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能量的营养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有答案-七年级下册《第8章_人体的营养》单元测试卷(2)

北师大版-有答案-七年级下册《第8章_人体的营养》单元测试卷(2)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8章人体的营养》单元测试卷(2)一.选择题(共23小题)1. 馒头和花生中所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依次分别为()A.蛋白质脂肪B.淀粉脂肪C.蛋白质淀粉D.淀粉蛋白质2. 下列有关食物中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水、无机盐和维生素B.缺乏维生素A,易患神经炎,消化不良等病症C.缺少含碘无机盐,易患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病症D.脂肪是人体主要供能物质,不参与构成细胞3.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一类物质,下列关于维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种有机物,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需经过消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C.需要量很少,但对人体有重要作用D.饮食中缺少维生素C易患神经炎4. 烟台苹果营养物质含量丰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苹果中的蔗糖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B.苹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C.苹果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D.苹果中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5. 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A.口腔B.食道C.胃D.小肠6. 小肠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如图为与小肠相通的消化腺示意图。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酶B.②处阻塞,消化蛋白质能力下降C.③分泌的消化液中含胰岛素D.④内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7. 某小组探究“馒头在口腔内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分析错误的是()A.该实验的变量是唾液B.两支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后应充分搅拌C.1号不变蓝是因为淀粉己被分解为麦芽糖D.该实验结果说明低温抑制淀粉的消化8. 如图中的曲线表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曲线Ⅰ代表淀粉的消化程度B.a、c分别代表的器官是口腔和胃C.蛋白质化学性消化的起始部位是bD.脂肪在器官d中最终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9. 肝炎患者厌食油腻的食物,是因为()A.胰液分泌过少B.胃液分泌过少C.胆汁分泌过少D.唾液分泌过少10. 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可以验证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B.水浴保温前分别在两支试管中进行搅拌,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C.滴加碘液后,两试管中的颜色变化是①变蓝,②不变蓝D.该实验可以得出37℃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较强的结论11.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其中与吸收营养物质相适应的形态结构有()①小肠长约5~6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②小肠内有许多种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如胰液、肠液、胆汁等③小肠内壁有许多皱襞,皱襞上有大量的小肠绒毛④小肠绒毛壁和其内的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2. 下面是李勇同学为一四口之家设计的午餐食谱,你认为营养最合理全面的是()A.红烧冬瓜、清炒土豆丝、清炒空心菜、紫菜汤B.土豆炖牛肉、西红柿炒蛋、清炒菜心、冬瓜排骨汤C.啤酒鸭、爆炒鱿鱼、红烧猪蹄、鱼头汤D.炒大白菜、炒花菜、水煮白萝卜丝、海带汤13. “吃出健康”正在成为人们饮食方面的追求。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第8章人体营养 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第8章人体营养   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生物期末复习提纲第八章、人体的营养一、人体的营养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

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它们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储存能量最多的是脂肪;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

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蛋白质既能提供能量,又是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属于有机物。

【知识点补充内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1、糖类(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的能源物质。

(1)食物来源:谷类、薯类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糖类.(2)功能: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走路、学习、呼吸等都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大部分是由糖类提供的.(3)缺乏时的症状:瘦弱、乏力、低血糖.2、脂肪:(1)食物来源:猪油、奶油、蛋黄、花生油、芝麻、豆类和硬果类等食物等.(2)功能:脂肪也是人体能量来源的重要物质,但是脂肪一般是储存在体内作为备用能源.(脂肪:通常作为储备的能源物质在体内储存,脂肪还与体温调节有关)(3)缺乏时的症状:瘦弱.3、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1)食物来源:奶、蛋、鱼、瘦肉、豆类制品等.(2)功能:①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如蛋白质是构成细胞膜、染色体的主要成分.②能源物质,蛋白质能分解释放能量,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③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3)缺乏时的症状:长期供应不足可导致营养不良,发生贫血.(人体缺乏蛋白质,儿童会发生发育不良、生长迟滞等现象,成人会出现贫血、肌肉萎缩等)4、水:占人体总重的60%--70%,是细胞主要成分之一,参与各项生理活动(1)来源:食物和饮料.(2)作用:①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占体重的60%~70%.②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人体内的细胞生活在液体环境中.③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运输.5、无机盐:含钙、铁、碘等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约占体重的4%,是构成人体的重要原料,如钙和磷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儿童缺钙会患佝偻病,成年患软骨症)。

七年级生物 第八章 人体的营养 第3节 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

七年级生物   第八章  人体的营养   第3节 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

3.要注意食品保存的方法与时间。
在冰箱中贮存食品时, 生、熟食品分开存放, 新鲜食物和剩余食物分开放, 低温冷藏只适于短期贮存食品。
食品保存需要适宜的容器,如盐、醋、 酱油等调味品不适于保存在金属容器中
1、肉类:是否检疫合格 是否新鲜、肉色鲜红, 有光泽,有弹性,表面有 层微微干燥的外膜,不发粘, 切面坚实,呈红色,指压后不留指印, 有肉类清淡的自然芳香味。
2、菜类:颜色是否新鲜、是否硬挺。
买肉买菜应 注意什么?
包装食品中的“三无产品”是指无哪三项注释?
A.无生产厂家 C.无保质期 E.无相关行业认证
B.无生产日期 D.无生产卫生许可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专家要求 中小学生做到以下8点:
1、许多饮料中都含有防腐剂、香精或人造色素等,由于糖分 含量多而热量很高,学生经常饮用饮料不利于身体健康,所以, 最好的饮料是白开水。
(1) 食物多样, 谷物为主;
(2) 多吃蔬菜、 水果和薯类;
2. 均衡膳食的基本要求
(3) 常吃豆、 奶类食品和适量肉、 蛋类; (4) 少吃油脂类;
(5) 清淡少盐, 饮酒限量;
(6) 保持体重, 饮食卫生。
1.用所学的知识,为父母设计一份营养餐时,一定要考虑
的是( D )
A.均衡搭配五类食物
知识点三: 均衡膳食
应该如何纠正自己的不良饮食 习惯和饮食结构?
一日三餐,按时就餐
均衡膳食
均衡膳食
不同的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人们的饮 食结构和饮食习惯不同,获得的营养物质就有差异。为了 满足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的需要,我们该如何合理膳食? 为了保证健康,应该关注哪些食品安全?
均衡膳食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经常剪指甲、饭前便后及时洗手 等,预防一些传染病和肠道寄生虫的传播。

吃的营养科学观第八章读后感

吃的营养科学观第八章读后感

吃的营养科学观第八章读后感摘要:一、前言二、第八章内容概述三、对第八章内容的理解与感悟四、科学饮食在生活中的应用五、总结与展望正文:【前言】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饮食。

吃得营养、吃得健康成为每个人追求的目标。

《吃的营养科学观》一书,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饮食观念和方法。

本文将围绕第八章的内容,分享我的读后感。

【第八章内容概述】第八章主要讲述了膳食纤维的重要性以及其在保持身体健康方面的作用。

膳食纤维是一种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量,预防便秘。

此外,膳食纤维还可以降低胆固醇、稳定血糖、减轻体重等。

【对第八章内容的理解与感悟】1.膳食纤维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排便,预防便秘。

同时,它还可以降低胆固醇、稳定血糖、减轻体重等,对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2.膳食纤维的来源。

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水果、蔬菜、全谷类食品和豆类等食物中。

因此,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应该注重摄入这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3.如何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作者建议,每天至少摄入25-38 克的膳食纤维,相当于吃500 克以上的蔬菜或水果。

此外,还要注意饮食的多样性,搭配不同种类的食物,以保证摄入各种营养成分。

【科学饮食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践科学饮食:1.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多吃水果、蔬菜、全谷类食品和豆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

2.控制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

过多摄入高糖、高脂食物容易导致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因此要适量摄入这些食物。

3.保持饮食的多样性。

合理搭配各种食物,确保摄入各种营养成分,以保持身体健康。

【总结与展望】总之,《吃的营养科学观》第八章为我们揭示了膳食纤维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提醒我们要重视膳食纤维的摄入。

通过实践科学饮食,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持身体健康,远离疾病。

吃的营养科学观第八章读后感

吃的营养科学观第八章读后感

吃的营养科学观第八章读后感(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第八章的主要内容1.营养与健康的关系2.平衡膳食的重要性3.如何实现营养平衡三、读后感想与体会1.对营养科学的认识加深2.改变饮食观念和行为3.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四、结论正文【引言】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

而吃得营养、吃得科学成为很多人追求的目标。

近期,我阅读了《吃的营养科学观》的第八章,让我对营养与健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第八章的主要内容】1.营养与健康的关系营养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它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缺乏营养会导致多种疾病,而营养过剩则会引发肥胖、糖尿病等疾病。

因此,保持营养平衡对于维护健康至关重要。

2.平衡膳食的重要性平衡膳食是指摄入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

平衡膳食包括谷薯类、蔬果类、动物性食物、豆奶类、坚果类等五大类食物。

只有多样化的饮食才能满足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

3.如何实现营养平衡要实现营养平衡,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营养需求。

不同年龄、性别、体重和运动量的人对营养素的需求不同。

其次,要合理搭配食物,保证摄入的各种营养素达到推荐摄入量。

此外,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也对维护营养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读后感想与体会】1.对营养科学的认识加深阅读本章节,让我对营养科学有了更加系统的认识,了解了营养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平衡膳食的重要性。

2.改变饮食观念和行为在过去,我常常忽视了饮食的营养搭配,吃饭主要以口味为主。

而现在,我会更加关注食物的营养成分,尽量保证每餐的膳食结构合理。

3.对健康生活的追求通过学习本章节,我更加坚定了追求健康生活的信念。

合理膳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这些都是维护健康的重要因素。

【结论】总之,《吃的营养科学观》的第八章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更加关注自己的饮食健康。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八章人体的营养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八章人体的营养

(三)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
计算方法
评价指标
体重(kg) 营养不良 正常 营养过剩
/身高的平方 (㎡) 〈18.5) 18.5--25
〉25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你的体质指数 正常吗?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怎样做到合 理膳食?
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 肉和荤油;
膳食要清淡少盐;饮酒应限量;
消化管 相关消
消化
化腺
过程
口腔 唾液腺
唾液淀粉酶
(唾液) 淀粉
麦芽糖
咽、 食管

胃腺
胃蛋白酶
(胃液) 蛋白质
多肽
吸收 成分
少量水 和酒精
续表
消化 消化
消化
吸收


过程
成分
淀粉酶
麦芽糖酶
肠腺(肠液)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全部的葡 糖糖、甘
小 肠
胰腺(胰液)
胃蛋白酶
蛋白质
多肽
肽酶 氨基酸
油、脂肪 酸和氨基
肝脏(胆汁) 胆汁
3.几位同学在做“馒头在口腔 中的变化”探究实验时,采用 了以下三种处理(如图),然 后将3支试管都放入37℃�几位 同学在做“馒头在口腔中的变 化”探究实验时,采用了以下 三种处理(如图),然后将3支 试管都放入37℃的温水中保温 5-10分钟,取出冷却后分别加
入2滴碘液,摇匀后观察试管中颜色的变化.请问:
(1)本实验若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_____号试管 可与①号试管形成对照;若以“唾液”为变量,____号试管可与①
号试管形成对照.
(2)加入碘液摇匀后观察,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不会变蓝色,原因

产能营养素教程教案

产能营养素教程教案
第八章 产能营养素
制作人:李亚奇 学号:20100523
同组员:李亚奇 陈昌盛 罗显坤 徐伟虎 1
学习内容
第1节 碳水化合物 第2节 脂肪 第3节 蛋白质 第4节 蛋白质能量不良营养 第5节 酒以及与酒有关的疾病
2
3
第一节 碳水化合物
一、碳水合化物分类及食物来源 二、生理功能 三、膳食纤维 四、参考摄入量
主要提供 单、双糖
易导致血糖突然↑
另外,蔬菜水果也含一定量的单双糖;
奶类含有乳糖;动物性食物含糖量少。
7
二、生理功能
8
生理功能:主最要经功济能、是最供安能全(的是 供人 能体 物最 质主 )要、
贮存和提供能量 体内: 是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
具有节约蛋白质、抗生酮作用
具有解毒、润滑作用 维持神经组织功能 唯一
食物: 提供能量营养素和膳食纤维
9
改变食物的色、香、味、形
碳水化和物的摄入过多
甘油三脂↑ 肥 动 冠高 糖肿 胖 脉 心血 尿瘤
硬 病压 病 化
10
三、膳食纤维11膳来自纤维植物性食物中不被人体消化吸收的 多糖类物质统称为膳食纤维。
12
特性 1.高持水性 原理:其化学结构中含有很多亲水基团, 具有很强的持水力。
贮存和提供能量,是产热最高的热源(富能)
贮存能量特点: 无上限 26 供能量特点:不能给脑、神经及血细胞提供能量
甘油三酯生理功能 (体内)
是人体重要的组成成分 维持体温、抵御寒冷
支持和保护脏器
帮助机体更有效地利用碳水化物和节约 蛋白质
27
生理功能(食物)
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促进食欲,增加饱腹感
提供脂溶性维生素并促进其在肠道的吸收

第八章 能量的营养

第八章 能量的营养

第五章能量的营养1.动物体维持生命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是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

2. 能量过剩会引起育肥动物背膘增厚、胴体品质变差和动物采食量降低。

3.必需脂肪酸有亚麻酸、 a-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注:本题考查必需脂肪酸包含的种类。

P664.常用的能量表示单位包括焦耳,千焦耳以及兆焦耳。

5.饲料能量中,碳水化合物是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6.影响能量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动物种类、性别、生产目的、日粮的营养浓度、日粮的全价性、环境温度。

7.影响饲料能量利用的因素动物种类、性别,生产目的,日粮的营养浓度,日粮的全价性,环境温度。

8.能量在机体的代谢过程有总能、消化能、代谢能、净能。

9.营养研究中吧能量划分为总能,消化能,代谢能和净能用于表示不同的饲料或营养物质的能值水平和效率。

10.家畜对饲料能量的利用效率的衡量主要有两种方法:能量总效率和能量净效率。

11. 饲料能量主要由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通过生物氧化过程提供,其中碳水化合物是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12.净能体系比消化能和代谢能更准确地反映出生存和生产的能量需要。

13.维持的能量需要是指维持状态下对能量的需要,主要用于动物基础代谢、随意活动及维持体温恒定的能量消耗。

14.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这三大营养物质食动物机体维持生命和生产的主要能量。

15.在动物能量需要的表示体系中,在猪的能量营养方面我国采用消化能体系/DE ,评定家禽能量需要和饲料的能量价值主要采用代谢能体系/ME ,奶牛的能量需要用净能体系/NE 表示。

16.猪主要采用消化能体系,禽主要是代谢能体系,反刍动物主要是净能体系表示能量需要17. 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这三大营养物质是动物机体维持生命和生产的主要能量18.影响饲料能量利用的因素有:动物种类和性别、生产目的、日粮的营养浓度、日粮的全价性、环境温度。

19.尿能(UE)指尿中有机物所含能量的总和,尿中能量物质对家畜而言主要是尿能,家禽主要指尿酸。

吃的营养科学观第八章读后感

吃的营养科学观第八章读后感

吃的营养科学观第八章读后感(实用版3篇)篇1 目录1.概述《吃的营养科学观》第八章的主要内容2.解析营养科学的重要性3.分析营养科学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饮食4.探讨如何运用营养科学观来保持健康5.总结《吃的营养科学观》第八章的启示篇1正文《吃的营养科学观》第八章为我们揭示了营养科学的奥秘,让我们认识到营养对我们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这一章中,我们了解到了营养科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运用营养科学来保持健康。

首先,营养科学是研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

它帮助我们了解不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以及这些成分如何在人体内发挥作用。

营养科学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为我们提供科学的饮食指导,帮助我们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从而预防和治疗许多疾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营养科学的应用无处不在。

通过对营养学的了解,我们可以知道哪些食物富含营养成分,从而在饮食中进行选择。

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需求,制定合适的膳食结构,以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求。

那么,如何运用营养科学观来保持健康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营养需求。

这包括每天所需的热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在了解了自己的营养需求之后,我们可以根据营养学的原理,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以满足这些需求。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饮食的平衡,避免摄入过多的热量和脂肪,以免导致肥胖和慢性病。

总之,《吃的营养科学观》第八章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营养科学的重要性,以及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通过学习营养科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从而保持健康。

篇2 目录一、引言二、第八章主要内容概述三、营养科学的重要性四、科学饮食的建议五、读后感想与反思六、结论篇2正文【引言】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吃得营养、吃得健康成为了许多人的追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阅读了《吃的营养科学观》的第八章,收获颇丰。

第八章 营养与饮食的护理讲解

第八章 营养与饮食的护理讲解

胆囊造影饮食—方法

检查前一日中午进食高脂肪饮食,以刺激胆囊收缩和 胆管排空,有助于显影剂进入胆囊
检查前一日晚餐进无脂肪、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清 淡饮食,晚餐后服造影剂禁食禁烟


检查当日早晨禁食,第一次摄片后,如胆囊显影良好, 进食高脂肪餐30分钟后进行第二次摄片,观察胆囊 收缩情况
3、忌碘饮食
• 巡视患者 冲净胃管 定期监测 停止使用 • 滴注过程中如出现 要素饮食滴注前后 应用要素饮食期间 要素饮食停用时应逐渐减量 • 均应用温开水冲净管腔 要定期检查血糖、尿糖、血尿素氮 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时 骤停易引起低血糖反应 • 以防食物积滞管腔 电解质,肝功能等指标 应及时查明原因 • 而腐败变质
观察尿量,大便次数及性状 根据情况调整速度,温度及量 并记录体重,做好营养评估 反应严重者可暂停滴人
思考题
1.低盐饮食适用于哪些患者?每日进食盐 量如何控制?
2.叙述灌注鼻饲前后均需注入少量温开水 的理由,列出证实胃管在胃内的方法? 3.为何长期鼻饲者每日需进行口腔护理?

喂食方法

胃管开口端接注射器 缓慢注入10ml温开水
然后再注人流质饮食或药 物
拔管方法
用纱布包裹近鼻孔处的胃管 轻轻前后移动胃管 嘱患者做深呼吸 待慢慢呼气时 一手反折胃管 轻柔地一次完成拔管 用纱布包住抽出的胃管,盘放于弯盘中


注意事项
1、操作动作轻稳,以防损伤鼻腔和食道粘膜。 2、鼻饲用药物时,应研碎溶解后再灌入。 3、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 少于2小时。 4、每周更换胃管一次,于晚间末次注食后拔 出,翌晨从另一鼻孔插入。


5、尿浓缩功能试验饮食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人体的营养-专题练习(含解析)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人体的营养-专题练习(含解析)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人体的营养-专题练习一、单选题1.某同学做“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记录如表,结论错误的是()试管加入物质温度时间碘液检测1淀粉糊+唾液37℃10分钟不变蓝2淀粉糊+胃液37℃10分钟变蓝3淀粉糊+唾液0℃10分钟变蓝A.对比1和3,得出唾液在适宜温度下对淀粉有消化作用B.对比1和2,得出胃液对淀粉无消化作用C.对比2和3,有两个变量,不能得出科学结论D.分析1试管,可得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2.下列物质中,不能被在消化道被直接吸收的物质是()A.水B.无机盐C.维生素D.菜油3.我市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状况明显增多,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肥胖患者应减少粮谷类及肉类的摄入量B.青少年应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C.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时期,饮食无需定时定量D.青少年每天应摄入一定量的水果、蔬菜,以满足对维生素的需求4.我国人民的膳食中,总热量大约65%来自糖类,18% 来自脂肪,12%来自蛋白质.现有一男生,日热量供应量为12540千焦.请问,每日中午蛋白质的供应量应为多少克?()A.87.74B.35.1C.38.67D.26.325.要预防夜盲症,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应适量食用()A.动物肝脏和胡萝卜B.水果和蔬菜C.黄瓜和番茄D.鸡、鱼、肉、蛋6.李敏近期刷牙时牙龈经常出血,医生说他可能缺乏维生素C,建议他多吃()A.新鲜蔬菜和水果B.鱼、肉C.米饭、奶粉D.奶油、巧克力7.几百年来,长期在海上航行的船员经常遭受坏血病的困扰,但只要多吃柑橘,坏血病就能很快治愈.这是因为柑橘中含有丰富的()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8.下列物质中不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A.水B.氨基酸C.葡萄糖D.淀粉9.在消化道中,催化蛋白质分解为可吸收成分的消化酶来自于()①唾液腺②胃腺③肠腺④胰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二、多选题10.(多选)关于营养卫生和饮食卫生的做法合理的是()A.合理膳食,按时用餐B.饭后应立即进行体育锻炼,以帮助消化C.食物多样,营养均衡D.霉变粮食应反复冲洗干净再食用以节约粮食11.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但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对蛋白质具有分解作用的消化道的部位是()A.胃B.口腔C.小肠D.肝脏12.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一个高峰期。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第八章 人体的营养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第八章 人体的营养

第8章人体的营养④描述小肠结构特点,解释为什么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

教学准备教师导学过程补充(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复杂的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人体生命活动的实现也是通过细胞完成的,营养物质首先要进入细胞才能被细胞利用,参与生命活动。

食物中的有些营养物质必须经过加工后才能被人体利用。

对,是消化液中的各种消化酶。

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各种消化酶的怎样将大分子物质“拆”成小分子物质的。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口腔内的消化讨论食物入口,口腔中的器官会对食物进行怎样的处理?小结食物入口,首先要经牙齿咀嚼、切断、撕裂、磨碎,使食物和消化液接触。

口腔口舌的味觉可避免吃下有害的物质,在咀嚼食物时,又可借助舌的运动,将食物与唾液拌和在食团,以便吞咽。

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消化为麦芽糖。

食物经咽吞下,食道受到食团的刺激,管壁的肌肉自上而下地扩张和收缩,交替活动,称为蠕动。

2、胃内的消化食物进入胃内,唾液淀粉酶是否还能继续消化淀粉?不行,因为胃液是酸性的,唾液淀粉酶在酸性的胃液中失去活性。

那么食物在胃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食团进入胃内,胃的肌肉收缩、蠕动,一方面揉碎食物,另一方面使食物与胃蛋白酶结合,在酸性条件下,胃蛋白酶活动,将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为多肽。

3.小肠的消化小肠是消化食物与吸收养分的主要部位。

食物进入小肠后,进行最完全的消化和吸收。

食物消化的过程。

世上没有一件工作不辛苦,没有一处人事不复杂。

不要随意发脾气,谁都不欠你的。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8章《人体的营养》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8章《人体的营养》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8章《人体的营养》知识点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人体需要的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供能物质是:糖类、脂肪、蛋白质。

非供能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供能顺序:糖类、脂肪、蛋白质。

2、三大供能物质的功能:糖类:主要能源物质,脂肪:备用能源物质,蛋白质: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

同等重量的脂肪和糖类,脂肪释放的能量最多。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3、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是水,约占体重的60%-70%。

4、无机盐:属于无机物,不能提供能量。

维生素:属于小分子有机物,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

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A,但绿色蔬菜、瓜果和胡萝卜等食物中含有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

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

人无法消化纤维素,所以纤维素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是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对人体维持健康的状态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消化和吸收:1、消化:(1)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小分子物质能够直接通过细胞膜被细胞吸收。

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必须先分解成小分子的有机物,才能被细胞吸收。

2、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证明: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3、消化系统的组成: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

(1)消化道由上到下依次是:①口腔:牙齿咀嚼磨碎食物;舌的搅拌,使食物与唾液混合。

②咽和食道:食物的通道,没有消化作用。

③胃:通过蠕动,使食物和胃液混合,并初步消化蛋白质。

④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可蠕动,起始部位为十二指肠)。

⑤大肠: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起始部位为盲肠)。

⑥肛门:粪便排出体外的出口。

(2)消化腺:①唾液腺:分泌唾液(通过导管流入口腔),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②胃腺:分泌胃液,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食品营养学第八章营养与能量平衡

食品营养学第八章营养与能量平衡
2364544kj92167kj4kcal过去常用单位时间内人体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所消耗的基础代谢能量表示kjm000659身高cm00126体重kg01603因此人体一昼夜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bmr体表面81人体基础代谢率bmrkjm22182146206319795305134934732218214220251900530512484454111520253040506070801892179917491615156915401519149814601414137945243041838637536836335834933833017911674158614771473146914601418136813261292428400379353352351349339327317309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相当体表面积1m的基础代谢约为16736kj40kcalh或1kg体重为1kcalh
在肝脏脱氨并合成尿素时也需要消耗一定能量。
精品文档
第八章 营养(yíngyǎng)与能量平衡
• 三、体力活动 根据劳动强度的不同,中国将一般男性的体力劳动分为五级
(因女性无极重体力劳动,故分为四级)。
(1)极轻体力劳动 身体主要处于坐位(zuò wèi)的工作,如办公室、开 会、读书和装配或修理钟表等。
kcal/(m2 ·53h.)0 51.3 49.3 47.3 45.2 43.0 41.8 38.6 37.5 36.8 36.3 35.8 34.9 33.8 33.0
女 kJ/(m2 ·h)
221.8 214.2 202.5 190.0 179.1 167.4 158.6 147.7 147.3 146.9 146.0 141.8 136.8 132 营养 与能量平衡 (yíngyǎng)

第八章 人体的营养教案

第八章   人体的营养教案

合理膳食教学目标1、能说出合理膳食的原则,获得有关人体营养成学方面的知识。

2、通过“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尝试运用有关合理营养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学习怎样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4、学习探究实验中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合理膳食的意义;评价自身营养状况的方法;学习调查研究的方法,体验调查研究的过程;尝试设计营养结构较为合理的食膳。

2.难点学生活动的组织教学和交流方式。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美食图片。

食物种类丰富,因为我们的选择不同,所以我们所得到的营养也各不相同,那么你想知道当今青少年的营养状况如何吗?怎样才能使自己吃得更好,身体更棒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内容。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活动: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和调查自己的饮食结构和习惯要做到合理膳食,首先要了解自身的营养状况,如何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呢?交流投影学生绘制的统计图活动根据体重与标准指数两项指标的数值引导学生讨论自己目前的营养状况是否满意。

要求学生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自己在饮食结构和习惯上做得好的地方和存在的不足,提出更好的建议。

小结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失调。

造成营养失调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通过刚才同学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科学的饮食方法。

科学的饮食方法概括为:“食物要多样,饥饿要适当,粗细要搭配,油脂要适量,甜食要少吃,食盐要限量,豆菜要增加,三餐要适当,膳食要平衡,防病增健康。

2.活动:自我高计并分析一天食谱的营养状况多媒体展示一份食谱:早餐:馒头、稀饭中餐:米饭、白菜、土豆、酒晚餐:米饭、萝卜、韭菜、酒请同学们展示教师上节课后布置的任务-------为家长或自己设计一份午餐食谱,请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按次序将它贴在黑板上。

分组讨论(1)老师提供的食谱是否合理?(2)哪个小组设计的食谱是合理呢?(3)你们小组设计的食谱存在哪些问题?(4)你认为较合理的饮食结构是什么?多媒本展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片。

《动物营养学》导学资料(基础知识汇总)

《动物营养学》导学资料(基础知识汇总)

《动物营养学》导学资料第一章绪论1.动物营养学是研究营养物质摄入与动物生命活动(包括生产)之间关系的科学。

2.1937年,MaylIard所著的《动物营养学》出版,标志着动物营养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二章营养物质及其来源1.国际上通常采用1864年德国Henneberg提出的常规饲料分析方案,即概略养分分析方案,将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分为水分、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六大类。

2.中性洗涤纤维指不溶于中性洗涤剂的细胞壁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灰分等;酸性洗涤纤维指不溶于酸性洗涤剂的细胞壁成分,包括纤维素、木质素,灰分等;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成分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半纤维素上。

3.饲料中的无氮浸出物=IOO%-(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4.动物体和植物体的化学组成差异主要在于是否含有纤维素。

第三章动物的消化生理及消化力1.动物的消化方式(1)物理性消化:又称机械性消化,指通过采食、咀嚼和胃肠运动,将食物残渣磨碎、混合和推动食物后移,最后将消化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

(2)化学性消化:指通过消化道所分泌的各种消化醵对饲料进行分解的过程。

(3)微生物消化:利用胃肠道微生物进行消化,对反刍动物和草食单胃动物的消化十分重要。

2.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主要包括被动吸收、主动吸收和胞饮吸收。

3.饲料某养分消化率=(食入饲料中某养分一粪中某养分)/食入饲料中某养分XIOO%;饲料中某养分真消化率=[食入饲料中某养分-(粪中某养分-消化道来源物种某养分)]/食入饲料中某养分χioo%所以一般地,真消化率要高于表观消化率4.影响养分消化率的因素(论述)(1)动物因素:①动物种类和品种。

不同种类的动物,由于消化道的结构、功能、长度和容积不同,因而消化力也不同;②年龄和个体差异。

动物从幼年到成年,消化器官和机能的发育完善程度不同,则消化力强弱不同,对饲料养分的消化率也不一样;同年龄、同品种的不同个体之间,因培育条件、体况、神经类型的不同,对同种饲料养分的消化率仍有差异。

第八章 能量与动物营养

第八章 能量与动物营养
消化能(DE):饲料的可消化营养物质中所含的能量。 表观消化能(ADE)=总能(GE)-粪能(FE) 真消化能(TDE)=总能(GE)-(粪能(FE)-代谢粪能(FmE))
代谢能是饲料的可利用营养物质中所含的能量,也叫生 理有效能。
ME=GE-FE-UE-AE=DE-UE-AE
净能(NE):指饲料总能中完全用来维持动物生命活动和生
(2)动物的能量体系(中国)
猪:消化能 禽:代谢能 反刍动物:净能 肉牛:肉牛能量单位(RND): 即1kg中等品质玉米所含的综合净能8.08MJ为1个RND 奶牛:奶牛能量单位(NND): 即1kg含脂4%的标准乳能量或3138KJ产奶净能为1个 NND
不同乳脂率的乳折算成标准乳,折算公式如
下:4%乳脂率的乳量(KG)
第八章 能量与动物营养
一、动物能量的主要来源:
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均可供能。
能量主要来源:碳水化合物中的淀粉和纤维素。
单胃动物:各种淀粉、寡糖。 反刍动物:纤维素,各种淀粉、寡糖
(二)能量在动物体内转化规律及实践意义:
1. 能量在动物体内转化规律
总能(GE)是饲料中三种有机物(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 肪)完全燃烧(体内为氧化)所产生的能量总和。
产产品的能量。包括维持净能NEm和生产净能NEp两个部分。
体增热(HI) :又称热增耗是指绝食动物饲给饲粮后短 时间内,体内产热量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能,它由 体表散失。 体增热包括发酵热(HF)和营养代谢热(HNM)。
NE=ME-HI =GE-FE-UE-AE-HI
2.能量在动物体内转化的实践意义 (1)饲料能量利用效率
=0.4M+15F
式中: M-未折算的乳量(K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能量的营养1.动物体维持生命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是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

2. 能量过剩会引起育肥动物背膘增厚、胴体品质变差和动物采食量降低。

3.必需脂肪酸有亚麻酸、 a-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注:本题考查必需脂肪酸包含的种类。

P664.常用的能量表示单位包括焦耳,千焦耳以及兆焦耳。

5.饲料能量中,碳水化合物是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6.影响能量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动物种类、性别、生产目的、日粮的营养浓度、日粮的全价性、环境温度。

7.影响饲料能量利用的因素动物种类、性别,生产目的,日粮的营养浓度,日粮的全价性,环境温度。

8.能量在机体的代谢过程有总能、消化能、代谢能、净能。

9.营养研究中吧能量划分为总能,消化能,代谢能和净能用于表示不同的饲料或营养物质的能值水平和效率。

10.家畜对饲料能量的利用效率的衡量主要有两种方法:能量总效率和能量净效率。

11. 饲料能量主要由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通过生物氧化过程提供,其中碳水化合物是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12.净能体系比消化能和代谢能更准确地反映出生存和生产的能量需要。

13.维持的能量需要是指维持状态下对能量的需要,主要用于动物基础代谢、随意活动及维持体温恒定的能量消耗。

14.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这三大营养物质食动物机体维持生命和生产的主要能量。

15.在动物能量需要的表示体系中,在猪的能量营养方面我国采用消化能体系/DE ,评定家禽能量需要和饲料的能量价值主要采用代谢能体系/ME ,奶牛的能量需要用净能体系/NE 表示。

16.猪主要采用消化能体系,禽主要是代谢能体系,反刍动物主要是净能体系表示能量需要17. 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这三大营养物质是动物机体维持生命和生产的主要能量18.影响饲料能量利用的因素有:动物种类和性别、生产目的、日粮的营养浓度、日粮的全价性、环境温度。

19.尿能(UE)指尿中有机物所含能量的总和,尿中能量物质对家畜而言主要是尿能,家禽主要指尿酸。

20.影响饲料能量利用的因素:动物种类、性别;生产目的;日粮的营养程度;环境温度;日粮的全价性。

21.能量可分为总能消化能代谢能净能22.不同生产目的有效能的转化效率不同,其转化顺序为:维持〉产物〉生长肥育〉妊娠、产毛。

23.总能、消化能、代谢能、净能的英文缩写分别是: GE 、 DE 、 ME 、 NE 25. 在饲料能量营养价值体系中,鸡的营养需要多采用代谢能体系表示,而世界各国的猪营养需要多采用消化能体系表示。

26. __净能体系是动物营养学界评价动物能量需要和饲料营养价值的趋势。

27.饲粮能量主要由碳水化物、脂类和蛋白质。

28.代谢能指饲料总能减去粪能尿能和消化道可持续可燃性气体能后剩余的能量。

29. NE 是动物营养学界评定动物能量需要和饲料能量价值的趋势。

30.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过程为总能→ 消化能→代谢能→净能31.消化能是指饲料中可消化养分所含的能量,即饲料总能减去粪能、后剩余的那部分能量。

32.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转化过程中的损失主要有热增耗、尿能、甲烷能、粪能。

其中尿能的损失主要是由于蛋白质在消化道内不能完全氧化利用。

33. 对于不同的动物,有效能体系不同,猪主要采用__DE__体系,家禽主要采用__AME__体系,反刍动物主要采用__NE__体系。

34. 影响饲料能量利用的因素有动物种类性别、生产目的、日粮的营养浓度、日粮的全价性、环境温度。

35. 在脂溶性维生素中,维生素D 既能促进钙磷的吸收,是母畜维持、妊娠和泌乳所必须的维生素。

36.净能分为维持净能和生产净能。

37.饲粮能量主要由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提供能量。

38.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这三大营养物质是动物机体维持生命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

39. 饲料能量主要是由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通过生物氧化过程提供的,其中,碳水化合物是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40. 总能不能确切反应饲料的营养价值,只能作为区别其他能量的指标的一个起点。

42. 饲粮中的能量主要由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通过氧化过程提供。

43. 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这三大营养物质是动物机体维持生命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

P7044. 净能是指饲料中用于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的能量,即饲料总能减去粪能、尿能、甲烷能和热增耗后剩余的那部分能量。

45. 畜体总产热量的测定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直接测热和间接测热。

46. 目前国内外猪的能量体系都采用消化能体系,家禽采用代谢能体系,肉牛采用竟能体系。

47. 动物能量需要的表示体系主要有消化能体系、代谢能体系和净能体系。

选择题48. 动物机体的能量来源主要有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

49. 动物的生产力除和遗传性性有关外还与饲粮的能量水平有关。

50. 饲料的总能减去粪能、尿能和消化道可燃气体能,后剩下的能量称为代谢能。

51. 动物能量需要的表示体系有:消化能体系、代谢能体系、净能体系。

52. 净能是指饲料中用于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的能量,即饲料中总能减去粪能、尿能、甲烷能和热增耗后剩余的那部分能量。

二、选择题1. 代谢能测定中不包括( C )。

A)粪能 B)尿能 C)热增耗 D)消化道可燃性气体能代谢能=总能-粪能-尿能-消化道可燃性气体能2.( B ) 是饲料中用于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的能量,,能更准确的反映出生存和生产的能量需要。

、A) 总能 B) 净能 C) 消化能 D) 代谢能3. 亚麻酸,十八碳-9,12,15三烯酸的命名( D )。

A) 18:3ω—6 B) 18:3ω-9 C) 18:3ω-15 D) 18:3ω-3注:本题考查必需脂肪酸的命名。

P674. 饲粮能量主要由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通过生物氧化过程提供,其中( A )是主要的能量来源。

A)碳水化合物 B)脂类 C)蛋白质 D)都是5. (a)是唯一表示动物能量需求和饲料能值相统一的方法。

A净能体系 B代谢能体系 C能量守恒体系 D消化能体系6. 以下不属于目前在国内猪、鸡、牛和羊的能量体系是( D )A)消化能体系 B)代谢能体系 C)净能体系 D)生产净能体系理由:生产净能体系是净能体系的一部分,不能够完全代替净能,不是动物能量需要的表示体系。

7. 我国在猪的能量营养方面一般采用( B )能量体系。

A.总能B.消化能C.代谢能D.净能8. 在我国不同动物有不同的能量需要表示体系,其中表述不对的是( C )。

A)猪的能量营养体系我国采用的是消化能体系 B)家禽的能量评定体系是代谢能体系C)家禽的能量评定体系是消化能体系 D)反刍动物采用的评定体系是净能体系解析:家畜的能量评定体系采用的是代谢能体系。

9.动物能量需要的表示体系有( D )A)消化能体系 B)代谢能体系 C)净能体系 D)全部多是课本:76页10. 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供能的有关中间化合物是( B )。

A) ADP B) ATP C) DATP D) DADP理由:ATP是与供能有关的中间化合物。

11.饲料总能减去粪能、尿能和消化道可燃气体能后剩余的能量称为(B)。

A)消化能 B)代谢能 C)维持净能 D)生产净能12. 消化能指的是( A )A、饲料总能减去粪能后剩余的能量B、饲料总能减去粪能、尿能和消化道可燃性气体后剩余的能量C、用于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的能量D、饲料总能减去粪能、尿能、甲烷能和热增耗后剩余的能量13. 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B )。

A) 蛋白质不宜作为能源使用 B) 目前国内外家禽的能量体系都采用消化能体系C) 体增热指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的短时间内,体内产热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能D) 环境温度主要通过改变维持净能和生产净能的比例来影响饲料能量的利用效率理由:动物能量需要的营养体系主要有消化能体系、代谢能体系和净能体系。

目前国内外家禽的能量体系都采用代谢能体系而不是消化能体系。

14.下列哪个不是动物营养需要的表示体系 ( C )。

A)消化能体系 B)代谢能体系 C)吸收能体系 D)净能体系主要为消化能体系、代谢能体系、净能体系。

15. 饲料总能中减去粪能、尿能和消化道可燃性气体能为( B )。

A) 消化能 B) 代谢能 C) 净能 D)剩余能理由:消化能=总能-粪能,代谢能=总能-粪能-尿能-消化可燃性气体能,净能=代谢能-热增耗能。

16. ( B )指饲料中用于维持生命和成产产品的能量A)代谢能 B)净能 C)消化能 D)总能理由:净能=总能—粪能—尿能—热增耗17.目前,在猪的能量营养方面我国和少数国家采用( B )体系A)代谢能体系 B)消化能体系 C)净能体系 D)总能体系理由:见课本P82页18. 奶牛、肉牛的能量需要采用什么体系。

( C )A)消化能 B)代谢能 C)净能 D)增重净能理由: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根据净能在机体所起的作用,把净能进一步细分为维持净能和生产净能。

净能体系比消化能和代谢能更准确地反映出用于生存和生产的能量需要。

目前奶牛、肉牛的能量需要采用净能体系。

19. 下列哪个选项为家禽能量采用的评定体系( B )A) DE B) ME C) NE D) AME理由:DE为猪的,AME为表观代谢能。

20. 代谢能体系是( B )采用的能量体系。

A)猪 B)禽 C )牛 D)羊理由:因为禽的粪尿均从泄殖腔排出,代谢能体系简便易行。

21. 下列公式错误的是?( E )(净能见C项)A) 消化能=总能-粪能 B)代谢能=总能-粪能-尿能-可燃性气体能量 C)净能=总能-粪能-尿能-甲烷能-热增耗 D)代谢能=总能-粪能-尿能-甲烷能 E)净能=总能-粪能-尿能-甲烷能+内源性热增耗22. 猪适用的能量体系为( C )。

A)净能 B)代谢能 C)消化能 D)总能理由:净能是适用于反绉的能量体系;代谢能是适用于禽的能量体系;总能不适于任何动物的能量体系;而消化能是适用于猪的能量体系,所以选择C。

23. 猪的能量体系是( B )A )总能B )消化能C)代谢能 D )净能理由:猪的能量体系是代谢能和消化能,但主要还是消化能。

25. 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减去粪能的差值称为( A )。

A)消化能 B)代谢能 C)气体能 D)生产净能理由:DE=GE-FE见书本P73消化能的概念26. 猪一般采用哪种能量体系 ( C )A) AME B) NE C) DE D) TME理由:AME及TME适用于禽的能量体系,NE适用于反刍动物的能量体系。

27. 目前国内外表示家禽的能量体系一般用( B )A) DE B) AME C) NE D) UE理由:消化能(DE)主要表示猪的,净能(NE)主要表示反刍动物的,家禽一般用代谢能ME)表示28. 饲料中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的能量称为(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