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C赛车设计与人机工程学的关系
汽车造型与人机工程学的关系

汽车造型与人机工程学的关系环境是影响安全、健康和舒适的因素,内部空间、光环境、色环境、空气环境等环境因素均会影响驾驶员的操作。
因此,轿车驾驶室的设计也要从人一环境关系方面加以考虑。
进行汽车内部空间设计时,在人有可能干涉的地方都应该合理设计,才能保证乘坐舒适性和撞车安全性。
•人机工程学简介所谓人机工程学,亦即是应用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人体结构特征和机能特征进行研究,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尺寸、重量、体表面积、比重、重心以及人体各部分在活动时的相互关系和可及范围等人体结构特征参数;还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出力范围、以及动作时的习惯等人体机能特征参数,分析人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肤觉等感觉器官的机能特性;分析人在各种劳动时的生理变化、能量消耗、疲劳机理以及人对各种劳动负荷的适应能力;探讨人在工作中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等•一.车身侧围为保证侧面碰撞时乘员的安全,应设法将侧碰力有效地转移到车身具有保护作用的梁、柱、地板、车顶及其他构件上,使撞击力被这些构件分散、吸收。
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增加防撞横梁提高车门强度;度;②合理设计侧围A、B、c柱的截面形状及增加板厚及相应部位联结刚度,保证侧碰力有效传递到整个车身;③增加门槛梁强度,保证将碰击力有效分散给地板等其他构件;④在B立柱及仪表板下面及后风窗下面安装加强横梁等;⑤合理设计门锁及门铰,既要防止侧碰时车门自动打开,又要保证碰撞后车门容易开启,以利于救护。
此外,根据人体不同部位的易伤害程度不同,可有效控制侧面变形形式。
如,由于人体头部、胸部和肋骨是最易被伤害的部分,SAAB公司将侧面结构设计成具有“钟摆式”特点,使B柱底部发生大的变形,而上部相当于钟摆的“摆心”,使危险部位降到人的腿部,而减轻侧撞造成的伤害。
在MERCEDES-BENZ 190上采取了以下防侧撞措施:①在各立柱或车顶构架中,采用了离张力钢板:②对地板送行了强度改进,并采用了贯通其左右两端的横梁结构,既能增加强度,又改善和提高了对冲击的吸收能力,地板采用中央通道结构作为传动通道贯通于地板前后,而车架十字梁把整个地板进行纵向截交,从而加强地板的刚度;③仪表板内侧设有横梁可以减少车身挠曲,减少车厢变形;④侧门横梁设计成既可以吸收冲击能量,而后又能自行断裂,防止其弯曲后向车厢内穿刺;⑤取消座椅扶手,减少内部凸起物;⑥车门与其内饰间插入缓冲垫,增援横向缓冲能力。
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论文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摘要】自从德国人卡尔·本茨在1885年创造的三轮汽车开始,汽车已有百年历史。
在这上百年时间里,汽车可谓进行了一番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大汽车厂商陆续建立,展开了剧烈的竞争。
在汽车早已走进普通人家中,并成为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工具时,人机工程逐渐被重视,并广泛被应用到了汽车设计之中。
【关键词】人机工程学、汽车、设计【正文】在汽车设计开始时,只是纯粹地要将它和马车分开,后来人们渐渐地意识到了应对汽车进行设计,使它更容易被人们选择和接受。
随后各种设计风格陆续出现并被人们所接受,其中最流行的风格莫过于当年的“流线型风格〞,但当时大局部设计中并没有把人机工程学的因素考虑到汽车设计中。
直到后来人技工程学的真正建立并真正地得到开展的时候,设计师们才开始考虑到人机工程学在设计中的作用,随后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逐渐出现了。
随着人机工程学的不断开展,人机工程学所涉及的研究和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从事本学科研究的专家所涉及的专业和学科也愈来愈广泛,解刨学、生理学、工业卫生学、工业与工程设计、工作研究、建筑于照明工程、管理工程等多个方面都被包括其中,由此可见人们越来越重视人机工程学的开展。
一、外型上的设计在现在大多数人的印象当中,车的外形是很重要的。
在现在人的购车观念中,首先是外形。
不同的人对汽车的外形要求不一样,这是不同人的性格、心理需求不同。
一般喜欢刺激、动感的人那么喜欢选择有外形动感、线条清楚,有较低的风阻系数的轿跑车或跑车外形的车,如法拉利、奔驰的C 系;而一些成功人士和商人那么注重外表和自身的地位的展现,这些人一般会选择外形大气,车身较长,能显示其地位的行政级或办公级的豪华轿车,如宝马的7系,奔驰的S系。
二、内部设计汽车最让人关注的除了外形外还有内部的设计,而汽车内部的设计也分成几种设计风格,一是以驾驶员为中心,注重驾驶的乐趣;一种是以乘坐人员为中心,以舒适为主,还有一种是综合二者,既兼顾驾驶又注重乘坐人员。
人机工程学的应用与发展

人机工程学的应用与发展
一、人机工程学的应用
人机工程学是一门以人为本的技术,它是从人的生理特征、心理学特征以及他对各种工作环境需求出发,从事把机器与人的技术结合起来,合理地配置和使用机器的新学科,旨在提高机器的工作环境及其加工、操作过程。
因此,人机工程学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应用也在不断发展。
(1)車輛設計:
現代汽車的設計有賴人機工程學的支持,汽車設計師利用人機工程學的原理和原則來設計和設計汽車的操作部件和車庫,提高車輛的操控性能和使用性能,對汽車安全性也有著重要作用。
(2)機器組裝:
現代機器組裝技術廣泛應用于系統集成、自動化裝配線上生產,通過人機工程學分析和設計的支持,可以提高機器的裝配效率,減少設備的損壞,降低作業的負擔,改善生產環境,提高生產效率。
(3)增強現實(AR):
增強現實技術是一種将虛擬圖像與現實世界相結合的新型技術,它利用AR(Augmented Reality,增強現實技術)將虛擬圖像與現實世界相結合,以滿足用戶的生活需求。
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近年来,汽车设计越来越注重人机工程学的应用,因为人是汽车驾驶者的主要组成部分。
而人机工程学是一门关于人机交互的科学,它的应用可以让汽车更加符合人类的使用习惯和心理需求。
本文将讨论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一、座位设计座位是汽车中最接近人体的部件之一,因此座位设计对于提高汽车乘坐舒适度非常重要。
人机工程学专家研究发现,座位设计需要考虑到身体的支持和减压,颈部和腰部的支撑以及舒适度等因素。
针对这些需求,现代汽车座椅是由一系列名为“智能位”的部件组成的。
它们被设计为可以调节角度、位置和硬度等参数,以适应不同驾驶人员的身体形态和习惯。
通过这些设计,座椅不仅可以提供足够的支持和舒适度,而且还可以减少长途驾驶者的疲劳程度。
二、方向盘设计方向盘是汽车驾驶者手部接触最频繁的部位之一,因此方向盘的设计对于提高驾驶者的操控性非常重要。
人机工程学专家的研究发现,方向盘的直径和厚度应该与驾驶者的手部大小和力量相匹配。
同时,方向盘的表面应该具有足够的摩擦力,以保证驾驶者可以牢固地掌握方向盘。
为此,现代汽车方向盘的设计采用了多种材质和形状。
例如,一些高档车型采用了真皮和木材等材质,以增强手感和美感。
而一些经济车型则采用了橡胶和硅胶等材质,以提高摩擦力和减少手部疲劳。
三、控制台和娱乐设备设计控制台和娱乐设备是汽车中驾驶者接触最频繁的电子设备之一。
它们的设计应该符合人类的使用习惯和心理需求。
据人机工程学专家的研究,控制台和娱乐设备的操作应该简单、直观和易于理解。
为此,现代汽车控制台和娱乐设备采用了大尺寸、高分辨率的触摸屏设计,以便驾驶者可以轻松地控制车辆的各项功能。
在操作流程方面,控制台和娱乐设备的设计应该是线性的,以便驾驶者可以一目了然地找到目标功能。
此外,在语音交互等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四、其他人机工程学设计除了上述部分,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还包括:1.可见性设计:例如,汽车A柱的设计应该尽可能小,以增强驾驶者的前方视野。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BSC赛车设计研究

2019年4期创新前沿科技创新与应用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基于人机工程学的BSC 赛车设计研究石怀升(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0)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SAE China )主办的BSC 大赛,主要针对小型越野赛车进行设计。
作为常规越野车和方程式汽车赛的衍生产物,BSC 赛测的投入成本相对较低,但设计程序却严格遵循汽车的生产要求。
随着各高校的研发投入,BSC 赛车设计逐渐从“仿制”转为“创新”,并对常规越野车的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因此,在满足车手使用BSC 赛车驾驶功能的基础上,其设计要求转变为车身结构的美观、舒适度等人机设计;同时,静态项目下的BSC 赛车人机仿真及测试需由多软件构成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完成,其设计思路也逐渐趋于科学性。
1概述1.1汽车人机工程学人机工程学(Ergonomics )研究人在生产或操作过程中合理地、适度地劳动和用力的规律问题;它把“人-机-环境”系统作为研究的基本对象,运用生理学、心理学等,根据人和机器的特点,合理分配人和机器承担的职能,并使之相适应,为人创造出舒适和安全的工作环境,使工效达到最优[1]。
汽车人机工程学在此基础上以“人性化”为前提,为驾驶者提供舒适的体验,并兼顾安全性。
由于汽车的外形和内部空间的环境较为单一,而驾驶者的身材有所差异,要在相同的空间中设计出能让不同身材的驾驶者都感受舒适、便捷,就要结合人机工程学的相关原理进行设计已达到人机适配的目的[2]。
作为汽车分支的一类,BSC 赛车具备了越野车和比赛房车的优势,其设计严格遵循汽车人机工程学。
1.2BSC 赛车的设计问题BSC 大赛包括静态与动态项目测试,车辆需达单座、全地形、运动汽车的要求,并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要求。
目前多数BSC 赛车设计的研究停留在车身及结构的轻量化设计,其研究方法可参照成熟车辆。
笔者通过对国内高校的设计方案及其他赛事对比分析,总结出BSC 赛车设计当中存在的问题:(1)造型设计单一,部分车队形体受钢架结构限制而呈现同质化问题。
人机工程学及其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QICHE YUNYONG2009年·第8期·总第202期人机工程学概述定义人机工程学是运用生理学、心理学和医学等有关学科知识,研究组成人机系统的机器和人的相互关系,以提高整个系统工效的新兴边缘科学。
人机工程学研究在设计人机系统时如何考虑人的能力以及人与机器、作业和环境条件的限制,还研究人的训练、人机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以及同人机系统有关的生物学或医学问题。
对于这些研究,北美称为人因工程学或人机工程学,俄罗斯称为工程心理学,欧洲、日本和其他国家称为工效学。
特点在认真研究人、机、环境等3个要素本身特性的基础上,不单纯着眼于个别要素的优良与否,而是将使用“物”的人和所设计的“物”以及人与“物”所共处的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
在人机工程学中,将这个系统称为“人-机-环境”系统。
这个系统中,人、机、环境等3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着系统总体的性能。
主要研究内容机器系统中直接由人操作或使用的部件,应设计成便于操作者有效使用,以保证人机系统的工作效能达到最优;从保证人的安全、健康舒适和高工作效率出发,提出环境控制和安全保护装置的设计要求;人机系统总体设计最优化。
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在驾驶员-车辆-环境系统中,驾驶员是人机工程学研究的核心对象。
随着机动车用途的日益扩大、形态的日益多样化、功率和工作速度的不断增长、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道路和交通环境条件的日益复杂化,驾驶员的工作越来越繁重、复杂,因而对改善驾驶员劳动条件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这就使得机动车辆设计和使用中人机工程学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能否更多应用人机工程学,是汽车设计是否人性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怎样在汽车设计中体现人性化呢?人与机器共同工作,人有人的特性,机器有机器的特性,要设计出能最大限度与人协调工作的机器,就要充分研究两者的特性,才能设计出良好的人机界面。
人机工程学在对人的特性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系列的设计准则,用来指导机器产品的设计,主要是人和机器之间的界面设计。
汽车设计中人机工程学的意义及体现

汽车设计中人机工程学的意义及体现汽车设计中人机工程学的意义及体现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机关系的学科,主要关注如何设计出更加适合人类使用的产品和系统。
在汽车设计中,人机工程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帮助设计师们更好地了解人们使用汽车时的需求和习惯,从而创新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汽车产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意义和体现。
1. 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意义1.1 提升驾驶体验人机工程学能够帮助设计师更好地了解人们的行为和需求,从而根据这些需求设计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汽车产品。
例如,汽车的仪表盘设计需要考虑驾驶员的视野和操作习惯,方便驾驶员查看车速、油耗等相关信息。
同时,座椅的设计需要考虑人体工学和人体力学等知识,确保驾驶员的舒适度和健康。
1.2 提高安全性人机工程学还可以帮助汽车设计师检测车辆的潜在安全隐患,并在设计过程中予以纠正。
例如,汽车的车门设计需要考虑开关灵活度和加强点的设置,防止在事故发生时车门无法打开或者车身过于弱化被破坏等受损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师需要考虑如何使车门易于开启,同时又不会牺牲整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3 增强品牌竞争力人机工程学可以帮助汽车品牌提高产品的人性化和亲和力,从而增强品牌的竞争力。
在汽车市场上,产品的外观和品质是必要的,但如果没有考虑到消费者的用户体验和需求,则很难达到用户的心理预期。
相反,如果产品在人机工程学方面做得好,很容易让用户产生好感,从而提高产品的品牌忠诚度和口碑。
2. 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体现2.1 控制系统设计汽车在行驶中涉及到复杂的控制系统,人机工程学可以帮助设计师们设计出更加直观、精确和易于掌握的控制系统。
例如,汽车的方向盘和脚踏板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人体工程学和人体力学等因素,以确保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正确地反应。
2.2 人机界面设计汽车的人机界面设计非常重要,它包括汽车仪表盘、多媒体娱乐系统、导航系统等。
人机工程学可以帮助设计师们优化汽车人机界面设计,使其更加直观、易用和易懂。
汽车设计与人机工程学关联之见

汽车设计与人机工程学关联之见汽车设计与人机工程学关联之见汽车设计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复杂任务,它不仅包括设计外观和内饰,还包括汽车性能和功能等多个方面。
而人机工程学的出现则使得汽车设计更加人性化和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让驾乘者拥有更好的驾乘体验和更高的安全性,促进了汽车设计和制造的发展。
本文将从汽车设计和人机工程学两个方面出发,探讨它们之间的关联。
汽车设计里的人机工程人机工程是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它将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行为、习惯等因素考虑进了设计中,并使用合适的工程原理和技术手段,以使人的使用体验和安全感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在汽车设计中,人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人机工程学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设计和制造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它的作用:1. 座椅设计座椅是驾乘者和乘客与汽车的最直接接触,座椅的设计首先要保证舒适性,但也要兼顾安全性。
人机工程学提倡通过合理的包裹度、摆放角度、扶手设置以及软硬度等多方面考虑,打造人体工学的完美搭配。
通过人体特点和人们使用的习惯来设计座椅,不仅能为驾乘者提供舒适的使用体验,还能更好地保障驾乘者和乘客的安全性。
2. 控制台设计控制台是驾乘者与汽车之间最重要的接口,大部分在驾车过程中的交互都发生在控制台上。
因此,人机工程学要求在控制台的设计中更加重视驾乘者的使用体验并让使用者更加容易上手,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控制台的按钮大小、排布、标识和亮度等方面的巧妙设计可以让驾乘者更加快捷地找到所需要的功能并操作,提升驾驶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3. 仪表盘设计仪表盘是提供汽车运行状态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驾乘者在驾车过程中了解车辆工况的直观方式。
在仪表盘的设计中,人机工程学要求将关键信息整合在一起,并考虑在良好的视觉及已习惯的行车习惯下做出最合适的设计。
优秀的仪表盘设计不仅可以让驾乘者快速地获知行车信息,还可以让驾乘者减少对移动物品的扫视,增加驾驶时的安全性。
人机工程学对汽车设计的推动人机工程学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人的需求和使用体验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汽车设计与人机工程学的关系

汽车设计与人机工程学的关系在现代社会中,汽车设计与人机工程学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
汽车设计不仅仅是关于外观和功能的设计,更是关于如何使驾驶员和乘客在车内获得最佳的体验和安全性。
人机工程学的原则和理念应该贯穿于整个汽车设计的过程中,以提高汽车驾驶的效率和舒适性。
本文将探讨汽车设计与人机工程学的关系,并分析其在汽车设计领域中的应用。
首先,人机工程学是关于人类与机器系统之间的交互关系的科学。
在汽车设计中,人机工程学考虑的是驾驶员和乘客与汽车内部环境的交互。
这包括座椅的舒适性、仪表盘的布局和易读性、控制按钮的位置和触感等。
通过应用人机工程学原则,设计师可以创造出符合人体工学和认知心理学原理的汽车内部环境,使驾驶员和乘客在长时间驾驶或乘坐过程中感到舒适和便捷。
其次,人机工程学还对汽车的人机界面进行研究和改进。
人机界面是指驾驶员与车辆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界面,包括仪表盘、控制按钮、显示屏等。
通过合理设计人机界面,可以提高驾驶员对车辆状态的感知和控制能力,从而增加驾驶的安全性。
例如,可在仪表盘上设置易读的数字显示和图标,将最重要的信息置于驾驶员的视线范围内,减少驾驶员分散注意力的可能性。
此外,人机界面还可以应用语音识别和手势控制等技术,提供更便捷的操作方式。
再次,人机工程学在汽车安全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合理的汽车设计和人机界面布局,可以降低驾驶员疲劳和错误操作的风险,提高驾驶员对危险情况的预警能力。
例如,驾驶员座椅的舒适性设计,可以减少长时间驾驶带来的疲劳感,提高驾驶员的专注度;而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设计,则可以通过传感器和摄像头实时监测车辆周围情况,及时提醒驾驶员注意前方障碍物或变道的车辆,预防潜在的交通事故。
此外,人机工程学还可以帮助汽车制造商进行客户需求研究和用户体验评估。
通过收集和分析用户的反馈意见,制造商可以根据人机工程学的原则,改进汽车设计并提升用户满意度。
例如,在车内音响系统方面,制造商可以进行用户调研,了解用户对音质、音量和控制功能的需求,从而设计出更符合用户期望的音响系统。
人体工程学在车辆设计中的应用

人体工程学在车辆设计中的应用人体工程学是一门关于人类身体与机器人设备、工作环境、产品设计等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研究如何使人在使用机器人设备或工作环境中更加舒适、高效和安全。
在现代汽车设计中,人体工程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运用人体工程学原理,车辆制造商可以提高驾乘者的舒适度、安全性和操作便利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人体工程学在车辆设计中的应用。
人体工程学应用于汽车座椅设计。
座椅是驾乘者与汽车之间直接接触的部分,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驾乘者的舒适度。
人体工程学研究驾驶员和乘客的身体尺寸、姿势和运动,以确定最佳的座椅设计。
例如,调整座椅的高度、倾斜角度、腿部支撑等,以确保驾驶员的腰部和膝盖不会过度疲劳。
人体工程学还研究座椅材料和填充物的选择,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和舒适性。
人体工程学在汽车控制面板和操纵杆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车辆的控制面板和操纵杆设计直接影响驾驶员对汽车的操控能力。
人体工程学研究驾驶员的视线和手部运动,以确定控制面板和操纵杆的最佳位置和形状。
例如,人体工程学可以帮助确定方向盘、刹车和油门踏板的位置和尺寸,以确保驾驶员能够轻松操作,减少驾驶疲劳和失误。
人体工程学在汽车安全设备设计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汽车安全系统的设计目标是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并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
人体工程学研究驾驶员和乘客在事故中的受伤方式,以确定最佳的安全系统设计。
例如,研究表明,保持驾驶员和乘客的正常坐姿有助于减少事故时颈椎和脊椎的伤害。
基于这一发现,车辆制造商可以采用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出更加合适的头枕和安全带系统,以保护驾乘者的颈部和背部。
人体工程学在车辆外观设计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车辆外观设计决定了车辆的形象和品牌识别度。
人体工程学研究驾驶员和乘客对汽车外观的审美感知和兴趣点,以确定最佳的外观设计。
例如,人体工程学可以帮助确定车身线条的流畅度和曲线的平滑度,以提高车辆外观的吸引力和流线型性能。
总结起来,人体工程学在车辆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汽车设计与人机工程学关联之见

汽车设计与人机工程学关联之见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而令人称赞的汽车设计和人机工程学的应用,使得汽车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俊美之处。
在这个过程中,汽车设计师和人机工程学家的角色非常重要。
他们的工作是确保汽车在其设计过程中达到人类使用时的最大优化。
人机工程学可以解释为是将心理学、生理学和工程学结合起来,以便使产品、系统和服务与用户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人机工程学主要关注的是找到最佳的匹配,即制造商如何设计产品,以便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并确保这些需求采用可用的屏幕设计、声音、视觉和触觉等方式来呈现。
而汽车设计与人机工程学的关联正是体现在这一方面。
汽车设计师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如外部环境、安全性、车速、悬挂和转向等。
但是,除了这些基本因素之外,汽车设计师还需要考虑到用户的视觉和触感体验。
例如,一辆汽车的按钮、控件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以及座椅、方向盘和踏板的位置对用户的舒适度和易用性有很大的影响。
人机工程学家需要评估和优化汽车内部的这些部件,以确保它们与用户的身体尺寸和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达到最佳匹配。
这种匹配不仅适用于汽车,还适用于汽车内部和外部的整个系统。
例如,人机工程学家需要考虑汽车上的电子设备、娱乐系统、空调和音响系统以及安全功能和智能技术等诸多方面,并将其与用户的需求和期望相匹配。
这些决策不仅需要满足功能需求,还需要考虑用户对其容忍度、易用性和操作上的便利性。
这些因素考虑不足,最终将影响汽车使用者对汽车的评价和满意度。
在汽车设计中,人机工程学和设计师之间的协作非常重要。
设计师需要将他们自己的设计愿望与人机工程学家的建议相结合,以便在汽车设计中达到最佳的平衡。
汽车设计师需要理解用户需求和期望,并将其与汽车的外观、性能和最终用户的满意度相匹配。
此外,在汽车设计的不同阶段,人机工程学家和设计师之间的合作也会起关键作用。
例如,在初始的概念设计阶段,人机工程学家会考虑用户偏好、能力和操作需求,以确定初始设计的特点。
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孙兵【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在追求汽车时尚动感的外形和充沛动力的同时, 也越来越关注汽车的舒适性和操作便利性.文章阐述了人机工程学基本理念及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以提升用户对汽车产品的实际体验.【期刊名称】《时代农机》【年(卷),期】2017(000)011【总页数】2页(P126-126)【关键词】人机工程学;汽车设计;应用【作者】孙兵【作者单位】江铃控股有限公司,江西南昌33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2人机工程学,是把人的因素作为产品设计的重要参数,以人的安全、健康、舒适为目标的一种新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其核心研究内容是优化人与机器设备的关系。
在当今的汽车设计中已普遍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将人机协调的理念渗入到具体的汽车结构设计当中,以改善驾驶员的驾驶环境、降低其劳动强度,并同步提升驾乘人员的舒适性,使车辆总体性能达到最优化。
1 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1)基于感管的设计应用。
人是通过感觉器官来获得各种信息,当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或人的自身状态受到刺激时,感觉器官接收到刺激带来的作用,人的神经终梢发生兴奋,并传送到大脑皮层,因此产生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特殊属性的反映,为人的认识活动提供原始资料,是人了解自身状态和认识客观世界的初阶。
在汽车设计中,主要针对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进行适应性的设计,以求到达最佳的感官体验。
视觉是最重要的感官方面的体验,而驾驶员视野作为一项重要的视觉要求,需要在满足前方180°视野、A柱双目障碍角、A/B/C柱直接视野障碍、后视镜视野要求、前风窗视野要求等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设计,以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要求。
同时,前风窗玻璃刮刷面积校核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需对刮刷面积、玻璃的A/B区分项要求进行设计校核,使刮刷能有效地清除前挡玻璃影响视线的物质,让驾驶员视线清晰,确保行车安全。
人体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人体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汽车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开始实现大规模的普及。
但是,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对汽车的实用性能以及舒适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将人体工程学应用到汽车设计中,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必然走势。
本文从实际出发,围绕人体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列举了几项重要的设计成果,希望以此为汽车设计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人体工程学;汽车设计;应用引言:在对汽车进行设计的整个过程中,会从多方面进行研究,其中一个方面是最为重要的,那就是人的因素。
近几年,随着人体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运用,以前的汽车设计模式只针对代步功能的研发,显然这种形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们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汽车研发企业也开始意识到此问题,对汽车设计的重点进行转变,在汽车人体工程学方面进行科学的运用,以此提高人们驾车的舒适体验。
一、汽车设计中人体工程学概述(一)汽车设计中人体工程学的简介现代人体工程学,也叫人机工程学,通过运用多种生理学等科学,研究人体的身体特点、动作思维等活动规律,设计出仿生类的相应产品,以此实现优化产品配置的目标。
在汽车设计中,人体工程学主要针对“一机一环境”,通过科学配置,保障汽车在复杂的环境下,依然可以满足人们对实用、美观等方面的要求,同时,在环境发生变化时,也能保障人们能够适应汽车,我们可以把人和汽车看成一个整体,运用人体工程学,就是保障该整体能有更高的效率和使用时长。
在目前的汽车设计中,人体工程学的理念已经较为成熟,同时也形成了完整的设计标准,这样汽车设计者能有一个很好的参考,在加快了汽车设计工作效率的同时,还推进了汽车行业的整体发展。
(二)人体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重要性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给行业内部带来了更激烈的竞争,一些汽车生产企业为了彰显汽车的个性优势,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便将设计重点放在人体工程学方面,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人体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普及。
人机工程学在车身设计中的应用

第四章人机工程学在车身设计中的应用§4-1 概述人机工程学是近40年来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在车身设计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
一、人机工程的概念研究对象:人—机—环境系统的整体状态和过程。
任务:使机器的设计和环境条件的设计适应于人,以保证人的操作简便省力、迅速准确、安全舒适,充分发挥人、机效能,使整个系统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研究范围:①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和能力极限——能承受的极限;②人机功能的合理分配——充分发挥各自特长;③人机相互作用及人机界面设计;相互作用——利用信息显示器和控制器实现人—机间信息交换的过程;人机界面——使显示器与人的感觉器官的特性相匹配,使控制器与人的效应器官相匹配,以保证人、机之间的信息交换迅速、准确。
④研究环境及其改善——温度、湿度、照明、噪声、振动、尘埃、有害气体等对人的作业活动和健康的影响。
以及控制、改善不良环境的措施和手段;⑤研究作业及其改善——人从事体力和脑力作业时生理、心理变化,由此确定作业时的合理负荷及耗能量、合理的作业和休息制度、合理的操作方法→↓疲劳,保障健康,↑作业效率;⑥研究人的可靠性与安全——工程系统日益复杂和精密,操作人员面对大量的显示器、控制器,容易出现人为差错而导致事故发生。
→研究人的可靠性及影响因素,寻求减少人为差错,防止事故发生的途径和方法。
二、人机工程学与车身设计的关系1、人机工程学的研究目的——要解决的问题①如何减少汽车的各种物理性能对人生理、心理所产生的影响;②如何减少驾驶操作的失误而造成的事故。
2、在汽车工程中的应用——对现有条件下驾驶汽车和乘坐汽车在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各方面进行大量统计与调查,引入生理学、医学、心理学、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物学、人体测量学、工程学、机械学、环境科学、信息工程、系统工程等学科的观点和方法,开展全面研究和分析→改善汽车的各种性能。
目的:为汽车设计、改进提供各种调查、改进、试验与分析结果,使汽车更好地、尽善尽美地为人服务。
人机工程学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人机工程学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兴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其中,人机工程学是一门涉及人体工程、生物力学、运动学、认知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综合学科。
在汽车制造领域,人机工程学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人机工程学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汽车设计时,需要考虑到驾驶员的身体特征、生理和心理特征等因素。
比如,汽车操控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驾驶员的人体工学特征,包括驾驶员的身高、体重、臂长、腿长等因素。
要保证驾驶员在驾驶时能够舒适地操作汽车,并且掌握好车辆的各项参数。
另外,在汽车驾驶员舱内,还需要考虑到驾驶员的心理特征。
比如,对汽车仪表盘的设计,不仅要实现直观简洁,更要让驾驶员能够轻松获取所需的信息,进而提高驾驶员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除了外部的驾驶员舱设计之外,车辆内饰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到人机工程学。
例如,车座的设计应该能够提供疲劳减轻的作用,特别是长途驾驶时。
这就需要我们对人体工程学的认识,重新构思座椅的材料和外形,使其更符合人体工学原理。
此外,还需要考虑车辆内部空调和音响等舒适性设备。
这些设备的设计需要考虑到驾驶员的感知能力、听力范围等因素,从而提高驾驶员的驾驶舒适性。
第二部分:人机工程学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在汽车制造的流程中,人机工程学也有很多的应用。
一般来说,汽车制造的流程和人体的各项运动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因此,人机工程学研究运动学、力学、人体工程学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对流程中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和改善。
例如,在汽车生产流程中,人员安排和生产线的搭配十分重要。
生产线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工人作业空间的大小、作业高度、作业时间等因素,以保证工人的劳动保护和生产效率。
此外,工人的工作服设计也是一个重要的人机工程学问题。
工人的工作服需要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不能过紧或不透气,要保证工人在作业时拥有合适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人体工程学在车辆设计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估

人体工程学在车辆设计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估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与工作环境、工作工具以及各种工作系统之间关系的学科。
在汽车工业中,人体工程学的应用旨在改善车辆设计,使驾驶员和乘客能够更加舒适、安全地驾驶和乘坐车辆。
本文将探讨人体工程学在车辆设计中的应用以及相关的效果评估。
一、人体工程学在车辆设计中的应用1. 座椅设计座椅是车辆设计中最主要的人机接口之一,它对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性、稳定性和安全性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人体工程学在座椅设计中考虑了人体的生理特征和人体工作状态,以确保座椅能够提供正确的支持和适当的舒适度。
座椅的高度、角度、弯曲等参数都需要根据驾驶员和乘客的身体尺寸和习惯进行调整。
2. 车内控制装置设计车内的各种控制装置,如方向盘、刹车踏板、加速踏板等,也需要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原则。
比如方向盘的直径和握把的形状应该适合驾驶员手的尺寸和握持方式;刹车踏板和加速踏板的位置和角度应该符合驾驶员腿部的活动范围。
通过合理的设计,车辆操作的便捷性和舒适性能够得到提高。
3. 仪表板和驾驶员信息显示器设计仪表板和信息显示器是驾驶员获取车辆状态和行驶信息的主要途径。
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原则指出,这些显示器的布局、字体大小、对比度等都应该能够方便驾驶员的阅读和理解。
通过设计合理的仪表板和信息显示器,驾驶员能够更加轻松地获取所需信息,减少操作上的疲劳和错误。
二、人体工程学在车辆设计中的效果评估人体工程学在车辆设计中的应用需要进行效果评估,以确认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评估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用户调查可以通过针对驾驶员和乘客的问卷调查来评估设计的效果。
问卷内容可以包括对座椅舒适性、操作控制装置的便捷性和仪表板信息的可读性等方面的评价。
通过统计和分析问卷结果,可以得出对设计的改进建议。
2. 实车试验实车试验是评估车辆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邀请一批试驾员进行实际驾驶,可以检验座椅设计、控制装置设计和仪表板显示设计是否满足人体工程学的要求。
第四章:人体工程学在车身设计中的应用(汽车教学教案)

人体工程学研究方法
(1)观察法
如工人操作的动作与时间分析、功能分析和工艺流程等 用笔记录 录像、摄像
(2)实测法
❖ 借助仪器进行实际测量,如人体测量; ❖ 对生理、心理变量的测量、分析等,如心跳、
肌电反应等; ❖ 环境舒适性及信号检知心理测定
6
(3)实验法(统计推测)
实验法是人机工程学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妥善控 制其他若干变量,系统地改变某个变量A,观察A的系统 变化对另一变量B的影响。A为实验变量,B称为因变量。
各种人体舒适驾驶时的加速踏板与H点的位置关系
52
人体工程学在车身设计中应用的意义
最终目的是达到以人体为中心的三个整车协调: ✓操纵件位置布置设计的协调,以确定驾驶位置; ✓车内空间尺寸的协调,以达到最有效的利用; ✓整车的人车视野协调,使其具有最佳视觉效果。
53
应 用 人 体 工 程 学 进 行 车 身 室 内 布 置 设 计 的 程 序 框 图
座椅参考点(Seat Reference Point,SRP) 是座椅制造厂家设计座椅的基准点,并且R点用于确定座椅 在车身室内布置的最后的正常位置,即与布置设计的最后H 点相一致。
14
车身设计中使用人体尺寸的说明
❖ 人体尺寸应国家、地区、人种而异,应根据产品的使用国 家和地区的人体尺寸标准作为设计依据,这对于开发国际 市场的产品和出口有重大意义;对于引进技术能否符合本 国国情也十分重要;
男女驾驶员的比例关系:50/50、75/25、90/10
形成21种方案,可查表设计。
49
手伸及界面表格示例
检验步骤:(P81) 测量尺寸; 计算G值; 查表,并校核。
国际标准ISO3958表格所述及的手伸及界面,适用于三点式安全带, 且为驾驶员三指呈捏式的指尖伸及面。
汽车设计与人机工程学关联之见

汽车设计与人机工程学关联之见一、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上的表达1、在显示装置上的表达汽车上目前使用的最普遍的显示装置主要是各种信号灯、仪表盘。
从车辆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就是要求驾驶员从显示装置获取信息既要准确又要迅速,而且实现简单。
下面从信号灯和仪表盘两个方面介绍人机工程学在其设计和选用上的表达,在汽车信号灯设计上的表达是信号灯必须清晰醒目,以使用目的不同为区分,而且信号灯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要放在显眼的位置,与操纵机构不能发生干预,如信号灯背风光首选灰暗色,戒备等不利因素信号灯用红色,提醒信号灯用黄色,运行正常用绿色,信号灯位置最好与操纵机构分布在不同象限等。
在汽车仪表盘设计上的表达是数量信息和一般性能用数字显示仪表,优点是读数快、占用面积小,质量信息、调节性能、监控性能用指针运动型模拟显示式仪表,优点是不用读出具体数值,直接从指针位置就可判别。
2、在操纵装置上的表达汽车中操纵装置种类繁多,分类方法各不相同。
但主要分为手控和脚控。
总的来说,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表达为:按钮、踏钮、扳钮适合开关控制,旋转选择开关适合分级控制、旋钮适合粗细调节控制,扳钮开关适合快调节控制等,曲柄适用于费力、移动幅度大且精度不高的调节,手轮适用于微调,旋塞适用于无级调节,钥匙适用于有平安要求的装置,脚踏板适用于动作简单、快速、需要较大操作力的调节等。
操纵装置设计要适应于人的生理特点,方便大多数使用如操纵力度应按驾驶员的中、下限能力设计,运动方向要同机器的运行状态相协调如汽车转向盘,而且尽量能利用人体自然动作和重力来进展设计。
操纵装置的形状和样式尽量和它的功能有逻辑关系且便于识别和记忆,操纵装置的大小应适合于人的手或脚进展操作,至于操纵装置的布置也要适合驾驶员的习惯和逻辑。
3、在驾驶空间上的表达驾驶空间在汽车上的表达主要是驾驶室,其设计是综合考虑人体方方面面因素,对驾驶室的空间布置、工作台、座椅、环境进展人机工程学设计,为驾驶员创造舒适和方便的驾驶条件,因此驾驶室的设计一定要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SC 赛车设计与人机工程学的关系
张多丽,任 峰
(长春师范大学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摘 要:文章基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BSC)大赛的比赛规则,结合人机工程学原理,对BSC 赛车设计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人机分析,主要探讨了赛车设计中应该考虑的因素,通过BSC 赛车的人机创新设计流程,提出合理的造型设计方案,为后续仿真等工作提供一定的参照。
关键词:人机工程学;外型设计;BSC 大赛中图分类号:U469.6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872(2019)16-0148-02
——————————————作者简介: 张多丽(1995—),女,甘肃庆阳人,本科,研究方向:
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机工程学兴起,其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密切,侧重于研究人、机器以及所处环境相互作用和关系的规律,是研究人—汽车—环境之间优化协调配合的学科。
其目的是让人在使用所属机械的过程中感到安全、舒适等。
寻求“人—机—环境”完美结合,使这一结合达到最优。
BSC 赛车尤其注重越野性能,提高赛车的操控稳定性以及行驶安全性非常有意义。
显然,人机工程学意义巨大。
研究人机工程学在赛车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人机工程与BSC 赛车造型设计
1.1 人体尺寸对BSC 赛车设计的影响
人体的大小是明确汽车的空间及汽车运行过程中安全性不可或缺的基础。
比赛规定的尺寸要求在这一大前提下进行合理设计。
大体上而言,赛车外部构造的设计应满足95%、50%、5%百分位的人群[1],可以在相应的尺寸范围内进行调节,例如车身尺寸应该在车身总长度和最大值的前提下设计,在对大量人体特征计数之后,经过测量和处理获得人体特征点的各种百分点,包括人体模型、头廓包络面、手伸及界面等。
H 点、踵点(AHP 点)、踏点(PRP 点)是汽车人机工程中最常用的3个硬点,这三者确定之后,整个人姿态基本可定[2]。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人机工程学的基本出发点,在实际的赛车设计中,95%的百分位数与建议的空间长度要求相结合。
这也是现阶段赛车外观设计的常用设计方法。
在设计汽车外观的过程中,应遵循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BSC)竞赛的竞赛规则,在设计前环和主环过程中要满足男性第95%百分位模板位置要求[3]。
1.2 驾驶视野对BSC 赛车外观设计的影响
汽车的外观造型设计受驾驶视野的影响很大。
依靠对人眼视觉效果和视觉特性的分析,确保赛车外观设计与驾驶员视野的位置和大小相符,进一步为驾驶员提供可靠的保证,以获得准确的驾驶信息。
2 BSC 赛车设计及问题概述
BSC 竞赛由两部分组成,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在满足人机工程学及比赛规则的基础上,车辆需达单座、全地形等的要求[4]。
目前大多数BSC 赛车设计的研究院校停留在车身及结构的轻量化设计优化上,长春师范大学车队通过对很多参赛的设计方案对比做了细致分析,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
受到钢架结构的一些规则方面限制,部分车队出现同质化现象;裸露的锋利边缘很少采取保护措施;对驾驶室的座椅过于注重节约成本,降低了驾驶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和操作稳定性。
3 人机分析
赛车的颜色涂装分析。
理论上来说,暖色调比冷色调好一些,有助于车手判别。
故车队的赛车应该将符合作业环境的明快色调作为主色,而不仅从颜色搭配的美学角度选择颜色涂装[5]。
赛车的安全性分析。
隐藏的零件可对其使用外壳保护,对改善比赛时的安全环境[6];赛车的操作装置的形状和功能应易于识别并且易于操作,适合于人的手或脚的操作。
例如,每台赛车必须配备两个易于操作的断路开关来关闭发动机。
切断开关不得切断制动系统的电源[7]。
4 基于人机工程赛车设计
4.1 信号灯的人机设计
4.2 车架的人机设计
车架定制焊接夹具和焊接专用加工平台进行加工,保证了车架的加工精度。
最终进行了拉力测验,检测性能要求均达到安全因子(1.5以上)[8]。
如图1所示。
图1 车架制动工况分析
4.3 车体外形的人机设计
文章基于已有赛车造车经验在设计之初对整车尺寸进行了绘制[9],对符合人机性能的车架进行外观造型设计,使其从视觉上满足比赛及车手的需求,外漏主体重要结构需进行外壳设计,最后做出渲染图。
4.4 转向系统的人机设计
采用转向机前上置的布置方式,同时配合不等长前双A 臂悬架,使得整体侧倾中心不发生偏移。
赛车转向梯形设计采用接近平行阿克曼的反阿克曼,最终通过调整横拉杆以达到赛车转弯时转向的最佳状态[10]。
使用MATLAB 建立空间转向梯形运动学模型,理论与真实Ackerman 曲线对比图如图2所示。
图2 理论与实际Ackerman 曲线对比 5 结束语
整车的布置设计都是以人机工程为核心,且满足BSC 赛车工作特性,通过实际的应用效果来看,评估结果非常适合BSC 赛车的设计需求,并为优化设计决策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杨丽中.基于人机工程学的重卡驾驶室的设计和分析[D].西安:
西安工业大学,2017.[2]孙明欣.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座椅设计[J].中国第一汽车,2018(7):
23-25+36.[3]尚胜美.人机工程在汽车总布置设计中的应用分析[D].上海:上
海城建职业学院,2018,25(10):31.[4]姚君,刘淼,陈亚明,等.基于人机工程学知识的设计认知与应
用方法研究[J].包装工程,2010(6):5-8.[5]陈杰.汽车座椅的人机工程学分析[J].包装工程,2015,36(22):
145-148.[6]SAEJ 1100-2009,机动车辆尺寸[S].
[7]兰爽.基于Jack 虚拟仿真技术的人因工效分析[J].工业工程,
2017(6):96-100.[8]陈克,田国红.车辆有限元与优化设计[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
出版社,2015.[9]丁玉兰.人机工程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0]喻少高.某皮卡选换挡操纵装置人机工程设计理论及应用[J].
汽车实用技术,2015(12):35-39.
(收稿日期:2019-8-11)
Relation between BSC Racing Design and Ergonomics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ace car rules of China engineering automobile association,combined
with human-machine
engineering theory,The first thing is to a analysis for Design about the BSC race car and problem of procedure.Moreover discussing the factors that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design of racing car.Through the innovative design process of BSC racing car, Finally ,put forward a reasonable design scheme,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follow-up simulation work.Key Words :ergonomics;vehicle design;BSC competition
Zhang Duoli,Ren Feng
(上接第90页)展角度看待新型职业农民的身份,明白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及所能产生的远大场景;通过实际案例将技能培训的成效展现出来,在农业专栏节目宣传通过技能培训取得的成功案例,让丰收的成果走进农民心理,促使农民从心理上认可并接受技能培训;将扶持新型农民创新创业的惠农政策宣传到位,让农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树立信心。
3.4 加强创业技能培训,增加新型职业农民收入
技能培训与增加农业产量呈正相关关系,通过技能培训,转变农民惯性思维模式,以新角度新方法种植农业生产,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土壤湿度、阳光温度、施肥量,绿色生产,保证产品质量,以单位价格高于普通农作物获利。
增加土地资源重复利用率,可以把农作物和水产养殖结合起来,鱼类为农作物松土除害虫,庄稼杆为鱼类提供养料,双项丰收,增加单位农作物产量赢取利益。
4 结束语
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促进农民从身份向职业的转变,剥离“农民”的身份属性,顺应“职业化”的时代要求;促
进农民从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转变,实现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经营方式,符合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创业技能,能有效激活农民自身活力;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能创造“三农”事业发展的美好未来的。
参考文献:
[1]朱再昱,余汉英,苗其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J].职教论坛,2017(31):74-76.[2]李安,李朝晖.农民创业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湖南4
县257名创业农民的调查[J].南方农村:新农村建设,2014(2):54-59.[3]冯振兴,谢云.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模式研究[J].长江大学学
报,2016(13):81-84.[4]朱启臻.闻静超.论新型职业农民及其培育[J].农业工程,2012
(3):1-4.
(收稿日期:20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