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外研究综述范文国内外文献综述写
国内外研究综述范文国内外文献综述写你的文献综述具体准备往哪个方向写,题目老师同意了没,具体有要求要求,需要多少字呢?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文献综述想写好,先要在图书馆找好相关资料,确定好题目与写作方向。
老师同意后在下笔,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可以直接问我,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2) 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1、文献综述的格式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
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
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 ___。
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
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
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 ___和作者自己的见解。
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
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小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
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2、文献综述规定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 在文献综述时,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
《变电站电气设计国内外文献综述3100字》
变电站电气设计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一致性,欧美中等各个国家在电力的发展上采取了一定的同一措施,例如说力求技术整合标准,统一并共同研讨制定了变电协议基本标准之一的 eiec61850标准。
通过同一个紧密相关的系统功能处理模型,使不同国家不同电厂之间能够很好的进行整合,从而统一的进行质量控制和问题监控。
国外的很多制造商和厂家在这一方面已经做出了出色的成果,他们在不同的变电设备不同的电厂间进行良好的联合,并且生产出来智能的电器仪器设备和二次设备的技术。
我们很容易看到装置是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的,而且将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都以这个方向进行发展,因为厂家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生产人员,而如何对这些设备进行整合,朝着自动化的方向进步是需要专业人才的。
我们知道一些智能的小型组合开关键和小型智能组合开关柜是小型智能化的一些较特殊的例子,那么在能够看到变电站工作的过程中,就相当于是做了一次网络自动化智能评估。
在整体的个人感受上,经济相差不大,都大大提高了电力变电站的工程技术水平。
有不少的欧美国家把目标放在了智能控制系统上,而中国是在技术和管理得到优化后,再争取能够为正常的此类程序提供服务。
欧美,日本和北美等一些发达国家,他们的电力系统都比较强劲。
除了智能化之外,大多数的变电站都已经实现了无人值守这一特点。
通过统一的调度中心进行管理,所以说当他们的电网真的发生事故的时候,调动中心就可以利用机器来做出最及时的反应和应急处置。
在故障处理和预测方面,欧美国家做的比较先进,他们已经可以通过自动化和调度中心来进行对故障的预判和处理,防范风险等各项工作使得机器能够大规模的增强了可靠性,并可以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维护。
2.国内研究现状近些年来随着我们国民经济快速稳定的健康发展,对提高电能生产质量和电力供电系统可靠性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必须充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才能满足我们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的新时代要求。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媒体对人际关系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媒体的快速普及,媒体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人们与媒体的关系日益紧密,媒体不仅是信息传递的工具,更是塑造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渠道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媒体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也日益凸显出来。
本文将从媒体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机制、影响方式以及影响结果等方面展开综述,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首先,媒体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机制主要包括信息传递、情感共鸣和行为模仿等方面。
媒体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通过不同形式的传播方式向公众传递各种信息,包括社会新闻、娱乐资讯、文化知识等内容,这些信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同时,媒体还能够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当人们在媒体内容中找到与自己情感相符的部分时,会产生共鸣感,从而加深对媒体内容的认同和接受程度。
此外,媒体中呈现的各种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也会对人们的行为选择和人际交往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青少年和儿童的影响更为显著。
其次,媒体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方式主要表现在塑造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
在认知层面,媒体通过呈现不同的信息和观点,引导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影响人们对他人的看法和态度。
在情感层面,媒体所展现的情感表达和情节设置往往能够触动人们的情感共鸣,引发人们的同情、喜爱或愤怒等情感反应,进而影响人们的情感交流和情感表达。
在行为层面,媒体所呈现的各种行为模式和行为规范会对人们的行为选择和行为表现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在人际交往和社会互动中更为显著。
最后,媒体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结果主要包括促进交流、拉近距离和构建认同等方面。
通过媒体的传播,人们可以获取更广泛的信息资源,了解他人的想法和观点,促进人际交流和沟通,从而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拉近人际关系的距离。
同时,媒体还能够帮助人们构建共同的认同和价值观念,促进社会团结和和谐发展,为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提供有力支持。
《深度教学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100字
深度教学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只有较少学者对深度教学进行了研究,他们大多数从学生角度出发研究了深度学习,进而探讨了深度教学。
深度学习与深度教学密切相关、相互依存,所以在这简单叙述一下国外有关深度学习的研究。
2000年,学者Entwistle 通过问卷法和访谈法,发现学生普遍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模式,且分别对应三种学习层次;其中,机械练习对应着浅层学习,意义学习对应着深层学习,成就驱动对应着策略学习;而且,其通过调查和访谈的基础,开始研究如何通过教学和评价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提出在教学中要构建知识框架体系、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学生的新旧认知冲突与联系、学生的反思评价过程在实践中完成等(Entwistle.N,2000)。
国外对于深度教学的研究,从本质上来说是应对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
2019年,学者Mehdi DavariTorshiz 和MostafaBahraman 研究了关于同伴对深度教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伙伴之间进行合作学习更能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两位学者强调了合作学习对深度教学的重要性。
(Mehdi DavariTorshizi,2019)我们可以看到国外深度教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深度学习到应对深度学习策略——深度教学的研究阶段。
但是关于深度教学与地理学业成就的相关性分析并没有过学者进行研究。
2国内研究现状有学者专门研究了中学地理深度教学的概念,焦孟娟、荆延德认为中学地理深度教学以地理核心内容为载体,旨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挖掘教材内容、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整合地理知识,完善深度探究的教学主题,通过精心设计情境问题,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获取地理知识,树立运用地理思维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10]。
冯虎、刘丹强调中学地理深度教学是以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和情境教学理论为基础,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创造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地理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研究、科学探索、体验思维的训练,为学生学习地理创造深刻情感体验的教学[11]。
国内外研究综述范文国内外文献综述写
国内外研究综述范文国内外文献综述写你的文献综述具体准备往哪个方向写,题目老师同意了没,具体有要求要求,需要多少字呢?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文献综述想写好,先要在图书馆找好相关资料,确定好题目与写作方向。
老师同意后在下笔,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可以直接问我,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2) 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1、文献综述的格式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
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
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 ___。
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
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
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 ___和作者自己的见解。
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
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小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
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2、文献综述规定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 在文献综述时,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
《人才流失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700字》
人才流失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许久之前,国外的一些专家学者便开始研究人才流失问题,但我国对该问题的研究是1980年以后才开始的,由此可以看出相较于其他国家我国对人才流失问题的研究较晚。
但即使如此,迄今我国学术界也成绩斐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
我国学者在研究时对西方研究成果进行重新解读和合理借鉴,之后又与我国国情和企业现状相结合,从理论与实践出发进行探讨研究人才流失原因、人才流失影响和人才流失对策。
一、国内研究现状上世纪末以来,我国出现了明显的人才流动现象,这也为研究人才流动提供了机遇和素材。
我国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借鉴国外研究模式,结合我国国情,对人才流动进行了调查分析。
经过多年的能力建设,我们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具体如下:曾明(2018)综合考虑了企业、员工和外部环境对人才流失的影响。
首先,企业的经营状况、发展战略和内部制度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
其次,员工未来的规划和工作能力也会有一些留不留的想法。
外部环境决定了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是人才流失的被动因素沈全保(2014)从四个方面出发提出了相应建议,第一个方面为技术人员选拔机制;第二个方面为人才使用机制;第三个方面为人才激励和约束机制;第四个方面为人才评价机制。
在企业发展中专业技术人才不可或缺,如今许多企业都在思考如何在有效管理专业人才的同时履行社会职能。
首先通过对如今我国事业单位专业人才管理机制而言,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从而更好的管理人力资源,推动社会主义建设。
柳新根(2020)以一国有施工建筑企业为例进行研究,表示在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导致各企业间对人才资源的竞争日益增强,市场的改变对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通过分析某一个国有施工企业现有的人才流失状况,对其原因进行了归纳,最终把人才流失的原因归因于国家的政策导向及企业内部的管理规章缺欠。
最后提出从公司的规章制度、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薪酬激励方式、加强企业文化等多个方面来解决人才流失现象。
毕业论文文献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
毕业论文文献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一、引言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是毕业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综合分析和总结,可以为毕业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本文将就国内外在某一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的研究背景和最新的研究动态。
二、国内研究进展在国内,对于某一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以某一领域为例,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该领域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建立,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第二,针对该领域的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第三,开展了一些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工作,为该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国外研究进展在国外,对于某一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国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国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其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其次,国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再次,国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四、国内外研究比较综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可以发现,国内外在某一领域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差异和互补性。
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些方面,而国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又有其独特之处。
通过比较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可以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启示,促进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五、结论综上所述,国内外在某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的综合分析和比较,可以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启示,促进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希望本文的综述能够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激发更多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兴趣,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700字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一)国外研究概况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人们更加注重自己的想法,倾向于将个性和个人利益进行融合。
因为传统银行带来的服务并非完全没有变化的,所以无法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
金融产品比较多的时候会让人感觉杂乱无章,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为客户制定对应的产品策略。
Hsien Tang Tsai,Leo Huang,Qmng Gee Lin(2005)的观点是,每个年龄的群体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推动力在程度上是不同的。
其发展受人们对于计算机的使用熟练度以及对网络银行理解度的制约[1]。
Mark Gertler & Nobuhiro Kiyotaki(2011)的观点是在网络金融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及信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银行也只有跨行也行,网络银行的风险要比之前的金融风险更高,而且并不是受到市场价格波动。
这个单一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网络银行硬件设施,相关技术以及设备安全的综合作用[2]。
Dilip K. Patro & Min Qi & Xian SunS(2012)认为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网络银行的兴起,为金融业与其他行业的混合经营提供了一个较大的发展平台,这对目前的传统银行业经营模式产生了不小冲击,金融业的三驾马车: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之间,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推动下又产生了新的合作方式,而现有的法律法规框架体系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对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下存在的一些问题没有顺手可用的应对措施,这就导致面临各种问题,金融行业的监管难度不断上升[3]。
(二)国内研究概况马仲康(2018)的观点是随着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且用户数量的增加,为了满足客户多方面的需求,很多传统银行纷纷在网上开设自己的网络银行,这给用户带来了极大地便利,不用到银行也可以办理业务,在我看来比较满意的是跨行转账可以实时到账,并且没有手续费。
而且可以在网上银行进行理财。
虽然网上银行有很多优势,但由于其发展速度过快。
文献综述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文献综述和国内外研究概况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概况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医学领域,AI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综述国内外关于AI在医学领域的研究概况,探讨其应用现状、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国内研究概况在中国,AI在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医疗机构开始关注AI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医学影像诊断:利用AI技术对医学影像进行分析和诊断,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和诊断准确率。
例如,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对X光片、CT图像等进行智能识别和分类,辅助医生进行肺癌、乳腺癌等疾病的诊断。
2. 临床决策支持:通过AI技术对患者的病情、病史等信息进行分析,为医生提供辅助决策支持,提高临床诊疗的准确性和效率。
例如,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患者病情进行预测,为医生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3. 药物研发:利用AI技术对大量化合物进行筛选和预测,加速新药的研发进程。
例如,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对小分子化合物进行虚拟筛选,发现具有潜在药物活性的候选分子。
4. 个性化治疗:通过AI技术对患者基因组信息进行分析和解读,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例如,利用基因测序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患者基因组进行分析,为其提供更加精准的个性化用药方案。
总体来说,中国在AI技术在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数据质量和标注问题、算法的可解释性和可靠性问题等。
未来,中国需要在这些方面加大投入和研究力度,推动AI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三、国外研究概况在国外,AI在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以下是对国外研究概况的综述:1. 医学影像诊断:国外在医学影像诊断方面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例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发的深度学习算法能够自动检测肺癌、乳腺癌等疾病。
《航空公司服务质量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900字
航空公司服务质量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1 国外研究现状 (1)2 国内研究现状 (2)3 研究评述 (3)1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关于航空服务质量的研究较早,这方面的研究经过了起始、拓展、深化三个阶段。
其中,1979年至1989年是研究的阶段,学者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服务质量的概念以及相关理论框架。
比如Gronroos将服务质量划分为功能服务质量与技术服务质量两种,认为前者注重为顾客提供服务的过程,后者注重最终的服务结果,他还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初步构建了服务质量的体系与框架1。
Zeitum与Berv等人认为服务质量是客户对企业整体服务质量的评价,代表了客户对企业的态度,这种态度比不限于客户满意度。
Zeitum与Berv等人提出了服务质量五要素理论,认为影响服务质量的因素有有形性、安全性、响应性、可靠胜以及移情性五个维度,并对这5个维度进行了细分,细分气成17种三级指标。
PZB还提出了另一个服务质量评价方法SERVQUAL,并于1991年又提出了“零容忍区域”的概念,认为“能够接受的服务”与“理想的服务”的间隙存在一个容忍区域,在这一区域为顾客提供服务时,即使出现一点质量变化都不会对客户产生太大影响2。
在服务质量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不少学者将其利用到了民航运输领域,从而出现了很多关于民航服务质量研究成。
Tiernan S,Rhoades D和Jr B(2012)研究了欧美航空旅客对航空服务质量的感知问题,并在对比《美国航空消费者报告》、《AEA消费者报告》等数据的基础上,认为航空公司关键服务质量指标的实际感受情况比美国交通部、欧洲航空协会(AEA)等的官方数据要差3。
Kai-ChiehHu 和Man-Wei Hsiao(2016)利用Kano模型对航空服务质量风险进行了测评,认为风险雇员态度、旅客投诉应对能力、机上座椅舒适度、空中餐点以及航班准点1Gronroos.服务管理与营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2Parasuraman A , Zeithaml V A , Berry L L . SERVQUAL: A Multiple-Item Scale for Measuring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Service Quality[J]. Journal of Retailing, 1988, 64(1):12-40.3Tiernan S, Rhnades Ia L, Jr B W. Airline service quality[J]. Managing Service Quality, 2012,18(3):212-224.等属于高风险服务项目4。
《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400字》
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1)1.关于大气污染的研究 (1)2.关于协同治理的研究 (2)(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4)1.关于大气污染治理的研究 (4)2.关于协同治理的研究 (5)(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对大气污染及其治理的研究国外学者较国内学者要早,主要研究导致大气污染的因素、大气污染造成的影响与危害、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跨域治理等方面,相关的学术理论也较为丰富。
1.关于大气污染的研究(1)关于大气污染的影响与危害研究:Vadillo-Ortega Felipe等人(2014)1研究发现空气污染会导致人体炎症的发病率上升,而且会影响孕妇妊娠时间,通过评估和假设,证明了空气污染是孕妇早产的一个潜在因素;Sara D.Adar(2015)2等人研究发现大气污染与心脏病、心肌梗塞等突发疾病有莫大的关系,大气污染程度越重,造成突发疾病的概率就会越高;Donald R. Mc Cubbin,MarkA. Delucchi(2015)3研究指出,依靠燃料产生动力的交通工具在行驶中排放的尾气不仅会对臭氧层产生破坏,而且还会提高人类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关于导致大气污染的因素研究:Celic, J.等人(2014)4发现港口和沿海城市大气污染的源头之一是海运,海上交通工具需要消耗大量燃料,燃烧会产生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硫以及氮氧化物,从而增加空气中PM2.5的含量,造成空气污染;Mieczyslaw和Jan ZIMNOL(2014)5举例说明了造成大气污染的自然1Vadillo-Ortega Felipe.Osornio-Vargas Alvaro.Buxton Miatta A.Air pollution,inflammation and preterm birth:a potential mechanistic link[J].Medical hypotheses,2014,PAGES:219-24.2张云权,吴凯,朱慈华,邓芷晴,谭晓东,马露.武汉大气污染与缺血性心脏病死亡关系季节差异[J].中国公共卫生.2015(07):926-929.3Donald R. Mc Cubbin,Mark A.Delueehi.The Health Costs of Moto—Vehicle Related Air pollution [J].Journal of Transport Economics and policy,2015:253-286.4Celic.J.Valcic.S.Bistrovic,M.Air pollution from cruise ships[C].International Symposium,2014. 5Mieczyslaw LESNIOK,Jan ZIMNOL.The atmospheric pollution in the area of the Goczalkowice Reservoir changes based on wet and dry deposition.GEOREVIEW:Scientific Annals of Stefan cel Mare University of Suceava[J].Geography Series, 2014,PAGES:95-96.因素,认为干湿沉降的变化是造成戈恰科维茨水库地区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解决干湿污染沉积的问题是水库管理和大气综合保护的重要方面。
国内外文献综述 顺序
国内外文献综述顺序
国内外文献综述是指对某一特定研究领域内已有的相关文献进
行搜集、整理、分析和总结,以便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进行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
在进行国内外文献综述时,一般可
以按照以下顺序进行:
1. 确定研究主题和范围,首先明确研究的主题和范围,明确自
己所要综述的研究领域,确定研究的具体目的和意义。
2. 收集相关文献,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的检索和
收集,包括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著、专利等,确保
文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3. 文献筛选和整理,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和整理,剔除与
研究主题无关或者重复的文献,整理出一份清晰、系统的文献目录。
4. 文献阅读和分析,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仔细阅读和分析,理
解文献中的研究内容、方法、结论等,找出文献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5. 撰写文献综述,根据对文献的阅读和分析,撰写文献综述,
包括综述的引言部分、研究现状的概述、存在问题和不足的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等内容。
6. 审阅和修改,对撰写的文献综述进行审阅和修改,确保文献综述的逻辑性、连贯性和准确性。
7. 完善参考文献,在文献综述中完善参考文献的引用,确保引用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总之,进行国内外文献综述需要系统性地收集、整理、分析和撰写相关文献,以全面、客观地反映特定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怎么写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怎么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助于了解某一主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为研究者提供重要参考。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详细分析、总结和综合,可以系统梳理问题的研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助于指导研究方向和选择研究方法。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的重要性•对于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能够全面了解某一领域或主题的研究进展,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持;•可以帮助研究者发现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从而提出新的研究观点或思路;•有助于研究者系统地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某一领域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促进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的方法1.确定研究主题和范围:首先要明确综述的研究主题和范围,确定关注的问题和目标。
2.检索文献资料:通过各种途径检索国内外相关的学术文献,包括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专著等,获取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3.筛选文献:根据文献的标题、摘要和关键词,筛选出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去除与主题无关的文献。
4.阅读文献: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深入阅读和分析,把握文献的核心观点、研究方法和结论,归纳总结文献的主要内容和贡献。
5.撰写综述文章: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撰写综述文章,包括介绍研究背景、总结文献综述、分析研究现状、指出不足之处,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6.反复修改:在撰写完成后,对综述文章进行反复修改和润色,确保表达准确清晰,逻辑严谨。
注意事项•在综述文章中,要避免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简单罗列,应该对文献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综合,以体现对研究现状的理解和思考。
•应确保引用文献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遵循学术规范,注明文献来源,引用格式应符合学术要求。
•在文献综述中,应注意客观性和中立性,不应引入个人主观看法,而应尽量客观和全面地呈现研究现状。
结语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了解某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为研究者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料和启示。
文献综述 国内外研究现状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外学术界对于文献综述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本文将就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国内方面,文献综述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国内学者在文献综述研究中,主要关注的是对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
他们通过对大量文献的系统梳理,总结出了各种研究方法和技巧,为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同时,国内研究者还不断探讨文献综述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为文献综述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在国外,文献综述研究也备受关注。
国外学者对文献综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文献综述的方法论和实践应用方面。
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系统的文献综述方法,如文献综述的系统性方法、综述的研究设计和实施等,为文献综述研究的方法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同时,国外学者还不断探讨文献综述在不同学科和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为文献综述研究的跨学科交叉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总的来说,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在方法论和应用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
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国内外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文献综述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为文献综述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社区志愿服务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400字》
社区志愿服务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社区志愿服务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一)国外社区志愿服务相关研究 (1)(二)国内社区志愿服务相关研究 (2)二、研究综述 (3)(一)研究目的 (3)(二)研究意义 (3)1.实践意义 (3)2.理论意义 (4)(一)国外社区志愿服务相关研究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合作的问题在国际上也被许多学者关注。
Benjamin J.Loug认为国际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专业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并且一直延续至今。
从前,社会工作专业利用志愿者们的爱心和善心,引导他们将他们的所有热情和能力转换为行动,用在已有的社会服务中。
然而,当志愿者的作用和价值获得肯定的同时,对将志愿者的善行推动和发展成为有专业的实践标准的兼具系统化和目标性的专业体系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尽管社会工作变得越来越国际化,而且它从历史和实践上和志愿服务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但是社会工作专业却显然没有关注到国际志愿服务的重要性。
Michael E.Sherr在论述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的历史关系时指出:在二战时期,社会工作者将志愿者视为满足社会服务需求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并在许多社会服务中求助于他们一起合作;到50年代,志愿者会在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中作为合作伙伴;到了60年代,志愿者更多的进入直接提供服务的角色中,逐渐开始独立的服务;而到了现在,由于专业社会工作者的缺乏,社会工作者更应该与志愿者进行合作,并且志愿者们也要承担更多的传统性社会工作服务。
社会工作实践方法中要求社会工作者应该要与志愿者合作进行服务,可是现状却并非如此。
西方国家的社区志愿服务起步较早,相于中国而言,显得更为成熟且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可以说,西方的社区志愿服务和早期的慈善行为有着弥久的历史渊源。
学者莱斯特M萨拉蒙在《非营利部门的兴起》一书中提到一种具有组织性的私人志愿服务行动正不断向世界漫涌,而志愿者群体恰恰主要源于普通人民(Lester M.Salamon,1994)。
《公司劳动关系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400字》
公司劳动关系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 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关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研究的起步较西方发达国家要晚一些。
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外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办法也逐渐被我国的广大企业所借鉴和应用。
我国学者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这一领域的研究文献也逐渐系统化,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具有来看,将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结论从以下的三个层面上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第一,关于和谐劳动关系制度研究。
胡放之(2018)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关系中的矛盾日益凸显,而随着新经济、新业态的不断深入,新的劳动关系问题不断涌现,劳动关系更趋复杂。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新形势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更为迫切。
为此,他认为和谐劳动关系的指标要素主要包含制度指标、薪酬指标、激励指标等等维度。
张山虎,杨俊青(2017)在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和实现过程中,报酬和员工的能力是关键性的前置变量,采用总体报酬代替报酬,人力资本投资代替员工能力,通过分析来自全国26个省份的1151份调研样本来研究不同变量对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影响机理和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报酬与人力资本投资、和谐劳动关系显著正相关,其中人力资本投资在其他二者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报酬因子与人力资本投资、和谐劳动关系呈"U"型曲线。
刘美艳(2018)构建了以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源动力,以组织转型需要、新生代管理变革和组织外部劳动力市场变化及政策因素为持续动力,最终和谐劳动关系效益反馈加强的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动力机制模型。
本研究对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资方视角及微观层面运行机制,作了一个补充。
第二,关于影响劳动关系的因素研究。
关于影响劳动关系的因素层面上,很多学者也进行了一些探索。
其中,刘锐(2019)提出,影响和谐劳动关系的因素是比较丰富的,其中政策因素、薪酬因素、激励因素、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要求因素等等都可以包含其中;李燕(2019)主要对当前企业劳动关系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同时重点分析了工会组织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当中的积极价值和关键作用,为此,他认为要充分发挥工会的组织作用,充分调动起广大员工员工的参与积极性,让广大的员工能够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建言献策;张嘉昕、唐鑫(2020)对当前经济新常态背景之下的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积极价值和核心作用进行了一些研究和分析,认为当前经济发展的环境也会对劳动关系的情况产生一些影响。
国内外研究或行业应用概况和文献综述
国内外研究或行业应用概况和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了许多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和行业应用。
本文将就几个热门领域进行概况和文献综述,以展示各个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应用前景。
一、人工智能领域人工智能是当前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
近年来,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机器视觉等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使得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已经可以辅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在金融领域,人工智能可以帮助银行和保险公司进行风险评估和欺诈检测;在交通领域,人工智能可以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然而,人工智能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数据隐私和伦理道德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二、生物技术领域生物技术是将生物学与工程学相结合,利用生物体的生理、遗传和代谢特性开展研究和应用的领域。
生物技术在医药、农业、环境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开发新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抗病性,以及减少工业废弃物的排放。
此外,生物技术还有望解决人类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如粮食安全和环境保护。
然而,生物技术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生物安全和伦理问题,需要加强监管和研究。
三、新能源领域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的研究和应用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既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又可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目前,太阳能和风能已经成为了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一些地区实现了规模化应用。
此外,新能源领域还涌现出了许多新技术和新材料,如能量存储技术和光伏材料,为新能源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新能源是当前科技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和行业应用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创新,这些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应用前景。
然而,这些领域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解决。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一、引言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学术研究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毕业论文作为研究生阶段的重要学术成果,文献综述部分则是整个论文的基石。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把握研究方向,了解前沿动态,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本文将就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二、国内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高校对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生在撰写文献综述时需要深入挖掘相关文献,准确总结前人研究成果。
在国内,研究生文献综述的研究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内容广泛国内研究生文献综述的内容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医学等多个学科。
研究者在文献综述中不仅要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还需要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以期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
2. 研究方法多样在国内,研究生文献综述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也日益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文献梳理和总结外,还有许多研究者采用案例分析、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法,以期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问题。
3. 研究视角独特国内研究生在文献综述中的研究视角也日益独特。
有的研究者注重理论研究,从宏观角度出发,探讨学科发展的规律性;有的研究者则注重实证研究,从微观案例出发,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
三、国外研究现状与国内相比,国外研究生文献综述的研究现状也有其独特之处。
国外研究者在文献综述中注重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力求在学术研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以下是国外研究生文献综述的一些特点:1. 理论创新国外研究生在文献综述中注重对前沿理论的挖掘和创新。
他们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深入研究,不断拓展学科研究的边界,提出新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思路。
2. 方法创新国外研究生在文献综述中注重研究方法的创新。
他们借鉴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结合自身研究对象的特点,设计出适合自己研究的方法框架,以期获得更加准确和可靠的研究结果。
3. 跨学科研究国外研究生在文献综述中注重跨学科研究。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在多个领域的研究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科技领域,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领域,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方向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生物医学领域,基因编辑、细胞治疗等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突破,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社会科学领域,国内学者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例如,在经济学领域,关于中国经济转型、金融市场改革等问题的研究成果为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政治学领域,关于国家治理、国际关系等问题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在文献方面,国内学者在各个领域都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和专著。
这些文献不仅展示了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也推动了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
同时,国内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期刊和出版社,为学术成果的传播和推广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二、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各个领域的研究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在科技领域,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的研究依然处于领先地位。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领域,一些国际知名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在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在生物医学领域,基因编辑、细胞治疗等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在社会科学领域,国外学者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例如,在经济学领域,关于全球化、金融市场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对国际经济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政治学领域,关于国际关系、民主制度等问题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在文献方面,国外学者也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和专著。
这些文献不仅展示了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也推动了国际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
同时,一些国际知名的学术期刊和出版社也为学术成果的传播和推广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三、发展趋势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跨学科研究将成为主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学科交叉融合的加深,跨学科研究将成为解决复杂问题的重要手段。
《空乘服务质量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500字》
空乘服务质量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内研究现状经过研读国内相关文献可以得知,我国对于航空服务质量的研究相较于其他的国家来说起步算是比较晚的,因此相对来说就比较的落后,但我国的学者一直致力于研究航空业服务质量的问题,各位学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金子晴(2019)提出在航空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己出现诸多问题,空乘人员的服务质量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方面,空乘队伍人员流动加快会造成服务质量下降;另一方面,随着客流量的增加,会出现对空乘服务要求高、工作强度大等问题,从而会影响乘客的服务体验。
最后,该研究提出可以通过多维度解析乘务礼仪与服务以拓宽提高客舱服务质量渠道。
龙继林和刘光才(2018)通过对之前学者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与理论梳理,提出航空服务质量中的服务创新,并以此建立动力模型对其中服务动力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罗晓妍(2019)解析了阿联酋航空服务品牌建设成功之道,提出阿联酋航空能够成为著名五星航空公司,与客舱乘务员服务密不可分,该服务主要包括机上餐饮服务、机上娱乐和通信系统以及儿童服务。
陈可嘉等(2016)对厦航的顾客满意度进行测评,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及四分图模型分析了影响航空公司顾客满意度的因素,得出中国客户满意度指数测评模型,构建了新的顾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
安萍(2016)首先针对中国分析了国内航空空乘服务存在的问题,指出国内航空公司一定要深度认识到空乘服务质量高有多么的至关重要。
在进一步研究造成国内航空空乘服务问题的原因之后,有针对性地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对提高航司空乘服务质量贡献了一份力量。
雷雯君(2017)把服务质量相关理论作为研究基础,以S航空公司为研究对象,结合概况以及空乘服务的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对乘坐过S航空公司航班的乘客们开展了问卷调查,通过回收问卷数据的统计结果,分析出了S航空公司现阶段存在的空乘服务质量问题,进一步指出对应的具体改进策略。
金格(2018)基于服务质量相关理论,研究了我国NF航空公司服务质量管理的现状,并将其对比于新加坡航空,开展问卷调研,评估中国NF航空的服务质量,分析出其的不足之处和成因,在最后提出了提升中国NF航空公司服务质量的有效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西方学界关于农村发展的理论研究西方学界研究农村建设问题,最早源于19世纪40年代科尔等学者研究农村聚落的景观形态,即农民的住宅研究。
进入20世纪以后,法国学者阿·德芒戎在《法国德农村住宅》的文中对法国农村居住形式与农业职能的关系进行了探讨,1他提出以农业职能来确定和划分农村住宅类型,随后他又在《法国农村聚落类型》一文中,首次对农村聚落的类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村落形成与自然、社会、人口、农业之间的关系。
随着农业可持续发展引起广泛关注后,尤其在日本,在原有村落共同体被破坏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淡漠,从而使得农村共同体的活力变得脆弱,如何重建有活力的农村成为了西方学界关于农村建设的重要研究点。
在1994年,日本学者祖田修和大原兴太郎通过分析日本现代农村后揭示了因人口的过疏而弱化了农村共同体。
他们指出,以前的农村自然管理体系的丧失招致了众多问题的发生,尽管近代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农村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还是弱化了人与自然、人与人、村与村之间的相互融合。
同时,他们认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综合实现经济、生态环境及生活的价值,要更加重视农村居民的相互交流,满足农村居民的诸多诉求,尤其是社会与文化方面。
2传统农业社会的村落主要还是零散特征为主。
到了工业革命以后,随着工业体系的完善和工业产业的逐渐发达,农业的主导地位逐渐被取代,乡村集聚的趋势不断发展,以下国家为主要代表:1.美国的郊区新村化美国的新村建设主要还是以郊区为依托开始的。
在二战以后,由于私人交通工具的发达和普及,美国郊区出现了低密度、空间上无计划地扩张,由此造成了严重的交通问题和污染、空间浪费、地价和房租上涨、基础设施超负荷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美国开始在郊区规划了新社区或新村。
其特点是土地混合利用、布局紧凑。
2.英国农村中心村随着英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乡村地区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英国的许多地方出现了人口减少,基础设施不足的情况。
随后,由干大都市郊区化的迅速发展,周边的许多乡村人口又急剧增加,因此乡村地区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在这一背景下,英国政府开始对乡村地区进行大规模规划,以促进其繁荣。
1(法)德芒戎.人文地理学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7月.2王鹏飞等.近年国外有关可持续农村体系发展的研究[J].特区经济,2005(9):166一167.50年代初到年代,英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发展规划”,核心是加强乡村地区人口的集中,建设中心村。
为了提高乡村服务设施的利用率,发挥其规模效应,政府出台了一套综合性政策,促进住房、就业、服务和基础设施向中心村集中,以加大对中心村地区的投资,促进其成长,支持中心村腹地的发展。
70年代中期以后,英国中心村在大规模的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加剧了乡村的社会问题,政策与实践不协调,成本效用机制发挥不足等。
由此,国乡村政策转向了“结构规划”,一改过去一统天下的中心村政策,呈现出多元化的政策,如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有的发展市镇,有的限制发展中心村,但英国中心村政策仍然占据了发展主流的地位。
3.韩国的“新农村运动”上世纪60年代末,韩国政府发现,农业发展缓慢已经制约了工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决定对农村进行全面扶持、改造。
因此提出了“农渔村经济的革新开发计划”,是为“新农村运动”。
其基本目标是促进农民树立“勤劳、自勤、合作”精神,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发展农业,提高农渔民的生活水平。
韩国的新村运动,以改善生活环境为突破口。
到70年代后期,全国所有农村全部通车,几乎所有农户都用上了电灯和自来水。
政府还通过发放补助和贷款等方式,帮助农民改善住房条件,由此带动了农村的全面建设。
国内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研究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前的主要研究观点从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我国学界就开始关注农村和农民问题。
当时主要是两种研究动机,一类是出于救国救民的政治需要,主要以毛泽东和梁漱溟为代表;另一类是从学术上研究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以费孝通为代表。
建国以后,尤其是土地改革后,迅速转入农村集体化。
从此一直到70年代末,对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认识的主线是围绕农业集体化展开。
由于这一时期农村和农民问题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因此,除了农民革命和农民战争的主题外,到1979年前,有关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的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农村和农民问题研究得以恢复和发展,并形成了三个阶段:80年代早中期围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的农村经济研究;80年代中后期主要是围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和人口流动及其所引起的社会变革而进行的农村社会研究;90年代开始围绕村民自治兴起的农村政治体制研究。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后的学界观点(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方面学界主要认为新农村建设旨在通过改变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城乡差别的缩小或消灭;必须打破传统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矛盾,消灭城乡差别,使城乡呈现一体化的协调发展。
新农村建设就是要通过以城乡均等化的社会保障和义务教育为核心的城乡统筹战略,消除政府在城乡经济资源分配中的农村歧视来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田丰和潘义勇 2006;马芒 2006;赵树凯 2006;郑新立 2006)。
对于新农村建设内容的探讨主要集中在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就业制度、金融制度的改革,财政体制和基层治理体制的创新,以及以保障农民权益为主的农村法制建设等方面(张晓山 2006;满海峰和朱丽献 2006;赵海莉 2008;李景波和胡胜德 2008;樊红敏 2011;徐纬和谢文君 2011)。
针对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几年的实践经验与存在问题,一些学者开始在地域资源和经济差异分析下对新农村建设目标具体化。
其中,任保平(2008)认为西部资源富集区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关键是战略转型,但却对西部资源富集区资源优势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如何利用缺乏深入探讨;文尚卿和刘玉清(2010)针对中部地区提出以规划为基础,在发挥政府组织服务优势基础上的农民为主体的新农村建设路径,但却缺乏解决中部地区新农村实践问题的针对性。
由于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很多学者认为新农村建设目标之间存在一定主从关系,在新农村建设的不同阶段应该有所偏重(郭翔宇等2008:韩连贵2008)。
新农村建设最紧迫的任务是实现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曾莉2007;李春林2007;琚兆成和李全红2011);生态环境建设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娄金华等2007;季昆森2008;肖邵峰和李皓2011);建设新农村最关键的基础是发展现代农业,这是对新农村建设战略任务的深化和具体化(高煦照2007;柯炳生2008;刘远2011);新农村建设核心是把农民增收减负的各项政策措施转化成与经济规律作用相一致的长效增收机制,把城市中享有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和高质量生活等逐步延伸到农村(蔡昉2008);新农村建设必须从体制和制度创新入手,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增强农村金融为新农村建设的服务功能(周波2008;赵家国2011)。
与此同时,取他山之石,学者们对一些发达国家以及拉美国家出现的“贫民窟”问题做出深层思考,并对邻国韩国、日本相关的乡村运动进行研究,从农业现代化、组织建设、规划和法规体系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各个方面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借鉴(董立彬 2008;项殷和魏旭晔 2009;杨明秀和祝海波 2009)。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方面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重点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分歧:林毅夫为代表的“拉动内需说”认为如果财政政策能更大地来支持农村生活基础设施投入是“一石数鸟”。
通过改进现有与农村生活有关的一些基础设施,比如上水、下水、电、道路等,持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帮助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转移出来的农民从农产品的供给者变成市场的需求者,真正做到农民增产增收。
以贺雪峰为代表的“农村福利说”认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会慢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现实的选择应当是建设一种“低消费、高福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活方式,将村庄建设成为一个文化生产场所来提高村民的福利感受。
以温铁军为代表的“农民合作说”认为,农民只有组织起来才可能有效地去跟其他经济主体进行谈判,建立稳定的契约关系。
以陈锡文(2007)为代表的政策部门的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是要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的发展,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让农民富裕起来,让农村经济繁荣起来。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径选择方面自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以来,全国各地涌现出很多具有典型意义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学者们也开始对新农村建设的适应性模式进行全面研究。
郭晓帆和林芳兰(2006)对此提出,新农村建设模式的选择不仅要符合当地实际,而且需要政府大力支持、充分重视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村级民主政治的基础作用。
张文丽(2008)认为,新农村建设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条件下须立足农村本身,走农村自我发展、集体自我积累、农民自我投入的“内生型”发展道路;基于此,其特别强调发展集体经济来完成向社区化、城市化的转变,但却忽视了集体经济中大量社会资本付出会影响企业发展后续动力,从而导致新农村建设动力不足的问题。
同样,刘成玉等(2010)针对政策偏向的“给予、减负、松绑”外驱式发展模式,提出通过城乡均衡博弈的“三农”内部动力驱使的发展模式。
此研究弥补了国内对于新农村建设机制层面的研究不足,但实际上此模式要求的外部支持体系水平较高,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现阶段是否能够展开还有待验证,可以说是一个长期发展构想。
在寻求农村自身发展中,学者们开始探索如何借助于多元主体力量展开新农村建设。
从公共产品供给角度,张克中和贺雪峰(2008)通过社区参与新农村项目建设的博弈模型得出,社区村民参与新农村建设可体现社区公共物品需求偏好以便更好地解决供给效率问题;褚添有(2008)基于政府垄断公共物品供给造成的低效、浪费、短缺、消费拥挤等问题,提出作为重要建设力量的第三部门通过加大对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来逐渐解决“三农”问题。
从“新农村试验示范区”角度,崔浩(2008)提出利用地方政府与大学资源的互补性来创建多元主体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体制;另外,鼓励和吸引大学生到农村自主创业、就业,可以为现代农业注入有生力量、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有利于培养新型农民(吕军书2008)。
基于上述研究,后续一些学者从宏观层面逐渐转向微观层面,强调依据地方资源优势带动新农村建设。
刘自强等(2008)对城乡产业布局、农村整治方向、农村职能外部性以及农村补贴等现实政策问题予以深入思考后,提出建立城郊型、农产品基地型、特色产业型、生态保育型、文化价值型等多元化新农村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