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外伤救护基本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合集下载

创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创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创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创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是指在处理创伤患者时,必须掌握的四项关键技能。

这四项技术包括: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

1. 止血:这是创伤急救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因为失血过多会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止血的方法有直接压迫法、加压包扎法、止血带法等。

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伤口的位置、大小和出血的严重程度。

2. 包扎:止血后,需要用干净的绷带或布料包扎伤口,以防止感染和进一步的出血。

包扎时要尽量保持伤口干燥,避免使用脏污的绷带或布料。

同时,包扎的力度要适中,既不能过紧也不能过松。

3. 固定:对于骨折或脱臼等严重的创伤,需要进行固定,以防止伤势加重或恢复过程中出现错位。

固定的方法有用夹板、绷带等物品将伤肢固定在身体上,或者用石膏将伤肢包裹起来。

4. 搬运:在完成上述三项技术后,需要将伤员安全地搬运到医疗设施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搬运时要注意保护伤员的头部和脊柱,避免二次伤害。

如果可能,最好由专业的医疗人员进行搬运。

以上就是创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伤
员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应对,如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等高级急救技术。

外伤救护四项技术

外伤救护四项技术

四、搬运术
搬运注意事项
1.重伤员重病人搬运时必须注意气道开放 2.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均须注意不能加重原损 伤部位的伤情或增加伤员痛苦 3.脊柱伤伤员不能用软的帆布担架搬运,应用 铲式担架或脊柱板搬运,将伤员移至担架时应 由三人平托喊口令同时移至担架
The end
Thank you !
• 成人血容量占体重的8%,约4000-5000ml • 失血量达总血量1/4或1/3时,可危及生命 • 失血后的代偿机制 • 动脉出血与静脉出血的鉴别 • 发生外伤后,如无体表出血但有生命体 征重大改变者应警惕胸腹部闭合性损伤 (尤其是肝脾破裂)可能
(一)指压止血法
• • • • • 一侧头额颞部出血------颞(浅)动脉 前臂出血------肱动脉 手掌出血------尺、桡动脉 手指出血------手指根部两侧动脉 下肢出血------深压股动脉
三、固定术
(一)固定材料
• • • • 木制夹板 负压气垫 塑料夹板 其他材料:颈托、脊柱马夹、托马 氏架等
(二)固定方法
• • • • • • • 颈部伤(怀疑颈椎骨折)固定:颈托 锁骨骨折固定法 尺桡骨骨折固定法 胫腓骨骨折固定法 胸椎、腰椎骨折固定法 股骨骨折固定法 强调:木制夹板固定四肢时夹板长度必须比伤 肢所处的两个关节长,上三道固定带;高速公 路司机发生车祸应使用颈托和脊柱马甲固定后 再将伤员自驾驶室移出
外伤救护四项技术
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 徐惠梁
外伤救护包括哪四项基本技术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外伤救护四项技术是现场急救 的基本功
1.创伤在急救疾病谱中占首位,创伤现场急 救在急救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2.熟练掌握外伤救护四项技术是胜利完成 创伤现场急救的前提和

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外伤救护是指对遭受外部力量直接或间接作用而导致的身体损伤进行急救处理的过程。

外伤救护的目标是尽快停止出血、减轻疼痛、保护受伤部位并避免二次伤害。

为了有效地进行外伤救护工作,以下是四项基本技术,即止血、固定、包扎和转运。

一、止血技术止血是外伤救护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当出血发生时,必须迅速采取措施止血,以避免大量出血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常见的止血方法有以下几种:1. 直接压迫止血法:将干净的纱布直接覆盖在出血的伤口上,并用手或绷带施加适当的压力,直到出血停止为止。

2. 提升伤肢止血法:如果出血部位是四肢,可以将伤肢抬高,以减少血液流入出血部位,从而减轻出血情况。

3. 绷带止血法:用绷带将出血部位包扎起来,使其受压,减少出血量。

在包扎时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二、固定技术固定是为了保护伤者的受伤部位,防止进一步的损伤。

固定的原则是固定到邻近关节以上和关节以下的部位,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关节的活动范围,从而减轻受伤部位的负担。

常见的固定方法有以下几种:1. 架石法:将硬物(如木板、树枝等)架在伤肢两侧,用绷带或布条固定,使伤肢保持固定状态。

2. 夹板法:在伤肢两侧分别放置夹板,并用绷带固定。

夹板可以是硬纸板、木板或其他坚硬的材料。

3. 三角巾固定法:将三角巾折叠成绷带状,用于固定伤肢或固定关节。

三、包扎技术包扎是为了保护伤口,避免感染和减少出血。

包扎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清洁伤口:用生理盐水或清水清洁伤口,去除杂质和污垢。

2. 用纱布覆盖伤口:将干净的纱布覆盖在伤口上,避免细菌感染。

3. 用绷带固定:用绷带将纱布固定在伤口上,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四、转运技术在进行外伤救护时,如果伤者需要转运到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正确的转运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转运技术:1. 救护车转运:将伤者放置在救护车的担架上,固定好担架,确保伤者在转运过程中不受进一步的伤害。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大急救技术培训PPT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大急救技术培训PPT

(2)指压止血法----头面部的止血
填塞止血法 适用于颈部、臀部大而深的伤口。方法,先用镊子夹住无菌 纱布并塞人伤口内,如一块纱布止不住血,可再加纱布,最
后用绷带或三角巾绕颈部至对侧臂根部包扎固定。
颈部外伤包扎
桡、尺动脉按压点 手指的止血
上臂、下肢的止血
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
二、包扎: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急救技术
1.止血、包扎
出血种类
1、按出血部位分: 内出血:身体深部组织或内脏损伤出血 外出血:体表的伤口出血
2、按损伤血管分: 动脉出血:量大鲜红,呈喷射状、搏动性 静脉出血:暗红色,持续从伤口外溢 毛细血管出血:鲜红的点、片状渗血
止血的常用方法:
(1) 局部加压包扎法 (2)指压止血法;
经; ⑸ 注明时间,一小时松一次。 (6)注:颅脑损伤的的病人,鼻腔、外耳道有
出血时,不能堵塞,防止逆流至颅腔内,引 起颅内感染。
对于使用止血带的伤者,必须在显著部位注明 使用止血带的时间。如无条件,需向参与转运 者说明止血带使用的时间。
(1)局部加压包扎止血:
用敷料或其它洁净的毛巾、手绢、三角巾等覆盖 伤口,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目的。
对于有脊柱损伤的伤者: 搬动必须平稳,防止出现脊柱的弯曲。一般使 用三人搬运法,严禁背、抱或二人抬。运送脊 柱骨折伤者,应使用硬质担架。
有颈椎损伤者: 搬运过程中必须固定头部,如:在颈部及头部 两侧放置沙袋等物品,防止头颈部的旋转。注 意,对怀疑有脊柱骨折或不能除外脊柱骨折者, 必须按照有脊柱骨折对待。
固定原则
1 先检查意识、呼吸、脉搏及处理严重出血 2 用绷带、三角巾、夹板固定受伤部位 3 夹板的长度应超过骨折处远近两个关节 4 骨折断端暴露,不要拉动,不要送回伤口内 5 固定伤肢后,如可能应将伤肢抬高 6 暴露伤肢末端以便观察血运,现场对生命安全有威

创伤救护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项技术(39健康网)

创伤救护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项技术(39健康网)

创伤是各种致伤因素造成的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

轻者造成体表损伤,引起疼痛或出血;重者导致功能障碍、残疾,甚至死亡。

创伤救护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项技术。

创伤现场救护技术遇到出血、骨折的伤病员,救护人员首先要保持镇静,做好自我保护,迅速检查伤情,快速处理伤病员,同时呼叫急救人员。

1. 止血技术出血,尤其是大出血,属于外伤的危重急症,若抢救不及时,伤病人会有生命危险。

止血技术是外伤急救技术之首。

现场止血方法常用的有四种,使用时根据创伤情况,可以使用一种,也可以将几种止血方法结合一起应用,以达到快速、有效、安全的止血目的。

指压止血法直接压迫止血:用清洁的敷料盖在出血部位上,直接压迫止血。

间接压迫止血: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的动脉,阻断动脉血运,能有效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

加压包扎止血法用敷料或其他洁净的毛巾、手绢、三角巾等覆盖伤口,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目的。

填塞止血法用消毒纱布、敷料(如果没有,用干净的布料替代)填塞在伤口内,再用加压包扎法包扎。

重点提示:救护员和志愿者只能填塞四肢的伤口。

止血带止血法上止血带的部位在上臂上1/3处、大腿中上段,此法为止血的最后一种方法,操作时要注意使用的材料、止血带的松紧程度、标记时间等问题。

重要提示:如遇到有大出血的伤病人,一定要立即寻找防护用品,做好自我保护。

迅速用较软的棉质衣物等直接用力压住出血部位,然后,拨打急救电话或场馆急救网点的电话,寻求医务人员的帮助。

2. 包扎技术快速、准确地将伤口用自粘贴、尼龙网套、纱布、绷带、三角巾或其他现场可以利用的布料等包扎,是外伤救护的重要环节。

它可以起到快速止血、保护伤口、防止污染,减轻疼痛的作用,有利于转运和进一步治疗。

绷带包扎①手部“8”字包扎它也同样适用于肩、肘、膝关节、踝关节的包扎。

②螺旋包扎适用于四肢部位的包扎,对于前臂及小腿,由于肢体上下粗细不等,采用螺旋反折包扎,效果会更好。

三角巾包扎①头顶帽式包扎:适用于头部外伤的伤员。

止血包扎固定转运

止血包扎固定转运
6、结扎好止血带后,在明显部位加上标记,注明结扎止血带的时间,尽快运往 医院。
7、解除止血带,应在输血输液和采取其他有效的止血方法后方可进行。如组织 已发生明显广泛坏死时,在截肢前不宜松解止血带。
8、不可用电线、铁丝等作止血带用。
-
绞紧止血法 • 先垫衬垫,再将带系在垫上绕肢体一圈打
结,在结下穿一棒,旋转此棒使带绞紧, 至不流血为止,最后将棒固定在肢体上。
4、结扎止血带要松紧适度,以停止出血或远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度。结扎过紧, 可损伤受压局部,结扎过松,达不到止血目的。
5、为防止远端肢体缺血坏死,原则上应尽量缩短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一般止血 带的使用时间不宜超过2~3小时,每隔45~60分钟松解一次,以暂时恢复远 端肢体血液供应。松解止血带的同时,仍应用指压止血法,以防再度出血。 止血带松解3~5分钟后,在比原来结扎部位稍低平面重新结扎。松解时,如 仍有大出血者或远端肢体已无保留可能,在转运途中可不必再松解止血带。
• 4、肩部、腋部、上臂出血:用拇指压迫出血同侧锁骨中部搏动点(锁骨下动 脉),将锁骨下动脉压向第一肋骨。
• 5、前臂出血:用拇指压迫上臂肱二头肌内侧沟中部搏动点(肱动脉),将肱 动脉向外压向肱骨。
• 6、手掌出血: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横纹稍上处的内、外侧尺、桡动脉。 • 7、下肢出血:用两手拇指重叠用力压迫大腿根部腹股沟带中点稍下方的强搏
口的边缘,并互相缠 结,使血液加快凝固, 在伤口处,产生纤维 蛋白。

• 快速转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分类
一、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分类: 1、外出血:由皮肤损伤向体外流出血液,能
够看见出血情况。 2、内出血:深部组织和内脏损伤,血液由破
裂的血管流入组织或脏器、体腔内,从体 表看不见血。

外伤急救基础知识

外伤急救基础知识
22
④中暑
中暑的先兆症状是大量 出汗、 口渴、头昏、耳 鸣、胸闷、心慌、恶心、 四月支无力等。
此时应立即停止工作或运动,到阴凉处休息,可喝些冷饮、 淡盐水,可服用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人丹等解暑成药。如 在有先兆症状时不采取措施而继续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或运动, 患者可能发展到中度或重度中暑,出现体温上升,皮肤灼热、 呼吸急促、呕吐、烦躁、抽搐、昏迷。可用冰袋敷患者头、 颈、腋、腹股沟部位,并迅速送医院抢救。
13
(1)单人搬运法是用搀扶、背、抱等方法
14
(2)双人搬运法是用双人椅式、平托式、 拉车式等方法
15
(3)多人搬运法是用千卧托运等方法
16
①眼有异物②触电③烧(烫)伤④ 中暑⑤溺水⑥鼻出血
17
①眼有异物
常见有金属屑、煤渣、 砂粒、灰尘、谷类、 麦芒、小飞虫等异物 进入眼角膜、结膜、 甚至深入n艮球。异物入眼后,有不同程度的异
1
目录
一、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
①止血②包扎③固定④搬运
二、急救常识
①眼有异物②触电③烧(烫)伤④中暑 ⑤溺水⑥鼻出血
一、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
①止血②包扎③固定④搬运
实施现场外伤救护时,现场人员要本着救死扶 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在通知就近医院的同时, 要沉着、迅速地开展现场急救工作。
基本原则 先抢后救,先重后轻; 先急后缓,先近后远; 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后搬运。
23
⑤溺水
溺水是人淹没水中,水进入气道 而窒息缺氧。溺者全身冰冷, 面 色青紫,上腹膨隆,两眼通红。 抢救溺水,要迅速将溺者头部抬 出水面并拖上岸,除去溺者口、鼻腔的泥沙杂草等,应迅背倒立倒水法:将溺者双脚提起,使溺者呈倒立状,用手轻拍溺者背部。 (2)伏膝倒水法:抢救者应左脚跪地将溺者腹部置于抢救者右大腿上,使其头部 。上肢下 垂,抢救者左手将溺水者头部稍抬起使脸朝地面,右手轻拍溺水者腰背部(图l、2)。溺水 者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进行人中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直至呼吸心跳恢复。

有关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有关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

实行现场外伤救护时,现场人员要本着治病救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在通知就近医院的同时,要沉稳、快速地睁开现场急救工作,其原则是: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后搬运。

第一节:止血出血是创伤的突出表现,现场实时有效地止血,是拯救生命、降低死亡率、为病人博得进一步治疗时间的重要技术。

关于创伤而致的出血,掌握简单的止血方法和技术,就能在现场派上用处,就能缓解出血之急,就能拯救病人的生命。

一、失血的表现:(一)血液是保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成人的血容量约占体重的 8 %,即 4000~5000ml。

(二)假如出血量占总量的 20%(800~1000ml)时,会出现头晕、脉搏增快、血压降落、出盗汗、肤色苍白、少尿等症状。

(三)假如出血量达总量的 40%(1600~2000ml)时,就有生命危险。

1大出血伤员迟延几分钟即可能危及生命。

所以出血是最需要急救的危重症之一,止血术是急救中特别重要的技术。

二、出血种类(一)依据出血部位的不一样分为:(1)皮下出血;(2)内出血(指血液由损坏的血管流入组织脏器和器官);( 3)出门血(是指血液由损坏的血管流向体外)。

( 二) 依据伤害血管分为:(1)动脉出血:血液呈鲜红色、压力高,短时间内可造成大量出血,危及生命。

(2)静脉出血:血液色暗、不中断,迟缓向外流出,危险性较动脉性出血小。

(3)毛细血管出血:创面外渗不易找到出血点,常自行凝结,危险性小。

三、止血方法(主假如指出门血)1. 包扎止血: 合用于:表浅伤口出血或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出血。

⑴粘贴创可贴止血:将自粘贴的一边先粘贴在伤口的一侧,而后向对侧拉紧粘贴另一侧2⑵敷料包扎:将足够厚度的敷料、纱布覆盖在伤口上,覆盖面积要超过伤口周边起码 3 厘米(图 3-1)⑶就地取材可采纳三角巾,手帕,洁净的布料包扎止血。

2. 加压包扎止血:合用于浑身各部位的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出血,用敷料或洁净的毛巾,绷带,三角巾等覆盖伤口,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的目的。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实施现场外伤救护时,现场人员要本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在迅速通知医疗救护机构的同时,要沉着、迅速地开展现场急救工作,救护的基本原则是: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先止血后包扎、先固定后搬运。

一、止血:(一)出血的种类:血液从体表伤口流出,称为外出血,较易为人们发现。

体内深部组织、内脏损伤出血、血液流入组织体腔内为内出血,不易被人们发现,更危险。

各种出血中,以动脉出血最为危险,必须及时止血。

按照损伤血管的不同,可分为:1、动脉出血:其特点是伤口呈喷射装搏动性向外涌出鲜红色的血液。

2、静脉出血:伤口持续向外溢出暗红色的血液。

3、毛细血管出血:伤口向外溢出鲜红色的血液。

(二)出血的临床表现:成人的血液占其体重的8%左右,失血总量达到总血量的20%以上时,伤者出现脸色苍白、冷汗淋漓、手脚发凉、呼吸急促、心慌气短等症状,脉搏快而细,血压下降,继而出现出血性休克。

当出血量达到总血量的40%时,就有生命危险。

(三)止血的方法:二、包扎:(一)包扎的作用包扎的目的在于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固定敷料夹板,挟托受伤的肢体,减轻伤者痛苦,防止刺伤血管、神经等严重并发症,加压包扎、压迫止血的作用。

(二)注意事项包扎要求动作轻快、准确、牢固。

包扎前要弄清包扎的目的,以便选择适当的包扎方法,并先对伤口作初步的处理,包扎的松紧要适度,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会移动脱落。

包扎材料打结或其它方法固定的位置要避开伤口和坐卧受压的位置为骨折制动的包扎应露出伤肢末端,以便观察肢体血液循环的情况。

(三)包扎的方法三、固定:主要是用于骨折的固定,所以要了解骨折的症状和骨折的急救要点。

(一)骨折的种类骨折:人体骨骼因外伤发生完全或不完全的断裂称骨折。

开放性骨折:骨折断端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骨折。

闭合性骨折:未与外界相通的骨折。

根据骨折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完全性骨折、不完全性骨折。

外伤救治的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救治的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急救的四项基本技术,在临床上其实并没有这样的称呼,对于外伤急救通常要掌握良好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基本操作技能。

如果出现外伤,在院外现场急救时,可以做到比较系统地处理伤口、搬运转移伤者,以减轻伤者的痛苦,并为患者的院内治疗奠定较好的基础。

1、止血:如果伤者出血比较少,可通过压迫止血法,即在出血点处直接施加压力达到止血目的。

如果创面较大、出血比较多,也可以在伤口内填塞干净的织物或在近心端进行适当压迫,起到止血的作用,然后及时将伤者送往医院,医生会通过电凝、缝扎等专业治疗手段进行止血;
2、包扎:伤者不同的出血点,不同的受伤部位,包扎方式以及包扎的材料可能有较大的差别。

院内包扎伤口通常医生会用到三角巾、绷带、纱布等,如果伤者在院外自行包扎伤口,一定要选择相对干净、没有脱屑,或者是异物的包扎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伤口,减少伤口再次出现污染的风险,并及时到医院进行处理;
3、固定:对于伤口固定,一般指骨骼、肌腱的损伤,院外固定通常需要通过树杈、木板等对患处进行固定,避免断骨、肌腱等损伤进一步加重。

院内损伤通常需要通过钢钉、石膏等对患处进行固定,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4、搬运:应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基础上将伤者尽量平稳地搬运到安全的地方,或者伤者应尽量远离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可以争取时间,给予初期的生命支持,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有利条件。

实施外伤救护时主要原则是先重后轻、先抢后救、先近后远、先止血后包扎,以及先急后缓,先固定后搬运等。

当有伤者出现时,应用合理的救治技术、准确有效处置、安全迅速转运,才能减轻伤者伤情,预防和减少并发症,为伤者的后续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创伤现场急救的四项基本技术

创伤现场急救的四项基本技术

四、搬运
搬运是把伤员运送到医院的过程,主要针对不能行走的下肢、躯干骨折,脑和内脏损伤病人。特别是颈、胸腰椎骨折脱位者,必须平卧搬运,将患者搬至木板或担架上,颈部损伤者应在两旁放置沙袋固定。
常用的搬运法有: 二人搬运法: 两人在同侧,一人托头 颈部和腰背部,另一人 托臀部和小腿,同时用 力托起运送。
三角巾包扎 头面部包扎法 帽式:先将底边折叠约二指宽,从后向前盖住头顶,底边的中点置于前额中心,然后将两边经两侧拉至后枕部压住顶角扎紧,再从对侧绕到前额打结,最后将顶角向上返折嵌入底边固定
面具式:顶角打结置于颌下罩住面部,拉紧两角上提向后,交叉压住底边,再绕到前额打结,眼、鼻、口处各开小孔。
肩部包扎法:三角巾顶角斜向底边对折成燕尾状,燕尾的底边环绕伤侧上臂根部打结,两尾角分别从前后斜向对侧腋下打结
上臂骨折:将一块木板 放在外侧,用绷带或布条缠绕绷 扎,然后把上臂与胸壁固定,前 臂悬挂胸前。也可用装胶布的纸 板筒,纵形剪开,套于上臂捆扎 固定。
前臂骨折:在前臂外侧捆扎一块木板,长度自肘后至手指,然后用三角巾悬挂。如无木板,稍厚的杂志、书包均可代用
大腿骨折:将一块长度为足跟至腋下的木板放在外侧,用6~7条布带绷扎固定,或直接将患肢与健肢捆扎。 小腿骨折:用两块从大腿至足跟的木板内外夹住患肢固定,也可与健肢捆扎。
腹股沟内侧打结。臀
7
部反之。
8
手、足部包扎法:伤手置于三角巾中间,底边在近侧,将顶角反折盖住手背,再将两边于腕部交叉缠绕打结。足部包扎与此相同
固定
现场对骨折、肌腱韧带断裂的病人应作临时固定,所用夹板可就地取材,常用木板条、竹片,甚至硬纸板、杂志本也可代用。夹板与肢体之间要用布、棉花、纸等软物充垫。一般情况下,现场对骨折不作整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场外伤救护基本技术 ----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惠州仲恺高新区人民医院ICU 胡正祥
医学课件ppt
1
现场急救工作原则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 术。实施现场外伤救护时,现场人员要本着救死扶 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在通知就近医院的同时,要沉 着、迅速地开展现场急救工作,其原则是: 1先抢后救 2先重后轻, 3先急后缓 4先近后远 5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后搬运。
医学课件ppt
14
结扎止血带的操作方法
3绞紧止血法 如无橡皮止血带,可根据 当时情况,就便取材,如三角巾、绷 带、领带、布条等均可,折叠成条带 状,即可当做止血带使用。上止血带 的部位加好衬垫后,用止血带缠绕, 然后打一活结,再用一短棒、筷子、 铅笔等的一端插人活结一侧的止血带 下,并旋转绞紧至停止出血,再将短 棒、筷子或铅笔的另一端插入活结套 内,将活结拉紧即可 .
医学课件ppt
9
指压腹 股沟韧带中点稍下方、大腿根部搏动 处用力垂直向下压迫。本法用于大腿、 小腿或足部的出血。
腘动脉止血法 用一手拇指在腘窝横纹 中点处向下垂直压迫。本法用于小腿 或足部出血。
指动脉止血法 用一手拇指与食指分别 压迫指根部两侧,用于手指出血。
医学课件ppt
2
止血术
出血的种类: 表伤口流出,称为外出血 体内深部组织、内脏损伤出血,血液
流入组织或体腔内的内出血 (外出血易为人们发现;内出血不易为人们发现,更
为危险 。)
医学课件ppt
3
止血术
出血的临床表现 : 成人的血液约占其体重的8%,失血总
量达到总血量的20%以上时,伤员出现脸色 苍白,冷汗淋漓,手脚发凉,呼吸急促,心 慌气短等症状,脉搏快而细,血压下降,继 而出现出血性休克。 当出血量达到总血量的 40\%时,就有生命危险。
医学课件ppt
6
指压止血法类型
.颞动脉止血法: 一手固定伤员头部,用另 一手拇指垂直压迫耳屏上方凹陷处,可感觉 的动脉搏动,其余四指同时托住下颌;本法 用于头部发际范围内及前额、颞部的出血。 颌外动脉止血法: 一手固定伤员头部,用另 一手拇指在下颌角前上方约1.5厘米处,向 下颌骨方向垂直压迫,其余四指托住下颌; 本法用于颌部及颜面部的出血。
医学课件ppt
10
加压包扎止血法
伤口覆盖无菌敷料后,再用纱布、棉 花、毛巾、衣服等折叠成相应大小的 垫,置于无菌敷料上面,然后再用绷 带、三角巾等紧紧包扎,以停止出血 为度。这种方法用于小动脉以及静脉 或毛细血管的出血。但伤口内有碎骨 片时,禁用此法,以免加重损伤。
医学课件ppt
11
填塞止血法
用无菌的棉垫、纱布等,紧紧填塞在 伤口内,再用绷带或三角巾等进行加 压包扎,松紧以达到止血目的为宜。 本法用于中等动脉。大、中静脉损伤 出血,或伤口较深、出血严重时,还 可直接用于不能采用指压止血法或止 血带止血法的出血部位
2橡皮止血带 可选用橡皮管,如听诊器胶管,它的 弹性好,易使血管闭塞,但管径过细易造成局部组 织损伤。操作时,在准备结扎止血带的部位加好衬 垫,以左手拇指和食、中指拿好止血带的一端,另 一手拉紧止血带围绕肢体缠绕一周,压住止血带的 一端,然后再缠绕第二周,并将止血带末端用左手 食、中指夹紧,向下拉出固定即可。还可将止血带 的末端插入结中,拉紧止血带的另一端,使之更加 牢固。
医学课件ppt
4
止血术
止血的方法 : 指压止血法 加压包扎止血法 填塞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
医学课件ppt
5
指压止血法
指抢救者用手指把出血部位近端的动 脉血管压在骨骼上,使血管闭塞,血 流中断而达到止血目的。这是一种快 速、有效的首选止血方法。止住血后, 应根据具体情况换用其他有效的止血 方法,如填塞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 等。这种方法仅是一种临时的,用于 动脉出血的止血方法,不宜持久采用。 下面是根据不同的出血部位采用的不 同的指压止血法。
医学课件ppt
8
指压止血法类型
肱动脉止血法: 一手握住伤员伤肢的腕部,将上肢 外展外旋,并屈肘抬高上肢;另一手拇指在上臂肱 二头肌内侧沟搏动处,向肱骨方向垂直压迫。本法 用于手、前臂及上臂中或远端出血。 尺、桡动脉止血法: 双手拇指分别在腕横纹上方两 侧动脉搏动处垂直压迫。本法用于手部的出血。 足背动脉与胫后动脉止血法 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 背中间近脚腕处(足背动脉),以及足跟内侧与内 踝之间处(胫后动脉)。本法用于足部出血。
医学课件ppt
7
指压止血法类型
颈动脉止血法 :用拇指在甲状软骨,环状软 骨外侧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之间的沟内搏动处, 向颈椎方向压迫,其余四指固定在伤员的颈 后部。用于头、颈、面部大出血,且压迫其 他部位无效时。非紧急情况,勿用此法。此 外,不得同时压迫两侧颈动脉 。 锁骨下动脉止血法: 用拇指在锁骨上窝搏动 处向下垂直压迫,其余四指固定肩部。本法 用于肩部,腋窝或上肢出血。
医学课件ppt
15
结扎止血带的注意事项
1、止血带不宜直接结扎在皮肤上,应先用 三角巾、毛巾等做成平整的衬垫缠绕在要结 扎止血带的部位,然后再上止血带。 2、结扎止血带的部位在伤口的近端(上 方)。上肢大动脉出血应结扎在上臂的上1 /3处,避免结扎在中1/3处以下的部位, 以免损伤桡神经;下肢大动脉出血应结扎在 大腿中部。而在实际抢救伤员的工作中,往 往把止血带结扎在靠近伤口处的健康部位, 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存肢体。
医学课件ppt
16
结扎止血带的注意事项
3、结扎止血带要松紧适度,以停止出血或远端动脉 搏动消失为度。结扎过紧,可损伤受压局部,结扎 过松,达不到止血目的。 4、为防止远端肢体缺血坏死,原则上应尽量缩短 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一般止血带的使用时间不宜超 过2~3小时,每隔40~50分钟松解一次,以暂时恢 复远端肢体血液供应。松解止血带的同时,仍应用 指压止血法,以防再度出血。止血带松解1~3分钟 后,在比原来结扎部位稍低平面重新结扎。松解时, 如仍有大出血者或远端肢体已无保留可能,在转运 途中可不必再松解止血带。
医学课件ppt
12
止血带止血法
四肢较大动脉出血时救命的重要手段, 用干其他止血方法不能奏效时。如使 用不当可出现肢体缺血、坏死,以及 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医学课件ppt
13
结扎止血带的操作方法
1充气止血带 如血压计袖带,其压迫面积大,对受 压迫的组织损伤较小,并容易控制压力,放松也方 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