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的底层密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缠论的底层密码

【说在前面】

缠论技术为了清晰描述和分析股价运动,设计了一套对股价走势类型进行完全分类的方法,我们用缠论技术来判断某个股价走势类型是否结束或有无买卖点,不可回避要用到缠论这些独创的概念和术语,当我们谈及诸如“某股30F级别两中枢下跌背驰发生第一类买点”这样的话题时,不懂缠论技术术语的人就完全是在听天书。

鉴此,探讨缠论技术必须先了解缠论自创的一系列概念定义,模糊缠论并非缠论的翻版,不会对缠论原文进行全面解读,而只将其核心思想、概念和分析技术取为我用,本公众号对缠论基本概念术语的解读极尽简略,以不妨碍理解未来实战的交流为目的,确有全面深入学习缠论需要的朋友可参看原著对有关概念、规则的详细准确定义。

前面我们提到过,缠论技术对一根“K线”的看法与传统技术不同,传统技术观察一根K线要看4个要素(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并且要区分阴线和阳线。缠论则只看一根K线最高价和最低价,并不关心它是阴是阳。

如下图所示,左侧5根K线,在传统K线技术理论中分别称为“阳线、流星线、阳十字星、阴线、吊颈线”,而缠论对这5根K线只有一种视角:一根有价格区间的K线而已。

在缠论中,K线只在排列组合时有意义,缠论分析股价运行走势的最小单位不是单根K 线,而是三根K线构成的顶分型和底分型,或者上升、下降K线,如下图。

顶底分型、笔和线段都是缠论技术中分析走势类型结构的最基本组件。

我们后面要讲的缠论对股价走势的各类形态进行总结、归纳、分类和定性,必然涉及到缠论“中枢”概念,而中枢必然是由“笔、线段”这些组件构成的,而笔的结束则必然经由“顶底分型”以及后续走出的反向笔来判断。所以这几个基本概念是绕不过去的,下面我们对这几个概念分别作简略介绍。

顶底分型是“顶分型”和“底分型”的合称。

什么是顶分型?看下图,缠论定义的顶分型,其关键特征是三根K线最中间那根,其高点必须是三根K线里最高,其低点也必须是三根K线里最高。为了方便记忆,只需要记住顶分型看起来像一个“品”字就好了。

什么是底分型?其实把顶分型倒过来就是了,一个倒品字形,如上图。

接下来说缠论的“笔”,知道了顶底分型,理解“笔”的概念就很容易了,就是两个相邻的顶分型与底分型之间就可以连成一笔。笔是有方向的,看图一目了然,图中白色箭头线为缠论“笔”。

笔的判断关键是顶底分型之间要有一根并不属于顶分型也不属于底分型的K线(上图中橙色K线),至少有一根,最多没有上限,随便多少根K线,只要没有出现反向的笔,则当前的这一笔就可以无限延伸。

所以,我们现在知道缠论一笔是如何结束的了,当反向一笔成立,则前面一笔就确定结束。

连续折返的笔则构成缠论的线段。线段也是有方向的,并且比笔的结构更稳定。如下图。

上图中的蓝色线是缠论笔,1、2、3三个不同方向的连续笔构成缠论最小的线段,方向是上涨的我们就称为“上涨线段”,方向下跌则称为“下跌线段”。图中这样由三笔构成的线段我们可以叫它“三段式上涨(下跌)”,理论上讲线段至少由3笔构成,也是没有上限的,比如可以是“五段式上涨(下跌)、七段式上涨(下跌)”甚至更多。

线段的知识要点有两个:

1.构成线段的笔的数量是奇数,不能是偶数。举例说如果一个线段有4笔,那么只能是两种情况:一,在线段原有方向上肯定还有第5笔;二,从第4笔开始,其实已经是一个反向线段的运动了,只不过眼下还没法确认。一旦反向的线段成立,则宣告前面这个线段其实只是一个三段式上涨(下跌)。

2.一个线段的结束由其后反向的线段生成而确认。这和缠论笔结束的判断方法是一样的,笔的结束是由反向笔生成而确认,线段的结束则由反向线段来确认。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让我们快速回顾一下核心知识点:

由3根K线构成的“顶底分型”是一切的开始。

顶底分型之间进行连线就构成缠论的“笔”。

至少3条连续折返的笔构成缠论的“线段”。

看着前面说了一大堆,总结起来其实就这么三句话。

以上就是缠论对任何走势图进行分析解剖的最基本组件,是走势分析的基石。

下面贴一张实战K线图,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这是上证指数近期的日线图。缠论技术就是这样,把一个走势像庖丁解牛一样分解开来,进一

步可归纳总结走势的性质以及其中的交易信号。图中顶分型和底分型都由超过3根的K线构成(顶部画了三个白框,才是构成顶分型的3根K线,底分型也是),这涉及到缠论关于“笔的

K线包含处理”问题,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反向笔的形成。图中黄色箭头画的是缠论“笔”,红色箭头画的是缠论“线段”。可以看出,目前上证处于日线一笔上的过程中,还没有形成上

涨线段,因此,前面从高点下来的向下线段尚不能确认结束。

实战中若想在3587点附近逃顶,必须运用缠论的区间套和级别概念,目前还没讲到那里。这里

展示的案例图,只用以说明今天文章中的几个知识点。

缠论作为一套独创的技术理论体系,作者对自己要求非常高,任何原理和概念的提出

都要求被严格定义不会发生歧义,任何原理必须得到数学或逻辑学上的证明。但在模

糊缠论里,有很多概念比如笔的包含处理、走势类型的递归、特征序列的判断等都被

我们有意忽略掉了。

之所以忽略那些技术知识点,是因为有些东西有理论价值但并没什么实战价值,还有

一些有实战价值却可以在实战运用中更直观地了解到,没必要单独拎出来进行理论上

的阐述,反而容易把人给绕进去。

最重要的是,股价并非按照一种机械模型进行运动(如果是那样,所有股民按图索骥

就能成为亿万富翁),在实战中,有时一笔就可以走很远,之后的反向运动却是由线段、盘整或者趋势来完成的,如果三个连续折返的走势运动构成了一个明显的价格重

叠区间,则一个更高级别的中枢就产生了……这个后面再讲。

我们在缠论的基础上采用一种模糊的、但更加简略高效的方式来进行走势类型的划分

和判断,从上面的案例图也可以窥其一斑,在清楚“笔”的画法以后,找到走势中具

有代表性的高低点就可以画笔、画线段,进而画定中枢、判断走势类型和力度是否背驰,最终解决买卖点的问题。

有心人可以关注一下模糊缠论解盘文章,其实那就是用模糊缠论进行实战的应用示例。

模糊缠论追求的是实战效果,并不为学术研究或著书立说,炒股本就不是纯粹的科学,它有时更像一门艺术,因此,凡是不影响到实战判断的细节知识,能不讲就不讲,我

们只探讨缠论中对实战有帮助的内容。

(本文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