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3-6《观察云》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3.6《观测云》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3.6《观测云》教案一. 教材分析《观测云》这一节内容位于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六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云的形状、颜色和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观测云的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但对于云的观测和记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云的特点,教会他们如何用语言准确地描述云的形状、颜色和变化。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云的形状、颜色和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用语言准确描述云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云的形状、颜色和变化的观察和描述。
2.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观察云的特点,培养学生用语言描述云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云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准备云的观测记录表。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云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云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云的观测记录表,引导学生了解观测云的方法和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云的观测,要求他们用语言准确地描述云的形状、颜色和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描述不当之处。
4.巩固(5分钟)学生互相交换观测结果,讨论云的形状、颜色和变化的规律。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云会变化?引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欲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观测云的方法和技巧。
7.家庭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课后继续观测云,并用语言描述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8.板书(5分钟)教师用黑板和粉笔板书云的形状、颜色和变化的关键词,方便学生记忆和回顾。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的时间:导入:5分钟呈现:10分钟操练:10分钟巩固:5分钟拓展:5分钟小结:5分钟家庭作业:5分钟板书:5分钟总时长:45分钟教学情境分析:在进行《观测云》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我采用了图片和视频资料作为导入。
作文《观察云的形态变化》
观察云的形态变化篇一观察云的形态变化话说那天,我正跟室友大眼瞪小眼,准备点外卖解决晚餐问题,突然,窗外的天空吸引了我的目光。
可不是嘛,平时我压根没注意过天上那些“棉花糖”,那天它们却格外精彩。
先是一群小白云,毛茸茸的,像刚睡醒的小狗,懒洋洋地飘着。
我琢磨着,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积云吧?书上说的那些什么“对流云”啊“垂直发展”啊,听着挺高大上,但在我眼里,它们就是一群可爱的小家伙,互相追逐嬉戏,有的还排成一列,好像准备走“集体舞”似的。
这时候,我突然想起我小时候,奶奶带我去乡下,那里的天空啊,简直就是云的海洋!各种形状的云都有,有的像棉花糖,有的像小兔子,有的像威武的大狮子,我那个时候脑子里全是童话故事,觉得每朵云都藏着小精灵,在上面开派对。
然后,那些小白云开始慢慢变化,边缘变得模糊,好像被人用水彩笔晕染开一样。
接着,它们逐渐汇聚,连接在一起,变成一大片灰蒙蒙的云层。
我拿出手机,翻出以前拍的那些照片,那些童话故事瞬间被风吹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莫名的紧张感。
天气预报没说要下雨啊,这架势,是要来场说下就下的暴雨吗?我赶紧跑到阳台,仔细观察。
云层越来越厚,颜色也越来越暗,隐约能看到闪电的预兆。
我心里那个慌啊,赶紧把阳台上的衣服收起来,生怕被淋湿了。
室友还在那儿乐呵呵地选外卖呢,我一边催他快点,一边暗自庆幸自己机智地观察到了云的变化。
篇二观察云的形态变化暴雨最终还是来了,哗啦啦的,跟天上开了闸似的。
我跟室友躲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暴雨,想着刚才那些云的变化,真是感慨万千。
从毛茸茸的小白云,到厚厚的灰黑色云层,这变化之快,简直让人应接不暇。
看来,那些云可没那么简单,它们的变化蕴藏着不少玄机。
这雨下得酣畅淋漓,洗刷了城市的喧嚣,也洗刷了我对天空的最初印象。
我记得以前上学的时候,老师教我们区分各种云,什么卷云、层云、积雨云,各种专业术语把我搞得云里雾里。
现在看来,那些理论知识虽然重要,但不如自己亲眼观察来的直观和深刻。
教科版(2017)科学三年级上册 6 观察云课件 (5)(共27张PPT)
均匀成层、灰色似雾的云
从层云上方 看到的景象。
层云有时会把山体和高层建筑笼罩住,往往预示着会落下 毛毛雨或细雪。
纤维、羽毛状的云
卷云的出现大多预示着晴朗的好天气。
下图分别是哪种形态的云?
层云
卷云
积云
2 观察云量
小挑战:根据天空中云量的多少,描述下图是什么天气。
气象学家区分晴、多云和阴的标准
A.很可能会下雨
B.接下来是晴天
C.不能推断天气变化
3.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阴天的是( C )。
A
B
C
二、思考 航迹云是怎样形成的?
当飞机或飞行器从高空 飞过时,飞机排放出来的尾 气中包含大量的水蒸气,水 蒸气遇冷凝结,就会形成航 迹云。
你学会了吗?
3.6观察云
聚焦
谜语
形状像浓烟, 变化万万千, 雨雪是它造, 能挡日和天。
云
云是怎样形成的呢?
小水滴或小冰晶漂浮 在空中形成云
思考:怎样观察云?
云的形状
云量
探索
1 云的形态
(积云)
(层云)
(卷云)
大团、堆积的云
当 积云 少且分散的时候,预示着好天气; 积云也可能发 展成积雨云,从而带来雷雨。
观察方法:把天空当成一个圆,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 充到这个圆面内,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下图分别属于哪种天气呢?室外观察云
拓展
气象雷达
一、选择题。
1. 我们可以把均匀成层、灰色似雾的云称为( B )。
A. 积云
B. 层云 C.卷云
2. 当天空中出现右图所示的云,我们就知道( A )。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三年级上册科学6.观察云
6.观察云【教学目标】1.知道云是由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构成。
知道云的三种主要形态,并能根据自己的观察给云分类。
2.学会画出云的基本形状,学会观察云的科学方法。
3.对云的观察产生浓厚兴趣。
4.知道云量的观察对人类的出行、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通过探究,学生认识到空气是真实存在的一种物质,空气的各种基本特征。
【教学准备】不同形状的云的图片,白纸板、分组材料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1.教师展示课件,猜谜导入,提出课件上的谜语让学生猜答案。
2.揭示谜底,并解释云的形成是由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构成。
3.知道了云的构成,那我们今天来好好认识云这位新朋友,板书:观察云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1.室外观察云。
(1)教师将学生分组,分发白纸板,先布置任务,让学生观察天上云的形状,画在纸板上。
(2)教师回到教室展示图片云的三种主要形态,让学生拿出自己小组画的形状与图片对比,判断刚刚自己小组观察到的云属于哪种形态。
2.填写天气日历。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三种记录分类。
(2)学生参照记录分类,判断今天该如何记录,填在自己的天气日历上。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1.教师提出问题:大家所画的云的样子是相同的吗?如果不同我们是根据什么来判断云的形态的呢?2.学生交流讨论,并汇报结果。
3.总结:根据云的形状和多少来记录。
教科版新三上科学教案4.完成随堂学,巩固知识。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将云量的记录填充在天气日历中,并坚持每天观察云量。
【板书设计】观察云【教学反思】云是学生都很熟悉的东西,但真正让学生能准确地用“晴、多云、阴”描述云量的多少,就有点困难。
往往学生不能分清楚的是多云和阴这两种天气。
利用书本上的三个圆圈认识云量是一个难点。
本节课另一个难点是让学生对层云、积云、卷云有一个准确的判断。
这个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过远,学生理解起来需要的时间较长,书面上的判断容易,但实际观察时又拿不定主意。
在攻克这些教育难点时,让我深深感受到,在科学课堂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和探索的能力,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和鼓励学生敢猜、敢想、敢说、敢做的探究意识,并提高知识的应用率。
3-6《观察云》教学反思(3篇)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观察云》教学反思(1)在完成了《观察云》这一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设计后,我进行了深入的教学反思,旨在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为未来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以下是我对本次教学的几点反思:一、教学目标达成情况首先,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践,理解云的基本形态(积云、层云、卷云)以及云量与天气状况(晴天、多云、阴天)的关系。
他们能够运用图文记录的方式,对观察到的云进行记录和分类,达到了科学概念目标和科学探究目标的基本要求。
二、教学过程的亮点1.实地观察与体验:将课堂移至室外,让学生亲自观察天空中的云,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理解知识。
通过实际观察,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云的多样性和变化性。
2.图文记录与对比:在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通过画图和文字描述的方式记录他们观察到的云,并与教科书上的图片进行对比。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判断力。
3.小组讨论与合作:在研讨环节中,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交流各自观察到的云的形状和云量,以及这些观察结果如何与天气状况相联系。
小组讨论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促进了他们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三、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1.观察工具的不足:在室外观察时,部分学生因为没有合适的观察工具(如望远镜或放大镜),导致观察效果不够细致。
未来可以考虑为学生准备一些简单的观察工具,以提高观察效果。
2.观察时间的限制: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学生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观察云。
这可能导致他们无法充分观察到云的连续变化和多样性。
未来可以考虑将观察活动延伸至课外,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观察和记录。
3.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个别学生由于兴趣不浓或基础薄弱,参与度不高。
针对这种情况,我需要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加关注这些学生的需求,采取更多的措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评价方式的单一:本次教学主要采用了图文记录和小组讨论的评价方式。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观察云》|教科版
在课堂实践活动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云与天气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观察云的特征来预测天气。这一点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针对这一点,我将在后续的教学中,逐步增加问题的难度,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观察云的方法:教授学生如何观察云的形状、高度、颜色等特征,并学会用简单的词语描述。
3.云与天气的关系:探讨云与天气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天气预测方法,如通过观察云的形状、高度和变化来预测天气。
二、核心素养目标
《观察云》章节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
1.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观察云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描述、记录和解释自然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云的基本概念。云是由水蒸气凝结而成的,根据形状和高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云不仅是天气变化的信号,还是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云与天气变化的关系,了解云在预测天气中的作用。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云的分类和云与天气的关系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图片比较和实际案例来帮助大家理解。
2.信息处理能力:学会收集、整理和分析与云相关的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预测天气变化,提升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处理能力。
《3.6 观察云》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上册
《观察云》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云有更深入的认识,了解云的形成、种类及其变化规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二、作业内容1. 观察记录:学生需每天记录当天的天气预报,特别关注云量的变化,并拍照或画图记录云朵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每周总结一次,分析云量的变化与天气变化的关系。
2. 实验探究:学生可利用家中设备进行简单的实验,如通过加热盐、冰、水等物质,观察其形态变化,探究云的形成过程。
将实验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3. 查阅资料:学生可通过查阅书籍、网络等途径,了解云的形成、种类、作用及其与气象关系等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4. 制作云模型:学生可发挥想象,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简单的云模型,如泡沫塑料、纸片等,了解云的形态和结构。
三、作业要求1. 观察记录需真实、连续、全面,每天至少记录一次。
2. 实验探究需在家长陪同下进行,确保安全。
观察记录要详实,并注明时间、材料等。
3. 查阅资料需独立完成,记录所获取的知识和信息。
4. 制作云模型需发挥创意,注意安全和卫生。
作品需注明名称和制作材料。
5. 作业提交形式可以是图片、笔记、报告或视频等,以方便教师评价。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观察记录的连续性、全面性;实验探究的可行性、科学性;查阅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制作模型的创意性、实用性。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以鼓励和激励为主。
对于优秀作品,可推荐参加学校或社区的科学活动。
3. 评价时间:作业提交后一周内完成评价,并及时反馈给学生。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并进行评价和反馈。
对于存在的问题,将给予指导和建议。
2. 对于优秀作品,将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和表扬,并鼓励其他学生向其学习。
同时,推荐参加学校或社区的科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和学习的机会。
3. 学生应根据教师的评价和建议,及时调整自己的观察、实验和探究活动,以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教科版(新)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观察云》教案1
《观察云》教案【教材简析】天空中漂浮的云是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的形状千姿百态。
云的形状和多少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信息。
聚焦部分提出“在天空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云”,将学生观察的视野转向天空。
而问题“我们怎么观察云?”进一步聚焦到观察云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云和天气之间的关系。
探索部分主要安排了两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学生在活动手册上画一画观察到的云,判断这是什么云。
由于云无法收集,所以要求教师和学生们一起走到室外,亲自去观察云、记录云,也鼓励学生去收集更多的信息和证据,为下一步图片资料的对比做准备。
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图文记录。
再通过对比教科书上的图片,区分积云、层云和卷云。
第二个活动,在学生充分观察了云并认识云的形态之后,让学生来观察云量。
研讨部分主要包括两个讨论问题。
第一个问题主要让学生交流他们所画的云的形状,再和教科书上的云的三种形态进行比对。
第二个问题主要让学生交流云量。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补充气象学上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的标准:把天空看作一个圆面,并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云量不超过圆面的1/4,就是晴天;如果云量超过1/4但不超过3/4,就是多云;如果云量超过3/4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学生分析】学生们眼中的云千差万别,不同地点、不同时间观察到的云各不相同。
不要求学生一定要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或记住云的特点和名称,只需要感知天空中的云是不同形状的,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图文记录即可。
再通过对比教科书上的图片,区分积云、层云和卷云。
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观察云量时,只需让学生大体的去感觉天空中的少云、多云、阴云密布的三种状态即可,并画出相应的天气符号,记录在“天气日历”上。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多云和阴。
科学探究目标●学会通过图文记录并对比资料,根据云的形状判别云的三种基本形态。
●能根据云的多少区分晴、多云和阴,并用简图记录。
3-6《观察云》教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
3-6《观察云》教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教学篇章:科学教学内容:《观察云》适用年级:三年级教材版本:科学上册教科版教学目标:1.理解云的形态和类型。
2.了解云对天气的影响。
3.通过观察云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天气的预测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云的类型和形态。
2.了解云对天气的影响。
3.提高学生对天气的预测能力。
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观察云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天气的预测能力。
2.如何让学生清晰认识云对天气的影响。
教学方法:1.活动式教学法2.探究式教学法3.情景式教学法教学准备:1.教材P32-33页2.放映设备3.《观察云》活动手册4.白板、笔、彩色笔5.云图样本教学过程:Step1:导入(5分钟)教师用图片或云图样本向学生展示不同形态的云,并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云由什么组成?2.云有哪些形态?3.不同形态的云代表了什么?Step2:探究式学习(15分钟)(1)教师分组将云图样本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分组去外面找云并拍照,然后回到教室,把照片放在指定的区域,老师会根据云的形态,帮助学生区分不同的云型,并用白板标出云的形态。
(2)老师先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的云型和云组合,让学生通过观察真实的云,进行识别和分类,并记录云的变化。
(3)让学生自己查看实物云,在观察云表面的变化,学会发现云的正确观察方法。
Step3:探究后的讨论(10分钟)1.教师询问学生他们观察到的云的特点。
2.学生通过图或手工制作云表的形式进行分类展示。
3.学生小组互相交流,分享他们所做的云表,并加以讨论。
Step4:情景式学习(15分钟)(1)学生通过创造不同的天气场景,利用不同种类的云将场景再现,还需在画布上写出天气预报。
如:天气预报,东北风,阴天到多云,小雨。
(2)让学生向同学展示他们的画作,并问他们想要表达的天气预报是什么。
Step5:需要让学生准备好带回家的事物(5分钟)让学生在家里用相机拍下云的照片,并记录云的形态,并返回学校分享。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观察云》教案
设计意图:在学生实际观察前,学会判断云量的方法,了解几种云的形状和特点。为室外实际观察云做准备。
2.室外观察,并判断云的种类。
带学生到室外观察云,并用简图记录云的形状,注意提醒学生不要直视太阳。将记录到的云的形状和教科书中的图片进行比对,说一说与哪一种云类似。
板书
设计
观察云
一、观察云
(此处粘贴学生作品)
二、观察云量
教学
后记
作业
作业练习: 完成练习册
云的研究可以告诉我们天气的信息,指导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文化
阅读
看云识天气
学习
重难点
重点:观察云,根据云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并用简图进行记录。
难点:根据云的形状判别天气的三种状态。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一、聚焦
学生探索云和天气之间关系。学生说一说,对于“云”他们都知道些什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观察云》教案
学科
科学
单元
第三单元
执教者
课型
新课
课题
观察云
上课时间
学习
要点
天空中漂浮的云是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的形状千姿百态。云的形状和多少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信息。聚焦部分提出“在天空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云”,将学生观察的视野转向天空。而问题“我们怎么观察云?”进一步聚焦到观察云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云和天气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云是什么,了解云与天气的关系,同时聚焦话题。
二、探索
1.介绍云的种类和云量。
先在教室内观察各种云图,教师介绍各种云的形状、特点,重点介绍积云、层云、卷云的形状、特点,并了解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6 观察云》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6 观察云》教学设计2.给同学们的云进行分类?3.同学们能将这些云进行分类吗?你的依据是什么?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学生将云的形态记录,并且尝试着分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对于事物进行分类的能力,这也为之后的学习做铺垫。
环节二:探索(指向目标1、2)学生活动21.通过观看视频,对比教科书,学习积云、层云、卷云的形貌特点;2.根据积云、层云、卷云的特点,重新将同学们的画进行分类;3.将今天天空中的云进行分类。
学生活动31.学生分组讨论,学会区分云量多少的方法;2.学会自己记录晴天、多云、阴天的云量;晴天的云量为:多云的云量为:阴天的云量为:3.根据教师展示的图片,学会区分每张图片属于哪种天气,有哪些类型的云组成。
教师活动21.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各种云的视频或者照片,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归纳各种云的特点。
2.引导学生将同学们收集的云的照片进行重新分类,学会认识天空中的云。
教师活动31.教师引导学生来观察和鉴别不同天气云量的多少。
2.教师引导学生将观察和归纳的结果填写记录下来,并与同学讨论交流,教师进行及时的评价与反馈。
3.教师提供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并且判断所属天气。
活动意图说明:在学生掌握云的分类的基础上,学会对云量的多少进行分析,并且掌握云的多少对天气的影响,层层递进的理解和掌握天气的形成原因,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掌握的更加牢固,明白科学现象背后的本质影响,学会判断云量的方法,为室外的实际观察做准备。
环节三:研讨(指向目标1、2)学生活动41.学生到室外进行云的观察,用画图的方式记录云的形貌。
观察今天的云量并记录:2.云的变化和天气变化有什么样的关系?与人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密切联系?教师活动41.教师带领学生有序的开展室外云形态的观察活动,并引导学生记录。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云量多少的变化与天气的关系,以及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活动意图说明: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将对云的形状和云量的认识拓展到实际生活中,知道云的变化与天气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 天气第6课 观察云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天气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
本单元以天气为主题,共设计了8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第1课“我们关心天气”。
这是单元起始课,目的是明确学习的主题,在研讨中测查学生的前概念。
第2~6课为第二阶段,目的是引导学生利用工具对某一项天气特征进行观测研究,并能用较为准确的科学词汇、图示、符号等描述天气。
本阶段将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气温、降水量、风力和风向、云量等天气特征。
第7~8课为第三阶段,是对记录了一个月左右的天气日历进行整理,使学生通过分析和总结已经收集到的数据,形成对当地天气的概括性的认识并了解天气预报的实际制作过程。
三年级的学生对天气现象是有生活经验的,也对天气的变化有一些直观的感受。
天气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生通常能注意到天气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但是他们对天气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感官的感知,或听家长、天气预报对天气的描述上。
本单元引导学生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从而使学生能对天气有比较全面、科学的认识,能对天气现象的研究产生好奇心和热情。
学生还会发现使用科学工具能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本单元以天气日历为线索贯穿整个单元,3年级学生对户外的教学和观察非常感兴趣,但对于长时间的记录任务存在畏难情绪,难以坚持,教师可以在教学方法上灵活变通。
天气和气候变化的科学规律隐藏在每天的天气里,需要不断观察、仔细分析和认真总结。
本册教科书“科学家这样做”栏目介绍了竺可桢先生的故事,期望学生能够像科学家一样经历系统的观察和记录,对天气有比较全面、科学的认识。
当然,也要在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开展教学。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每天关注气温、降水量、风力和风向、云量等天气特征的变化。
教师可以在每日广播出操等户外时间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在使用观察工具上可以对材料进行改进,以方便携带,如“观测风”一课可以用纸巾代替小风旗。
最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6观察云》精品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学本教学教学设计由于云无法收集,所以要求学生亲自去观察云、记录云,对比教科书中气象专家提供的图片,学生了解并描述云的形状。
主问题1预设答案大团、堆积的云(积云)均匀成层、灰色似雾的云(层云)纤维、羽毛状的云(卷云)第二学程学习任务:观察云量,并学会记录。
主问题2:观察云量,区分云量的多少。
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学习区分云量多少的方法。
(观看视频)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以小组为单位到室外观察云量,记录在天气日历中。
(2)组长主持,组内互学,及时纠错。
(3)汇总意见。
组内总结。
(4)展学准备。
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讲准备内容。
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声音洪亮,语言流畅,思路清晰。
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对小组进行评价。
主问题2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观察云量图,比较晴、多云、阴的天空状况,主要观察分析云在天空中的占比。
主问题2预设答案1.区分云量多少的方法: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云量不超过圆面的 1/4,就是晴天;如果云量不超过 3/4,就是多云;如果云量超过 3/4 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2.观察云量,并记录在天气日历中。
记录为晴记录为多云记录为阴天三、研讨(教学总结)1.观察我们画出的云,它们的形状大致相同吗?是哪种形态、2.今天的云量如何?属于何种天气?四、拓展1.课下观察明天的云,判断云的种类和云量,并且记录下来。
课后练习:1.下面是某同学记录的周一到周五的天气情况,据此回答问题。
晴天是,阴天是,多云是,雨天是。
板书设计:6.观察云云的分类云量积云层云卷云晴天多云阴天教后反思: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学本教学导学单课题 3.6观察风班级姓名时间学习目标:1.学会根据云的多少区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并用简图进行记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6《观察云》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6《观察云》教案一. 教材分析《观察云》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云朵的形态、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了解天气现象,认识不同类型的云朵,并能够简单描述云朵的特点。
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交流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对于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索。
但学生在观察云朵时,可能由于经验不足,无法准确描述云朵的形状和变化。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云朵,知道云朵的形状和变化。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科学态度。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云朵,知道云朵的形状和变化。
2.难点: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观察云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云朵的图片或视频,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
2.准备记录表格,让学生记录云朵的形状和变化。
3.准备相关科普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云朵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云朵,激发学生对云朵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云朵,如白云、乌云、卷云等,让学生了解云朵的形状和变化。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观察云朵,记录云朵的形状和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享,让学生描述自己观察到的云朵的特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6《观察云》教科版
•
4.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 句的意 思。
•
5.仿写句子,提升写话能力。
•
6.积累词语,并能够运用。[来源:学科 网]
•
7.激发学生认识家乡,赞美家乡的情 感。
云下山,地不干。 云绞云,雨淋淋。 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
拓展:看云识天气
卷积云:是小圆块的云朵,一个一个的累积叠加起 来,看起来类似波纹的样子,大家管这样的天气叫做鱼 鳞天。代表着好天气,晴朗。
拓展:看云识天气
高积云:和卷积 云很类似,大体的区 别就是范围更大,云 朵更厚。同样是好天 气的意思。
拓展:看云识天气
雨层云:是种低空的云,颜色灰暗,如果一直 笼罩在天空中不动的话,会在近期内下雨。
•
1.会认57个生字,会写38个生字,掌 握3个多 音字, 继续提 高自主 识字的 能力。
•
2.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 文内容 。
•
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描 绘的画 面,初 步感受 大自然 的神奇 ,壮丽 。
教科版三上《天气》单元
6.观察云
一、聚焦——今天天气怎么样?
云是怎么形 成的呢?
云是由悬浮在大气中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可见聚合体。
二、探索——云的分类
云 积云:大团、堆积的云
的 分
层云:均匀成层、灰色似雾的云
类 卷云:纤维、羽毛状的云
积云
层云
卷云
二、探索——观察云量
把天空当做一个圆,看看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
淡积云:出现很 频繁的云朵,看起来 很蓬松,洁白,像一 团一团棉花漂浮在空 中,代表好天气。
拓展:看云识天气
积雨云:通常出 现在低空中,云彩颜 色很暗沉。通常出现 这种云代表着有大雨, 强风,常鸣,和闪电 的到来。
教科版科学三年上册《天气》第六课《观察云》说课课件(附反思、板书)
2.讲解:如果把我们的天空看成是一个圆,云量不超过圆面积的1/4就是晴天。云量超过1/4, 但不超过3/4就是多云。而云量超过了3/4,就是阴天。 3.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判断晴天多云还是阴天,根据天空中的云量来进行判断。 4.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天气呢?这就是晴天阳光明媚,云量不到整个天空的1/4。这是多云,云 量超过了整个天空的1/4,但是不超过3/4,我们还可以看到太阳从云里面射出来。再来看,这 就是阴天了,看不到太阳,此时的云整个占领了天空。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
教学难点:
根据云的形状判别云的三类形态。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实验探究、问题启发式教法 学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聚集:揭示课题 导入教师提问:老师待会想出门,大家帮老师想想,会下雨吗?你是根据什么推测的呢?学生思考 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探索云和天气的关系。(板书标题:云) 教师继续提问:天空的云是怎么形成的?观察云对我们有什么帮助?怎么观察云? 云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我们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些问题?(也可提前布置学生课前查阅资料)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介绍:云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所混合组成的漂浮在空中 的可见聚合物。设计意图:用简单且贴合生活的问题引发学生对云和天气之间关系的思考。让学生 认识云的形成,激发学生观察云的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根据云的形状一般可以分为积云、层云、卷云三大类。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天和阴天。 科学探究目标 1. 学会通过图文记录对比资料,根据云的形状判别云的三类形态。 2. 根据云的多少区分为晴天、多云天和阴天,并用简图进行记录。 科学态度目标 在对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云的观察。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天气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展:看云识天气
积雨云:通常出 现在低空中,云彩颜 色很暗沉。通常出现 这种云代表着有大雨, 强风,常鸣,和闪电 的到来。
拓展:看云识天气
高层云:在太阳光或者月光的照耀下,会像 是灰蒙蒙的布帘。所到之处只能看到模糊的影子。 如果云朵越来越厚越暗,那么就要下雨了。
晴天 无云或云量少 (太阳总能看见)
多云 云量较多 (太阳时常可见)
阴天 云量很多 (很难见到太阳)
二、探索——观察云量
晴天
多云
阴天
观察云
多云
观察云
阴天
观察云
多云
观察云
晴天
观察云
多云
观察云
阴天
观察云
晴天
观察云
多云
室外活动:云的观察
温馨提醒:1.保护视力,不要直视太阳。 2. 分组活动,注意安全。
三、研讨
1. 观察我们画出的云,它们的形状 大致相同吗?是哪种形态?
2. 今天的云量如何?属于何种天气?
三、研讨
云的变化和天气 变化有什么样的关系? 和人们的生活又有什 么样的密切关系呢?
有关“云”的谚语
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根 据云的形状、来向、移速、厚薄、颜色等的 变化,总结了丰富的“看云识天气”的经验, 并将这些经验编成谚语。
云下山,地不干。 云绞云,雨淋淋。 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
拓展:看云识天气
卷积云:是小圆块的云朵,一个一个的累积叠加起 来,看起来类似波纹的样子,大家管这样的天气叫做鱼 鳞天。代表着好天气,晴朗。
拓展:看云识天气
高积云:和卷积 云很类似,大体的区 别就是范围更大,云 朵更厚。同样是好天 气的意思。
拓展:看云识天气
雨层云:是种低空的云,颜色灰暗,如果一直 笼罩在天空中不动的话,会在近期内下雨。
教科版三上《天气》单元
6.观察云
一、聚焦——今天天气怎么样?
云是怎么形 成的呢?
云是由悬浮在大气中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可见聚合体。
二、探索——云的分类
云 积云:大团、堆积的云
的 分
层云:均匀成层、灰色似雾的云
类 卷云:纤维、羽毛状的云
积云
层云
卷云
二、探索——观察云量
把天空当做一个圆,看看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