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一起看看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欢迎查阅!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此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发展符号感.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重.难点: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能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和应用规律,注意有一定的顺序,保证不重复也不遗漏地找出事物的排列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课件出示情景)一天,小猴.小狗.小松鼠到企鹅博士家做客,却发现大门紧闭,门上还挂着一把锁.咦!锁上还有一张纸条!看看纸条上写着什么呢?(欢迎你们的到来,为了考考你们的智慧,请你们先想办法把这把密码锁打开,锁的密码提示是:请用数字7.3.9摆出所有的三位数,密码就是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中的第四个.)他们三个好朋友都犯傻了,怎么办呢?同学们能帮帮他们吗?生:能.(设计意图:通过故事情景设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师:这三个数能组成多少个三位数呢?密码到底是什么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先试着写一写,如果你觉得直接写有困难的话可以借助手中的数字卡片摆一摆,可以一个人思考,也可以和同桌合作.学生开始动手操作,边摆数字边记数,有的一个人思考,有的则跟同桌合作,一个操作另一个记数,教师巡视.师:同学们刚才都在很认真的思考,你们一共写出了多少个三位数,现在谁愿意说说你的探索结果?汇报交流.生汇报所写个数,教师根据巡视的情况重点展示几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有的重复写了,有的漏写了.(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体验,让学生初步感知排列的方法,学生出现了不同的答案,这一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进一步的探究欲望.)2.小组合作交流(1)师:每个同学写出的个数不同,那么开锁的密码也就不能确定,小猴.小鸭.小鸡可急坏了!怎样才能很快写出所有的用数字7.3.9组成的三位数,并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小组长记录下你们组讨论的结果,一会到上面来展示.(2)小组内交流(师巡视,随机参与讨论)(3)展示交流师:你们一共摆了几个三位数?你是怎样摆的?用什么方法记录既清楚明了又不重不漏?师:哪个小组愿意先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探究成果?生1:我们一共摆了6个三位数,我们的方法是首先确定左边的数字7,然后将后面两个交换位置,在确定中间的数字3,然后交换两边的数字,最后确定右边的数字9,将前面的两个数字交换位置,分别记录下来.(展示小组的记录) 师:说的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生2:我们也摆出了6个数,我们的方法是从高位到低位,数字由大到小.当百位上是9时,可以写出973.937;当百位上是7时,可以写出793.739;当百位上是3时,可以写出379.397.我们画了一张表格,把数字分别记录在里面,这样更加清楚.(展示小组的记录)师:说的很棒!哪个小组还有其他的方法?生3:我们也摆出了6位数,我们的方法是从高位到低位,数字由小到大.当百位上是3时,可以写出379.379;当百位上是7时,可以写出739.793;当百位上是9时,可以写出937.973.我们也制作了一张表格,把数字分别记录在里面.(展示小组记录).(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有序思考,是本节课的重要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讨论解觉这个关键性问题,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通过汇报不同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此类问题解决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突出排列的有序性,培养了学生推理的能力,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师:(出示课件)这是其中部分同学的摆数过程,你有什么发现吗?生:我发现他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摆的的,保证了结果的不重复,不遗漏.(师随机板书: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现在我们继续帮助小动物们找开锁密码吧!(出示课件),这是同学们找出的六个数,现在你们知道开锁密码是什么了吗?生:从小到大排列的第四个数,是739.师:你们真棒!小动物们可高兴了!他们终于见到了企鹅博士(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探究规律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数学广角的知识.(板书:数学广角)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他们三位好朋友在企鹅博士家做完客后,小猴提议说,在附近有个影视城,我们到那儿去游玩吧.在影视城他们不仅玩的非常愉快,而且还拍下了一些有趣的场景,同学们想看吗?(想)2.课件出示场景1:(1)请学生说说,图画里看到了什么?(教师随即提出问题: 是啊,他们拍完了《西游记》打算拍照留念,像这样三个徒弟交换位置,共有几种交换方法呢?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思考,可以用符号代替人物在纸上比划.(3)汇报交流.生1:先确定最左边的人,然后右边两个人交换;生2:先确定最右边的人,然后左边的两个人交换;生3:我认为也可以先确定最中间的人,然后左右两个人交换.交流的过程中,把学生刚才用符号代替画下来的展示在黑板上,互相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3.课件出示场景2(1)教师介绍:这几位小朋友正在影视城玩游戏,尝试当小演员的滋味呢!可是他们好像闹矛盾了,要交换角色了,看看明明说什么?(该让我演大灰狼了吧!)(2)三人小组把自己当成小演员,也来做做这个游戏,要保证把所有情况都罗列出来.①三人小组,开始讨论.②上台演示,全班交流.(设计意图:拍照片和角色转换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的排列问题.在解决场景1的问题时可以让学生用符号来代替,一方面是为了验证的方便,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另一方面也拓宽了知识面.提示学生:不但数字有排列问题,人物有排列问题,其实在变化万千的图形世界里也有排列问题.在解决场景2的问题时,采用三人小组身临其境排列法,不但巩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而且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检验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应用效果.)(三)运用排列,制作奖品1.今天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不错,老师要奖励每个学生几朵特别的花儿.这些花儿都已经在你们手中.可是都没涂颜色,需要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出示:(提示:每朵花都要不一样,涂出所有情况,看谁涂的方法好)2.学生开始动手涂,教师巡回检查,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鼓励有进步的学生.3.个别学生汇报展示,下面学生评价,教师奖励.(设计意图:学生往往对老师发的奖品很感兴趣,教师课堂上让他们来涂发给自己的奖品,能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题目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看上去好像有8朵花要涂,其实所有方法罗列后,只有6朵花被上色了,以此进行思维拓展,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畅谈收获)请同学们在课下尝试用辣.不.怕三个字可以组成多少句有意思的话,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设计意图:使学生继续保持探究欲望,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教学难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教学工具ppt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旧引新1.出示苹果,让学生说一说一个苹果的重量是250(),一筐苹果的重量是_()?2.千克.克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千克=1000克).3.一车苹果的重量是2()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吨的认识》二.自主探究研究问题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1)出示教材例题,集装箱,火车车厢,汽油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2)让学生根据对吨大致的了解及课外资料的补充说说生活中那些物体通常使用〝吨〞来作单位.(3)课件展示:卡车.火车车厢.轮船.飞机.鲸鱼.楼房等,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提问:通常以〝吨〞作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①学生分小组观察讨论②学生分小组交流汇报③师生合作得出结论:通常大件物体及较重的物品〝吨〞来作单位.目的:用课件出示图片,丰富了感性材料的种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再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得出结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2.认识千克与吨之间的关系(1)小组同学互相背一背,感受它们的重量.①学生汇自己的体重.②小组同学互相背一背③说说自己的感受.④感受1吨(2)课件出示1袋100千克的大米.提问:需要几个同学才能抬起来?(8个)(课件演示)请同学们观察:有这样的几袋大米?(10袋)提问:1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1000千克)板书:1000千克.你是怎样想的?100千克的大米需8个同学抬起来,那1000千克的大米需多少个同学才能抬起来?(80个).说明1000千克的大米的重量比较重.通过小组同学反复掂物体的重量,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感受物体的实际重量.迁移出1吨的重量.师引导:每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1000千克,就是1吨.即:1吨=1000千克.师补充板书:1吨=1000千克(3)巩固千克与吨之间的关系.师生做个猜体重的游戏.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的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50千克),如果平均每个老师的体重按50千克计算,那有多少个老师的体重合起来是1吨?你是怎样想的?(4)填空练习: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体重按25千克计算,40个同学的体重是()千克,是()吨.三.看书质疑学生自己看书,标出重点语句和不懂的地方,然后解答.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1.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什么情况下用吨作单位.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种东西的总重恰好是1吨.3.想一想,填一填一条鲸鱼的重量是6000千克,是()吨一辆卡车载质量5吨,也就是()千克.五.合作总结,解决问题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些什么?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希望同学们能够用所学习的知识不断地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设计思路:本节课是数学概念知识课,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我运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巧妙的设置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各类情景,让学生在丰富的生活情景中,掌握理解〝吨〞的概念.从而突破这节课的难点.接着我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还可以应用于生活的乐趣.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3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2.通过对比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的相同点以加深学生对小数加法的理解.重点:掌握小数的加法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做整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74+2851+62(小结时,突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二.新课:1.设计购物情景图.学习小数的加法计算.从画面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你想购买哪些商品?它们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你最少选择购买两种商品,请你计算一下你一共用去了多少元钱?计算结束之后说给同桌的小伙伴,你自己是怎样计算的?(给出活动时间) 学生活动后汇报归总.得出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师可以板书)教师补充讲清,直接用小数计算的书写格式.(强调格式)2.试一试(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4.5+2.30.9+6.2_.1+3.62._+0.493.师生小结,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形成文字.计算小数加法时,要使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要把小数点对齐,从低位加起,加得的结果要对齐加数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三.实践活动:1.把自己的语文.数学课本的单价找出来,计算一下语文.数学两本书一共用多少元钱?2.看够物信息,帮小强计算一共用去多少元钱.面条一包食盐一袋火腿肠味精一袋1.86元1.00元5._元9.47元四.巩固练习1.判断正.误(并说出错误的原因)2.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相应的括号里.3.摘果游戏说明(果树图上有小数的加法算式,谁计算结果正确,摘下的果子归谁.)五.全课归结1.通过这节课的活动,你学会了什么本领?2.你在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注意些什么?第4课时课题:笔算小数的减法.内容: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P96页的内容.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复习小数加法0.37+0.5810.9+7.82.重点复习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二.新课:1.组织学生自学P96页例4.从例4中你学到了什么?从1.2-0.6=0.6的竖式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它与小数加法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能说一说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吗?(留时间让学生议论.)2.结小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略)3.设计情景,提出问题,巩固小数减法的计算.出数据信息尺子铅笔作文本图画本笔盒彩色笔0.80元0.50元1.20元0.60元9.67元_.40元师:根据以上的商品价格,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它.4.回顾对比:小数减法计算与整数减法计算有什么不同?小数减法计算与小数加法计算有什么相同点和什么不同点?三.小组活动,巩固计算,提高计算能力.说明:1.两人一组.每人说出一个小数.两人同时写竖式计算,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在规定的时间内,计算题目多者为胜.四.练习作业.1.完成课本P97页第1.2题2.课后实践作业:P97页第3题.第5课时课题:小数加.减法混合练习.教学内容:课本P97__P98第4__6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会计算比较简单的小数加.减法.2.使学生能形成比较正确.熟练的计算技能.教学重点:熟练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的技能技巧.教学过程:一.口算练习.4.6+5.40.6+0.80.36+0.40.9–0.70.8–0.41–0.6老师小结口算情况.二.练习笔算小数加.减法.1.完成P97第4题和P98第6题.2.评讲时突出两个带小数相减,且小数部分只有一位,十分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整数部分的个位退一的计算方法,作为重点评讲.(学生如出现错误,结合评讲)三.练习有关小数加减法的文字题.1.讨论:以下两题应该怎样列式计算.(1)0.95比0.58多多少?(2)已知甲数是7.4,它比乙数多1.3,乙数是几?学生列式计算后,老师进行简单小结:第(1)小题是比较两数大小,相差多少?可用减法计算,列式计算0.95-0.58=0.37;第(2)小题已知甲数是7.4,它比乙数多1.3,乙数是多少?(也就是乙数比甲数少1.3,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即7.4–1.3=6.1,做这类文字题一定要弄清楚谁与谁比,谁大谁小,求大数还是求小数,要分析题中两数关系,然后选择正确的算法进行解答.四.练习有关小数加减法的应用题.(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加深练习,补充题略)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2.通过对比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相同点以加深学生对小数减法的理解.重点:掌握小数的减法计算方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4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4篇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篇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课本第76页例2、例3,课本第76页“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题,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教材分析:“倍的认识”是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完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学生掌握了“倍”知识,为今后利用乘法口诀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等数学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3、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能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投影仪、学具盒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课件)师:今天的数学课,老师要介绍一位新朋友给同学们认识,它就是小狗菲菲。
这节课,我们的新朋友菲菲将和同学一起学习数学知识,同学们愿意吗2、学生活动。
师:上课前,老师请一些学生上来。
师叫3个女同学站在第一排,再叫6个男同学站在第二排(3个3个地站在一起)。
师:第一排有几个女同学(3个)第二排有几个3(2个3)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象这种情况,我们就说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道,学习“倍”的认识。
(板书课题)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
(1)教学3倍带着学生摆圆片。
第一行摆2个圆片。
学生边摆边说:第一行有()个圆片。
再在第二行摆6个圆片,(2个2个地摆)。
边摆边说:第二行有()个2。
师:我们就说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3个2也可以说成2的3倍。
(2)用同样的方法教学2倍、5倍、1倍。
(3)让学生观察、比较前面摆的圆片,在小组中讨论: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应该怎样想学生讨论后,每组请一个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应分两步思考:一是先看第一行的几个二是看第二行有几个第一行的数量,就是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倍的认识》。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集锦13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集锦13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集锦13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例1,例2。
教学目的1、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教学竖式计算表内除法,掌握除法竖式中的各局部含义。
2、认识余数,知道余数的含义。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才能和小组合作才能。
4、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络,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将表内除法列成竖式来计算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具、学具:小方块。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老师说算式,学生抢答。
54÷6= 42÷6=72÷9=2、最大能填几?〔〕×4<25 〔〕×7<60 〔〕×4<10二、情境探究,感受新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一〕学前准备1、闹闹寻宝。
〔1〕课件演示〔2〕学生交流多种寻宝途径。
〔3〕提问:闹闹向北、向南、向西、向东走分别能寻找到书包、铅笔盒、水和画笔四件宝,那么在方格中还有字典、电脑、跳绳、钢琴四件宝,闹闹怎样才能拿到呢?2、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1、学习例3。
〔1〕出示指南针。
〔2〕全体到操场。
〔3〕提问:谁能说出校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4〕老师指着校园厕所,问:厕所在什么方向?〔5〕用指南针验证。
〔6〕师生返回教室,回忆刚刚学习过程。
师根据回忆的内容板书:〔7〕观察东北、西南这两个方向在什么位置。
〔8〕由此推出西北角、东南角的位置。
师板书:西北北东北西东西南南东南〔9〕说一说校园西北和东南方向分别有什么建筑物。
2、稳固新知。
〔1〕集体拿出小动物卡片。
〔2〕游戏:给小动物找家。
〔3〕按要求把熊猫馆、爬行馆、水族馆、飞禽馆分别安置在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4〕同桌互查。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请学生指出教室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完整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完整教案第一部分:认识分数一、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2. 能够比较分数的大小,并解决简单的分数加减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难点:比较分数的大小,解决简单的分数加减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分数卡片、实物教具。
2. 课件、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从而引入分数的概念。
2. 认识分数(1)教师展示分数卡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2)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如: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蛋糕的1/4。
3. 分数的表示方法(1)教师示范分数的表示方法,如:1/2、2/3等。
(2)学生尝试表示不同的分数,如:3/4、5/6等。
4. 比较分数的大小(1)教师展示两个分数,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
(2)引导学生发现分数大小的规律,如:分子相同,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5. 分数加减(1)教师示范分数加减的步骤,如:1/2 + 1/3。
(2)学生尝试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问题。
6.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进行分数加减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2)布置课后作业,如:比较分数的大小,解决简单的分数加减问题。
五、教学反思1.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 通过分数卡片和实物教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分数的概念。
3. 通过分组活动和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第二部分:认识面积一、教学目标1. 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2. 能够比较不同图形的面积大小,并解决简单的面积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比较不同图形的面积大小,解决简单的面积问题。
三、教学准备1. 面积模型、实物教具。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集锦5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集锦5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集锦5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简单的数据分析、求平均数,小数的读写、简单的加、减法。
(课本第113页的第5、第115页的第9、10题,练习二十五的第5、10~12题。
)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加强统计观念的培养。
2、使学生能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
3、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4、进一步体会小数的含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运算。
教学过程:一、统计知识点1、出示:某地区1994~20xx年沙尘天气情况统计表。
2、学生取出方格纸,按照统计表数据制作统计图。
(1)教师出示图例,引导学生制作。
某地区1994~20xx年抄尘天气情况如下图,读懂统计图。
横轴上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使学生明白横轴上表示年份,纵轴表示沙尘的天数)(3)指导画图。
①纵轴上每格表示多少天?1996年的13天应该怎么表示?(使学生懂得这里每格表示2天。
但是这不是确定的,也可以改成每格表示1天)②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辅导。
3、回答问题。
(1)从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有什么感想?(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从表中得到的信息。
如近十年,每年都有沙尘暴)20xx年沙尘暴天气最多达20天,近几年沙尘暴天气逐步增加。
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算出这个地区10年中平均每年的沙尘天数。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答案,说出想法。
二、小数的初步认识1、小数的读法教师:你们都认识这些数吗?是什么数?2.54 0.09 4006.57 5.6 7.089 123.59 800.9 22.709(1)请学生读出这些小数。
(2)你还知道哪些小数?说一说,让同学写一写。
2、小数大小比较。
(1)出示两组小数让学生比较大小。
①1.02〇0.98元 0.69元〇0.7元 4分米〇3.8分米 l.2米〇0.12米②四名同学身高统计表(单位:米)姓名王凤李娟刘丽李芳身高146150135148(2)让学生说一说想法和比较后的体会。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含义,并能正确口算有关0的除法。
2、初步理解并掌握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二)过程方法:1、经历探索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的计算过程。
2、在对比中发现竖式的简便写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2、渗透学会关心他人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含义。
2、掌握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的简便写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引入课题1、口算:48+00﹢2532—00×93×02、出示:0÷5=?设置悬念3、引入课题板书:有0的除法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含义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兴趣,引入主题图小朋友们,还记得上次李老师给你们讲过猪八戒分西瓜的那个故事吗?今天李老师再给你们讲一个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想听吗?唐僧师徒4人去西天取经,途中酷暑难耐。
走着走着,孙悟空看到了一片西瓜地,他买来了4个西瓜,准备分给大家吃,你们看(课件出示主题图)。
孙悟空说:“4个西瓜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吃1个。
”猪八戒抢着说:“师兄,这样分不好,你们去休息吧,我来分。
”猪八戒把西瓜分成了很多小块,他一边分一边尝,嘴里还不停地说:“真好吃!真好吃!”吃着吃着他就忘了分西瓜的事,一口气把西瓜全吃光了,然后躺在地上睡着了。
孙悟空和沙僧非常生气,孙悟空气愤地说:“啊?你全吃光了,我们3人怎么分呀!”小朋友们,你想对猪八戒说什么吗?(猪八戒你太贪吃了,你应该分给大家吃。
我们要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有什么好吃的或好玩的要学会与别人共同分享,不要只顾自己舒服而不管别人的感受。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电子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6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电子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6篇)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一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掌握笔算方法,理解算理与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进行自主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相互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老师这里有一组口算题,谁敢在没有见到题目之前就把手举起来。
请同学来口答,其他同学与老师一同判断正误。
12×20=12×3=11×5=11×30=24×10=24×2=你能说一说24×2=48的各部分名称吗?1、谈话:同学们今天是几月几日啊?(4月22日)你知道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吗?老师来告诉你们,今天是世界地球日(出示世界地球日图标)。
世界地球日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项世界性的_¤_活动。
说到环境保护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多种树、不乱扔垃圾……)对,我们可以做的事很多,每年这天我们平湖二小的红领巾小队都会到街头去清扫垃圾和卫生死角。
在一次整脏治乱活动中我们红领巾小队12人平均每人捡到垃圾23件。
课件出示:在一次整脏治乱活动中我们红领巾小队12人平均每人捡到垃圾23件。
师:从这句话中,你都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生:一共捡到多少件垃圾?这个问题你会列式解决吗?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这样的计算吗?2、引出新知: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研究像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
(出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请同学们估算一下,大约捡了多少件?(学生各自汇报估算结果和方法)估一估,23×12约是多少?怎样才能知道谁估算的钱数最接近准确数呢?这就需要我们准确计算出23×12的得数,1、自主探索算法:同学们,你能想办法算出23×12的得数吗?想想看,看谁能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想好了写在练习纸上。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册教案8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教案8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教案1一、教学内容:课本第106-107页的练习十八。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比拟娴熟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和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2、使学生能比拟娴熟地笔算一位数除三、四位数的除法。
三、教学重点:比拟娴熟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和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四、教学难点:比拟娴熟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和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五、教学材料:口算卡片。
六、教学途径: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根底练习根本1、推断下面各题的首商是哪一位?246÷3246÷248÷448÷62、笔算:792÷6844÷4984÷3895÷5全班学生练习,指名板演,亲正时要学生依据计算法则说出计算过程。
3、口算:84÷2=320÷8=680÷20=60÷6=4000÷2=70×8=4、完成书上练习十八的第1题。
学生口算,比一比哪个小组算得又对又快。
1、表格题。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指名答复。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3、学生口算。
4、小组竞赛。
出示表格。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根本练习课堂作业这个表格是让同学们填什么数?请同学们填表格。
3、笔算: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板演。
4、应用题。
(1)第5题。
请同学们先读题,再找一找条件和问题是什么?再在书上列式计算。
(2)学生独立完成第6题,教师单独辅导。
5、聪慧题。
请小组争论这道题目应当怎么思索?再在书上填空。
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说一说你们组的意见。
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4题,教师批改。
1、指名答复。
2、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板演。
3、学生自己读题,再列式计算。
4、教师辅导。
5、小组争论,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发表意见。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
七、板书设计:练习十八84÷2=42320÷8=40680÷20=34060÷6=104000÷2=202370×8=560八、课后小结: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教案2教学目标:使学生结合实际熟悉长度单位千米,熟记1千米=1000米。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经历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口算过程,自主探索口算方法。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3、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口算思路,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方法:启发式和尝试教学法教具:题卡、小黑板、挂图教学过程: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看卡片说得数(表内乘除法)二、提出问题,引入新知刚才的口算题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表内乘除法口算,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经常会遇到许多用除法解决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口算除法。
(板书课题,提出目标。
)同学们请看黑板上的挂图,你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回答)根据我们获得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自己轻声说一说)师有重点地板书如下:生1: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黄瓜?生2: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生3:李阿姨平均每人运多少箱?生4:李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生5:李叔叔平均每次大约运多少箱?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数学问题!指第一个问题,会列算式吗?(指名列式)请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会读吗?指名读(顺读、倒读)三、思考交流,探索新知1、60÷3=20(箱)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呢?自己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
2、小组选代表全班交流方法一:想乘法算除法————20×3=60,所以60÷3=20。
方法二:去添0法————6÷3=2,所以60÷3=20。
方法三: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
方法四:6个十÷3=2个十=20。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汇报、述职报告、发言致辞、心得体会、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job reports, speeches, insigh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篇【简介】以下是会员“wli04”分享的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篇,供大家赏析。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一、理解平均数1、师出示一杯水,告诉学生这一大杯水大约600克,而后把这杯水分别到入4个杯子中(每个杯子的水不同)提出:你们能求出这4个杯子的水的平均重量吗?学生动手解决,并交流解决的方法。
2、引入“平均数”二、学习计算平均数1、出示情景图:说说老师和同学们在干什么?2、出示统计图:引导学生收集信息。
3、引导学生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利用这个统计图,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方法。
4、提出问题:生活中,大家分头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大家是怎样集中过来的?如果没有这个统计图,只是每个人汇报自己收集了几个?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5、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并派代表交流,并说说13个就是平均数,那是不是说他们每个人都是收集13个呢?理解平均数是个虚的数。
教师带领学生共同理解平均数的计算过程以及其中蕴涵的意义。
6、小结师:同学们,电视上比赛评分时,为何要去掉一最高分,去掉一最低分?你能说说理由吗?引起了学生的激烈讨论。
学生通过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对平均数的理解又上升到一个高度,明白平均数不是一个实在的数,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是为了让最后得分不会偏离平均分太远。
三、巩固训练另外一个环保小组也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小军收集15个,小伟收集16个,小朋收集12个,小新收集了13个,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几个?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以下几点:1.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堂上应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10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10篇〕【热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10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8页。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除了东、西、南、北这四个方向外,还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2、结合详细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识别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位置。
3、借助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进一步开展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才能,进展爱国教育。
教学过程一、布置课前预习:1、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
2、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二、谈话导入〔出示课本情境图〕通过前几堂课的学习小明学会识别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今天他带了一个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来到校园中的操场上,准备继续学习更多与方向有关的知识。
你们猜他带的是什么?〔指南针〕三、学习新课1、理解指南针的历史和使用方法,增强民族自豪感。
〔出示指南针图〕由学生汇报交流预习1搜集的资料,老师给予归纳,并重点指导怎样利用指南针区分方向: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
早在20xx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后来又创造了罗盘。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创造之一。
指南针盘面上的指针受地球磁场的影响,红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北,白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南。
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利用指南针来区分方向。
2、根据指南针如今的指示说说校园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
〔北面是教学楼,南面是花坛,东面是图书馆,西面是体育馆〕3、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问:多功能厅、食堂分别在校园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归纳:从“东”出发,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
从“西”出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
4、找出校园的东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四、稳固练习1、给出一个方向由学生讨论后制成方向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优秀8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优秀8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计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操作,理解简单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利用几何直观,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让学生任意说说想到的分数,师随机板书这些分数。
2、根据板书,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分数里分别包含几个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由学生之前已经学过有关分数的知识引入新课,不仅进行了有效的复习,而且由问题引发学生猜测推想,渗透新课所要运用的知识,为探究新知打下基础。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1、提出问题(1)课件出示分西瓜的情境图。
将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块,哥哥吃了2块,弟弟吃了1块。
(2)从上面的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哥哥吃了西瓜的,弟弟吃了)(3)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问题1:哥哥和弟弟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问题2:哥哥比弟弟多吃了几分之几?问题3:西瓜还剩下几分之几?……2、探究同分母分数的加法(1)教师有意识地选择第1个问题,要求学生列出算式。
(2)同桌讨论:+等于多少?(3)操作验证答案。
如果出现这种答案,教师不忙于下结论,而再询问:有不同的答案吗?如果出现这种答案,要追问:你是怎样想的?集体验证:(预设)方法1:把○平均折成8份,先涂了2份,又涂了1份,合起来涂了3份,也就是;方法2:是2个,2个加1个是3个,也就是……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用课件进行示范。
(4)引导辨析:+的结果为什么不是?设计意图在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时出现了两种思路,第一种思路停留在直观感知层面,第二种思路是根据分数的意义从抽象的加法关系进行分析的。
显然,让学生的思维仅仅停留在直观感知的层面是不合理的,这时,要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比较,不要急于在此时的教学中就把学生的思路统一起来,可以在后面的练习中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优化。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汇总6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汇总6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汇总6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 设计说明1.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世界通过游戏展如今孩子面前,人的创造才能也常常在游戏中表现出来,没有游戏也就没有充分的智力开展。
”用游戏导入新课,可使数学知识在游戏中愉快地、自然地被学生所承受和理解。
上课伊始,设计了老师说时间,学生用动作表示时间的游戏,这样不仅唤起了学生对时间的回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2.直观演示与动手操作相结合。
重视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是开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才能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设计通过课件的直观演示,以及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时间与时刻的意义及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联络。
通过例题进展比拟,使学生明确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比拟简明、方便,经历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浸透比拟的数学思想。
3.注重从日常生活的各个场景入手,加深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和掌握。
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严密联络。
学生学习这局部知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整节课以“一天”为主线,贯穿始终。
出示主题图展示生活中的一天;通过春节晚会倒计时,理解一天的开场;探究一天有多少个小时。
从生活中梳理出数学知识,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帮助他们进步学以致用的才能。
课前准备老师准备 PPT课件时钟模型学生准备时钟模型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做游戏,认时间。
师:老师和大家做个游戏,老师说一个时间,大家不用口述,用动作告诉老师这时你在做什么,看谁表演的好。
〔1〕老师先说一个时刻:中午12时,用动作示范一下。
〔2〕老师报出以下时刻:凌晨3时、早上6时、上午11时30分、下午4时、晚上9时。
〔老师边板书边提问〕2.导入。
师:刚刚我们说的是生活中常用的表示时刻的方法,叫做12时计时法。
假如同学们用12时计时法表示时刻,那么应加“上午、中午、下午、晚上或凌晨”等限制词。
有没有一种不用加文字说明的计时方法呢?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种新的计时法——24时计时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_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6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_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6篇)2022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一一、以课堂教学为核心:1、备课。
学期初,钻研了《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
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
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
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作业练习。
2、上课。
(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
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
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沉闷的局面,使学生乐于思考,敢于积极回答问题。
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根究学生练习不同坡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
现在学生普遍对数学课感兴趣,参与性高,为学好数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努力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
学生经历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
3、作业。
做到精讲多练,有针对性。
同时对学生的作业及时批改,认真对学生的每一道错题进行纠错。
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二、教育教学方面:一年来我一直担任三年级班数学教学工作,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1、尊重学生是以学生为主的关键。
在教学中,深刻体会到要以学生为主个人工作总结,以学生的发展为主。
首先,必须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的思考权,尊重学生的发言权,尊重学生探究精神个人工作总结,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
人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1位置与方向(一)第1课时认识东、南、西、北教材第2、3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1.通过观察等具体的实践活动,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培养辨认方向的意识,能根据方位确定物体的位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想去北京吗?今天我们就去参观参观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北京天安门广场及四周建筑的平面示意图。
)我们来到了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你们看见了哪些建筑物?愿意当小导游为大家介绍一下吗?学生用自己所掌握了的方位知识(前后左右)描述天安门广场及各建筑物的位置。
因为前后、左右等方位概念所具有的相对性,学生窥察的偏向不同,描述也会不同,教师可利用这一冲突,引出新课的讲授研究。
二、探索新知1.率领学生去操场真实感触感染东、南、西、北四个偏向的详细位置。
(1)早晨,太阳在甚么偏向?现在是早晨,我们又朝着太阳,那我们面临的是甚么偏向?我们背对的偏向是甚么?教师夸大:我们面向的偏向是东,背对的偏向是西。
(2)师:请同学们像老师一样伸开两手,我们左手指的方向是北,右手方指的方向是南。
(学生相互说说两手指的方向) 教师夸大:我们前面是东方的时候,左手指向北方,右手指向南方。
2.讲授例1。
(1)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学生仔细观图读题。
提问:图书馆、体育馆、教学楼、大门分别在校园的哪一面?指名学生汇报,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教师讲解:小明站在校园中央,他面向图书馆,体育馆在他背对的方向,教学楼在他的左面,学校大门在他的右面,再依据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可确定出校园内建筑物的方向,即图书馆在校园的东面,体育馆在校园的西面,教学楼在校园的北面,大门在校园的南面。
学生在教材上填写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共12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共12篇〕篇1: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掌握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才能。
2、利用学生已有的口算知识,探究出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探究出算法思维,算法多样化。
3、能用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知识解决问题。
4、估算初步。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训练算法思维、对不同算法的分析^p 。
教具准备:位值表、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大屏幕出示口算(5道题)师:我们先来口算几道题目,看题在答题纸上写答案,开场!(核对答案)师:这些都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口算,今天我们就用学过的知识来学习一些新的本领。
二、新授1、口算38+25(出示动感画面)问: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些什么?师:今天小胖来玩具店准备买两样玩具,他买了什么呢?看!(一只足球和一架玩具飞机)你们能估算一下大概要花多少钱?(学生答,师暂不下结论)师:那么到底38+25等于多少?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口算。
(出示课题)2、计算方法探究师:你们能用学过的。
知识,利用手中的位值表,想想,圈圈,用一些方法来解决。
(师巡视,请2个学生答复)30+20=50 50+13=63 40+23=63师:原来买这两样玩具要63元。
(指着黑板上的位值表)师:这两种方法很不错。
还有其他方法呢?你们可以再圈圈,试试?(再请两个同学)38+20=58 35+25=60师:真了不起,你们用了不同的方法口算出38+25的答案。
这些内容在书上也有,我们看书上有3种方法,你们想出的方法比它还要多。
仔细看看,看得懂吗?像这样在位值表上圈圈,画画有什么好处?(本着“留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去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开展过程”的理念,老师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方法———把新知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
在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对协作才能,在汇报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才能。
)三、练习1师:我们如今从这个玩具商店挑两件玩具,你看38+29挑的是什么?34+28又是什么玩具,那么该付多少钱?你能很快口算吗?拿出练习纸,想想,把答案写下来,假如有的同学有困难,也可以在下面的位值表上先圈后写。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集锦七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集锦七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图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
2.理解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3. 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过程一、引入1、口算:28÷2 240÷8 36÷3 84÷7= 32-0 48+00×12 42×0 0+25 29+0 9×0 14×01、不计算,说出下面各题的商。
292÷2 358÷6 2147÷7 605÷5 488÷4二、新授1、出示28页主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四幅画的内容。
2.嵌入数学问题:(1)4个西瓜,师徒4人,平均每人吃几个?生:4÷4=1(2)当猪八戒把西瓜全吃光了,其他三人还能分到西瓜吗?引导学生想到:三人一个西瓜业没分到,怎样用算是表示呢?这时可以通过故事情境写出:0÷3=0,并深刻领会其中的含意。
(3)设置另一情境:当零为除数时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由于这个内容不是小学时学到的,但为了让学生有个认识,所以可以略带一些,当0作为除数时,是没有意义的。
三、做一做0÷2 0÷4 0÷5 0÷102384393 0÷0四.出示例。
1、问:怎样列式?怎样计算?结果是多少?2、同学会用竖式计算吗?学生说说,教师板书。
3、指板演题,问为什么十位上要写0?4、你有什么看法?学生讨论后,教师把省去的这步去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集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认识东、南、西、北方向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教学过程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1、以4人小组为单位,根据儿歌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方向。
2、生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3、到教室,请各小组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上方定为什么方向,为什么这样定?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完成校园示意图。
再结合示意图用“东、南、西、北”说一说各种景物所在的位置。
操场教学楼北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
3、你说我做4、合作完成教科书练习一的第2题。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认识东、南、西、北方向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会在图上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能简单的用四个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学习的儿歌吗?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你们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吗?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1、出示主题图:2、请你观察这幅图,看看能不能找到四个方向。
并且说说你是从那里找到的。
3、请同学汇报一下找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方法。
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5、说一说街区内各建筑物的位置,并提出相应的问题。
你还能想出什么问题,问问你的同桌,看看他的回答是否正确。
小组汇报讨论过程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问题:1、小红从家向东走了120米,又向走了米到游泳馆?2、说一说,小红、肖兰、小明上学的路线?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除了东、西、南、北这四个方向外,还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3、借助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一、布置课前预习:1、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
2、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二、谈话导入(出示课本情境图)通过前几堂课的学习小明学会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今天他带了一个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来到校园中的操场上,准备继续学习更多与方向有关的知识。
你们猜他带的是什么?( 指南针)三、学习新课1、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和使用方法,增强民族自豪感。
(出示指南针图)由学生汇报交流预习1收集的资料,教师给予归纳,并重点指导怎样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
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后来又发明了罗盘。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指南针盘面上的指针受地球磁场的影响,红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北,白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南。
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利用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2、根据指南针现在的指示说说校园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
(北面是教学楼,南面是花坛,东面是图书馆,西面是体育馆)3、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问:多功能厅、食堂分别在校园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归纳:从“东”出发,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
从“西”出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
4、找出校园的东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四、巩固练习1、给出一个方向由学生讨论后制成方向板。
北--2、利用方向板辨认教室中的八个方向。
3、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4、出示我国行政区域图,问:这是哪国的地图?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让学生找出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厦门的位置,说说厦门在北京的什么方向,北京在厦门的什么方向?接下来让学生独立填写:(1)厦门在北京的_____方向(2)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北方向,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南方向,(3)北京的东南方有_____省市。
五、全课小结1、这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2、交流预习: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教学反思:认识路线教学目标:1、在观察公园路线图、公交车站牌、城市平面图等活动中,认识路线图,并会运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2、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3、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认识路线图,会运用方位词语描述行走路线。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综合性很强的实际问题(如学会看城市交通图、平面图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坐过公交车吗?有没有独自乘公交车去公园玩过?没去过没关系,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试一试,有没有信心?走,那我们就出发吧!二、教学公交路线图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是动物园,瞧,这里是一张1路公交路线图。
提问:1、1路公交车是从火车站开往哪里的?经过了哪几个车站?2、王老师要从火车站到医院,有几站地?小结:我们在乘车的时候,首先要了解车的行驶方向,然后根据需要,正确的选择乘几路公交车和下车地点,现在你知道我们改乘哪路车了吧!三、教学公交站牌经过大家的一番努力思考,我们终于找到了1路公交车的站台,可是当我们到了站台却发现路的两边都有这样的站牌,那究竟该在哪个站牌下等车呢?你能按照1路公交车的路线说一说我们乘车从火车站按照什么方位怎么走到动物园?四、动物公园平面图这一段旅途还算顺利,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动物园,不过我们可不能没有计划的去玩,那样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出现走冤枉路的情况,所以在游玩之前,必须好好地计划一下,你们看,公园的入口处有一张动物园的平面图,这样便于我们更加合理的安排行程。
1、辨认平面图师:看图时首先要找到图中的方向标志,找到了吗?点分别在艺术广场的哪一面吗?2、认识游览路线师:根据不同的需要,说说我们去不同的位置怎么走,全班交流。
小结:我们在说行走路线的时候,要用上我们学过的方位词语,这样就可以说的很清楚。
3、试一试小结:一般我们到某个地方旅游的时候,总是要先看看游览的路线图,要游玩什么景点,怎样走才能不走重复的路线,路线图都会告诉我们,因此认识路线图十分重要!五、总结评价通过这次游园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吗?说给大家听听。
如果再给一次机会给你单独出去游玩,你还会有信心吗?将它写成数学日记,让全班同学分享你的快乐与成功,好吗?教学反思: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除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2.培养学生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用一位数除的算理,正确进行口算一、导入新课1.口答(1)24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84呢?(2)42个十,90个十各是多少?2.口算:36÷3 24÷2 30÷3 60÷648÷4 84÷4 80÷2 90÷3二、教授新课:出示主题图:根据你的观察,你看看这幅图里面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识解决途中提出的问题吗?1、3次就能运完这60箱,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和你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
也可以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帮助你说明你的思路。
小组汇报:解题思路1、想口诀二三得六2×3=6 6÷3=260÷3=302、20×3=60 60÷3=303、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
60÷3=30第一个问题轻松解决,第二个问题也没问题2、王叔叔有600箱西红柿,他也运3次就运完了,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组里面说说。
600÷3=200(箱)3、李阿姨要运240箱黄瓜,也运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运多少箱?240÷3=这题如何考虑?小结: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时可以如何思考?可以想口诀,还可以用以前学的乘法运算来思考,还可以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解决。
只要能正确的计算,什么方法都可以。
课堂练习:做一做知识介绍:除号的由来作业:练习三教学反思: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表达估算的思路。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每个小组每人准备30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巩固技能:1、师出示口算卡片:1800÷3 2400÷6 250÷5 420÷62700÷9 140÷7 120÷6 5400÷6学生开火车直接说得数。
看哪一组开得又对又快。
2、同桌一人说算式一人回答,答对的就坐下。
(二)引入情境,激发兴趣:1、出示教学挂图,呈现农贸市场的情境图师:上一节课我们共同为赵伯伯、李阿姨和王叔叔解决了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为李叔叔他们三人解决困难,好吗?他们遇到了什么难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