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心智技能的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心智技能的形成
一、有关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探讨
(一)加里培林的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
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从事心智动作形成的研究,并于l959年系统地总结了有关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心智运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加里培林认为,心智动作不同于外部的实践动作,但来源于实践动作,心智动作本身是外部的实践动作的反映,它是通过实践动作的“内化”而实现的。“内化”是外部动作向内部的转化,即内部动作映象形成的过程。实践动作的内化要经过一系列的阶段,而在不同的阶段,动作执行方式得到不断改造,关于动作本身的映象也相应地发生质的变化。也就是说,心智动作的形成要经过一系列的阶段,并且在每一阶段,心智活动的性质与水平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由于心智技能是由一系列心智动作构成的,所以心智动作的形成过程与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是一致的,心智动作的形成阶段也可用来说明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成五个阶段:一是动作的定向阶段;二是物质与物质化阶段;三是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四是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五是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二)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
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经过三个阶段,即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在认知阶段,要了解问题的结构,即起始状态、要达到的目标状态,以及从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所需要的步骤。对于复杂的问题而言,要了解问题的各个子目标及其达到子目标所需要的步骤。在心智技能形成的第二阶段,即联结阶段,学习者应用具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主要表现在把某一领域的描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这种转化即程序化的过程。随着对某一技能的不断练习,学习者对解决问题的法则的言语复述逐渐减少,而能够直接再认出某一法则的可适用性。在该阶段,个体逐渐产生了一些新的产生式法则,以解决具体的问题。在自动化阶段,个体获得了大量的法则并完善这些法则,使操作某一技能所需的认知投入减小,且不易受到干扰。安德森认为,复杂的技能的学习可以分解为对一些个别成分的法则的学习。但这些个别成分并不是分散、孤立的,而是可以组织成一个大的技能的学习过程。
我国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加里培林学派所划分的阶段,有的可以合并,名称也可以简化,并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这一理论目前已对我国中小学的学校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下面我们就着重介绍这一理论。
二、心智技能原型的模拟
由于心智活动是实践活动的反映,因此心智技能的培养,首先必须确定心智技能的原型,即实践模式。不过,确定心智技能的操作原型是一项相当困难的工作,因为形成了的心智技能不仅是内潜的,而且是借助于内部言语以高度简练的形式自动进行的。不仅旁观者难以观察到,就连活动的主体也难以自我意识,这就给操作原型的确定造成了很大困难。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控制论功能模拟思想向心理学的渗透,我们终于找到了可用来确立
心智技能操作原型的“心理模拟法”。
目前,我国心理学界一般认为,用心理模拟法来建立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需经过两个步骤,这就是创拟确立模型和检验修正模型,其中第一步是关键。
为了创拟确立心智技能的操作原型,首先必须对活动进行系统分析。而在对活动做系统分析时,首先对系统进行功能分析,分析系统对环境的作用,这其中包括作用的对象、条件及结果;然后再对系统做结构分析,分析系统的组成要素及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功能分析与结构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创拟模式的基本方法。同时,实践模式中的基本操作要依据操作系统的性质及学生的能力水平而确定,以能为学生理解并执行为原则。
在拟定假设性的操作原型后,还应通过实验来检验这种原型的有效性。在实验中如能取得预期的成效,则证明此假设原型是真实可靠的,这种经实验证实了的原型就可以在教学上应用。反之,如果在实验中假设原型不能取得预期成效,则对此原型必须予以修正或重新拟定。当然,模式的检验除了可以通过教学心理实验的方法进行以外,也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不过,用计算机检验时,过程分解要细,必须分解到机器可以执行这些基本操作为止。
但是,所模拟的心智技能的原型不应是原始的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型,而应是对理想的科学思维过程的模拟。由于形成了的心智技能一般存在于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头脑之中,因此创拟确立模型的过程实际上是把专家头脑中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经验“外化”为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心理模型”的过程(也称“物质化”过程)。不过,这一心理模型必须能确实提示并反映专家头脑内部的思维操作过程。同时,该原型不应该是某一个专家的心智活动原型,而应是对一批该领域专家心智活动模型的总结和经验的概括化与系统化。
三、心智技能的分阶段形成
(一)原型定向
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包括动作构成要素、动作执行次序和动作的执行要求),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原型定向阶段也就是使主体掌握操作性知识(即程序性知识)的阶段。这一阶段相当于加里培林的“活动的定向阶段”。
在原型定向阶段,主体的主要学习任务可
以归结为两点:首先要确定所学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操作活动程序),其次要使这种实践模式的动作结构在头脑中得到清晰的反映。为完成这些任务,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使学生了解活动的结构,即了解构成活动的各个动作要素及动作之间的执行顺序,并了解动作的执行方式,这样学生对于活动才能有一个完整的映象,才能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第二,要使学生了解各个动作要素、动作执行顺序和动作执行方式的各种规定的必要性,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第三,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独立性,由于构成活动的动作不能以现成的形式教授,故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
独立性,如师生共同总结各步动作及其执行顺序,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各动作划分的原因及动作顺序的合乎法则性,从而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第四,教师的示范要正确,讲解要确切,动作指令要明确。
总之,通过原型定向阶段的教学,学生建立起了关于活动的初步的自我调节机制,从而为进行实际操作提供了内部控制条件。
(二)原型操作
所谓原型操作,就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
在这一阶段,活动的执行是在物质与物质化水平上进行的,因而在加里培林及其学派的著作中称之为“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所谓物质化活动是指运用实物的模象、图片、模型、示意图等进行活动。其实,活动的最初形式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物质化的。在物质的活动形式中,动作的客体是实际事物,是对象本身。在物质化的活动形式中,动作的客体不再是对象本身,而是它的代替物。但不论哪种情况,都是对原型的操作,因而我们称此阶段为“原型操作”阶段。
研究表明,为了使心智技能在操作水平上顺利形成,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使心智活动的所有动作以展开的方式呈现。也就是说,主体要依据心智活动的原型,把构成这一活动的所有动作系列,依次按照一定的顺序做出,不能遗漏或缺失。而且每个动作完成之后,要及时检查,考查动作的方式是否能正确完成,对象是否发生了应有的变化。因为只有在展开的活动中,主体才能确切了解活动的结构,才能在头脑中建立起完备的动作映象,同时也才能获得正确的动觉经验并确保活动方式的稳定性。
第二,要注意变更活动的对象,使心智活动在直觉水平上得以概括,从而形成关于活动的表象。心智技能作为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其适用范围应具有广泛性。采用变鼓加以概括,有利于学生心智技能的掌握和内化。
第三,要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度,并适时向下一阶段转化。这虽强调原型操作阶段应以展开的方式出现,但并不是说最终不要简缩。当学生连续多次能正确而顺利地完成有关动作程序时,应及时转向内化阶段,以免活动方式总停留在展开水平,阻碍心智活动的速度。
第四,为了使活动方式顺利内化,动作的执行应注意与言语相结合,即一边进行实际操作,一边用言语来标志和组织动作的执行。因为心智技能作为一种心智活动方式,是借助于内部言语默默进行的,而内部言语必须以外部言语为基础。在原型操作阶段,外部言语作为心智动作的标志及执行工具,在“内化”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在边做边说的场合下,活动易于向言语执行水平转化。
总之,通过原型操作,学生不仅有了程序性知识,而且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了完备的动觉映象,这就为原型内化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