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绪论》(本科第一学期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现代文学史 ppt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史 ppt课件
61
杂文
是文章形式的彻底解放,也是文学精神的深 刻自觉,它是鲁迅对可用于现代中国的一切 文章形式的创造性综合,也是他一生文学成 就的综合显示。鲁迅明确反对现代“文学概 论”之类对各体文章的严格限制,强调既要 发挥各体文章特殊的形式功能,更要注意互 补融合,追求无所顾忌自由驱遣的恢弘气象。
62
中国现代文学史
胡适
31
中国现代文学史
理论建设的三个部分: • 为白话做出重新定位 • 对白话文学形式的探索 • 对白话文学精神的追寻
32
胡适对白话文学的基本观点: 中国文学一向是朝着白话的路走的。古文是 死文字,白话才是今人使用的“活文字”, 才是今人表达情感、思想,进行文学创造的 合用的工具。
33
周作人对思想革命的倡导和推进: •《人的文学》指出新文学本质是对“人”的重新 发现,它的根本目标在于能使人性得以健全发展
56
不愿意想到目前,于 是回忆在心里出土了, 写了十篇《朝花夕 拾》。
——鲁迅
民国本《朝花夕拾》插图
57
中国现代文学史
• “取今复古”的魏晋格 调
• 面对大众启蒙与守住自 我的内心
• 几个不同的发展时期 • 对现代中国文章形式的
创造性综合
58
• 狭义的杂文,又称“杂感”, 是指用现代白话文写作的篇 幅短小手法灵活的“社会批 判和文明批判”
左起:王独清、郭沫若、
郁达夫、成仿吾 37
莽原—未名社 • 《莽原》周刊创刊于1925年4月,是在鲁迅
的主持下与原狂飙社的成员合办的一个刊 物,并由此而形成了一个写作群体,其中 包括韦素园、高长虹、韦丛芜等,创作上 也注重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 • 1925年秋,由鲁迅、韦素园、台静农、李 霁野、曹靖华等又组成未名社

中国现代文学史(一) PPT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史(一) PPT课件
24
第二个十年
① 1930年3月2日左联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 领导下的文艺团体,有茅盾、田汉、蒋光慈、 柔石、丁玲、殷夫等作家。(茅盾的《子夜》 则标志着革命文学的实绩); ②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老舍、巴金、 曹禺、洪深、沈从文、萧乾、张爱玲、钱钟书, 以及京派、海派、新感觉派,如刘纳欧、施蛰存, 穆时英等; ③鲁迅杂文丰收; ④1936年鲁迅逝世。
12
教学大纲
第六讲 丁玲(4课时)
一、作家简介 二、《莎菲女士的日记》重点:莎菲的形象分析 难点:莎菲的情感世界 思考:《莎菲女士的日记》与《狂人日记》的比较
13
教学大纲
第七讲 沈从文及京派小说家(4课时)
一、京派小说 二、海派小说 重点:沈从文《边城》分析 难点:沈从文眼中的“乡下”与“都市” 思考:举例说明京派与海派小说的风格差异
25
第三个十年
①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战爆发; ②文学界形成三个不同的文学区域: 沦陷区、国统区、解放区。 ③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 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④三个区出现的优秀作品。
26
六、现代文学的主要特征要特 征
1、白话代替文言。古典文学中占主流的文学是诗 歌、散文,是用文言进行写作,小说、戏剧不被 视为正宗文学;而现代文学则提倡白话,提倡小 说、戏剧的创作。
39
胡适等一些新文学运动的参加者为使新诗摆脱 旧诗格律的影响,进行了艰苦的努力。
40
• 《人力车夫》是一首胡适创作的白话诗,诗中反映了 一个年少的人力车夫的悲惨生活。这首诗最早发表于 1918年1月15日的 《新青年》(第4卷第1号)上,此 诗后来收入我国第一本白话诗集 《尝试集》中。
诗中描写了一个年少的人力车夫,在饥寒交迫的冬天里, 立在马路旁等候顾客的情景。一位顾客看到年少的人力车夫在 寒风中的样子,对他产生一种怜悯和悲伤之情,不忍坐他的车。而年少的 车夫却向这位同情他的顾客诉说他已经半日没有拉到顾客了,你的心意虽 然好,但是也不能填饱我饥饿的肚皮。这位好心的顾客只好无奈地上了他 的车。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
特点
中国现代文学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人民心声。
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丰富了世界文学的多样性,也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做出了贡献。
02
重要作家及其作品
鲁迅及其作品
总结词
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作品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
详细描述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如《狂人日记》、《呐喊》等,以尖锐的笔触和深刻的 社会洞察力,揭示了社会的种种弊病和国民性的弱点。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对 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学流派与思潮
白话文运动
总结词
白话文运动的发起旨在推动文学语言的现代化,打破文言文的束缚,使文学更加贴近大 众。
详细描述
白话文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文学领域的一场重要变革。它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使文学语言更加通俗易懂,更易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这一运动对中国文学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新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
京派与海派文学
总结词
京派与海派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两大重要流派 ,分别代表了北方和南方的文化特色和风格。
详细描述
京派文学和海派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两大重要 流派。京派文学以北京为中心,代表了北方的文化特 色和风格,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海派文学以 上海为中心,代表了南方的文化特色和风格,注重吸 收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创新。两大流派的差异和特色对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创作提供了规范的语言文字基础,促进了当代文学的传播和发展。
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文化交流与传播
01
中国现代文学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世界了解中国

现代文学史第一学期课件

现代文学史第一学期课件

引言1、中国现代文学及中国现代文学史:是指五四文学革命至新中国成立这段历史时期的文学。

这一历史时期内的文学及文学现象的历史称为。

2、分期:第一时期,五四时期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1917——1927;第二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1927——1937;第三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1937——1949;3、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学,属于新民主主义文学的范畴。

4、特点:(1、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充满矛盾斗争的过程,它在反动派残酷压迫的艰难环境中,在和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文艺思潮的反复斗争中,在不断克服自身的错误和缺点的过程中发展壮大。

(2、中国现代文学立足于中国的社会现实,一方面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文学的优秀传统,另一方面广泛吸取和借鉴外国文学的有益成分,开辟了现代民族化的文学发展的新道路。

(3、中国现代文学成就显著。

出现了许多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和经得起考验的作品,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

各种体裁的作品内容广泛,形式新颖,思想深刻。

发扬五四以来的文学的革命战斗传统,对今天发展社会主义文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一编五四时期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1917——1927)第一章本时期文学史概况一、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开端中国现代文学发端于五四文学运动时期,但以鸦片战争后的近代进步文学为先导。

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整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反映这些变化,出现了以反抗列强侵略,要求挣脱封建束缚为主要内容的进步文学。

太平天国时,‚文以纪实‛、‚不需古典之言‛、‚毋庸半字虚浮‛的改革主张,谭嗣同、夏曾佑,‚诗界革命‛,梁启超,‚新文体‛,诗歌改革方面成就较大的是黄遵宪19世纪末,晚清思想界开展的启蒙运动,将小说推上了传播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前台。

梁启超,‚往往每一书出,而全国之议论为之一变‛;‚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

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

中国现代文学史――绪论

中国现代文学史――绪论

(2)1927——1937,即第二次国内革命 战争时期。这个时期,可以称之为新文学 的发展期。比起上一个时期来,本时期在 文学上的主要收获是:在理论上有了“无 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以及关于文艺 大众化问题的探讨。 (3)1937——1949,新文学的成熟期
三:现代文学的发展脉络 1、五四文学革命 :启蒙当时愚昧的人心 2、20年代蒋光慈、沈得明等人的提倡。宣 传马克思主义,译介苏联作家作品。 3、1928年以后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 导。最终结果:使得文学革命和无产阶级 革命相结合。 4、1937年以后,抗战文艺得到了极大发 展。
(二)现代文学的起止:1919——1949 (即我们所说的现代文学三十年)
1、萌芽: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19年五四运动 前夕,它是晚清以启蒙运动逐步推进的结果,也是新文化运动 的直接产物。 标志: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发表了 《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于1915年9月创刊于上海, 第一卷名《青年杂志》,主编为陈独秀,以向青年进行思想启 蒙为己任,创刊号上发表的《敬告青年》一文,向青年提出了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 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六点希望。) 理论倡导:1917年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第二卷第六号上 发表了《文学革命论》。 开现代文学的先河:1918年,胡适、沈尹默、刘半农在《新青 年》上发表新诗。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 《狂人日记》。
2、分期 准备期: 1917——1919年 上篇: 1919——1949年 现 代文学 下篇: 1949——今天 当 代文学
3、现代文学 (1)1919——1927 新文学的生长期(即五 四运动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特点:第一:这一时期的文学是以大呼猛进的 状态发生、发展着的,文化先驱的切肤之痛使 他们以激进的状态创作。 第二:由于自身深受传统的熏陶因而不可 能完全抛弃传统,造成文言、白话夹杂的情况。 第三:生硬的模仿西方的文学创作。 第四:1921年以后,新的刊物、作者不断涌 现,文坛一派热闹气象,作家:胡适、叶圣陶、 鲁迅、茅盾、冰心、郭沫若、郁达夫等等。

中国现代文学史 绪论

中国现代文学史 绪论

第二节 对启蒙的冷静反观
三、题材的多样化选择 主题的多样性,决定了题材多方面的选择。 中国现代文学的两大基本题材:知识分子题材和农村 题材
第二节 对启蒙的冷静反观
三、文学形式的变革实践 中国现代文学现代化的特征,最突出也最集中地体现 在文学形式(叙事态度、语言实践)的剧烈变革中。 文学形式变革的实践很大程度上又是民族国家的自主 性的体现。 启蒙——欧化:懂与不懂 民族化,群众化:“普及”与“提高”的矛盾,“改 造农民”和“改造知识分子”过程中现代性与封建 性的冲突。
第一节 文学启蒙的意义
三、“现代化”内涵的扩大 鲁迅和周作人循着民族、国家现代化和人的现 代化的方面扩大和深化了现代化的内涵。
鲁迅:《中国地质略论》、《摩罗诗力说》、 《文化偏至论》、《破恶声论》 周作人:《平民文学》和《人的文学》
第一节 文学启蒙的意义
周氏兄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造国民灵魂的重 要命题,极大地突出了中国文学中“个人现 代化的内涵和意义。 ”五四“文学革命乃至抗战爆发前的各种文学 思潮,着重强调的是文学与社会改造的密切 联系,文学在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思想启蒙 作用。 抗战以后,文学启蒙由抽象个人转向具体的社 会大众;个人的现代化开始让位于国家和民 族的现代化。



第三节 国家现代化及文学的新要求
三、30年代中期后形成的三个审美空间 沦陷区文学:张爱玲与钱钟书(上海沦陷区) 国统区文学:呐喊——沉思,形式的现代化追求 解放区文学:文学的民族形式问题——文学与建国问 题。农民问题,疏离世界潮流,走向民族化与政治 化相结合的道路
第四节 现代化的中断与变异:中国现代文学前、后期的形成 一、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分化” 现代化问题是伴随着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感而产生的。 现代化的主题是在个人觉醒和民族振兴这两条基本脉络中交替 发展与演进。 表面地看,个人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的矛盾是在1927年前后 公开化。 现代化进程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分化,国家与社会共同体的分化, 不同利益集团的分化,不同文化集团的分化,知识领域的分 化等。 真正导致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断与变异,以致改变中国现代 文学的基本格局和走向的是抗战。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绪论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绪论

• • • • •
五、实践的方法 (一)分组讨论法 20个小组,抽签准备 现代作家作品介绍: 鲁迅、沈从文、郭沫若、茅盾、巴金、老 舍、曹禺、张爱玲、徐志摩、闻一多、丁 玲、赵树理、艾青、戴望舒、周作人、钱 钟书、朱自清、郁达夫、胡适、 臧克家 • 要求:就作家生平事迹或艺术风格、思想 风貌、作品人物等方面进行解析。每组2-3 人分述,台上讲析。满分10分记成绩。
中国现代文学史
绪论
• • • • •

• • •
一、中国历史的分期与中国文学的分期 (一)中国文学分期 中国文学:包含古代、近代、现代、当代文学。 古代(古典)文学:先秦——清朝末期的文学(1840年 前)。 近代文学:1840年-1917年的文学,是古典文学向现代 文学的过渡时期。是文学现代性的累积时期。 现代文学:1917年——1949年创作的文学(40年代前称 “新文学”)。也有的将1917年后的文学统称为现代文学。 当代文学:1949年7月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以后创作的文学 。 (二)关于现代文学课程: 1932年周作人在清华大学讲新文学的源流,是现代文学 作为学科研究的开始;1940年代,朱自清把现代文学作 为中文系课程开设,一直延续至今。现为中文及相关专业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
响)
• 1、西方知识观念对文学的促进 • 西学东渐,中国知识分子逐步接受西方的近代科学观念,以此为基点 思考国家和民族命运,变革和维新成为时代主潮。 • 2、社会变革对文学的促进 • 晚清社会组织机构的变革,引起文化机制和文学的变化。 • 1)文学活动和创办报刊有了法律保障,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规 定了言论、著作、出版等自由。 • 2)具有大众化、平民化、民主特征的现代出版业逐步兴盛, 为文化 和文学的普及奠定了传播基础。 • 3)知识分子传统地位和角色的转换(科举制度的废除),社会出现了 知识分子为主体的自由撰稿人队伍,出现了职业作家群。 • 4)文学平民化、大众化的价值取向, 文学成为民众文化参与的工具, 培养了多样化的读者群。 • 3、文学自身发展的促进。 • 古典文学的式微,新的文学形式的孕育。

中国现代文学课件 中国当代文学绪论

中国现代文学课件 中国当代文学绪论

二、当代文学分期



习惯上有三种分法: (一)三分法: 第一阶段:1949——1978,以工农兵文学 思潮为主。 第二阶段:1978——1989,文学摆脱了政治 的束缚,但仍带有强烈的共名化特征。 第三阶段:90年代——至今,文学进入无名 化时期。


(二)三分法(2) 第一阶段:1949——1966,十七年文学。 第二阶段:1966——1976,文革文学。 第三阶段:1978——至今,新时期文学。
Hale Waihona Puke (二)抗战以来的战争文化传统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人民大众作为民族解 放运动的最主要的承担者,成了知识分子服务和 歌颂的对象;另一方面由于抗战而建立起来的统 一战线也使国家和党派的权力正面渗透进文学领 域。在这种情况下,启蒙文学受到了质疑,为战 争服务的战争文化传统形成并逐渐取代了启蒙文 化传统的主导位置。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 座谈会上的讲话》标志着战争文化传统成为主导 文学发展的规则。

3、丁玲代表的揭露派。这一派别以揭示 现实中的黑暗为特点,代表人物是丁玲和40 年代的王实味。在40年代延安整风运动期间 这一派别就受到批判,解放后这一派别继 续受到压抑,并最终随着丁玲、陈企霞被 打成右派而消失。

(二)工农兵文学思潮内部派别
工农兵文学思潮要求文学以歌颂为主,为 工农兵服务,在语言形式上采用人民大众 的口语。这些都使知识分子的话语形式开 始衰退。40年代工农兵文学思潮内部发生分 歧,出现了三个派别:

1、赵树理代表的方向派。这一派别体现 了毛泽东的文学思想,是解放区大力提倡 的一种文学模式。赵树理本人的创作也被 看作是解放区文学在创作实践上的一个胜 利,代表了文艺发展的方向。解放后,方 向派继续得到官方支持。并且在这一派别 内不断有体现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旗帜性人 物出现——先后有赵树理、柳青、浩然。

中国现代文学史全-PPT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史全-PPT课件

• 蒋光慈、钱杏村1928年1月办《太阳》月刊,李初梨、

• • • •
冯乃超、彭康办《文化批判》,共同倡导“革命文学”。 胡适、徐志摩、梁实秋等人1928年3月办《新月》月 刊,倡导自由主义文学。还有朱光潜、沈从文、萧乾等。 国民党中央宣传部1929年9月提出“三民主义文艺”, 潘公展、朱应鹏发表《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宣言》。(147 -149) 第二个十年文学思潮的特征:1、政治化;2、马克思主义 文艺理论的运用;3、多种文学倾向的竞争。(147) 鲁迅、茅盾的处境。(149) “左联” 即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 海,成员有鲁迅、冯雪峰、郭沫若、郁达夫等50余人。鲁 迅作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讲话》。他们的纲领是:反 对封建阶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文艺,从事无产阶 级文艺的产生。后来,他们办有《拓荒者》、《萌芽月刊》 等刊物,在日本设有分盟,在国内一些城市设有小组,在 北平设有“北方左翼作家联盟”,吸引了一批追求革命的 青
• 语丝社:1924年11月成立于北京,办有《语丝》周刊, •



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冯文炳、俞 平伯等,针砭时弊的小品文(语丝体)。(122)莽原社、 未名社、沉钟社、湖畔社。(18) 胡适的文学理论 1、白话文学论:1916年在美国留学即 提出这个观点;2、历史的文学观论。(19-21) 周作人的文学理念 1、人的文学:1918年12月发表于 《新青年》;2、平民的文学:1919年1月发表于《每周 评论》(仲密)(21-24)1923年出版<自己的园地>. 对林纾、“学衡派”、“甲寅派”的斗争 1、林纾(琴 南),《荆生》(10)。2、学衡派:因1922年创刊于南京 的《学衡》而得名,梅光迪、胡先驌、吴宓,主张用伦理 道德来凝聚中国(文化保守),他们受到了鲁迅等人的批 判。(11)3、甲寅派:因章士钊复刊的《甲寅》而得名, 认为白话文不能代替文言文,《评新文学运动》,与新文 化运动者发生争论。(10-11)复古派的观点也有其合理成 份。 第一个十年文学的特点:理性精神的显现、感伤情怀的流 行、主体个性的张扬、多种方法的尝试。(24-30)人与文。

《中国现代文学史全》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史全》课件

1 2 3
推动思想解放
中国现代文学通过反映时代变迁和社会矛盾,促 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 础。
塑造民族精神
中国现代文学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 吸收西方文学的营养,塑造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民 族精神。
引领文化潮流
中国现代文学在文学形式、语言风格等方面不断 创新,引领了中国现代文化的潮流,成为文化发 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中国现代文学史全》ppt
课件
• 中国现代文学史概述 • 重要作家及其作品 • 文学批评与理论 • 文学的影响与价值 •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目录
CONTENTS
01
中国现代文学史概述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新媒体与文学融合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现代文学将更加注重与新媒体的融 合,拓展文学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
研究领域与学术前沿
跨文化研究
将中国现代文学置于全球视野下,研究中外文化交流 与碰撞,挖掘中国文学的国际影响力和价值。
文学与科技
关注新技术对文学创作、阅读和传播的影响,探索文 学与科技的融合与创新。
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现代文学的价值与意义
反映时代变迁
中国现代文学通过作品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时代变迁和历史 进程,为后人了解和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启迪心灵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关注人性、情感和社会问题,启迪人们 思考人生和价值观,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
传承中华文化
中国现代文学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创新 和发展,使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上保持活力和影响力 。

绪论13-14-1.ppt1.ppt新1.

绪论13-14-1.ppt1.ppt新1.

16




上述三股力量成了影响30年代文学多向发展的有力因素, 现今的文学史文本基本这样描述: 由于国民党党制文艺的苍白无力,在文坛上占主流地位 的是左翼文艺和自由作家的创作,他们之间的文化纷争、 竞争使三十年代的文坛呈现出复杂错综的总体态势。 30年代文学是20年代文学的发展和变化。其整体特点是 走向成熟。 30年代文学成熟的具体标志有两点: 第一点,文学多元化 第二点,出现了一批优秀作家和作品
9


二是出现了影响巨大的新文学作品: 本期特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文艺观并 存。


原因:
(1)上一个时期批判了旧的封建文学观念,出 现了思想大解放的时期,是五四思想解放运动带 来的成果。 (2)新文学处于探索期,各个作家进行不同角 度的探索。 (3)当时没有一个统一的政府,军阀各占一方, 作家相对自由。


10
新文学社团的兴起




文学革命经过初期的理论倡导和创作实践, 1921年起显示它的广泛影响。 1921年以前,全国还没有一个纯文学团体,而在1921到1925年间, 全国各地大概有一百个新文学社团及刊物。 1、文学研究会( “人生派” ) 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主要成员 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 王统照、许地山、孙伏园、叶绍钧等 12人,后来发展到170多人。 机关刊物《小说月报》。 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 创作方法现实主义。 文学研究会是新文学运动中成立最早、影响和贡献最大的文学 社团之一。


21
四、1949----1976年(50--70年代文学) 新中国成立后文学 分两个阶段:17年文学 文革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件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件

绪论(3)
三、现代文学的主要特征 1、 白话代替文言。古典文学中占主流的文学 、 白话代替文言。 是诗歌、散文,是用文言进行写作,小说、 是诗歌、散文,是用文言进行写作,小说、 戏剧不被视为正宗文学; 戏剧不被视为正宗文学;而现代文学则提倡 白话,提倡小说、戏剧的创作。 白话,提倡小说、戏剧的创作。 2、人性意识的觉醒。古典文学是非人的文学, 、人性意识的觉醒。古典文学是非人的文学, 现代文学是人的文学。周作人提出“ 现代文学是人的文界性。 入世界文学的范畴中。它不是孤立的, 入世界文学的范畴中。它不是孤立的,是在 吸收其他国家文学的基础上而形成的。 吸收其他国家文学的基础上而形成的。
二、文学革命爆发的文化背景
1840年鸦片战争后 年鸦片战争后, 1 、 1840 年鸦片战争后 , 清朝廷的一些有识之士 已经看到了中国国力的严重不足, 已经看到了中国国力的严重不足 , 他们最先 产生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和追赶世界潮流、 产生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和追赶世界潮流 、 拯救中华的紧迫感 。 在中国文学现代化观念的变革中, 2 、 在中国文学现代化观念的变革中 , 首功应归 诸梁启超。 诸梁启超 。 他以文学评论家的身份首先提出 诗界革命” 文界革命” 了 “ 诗界革命 ” 、 “ 文界革命 ” 、 “ 小说界 革命” 革命”。 白话文运动。 3、白话文运动。 清末民初域外小说的翻译和输入。 4、清末民初域外小说的翻译和输入。
3、现代印刷和出版业的发展,晚清报业与专门 现代印刷和出版业的发展, 文学杂志的出现, 文学杂志的出现,加之现代稿费制度的规范 为职业作家的出现提供了经济保证。 化,为职业作家的出现提供了经济保证。 科举制度废止后, 4、科举制度废止后,终止了知识分子的仕进之 途,一大批读书人被抛进了自由知识分子的 境地。此时出现了以“思想” 写作” 境地。此时出现了以“思想”和“写作”作 为谋生手段、 为谋生手段、体现其自身独立价值的新的途 径,他们有了新的活动空间。 他们有了新的活动空间。 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5、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 契机。 契机。

中国现当代文学绪论PPT参考

中国现当代文学绪论PPT参考

2021/3/10
授课:XXX
4
▪ 其三,“文学现代化”所发生的最深刻并具 有根本意义的变革是文学语言与形式的变革, 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美学观念与品格的变革。 (文学语言与形式的更新)
2021/3/10
授课:XXX
5
现代文学的起点
▪ 五四与新文化运动: ▪ 1919年的五四: ▪ 阶段性的概念——1915年《青年杂志》(第
纪中国所发生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
教育、思想、文化的全面现代化”的历史进
程相适应,并且是其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
分,而在促进“思想的现代化”与“人的现
代化”方面,文学更是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因此,本世纪中国围绕“现代化”所发生的
历史性变动,特别是人的心灵的变动,就自
然构成了现代文学所要表现的主要历史内容。
2021/3/10
授课:XXX
10
抗战与三次内战时期
▪ 文协: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 敌协会成立
▪ 讲话:《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942年5月,毛泽东:人民文艺——文学服 从于战争服务于战争,是时代需要和神圣职 责,文/3/10
2021/3/10
授课:XXX
7
二 现代文学的分期
▪ 1 五四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171927)
▪ 2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
▪ 3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1937-1949)
▪ 4 新中国和文革时期 (1949-1976)
▪ 5 新时期
(1976- )
2021/3/10
二期该为《新青年》)创刊到1921年文学研 究会的成立
2021/3/10
授课:XXX

中国现代文学史:绪论

中国现代文学史:绪论

Company Logo

三、1930年代文学与两种“人”的声音 Contents 的对话、激荡、交融
1. 人文主义文学思潮
Click to add Title
Click to add Title
2. 左翼革命文学
Click to add Title
民众为鲁迅送灵
Click to add Title
Company Logo

李贽:“道不离人,人不离道” “人道即是天道” “吃饭穿衣,即是人伦物理”
Company Logo
二、人的发现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动力与内涵,就是对“人”的 现代性的发现,现代人对自我的认识、发展与描 绘,人对自我发现的对象化,即“人”的观念的 现代性演变;这是贯穿与推动20世纪中国文学发 展的内在动力。
Company Logo

有儒家人学观,就有古代千年繁若星汉的 言志抒情之作; 有老庄“适性逍遥”、“虚静恬淡”论, 就有陶渊明、王维、苏轼、马致远等人的 清新脱俗; 有禅宗“心性”、“禅悟”说,才有以诗 谈禅、以禅趣入诗,才有“妙悟”、“顿 悟”、“性灵”、“神韵”说。
Click to add Title
Click to add Title
Click to add Title
周作人
Company Logo

“五四”新文化中影响中国的西方人学思想: 1. 易卜生:《玩偶之家》 2. 卢 梭:《忏悔录》 3. 尼 采: “上帝死了” 4.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学”
✿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配套教材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16

中国当代文学绪论-PPT文档

中国当代文学绪论-PPT文档
大学教育教什么?
1、 把学习作为学生精神快乐的源泉 来开发,使学生形成以学习为快乐的 心理和精神需求 2、培养三大能力:思考力、表达力、 实践力 思考力:记忆力、理解力、分析力、 判断力、综合力 表达力:口头表达力、文字表达力 实践力:社会实践力、专业实践力
必读书目
1、胡风《时间开始了》 2、巴金《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故事》 《随想录》 3、沈从文《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 4、周立波《山乡巨变》 5、赵树理《锻炼锻炼》 6、柳青《创业史》 7、杜鹏程《保卫延安》
二、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及其发展规范
1.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
第一次文代会:《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规定 的中国文艺新方向为全国文艺工作的方向,这次大会被 一般的文学史著作称为“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 战后的文学观念 • 文学观念由军事轨道转入政治轨道,两军对阵的思维 模式具体地表现为片面强调阶级斗争的教条模式。 • 从文学创作的方面来看,当时的大多数作家在军事胜 利的鼓舞下,确实有投合战争文化心理的积极性。 • 以战争为主要特征的文化规范及其文化心理与和平时 期经济建设的不相适应性,在五六十年代不是没有引 起有关国家决策者的注意。
60、王安忆小说、《叔叔的故事》 61、王朔小说、《动物凶猛》 62、苏童小说 63、史铁生小说、散文、《我与地坛》 64、王家新《帕斯捷尔纳克》 65、翟永明诗歌、《女人组诗》 66、严歌苓《少女小渔》 67、朱苏进小说、《绝望中诞生》 68、海子诗歌
69、张承志小说、散文、《残月》 70、张炜小说、《九月寓言》
2.战争的规范性
“五四”以来的新文化逐渐改变了前一阶段
以启蒙为主要特征的规范,并在实践中逐渐 形成新的以战争为主要特征的规范。
从文学史的发展来看,战争文化规范的建立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
木,对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梁实秋的散文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 品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挖掘美好与哲理,给人以宁 静与启迪。如《雅舍小品》系列文章,通过对雅 舍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
悟与热爱。
散文的影响与发展
对读者审美的影响
对后续创作的启迪
文化传承的意义
现代散文以其丰富的类型与深刻的内涵,对读者 的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拓宽了读者的阅 读视野,提高了读者的审美品味,促进了文学素
现代文学的诞生奠定了舆论基础。
白话文运动的兴起
白话文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旨在推广白话文作为文学创作的主要语言。 这一运动推动了文学语言的现代化,为现
代文学的创作提供了重要工具。
代表性作家
鲁迅及其《狂人日记》
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其《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白话文短 篇小说,通过狂人的形象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对现代文学 产生了深远影响。
的独特魅力。
随笔的随意与深刻
随笔以其形式自由、内容广泛而著称,强调作 者随感而发,表达对生活、自然的独特见解。 如周作人的《苦雨》,以雨为引,探讨人生苦 短与淡然处之的生活哲学,展现了随笔的深刻
与随意并存的魅力。
杂文的社会批判
杂文以短小精悍、针砭时弊为特点,通过对社 会现象的深刻剖析与批判,展现作者的思想深 度与社会责任感。如鲁迅的《热风》,以其犀 利的笔触揭露社会黑暗,呼唤民众觉醒,是杂
城市与乡村的对比
在现代诗歌中,城市与乡村的对比成为了 一个重要的主题。诗人们通过不同的视角 和手法,展现了城市与乡村的不同面貌和 生活方式,反映了时代变迁中的社会现实。
爱情与革命的诗篇
爱情与革命是现代诗歌中常见的题材。诗 人们以真挚的情感和崇高的理想,歌颂了 爱情的甜蜜与伟大,同时也表达了对革命 事业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

《中国现代文学史》绪论上课用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史》绪论上课用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史 绪论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 内容与目的 中国现代文学史是全国高等院校汉语言 文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 程讲授1917——1949年中国文学发展的历 史轨迹、基本特征,作家的生平事迹、创 作观念、审美情趣,作品的思想内涵、艺 术特征,文学流派的风貌,使学生从文学 本体、历史语境、文化视角等方面具体地 理解和把握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知识和重 要作品。
方法
• 首先要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学科性质、 研究的范围有大致的了解。 • 要了解现代文学史产生、发展的过程和规 律,各个时期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论争的 概况和种种文学思潮或流派的兴衰、特点 及影响。 • 要了解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艺术成就和他们在新文学史上的地位、影 响,学会对重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 征作比较细致的分析。
4 、第二个阶段新文学思潮特征
•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发展壮大,仍占主潮地 位。 • 浪漫主义大大减弱。 •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有所发展。
第二个十年文学的主要特点
1、总主题: 阶级解放和民族解放 2、主要特点: 文学思潮的空前政治化。 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在文体上起决定性的作用。 左翼文学与自由主义及其他多种倾向的文学 彼此对立竞争,又共同丰富这一时期的创作。
2、左翼文学思潮的高峰: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与成就
成立: 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主 要发起人有鲁迅、沈端先、冯乃超等,简称“左 联”。 理论纲领: “我们的艺术是反封建阶级的,反资产阶级的,又 反对失掉了社会地位的小资产阶级的倾向”,并且 表明“援助而且从事无产阶级艺术的产生”。大会 上鲁迅作了《对于左翼作家的意见》的讲话。 主要刊物: 《拓荒者》、《萌芽月刊》、《北斗》等。 1936年左联解散。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上完整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上完整课件
详细描述
巴金及其作品
总结词
语言幽默,作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详细描述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幽默大师,他的作品以幽默诙谐、生动逼真而著称。他的代表作包括《茶馆》、《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这些作品通过对北京市民生活的描写,展现了城市的发展和变迁,并提出了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和认识。
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为了推动文化革新和思想解放,发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
影响
代表人物
左翼文学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强调文学的社会责任和政治意识。
总结词
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民族危机深重,左翼文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兴起的。
起因
鲁迅、茅盾、巴金等。
代表人物
左翼文学强调文学的社会责任和政治意识,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命运和斗争,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提供了思想武器。
影响
白话文运动打破了文言文的束缚,使得文学作品更加贴近人民群众,促进了文学的大众化和现代化。同时,也为后来的新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
总结词
白话文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中国文学从文言文向白话文的转变,促进了文学的大众化和现代化。
起因
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为了推动文化普及和文学革新,发起了一场白话文运动,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进行文学创作。
西方文化的传入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括思想观念、文学理论和创作技巧等方面。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个方面的变革紧密相连,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
历史背景
03
晚期现代文学(1938-1949)
抗战文学和解放区文学占据主导地位。代表作品有《四世同堂》、《白毛女》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 绪论——1-2周 ②第一编——约5周左右 ③第二编——约4周左右 ④第三编——约2周左右 第18周后——期末考试
4
5、配合正常教学环节的几 件事情
课堂纪律 课代表、班级公共信箱 考勤的具体实施方法
5
“绪论”思考题: ①现代文学“现代性”的本质是什么? ②请总结新文化运动在对待传统文化
和外来文化方面的利弊得失。 ③在继承传统文化和借鉴外来文化方
阅读教材和原著是现代文学史 学习的基础。
2
3、老师讲课主要内容和形式: 讲课以讲解课程重点为主,配合必要的
作家生平声像资料或影视资料,以增强 教学效果。 每次上课之前会布置一些需要同学们思 考的问题,然后在课上带着问题进行研 讨式学习。 笔记只记重点,讲完一章可以发送讲稿。
3
4、教材重点说明 教材重点(见教材具体内容)
12
2、欧洲的文艺复兴和中国的新文化运动 的联系与区别(请同学们参与思考)
文艺复兴:约14世纪—17世纪,是西欧 新兴资产阶级首先在思想文化领域发动 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新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是从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文 化开始的。
13
从文化观念上看:文艺复兴是向中世纪 告别,就是人向神的告别。
的)、审美的。 要有广度和深度,主要是精神层
面的探寻,不能只是就文学而谈 文学。
8
三、现代文学的文化蕴涵: 关于文化: 钱穆:“譬如一人的生活,加进长时间的绵延, 那就是生命。一国家一民族各方面各种样的生 活,加进绵延不断的时间演进,历史演进,便 成所谓‘文化’。因此文化也就是此国家民族 的‘生命’。”——《中国文化传统之演进》
现代文学的文化蕴涵 现代文学在中国文化转型时期的特殊作用:借 鉴西方文化,向现代化方向转型。
9
中国文化的三个转型期: ①先秦:由贵族文化向士族文化转 型 ②唐朝:佛教的融入 ③五四时期:封闭性的中国文化被 迫接文化发展对比: 1、封建社会的历史: 欧洲中世纪:公元8世纪—15世纪,约七、
八百年的历史。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统 治工具是天主教,是欧洲文明史上比较 贫乏的时期,也是欧洲的黑暗时代。
11
中国封建社会:公元前221—公元1911年 长达两千多年,出现了许多中国社会的 繁盛时期,大一统封建国家占主导地位, 统治中国的精神工具主要是具有深厚哲 学、伦理内涵的儒家学说。而且成为世 界古老文明的惟一一个延续性文化,复 杂繁复、博大精深、根深蒂固。
16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7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18
面的现实思考。
6
绪论
一、什么是现代文学? 现代文学的时间界定:1917-1949
①1917-1927年 ②1927-1937年 ③1937-1949年 “现代”的含义:思想观念的现代化, 特别是对“人”的认识的现代化,集中 体现在现代作家的追求中。
7
二、关照现代文学的视角: 文化的、历史的、人文的(人性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与课程学习有关的几项说明:
1、课程成绩的分数组合:
Δ平时成绩共40分(开卷):
包括考勤、作业(提问或测
验)、讨论等25分左右、论文 15分左右。
Δ期末闭卷考试:60分。
1
2、本课程教学的特点: 自己阅读原著、教材和相关文
学评论资料、听老师讲课、课堂提 问、讨论、外出考察实践等形式相 结合。
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源自何处?能否告别? 怎样告别?
14
学习拓展: 1、3个三十年: 1919-1949 1949-1979 1979-2009 2、三“律”: 法律、自律、他律
15
《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传统的文学基础 课,是文学学科中的历史部分。
“历史是人类精神的故乡。科学强 调客观规律,艺术注重主观情感,人文 则既有深刻的理性思考,又有深厚的情 感魅力。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不能没有 科学,也不能没有艺术,更不能没有人 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