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的方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创示范与高职类型本质
中国特色高职教育概念模型:中国特色高等职业 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类型。是在 高等学校教育框架下,融入产业、行业、企业、 职业和实践等要素,使这些要素在办学模式、运 行机制和教学过程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并构建起 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法规与制度环境,由此提升 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服务经 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一、创示范与高职类型本质
1.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义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 型,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 高技能人才。 ——16号文件 这个定义重点是提出了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 的一个类型,明确提出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高 技能人才。
示范专业建设方案
内容
一
创示范与高职类型本质 示范专业建设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二
三
一、创示范与高职类型本质
评估≠ 创示范 ≈设立
创示范成功
一个关键 两个支撑
建设方案
教委布局
领导班子
创示范成功的三个要素
一、创示范与高职类型本质
建设方案目标 领导能力领先 设计并经过 建 设 三年建设期 综合水平领先 基 础 突破口—办学基础能 : 教育教学改革领先 力建设 五 龙头—重点专业建设 个 专业建设领先 关键—教学团队建设 领 先 切入点—工学结合 服务社会领先 •办学模式:校企合作 •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 面提高教学质量,引领高职 教育改革与发展。工学结合 •专业建设为核心,课程建设 •双师教学团队建设 •素质教育 •适合自身特点质量保障体系 •社会服务和辐射示范作用 •周济示范视频讲话4点:人 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管理。
学历教育,具备高 等学校毕业生基本 文化素质等条件。 强调理论。
平衡依据 •国家方针政策 •用人单位实际需要 •学校价值观 •学校定位 •学校发展战略和条件 发展性
稳定是改革和 发展的前提。 温水煮青蛙, 渐变而不是突 变。只要教学 秩序不稳,所 有成果都会报 废
零距离上岗,技 能培训与训练, 强调实践。
二、示范专业建设方案
方案都要先谈建设目标,无论是学校的整体建设目标、专业建设 目标、还是某一单项的建设目标,我们期望看到的是一个什么? 是一个愿景的描述。经过建设后,对达到的基本目标进行描述, 达到目标后起到什么效果?对学校、企业、产业要达到什么效果, 应该如何去达到这个目标?验收要点是实现这些愿景描述要具体 做哪几件事。这是我们做专业建设方案的基本逻辑起点。 问题=理想-现实(标准-现状) 现实=建设基础(虽有五个领先,但离理想仍有差距;站到了起 跑线上,只需借助外力,就可达到目标) 理想=按照类型特征及规律办好高职教育 差距=找到了需要建设的任务和项目(有了本院的针对性和特色) 示范建设的目的是构建高职教育类型,其核心是围绕人才培养 方案改革进行的。没有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也就没有专业建设 方案,更没有示范建设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 高人才培养质量,但是,质量标准是什么?是学校中心论还是他 方(用人单位和学生)中心论?是在学科体系下提高质量,还是 在高职类型体系下提高质量?这就成了能否争创示范的分界线。 这也是高职人才观、质量观、价值观等观念转变的标志性成果。
——马树超《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讲座》2009年7月7日
即使我们不创示范,教学改革的路我们也必须走! 我院的做法:
平衡三组矛盾
谋求发展。只考虑先进 性,好高骛远、目标不 切实际,发展不讲科学, 叫左倾。 结合院情。只考虑现实性, 过分强调困难,止步不前, 不谋发展叫右倾。
先进性 高等性
现实性 稳定性
强化就业导向,职业能力和教学改革。
促进毕业生就业 就业导向和积极就业政策,学会生存。
一、创示范与高职类型本质
结论: 高等教育大众化培养目标不再是精英,高职教育 培养的目标,具有技术周期短的特征,教学内容 不再稳定,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压缩饼干” 的模式还能持续下去吗?要么适应这种变化,要 么就出局。高职教育改革最大的挑战是冲垮传统 的教学模式,改革标志着“压缩饼干”教学模式 的终结。
发展就需要改 革,改革发展 是长久稳定的 基础。循序渐 进。
平衡结果:观念要到位、步伐宜稳妥;改革先试点、制度能配套 迈小步不停步,掌握节奏、突出阶段重点,在发展中找到平稳点
职业性
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二线联动机制
学院层面
观念更新 教学二级管理(权力下 放,重心下移) 引导专业建设 质量工程措施 组织保障(中心、委) 培养方案指导意见 专家治教 制度配套 校企合作…… 专业建设规划 培养方案制订实施 课程开发试点 落实质量工程 落实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 促进反馈教学管理 改革教学方法……
二、示范专业建设方案
一个故事。背景:首批11个国家示范方案放在网上公示,但没有一个获得批 准 ,修改n遍之后。 ×校长打电话来对我说:“哎呀,我们确实困难啊!我确实写不下去了” 我问他:“为什么啊?”他说:“我的学生,全国招生占50%,我这学生都要 分到全国各地去,那我不得把全国各种情况考虑进来,各地的背景我都要考虑 进来,都要在我的专业或方案里体现。所以,我是一个比较宽的,我不能就说 到我这个地区。”我当时想想,咦,校长讲的很有道理,非常有道理,一些行 业不能指着行业来说,比如对纺织的某所学校来说,不能谈纺织行业服务等等, 不行。我们去找我们的领导、找司长,对司长说,这种情况属实,是否让它通 过呢?领导就说:“不行”。为什么?他说:他如果是这种认识,意味着他的 方案到现在办学理念是个学科化的,因为只有学科化的东西,他强调的是适用 面,而职业化的东西,他首先要强调的一个专门化。我可以通过专门化的针对 性强的这部分而折射出它辐射出来的东西,而不是他直接去学。比如说我们纺 织类的某一所学校,它并不需要针对全国东西南北,包含所有的纺织类型的企 业,学全部需要的东西。比如说只在江苏,那么他就只要分析好江苏地区的纺 织业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他不要去分析新疆的纺织业到底怎么发展,学生不要 考虑新疆有何需求,因为很多东西,技能的思维模式是相通的。 ——摘自范唯在芜湖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校长联席会上的讲话
一、创示范与高职类型本质
类(類):许多相似或相同事物的综合(类型|分类|类别 |分门别类)。类型: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所形成的种类。 一种类型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其他事物不可替代的特质。 正是这种特质,才使高职教育在经济社会建设中起到不可 替代的作用。目前的问题是,我国高职教育很多方面仍然 是普通高等教育的简单复制。如果这一问题不解决,高职 教育就没有必要作为一个单独的类型,因为只要普通高教 课程增加一定的就业取向和职业内涵即可。因此,高职教 育作为一个类型的存在,关键是类型特色创新,它是当前 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逻辑主线。 所以,示范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探索和建立起作为一种类 型而存在的高职教育。这是我们做专业建设方案始终要把 握的前提。
(教育服务市场) 顾客是学生 满足学生就业和 发展的需要 “产品”=课程
提供高职教育 提供毕业生
综合起来 他方中心观念
一、创示范与高职类型本质
5.高技能人才怎么理解(=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①内涵:掌握了熟练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一般包括:有良好的职业道 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并能解决生产实际操作问题;有必要的理 论知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②外延:一般认为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属于高技能人才。 ③培养方式(高技能形成途径):通过反复练习、积累实践经验而获得。 ④所从事的工作及性质: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带有操作性 质的工作。 ⑤标志:要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 高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不是每个专业培养目标非要表述 成“高技能人才”,但不同的表述,要有对应支撑的理由和课程体系。
1深圳方案;2重庆工程方案;3重庆电子工程方案;4江苏农林方案;5北京农业 方案;6金华方案;7新疆农业方案;8杨凌方案;9青海畜牧方案
三、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 从1998年开始,教育部从本科开始用“人才培养 方案”逐渐取代“教学计划”。 人才培养方案是设计专业建设方案的逻辑起点。 示范建设的重点是专业建设;专业建设的核心是 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双师团队建设、生产 性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实施与管理、校企合 作制度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主要环节。 示范建设方案中不是要现在就做出全套完整的人 才培养方案,而是在总结经验和借鉴的基础上, 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类似于课题研究中 的技术路线,这样才知道建设项目和内容是什么。
二、示范专业建设方案
示范专业建设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建设项目的基础条件 第二、建设目标 第三、建设内容 第四、进度安排和预期效果 第五、资金预算
打破学科体系,建立就业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 课程体系,是示范专业建设方案的基本价值取向。示范专业 建设方案相当于项目、课题的申报,所以要像课题开题报告 一样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监测性。
一、创示范与高职类型本质
6.内涵建设抓什么
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凡提到抓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通 常就是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提高质量、抓内涵建设,关键是 抓专业建设(欧美国家没有专业:专业=课程组合)抓教学 管理而不抓专业建设,是本末倒置。中职培养方案是以全世 界一流的教学常规管理培养出的一定是优秀的中职生。这是 为什么要实行教学工作二级管理的根本原因,要将权力下放、 重心下移,以系、教研室为主很抓专业建设。我们要把事情 做正确,更要做正确的事。 专业建设是高等院校发展的龙头;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 的核心;课程开发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和难点。所以,抓 内涵建设、教学质量就是抓专业建设,核心和关键是抓住人 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开发,然后才是全过程的组织实施、配套 保障、质量监控和常规管理。
一、创示范与高职类型本质
7.国家政策如何导向 国家政策 导向
示范性院校建设 引领改革发展,构建作为类型存在的、有 中国特色高职教育。 新评估方案 如何突破“压缩饼干”的模式,突破传统 的评估定位、突破形式主义,强化改革。 教学团队 包括对名师的企业经历要求,教学团队强 化双师结构要求。
国家精品课程
——马树超、范唯《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 建立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模型,可以将之用作管理的工 具,对高职院校办学模式、运行机制和教学过程进行改革设计; 也可以将之作为测量评价工具,对高职院校教育的模式转型程度 进行定量评价。
一、创示范与高职类型本质
2.体现高职教育类型的本质特征是课程
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国际教育标准 分类法》对普通教 育和职业教育是以 课程为依据分类。 ISCED5A是普通 高等教育 ISCED5B是高等 职业教育
要实现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如果课程不改革,就都很难落实。我们可以没 有专业,但不能没有课程;可以没有教材,但绝对不能没有课程,课程始终是职业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核心。 ——姜大源
一、创示范与高职类型本质
3. 高职课程的本质是什么
①高职课程的本质特征是工学结合
②高职课程体系和内容来源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
所以, 16号文件指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叫“工学结合”从理论 上来讲就顺理成章, 这是一个框,在这个总要求下可以结合自身 实际情况创造性运用。“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 求紧密结合……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 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自16号
文件
工学结合不仅是高职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更是高职教育赖以安 身立命的生存方式,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区别于学科型大学的本质 属性。我们各专业怎样?
一、创示范与高职类型本质
4.他方中心观念——高职院校“双市场”和“双产 品” 高职院校
生源市场 就业市场
顾客是用人单位 定位教学质量标 准,满足经济界对 人才规格的要求 “产品”=学生
系、专业层面
克服一个突出困难
课程改革 双师团队建设
经费保障Baidu Nhomakorabea
质量工程 校企合作制度建设
•创造性解决问题 •走校企合作的道路 •不能等靠要、不能以此借口不动 •观念要超前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二、示范专业建设方案
愿景
专业建设方案是对未来的设想,不是对现实的描述! 今天在学院里是看不到的!是经过3年的努力要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