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试述如何通过五项修炼完成学习型组织的建设
![试述如何通过五项修炼完成学习型组织的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6510030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e.png)
试述如何通过五项修炼完成学习型组织的建设
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是加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其实现的必要条件是组织的全员历经学习型组织修炼,因此建设学习型组织可以从五项修炼入手,即促进知识共享、创新研究、组织智慧、团队建设和管理发展。
首先,要建立学习型组织,组织要求所有成员积极进行知识共享,按照信息共享与交流的原则,实行组织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将掌握的知识分享给其他成员,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
其次,组织强调创新研究,积极拓宽组织的学习和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确保本组织在研究创新方面具有前瞻性,不仅提高组织的竞争力,更能提高组织内部成员的自豪感。
此外,组织要让成员拥有组织智慧,因为智慧是学习型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组织要培养成员具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倡思考创新,使组织不断充实。
另外,组织还要重视团队建设,拓宽成员之间的合作领域,促进良好的个人发展,建立合作协作的氛围。
最后,组织要制定有效的管理发展措施,合理地协调组织内成员的行动和思维,为各类活动的运行提供有效的管理支撑。
综上所述,完善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可以通过以上五项修炼来实施:促进知识共享、创新研究、组织智慧、团队建设和管理发展,这将推动组织不断探索学习,不断创新发展,实现团队合作共同进步,最终形成高效能、开放式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https://img.taocdn.com/s3/m/41ca6cf1ba0d4a7302763a2e.png)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 • • • • 第一项:自我超越 第二项:改善心智模式 第三项:建立共同愿景 第四项:团体学习 第五项:系统思考
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
• “自我超越”的修炼是学习不断厘清并 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 耐心,并客观地观察现实。 • 他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
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
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
• 发自内心的意愿 • 孕育无限的创造力 • 愿景的强大驱动力 • 创造明天的机会
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
• 建立共同愿景的修炼 • 鼓励个人愿景 • 塑造整体图象 • 绝非官方说法 • 不是单一问题的解答 • 学习聆听 • 我愿中有你、你愿中有我
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
进入学习型组织的时代
• 不在与时间为敌
• • • • • • • 如何创造学习的时间 主管的议程
• 工作与家庭之间
全面自我超越 成功主管、问题家庭? 个人坚持立场 组织善尽其功 抛弃双重标准
进入学习型组织的时代
• 微世界与组织学习 • 微世界与真实世界的整合
• • • • • • • 加快或放慢步伐 压缩空间 控制变因 从实验中学习 停下来反思 以“理论”为基础的策略 制度化的组织记忆
进入学习型组织的时代
• 领导者新角色 • 为组织注入活水
•
• •
领导者是设计师
设计与整合 五项修炼的初期搭配 当修炼碰上阻力时
•
• • •
领导者是仆人
切合人性更高层的需求 追求更有创造力的生命 组织学习、创造优势 编织故事,驱动愿景 说故事的艺术 了解系统运作的力量 厘清及面对现实
•
• •
领导者是教师
学习型组织的真谛:活出生命 的意义
2021年学习型党组织知识竞赛参考试题库及答案
![2021年学习型党组织知识竞赛参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469f36172ded630a1cb65b.png)
学习型党组织知识竞赛参照试题库一、填空题1、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是指:自我超越、改进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
2、学习型组织是一种扁平化组织,在学习中领导与组织成员之间没有上下级之分,只是学习上伙伴关系。
3、自我超越是一项关注个人成长修炼,它是建立共同愿景基石、改进心智模式前奏和团队学习前提。
4、团队学习学习主体是整个团队,学习重要办法是反馈式学习、反思式学习、共享式学习。
5、心智模式就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环境下形成习觉得常思维方式,它是人们思想办法、思维习惯、思维风格和心理素质集中体现。
6、机关团队和机关每一种成员,既是管理主体,也是学习主体。
7、创立“学习型机关”是把学习型组织理论应用于机关管理实践一项创新举措,是学习型社会、学习型都市建设重要构成某些和主体工程。
8、终身学习理念重点是强调人们养成学习习惯和获得持续学习能力。
9、创新学习就是吸取新知识和创造新知识创新实践。
10、创立学习型机关,领导干部是设计师、是教练,同步也是仆人。
11、创立学习型机关应当遵循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学以致用、求真务实。
12、建设学习型机关要以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建设高效、廉洁、务实、服务型机关为目的。
13、建设学习型机关在起步阶段要达到学习氛围浓厚、规划办法明确、团队学习贯彻、学习机制健全、发挥表率作用、学习成效明显等六个基本条件。
14、学习型组织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支撑基石。
15、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要做合格领导者和管理者,必要大力加强学习,努力用人类社会创造丰富知识来充实自己”。
二、选取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党建立阶级基本是(B )A、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B、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及工人运动发展C、共产主义小组建立2、1921年7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最后一天会议转移到(B )举办。
党一大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党成立。
A、上海崇明B、嘉兴南湖C、无锡太湖3、( C )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状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
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
![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https://img.taocdn.com/s3/m/db859d81d4d8d15abe234e8d.png)
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下)大纲第一节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之四:团队学习一、“整体配合”是开展团队学习的精髓二、团队智障三、团队学习的关键——深度汇谈四、善于找到“赞赏”和“质疑”间的平衡第二节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之五:系统思考一、系统思考是五项修炼的核心二、怎样做到系统思考三、蝴蝶效应和青蛙现象第三节学习型组织典型案例[典型案例]联想集团:倡导学习贯穿始终课件知识点汇总T01:“整体配合”是开展团队学习的精髓T02:团队智障T03:团队学习的关键——深度汇谈T04:善于找到“赞赏”和“质疑”间的平衡T05:系统思考是五项修炼的核心T06:怎样做到系统思考T07:蝴蝶效应和青蛙现象T08:[典型案例]联想集团:倡导学习贯穿始终正文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指的是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新技能的组合,被管理界称为圣吉模型。
它包括: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
本章主要介绍团队学习、系统思考两项修炼。
第一节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之四:团队学习彼得·圣吉:在某种程度上,团队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因为工作永远是团队机能的结果。
团队可以是正式的团队,也可以不是。
对团队最简单的定义是一群互相帮助去完成一项工作的人。
在这个意义上,团队永远是一起工作,而最终,组织的成长必然来自团队工作的成长能力。
一、“整体配合”是开展团队学习的精髓在现代组织中,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团队而不是个人,其目的是使团队智商大于个人智商,使个人成长的速度更快,从而激发群体的智慧。
团队学习的关键是要克服个人的心理障碍,使每个人都能真实地谈出自己心中的设想,真正做到一起学习和思考。
团队学习同时强调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提倡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彼得·圣吉认为,形成“整体配合”是开展团队学习的精髓。
也就是说,开展团队学习后,由于团队成员理解彼此的感觉和想法,因此能凭借完善的协调,发挥出综合效率。
过去人类主要靠开发廉价的物质资源来取胜,所以,只要有一两个优秀的领导,把劳动力组织好,就能取得成功。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https://img.taocdn.com/s3/m/75fe0a63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a1.png)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学习型组织成为了现代组织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
学习型组织是指具备自我学习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的组织。
在学习型组织中,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进入必要的学习活动,并将其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组织的发展和创新中。
那么,如何培养学习型组织呢?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是彼得·森格在其著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中提出的。
这五项修炼分别是个人模式、团队学习、心理模式、共同构建愿景和系统思考。
下面将逐一进行阐述。
首先是个人模式。
个人模式是指每个组织成员的思考方式和行为习惯。
在学习型组织中,个人模式需要被调整和改善,以便开发出更多的潜力和创造力。
个人模式的修炼包括自我反省、开放的心态、主动学习、反馈接受和不断自我挑战。
个人模式的修炼可以通过培养员工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激励能力、鼓励员工参与培训和学习活动、建立开放的沟通和反馈机制等来实现。
其次是团队学习。
团队学习是指组织中的员工通过共同学习和共享经验,增加彼此之间的合作和理解。
团队学习的修炼包括共同目标的设定、互相支持和鼓励、开放的沟通和合作,以及不断总结和反思。
团队学习的修炼可以通过团队建设、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鼓励团队成员分享知识和经验等来实现。
第三是心理模式。
心理模式是指组织成员的思维模式和信念体系。
在学习型组织中,心理模式需要与组织的目标和价值观保持一致,并有利于组织的学习和创新。
心理模式的修炼包括挑战和修正既有的思维模式、开放的思维、客观的态度、不断学习和成长。
心理模式的修炼可以通过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鼓励员工思考问题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以及塑造正向的组织文化等来实现。
第四是共同构建愿景。
共同构建愿景是指组织成员共同创造和分享关于未来的愿景和目标。
共同构建愿景的修炼包括明确组织的使命和愿景、建立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鼓励员工参与决策和规划,以及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和文化。
学习型组织理论对学校管理的启示
![学习型组织理论对学校管理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1c15bb7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12.png)
学习型组织理论对学校管理的启示学习型组织力量是以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Peter M . Senge)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在吸收东西方管理文化的精髓后提出的。
彼得·圣吉认为,所谓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创新、进步的组织,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广阔的思考方式, 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 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
”对于如何建立学习型组织,彼得·圣吉提出相互关联的五项技术,即五项修炼,具体包括:自我超越——实现心灵深处的渴望;改善心智模式——用新眼镜看世界;建立共同愿景——打造生命共同体;团体学习——激发群体智慧;系统思考——见树又见林。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不定期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以上学习组织的这五项修炼表面看来都很抽象,但仔细分析却可以对我们的学校管理工作提供许多启示:1、学校管理是由学校管理者领导,而学校师生员工都是参与学校管理的主体,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管理好学校,仅仅靠管理者一人是不可能的,而是要管理者很好的领导,而参与者听从领导,去更好的执行。
而自我超越是指通过发挥创造力突破个人极限的学习过程,这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
进行“自我超越”,要确定并加入个人的真正远景,认识并正视远景与现实间的差距,然后运用潜意识的手法,实现远景,实现“自我超越”。
个人有意识的投入工作,专精工作技巧的专业,正是自我超越的来源。
自我超越体现个人学习的精神,组织学习根植于个人学习中,故也体现了组织学习的精神。
因此,对于组织而言,一方面,要领导员工准确自我定位并制定出合适员工性格特点和能力的的教学计划方案,为此可以进行相应的教学技能培训,使教师个人成长与学校需求想协调;另一方面,应该根据学校管理的核心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师员工的教学计划,进行相应的人员调整与分配,争取使学生和教师的契合度增大,使预订的教学目标更好的达成。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https://img.taocdn.com/s3/m/54fc5e9fd5bbfd0a79567392.png)
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
《列子》一书有一个典型的故事:
有一个人遗失了一把斧头,他怀疑是邻居家孩子偷 的,便暗中观察他的行动,怎么看都觉得他的一举一动 像是偷他斧头的人,绝对错不了。当后来他在自己的家 中找到了遗失的斧头,在碰到邻居家的孩子时,便怎么 看也不像是会偷他斧头的人了。
心智模式影响我们认知的方式,进而影响我 们的所作所为。
系统思考开始于你用他人的眼睛看待事物时
——丘奇曼
如何系统思考
一要防止分割思考,注意整体思考; 二要防止静止思考,注意动态思考; 三要防止表面思考,注意本质思考。
①整体地思考问题举例
随着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由许多 岗 位串联而成的生产线越来越多,每条生 产线上的分工也愈来愈细,作为领导 者, 应懂得整体地思考系统的可靠性是 多少这 个问题。
无数事实表明,人们倾向于将焦点 放在系统中的某一片段,因而总也想不 通为什么组织中一些最根本的问题似乎 从来得不到解决。要想真正认清和解决 问题,就必须把问题放回它所处的系统 中来思考。
系统思考就是“看见整体”的一项修炼, 它能让人们看到组织中各种事件的相互关系 而不只是单一事件,看见事务渐渐变化的过 程而非稍纵即逝的一瞬间,可以使人们敏锐 地觉察到系统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微秒 “搭配”。
团体学习是发展团体成员相互配合、整体 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学习活动及其过程。 团体在组织中是最关键的、也是最佳的学习单位, 组织内通过建立更团学多体会的学真习诚学的交习修谈团炼与体要讨,进而建立起整 体组织一起学习的论风(气深度。汇谈)!
当团体真正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团体整体产 生出色的成果,个别成员成长的速度也比其它的 学习方式快。
人的头脑习惯于注意幅度较大的变化,我们要学会看出缓慢、 渐进的过程,用一个成语形容,就是要防微杜渐,把问题解决在 萌芽状态。
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与特征及模型概述
![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与特征及模型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9ee53a16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5.png)
模型
2 约翰·瑞定提出的第四种模型
就是学习型组织模型。四个基本要点:第一,持续准备。广泛地关注组织与环境的协调,不断对行为提出质疑,使组织在多变的环境中能随时应付各种挑战。第二,不断计划。提倡设计开放灵活的计划。第三,即兴推行。学习型组织在推行变革计划的过程中,一般不要求员工按部就班,而是鼓励他们充分发挥潜力,采用即兴创作原则,创造性地实施变革计划。第四,行动学习。学习型组织不是通过一年一度的评估体系来衡量改革的成败,相反,它提供大量的机会使组织随时检验行动,及时做出反应,从而调整组织的行动路线,提高变革效益,加快变革速度。行动学习贯穿于准备、计划和实施的每一个阶段。
理论
3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团队学习(team learning)。关键在于组织成员间的“对话”(dialogue)和“讨论”(discussion)的能力,这种对话强调同中求异的原则来探索真理,透过对话能让组织成员正视自己的思维屏障,进而面对事实,学会欣赏不同的意见,发展更高层次的共识。系统思考(system thinking)。应摒除僵化、片面的思考方式,以整体性为视野,观察事件发生的环境因素和互动关系,避免为了追求问题的迅速解决而忽略了问题的整体性。
理论
4 -3学习型组织的特征——台湾
重新界定组织边界。学习型组织的边界的界定,建立在组织要素与外部环境互动关系的基础上,超越了传统的根据职能或部门划分的“法定”边界。员工家庭与事业的平衡。学习型组织努力使员工丰富的家庭生活与充实的工作生活相得益彰。领导者的新角色 。在学习型组织中,领导者是设计师、公仆和教师。
学习型组织 23.64 %
业务流程重组 5.64 %
全面质量管理 6.72 %
持续改善(Kaizen) 11.06 %
如何把握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如何把握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https://img.taocdn.com/s3/m/0b590b6b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b8.png)
如何把握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是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
1、自我超越实现自我超越要抓住3个“点”:起点——学习型企业的精神基础;基点——个人的超越;活力点——自我超越的人。
坚持3个“要”:一要开展境界教育,二要从“工具性”的工作观转变为“创造性”的工作观,三要向极限挑战。
注意3个“不”(1)对员工不是想方设法控制他,而是想方设法启发他。
(2)对影响变革的力量,不是想方设法压制他,而是想方设法转变他。
(3)对员工和自己的要求,不是“反应”而是“创造”。
一个人、一个公司发展的最大障碍既不是上司,也不是所处的环境,而是人自己头脑里的极限。
我们人类最普遍的极限是自我超越。
许多极限是自己设置的,妨碍了你的成功、你的终身,可是自己还不知道。
研究证明,人的黄金年龄有两个,一个是28岁左右,一个是55岁左右。
人的极限有三种,第一是自我极限,第二是常规极限,第三是死亡极限。
学习型组织强调向自我挑战,强调向极限挑战,强调自我超越。
2、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有3个特点(1)根深蒂固。
特别是成人,有一句话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2)自我感觉良好。
自以为极好,这就严重了。
社会上很多人指点别人这里不好,那里不好,却很少指点自己。
(3)世界上人无完人。
很成功的人、很伟大的人心智模式也都有不同的缺陷。
所以必须唤起人们的注意,必须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
这不仅影响你自己,假如你是一个部门的领导,就影响这个部门甚至是整个企业。
怎样改善心智模式?(1)必须学会首先把镜子转向自己。
不能首先把责任推给别人,而必须学会首先把镜子转向自己,看看自己心智模式有哪些不妥的地方,一个人就是要不断地照镜子。
只有不断自己“照镜子”,不断改善心智模式,决策才能避免片面性,业绩才能越来越辉煌。
(2)必须学会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很多同志在工作中有时候会遇到心情不舒畅。
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学会了有效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五项修炼内容
![第五项修炼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4796e99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5c.png)
❖ 没有人能在脑子里装下整个组织、家庭小区旳事情,我们脑子所装旳 是对某些事物旳印象和假设。
❖ 虽然人们旳行为未必总是和他们所拥护旳理论是一致旳,但他们旳行 为肯定与其使用旳理论是一致旳;
❖ 心智模式影响我们旳认知模式,影响我们所见旳事物,也影响我们怎 样行动;
❖ 我们旳理论决定我们观察旳成果。 “人是可信旳”与“人是不可信旳”两种心智模式会造成两种不同旳行为
12
自我超越旳修炼
13
自我超越旳修炼
14
自我超越旳修炼
15
自我超越与系统思索
❖ 融合理性与直觉; ❖ 看清自己和周遭世界是一体旳; ❖ 同理心/同情心 ❖ 对整体旳使命感 当一种人追求旳愿景超出个人利益时,便会产生一种强大旳力量,
而非 许多新旳想法无法实施,一般是因为和人们根植心中、对周围世界旳 看法和行为相冲突。所以我们要学会摊开自己旳心智模式,并加以检 视和改善,有利于变化心中对周围世界怎样运作旳既有认知。
样由这些推理模式使我们陷于困境。 ❖ 开放:把真正旳想法说出来;实质性旳贡献:做决策时,以组
织旳利益为最高原则;分权:为组织旳发展担负起真正旳责任 。
18
改善心智模式
检视我们旳思维: 不同旳人对同一种问题有不同旳方式;诸多时候我们所想旳是 假设而不是事实;我们总是透过自己旳心智模式看世界,而我 们旳心智模式总是不完全旳,尤其是在西方文化中严重旳线段 式非系统思索;用整体性系统思索旳哲学替代将复杂问题简朴 化和分解话旳西方思维;“习惯性”防卫使我们无法审阅自己 旳心智模式;“熟练旳无能”:有高度熟练旳技巧,保护自己 免于受到学习中旳痛苦和威胁。 我们没有任何神圣不可侵犯旳心智模式,但是我们必须有改善 心智模式旳习惯。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https://img.taocdn.com/s3/m/99298ee1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28.png)
二、系统思考的重要性
应防止分割思考,要整体思考
应防止静止思考,要动态思考
应防止表面思考,要本质思考
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
三、系统思考的三点要求
不断增强的回馈(正回馈)反复调节的回馈(负回馈)时间延迟
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
四、系统思考语言三个基本元件
对结构的说明:结构指的不是论证上的逻辑结构,也不是指那些组织平面图所显示的结构,而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行为的一些关键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不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而是存在于关键性的变量之间”。系统结构决定了系统行为变化的形态,“掌握结构层次的洞察力”。结构影响行为,因此改变背后的结构,能产生不同的行为变化形态。
针锋相对的辩论:目的是为了取胜对手;
客套的讨论: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或作出决策;
有技巧的讨论:为了作出决策、达成协议、界定优先次序;
深度汇谈:为了探究、发现、洞察各种现象和问题,每人全部摊出心中的设想,真正一起思考。
深度汇谈
深度汇谈的基本条件: 悬挂假设
建设性聆听
视彼此为工作伙伴
可设辅导者
共识有两种:1 向下聚焦型: 找出个人观点中的共同部分2 向上发展型: 以个人观点为基础,建立更高层次的共识,使每个人看到原来自己没看到的,更本质、更深远的东西
序号一二三四五六七
七大智障局限思考归罪于外缺乏整体思考
的主动积极专注于个别事件煮青蛙的故事从经验学习的错觉管理团体的迷思
智障局限思考归罪于外适得其反专注个别习而不察经验错觉压力妥协
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
七、学习型组织的十一条微妙法则
今日的问题来自昨日的解愈用力推,系统反弹力量愈大渐糟之前先渐好显而易见的解往往无效对策可能比问题更糟欲速则不达因与果在时空上并不紧密相连寻找小而有效的高杠杆解鱼与熊掌可以兼得不可分割的整体性没有绝对的内外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https://img.taocdn.com/s3/m/c6f3972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61.png)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1持续的学习学习型组织是一种以持续学习为核心的组织文化和价值观,它强调倡导全体成员参与到一个永远不停止发展和持续学习的过程当中。
因此,持续的学习必须成为实现学习型组织的首要任务之一。
组织应积极创造条件,通过讲座、培训、技术分享、实践解决方案的讨论等形式提升大家的知识,从而实现持续的知识能力提升,为全组织的发展提供动力。
2有效的沟通学习型组织的成功离不开有效的沟通。
沟通可以让组织中的成员达成一致,消除误解,提高执行力,促进组织发展和完成挑战性任务。
此外,有效沟通也能建立起正确的信任、友谊和背景,从而创造愉快的学习型组织文化,使组织中的成员更加乐于讨论问题,共同发现解决方案,从而促进学习型组织的发展。
3持续创新学习型组织追求由全体人员发挥各自才能,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而产生新价值持续创新。
通过学习、思考和实践,各成员要获得灵活的能力,从而分配资源、设计流程、调整组织架构、把握商机,进而持续创新。
如此,组织也能持续性地提升效率,创造出让组织及客户有效收益的新服务和产品,从而促进组织的发展。
4开放的关系学习型组织里,领导关系要具有开放性,鼓励任何一位成员及时影响决策过程,尊重对等,重视讨论意见,从而形成更好的决策和解决方案。
同时,也要推动“无一通”的观念,即所有人都有权和义务说话,强调组织会议的自由化和参与化,营造一个开放的、自由的氛围,让学习成为组织文化的一部分。
5经验总结学习型组织不仅会想办法学习,还会积极开展经验总结,在不断地反思和学习中发掘组织内部的价值,从而加强组织力量,推动组织发展。
经验总结不仅要求组织时刻观察和检查工作准则、流程和方法,还要从工作中提取真知灼见,以及如何运用经验来解决未来的问题。
有效经验总结将使组织可以从失败中更好地学习、更快地实现成功。
综上所述,学习型组织有许多方面的修炼,这五项修炼即持续的学习、有效的沟通、持续创新、开放的关系、经验总结,贯穿其中。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https://img.taocdn.com/s3/m/8182cc4a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fd.png)
2
学习心态
培养员工持续学习的心态和能力,乐于接受新的挑战和学习机会。
3
个人成长
将学习与个人发展相结合,激励员工追求专业和个人的成长与进步。
总结
学习是永恒的旅程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提供了帮助个人和团队不断进步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发展是目标
通过建立个人愿景、加强团队合作和学习,我们可以创造学习型组织文化,推动知识共享与 转化,激发员工心智模式的转变。
不断超越
让我们一起努力,不断超越自我,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学习与成长目标。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学习型组织是指建立在持续学习和知识共享基础上的组织,这是一个能够不 断适应和创新的组织形态。在这个演示中,我们将介绍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 炼,帮助你在个人和团队层面达到学习与发展的目标。
建立个人愿景
1 意义和方向
2 目标设定
明确个人学习的意义和方 向,为自己设定长期愿景。
制定可行的短期和长期学 习目标,细化行动计划。
建立学习型组织文化
1 学习导向
培养组织成员对学习的兴趣和价值观念,将学习作为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2 开放交流
鼓励开放和积极的交流氛围,促进员工之间的学习和协作。
3 支持学习
提供学习资源和支持,建立学习平台和活动,激发和扶持员工的持续学习。
激发员工心智模式的转变
1
推陈出新
鼓励员工摆脱固有思维模式,勇于尝试和创新新的解决方案。
协同合作
集体学习
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互助, 共同学习与成长。
创建学习机会和环境,培养团队 共同学习的文化。
推动知识共享和转化
知识分享
鼓励员工分享学习心得、经验 和资料,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共 享。
五项修炼
![五项修炼](https://img.taocdn.com/s3/m/04818b06bb68a98271fefa8f.png)
五项修炼编辑著名的管理学者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所提出的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关键,即汇聚五项修炼或技能:第一项修炼是自我超越;第二项修炼是改善心智模式;第三项修炼是建立共同愿望;第四项修炼是团体学习;第五项修炼是系统思考。
目录1基本概述▪(一)自我超越▪(二)改善心智模式▪(三)建立共同愿景▪(四)团队学习▪(五)系统思考2其他相关3赢的五项修炼1基本概述编辑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圣吉1990年完成其代表作《第五项修练——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提出了“五项修炼”:(一)自我超越(一)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自我超越是指能突破极限的自我实现或技巧的精熟。
自我超越以磨练个人才能为基础,却又超乎此项目标;以精神的成长为发展方向,却又超乎精神层面。
自我超越的意义在于以创造的现实来面对自己的生活与生命,并在此创造的基础上,将自己融入整个世界。
个人学习是组织学习的基础,员工的创造力是组织生命力的不竭之源,自我超越的精要在于学习如何在生命中产生和延续创造力。
通过建立个人“愿景”(vision)、保持创造力、诚实地面对真相和运用潜意识,便可实现自我超越。
自我超越是五项修炼的基础。
(二)改善心智模式(二)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s)心智模式是指存在与个人和群体中的描述、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观点、方法和进行决策的依据和准则。
它不仅决定着人们如何认知周遭世界,而且影响人们如何采取行动。
不良的心智模式会妨碍组织学习,而健全的心智模式则会帮助组织学习。
心智模式不易察觉,也就难以检视,因此它不一定总能反映事情的真相。
另外,心智模式是在一定的事实基础形成的,它具有一不定期的稳定性。
而事物是不断变化的,这导致了心智模式与事实常常不一致。
改善心智模式就是要发掘人们内心的图像,使这些图像浮上表面,并严加审视,即时修正,使其能反映事物的真相。
改善心智模式的结果是,使企业组织形成一个不断被检视、能反映客观现实的集体的心智模式。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https://img.taocdn.com/s3/m/f2d334d2240c844769eaeeb2.png)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彼得·圣吉教授在研究大量企业的兴衰史和参加大量企业的管理实践后总结出:企业要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迈向学习型组织,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本领,即应变和适应的能力以及有远大理想、创造未来的能力。
和人一样,企业不仅是为了生存而简单地适应世界,而且还要为更崇高的理想而奋斗,创造和改造世界。
对企业而言,达到如此境界,必须具备五项修炼的技能。
五项修炼指的是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新技能的组合,被管理界称为圣吉模型。
它包括: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
其中的“团队学习”:企业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中赢得成功,不能仅靠几个英雄式的人物,而要领先整个团队通过不断的学习,增强企业的整体实力。
团队学习的修炼,是指改变交谈和集体思考的技巧,从而发展出超出成员才能总和的集体智慧和能力。
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团队中的队长和队员是需要作很多工作的,譬如,为了团队成员间的配合融洽和默契,就需要对脾性的学习,控制自己的脾性,了解他人的脾性。
而且诸如脾气性格之类的学识在书本上学习是不够得,一定要在实践中学。
作为管理人员象朱熹之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那就更好了。
学习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学习使我们对人和事的认识更趋于事物的本来面目,通过学习使我们做人和做事的过程和结果更趋于事物的发展方向。
乍看起来我们对管理结果的要求不是很高,仅仅是顺应规律,顺势而为,趋于自然,实则这就是管理科学的最高境界了,也是人的最高境界了。
不通过学习那肯定是到达不了的。
如果团队不学习,那就连团队的目标都不清楚,成无的之失了,团队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了。
如果团队目标明确,但是却不知道或者没有学过如何去实现目标,那就称其为缺乏执行力的团队。
如果团队目标明确,每个成员也知道如何去做,但是成员间意志各异,步调不一,那么结果肯定是不令人满意的。
团队学习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需有发展的持久性,短期内不能发挥出其团队学习的优势,一劳永逸的做法是对团队学习的曲解和偏激。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核心修炼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核心修炼](https://img.taocdn.com/s3/m/f8a195acd1f34693daef3e50.png)
总裁边听边点头,显得很欣慰,等外籍总经理逐一介绍完了之后,大家便一起举杯喝酒开宴。放下酒杯,总裁说,听了总经理的介绍,觉得大家都很优秀,都是人才,感到很高兴,为了加深对大家的了解,下面大家边吃边谈,轮流谈一谈你们最近都看了什么书?有什么体会?什么书都可以。结果除了一位中方管理者之外,其余的人最近都没有读任何书。
4.演练活动:体会心智模式影响、未来情景企划演练
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
1.共同愿景孕育无限的创造力
2.建立共同愿景的修炼方法
3.建立共同愿景的策略、实施策略的五个阶段
4.演练活动:共同愿景沟通
第四项修炼:团队学习
1.激发群体智慧的修炼
谭小芳老师了解到,曾经有一位跨国公司的总裁来到中国分厂考察,考察之余宴请中国分厂的全体中外高层管理者。开始的气氛很融洽,总裁一天的巡视没有看到有什么大的问题,脸上一团祥和,与会者的心情也谨慎放松。宴会开始之前,照例,中国分厂的外籍总经理逐一介绍了在场的各位中方高层管理者,姓名、部门、职位、入厂时间,并简短介绍了中方管理者的特长。
在《吕氏春秋》的记载中,有一人叫宁越,他十几岁就开始替别人做工,每天从早到晚很辛苦,工资却勉强维持温饱。他眼看着一生这样下去毫无希望,于是请教一位朋友,问如何摆脱这样痛苦的人生,朋友告诉他,如果愿意念书,30年后可免除这种痛苦。宁越听了,从此每天夜以继日发奋读书,从不有丝毫懈怠,15年后就变的很有学问,并在一个贵族家庭当了家教,生活从此得以改观。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人如果有高度的自制能力,就可以摆脱身体的惰性和软弱,让心灵更为自由。
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官网)表示,正如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那样:“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16.9』,意思是说:遇到了困难还不去学习的人是自甘落后啊。所以,一时的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明已经知道自己落后了还不想学习,那就真的没有什么好指望的了。其实,《论语》开篇第一句话就用孔子的话来强调学习的快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不但是一种快乐,也是管理者最重要、最基本的素质之一,不热爱学习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者。
以五项修炼建立学习型组织
![以五项修炼建立学习型组织](https://img.taocdn.com/s3/m/bd4d4fa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3.png)
以五项修炼建立学习型组织在当今不断发展变化的商业环境中,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学习型组织能够适应新的挑战和变革,不断提升员工和组织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为了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我们可以采用彼得·圣吉(Peter Senge)提出的五项修炼:个人精通、集体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维和持续进步。
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五项修炼,并解释如何应用于组织中。
1. 个人精通个人精通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基础。
它强调员工不仅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具备自我反省、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组织应该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以帮助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另外,组织应该倡导知识共享与合作,鼓励员工互相学习和交流经验。
2. 集体愿景集体愿景是指组织内部员工共同追求的目标和理想状态。
它能够凝聚组织的力量,为员工提供共同的方向和动力。
组织应该与员工合作,共同塑造具有吸引力和激励性的愿景,并确保每个员工都能理解和认同这个愿景。
此外,组织还应该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决策过程,增强他们对组织目标的责任感。
3. 团队学习团队学习是学习型组织中的关键要素。
它鼓励员工共同学习和分享知识,通过协作解决问题和创新。
组织应该营造一个支持学习的文化,例如设立团队学习的时间和场所,组织专题讨论和学习活动。
此外,组织应该鼓励员工互相合作和支持,激励他们参与团队项目和跨部门合作。
4. 系统思维系统思维是一种综合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它远离了传统的线性思维,而是关注问题的根本原因和相互关系。
学习型组织应该培养员工的系统思维能力,引导他们更全面地看待问题和机会。
组织可以通过提供系统思维的培训和工具,激励员工运用系统思维解决复杂问题和制定战略。
5. 持续进步持续进步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理念之一。
组织应该不断反思和改进自身的运作和业务流程,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此外,组织应该鼓励员工接受挑战和尝试新的方法和理念。
持续进步需要组织提供良好的反馈和学习机制,同时激励员工对个人和组织的成长持续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上)大纲第一节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之一:自我超越一、自我超越的内涵和前提二、组织中个体如何实现自我超越三、自我超越不分年龄第二节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之二:改善心智模式一、“心智模式”的内涵和特点二、怎样改善心智模式第三节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之三:建立共同愿景一、共同愿景的涵义、要素二、愿景的层次课件知识点汇总T01:自我超越T02:改善心智模式T03:建立共同愿景T04:愿景的层次正文彼得•圣吉在1990年出版了他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一书,被《哈佛商业评论》评为过去二十年来五本最有影响的管理书籍之一,他本人也被称为继彼得•杜拉克之后,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
彼得•圣吉教授在研究了大量企业兴衰史和参加了大量的企业管理实践后总结出:企业要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迈向学习型组织,必须具备两个本领即应变和适应的能力以及有远大理想、创造未来的能力。
就和人一样,企业不仅是为了生存而简单地适应世界,而且还要为更崇高的理想而奋斗,创造和改造世界。
对企业而言,要达到如此境界,必须具备五项修炼的技能。
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指的是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新技能的组合,被管理界称为圣吉模型。
它包括: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
本章主要介绍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和共同愿景等三项修炼。
“自我超越”和“改善心智模式”这两项修炼为以后的修炼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自我超越”使我们认清个人愿景,并努力实现它;“改善心智模式”则使我们开放自己的心灵,学会把问题摊开,与别人共同检视并加以改善。
在此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进入五项修炼中的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
第一节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之一:自我超越一、自我超越的内涵和前提(一)什么是自我超越自我超越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
自我超越是一项关注个人成长的修炼。
追求自我超越,是学习不断理清并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并客观地观察现实;是鼓励人们做事要精益求精,努力实现心灵深处的愿望。
此项修炼兼容并蓄了东方和西方的精神传统。
彼得•圣吉举例说:“对于想改变组织,但是又觉得自己人微言轻,成就不了什么大事的人而言,自我超越提供了一个选择——你永远可以努力发展自我,超越自我。
”具有自我超越意识的人,能够认知其自身真正的愿望,并为实现此愿望不断扩展其能力。
不断“自我超越”的人,能够不断实现他们内心深处最想实现的愿望。
稻盛和夫倡导“敬天爱人”,强调不断追求完美,并且反省自我。
美国Hanover 保险公司总裁Bill Brien认为,管理者的基本工作是“提供员工追求充实生活的工作环境。
”福特(Henry Ford)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有智慧而完整的实体,都愿意为崇高的使命发挥精神力量。
但我们缺少等待结果的耐心。
我们所需要的是以这股期待实践崇高使命的精神力量,来强化这样的心。
我们轻率地把自己跟这精神力量隔断了。
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能挖掘出这种创造未来精神力量的来源!”(二)自我超越的两个前提自我超越有两个前提:一是认知自己的“愿景”;二是认知自己当前的真实状况。
愿景是发自内心的终极目标,它描述的是具体的、特定的结果。
如“我想从事真正喜爱的职业”,而当前的状况却可能是“我不得不另谋他职以求度日”。
具有自我超越意识的人就会致力于掌握从事喜爱的职业所必需的技能、知识。
自我超越必须先弄清“到底什么对我们最重要”,其次要学习“更清楚地看清目前的真实情况是什么”。
愿景已经建立,余下的就是如何努力去实现这个愿景。
愿景和现状的差距可能是一种将你朝愿景推动的力量,也就是“创造性张力”。
只有认知了这两方面的差距,才能够清楚自己需要扩展哪些方面的能力。
我们最强的对手,不一定是别人,而很可能是我们自己!在超越别人之前,先得超越自己!因此要强调自我即个人的超越。
如果一个员工认为工作是为了发挥自我才能、创造美好人生、创造美好事业,那么他就一定有发挥创造力的潜能。
(三)组织中个体如何实现自我超越1、组织中个体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①建立个人愿景:一种期望的未来景象或愿望;②保持创造性张力:愿景与现实的差距,是创造力的源泉;③看清结构性冲突:愿景和现实的差距带给人们心理影响,即人性的意志力能否战胜阻力;④诚实地面对真相:根除看清真实状况的障碍;⑤运用潜意识:使内心真正关注的目标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的脑海中。
超越自我,首先要从心理上战胜自己。
人的大脑中有两种思维支配着我们,一是惰性,一是超越。
所以当人们从意识上决定去做某件事情时,他的脑海中已经经过了惰性与超越的斗争。
尽管有时自己并不满意现状,总感到有更高的理想在前方等着,但却舍不得放弃头顶上美丽的光环。
这时我们就应从心理上战胜自己,拨开眼前的迷雾,放弃暂时“光环”。
不学会放弃,永远看不到另一片天地,永远得不到理想上的突破,前进的脚步也因此而放慢节奏,甚至停滞不前。
超越自我,充分挖掘和发挥潜能,让自己在不同的环境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体系。
[案例]韦尔奇在通用电气提出了一个“扩展”的概念。
它的内涵是不断向员工提出似乎过高的要求。
“扩展”的意念为:当我们想要达成这些看似不可能的目标时,自己就往往会使出浑身解数,展现出一些非凡的能力;而且,即使到最后我们仍然没有成功,我们的表现也会比过去更加出色。
在通用电气,扩展项目只是一种激励的手段,而并非考核的标准,“年终时,我们所衡量的并非是否实现了目标,而是与前一年的成绩相比,在排除环境变因的情况下是否有显著的成长与进步。
当员工遭受挫折时,我会以正面的酬赏来鼓舞他们,因为他们至少已经开始改变。
若是因为失败而受到处罚,大家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2、“三要”:实现自我超越,要使员工实现自我的超越,就必须做到“三要”:●一要开展境界教育●二要从“工具性”的工作观转变为“创造性”的工作观●三要向极限挑战(1)开展境界教育有些人认为当前是市场经济时代,思想教育已是过去时,它是属于革命时代的产物。
其实,无论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思想教育都是很重要的。
[案例]日本星火制药株式会社很重视对员工的思想教育,其“星火”二字即是取意于毛泽东提出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它告诫员工“只要我们有志气,就一定能够成功。
”公司还曾多次组织员工追寻当年红军的长征之路。
星火制药株式会社就是通过开展境界教育,在员工的心中树立了一个信念。
在这个信念的支持下,员工敢于向自己心中的“愿景”不断前进。
(2)从“工具性”的工作观转变为“创造性”的工作观传统上,员工与企业结成的是契约关系,在这种关系下,员工工作是为了赚取收入,而赚取收入是为了“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工作是员工实现自己愿望的一种工具。
实现自我超越,必须摆脱“工具性”的工作观,把工作视为美好人生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正如在松下公司,“工作本身好像被看作某种神圣的事情。
”(3)向极限挑战“妨碍你成功的最大障碍,既不是你的对手,也不是你的敌人,而是你自己。
”人们往往在心中给自己设置障碍,这是自我超越的人所要极力避免的。
3、游戏☆第一步:在空杯子里倒满水;☆第二步:继续加水至高出杯沿少许,水没有溢出杯外;☆第三步:往杯里加曲别针,水面更高,水依然没有溢出杯外。
◆游戏的启示这个简单的游戏告诉我们:你认为是不可能的事,却往往会出现奇迹。
你告诉自己:“杯子已经满了,再加水就会溢出来。
”而事实上,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水面可以高出杯沿一定的高度。
有句话是如此表述的:“你认为不行,那就不行。
”这说明人们容易陷于自我设置的障碍里,比如以下两种情况:(1)力有余而心不足有的人在尚有余力的情况下,就认为自己不行了。
如“在2000米长跑中,我觉得自己也就跑个800米左右,所以我跑着跑着也就停下来了。
”(2)不敢接受新事物有的人对自己不熟悉的事情,就不敢接近。
历史上许多伟大的人物,诸如富兰克林、贝多芬、达•芬奇、爱因斯坦、伽利略、罗素、萧伯纳、丘吉尔,大多数是敢于探索未知的先驱者。
其实他们在许多方面与普通的人一样平常,惟—区别只不过是他们敢于走常人不敢走的路罢了。
另一位文艺复兴时人物施魏策尔曾经说过:“人类的一切都不会使我感到陌生。
”如果你充分相信自己有能力进行任何活动,那么,你实际上就能获得成功。
一旦你敢于探索那些陌生的领域,便有可能切实体验到人世间的种种乐趣。
人们只有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自己,打开心灵的窗户,尝试那些自己一向认为力所不能及的活动;否则,只会以固定的方式重复进行同样的活动,直到生命终结。
而伟人之所以伟大,往往体现在其探索的品质以及探索未知的勇气上。
(四)自我超越不分年龄超越自我,最重要是落实到行动上。
有些人知道要超越自我,但害怕失败,从而一拖再拖,始终不肯迈出那最关键的几步。
当然,超越自己,不是一帆风顺的,关键在于恒心与毅力。
其实,漫长人生就是自我不断超越的轨迹。
人生在世,最大的敌人不一定是外来的,而可能是我们自己。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遭遇到的极限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自我极限、常规极限、死亡极限。
自我极限指的就是自己给自己设定的极限。
其实,多数人的创造高峰有两个:28岁与55岁。
[案例]22岁发明微积分牛顿22岁《物种起源》达尔文29岁发明留声机、电灯爱迪生30/40岁提出“宇称不守恒”定律李政道/杨振宁26岁提出“狭义相对论”爱因斯坦30/28岁发表《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有统计表明:全世界61%科学家第一项发明都是在25岁之前做出的。
事实证明,年轻不是事业成功的障碍,而“借用年轻为理由”才是成功的障碍因素。
年轻人一定要勇于打破自我设置的极限,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当然,年纪大的人也要向“极限”挑战。
人的第二个黄金时期是在55岁左右,甚至有“三十而立,六十二立”的说法。
崔琦教授荣获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那时候他是57岁。
第二节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之二:改善心智模式一、“心智模式”的内涵和特点在工作过程中,许多好的构想往往有机会付诸实施,或者有些小规模的尝试,取得一定的成绩。
但有时会感到无法全面将此成果继续推广,获得更有效的进展。
研究表明,这不是我们做事的能力弱,意志力不够坚强,或思考不全面,而是来自“心智模式”。
因此,学习如何将我们的心智模式摊开,并加以反思和改善,有助于我们把事情做得更快、更好。
所以说,一个不断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的人,做事会更有效果。
(一)心智模式的内涵心智模式是认知心理学上的概念,指那些深深固结于人们心中,影响人们认识周围世界,以及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和印象,是思想的定式反映。
心智模式不仅决定我们如何认知世界,也影响我们如何采取行为。
心智模式是—种思维定势,我们这里所说的思维定势并非是一个贬义词,而是指我们认识事物的方法和习惯。
不同的心智模式,导致不同的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