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8.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只有一个地球》是统编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文脉络清晰、通俗易懂,介绍了地球的相关知识,强调了人类需要细心呵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倍加珍惜地球的资源。
课文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人类无法移居到第二个适合的星球上;最后告诉读者,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二、整体设计思路本课设计着眼于在语言环境中整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式朗读课文,品味用词用语的妙处,培养语感,理解课文内容;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文字所描述的画面和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画面,刺激学生的眼球,唤醒学生的心灵,从而融入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通过指导学生运用重要词语复述课文,掌握复述课文的方法,进一步熟悉文本,积累语言,积累语文知识;通过挖掘课文的空白处,加强学生口头语言表达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并要求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到的语言进行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会写“莹、裹”等12个字,会写“晶莹、摇篮”等20个词语。
默读课文,结合关键句,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表达的主要观点。
初步了解作者提出“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各种学习途径,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六年级语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18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内容:《只有一个地球》是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保护环境”主题的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本文是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语言准确生动。
文章先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再从“地球美丽又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三个方面介绍了地球的相关知识,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资源。
教学目标:1.会写“莹、裹”等12个生字,会写“晶莹、摇篮、慷慨、枯竭”等20个词语。
2.默读课文,结合关键句,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说出课文表达了怎样的观点,是怎样一步步说明这个观点的。
4.能结合实际,设计环保宣传语,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重难点:能说出课文表达了怎样的观点,是怎样一步步说明这个观点的。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莹、裹”等12个字,会写“晶莹、摇篮”等20个词语。
2默读课文,结合关键句,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说出课文表达了怎样的观点,发现地球的“美丽”“渺小”“资源有限”,产生对地球现状的忧思。
教学重难点重点:结合关键句,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能说出课文表达了怎样的观点,发现地球的“美丽”“渺小”“资源有限”,产生对地球现状的忧思。
课堂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通过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
知道了它的样子非常(),但同宇宙相比又显得非常()。
它所蕴含的(),如果它被破坏,人类根本()到别的星球。
正是基于这些认识,文章向人类发出了呼吁——()。
2.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
①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
()②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③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④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
()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统编版教材《只有一个地球》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统编版教材《只有一个地球》小学语文教案设计1.说教材1.1教材分析《只有一个地球》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保护环境”,这篇课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1.2教材地位这篇课文在整个单元中起着引领主题、奠定情感基调的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能够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地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为后面学习如何保护环境等相关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说学情2.1学生知识基础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知识储备,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对地球的一些基本情况有所了解,例如地球的形状、地球的一些自然资源等。
但是对于地球资源的现状以及地球面临的严峻形势可能认识不足。
2.2学生认知能力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能够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但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如地球资源的有限性等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他们对环境保护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缺乏系统的理性思考。
3.说教学目标3.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认识“莹、裹”等11个生字,会写“晶、莹”等22个字。
能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地球的美丽、渺小、资源有限和不能移居这几个方面来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
3.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圈点批注、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引导学生学习文中说明方法的运用,如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保护地球、珍惜资源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的责任感。
4.说教学重难点4.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明确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只有一个地球”。
例如,在讲解地球的渺小这一方面时,文中提到“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这里通过列数字“半径约为6400千米”和作比较“同茫茫宇宙相比”,清晰地展现了地球的渺小,这是学生需要重点理解的内容。
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在讲解课文时,教师要强调地球在宇宙中的唯一性和人类对其依赖性,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地球资源的有限性。
-通过课堂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新学的词汇和句子进行表达,如描述地球的美丽和脆弱。
2.教学难点
-理解并内化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能够结合课文内容,批判性地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特点。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命存在的条件。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关于地球资源状况的描述。这个案例展示了地球资源的有限性,以及我们应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这些资源。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地球的唯一性和人类的责任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及其保护意义。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唯一性、资源状况以及人类应承担的责任。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保护地球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采取行动保护地球。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
-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的语言美,感受地球的壮丽与脆弱,培养审美情趣。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以“保护地球”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展现创造力。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8.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和教学设计

《18.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只有一个地球》是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
朴实、流畅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清楚的条理,又饱含着深情,是这篇文章的特点。
它通过地球“美丽又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这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教育我们要精心保护这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
本设计抓住“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一主线,围绕文本,构建开放而又具有生成空间的阅读话题,挖掘文本价值,以生为本,以读为本,给予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的机会。
在读中引发学生思维,唤起学生情感,让学生的思想和教材产生共鸣,师生共同亲历发展认知、陶冶情操、引发创造的成长历程。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1个生字,能理解“渺小、矿产、恩赐、慷慨、枯竭、滥用、威胁”等词语;了解地球的特点、有限的资源及人类的开发对地球产生的危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和搜集处理网络信息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三、说重难点:引导学生利用课本和资料,进行自主、个性化的探究阅读,达到教学目标提出的感受地球之美,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的要求。
四、说教法、学法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我采用了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
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伙伴中的首席。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一)图片导入我先出示了宇航员拍摄的地球照片,吸引学生注意力,从感官上感受地球的美丽壮观,导入课题。
(二)选读探究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我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引导他们抓住地球太可爱,又太容易破碎这一切入点,将自己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问题提出来,鼓励孩子们质疑问难。
在师生的共同梳理下,归纳为三个探究主题。
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教师相机引导。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原文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人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裏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六千四百千米的星球。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李剑波、蔡士魁,选作课文时有改动【篇二】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教案教学目标:1.会写11个生字,重点理解“晶莹、和蔼、慷慨、枯竭”等词语。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教案教案:《只有一个地球》教学目标:1. 了解人类对地球环境的破坏和保护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关键信息。
2. 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
3. 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保护环境。
教学准备:1. 具体的教案和课件。
2. 学生个人用书和课外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利用图片或其他资源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以下问题:- 地球为什么重要?- 你知道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地球吗?2. 引入新课《只有一个地球》,让学生预测文章内容。
Step 2 阅读理解1. 学生个人阅读文章《只有一个地球》。
2.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文章,并解释生词和短语,例如:生态环境、垃圾污染、污染物、环保、能源等。
3. 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吗?- 人类对地球环境有哪些破坏?- 为什么要保护地球环境?- 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球?Step 3 讨论和总结1. 学生分组小组讨论:- 你们身边有哪些环境问题?- 你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2. 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3. 教师总结和引导讨论:- 为什么我们要保护环境?-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Step 4 拓展练习1. 学生个人或小组完成一篇关于保护环境的短文。
2. 学生可以参考课堂讨论的内容和自己的观察和经历。
3. 学生互相交流和修改短文,然后提交作业。
Step 5 总结反思1.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吗?- 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地球环境?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选择一种环境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2. 学生可以参加一些环保活动,例如参观垃圾处理厂、种植植物等。
教学评价:1. 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
2. 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第18课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只有一个地球》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一篇逻辑严谨、条理清晰、通俗易懂的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科普知识说明文。
这篇文章以题目贯穿全文,主题重大,立意深远,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能获得地球的有关知识,而且能增强环保意识,为他们将来自觉地担负起环保的责任打下初步基础。
全文条分缕析,说服力强,先讲人类拥有的地球美丽而渺小,接着讲地球上资源有限,然后讲人类不能够居住别的星球,最后呼吁人类精心保护这唯一可赖以生存的星球。
从而使得“保护地球,势在必行”的观念深入读者之心,达到作者写作之初衷。
另外,作者还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不仅把地球的特点、地球与人类的关系说得清楚、明白、通俗易懂,而且说得准确、生动、形象,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号召力。
【设计思路】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发展,力求将“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新课程理念贯穿整个教学环节,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课前让学生自己查阅有关的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读书、读中感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并将读懂的内容大胆地展示出来,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的自信心及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借助“劝说会”等形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得到语文综合能力的锻炼。
最后,精心设计选择性作业,促进学生把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情感延伸到课外的语文实践中去。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会学7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渺小、矿产、恩赐、慷慨、枯竭、滥用、威胁、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地球的“可爱”和地球的“易碎”。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领悟地球为什么容易破碎。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1、猜谜: “不用发动日夜转,春夏秋冬自己变,每天能行八万里,满载人类千千万。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培养珍惜和保护地球的意识;2.了解不同生物在地球上的生活环境,并提高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3.学习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能够描述地球上的生物和自然环境。
教学重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重要性;2.如何提高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3.如何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电子板书、图片或短视频等辅助教具;2.学生准备:课本、笔和纸。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使用图片或短视频引出课题《只有一个地球》,带领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地球呢?为什么要保护地球?Step 2 学习新课1.让学生阅读课文《只有一个地球》,然后在电子白板上共同填写本课的词语表,并对生词进行解释。
2.分小组进行合作阅读,提问:地球资源有限吗?我们能否为未来做一些事情呢?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选择发言。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综合各组的回答。
最后,教师给出正确答案: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减少浪费等。
Step 3 拓展延伸1.展示一些动物和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动植物在地球上生活的环境有什么不同?它们有什么独特的生存习性?2.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进行展示,然后与全班分享。
Step 4 课文运用1.让学生阅读课文,找出描述动植物的句子,并将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提供反馈,教师给予指导。
Step 5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学到的知识点:地球资源有限,我们应该保护地球;不同生物在地球上的生活环境和习性;正确运用语言描述地球和生物。
Step 6 课堂练习为学生准备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Step 7 课堂总结概括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收获,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地球资源?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如何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作业设计】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作业设计】2.修辞手法:“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
”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夸张B.比喻C.拟人D.排比3.语句理解:“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对这句话中加点词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至少”表示最小的限度,强调了目前的研究范围只限于40万亿千米以内,体现了语言的严谨性。
B.“至少”表示最小的限度,说明40万亿千米以内没有,但40万亿千米以外一定有。
4.小练笔当你看到有的工厂将废水排放到江河里的情景时,你会怎么做?想一想,写下来。
5课内阅读。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8《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8《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认识地球,学习地球的有关知识,教育学生要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叙述的。
3.学会本课生字、生词,会用“渺小”、“贡献”造句。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学完课文,谈体会,学写读后感。
教学重点按一定的顺序写:即学习时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叙述的。
教学难点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增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2.指导学生认真写好读后感。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谈话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地球上,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怎样的?你了解多少?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呢?二、教师范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向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学生可简单回答。
)地球是渺小的。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是可以再生的。
……三、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读课文,认读10个生字,要读准字音。
2.查字典理解不明白的词语。
四、检查自学效果1.读生词:遨游璀璨(这两个词要读准字音。
)裹着渺小矿物恩赐慷慨贡献滥用威胁目睹以上9个词语要求不但会读,还要会写。
2.指出难写的字:裹滥胁(注意让学生练习、当堂记忆。
)3.让学生说说自己查出生词的意思。
五、学生再读课文1.标出自然段序号。
2.想想每一个自然段都写的什么内容。
3.根据自然段的内容给课文分成两段。
第一段:(1~4自然段)第二段:(5~9自然段)4.根据分段情况,说一说课文先讲了什么?又讲了什么?(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先记叙了地球的特点和人类对它的破坏,接着又讲地球上的资源枯竭之后,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我们要保护地球。
)5.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六、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生词。
2.练习朗读课文。
3.找找有关地球的材料。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案模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案模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读准生字的读音,能正确读写课文中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严谨用词准确以及在谋篇布局上的条理性。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珍爱地球,善待地球。
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调查地球的资源以及地球所受到污染的有关信息,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课文,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通过联系实际思考总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教学媒体:1、重点词句、段落的文字课件2、美丽地球动画课件3、人类破坏地球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在浩瀚无边的宇宙,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她是我们人类的家园,它是太阳和月亮的朋友,它就是可爱的地球(板书:地球)2、同学们都知道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3、大家的知识很丰富,真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地球的文章——只有一个地球。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注意:把词语读准确,语句读通顺。
思考:课文又向我们介绍了地球的哪些知识。
2、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地球的哪些知识请同学们看屏幕,对照课文,看看你能不能很快的找到答案。
同桌互相说一说,抽生说。
刚才我们通过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这是很有效的概括方法。
让我们把括号里的词语牢牢地记在你的小脑袋里,齐读。
3、当宇航员在太空目睹地球之后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课件出示)板书:可爱;易碎4、请同学们快迅浏览课文,用“——“划出表现地球“可爱”的语句.三、研读课文(一)研读“地球可爱”过渡: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地球的可爱”。
1、学习第一段(课件)(1)“薄”字读音。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18课《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实录及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18课《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实录及教学反思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课教学力求体现这一理念。
本教学以疑探为核心设计教学过程。
首先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围绕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共同归纳梳理问题,从而形成需要解决的“主干”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其他方式独立自学探究问题,并尝试解答问题。
接着采用师生、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对于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合作解决。
在基本完成本节主要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勇于向课本、教师,以及其他权威挑战,针对本节知识再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再次进行深入探究解答,从而达到查漏补缺、深化知识、发散思维、求异创新的目的。
教学中,教师适时、适当点拨,精讲,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朗读,以读导悟,悟其义、悟其情、悟其理,使学生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地球仪。
2.准备地球的一些相关数据,地球遭破坏的图片。
3.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查找关于地球和人类关系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置情境,质疑导入1.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乘坐中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神舟号”宇宙飞船到太空去旅行。
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的飞船马上就要升空了。
好,飞船已经升到了太空,请睁开眼,观看太空美丽的景色。
2.播放太空行星运行的录像,地球逐渐清晰,最后定格。
3.同学们,这水蓝色的星球大家认识吗?(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地球)大家喜欢吗?请用一句话,夸一夸我们的地球。
(地球,你真美呀!地球,你好伟大!)4.揭示课文题目,引发质疑。
今天学的课文的题目,不是“地球”,而是“只有一个地球”(板书:只有一个)。
看了课文题目,你的脑海中一定涌出一个个小问号,快说说吧!(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课文想告诉我们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一个充满疑问的情景,有了问题学生才会思考,才能有学习的动机,有了问题才能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的愿望。
统编版小学语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设计《统编版小学语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只有一个地球》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保护环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地球的有关知识,懂得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从而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这篇课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课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先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人类目前无法移居到第二个适合居住的星球上;最后告诉读者: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但是对于地球的相关科学知识,如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资源现状等,可能了解得不够深入。
同时,在理解课文中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如“生态灾难”“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等,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如何将对课文的理解转化为实际的环保行动,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 学会“莹、裹、篮”等11个生字,会写“晶、莹、蔼”等22个字,正确读写“晶莹、摇篮、壮观”等20个词语。
-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地球的特点、地球的资源状况以及人类对地球的破坏情况,明确“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 引导学生学习文中运用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体会这些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第【1】篇〗一、队会目的:通过《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主题中队会,使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增强环保意识。
二、队会准备1、选定主持人,确定扮演角色并进行排练;2、拟订倡议书;3、布置黑板。
三、队会程序(一)宣布开始(二)报告人数(三)出旗(四)中队会开始主持人:二 (2)中队《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主题中队会现在开始。
主持人:我们爱祖国,爱祖国的山山水水;我们爱祖国,爱祖国的一草一木;我们生活在碧水蓝天下,我们生活在壮丽山河中。
这里是我们成长的摇篮;这里是我们生活的乐园。
我们愿意用勤劳的双手,建设我们绿色的家园。
青蛙、小树:“主持人姐姐,主持人哥哥,还有我们呢?”主持人:“你们是——”青蛙:“我是青蛙,清清的小河是我的故乡……”小树:“我是小树,碧绿的山坡是我的家园……”主持人|、青蛙、小树:“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保护这美丽的世界吧!”主持人:下面请听拍手歌。
1:表演《拍手歌》青蛙:“呱、呱、呱……”(声音嘶哑,喘不上气来)主持人:“咦?小青蛙,你怎么了?”青蛙:“唉,一言难尽啊,看了小品《青蛙的诉说》你就全明白了。
”2:表演童话剧《青蛙的诉说》主持人:下面我们休息一下,广告之后请继续观看。
千万别走开啊!其实广告也精彩。
3:请看公益广告表演。
同学们,看了这两个节目,你有什么想法?我们作为大自然的小主人,应该怎样做呢?【学生自由发言(如何保护环境、保护动物)】我们的环保小队已经行动起来了,他们都做了些什么呢?4:请看三句半表演:《环保小队的秘密活动》当今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关注的一个大问题。
作为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特别是我们每个同学的家庭在平时的生活中,是否做到了保护环境呢?5:下面请看表演《砍树》。
小品:《砍树》小树:“谢谢你,我们得救了!”主持人:“我们轻松一下,做个有奖小问答:植树节是每年的哪一天?”6:请听诗朗诵:《春天里,我们去植树》主持人:在我们的细心呵护下,小树长大了,看树林里又飞来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鸟。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原文及教案(课件出示或分发纸质材料。
)东方欲晓, 我坐在田野里, 同大自然倾心交谈。
在那返璞归真、美不可言的时刻, 我在绿茵茵的草地上, 向我看到的一切探询什么是美的真谛, 让眼前的一切告诉我, 什么是真实的美。
这时, 一阵阵风从树丛中徐徐而来, 像一个贫苦无靠的孤儿在叹息。
我问道:“轻柔的微风啊!你为什么叹息?”它答道:“炎炎烈日迫使我逃进了城里, 可在城里, 我纯洁的躯体沾满了病菌, 到处都是有毒的气息。
因此, 我才这样伤心。
”我回眸向万紫千红的花儿望去, 只见它们簌簌滴下的不是露珠, 而是泪水。
我问道:“美丽的花儿呀, 你们为什么要哭?”花儿抬起她那俏丽的脸, 说:“我们哭, 是因为人们来到这里, 掐断我们的粉颈, 把我们带进城里, 又把我们丢进垃圾堆里。
人类残酷的手将使我们离开故土——田野, 我们怎能不哭泣?”过了一会儿, 我听到溪水在号哭, 于是我问道:“甘美的溪水呀, 你为什么哭泣?”他答道:“因为我不得不流进城里, 在那里, 人们鄙视我们, 他们用我们的身体为他们洗涤污垢。
不久, 我这冰清玉洁的身体就会变成污泥浊水。
我怎能不号哭?”随后, 我侧耳倾听, 又听到鸟儿在唱着伤心的歌, 我就问道:“漂亮的鸟儿啊!你们在为谁悲伤?”鸟儿说:“人们将要像用镰刀割草似的把我们消灭掉。
我们在相互诀别, 谁都不知道谁会幸免于难。
我们走到哪里, 死神就跟随到哪里。
我们怎能不悲伤?”旭日从山后冉冉升起, 为树丛戴上了一顶顶金冠, 我不由得想:“人类为什么要破坏大自然创建的东西呢?”2.阅读与交流。
(1)诗人听到了哪些哭声?(微风、花儿、溪水和鸟儿的哭声。
)(2)诗人真的听到了这些哭声吗?他是想表达什么?(没有。
诗人假借自然界中的哭声, 对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发起了控诉。
)(3)你想对破坏自然的人们说些什么?你想对大自然或地球母亲说些什么?想一想, 再写下来。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19《只有一个地球》教材分析《只有一个地球》是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保护环境”,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到: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该单元涉及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对地球的介绍;接着写地球的渺小、资源有限且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从而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危险;然后用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人类无法移居到第二个适合生存的星球上;最后揭示出结论“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文章层次清晰,用词准确,行文严谨。
此外,本文还大量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可结合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方法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学习并运用到平时的习作中。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大多是11-12岁的孩子,是孩子由儿童向青春期过度的关键期。
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对事物认知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欲望。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文章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巧设关键句子,极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若以地球短视频切入课题作为教学起点,能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晶莹裹着摇篮和蔼资源慷慨……”等词语。
2.结合关键句,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利用PPT课件、合作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认识到保护自身生存环境的重要性。
学习重难点重点: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难点: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观看视频)师:孩子们,刚才我们看到的这颗美丽的星球,就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地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11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处”,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句子,把握文章主要观点。
3.学习作者围绕主要观点,从不同方面进行阐述,一步一步得出只有一个地球的结论。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说明方法,体会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学习作者围绕主要观点,从不同方面进行阐述,一步一步得出只有一个地球的结论。
2.联系实际,让学生从心灵深处认识“只有一个地球”,从而树立起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识。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本课11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处”,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建议使用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认识,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了解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句子,把握文章主要观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比喻,引导看课文的图片)
3.朗读:地球是如此的可爱和美丽,如果让你们读,你们觉得应该读出怎样的感情?(喜爱,赞美;有没有同学自愿起来示范读一下的?再全班读一读,指导朗读)
容易破碎的原因:
1.自然资源容易枯竭,容易受到人类的破坏,造成生态灾难(第三、四段)
2.读一读具体段落语句
3.在这里提到了两类自然资源,分别是什么?不可再生与可再生资源
4.哪个同学给老师解释一下什么是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都有哪些?
5.对于不可再生资源,我们来齐读一遍第三段最后一句“但是……”有同学知道“不可节制”的意思吗,能否联系实际理解?
6.对于可再生资源,是否就可以无条件再生?不是!为什么?举手告诉我具体的句子。
“本来”的意思是什么,去掉行不行,本来就是“原本原来”,原来可以也就是说——现在不可以,原因是——因为人类……
7.所以:如果人类没有恰当的利用自然资源,随意毁坏,我们的资源必将会枯竭并且造成一系列的灾难
8.第三、四自然段,如果让你们读,你们觉得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轻柔的还是强烈?)——两段都有一个转折词语“但是”,语气加重和强调!特别是“但是”后面的句子,下面我们进行接读,老师读前面,你们从“但是”开始读起,我看哪个小组读出了强调的语气,各自反馈)
同学们,这篇课文是一篇科技小品文,在这两段中,作者就举了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例子来说明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这是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你们还知道其他常见的说明方法吗(课件: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引用),请同学们看看前面两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第一段:打比方;第二段: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这一段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目的都是为了说明什么——地球的渺小)
是的,地球是渺小的,而且它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它是那么的容易破碎!如果它破碎了,我们能否到别的地方去?(不能)是的,请同学们看课文五到七(6)
(7)(8)(9)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本文是一篇比较生动的科普作品,同时紧扣环保主题,深入浅出,发人深省。
在教学新课之前,我比较重视对学生的预习指导,引导学生充分搜集了相关资料,学生对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有了较多的了解,对学习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透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地球家园的完美,对地球母亲的亲切,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在此基础上,透过不少具有视觉震撼力的图片和触目惊心的数据统计,学生从中了解了我们面临的十分严重的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自然产生了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
课文中引用的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是学生理解上的一个难点。
因为预设学生在理解"太可爱"与"太易碎"中会偏向于后者,所以在上课伊始,我就努力让学生体会地球母亲的"可爱"。
从多媒体课件中丰富的自然资源图片,美得令人惊
叹的自然风光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让学生从文本,从生活实际,从课件图片去充分感受地球母亲的美丽可爱以及她的慷慨无私。
正是有了这样的感情积淀,在后文的教学中透过理解"不加节制"、"滥用""随意破坏"等重点词语才更强烈地比较出,人类是多么地自私,多么地贪婪,让学生意识到,如果"不加节制"地"随意毁坏"资源,可爱的地球就可能走向"破碎"。
当然,在本课教学中也有许多需要可加以改善的地方,例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还不够。
指导学生朗读这类作品,除了同朗读叙事性作品一样要注入自己的感情以外,还要注意行文的严谨,表达出这类作品的逻辑力量。
如朗读第四自然段的时候,"但是"之前为一个层次,可用较平直的语调,要强调"但是"后面人类的行为,以引起人们注意"但是"之后的资料,"不但……还……"可强调,人们的行为是在走向自我毁灭。
在朗读训练中,虽然我有各个层次的安排与预设,期望透过文本,透过交流生态灾难,看视觉震撼的图片,看触目惊心的数据,让学生一次又一次深入地感受,朗读好文本,但是在上课的过程中,由于自己的情绪没有随着教学的深入而高涨,使得学生的朗读也没有质的飞跃.由于学生初读课文用时比较多,交流地也比较充分,之后的写话就显得个性匆忙,最后梳理课文用的小结也没有完成。
总之,这节课给我带来的思考还有很多很多,这次上课的经验积累,也激励着我在将来的教学中留住精华,摒弃糟粕,努力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