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知识培训资料
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培训共102页文档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培训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现场的质量管理培训资料

现场的质量管理培训资料1. 引言现场的质量管理是指在生产、施工等现场环境中,通过一系列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保证产品或工程的质量达到预期的要求。
质量管理培训是为了提高现场工作人员对质量管理的认知和技能,从而确保产品或工程的质量稳定和可靠。
本文档将介绍现场质量管理培训的内容和方法,帮助培训人员开展有效的质量管理培训。
2. 培训内容2.1 质量管理概述在开始具体讲解现场的质量管理内容之前,首先需要向培训对象介绍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以下方面:•质量管理的定义和目标•质量管理的原则和要素•质量管理对企业和项目的重要性2.2 质量控制方法现场的质量管理需要掌握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方法,以确保产品或工程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以下方面:•检验和测试方法:介绍现场常用的检验和测试方法,如测量、试验、抽检等。
•检查和验证过程:讲解现场质量控制的常用过程,如产品外观检查、结构检查、装配验证等。
•故障分析和改进方法:介绍故障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及如何进行质量改进。
2.3 质量管理体系良好的质量管理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各项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以下方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介绍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和框架,如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文档和记录管理:讲解现场质量管理中的文档和记录管理要求,如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检验记录等。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介绍如何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以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4 质量培训和沟通良好的质量管理还需要注重培训和沟通,以提高现场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以下方面:•培训计划和培训材料:介绍如何制定培训计划和准备培训材料,以满足不同培训对象的需求。
•培训方法和技巧:讲解现场质量培训的常用方法和技巧,如讲解、示范、演练等。
•沟通和反馈机制:介绍如何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机制,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培训教材范文

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培训教材编制:恽松鹤二0一0年八月第一章:生产现场质量管理概念第一节,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一: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及其特点。
生产现场质量管理是指生产第一线的质量管理,它贯穿生产品质量形成过程的制造阶段,以企业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操作工人的操作质量为保证条件,以实现产品的符合性质量为目标,最终达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益,满足用户需要的目的。
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具体有以下特点:1.生产现场质量管理以生产现场为活动场所;(1)直接生产车间,其任务:直接改变材料〈毛坯或半成品〉的形状,尺寸和性能直至装配成产品。
(2)间接生产车间,其任务:为直接生产车间服务为其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它负责制造工装工具为生产用设备提供维修,供应能源等。
2.生产现场质量管理是制造过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产品质量形成过程是由设计过程,制造过程和使用过程三方面组成。
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就是通过制造过程实现设计过程提出的要求。
即实现产品的符合性质量,为使用过程奠定基础,制造过程质量管理的内涵要比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广泛(例如,外协作,外购的质量管理也属于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范畴,但它不能列为现场质量管理)但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却是制造过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3.生产现场质量管理是一种管理活动;生产过程是通过技术性活动和管理性活动实现,而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就是一种管理体制性活动,生产现场实现对产品实物质量的管理。
4.围绕生产现场,提高职能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操作工人的操作质量是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的中心任务;各职能部门要围绕现场提供必要生产条件和良好服务实现综合治理操作工人要掌握标准正确操作实现“自我控制”5.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的职能是控制,保证和改进产品实物质量;6.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产品的符合性质量;产品质量就是产品的适用性,综合体现在设计制造和使用质量,其根本来说它主要决定于设计质量水平,而制造质量则反映了所生产的产品符合设计要求的程度,也就是符合性质量。
现场质量管理培训PPT课件

电流装配
出厂检
结
束
质控点 5
质控点流程图1-1.1
质控点流程图1-1.2
序 号
工序 号
控制内容
技术要求
检具
抽样/全检
1
1 1.线圈匝数 800010匝 线圈测试仪 抽检
2. 线圈电阻 3k50 线圈测试仪 抽检
1.基本误差
(内控) 国标60%
电子程控台 全检
2 5 2.启动
电流
电子程控台 抽检
2、服务提供过程的质量控制
➢ 服务提供前的质量控制。 ➢ 服务提供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包括以下: ➢ 按服务规范要求提供服务 ; ➢ 加强服务过程中的监控,防止不合格扩大; ➢ 与顾客接触过程中,建立与顾客沟通的渠
道
3、服务提供结束后的质量控制
➢ 服务质量的评定。包括以下两点: ➢ 服务质量的自我评定。 ➢ 顾客对服务质量的评定。 ➢ 不合格服务的纠正措施。
➢ 由设计、工艺人员根据产品质量的要求, 在进行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时就事先确定 的,也可根据质量控制的实际由车间现场 管理人员提出后确定。
质量控制点设置的原则
➢ 对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关键特性值,关 键部位或重要影响因素;
➢ 过程上有严格要求,对下道工序有重要影 响的质量特性、环节或部位;
➢ 质量不稳定,出现不合格品较多的项目; ➢ 顾客反映有重要不合格的项目或部位; ➢ 对紧缺物资或可能对生产安排有严重影响
服务提供规范、质量控制规范)。 ➢ 服务提供过程(确定岗位职责、明确服务
规范、供方评价和顾客评价。
三个规范的含义及要求
➢ 服务规范。 ➢ 服务提供规范。 ➢ 质量控制规范。
二、服务过程质量控制
1、服务过程的质量控制要点 。 ➢ 市场开发过程的质量控制重点 。 ➢ 设计过程的质量控制重点。 ➢ 服务提供过程的质量控制重点。
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培训资料

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培训资料1、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有哪些?质量是反映产品或服务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略、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跟踪与质量改进,使其得以实施的全部管理活动。
质量方针是由企业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企业总的质量宗旨。
质量管理体—是企业进行质理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质量策略—是确定质理以及采用质量体系要素的最佳组合所要求的活动。
质量控制—企业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能活动。
2、品质管理职能分类有哪些?品质管理按职能分为:①品质工程QE②进料检验IQC③制程检验IPQC或工序质量保证PQA④线长(最终)检验FQC(或与OQC合并称作最终检验)⑤出货检验OQC X或最终质量保证FQA⑥品质稽核(QA3、QE的职能是什么?QE是拟制或起草有关检验和试验标准、规范,提出对标准的修改建议;拟制部分检验和试验作业指导书,指导和审核有关检验文件;推广应用统计技术,统计并反馈质量信息,提出预防措施建议;协助工程部分析和处理问题,进行改善活动,确保对策的有效性和监督对策执行情况、验证对策效果。
4、IQC的职能是什么?IQC按规定要求及时完成生产物料的进厂检验和试验、库存超期物料的复检、生产坏料的确认,并编制相应的检验和试验报告;统计并反馈物料质量信息,编制相应的检验作业指导书。
是控制不良品进入物料仓库的控制点。
5、IPQC的职能是什么?IPQC目的是及时发现不良,米取措施,防止大量的不良品发生;可查核作业流程是否有擅自变更,新手对作业标准是否了解,仪表、工具是否正常,作业条件有无变动;可米用巡检方式。
6、OQC勺职能是什么?OQC是成品管制或称最终质量保证,包括产品最后工序(包装)前的抽检、入库前的抽检、出厂发货前的抽检。
检验项目有:卡通箱外箱标识是否有脏污、破损;胶带纸有无及到位;有无OQCPTBS章印及是否清楚;机型/ 颜色/数量是否相符;有无封箱胶带;有无颜色贴纸、手机颜色是否对应等。
生产现场管理培训讲义

生产现场管理培训讲义目录1.引言2.生产现场管理的重要性3.生产现场管理的原则4.生产现场管理的步骤5.生产现场管理中的常见问题6.结论引言生产现场管理是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现场的组织、管理和控制。
良好的生产现场管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产品质量和保障生产安全。
本讲义旨在介绍生产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原则、步骤和常见问题,以帮助职场人员提升生产现场管理的能力。
生产现场管理的重要性生产现场管理具有以下重要性:1.提高生产效率:生产现场管理可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保障生产安全:生产现场管理可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预防事故和伤害发生。
3.改善产品质量:生产现场管理可以监控产品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提高产品合格率。
4.优化资源利用:生产现场管理可以合理利用生产资源,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生产现场管理的原则生产现场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规范性原则:制定生产标准和规范,明确生产流程和工作要求。
2.综合性原则:协调生产现场各个环节的工作,确保资源的协同配合。
3.灵活性原则: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生产计划和生产流程。
4.系统性原则: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确保生产现场管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5.奖惩性原则:建立激励机制和惩罚措施,提高员工积极性和责任感。
生产现场管理的步骤生产现场管理的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定目标:明确生产目标,制定可量化的目标指标,如产量、质量、成本等。
2.制定计划:根据目标确定生产计划,包括工序安排、物料配送、设备调整等。
3.组织实施:按照计划组织生产,确保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4.监控和控制:监控生产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目标的实现。
5.收集数据:收集关键数据,分析生产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
6.持续改进:根据数据分析结果,通过改进工艺、技术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生产现场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在生产现场管理中,常见问题包括:1.物料短缺:生产物料不足,导致生产中断或延误。
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培训 ppt课件

3. 通过数据统计,确定质量问题的性质,制 定具有针对性的质量问题解决方案;
4. 执行质量问题解决方案;
5. 巩固改进效果,修订SOP,进行培训;
6. 循环以上的工作过程,持续改进和提升各 个质量环节。
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培训
-27
物料的六种状态与符号
设施 备件
料(3) 成品
质量 问题
工艺
软环境
统计分析
标准化
技术
法(2)
制度
3M统计 硬环境
品质管理
环(2)
测(2)
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培训
-15
生产管理者的质量角色
车间主任和班组长必须准确认识自己的质量 职责,采取有效的管理、控制与提升方法, 持续改善现场产品质量;(学习)
车间主任必须通过多样的手段进行质量管理, 包括员工培训、设备维护、计量器具维护、 5S与可视化管理应用、工序分析应用等方法, 保证质量标准的实现;(执行)
-9
质量就是符合相关的规格标准
优等品
合格品
一等品
合格品
返修品
产品质量
可修复
回用品 代用品
补制品
不合格品
工废
不可修复
料废 内废
外废
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培训
-10
产品质量特性的五大方面
经济性
性能
安全性
寿命
可靠性
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培训
-11
产品质量形成的四个阶段
设计质量
使用质量
质量形成
制造质量
检验质量
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培训
执行质量;
9. ……
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培训
生产现场品质管理方法培训

生产现场品质管理方法培训1. 培训目的本次培训旨在提高生产现场人员的品质管理水平,确保产品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通过学习和使用适当的品质管理方法,帮助生产现场人员识别和解决问题,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持续改进。
2. 培训内容2.1 品质管理概述•什么是品质管理?品质管理的重要性。
•品质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2.2 品质控制方法•检查方法:抽样检验、全面检验。
•测量方法:测量工具的使用、数据分析。
•控制图分析:控制图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3 品质改进方法•PDCA循环:计划、实施、检查、行动。
•问题解决方法:5W1H分析法、鱼骨图分析法。
2.4 错误防范和纠正措施•预防措施:预防问题发生的方法。
•纠正措施:如何解决已经发生的问题并防止再次发生。
3. 培训方法本次培训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线上视频教学:通过在线视频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案例分析,方便学员随时回顾和复习。
•班级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学员可以分享经验、解决问题,并互相学习和启发。
•角色扮演:通过模拟生产现场中的典型问题,让学员亲自体验并提供解决方案,加深理解和应用。
4. 培训评估为了确保培训效果和学员的学习效果,将进行培训评估。
评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开始前测试:用于了解学员在培训前的知识水平和了解培训需求。
•学习目标评估:通过考核学员对于培训目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培训回顾和总结:培训结束后进行学员反馈和总结,了解培训效果和收获。
5. 培训资料培训将提供以下资料供学员学习和参考:•培训教材:包括课件和学习笔记,为学员提供充实的理论知识。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培训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关参考资料:提供相关书籍、文章、网站等供学员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
6. 培训时间和地点•培训时间:预计为期2天,具体时间将另行通知。
•培训地点:公司培训中心。
7. 培训师资本次培训由公司品质管理部门的专业人员担任培训讲师,具备丰富的品质管理经验和教学经验。
生产车间现场管理培训资料

(一)、5S现场管理
红牌作战的对象:
1.打印机,电话,电脑 2.单证 3.资料 4. …….
(1)整理
红牌张贴的基准
1.物品不明者 2物品过期者
(一)、5S现场管理
调查需要物品的使用频度,决定日常用量
(一)、5S现场管理
(2)整顿 要落实前一步骤整理工作; 布置流程,确定置放场所; 规定放置方法; 划线定位; 标识场所物品(目视管理的重点)。
3、现场管理六要素(5M1E分析法)
现场管理的六个要素即:人、机、料、法、环、测。 ----也称为5M1E分析法。
1) 人(Man):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身体状况等; 2) 机器(Machine):设备、测量仪器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等; 3) 材料(Material):材料能否达到要求的性能等; 4) 方法(Method):生产工艺、设备选择、操作规程等; 5) 测量(Measurement):测量时采取的方法是否标准、正确; 6) 环境(Environment):工作现场的技术要求和清洁条件等; 由于这五个因素的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是M和E,简称为5M1E。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作业标准化
3、标准的制定要求: 1)、目标指向:即遵循标准总是能保持生产出相同品 质的产品。因此,与目标无关的词语、内容请勿出现。 2)、显示原因和结果:比如“焊接厚度应是3微米” 这是一个结果,应该描述为:“焊接工用3.0A电流20分 钟来获得3.0微米的厚度”。 3)、准确:要避免抽象:“上紧螺丝时要小心”。什 么是要小心?这样模糊的词语是不宜出现的。 4)、数量化-具体:每个读标准的人必须能以相同的 方式解释标准。为了达到这一点,标准中应该多使用图 和数字。 5)、现实:标准必须是现实的,即可操作的。 6)、修订:及时更新与修订标准。
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培训

统计过程控制(SPC)原理及应用
SPC基本原理
通过收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运 用统计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 和评价,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确保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SPC常用工具
控制图、直方图、散点图等,用 于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预
警。
SPC应用实例
在汽车制造、电子制造等行业广 泛应用,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和
通过不断识别问题、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实现产品质量的持续 提高。
优化流程
改进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
降低成本
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客户满对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
问题分析
针对客户反馈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根本原因。
辅助材料不匹配
对辅助材料进行严格筛选和测试,确 保与主材料相匹配。
工艺方法对质量影响及控制措施
工艺参数不合理
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和调整,确 保产品质量稳定。
工艺流程不完善
完善工艺流程,减少生产过程中的 质量波动。
工艺纪律执行不力
加强工艺纪律的宣传和执行,确保 员工严格遵守工艺要求。
CHAPTER 03
设备老化、故障
定期维护和保养设备,确 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设备精度不足
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校 准,确保设备精度符合要 求。
设备操作不当
加强设备操作培训,确保 员工能够正确、熟练操作 设备。
材料因素对质量影响及控制措施
原材料质量不稳定
材料存储不当
加强原材料入库检验,确保原材料质 量符合要求。
建立合理的材料存储制度,防止材料 受潮、变质等问题。
CHAPTER 06
生产车间质量管理培训教材

LP
信息有效传递是质量合格的方法
什么是有效的信息? 5W1H
三要素:人物、时间、做什么!
LP
LP
信息传递方式
口头方式
优点:快速传递快速反馈 缺点:容易失真 优点:周密、逻辑性强、条理清楚 缺点:耗费时间较多 肢体语言 交通标识 语调
LP
书面方式
非语言方式:
语音传递无效原因
LP
设备完好是质量合格的基础
设备技术 / 维修人员如何提升质量 保障能力;
1、确认设备质量控制关键环节; 2、制订质量控制关键环节点检制度; 3、执行点检制度; 4、技术改进质量控制薄弱环节。
LP
设备完好是质量合格的基础
质量管理人员如何提升设备的 质量保障能力;
1、反馈和确认设备保障不足! 2、建议、提供、执行硬件薄弱环节管 理防控方法!! 3、人工手段的监控!!!
LP
目录大纲
1. 2. 3. 4.
用对材料是质量合格的前提; 设备完好是质量合格的基础; 自检达标是质量合格的保障; 信息有效传递是质量合格的方 法。
LP
信息有效传递是质量合格的方法
信息定义:信息的概念:信息是客观事实的 可通讯的知识。 信息特性:事实性;时效性;不完全性; 等级性(战略级、战术级和作业级);变 换性;价值性。
LP
“自”检达标是质量合格的保障
自检<质检
LP
自检的分类
自检 班前检 (批前检) 过程检 次/时
全检
班后检
部分检
小检 次/N分
LP
定质 定量
定人 定时 定点
LP
生产现场管理培训资料

生产现场管理培训资料一、培训目标本次生产现场管理培训旨在提升员工对生产现场管理的理解和能力,加强生产现场安全、质量和效率的管理。
二、培训内容1. 生产现场管理的重要性•生产现场管理对企业的意义和影响•生产现场管理的目标和原则2. 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安全意识培养•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安全管理制度与规范•个人防护措施和安全设备使用方法3. 生产现场质量管理•质量意识的重要性•产品质量标准和要求•质量管理体系和流程•常见质量问题的识别和解决方法4. 生产现场效率管理•生产计划与排程•生产线布局和优化•生产员工效能提升•生产设备维护和管理5. 生产现场5S管理•5S管理概述•5S原则和实施步骤•5S管理的效果和案例分享三、培训方式根据培训目标和内容,本次培训采用多种培训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 理论讲解:通过PPT演示和讲解,解析生产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安全、质量、效率和5S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生产现场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 互动讨论:组织学员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加深对生产现场管理的理解。
-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学员亲身体验生产现场管理中的不同角色和情境,增强对管理技能的应用能力。
四、培训效果评估为了评估培训效果,将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测评: - 培训前后的知识测试,对员工在培训前后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 实际操作技能评估,通过实际操作考核,评估员工在生产现场管理中的操作技能水平。
- 培训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员对本次培训的满意度和培训效果评价。
五、培训材料本次培训所需的材料包括: - 培训PPT:包含培训各个环节的详细内容和案例分析。
- 培训手册:提供培训内容的详细讲解和参考资料。
- 案例材料:收集和准备一些相关的生产现场案例,用于培训中的讨论和分析。
- 测评表格:用于培训效果评估的知识测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表格。
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培训

现场管理的实施方法
4.自主管理 a、自负其责,在符合标准的情况下自己拿主
意。 b、不推卸责任。 c、以自我为根本,完成工作任务。
现场管理的实施方法
5.三检法 a、其作用是实现“三个不”。(不接受不良,
不制造不良,不传递不良) b、要实现“双检”靠的是自主管理:灌输实
施“双检”的重要性。 c、不定时的现场抽查。 d、有问题出现时强调“双检”关联双方的责
试做、帮他确认、给他表扬。
现场管理的实施方法
※8.抓住现场的主线 a.现场的主线是什么?生产计划 所有现场人员都围着它转。是焦点。 是工作目标。 是衡量工作结果的标准。
现场管理的实施方法
※8.抓住现场的主线 b.日生产计划: 计划的产量就是任务,如完不成时就要承担责
任。 如果不能完成任务,就要申请加班。 是生产日报表的依据。 生产计划一旦发行就是命令!
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培训
现场管理的核心:
现场管理的关键
现场管理的关键 1.当问题(异常)发生时,要先去现场。 2.检查与问题有关的所有物件的现象(表现出
的特征)。 3.当场采取暂行处理措施。 4.发掘真正的原因并将它排除。 5.标准化以防止再次发生。
现场管理的实施方法
※1.日常管理的要点 a、重视所有管理项目 今天抓品质,明天弄设备?(正常、异常一样
的提高。 P(计划):达成生产(当日生产目标)。 D(实施):作业过程。 C(检查):检查目标与实绩的差别。 A(行动):采取对策或者改善。
现场管理的实施方法
3.现场管理方针 ※a、品质管理方针:质量第一,高效准时,
客户满意,不断提高。 b、管理的要求:
以落实岗位责任制为基础,实行全员责任包 干制。任务是死的,有条件要执行,没有条件 创造条件也要执行。
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培训教材

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培训教材编制:恽松鹤二0一0年八月第一章:生产现场质量管理概念第一节,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一: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及其特点。
生产现场质量管理是指生产第一线的质量管理,它贯穿生产品质量形成过程的制造阶段,以企业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操作工人的操作质量为保证条件,以实现产品的符合性质量为目标,最终达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益,满足用户需要的目的。
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具体有以下特点:1.生产现场质量管理以生产现场为活动场所;(1)直接生产车间,其任务:直接改变材料〈毛坯或半成品〉的形状,尺寸和性能直至装配成产品。
(2)间接生产车间,其任务:为直接生产车间服务为其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它负责制造工装工具为生产用设备提供维修,供应能源等。
2.生产现场质量管理是制造过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产品质量形成过程是由设计过程,制造过程和使用过程三方面组成。
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就是通过制造过程实现设计过程提出的要求。
即实现产品的符合性质量,为使用过程奠定基础,制造过程质量管理的内涵要比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广泛(例如,外协作,外购的质量管理也属于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范畴,但它不能列为现场质量管理)但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却是制造过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3.生产现场质量管理是一种管理活动;生产过程是通过技术性活动和管理性活动实现,而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就是一种管理体制性活动,生产现场实现对产品实物质量的管理。
4.围绕生产现场,提高职能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操作工人的操作质量是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的中心任务;各职能部门要围绕现场提供必要生产条件和良好服务实现综合治理操作工人要掌握标准正确操作实现“自我控制”5.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的职能是控制,保证和改进产品实物质量;6.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产品的符合性质量;产品质量就是产品的适用性,综合体现在设计制造和使用质量,其根本来说它主要决定于设计质量水平,而制造质量则反映了所生产的产品符合设计要求的程度,也就是符合性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年度 质量目标
序 号 1 2 3 4
三、确定部门质量目标
质量指标持续向上!
事例:质量指标向上趋势分析图
% 200
100
1
2
3
4
5
四、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人 机 法 环
针对产品
好
测量
原料
针对所有 生产要素
生产过程
测量
结果
不好
四、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 人:员工意识的培养
• 组织采用适当的方法和形式,激发员工主动参与 现场管理活动的热情,如合理化建议、QC小组、 管理创新等。通过展板、成果发布会等途径,充 分展示和分享员工参与现场管理和持续改进与创 新的成果,增强员工积极、自主参与现场管理和 改进的意识,提升员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公司年度 质量目标
序 号 1 2 3 4
三、确定部门质量目标
部门年度质量目标 — (机加工厂)案例
制订部门:机加工厂 1、成品一次交验合格率; 2、产品报废率; 3、顾客抱怨和退货次数; 4、零公里PPM; 5、顾客满意度; 6、内/外部质量损失成本。 部门质量目标项目 自制加工件一次交验合格率; 主件主项抽查合格率; 自制零件加工废品率; 内部质量损失成本控制率; 备 注 批 准 审 查 制 表 采取措施 统计 频率 月 月 月 月 负责 部门 统计方法(计算公式) 制订日期:2012年02月01日
质量管理意义 • 2战略秉承:将战略目标层层分解到现场管理相 关的业务流程中。确定现场关键绩效指标,并确 保指标能够涵盖现场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质 量、成本、交期、安全、环保等。 • 3 组织保证:组织为保证其职能与现场管理需求 相匹配,以及实现作业现场与组织整体的运行协 调一致,应建立系统的管理机制并确保其有效运 行。系统的现场管理机制内容包括:设立现场管 理组织机构,构建现场管理运行机制,建立现场 管理授权和激励机制。 • 4 员工素质: 员工意识 、 员工技能 。
二、开展目视化管理
二、开展目视化管理
二、开展目视化管理
二、开展目视化管理
二、开展目展目视化管理
二、开展目视化管理
二、开展目视化管理
二、开展目视化管理
二、开展目视化管理
三、确定部门质量目标
• 5.4.1 质量目标 •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 立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 内容[见7.1 a]]。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并 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 5.4.1.1 质量目标-补充 • 最高管理者应确定质量目标及测量要求,并应包 含在经营计划中,用于质量方针的展开。 • 注:质量目标应当体现顾客期望并在规定的时间 内是可实现的。
四、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 •
•
• • •
员工技能 的提高 对不同层次人员能力的要求和各层次人员应具备的现场管理知 识,包括作业管理、技术管理、物料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环 境管理、质量控制与改进、工业工程(IE)等。对现场各操作 岗位应明确具体的岗位技能、资格要求; 根据现场岗位技能要求,配备必要的培训资源。对员工的技能 进行系统的评估,建立员工技能档案,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建 立组织内部所需的师资队伍;结合企业的实际案例,编写各类、 各级的现场管理培训教材; 有计划地开展现场员工的培训工作。建立培训记录、培训效果 跟踪制度以及培训评价系统。结合培训评价结果和员工业绩提 升的需求,不断完善教育培训体系; 为提高现场作业效能,鼓励员工一专多能,采用交叉培训、定 期轮岗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 设立员工职业发展通道,为跨序列发展的员工提供机会,鼓励 并帮助员工制定和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一、营造质量氛围 • • • • 宣传企业文化: 责任、包容、沟通; 诚信、 务实 、奉献 ; 让员工实现价值 , 为客户创造价值 , 为 股东创造价值; • 质量为根 、诚信为本、 服务客户 、奉献社 会 。
一、营造质量氛围
• 一、质量方针 坚持以顾客为中心; 全员参与持续改进; 打造高品质的扬柴机器。 • 二、质量目标 1. 加强过程控制批量、重大质量事故为0; 2. 提高产品交付质量水平,零公里故障率≦2.2%; 3.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顾客满意度≥67.8分; 4. 组织质量改进,外部质量成本≦125 元/台; 5. 有效控制内部质量成本,铸件综合废品率≦6.9%(老铸造), 铸件综合废品率≦5%(新铸造);机加工废品率≤0.83%(老线); 机加工废品率≤0.8%(新线) 试车故障率≤4.6%; 6. 有效降低市场4102以上发动机烧机油现象,烧机油故障率 ≤1.26%。
质量管理意义
• 企业要通过先进质量管理工具方法的 运用,夯实质量管理基础,不断提升 企业核心竞争力。
• 推荐由中国质量协会负责组织的《现场管 理准则》国家标准,标准制定起草工作正 在进行,计划于今年完成。由全国质量管 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151)归口。
质量管理意义
• 现场管理基本理念: • “一心、二效、三节”(一心——以顾客为中心,二效——提升 效率和效能,三节——节省时间、优化节拍和节约资源)。其基 本理念为: • ——顾客导向。组织应充分识别顾客的需求,关注顾客需求的变 化,提升现场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 • ——系统协调。组织的领导者应促进现场实现系统化的管理,确 保现场管理过程与组织整体战略运行协调一致; • ——素质技能。增强员工质量意识,提高员工现场管理技能和创 新能力,激发员工参与现场管理热情; • ——效率提升。采用科学适宜方法,对现场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减少流程中的浪费,提升现场管理效率; • ——持续改善。对现场进行分析评价,不断优化流程,实现顾客 满意; • ——现场和谐。营造诚信和谐、相互协作、安全健康的现场氛围, 促进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一、营造质量氛围
•
• •
•
• • •
当所有员工都对质量达成共识,也明白了自已在质量 改进中所扮演的角色之后,公司的企业文化才有可能 改变; 组织中的个人和每一个人都必须清楚地理解你在形成 质量的过程中的角色; 零缺陷就是缺陷预防的呐喊,它意味着“第一次就把 事情做对”,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总是较便宜的; 预防错误要比重做、返工、报废、或售后服务的费用 少得多; 质量成本就是做错事的花费; 如果想要取得实际的成效,质量管理必须从领导开始; 质量意味着符合要求,管理者的主要职责就是使正确 的要求得以实现;
三、确定部门质量目标 • 产品准时交付率;生产计划完成率;生产时序完成率; 合同执行率等。 • 培训计划完成率;培训满意度;培训有效性等。 • 合理化建议参与率;人均合理化建议件数;QC小组活 动参与率等; • 成品(半成品、备件)库存降低率;库存周转率;维 修成本;生产成本;原材料利用率;综合能耗成本; 工序能耗成本;备件消耗成本;质量损失成本等。 • 千人死亡率;千人负伤率;现场安全违章率;
质量管理意义
• A.2 现场管理过程 • 1 过程策划组织应根据现场管理过程要求,识别 现场管理要素及资源,采用科学适宜的技术和方 法,对现场过程进行设计。 • 2 过程控制对现场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各要素进 行有效管理。运用质量管理方法工具,持续提升 产品和服务质量,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 3过程改进与创新运用适当的技术和方法,对现 场管理过程的效率和效能进行评价、分析与改进, 确保过程不断优化。
四、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 现场作业人员管理 • ——现场作业人员上岗前应经过系统的培训、实 践、考核三个阶段,合格后方可上岗; • ——通过轮岗等方式,增强员工的作业能力,优 化现场多能工的比例,为实现现场作业的灵活性 奠定基础; • ——现场作业人员掌握基本的现场管理改进方法, 包括但不限于QC 七种工具、5W1H等分析方法; • ——建立完善的班组管理机制,提升班组的执行 能力和改善能力,营造和谐的班组氛围;
公司年度 质量目标
序 号 1 2 3 4
三、确定部门质量目标
部门年度质量目标 — (总装厂)案例
制订部门:总装厂 1、成品一次交验合格率; 2、产品报废率; 3、顾客抱怨和退货次数; 4、零公里PPM; 5、顾客满意度; 6、内/外部质量损失成本。 部门质量目标项目 装配试车一次交验合格率; 成品装配抽查合格率; 品种抽查合格率; 内部质量损失成本控制率; 备 注 批 准 审 查 制 表 采取措施 统计 频率 月 月 月 月 负责 部门 统计方法(计算公式) 制订日期:2012年25月01日
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培训
2012.8.16
质量管理意义 • 从这几年全国现场管理开展的情况来看,虽然许 多企业开始有意识的加强质量管理工具方法的培 训和应用,但是从普及的程度、运用的科学性和 取得的成效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对于5S、 目视化管理等基础管理工具方法的运用,在许多 现场还停留在表面,没有充分领会工具方法背后 的本质,对于防差错、SPC、TPM、价值流图分 析等先进的现场管理工具方法,许多企业还没有 开始真正使用,因此导致现场管理的水平还停留 在比较初级的阶段。
生产现场的质量管理内容
• 营造质量氛围;
• 开展目视化管理;
• 确定部门质量目标; •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 落实三检制; • 不合格产品的控制; • 快速解决质量问题;
一、营造质量氛围
• •
•
•
•
宣传质量管理理念; 贯彻以预防为主,不断改进的思想,要从“事后把 关”转移到“事先预防”,从管结果变为管因素、 管过程,把不合格品消灭在它形成过程之中; 树立互为客户观点,“下道工序就是用户”,要求 每道工序的工序质量都要满足下道工序的要求。 (即三工序活动:检查上工序、立足本工序、服务 下工序。) 三不放过:出现质量问题时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 责任者不清不放过,未提出纠正与预防措施不放过。 三不:不接受不合格品、不制造不合格品、不传递 不合格品。
三、确定部门质量目标
• 选择合适的基准或竞争对手; • 了解企业目前现有状况和基准或竞争对手之间产生差距的原因; • 制定缩小与基准或竞争对手的差距、符合基准或超过基准或竞争对手 的赶超措施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