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胃癌发病构成情况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武威市胃癌发病构成情况研究
叶玉伟 宁舒鹏
[摘要] 目的通过对近四年甘肃省武威市1025例胃癌病例统计汇总,分析近四年该地区胃癌发病的年龄、性别及发病部位的构成。
方法调阅胃癌病例1025例病例资料,并对资料分类汇总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发病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年龄集中在50~70之间,贲门和胃体集中好发部位。
结论该地区处于胃癌高发区域,发病呈现男性显著高于女性,且有着其特异的发病年龄构成和部位构成。
[关键词] 胃癌;发病部位;年龄;性别
[Abstract] Objective Through collecting 1025 cases of gastric cancer medical records of recently four years in Wuwei city of Gansu province to analysis the department of age, sex and the disease location. Methods Researching 1025 medical records of gastric cancer and ummarizing the data . Results the men incidence of gastric cancer is higher than women, the age gathers between 50 to 70,the stomach body concentration cardia are higher.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gastric cancer in the region is high and the incidence of men was signifi cantly higher than women, it has the specifi c age composition and location of composition.
[Key words] Gastric cancer;Disease location;Sex;Age
胃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有较高的
发病率和死亡率,其中胃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
男性位居第三,女性第四[1],而且其发病在性别、年龄、部分及病
理存类型在地区差异.甘肃省武威市是我国胃癌高发区之一,本
文对武威肿瘤医院近四年胃癌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旨在探讨
该地区胃癌发病构成情况,为胃癌的预防、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
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2月~2010年12月甘肃省武威肿瘤
医院胃镜检查及住院手术治疗经病理诊断确诊胃癌患者,剔除87
例2次或多次重复检查的例数后,总有效例数1025例。
1.2 方法 依据胃镜检出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诊断确诊为
胃癌,胃癌分采用国际肿瘤疾病分类法(ICD-O),组织学分型参
照WHO分类。
将胃癌分为贲门癌和非贲门胃癌(包括胃底癌、胃
体癌、胃窦癌),发病在2个及以上部位称为多部位癌。
进行发病部
位、性别、年龄、病理诊断类型相关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
计
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平均年龄采用方差分析。
P<0.05为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性别 男性799例,女性226例,男女性别比例
3.54:1。
其中贲门癌男、女性别比例为4.60:1,非贲门癌男、女性别比例为
2.98:1,多部位癌男、女性别比例为
3.84:1。
非贲门癌中胃底癌
男、女性别比例为3.50:1,胃体癌男、女性别比例为3.55:1,胃窦
癌男、女性别比例为2.48:1。
贲门癌和非贲门癌男、女性别比例之
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9,P=0.011<0.05)。
2.2 年龄 发病年龄22~85岁,平均年龄(59.97±10.08)
岁,其中男性平均年龄(60.26±9.92)岁,女性平均年龄
(58.93±10.56)岁。
将年龄划分为<30、30~39、40~49、50~59、
60~69、≥70岁6个年龄段。
结果显示:50~59岁和60~69岁两个
年龄段胃癌发病率明显上升,与其它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详见表格1。
2.3 发病部位 贲门癌319例,占31.1%,非贲门癌648例,
占63.2%,多部位癌58例,占5.7%。
分贲门癌中胃底癌27例,占
2.6%,胃体癌332例,占32.4,胃窦癌289例,占28.2%。
其中贲门癌
和胃体癌占总数的63.5%,显著高于其它部位的发病(P<0.05)
(详见表1)。
表1 发病部位与不同年龄段胃癌构成情况[n(%)]
年龄段贲门胃底胃体胃窦多部位合计
<301(0.3)0(0.0)0(0.0)1(0.3)0(0.0)2(0.2)
30~392(0.6)2(7.4)8(2.4)14(4.8)1(1.7)27(2.6)
40~4920(6.3)3(11.1)39(11.7)57(19.7)9(15.5)128(12.5)
50~5999(31.0)3(11.1)109(32.8)81(28.0)22(37.9)314(30.6)*
60~69131(41.1)9(33.3)117(35.2)88(30.4)18(31.0)363(35.4)*
≥7066(20.7)10(37.0)59(17.8)48(16.6)8(13.8)191(18.6)
合计319(31.1)27(2.6)332(32.4)289(28.2)58(5.7)1025(100)
注:与其余各年龄段比较*P<0.01。
3 讨论
武威市地处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属于经济、文化、卫
生医疗和生活条件落后地区,农村人口众多,据米登海[2]等的
调查结果:1991~2000年甘肃省武威市男性胃癌平均发病率为
86.19/10万,女性胃癌平均发病率为29.40/10万,其中国人口调
整率为92.02/10万和32.56/10万,明显高于全国胃癌发病的平
均水平。
研究显示该地区胃癌高发原因主要有饮食、环境和遗传
等因素[3-4]相关。
本研究从筛查分析角度出发选取该地区病人相
对集中的武威肿瘤医院近四年的胃癌病例资料进行分比较,虽然
不能准确的推断该地区胃癌发病的分类情况,但可以从一个侧面
反映该地区胃癌发病的年龄、性别及发病部位的构成。
国外研究表明近30年胃癌死亡率的升高与贲门癌的发病率
的升高有明显的联系[5-6]。
我们发现,此次研究对象中该地区贲门
癌占到了总数的31.1%,胃体癌占总数32.4%,且有逐年不断增长
的趋势,同时胃窦癌有着降低的趋势。
而且男性患者比例也是明
显有逐年增长的趋势,这可能与该地区成年男性喜大量饮酒和吸
烟有关。
该地区胃癌发病在40岁以后逐渐增多,多集中在50~70作者单位:730000 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叶玉伟 宁舒鹏)
江苏省高淳县2003~2010年艾滋病疫情分析
邹德明
[摘要] 目的 分析高淳县艾滋病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控制艾滋病传播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Excel数据库和艾滋病网络直报系统对高淳县2003~2010年艾滋病病例和HIV感染者报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 通过分析高淳县艾滋病疫情有以下几个特征:(1)一般特征中性别主要以男性为主;年龄以青壮年为主;职业以农民、民工为主;户籍状况以本县常住人口为主;(2)艾滋病的三条传播途径在我县均有发生,其中异性性接触是
我县艾滋病传播的最主要途径,男性同性性接触者呈逐年上升趋势明显;(3)异性性接触主要以外来婚嫁媳妇传入为主,我县已发现的8例外来婚嫁媳
妇已传染给丈夫4例,传染给儿童1例,由外来婚嫁媳妇所致的病例共13例,占高淳县现住址发病数的67%。
结论 高淳县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广泛存在,外来婚嫁媳妇和农村男性同性恋使我县艾滋病防治工作形势严峻,应迅速采取综合有效的防制措施,控制艾滋病的流行。
[关键词] 艾滋病;外来婚嫁媳妇;农村男性同性恋
[Abstract] Objective Gaochun AIDS epidemic and its affecting factors, to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controlling the spread of AIDS. Methods Excel database and reporting system for AIDS Network Gaochun AIDS cases from 2003 to 2010 and the report of HIV infection data analyzed. Results By analyzing the Gaochun has the following features of the AIDS epidemic: (1)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jor male-dominated gender; ages are young; career to farmers, mainly migrant workers; residence status to permanent residents of the county-based ; (2) of the three routes of transmission of AIDS have occurred in the county, where heterosexual contact is the main way of HIV transmission county, male homosexual contacts were increasing signi fi cantly; (3) to heterosexual contact outside the main Marriage-law passed in the main, the county has found an exception to marry a wife of 8 has been transmitted to her husband in 4 cases, 1 case of transmission to children, caused by a foreign wife married to a total of 13 cases of patients, accounting for morbidity Gaochun number of current address 67%. Conclusion Gaochun risk factors for the AIDS epidemic is widespread, exotic male homosexual marriage to wife and rural county AIDS situation is grim, shall promptly take comprehensive and effective control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epidemic.
[Key words] AIDS;Outside marriage wife;Gay men in rural areas
高淳县位于江苏省西南端,东部和北部分别与溧阳、溧水毗邻,西南面与安徽省的当涂、宣州和郎溪三县(区)接壤。
全县总面积802平方公里,辖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34个行政村,总人口42.17万。
其中农村人口34.35万,农村人口数比例为81.5%。
是个典型的农业县。
高淳县自03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以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和艾滋病病人(AIDS)年发现人数逐年上升。
截止2010年12月31日,共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40例。
为进一步了解高淳县艾滋病流行特点和流行趋势,为制定本地艾滋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我县艾滋病疫情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高淳县艾滋病疫情报告Excel数据库和艾滋病网
络直报系统,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年发病数
2003~2010年高淳县艾滋病年发病数见表1。
表1 2003~2010年高淳县艾滋病年发病数年份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发病(例)314583610比例(%)
7.5
2.5
10
12.5
20
7.5
15
25
2.2 性别分布
2003~2010年高淳县艾滋病性别分布见表2。
2.3 确诊时病程状况
2003~2010年高淳县艾滋病确诊时病程状况见表3。
作者单位:211300 江苏省高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邹德明)
岁之间,约占66.0%,且与其他年龄段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综上所述,基于对该地区有代表性的近四年的胃癌病例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该地区处于胃癌高发区域,发病呈现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参考文献
[1] 杨玲,李连弟,陈育德,等.中国2000年及2005年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的估计与预测[J].中国卫生统计,2005,22:218-221.
[2] 米登海,罗好曾.武威市恶性肿瘤发病现况及趋势[J].肿瘤防治
杂志,2002,9(5):449-451.
[3] 罗好曾,王晓鹏.武威市1991-1997年胃癌发病率分析[J].肿瘤研究与临床,1999,l1(1):69-70.
[4] 万厚民,李玉民,张志镒,等.武威市胃癌高发原因与饮用水中硝酸盐氮中亚酸盐氮的关系[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2):251-252.
[5] Peek RM Jr,Blaser MJ.Helicobacter pylori and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denocarcinomas[J].Nat Rev Cancer,2002,2:28-37.
[6] Brown LM,Devesa SS.Epidemiologic trends in esophageal and gastric cancer in the United States[J].Surg Oncol Clin N Am,2002,11:23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