情趣)列.坐其次(排列)列.叙时人(一个个地)解析:选B。
A项,修,高,长。
C项,化,造化,自然。
D项,喻,明白,理解。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欣于.所遇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趣舍万殊C.已为.陈迹固知一死生为.虚诞D.引以.为流觞曲水犹不能不以.之兴怀解析:选B。
虽,虽然。
A项,于,介词,在;介词,对。
C项,为,动词,成为;动词,是。
D项,以,介词,把;介词,因为。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义最为接近的一项是(3分)( )A.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B.引以为..流觞曲水C.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D.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解析:选D。
A项,为“夫”“人”两个词,其中“夫”为句首发语词,表示下文要议论;今义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B项,把……作为;今义为认为。
C项,等到他;今义为连词。
4.下列各句按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死生亦大矣②齐彭殇为妄作③放浪形骸之外④不能喻之于怀⑤其致一也⑥悟言一室之内A.①②/③⑤/④⑥B.①②⑤/③④/⑥C.①②⑤/③⑥/④D.①②/③④/⑤⑥解析:选C。
①判断句,直接判断。
②判断句,“为”表示判断。
③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④状语后置句。
⑤判断句,“也”表示判断。
⑥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3分)( )A.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B.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C.齐彭殇为妄作D.当其欣于所遇解析:选B。
苏教版-语文-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5课时训练十五 兰亭集序
![苏教版-语文-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5课时训练十五 兰亭集序](https://img.taocdn.com/s3/m/64e06b497c1cfad6195fa7cd.png)
课时达标训练(十五) 兰亭集序(时间:40分钟 分值:50分)一、基础巩固(16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1.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趣舍万殊,静躁不同B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C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D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列坐其次.. 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用来 B.⎩⎪⎨⎪⎧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丝竹管弦:泛指音乐暂.得于己 暂:暂时 C.⎩⎪⎨⎪⎧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相与:相处,相交或取诸..怀抱 取诸:从……中取得 D.⎩⎪⎨⎪⎧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致:导致未尝不临.文嗟悼 临:面对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B.⎩⎪⎨⎪⎧ 兰亭集.序少长咸集.C.⎩⎪⎨⎪⎧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悟言一.室之内 D.⎩⎪⎨⎪⎧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B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C .所以..游目骋怀 D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5.下列各句中,不含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C.天朗气清,惠风和畅D.所以兴怀6.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死生亦大矣A.悟言一室之内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D.求人可使报秦者7.名篇名句默写。
(4分,每空0.5分)(1)《兰亭集序》中描绘山竹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否定了生死等同的虚妄之说,这是作者超越了人生无常之痛的理性思考。
(3)我们喜欢的事物由生到灭,时间极其短暂,自然也会令人生发感慨,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语文-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五4.8《兰亭集序》同步训练
![苏教版-语文-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五4.8《兰亭集序》同步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76bbd6b7763231126fdb1131.png)
兰亭集序(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基础巩固(20分,每小题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流觞.(shāng)会稽..(huìjī)嗟悼..(juēdǎo) 激湍.(tuān)B.修禊.(qì) 癸.丑(kuí)彭殇.(shāng) 虚诞.(yán)C.骋.怀(chěng) 静躁.(zào)世殊.(shū) 峻.岭(jùn)D.悟.言(wú) 俯仰..(fǔyǎng)曲.水(qǔ) 群贤.(xián)解析A项中的“会”应读“kuài”,“悼”应读“dào”;B项中的“禊”应读“xì”,“癸”应读“guǐ”,“诞”应读“dàn”;D项中的“悟”应读“wù”,“曲”应读“qū”。
答案 C2.指出下面有通假字的一项()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C.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D.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解析C项,趣—取。
答案 C3.下列句中与“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中“一”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B.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D.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解析例句中“若合一契”是“像符契一样相合”的意思,可见其中“一”有“一样”或“相同”的意思。
A项中“一”指“一杯酒、一首诗”,表示数量;B项中的“一”有“全部”的意思;C项中的“一死生”是把生和死看得一样,这里的“一”有“看作一样”的意思;D项中的“一”指抒发感慨的原因“一样”或“相同”,因此它与例句中的“一”是相同的。
答案 D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B.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C.亦将有感于斯文..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解析A.古义:襟怀抱负;今义:抱在怀里。
C.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
高二语文 兰亭集序 课时提升作业 十五
![高二语文 兰亭集序 课时提升作业 十五](https://img.taocdn.com/s3/m/0701b3f0daef5ef7bb0d3c53.png)
课时提升作业十五兰亭集序一、语言文字运用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足以极.视听之娱极:尽B.列坐其次.次:地方C.终期.于尽期:期望D.不能喻.之于怀喻:明白,理解【解析】选C。
期:注定。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于”的用法、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B.当其欣于.所遇C.不能喻之于.怀D.因击沛公于.坐【解析】选B。
B项,介词,对。
其他项均为“介词,在”。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引以为流觞.曲水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B.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所以..兴怀,其致一也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俯仰..之间,已为陈迹D.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解析】选C。
A项,酒杯/喝酒;B项,用来/……的原因;C项,都是指时间短暂; D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动词,往,引申为达到,得到。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引以为..流觞曲水B.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C.俯仰之间,已为陈迹..D.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解析】选C。
古今意义均为“过去的事情”。
A项中“以为”译为“把它作为”,今义是“认为”;B项中“夫”为发语词,“夫人”可译为“人”,今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D项中“斯文”译作“这篇文章”,今义为“文化或文人;文雅”。
5.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虽是书序,作者却借题发挥,从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表达了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探求。
B.在生死观方面,作者感到人事在变,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因此,要及时行乐。
C.本文语言或骈或散,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
D.综观全文,作者时喜时悲,行文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具有波澜起伏之美。
【解析】选B。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兰亭集序训练-落实提升 苏教版必修5(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兰亭集序训练-落实提升 苏教版必修5(2021年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115790884254b35eefd34f1.png)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专题兰亭集序训练-落实提升苏教版必修5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专题兰亭集序训练-落实提升苏教版必修5)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专题兰亭集序训练-落实提升苏教版必修5的全部内容。
兰亭集序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的错误注音。
癸.丑(kuǐ)会.稽(kuài)修禊.(xì)巳.日(sì)峻岭.(lǐnɡ)激湍.(tuān)流觞.(shānɡ)骋.怀(chǒnɡ) 虚诞.(xián)酣.畅(hān)玄.理(xián)清冽.(liè)【答案】“癸”读ɡuǐ,“骋"读chěnɡ,“诞”读dàn,“玄”读xuán。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毕:全部B.仰观宇宙之.大之:定语后置的标志C.不能喻.之于怀喻:比喻D.俯仰之间,已为陈.迹陈:陈旧【解析】C项,喻:明白。
【答案】C3.下列与“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勇气闻于诸侯B.秦亦不以.城予赵C.作《师说》以.贻之D.赵岂以.一璧之故而欺秦邪【解析】D项和例句均为介词,表原因,因为。
A项,介词,凭。
B项,介词,把。
C项,连词,来。
【答案】D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D.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解析】B项,“趣”同“取"。
2020-2021学年语文苏教版必修5课时分层作业 15 兰亭集序
![2020-2021学年语文苏教版必修5课时分层作业 15 兰亭集序](https://img.taocdn.com/s3/m/9eac147f76a20029bd642ddf.png)
课时分层作业(十五)[基础运用层]1.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B.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C.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A[A项,“趣”同“取”。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群贤毕.至(全)少长咸.集(都)茂林修.竹(修整) 清流激湍..(激荡回旋的水流)B.畅叙幽.情(幽深内藏) 信.可乐也(实在)崇山峻.岭(高) 欣.于所遇(高兴)C.感慨系.之(附着,随着) 修短随化.(变化)终期于尽.(完结) 向.之所欣(过去)D.喻.之于怀(比喻) 所以..兴怀(……的原因)列.坐其次(排列) 列.叙时人(一个个地)B[A项,修,高大。
C项,化,造化,自然。
D项,喻,明白,理解。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欣于.所遇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趣舍万殊C.已为.陈迹固知一死生为.虚诞D.引以.为流觞曲水犹不能不以.之兴怀B[B项,两个“虽”均是“虽然”之意。
A项,于,介词,在;介词,对。
C项,为,动词,成为;动词,是。
D项,以,介词,把;介词,因为。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B.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C.齐彭殇为妄作D.当其欣于所遇B[A项,带,名词作动词,环绕。
C项,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把……看成平等。
D项,欣,形容词作动词,感到高兴。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引以为..流觞曲水B.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C.俯仰之间,已为陈迹..D.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C[古今意义均为“过去的事情”。
A项中“以为”译为“把它作为”,今义是“认为”;B项中“夫”为发语词,“夫人”可译为“人”,今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D项中“斯文”译作“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为“文化或文人;文雅”。
]6.下列各句按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死生亦大矣②齐彭殇为妄作③放浪形骸之外④不能喻之于怀⑤其致一也⑥悟言一室之内A.①②/③⑤/④⑥B.①②⑤/③④/⑥C.①②⑤/③⑥/④D.①②/③④/⑤⑥C[①判断句,直接判断。
高中语文 4.2 兰亭集序练习 苏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 4.2 兰亭集序练习 苏教版必修5](https://img.taocdn.com/s3/m/008d517c03d8ce2f00662387.png)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取诸怀抱..怀抱:襟怀抱负B.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信:实在C.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修:整齐的D.俯仰之间,以为陈.迹陈:陈旧解析:C项,“茂林修竹”中的“修”是“高”的意思。
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群贤毕至,少.长咸集A.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B.天下云.集响应C.齐.彭殇为妄作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解析:D项,与例句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
A项,觞,名词活用作动词,“饮酒”的意思。
B项,云,名词作状语,译为“像云一样”。
C项,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把……看成平等。
答案:D3.下列“其”字的用法,与其他句子不同的一项是( )A.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B.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C.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D.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解析:A项是语气词,表揣测。
其余三项均为代词。
答案:A4.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俯察品类之盛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B.死生亦大矣C.仰观宇宙之大D.引以为流觞曲水解析:例句与C项都是定语后置句。
A项,介词结构后置句、省略句。
B项,判断句。
D项,省略句。
答案:C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
(2)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批评“,”。
(3)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是“是日也,,”。
解析:情景式默写一定要注意提示性信息。
如第(1)小题中“时光流逝”,第(2)小题中的“虚无”,第(3)小题中的“气候宜人”等,都是很重要的信息。
答案:(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3)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1题。
梅圣俞①诗集序欧阳修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配套K12】高中语文第4单元心连广宇第15课兰亭集序落实应用案苏教版必修5
![【配套K12】高中语文第4单元心连广宇第15课兰亭集序落实应用案苏教版必修5](https://img.taocdn.com/s3/m/0e2b926b33687e21af45a994.png)
兰亭集序(时间:45分钟分值:45分)一、基础巩固(25分)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群贤毕.至(全) 少长咸.集(都)茂林修.竹(修整) 清流激湍..(急流的水)B.畅叙幽.情(幽深内藏) 人之相与..(相交,交往)崇山峻.岭(高) 暂.得于己(短暂,一时)C.感慨系.之(附着) 修短随化.(变化)终期于尽.(完结) 向.之所欣(过去,从前)D.喻.之于怀(比喻) 其致.一也(情趣)列.坐其次(排列) 列.叙时人(一个个地)解析:选B。
A项,修,高,长。
C项,化,造化,自然。
D项,喻,明白,理解。
2.对应一课一考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欣于.所遇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趣舍万殊C.已为.陈迹固知一死生为.虚诞D.引以.为流觞曲水犹不能不以.之兴怀解析:选B。
虽,虽然。
A项,于,介词,在;介词,对。
C项,为,动词,成为;动词,是。
D项,以,介词,把;介词,因为。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义最为接近的一项是(3分)( )A.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B.引以为..流觞曲水C.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D.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解析:选D。
A项,为“夫”“人”两个词,其中“夫”为句首发语词,表示下文要议论;今义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B项,把……作为;今义为认为。
C项,等到他;今义为连词。
4.下列各句按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死生亦大矣②齐彭殇为妄作③放浪形骸之外④不能喻之于怀⑤其致一也⑥悟言一室之内A.①②/③⑤/④⑥B.①②⑤/③④/⑥C.①②⑤/③⑥/④D.①②/③④/⑤⑥解析:选C。
①判断句,直接判断。
②判断句,“为”表示判断。
③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④状语后置句。
⑤判断句,“也”表示判断。
⑥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3分)( )A.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B.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C.齐彭殇为妄作D.当其欣于所遇解析:选B。
高中语文课时作业15兰亭集序含解析苏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课时作业15兰亭集序含解析苏教版必修5](https://img.taocdn.com/s3/m/eb464b646bd97f192279e9cb.png)
课时分层作业(十五)[基础运用层]1.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B.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C.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A[A项,“趣”同“取”。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群贤毕.至(全) 少长咸.集(都)茂林修.竹(修整) 清流激湍..(激荡回旋的水流)B.畅叙幽.情(幽深内藏) 信.可乐也(实在)崇山峻.岭(高) 欣.于所遇(高兴)C.感慨系.之(附着,随着) 修短随化.(变化)终期于尽.(完结) 向.之所欣(过去)D.喻.之于怀(比喻) 所以..兴怀(……的原因)列.坐其次(排列) 列.叙时人(一个个地)B[A项,修,高大。
C项,化,造化,自然。
D项,喻,明白,理解。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欣于.所遇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趣舍万殊C.已为.陈迹固知一死生为.虚诞D.引以.为流觞曲水犹不能不以.之兴怀B[B项,两个“虽”均是“虽然”之意。
A项,于,介词,在;介词,对。
C项,为,动词,成为;动词,是。
D项,以,介词,把;介词,因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B.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C.齐彭殇为妄作D.当其欣于所遇B[A项,带,名词作动词,环绕。
C项,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把……看成平等。
D 项,欣,形容词作动词,感到高兴。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引以为..流觞曲水B.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C.俯仰之间,已为陈迹..D.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C[古今意义均为“过去的事情”。
A项中“以为”译为“把它作为”,今义是“认为”;B项中“夫”为发语词,“夫人”可译为“人”,今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D项中“斯文”译作“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为“文化或文人;文雅”。
]6.下列各句按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死生亦大矣②齐彭殇为妄作③放浪形骸之外④不能喻之于怀⑤其致一也⑥悟言一室之内A.①②/③⑤/④⑥B.①②⑤/③④/⑥C.①②⑤/③⑥/④ D.①②/③④/⑤⑥C[①判断句,直接判断。
高二语文 4.1.2《兰亭集序》同步达标测试 苏教版必修5
![高二语文 4.1.2《兰亭集序》同步达标测试 苏教版必修5](https://img.taocdn.com/s3/m/20c10e5ca26925c52cc5bfa5.png)
《兰亭集序》1.写出下列红色字的汉语拼音:①岁在癸()丑②会稽()()山阴③修禊()事也④流觞曲()水⑤放浪形骸()⑥若合一契()⑦临文嗟悼()()2.解释下列红色字: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②列坐其次()③信可乐也()④曾不知老之将至()⑤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⑥每览昔人兴感之由()⑦不能喻之于怀()⑧固知一死生为虚诞()⑨齐彭殇为妄作()3.下列红色字意思不同于其他两项的是:┏ A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之┫ B 仰观宇宙之大┗ C 放浪形骸之外┏ A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向┫ B沛公北向坐┗ C望洋向若而叹4.默写:(1)是日也,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可乐也。
(2)写出文中谈“人之相与”的两种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加标点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兰亭集序》1.①guǐ②kuàī jī③xì④qū⑤hái ⑥qì⑦jiē dào2.①聚集②旁边,水边③实在④竟,乃⑤造化,指自然;至,及⑥原因⑦明白⑧把……看作一样⑨把……看作相等3.之,C(A、B定语后置的标志,C的)向,A(A过去,从前,B、C面对)4.(1)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2)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5.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课时训练4.2《兰亭集序》(苏教必修5)(江苏专用)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课时训练4.2《兰亭集序》(苏教必修5)(江苏专用)](https://img.taocdn.com/s3/m/7f4b18db172ded630b1cb6b8.png)
课时达标训练13兰亭集序一、夯基训练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流觞.(shāng)会稽..(huì jī)嗟悼..(juē dǎo)激湍.(tuān)B.修禊.(qì)癸.丑(kuí)彭殇.(shāng)虚诞.(yán)C.骋.怀(chěng)静躁.(zào)世殊.(shū)峻.岭(jùn)D.悟.言(wú)俯仰..(fǔ yǎng)暮.春(mù)群贤.(xián)解析:A项,“会”应读“kuài”,“嗟悼”应读“jiē dào”;B项,“禊”应读“xì”,“癸”应读“guǐ”,“诞”应读“dàn”;D 项,“悟”应读“wù”。
答案:C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A项,都指举首俯首之间,极言时间的短暂。
B项,诗集/聚集、会集。
C项,一样/数词“一”。
D 项,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往,引申为达到,得到。
答案:A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盛:盛大。
B.虽趣舍万殊.殊:不同。
C.惠.风和畅惠:柔和。
D.所以游目骋怀..骋怀:驰骋胸怀,抒发胸臆。
解析:A项,盛:热闹。
答案:A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兴”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所以兴.怀,其致一也A.引以为流.觞曲水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C.齐.彭殇为妄作D.当其欣.于所遇解析:例句与A项都是使动用法;B项,数词意动用法;C项,形容词意动用法;D项,形容词用作动词。
答案:A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又有清流激湍,。
(2),俯察品类之盛。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答案:(1)茂林修竹映带左右(2)仰观宇宙之大(3)齐彭殇为妄作二、延伸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苏教版-语文-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5学案 第四单元第十五课兰亭集序
![苏教版-语文-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5学案 第四单元第十五课兰亭集序](https://img.taocdn.com/s3/m/939b4d8e43323968001c9228.png)
学习目标考点提炼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文化常识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使动用法能力目标把握文章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为一炉的写法情感目标领会作者“乐”“痛”“悲”情绪变化后面的生命感慨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
他的家族是晋代屈指可数的豪门大士族。
王羲之因为这样的出身,一出仕便为秘书郎,后为庾亮的参军,再迁宁远将军、江州刺史,最后做到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世称“王右军”。
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集序》等。
王羲之擅长书法,论者称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有“书圣”之称,与其子王献之并称“二王”“二圣”。
东晋文坛盛行骈文,他是少数仍沿用散文写作或以散驭骈的作家之一。
文风清新,不尚辞藻。
兰亭,是东晋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的名胜。
其地有湖,“湖南有天柱山,湖口有亭,号曰兰亭”。
东晋建立后,南渡的中原士族在山水清丽的会稽广置田园别墅。
风景幽绝的兰亭,成为当时的社会名流们集会游玩的地方。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相当于郡太守)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41人在兰亭集会,作曲水流觞之饮。
当时要求与会者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事后将诗汇编成集,题名《兰亭集》,由王羲之将各人名字及诗作一一记录,并作序一篇,记述其事,并抒写内心感触,这就是《兰亭集序》。
1.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
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
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
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古人宴集时,常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是为“宴集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苏教版浙江新高考语文必修五文档:专题四 文本15兰亭集序 Word版含答案
![苏教版浙江新高考语文必修五文档:专题四 文本15兰亭集序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f68b8c5ef7ba0d4a733bcd.png)
文本15兰亭集序王羲之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目标:积累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思维目标:把握作者情感,深入理解作者的人生观。
3.审美目标:赏析本文骈散结合的语言特色。
激趣导入曾有人为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群贤毕至,一觞一咏成就兰亭华章,信可乐也”,下联是“少长咸集,几俯几仰参悟人生哲理,岂不悲哉”。
今天我们就走进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来体味王羲之的“乐”与“悲”。
一、诵读全文,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并回答段后问题。
(第一段)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春季的最后一个月)之初,会.(集会)于.(在)会稽山阴..(山阴县)之.(助词,的)兰亭,修.(举行)禊.[古代习俗,于农历三月上旬巳日(魏以后改为三月三日),游于水滨,举行祭祀、沐浴、采兰等活动,以消除不祥]事也。
群贤.(形容词作名词,贤才)毕.(全,都)至,少长..(形容词作名词,年少的,年长的)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高高的)竹;又有清流激湍..(以之为,把它作为)..(激荡回旋的水流),映带..(景物相互关联衬托)左右,引以为流.(使动用法,使……流动)觞.(酒杯,两侧各有一耳)曲水..(引水环曲为渠,以流酒杯),列.(依次排列)坐其次..(曲水的旁边)。
虽.(虽然)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名词作动词,饮酒)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和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定语后置..(幽深内藏的感情)。
是.(这)日也,天朗气清,惠风的标志)大,俯察品类..(用来……)游.(使..(物品,种类。
指天地万物)之.(定语后置的标志)盛,所以动用法,使……纵目)目骋.(使动用法,使……驰骋)怀,足以极.(尽)视听之娱,信.(实在)可乐也。
请概括段意:描述了兰亭宴集的盛况,表现了作者陶醉在人与自然和谐氛围中的快乐心情。
(第二段)夫.(发语词)人之相与..(比喻人生短暂)一世。
或.(有时)取诸...(相处,相交),俯仰(“之”“于”二字的合音)怀抱..(交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第4专题 《兰亭集序》同步练习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第4专题 《兰亭集序》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4644ae98dd3383c4bb4cd258.png)
《兰亭集序》同步练习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少长咸.集咸:都,全部B.列坐其次.次:处所,地方C.修短随化.化:变化D.向.之所欣向:过去,以前2.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悟言一室之内B.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C.不能喻之于怀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齐.彭殇为妄作B.群贤.毕至C.少长..咸集D.死生亦大.矣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或取诸怀抱..B.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5.下列句子按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死生亦大矣②齐彭殇为妄作③放浪形骸之外④不能喻之于怀⑤其致一也⑥悟言一室之内A.①②/③⑤/④⑥ B.①②⑤/③④/⑥C.①②⑤/③⑥/④ D.①②/③④/⑤⑥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高二语文必修五课时达标训练十五+第四单元+第十五课+《兰亭集序》+Word版含答案.doc
![高二语文必修五课时达标训练十五+第四单元+第十五课+《兰亭集序》+Word版含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16a5512852d380eb63946d0c.png)
课时达标训练(十五) 兰亭集序(时间:40分钟 分值:54分)一、基础巩固(2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趣舍万殊,静躁不同B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C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D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解析:选A “趣”同“取”。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列坐其次.. 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用来 B.⎩⎪⎨⎪⎧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丝竹管弦:泛指音乐暂.得于己 暂:暂时 C.⎩⎪⎨⎪⎧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相与:相处,相交或取诸..怀抱 取诸:从……中取得 D.⎩⎪⎨⎪⎧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致:导致未尝不临.文嗟悼 临:面对 解析:选D 致:情致。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B.⎩⎪⎨⎪⎧ 兰亭集.序少长咸集.C.⎩⎪⎨⎪⎧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悟言一.室之内 D.⎩⎪⎨⎪⎧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 解析:选A 举首俯首之间,极言时间的短暂。
B 项,诗集/聚集、会集。
C 项,一样/数词,一。
D 项,结构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往,引申为达到,得到。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B.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C.所以..游目骋怀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解析:选B古今都为“有所感触而慨叹”之意。
A项,古义:襟怀抱负;今义:抱在怀里。
C项,古义:以此用来;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D项,古义:它旁边的地方;今义:次第较后或次要的地位。
5.下列各句中,不含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C.天朗气清,惠风和畅D.所以兴怀解析:选C A项,“贤、少、长”形容词作名词;B项,“一”数词的意动用法;D 项,“兴”使动,使……兴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达标训练(十五) 兰亭集序(时间:40分钟 分值:54分)一、基础巩固(2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趣舍万殊,静躁不同B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C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D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解析:选A “趣”同“取”。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列坐其次.. 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用来 B.⎩⎪⎨⎪⎧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丝竹管弦:泛指音乐暂.得于己 暂:暂时 C.⎩⎪⎨⎪⎧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相与:相处,相交或取诸..怀抱 取诸:从……中取得 D.⎩⎪⎨⎪⎧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致:导致未尝不临.文嗟悼 临:面对 解析:选D 致:情致。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B.⎩⎪⎨⎪⎧ 兰亭集.序少长咸集.C.⎩⎪⎨⎪⎧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悟言一.室之内 D.⎩⎪⎨⎪⎧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 解析:选A 举首俯首之间,极言时间的短暂。
B 项,诗集/聚集、会集。
C 项,一样/数词,一。
D 项,结构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往,引申为达到,得到。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B.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C.所以..游目骋怀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解析:选B古今都为“有所感触而慨叹”之意。
A项,古义:襟怀抱负;今义:抱在怀里。
C项,古义:以此用来;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D项,古义:它旁边的地方;今义:次第较后或次要的地位。
5.下列各句中,不含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C.天朗气清,惠风和畅D.所以兴怀解析:选C A项,“贤、少、长”形容词作名词;B项,“一”数词的意动用法;D 项,“兴”使动,使……兴起。
6.名句名篇默写。
(6分,任选3小题)(1)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2)或取诸怀抱,;或因寄所托,。
(3)及其所之既倦,,。
(4),。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5),。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答案★:(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2)悟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3)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4)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二、阅读鉴赏(22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王羲之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
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
及长,辩赡,以骨鲠称。
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
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悦、王承为王氏三少。
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
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
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
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
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
”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
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
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
姥初有愠色。
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
”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
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每自称:“我书比钟繇①,当抗行;比张芝②草,犹当雁行也。
”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
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
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
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及述为扬州刺史..,将就征,周行郡界,而不过羲之。
及述蒙显授,羲之耻为之下,遣使诣朝廷,求分会稽为越州。
行人失辞,大为时贤所笑。
述后检察会稽郡,辩其刑政,主者疲于简对。
羲之深耻之,遂称病去郡。
(《晋书·王羲之传》)【注】 ①钟繇:曹魏大臣,精于书法。
②张芝:字伯英,东汉人,书法家,专习草书,被尊称为“草圣”。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B.⎩⎪⎨⎪⎧ 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杂然相.许 C.⎩⎪⎨⎪⎧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D.⎩⎪⎨⎪⎧述先为.会稽吾属今为.之虏矣 解析:选D 动词,担任/介词,被。
A 项,兼词,于之;B 项,副词,偏指第二人称;C 项,连词,表承接。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B .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C .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D .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解析:选C“门生”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两项;“因书之”句意完整,应断开,排除B项。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隶书,是汉字中一种庄重的字体,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影响巨大,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B.王右军,指王羲之,因其官至右军将军,故称。
古时以官职称呼其人是一种习惯,例如杜甫被称为杜工部,韩愈被称为韩昌黎,王维被称为王右丞等。
C.郡,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单位之一。
始见于战国时期。
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
汉代,郡成为州的下级行政单位。
D.刺史,官职名。
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是维护皇权的有力手段,对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解析:选B韩愈被称为韩昌黎是因其祖籍昌黎。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
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只不过为人狂放傲岸,言谈之间常常把自己与钟繇、张芝相提并论。
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他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为怨恨。
解析:选D“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应为“王述先前曾在会稽任职,因母亲去世,回会稽治丧”。
王述是感到“遗憾”而不是“怨恨”。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
(5分)译文:(2)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5分)译文:参考★答案★:(1)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超人之处。
(2)王羲之曾和一班好友在会稽山阴县的兰亭宴集,并亲自作序,来抒发自己的志向。
参考译文: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侄子。
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超人之处。
等到长大后,他很善于辩论,并且以性情耿直而著称。
他特别擅长隶书,可称古今第一人。
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伯父王敦、王导都很看重他。
陈留(今河南开封附近)人阮裕在当时享有盛誉,而阮裕也看重王羲之,把他和王悦、王承视为王家三位少年英才。
有一次,太尉郗鉴派门生来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选位女婿,王导让来人到东边厢房里去看王家子弟。
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子弟个个不错,可是一听到有信使来,都显得拘谨不自然。
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坦腹而食,若无其事。
”郗鉴说:“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
”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郗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王羲之很喜欢服药颐养性情,不喜欢呆在京城,刚到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志向。
会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名士荟萃,谢安未做官时就住在这里。
还有孙绰、李充等人,都以文章盖世,他们都在这里建有住宅,与王羲之情投意合。
王羲之曾和一班好友在会稽山阴县的兰亭宴集,并亲自作序,来抒发自己的志向。
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有一位孤老太太养了只鹅,叫声很好听,他想买而没有买到,于是就带着亲友去观看。
谁知老太太听说他要来,竟把鹅烹煮了,准备招待他,他为此难过了一整天。
当时,山阴有位道士,养了一群鹅,王羲之去观看时非常高兴,多次恳求道士要买他的鹅。
道士对他说:“你若替我抄一遍《道德经》,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啦。
”王羲之高兴地写完,把鹅装在笼子里回家了,一路上非常快乐。
还有一次,他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篚木矮桌洁净光滑,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楷书,一半草体。
后来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这些字给刮去了,他的学生懊悔了好几天。
他又曾经在蕺山看见一个老妇人拿着六角扇在叫卖。
王羲之就在老妇人的六角扇上每面各写了五个字。
老妇人开始有些不高兴,王羲之于是对老妇人说:“只要说是王右军书写的,就可以卖得一百钱了。
”老妇人照此一说,许多人都争着来买。
又一天,老妇人又拿着扇子来,王羲之只是微笑而不肯再书写了。
他的书法在当时就很被世人看重,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
王羲之常自称:“我的书法和钟繇相比,可以说不相上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如同大雁排行。
”又曾经写信给人说:“东汉张芝临池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像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
”当时骠骑将军王述年轻时有很高的声誉,与王羲之齐名,但王羲之却看不起他,因此二人不和。
王述先前曾在会稽任职,因为母亲去世,回会稽治丧,王羲之来接替他的职务,只到王述家去吊唁一次,就再也不登门。
王述每次听到外面有号角声,总以为王羲之来看望自己,连忙洒扫庭院等待王羲之的到来。
像这样过了几年,而王羲之竟然没有来看望,王述对此深感遗憾。
等到王述做扬州刺史,在前去上任之前,整个会稽郡都转遍了,唯独不去拜访王羲之。
等到王述得到显要的职位,王羲之以做他的下属为耻,于是派遣使者到朝廷,请求将会稽划到越州。
使者言语不当,深为当时的贤人所笑。
王述后来到会稽郡考察,对其刑律、政令都要考核,主簿疲于应付。
王羲之深以为耻,于是称病离开会稽郡。
三、语言运用(11分)12.下面两题都是对联的上联,根据课文内容,任选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3分)(1)①咏怀山水趣答:②得山水清气答:(2)风水林亭映带左右答:参考★答案★:示例:(1)①嗟悼古今情②极天地大观(2)管弦觞咏俯仰古今13.下面是一段介绍王羲之书法的文字,请用比较工整的语句(如排比)概括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主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