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问题与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问题与对策

作者:梁双杰李超李栋

来源:《文存阅刊》2020年第16期

摘要:为了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深化本科生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很多高校开始尝试本科生导师制,这是实现教学相长的重要举措,也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本文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总结了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对于进一步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现状;策略

2019年10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文件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安排符合条件的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和学业生涯规划。为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文件精神,适应书院体制下的育人新模式,促进教学相长,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科研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切实把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工作落到实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决定在2018级本科生中实施全员导师制。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自2018年7月起,2018级本科生全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实行导师制,为充分发挥导师在书院中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作用,充分调动导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导师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本科生导师制依托导学团队实施,按照导师:博士/硕士研究生:本科生=1:4:20的比例组成,旨在促进教学相长,发挥导师专业优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科研水平,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心理疏解、品行陶冶、人格形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本科生导师制主要包括六方面内容:

1.个性指导

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结合学生个人特点和成长规律,帮助学生找到适应社会发展和自身成长的正确定位,帮助学生制定人生规划,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潜能,发挥育人效果。

2.学业辅导

帮助学生进行大学学业规划,通过和学生沟通交流,找到学生学业中存在的难点、盲点,就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帮扶,提高学生的独立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

3.专业引导

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方向,帮助大学生明晰发展目标,促进学校优良学风的形成。

4.科研指导

指导学生参与课题和项目研究,进行学术科研活动;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实践指导

为学生创造条件,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社团和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国情,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

6.职业引导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结合个人特点制定职业发展规划,为大学生就业、深造和创业提供服务。

二、本科生导师制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1.考核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考核指标缺乏难以量化、激励措施不足的问题,在导师制实施方案中,有关考核办法的规定内容难以量化,而且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影响也不是立竿见影的。因此,对于导师工作的考核,只能相对地进行评估和问卷反馈,有时可能缺乏科学依据。同时,也存在激励措施不足问题,与承担教学与科研相比,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导师更多的是偏重精神层面鼓励,物质奖励较少。

2.定位和职责界定不清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后,关于导师与班主任、辅导员等角色职责不清、界限模糊等问题日益显现,部分学生甚至导师对本科生导师的职责和定位不清晰,在开展实际工作中,不能清晰明确导师的角色定位和职责划分。

3.导学形式单一,教学教育难以有效融合

由于担任本科生导师的教师承担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他们实施导学的时间、精力有限,难以有效根据每一个同学的性格、兴趣和个性提供个性化辅导,本科生导师制度实施过程的形式比较单一,难以完全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同时,本科生导师在导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单纯地进行学业指导,没有将学业指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本科生导师制的优化及策略

新时代背景下对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在新形势下高校要因时而进,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度,创新工作模式,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将学业指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1.深化导学理念

在高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将“以学生为本”的核心思想贯穿于高校教育实践全过程,特别是体现在学业指导实施过程中。本科生导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尊重学生成长规律,结合学生的个人特点、兴趣和特长积极为学生提供好学业指导工作,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对学生学业、生活和心理等提供个性化指导。

2.丰富导学内容和形式

学校、学院(书院)、导师应该多方联动,整合教育资源,借助多种平台和渠道,多维度多角度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业指导教育。通过导学团队开展学业交流经验分享会、朋辈引领教育座谈会,组织相关学生和老师互相探讨,更全面地为学生进行学业指导;通过参与实践活动、科研项目,完善学生们的理论知识水平和社会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意识,增强职业竞争力;依据学生专业特点和个性化需求,開展多样化导学活动,形成了“教授午餐会”“最美的青春遇见你”“导师面对面”“好high哟学习小组”“品悦丁香·零距离”等品牌活动。通过各种形式丰富学业指导内容,优化学业指导形式,健全学业指导体系。

3.完善本科生导学体系

学院(书院)成立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按照学校关于本科生导师制的相关文件规定,全面规划学业指导工作,将学业指导纳入到日常工作中来;面向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和成长需求,提供分层次、分阶段的多维度学业指导,实现精准辅导;优化学业指导平台,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学业指导的线上化、垂直化、智能化、生态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