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_沈传缘
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工作总结1500字

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工作总结1500字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是高校学科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学科优势和学科影响力持续提升的关键。
在过去一年的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工作中,我们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注重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相结合,以及团队协作和交流合作的理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加强队伍建设为了实现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的目标,我们积极引进高水平人才,培养和培训优秀青年教师,并加强年轻教师的职业发展指导。
同时,我们注重对中青年教师的思想引领和职业道德建设,以提高团队凝聚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的队伍建设得到了初步加强。
二、加强科学研究科研水平是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的重要衡量指标。
为了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我们重点关注科研项目申报和成果转化。
在项目申报方面,我们设立科研项目指导小组,帮助教师解决科研项目申报过程中的问题,并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
在成果转化方面,我们加大了科研成果的宣传力度,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提高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的学术影响力。
三、注重教学实践教学实践是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注重教师的教学方法创新和教育教学理论研究。
我们建立了教学团队,开展教学团队活动,提供教育技术培训,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此外,我们还鼓励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提高教学素质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四、加强团队协作团队协作是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的基础和保障。
为了加强团队协作,我们制定了明确的任务分工和目标,建立了团队协作机制,实行主管带头人和团队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和支持。
我们注重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并定期组织团队活动,提高团队协作和凝聚力。
五、加强交流合作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需要借助外部资源和经验的支持。
为了加强交流合作,我们建立了学科专业带头人交流平台,定期组织学术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进行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
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工作总结

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工作总结梯队建设是学科专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建设梯队,可以促进学科专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并培养出一批高水平、有潜力的学科带头人。
总结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1.招聘选拔工作:梯队建设的第一步是要进行招聘选拔工作,通过广泛宣传和招聘渠道,吸引优秀的人才申请,并进行选拔工作。
在招聘选拔中,可以根据学科专业的发展需求和人才需求,制定相应的评选标准和程序,确保选拔出来的人才符合学科专业的要求。
2.培养发展工作:一旦招聘选拔出了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就需要进行培养发展工作。
这包括对新人的培训和指导,使其尽快适应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并从中找到自己的切入点和发展方向。
同时,还可以为学科带头人提供专业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机会,提高其学术素养和研究水平。
3.激励引导工作:激励引导是梯队建设的关键一环。
可以通过给予学科带头人一定的学术和管理权限,鼓励他们积极投身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
同时,还可以设立一些奖励机制,如科研成果奖励、学术交流奖励等,激励学科带头人取得优秀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声誉。
4.评估反馈工作:梯队建设需要不断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可以定期对学科带头人进行绩效评估,评估其在学术研究、教学和团队建设方面的表现,并给予相应的反馈和指导。
总之,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工作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
通过招聘选拔、培养发展、激励引导和评估反馈等多方面的工作,可以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和有活力的学科带头人梯队,推动学科专业的快速发展。
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建设学术梯队的思考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Total.429 July2018(C)总第429期2018年7月(下)摘要在大学教育阶段要不断提高学科建设工作水平,特别是学科建设过程中要推动建设高水平大学核心地位,加大学科建设强度水平和投资力度水平,促进对于重点学科的能力和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保证学科平台稳固性,推动国家经济建设支柱顺利进行。
随着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要提高学科密集性,急需深度促进学科建设工作顺利进行,保证学科深度发展和融合,提高学科建设重点转移和内涵建设稳步提高。
关键词学科带头人建设学术梯队Reflections on Cultivating Academic Leaders and Building Academic Echelons//Sun YuehanAbstract In the stage of university education,it is necessary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level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In par-ticular,during the process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the core status of building a high-level university, increase the level of intensity of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the level of investment,promote the ability of the key disciplines, and cultivate the top talents in the country,so as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discipline platform and promote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pillar.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level university disciplines,it is necessary to increase the intensiveness of disciplines,promot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work at a higher level,ensure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 of disciplines,and im-prove the steady improvement of the focus transfer and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Key words discipline;leaders;academic construction;echelons现代学科建设质量发展中要不断提高对高等学科建设的水平,促进教学科研条件建设、图书资料建设、实验室建设和研究方向推进,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顺利进行,保证学术梯队建设能够走向更高水平。
高校教育中的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教育中的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高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
本文将从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学科发展策略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学科建设是高校教育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优秀的学科可以吸引优秀的教师和学生,为高校吸引资源、提升声誉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学科建设不仅能提高学科水平,也能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
二、学科发展策略1.拓宽学科门类,促进交叉学科融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变得越来越重要。
高校应该鼓励开设交叉学科专业,促使不同领域的知识相互渗透,激发创新思维。
2.加强学科顶层设计,优化学科结构。
高校需要根据国家和地区发展需求,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并进行落实。
同时,要加强学科评估和调整,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学科结构。
3.提升学科特色,增强学科影响力。
每个高校都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学科特色,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使学科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力量。
优秀的教师不仅具备广博的学科知识,还需要具备教学经验和科研实力。
高校应该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师资队伍建设:1.加大师资引进力度。
通过引进国内外优秀学者,增加教师团队的国际化程度和学术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
2.加强教师培训和发展。
高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提供专业的培训机会和资源,帮助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3.改革教师激励机制。
合理激励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薪资体系,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晋升机会。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管理。
高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师资队伍管理体系,健全教师招聘、聘用、考核和奖励制度,确保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总结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
高校应该通过拓宽学科门类,加强学科顶层设计和提升学科特色,推动学科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杨高全
【期刊名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14)001
【摘要】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是: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建立健全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的良性机制;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大力加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培养培训力度,着力提升中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总页数】3页(P55-56,60)
【作者】杨高全
【作者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人事处,湖南长沙4102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5.1
【相关文献】
1.互联网+助推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J], 郝静
2.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J], 杨跃
3.转型发展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J], 郑诚德;陈旭英
4.六位一体: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师资队伍建设路径思考 [J], 许徐;缪群道;陶龙泽
5.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视阈下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J], 王新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工作总结

2024年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工作总结一、工作背景____年,我校启动了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工作,旨在培养一支学术造诣深厚、有影响力的学科专业带头人队伍,提升学校学科建设水平。
经过五年的努力,2024年,我们初步形成了一支优秀的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
二、工作目标本年度,我们的工作目标主要包括:1)继续深化学科专业带头人培养模式,提升培养效果;2)完善梯队评价机制,建立梯队选拔和晋升机制;3)进一步拓展学科专业带头人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三、工作成果1)深化学科专业带头人培养模式:本年度,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学科专业带头人培养模式,提升了培养效果。
通过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合作,我们邀请了一批优秀的教授来校授课,为学科带头人提供了更广阔的培养平台。
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科带头人参与各类国内外学术会议和研讨会,提升其国际交流能力。
2)完善梯队评价机制:为了确保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的发展和选拔,我们建立了完善的梯队评价机制。
通过定期的评估和考核,我们对学科带头人的教学、科研和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价,并制定了相应的晋升规则和激励措施。
这些举措帮助我们筛选出了一批具有潜力的学科带头人,并为他们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
3)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学科带头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本年度,我们积极推动学科带头人与国际著名高校和学者的交流与合作。
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际学者来校做学术报告,同时也积极推动我校学科带头人参与国际合作项目。
这些举措提高了学科带头人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也为我校学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1)师资力量不够充足:目前,我校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的师资力量还不够充足,远远不能满足学科发展的需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引进优秀人才的力度,通过高薪、良好的科研条件和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高水平人才加入到学科梯队建设中。
2)培养模式仍需优化:尽管我们在培养模式上已经有了较大的改进,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浅谈高校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

” 山不在 高 , 有仙则名 ; 水不在深 , 有龙则 灵。” 一所学 校
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影 响与学科带头人息息相关 。 谈到一个学
校的实力 ,首先让人联想到 的就是这个学 校的特色学科 , 更 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作为这个学科标志的学科带头人。一 个权 威 的学科 带头人 代表 了所 在学校在 这个学科 的学术龙 头地 位, 从而确立 了学校在 整个学术 界的地位 , 扩大 了学校 的影 响力和知名度。而支撑学科带头人进行学科建设及学术研究
医 黼 息学 J
医 信 0 年5 第2卷 期 MdaI r tn a 2 7V . .o 学 息2 7 月 0 第5 0 ec n m i. y 0 .o2 N. i f a M . 0 1 0 5 lo o
做好 当 家人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其次 , 学科带头人要保证教
的实验物理迈 进了世界一流 ; 然后是冯 . ¨ , 卡 钱学森 先生的
1 . 学科 发展 的引领者 学 科带 头人作 为学科建 设和发 展 .1 3 的领头羊 , 仅要求 学术 上是一 名科学家 , 不 而且 还要有统 领
者 的战略 眼光 审时度势 , 清楚学科发 展的前沿 是什么 , , 弄
关 键 词:高校 ; 学科 带头 人 ; 队伍 建 设
” 没有一流的学科 就没有一流 的学校” 。学科建设是高等
其” 人格魅力” 反映 出学校 的特 色和文化底蕴 , 承担起树立学
学校建设和发展 的重心, 现学校办学实 力 、 水平 、 是体 办学 学
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 的窗 口, 也是学校践行人才培养 、 学研 科
维普资讯
医 学信息20 年5 07 月第2 卷第5 M d aIo a nMy2 7V1 0N. 0 期 eil fm t . a 0 .o 2.o c r i n o .0 . 5
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工作总结_地质专业工作总结

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工作总结_地质专业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作为地质专业的带头人,深入贯彻落实学科带头人梯队建设的方针和政策,积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此,我将对这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
一、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作为带头人,我始终坚持以“为人师表、服务学院、服务学科、服务学生”为宗旨,带头遵守学校和学科的各项规章制度,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师风。
通过自身的表率作用,使带头人队伍建设得到了很好的推进。
我还积极组织带头人进行学术研究和科研项目申报,提升了带头人的学术实力和影响力。
我组织带头人参加学术论坛和研讨会,不断增强师资队伍的学术交流和学科建设。
为了提高带头人队伍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我积极组织学科组织开展团队建设活动。
我们组织带头人参加学科的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组织师资互访,增强了团队合作和学科发展共识。
在组织师资培训方面,我组织带头人参与专业技能培训、科研能力提升培训和教学方法改进培训等,提高了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我还注重提高团队建设的宣传力度,通过学院网站和学科内部刊物等途径,宣传带头人团队的成果和影响力,提高了团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加强学科建设作为地质专业的带头人,我积极参与学科建设,为学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组织带头人参与学科的课程设置和专业方向的修改,不断优化学科建设,适应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
我还积极发起和组织学术研究项目,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学科的学术水平和学科地位。
四、加强学生培养作为地质专业的带头人,我不仅要关注学科建设,还要关注学生培养。
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组织带头人开展科研项目和实验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科研能力。
我还注重学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
我组织带头人开展就业指导讲座和职业规划培训,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要求,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准备。
通过我带头人队伍的建设和工作开展,地质专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024年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工作总结

2024年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工作总结一、概述学科专业带头人是一个学科建设的中坚力量,对于学科的发展和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建设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是当前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
在2024年,我们团队认真贯彻学校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的意见,开展了一系列具体的工作,有效推进了梯队建设的进程。
在此,我对2024年的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工作进行总结。
二、工作开展情况1.明确目标。
我们针对学校发展战略和学科建设的需要,明确了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的目标,即培养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梯队,为学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制定计划。
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一份详细的梯队建设工作计划。
计划中包括了梯队人员的选拔标准、培养路径、培养措施等内容,以及各项工作的时间安排。
3.选拔梯队人员。
我们根据相关的选拔标准,组织了一次严格的选拔过程。
通过笔试、面试等环节,从中选拔出了一批优秀的梯队人员。
选出的人员具备较强的学术造诣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有较高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4.制定培养路径。
在选出梯队人员后,我们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了一份个性化的培养计划。
根据不同人员的特点和需求,我们提供了一系列培训和培养机会,包括参加学术会议、撰写学术论文、进行学术交流等。
5.加强团队建设。
我们注重团队建设,通过组织团队活动、开展团队合作等方式,增强了梯队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团队建设,使每个成员都能够发挥其潜力,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共同发展。
6.进一步提升学术水平。
我们鼓励和支持梯队成员参与学术研究,积极开展科研项目。
通过学术研究的实践,梯队成员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进一步推动学科的发展。
7.定期评估和调整。
我们定期对梯队建设的工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
通过评估和调整,不断提升梯队建设的效果,使其更加适应学科的需求和发展。
三、工作成效通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1.梯队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2024年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工作总结

2024年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工作总结一、工作回顾2024年,我校在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过去一年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培养高级专业人才为目标,积极推动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的建设,努力为学校的学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亮点1.深化梯队选拔机制本年度,我们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的选拔机制进行了深化改革。
首先,我们加大了对潜质较高的中青年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力度,确保他们能够逐步成长为学科带头人。
其次,我们建立了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综合评估梯队成员的学术水平、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优化带头人培养方案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科专业带头人,我们对培养方案进行了优化调整。
一方面,我们加强了学科交流与合作,引进了国内外优秀的学术人才来与梯队成员交流,并组织专题研讨会和讲座,提高他们的学术素养和研究水平。
另一方面,我们增加了对梯队成员的科研经费支持,鼓励他们开展创新研究,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3.加强团队建设为了进一步提升带头人梯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我们加强了团队建设工作。
通过定期召开学科带头人团队会议,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同时,我们还鼓励梯队成员之间互帮互助,相互学习,提高团队整体水平。
三、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尽管在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一些年轻教师在学术研究和教学经验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们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指导。
其次,一些学科带头人在团队管理和合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加强培训和引导。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和团队建设措施,提高学科带头人梯队的整体素质。
四、改进措施1.加强培训指导针对年轻教师的不足,我们将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指导。
组织专题培训班和讲座,邀请有经验的带头人进行经验分享,提高他们的学术研究和教学水平。
此外,通过与外界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抓好高校学科带头人建设的思考

抓好高校学科带头人建设的思考作者:项英辉马婧婷邢英楠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7年第05期摘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而要达到目的,就需要培养一流的师资队伍和学科带头人。
该文从学科建设、科研水平、社会影响等方面分析了学科带头人在高等学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针对如何加强高校学科带头人建设的问题提出了提早培育、择优选拔、“责权利”匹配、多管齐下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学科带头人;高校学科建设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5-0111-02Abstract:Building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and first-class disciplines,to enhance the level of education in China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which requires the development of first-class teaching staff and academic leade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academic leaders in higher educ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scientific research level and social influence.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how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lead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early cultivating,merit selection,responsibility-right-interest match and multi-pronged suggestions .Key words:Academic leader;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学科带头人建设,是指培养具有突出的学术水平,能够带领、指导和组织有关人员开展某一学术门类的学术研究并取得研究成果的专家。
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

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以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为抓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培育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群体,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和永恒课题。
教师队伍建设,涉及到精神引领、物质待遇、榜样示范、群众监督等方方面面。
从何处入手,抓好这项重点工作,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我认为,以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为抓手,突出重点,树立榜样,落实职责,带动整体,不失为一个“若网在纲,纲举目张”地突破口。
抓好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就为教师的成长树立了榜样,引领了方向。
在群众中,进步分子和落后分子都是少数,绝大部分是不前不后、不做不由得芸芸众生。
教师队伍也是如此。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认真规划个人专业成长的教师是少数,极度自私、不负责任、混事谋生、误人子弟的教师也是少数。
绝大多教师是既热爱教育工作,但同时又缺乏人生规划和对自己专业成长的设计,满足于完成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芸芸众生”。
一些老教师长期做着“重复的工作”,早已磨去了进取的锐气,靠自身的发动机已很难启动,还有相当多的教师,在考试、考评、职评、奖惩等各种压力之下,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职业倦怠。
在数量上占教师绝大多数的“芸芸众生”,往往最具从众心理,最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他人言行的左右,如果引导得当,很可能成为学校发展的主体力量;如果受到落后思想和消极意识的影响,也极易成为地巨大阻力。
正因如此,抓好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以其先进的思想武装人,以其爱岗敬业的行为感染人,以其优异的成绩说服人,以其专业迅速成长的事实引导人,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营造学校积极向上的文化导向,促进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
学科带头人要负责制定本学科的教育科研活动计划,组织常规教研活动,组织相应的评课活动,至少带两名徒弟,重点是培养青年教师,这有助于促进学科带头人和其他教师加强专业学习。
学科带头人要组织公开课、研讨课,就要学习大量的材料,其他教师参加评课,也需要相应地材料储备,有助于学科带头人心理素质的提升,助于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教师的知名度,增强学生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理解和支持。
浅论示范性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队伍的建设

浅论示范性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队伍的建设[摘要]师资队伍建设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则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文章结合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要求,从地位、责任、权利、管理等几个方面对如何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为各示范性高等职院校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示范性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地位责任权利管理[作者简介]易著梁(1969- ),男,广西全州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讲师、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网络工程和高职教育。
(广西南宁530008)[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26-0032-022006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正式启动了被称为“高职211工程”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在“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安排2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一百所左右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并且把专业建设作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核心内容。
专业建设的关键在于建设好并用好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队伍,能否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的作用是决定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专业带头人在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师资队伍建设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则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所高职院校办得如何,往往是通过专业建设的成效来体现的,而专业建设的成败与学校是否有一支高学历、高职称、德才兼备的优秀专业带头人队伍密切相关。
专业带头人是专业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头人,其水平代表着学校在某专业的水平,是学校声誉和教学质量的标志。
作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的教学骨干、学术权威,专业带头人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抓好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工作。
二、明确专业带头人在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中应肩负的责任专业带头人作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中的领军人物,必须具备主动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引领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与发展,要对高职人才定位及发展趋势、专业发展形势和目标、专业发展要求、专业的评价指标有较清晰的认识,而且对本专业建设方面要有比较深入的研究、独特的见解,要在本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有所建树,能够取得同行公认的具有标志性的开拓性专业建设成果,更为重要的是肩负着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中带领教学团队完成“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拟订、课程建设与开发等方面的责任。
教师团队建设与学科带头人培养

教师团队建设与学科带头人培养一、引言教师团队建设和学科带头人培养是当前教育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它们对于促进学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教师团队建设的意义以及学科带头人培养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教师团队建设的意义教师团队是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团队建设对于学校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教师团队建设有助于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学习,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其次,团队建设能够优化学校内部的教学管理体制,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最后,教师团队的发展可以提升学校整体的声誉和知名度,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和家长选择这所学校。
三、学科带头人培养的必要性学科带头人是学校中具有教学能力和领导力的骨干教师,他们对学科教学有着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学科带头人培养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科带头人能够在学科教学中起到榜样作用,带动其他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其次,学科带头人能够负责学科教学的管理和组织推进,推动学科的发展和创新;最后,学科带头人还能够代表学校参与学科竞赛和评比,提升学校的学科整体实力。
四、加强教师团队建设的措施加强教师团队建设,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提供专业发展的平台;其次,鼓励教师之间的互助与合作,促进经验的分享与沟通;最后,建立评价体系,及时激励和奖励表现出色的教师,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学科带头人培养的路径学科带头人培养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校应该制定明确的选拔标准和流程,建立起科学、公正、公开的选拔机制;其次,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训和发展,提升其教学、研究和管理能力;最后,通过定期组织学科素质竞赛和科研项目,激发学科带头人的创新和能动性。
六、教师团队建设与学科带头人培养的关联教师团队建设与学科带头人培养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与互动。
优秀的教师团队可以为学科带头人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发展平台,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成长也能够推动整个教师团队的进步和发展。
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工作总结1500字

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工作总结1500字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工作总结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成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旨在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指导今后的工作。
一、工作回顾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工作自十八大以来,得到了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各高校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计划,通过各种方式选拔和培养学科专业带头人。
通过集中培训、派出国外考察等方式,提升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水平和团队管理能力。
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高校对学科带头人的培养重视不够,培养资源有限,导致学科带头人的培训水平有限;其次,学科带头人梯队建设工作面临的竞争激烈,不同高校之间存在大量的竞争,导致一些优秀的带头人被其他高校挖走;再次,一些高校在选拔学科带头人时过分注重学术能力,忽视了团队协作和管理能力的培养,导致一些学科带头人在团队建设方面存在不足。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1. 培养资源有限。
一些高校由于资金和人力资源有限,在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方面面临很大的困难。
2. 竞争激烈。
学科带头人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不同高校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一些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往往被其他高校挖走。
3. 学术能力与管理能力的不平衡。
一些高校在选拔学科带头人时过分注重学术能力,而忽视了团队协作和管理能力的培养,导致一些学科带头人在团队建设方面存在不足。
三、工作经验总结1. 围绕“点”培养。
针对各个学科专业的特点,通过挖掘学科带头人的亮点和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培养工作,提升带头人的学术水平和团队管理能力。
2. 多元化培养模式。
采取集中培训、国外考察、学术交流等方式,丰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途径,提升其全球化视野和创新能力。
3. 加大培养资源投入。
加大对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资源投入,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4. 树立激励机制。
建立以学术能力和团队建设能力为评价指标的激励机制,通过激励,激发学科带头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地方工科院校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地方工科院校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董晓梅
【期刊名称】《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年(卷),期】2010(000)009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地方工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地方工科院校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内涵;提出地方工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对策,管理层更新现念,创新管理;引进与培养结合,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提升教师实践创新能力;建立学术休假制度,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倡导开放式办学,推进学术交流经常化制度化,开阔教师视野;整合教师资源,打造教学科研团队.
【总页数】3页(P47-49)
【作者】董晓梅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北京1001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5.2
【相关文献】
1.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J], 沈传缘;沈希;周国君;;;
2.地方工科院校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再思考 [J], 董晓梅
3.地方工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问题追因及其分类建设探讨 [J], 杨晓东
4.试论地方工科院校人文学科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J], 黄锁明
5.地方工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研究——以黑龙江A大学为例 [J], 李万龙;孙洪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等院校创新型师资内涵和特征研究

高等院校创新型师资内涵和特征研究
沈传缘;陈艺瑛;韩维仙
【期刊名称】《华东经济管理》
【年(卷),期】2001(015)006
【摘要】21世纪是以创新为特征的时代,高校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决定了创新型师资的理念内涵、功能内涵和结构内涵,同时显示出相应的特征.【总页数】2页(P161-162)
【作者】沈传缘;陈艺瑛;韩维仙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040
【相关文献】
1."百度集善特殊教育教师资助计划: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讨会"举行 [J], 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所)
2.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 [J], 肇立春
3.创新型师资培养之路--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创新型师资的可贵实践 [J], 鲁玉婷
4.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创新型高校师资队伍的内涵及特征 [J], 施宙;左守志;梁燕平
5.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中医药高等院校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 [J], 陈贤春; 李坤寅; 阎敏; 邓国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高校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沈传缘=摘要>学科带头人是大学中高层次人才的特殊群体,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分析了作为学科发展的引领者、学位点建设和专业建设的组织者、学科资源的整合者、创新团队的协调者的高校学科带头人的成长规律和特点,对高校如何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政策环境、科学地评价学科带头人、正确地处理好学科发展中的几个关系、加速学科带头人的成长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大学学科带头人成长规律特点=收稿日期>2005年1月=作者简介>沈传缘,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教授。
大学的基本结构是学科结构。
一流的大学拥有一流的学科,大学的特色和水平主要由学科的特色和水平来反映。
因此,学科是大学的最基本的学术组织单元和细胞,是大学组织结构中的核心要素,是大学完成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三大功能的直接载体。
在大学的学科组织结构中,学科带头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他们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而且能够引领学科的发展。
学科带头人是大学里高端的特殊人才群体,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5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6,其中明确强调:/依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重大人才培养计划,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
0这充分说明不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政府,不论是大学自身,还是学科内部,都十分关注学科带头人这一高层次的人才群体。
一、充分认识高校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何谓学科带头人?从大学的角度看,学科带头人是指在本学科中拥有重大的和突出的学术成就,在能级结构中层次较高的人才;是以其为核心形成学科梯队,并能带领、组织和协调学科组织活动的杰出学者;是活跃在科学研究前沿,在学术界具有较高知名度,具有学术战略眼光和知识创新能力的科技/帅才0。
从国外大学的发展历史看,并没有直接提/学科带头人0这一概念,国外一般称之为/首席科学家0,/讲座教授0,/研究生导师0。
美国大学是以研究项目为载体,实验室为基础,形成研究小组(称之为Research Group),而领导该研究小组的教授,称首席科学家。
日本大学的组织结构是学习德国的,实行/讲座制0,一个教授负责开设一门/讲座0,下面配有副教授、讲师和助手,然后有学生,包括访问学者、博士生、硕士生和高年级学生,并设立以教授命名的研究室(相当于中国的学科研究方向,教授相当于学科带头人)。
讲座教授是一个岗位,通过招聘方式产生。
国内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或教学研究型大学都非常重视学科建设工作。
学科建设作为大学上层次和上水平的标志,其重要性已上升到大学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
把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视为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不仅大学自身十分关注,而且也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
如199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设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0,1993年国家教育部设立和实施的/跨世纪人才计划0,1994年中国科学院推出的/百人计划0,以及国家推出的高校/长江学者计划0和浙江省实施的/钱江学者计划0、/151人才计划0、/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计划0等等,目的就是要加快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以带动大学的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
尽管国内外大学对学科带头人的提法不同,*2004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产生的方法和途径不同,但学科带头人在大学的学科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相同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学科发展的引领者。
学科带头人承担着跟踪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动态,凝炼学科研究方向,承接重大基础性和应用基础性研究项目,带领科技创新团队进行科学研究和科技攻关。
这就要求学科带头人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开阔的学术视野,独特的研究视角,能站在国际和国内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高屋建瓴地把握学科发展的方向,以带领和指导本学科的发展。
因此,学科带头人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决定着一个学科发展的水平和科学研究的竞争力。
2.学位点建设和专业建设的组织者。
学科是大学组织结构中基本的单元和细胞,承担着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而人才培养是其中心工作。
学科发展水平的标志是学位点建设和专业建设。
当一个学科拥有学士、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等学位点,就标志着学科建设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准,就能做到既培养高级人才,又能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学科带头人是学位点建设和专业建设的直接组织者,与学科成员一起不断地把学科建设的水平推向新的高度。
因此,学科带头人不仅是一个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个教育家,既熟悉科学规律,更要掌握教育规律。
3.学科资源的整合者。
学科资源包括学科内部资源和学科外部资源。
学科内部资源包括科研基础和条件,科研设备和手段,也包括学科内部的教学资源、科研资源以及研究生等的人力资源,通过科研任务来带动资源的整合,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学科的外部资源包括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种科技资源。
学科带头人要通过学科卓越的研究成果来赢得外部资源,通过对外联系和合作,扩大资源获取的渠道,推动学科发展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因此,学科带头人是整合内部资源,获取外部资源的重要纽结。
4.科技创新团队的协调者。
学科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人,而学科梯队是学科发展的基础。
实践证明,科学研究越来越需要创新团队的共同努力,而引领和协调创新团队,发挥团队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学科带头人的重要职责。
这就需要学科带头人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职业道德,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团队协作的精神,具有培养新人、发现人才、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的意识,通过独特的思想魅力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和协调创新团队,努力创造一个奋发向上、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实现多出成果、多出人才的目标。
二、科学地把握高校学科带头人成长的规律和特点高校学科带头人是一个高水平的特殊人才群体。
由于学校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领域不同和研究对象不同,学科带头人会形成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不同个性等特点,例如,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带头人的学术造诣深,研究水平高,在学术界知名度大,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大多集中在研究型大学,美国研究型大学也同样如此。
而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带头人中,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和/百千万人才0等比例相对较少,但是,从整体上看,中国高校学科带头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共同的规律和特点,科学地认识和把握学科带头人成长的规律和特点,对于加快学科带头人队伍的建设,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根据调查和统计,高校学科带头人的形成与发展一般经历五个阶段:¹学术积累阶段。
完成大学和研究生教育,包括出国留学深造。
学科带头人一般具有博士学位或国外学习与研究经历,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初步培养研究能力,选择了研究方向。
º崭露头角阶段。
由于具有杰出的研究能力和优秀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逐步产生影响,受到学校、学院、学科的重视,在大学学术岗位的聘任中具有明显的竞争力,并且开始形成具有特色的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并融入相关的学科领域。
»确立地位阶段。
良好的素质和学识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具有了竞聘或担任学科带头人的资格和能力,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已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¼引领发展阶段。
正式聘任为学科带头人,直接组织、协调学科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对学科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学科带头人的成长与学科的发展相同步,如申报硕士学位点、博士学位点,校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和国家级重点学科,在这一过程中,学科带头人起着重要作用。
½培养新人阶段。
为了保持学科的活力和创造力,培养新人成为学科带头人的一项重要工作。
学科带头人通过自身在国内外的学术联系和社会上的影响力,为学科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第4期部环境和条件,吸引优秀青年加入学科队伍,营造创新团队的学术氛围,推动学科快出成果,多出人才。
由于社会制度不同,文化观念各异,大学传统差别,国外大学与中国大学在学科带头人(首席科学家)产生上有较大的差异。
国外大学没有/培养0一说,只有/招聘0一说。
尽管近年来国内高校推行了岗位聘任制度,但学科带头人主要从校内产生,从校外招聘比较少。
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往往采取的是非竞争性的/引进0为主。
因此,学科带头人的/培养0和/引进0是中国高校现阶段的一大特色。
从目前情况看,国内高校学科带头人的产生有五种模式:¹自发积累型。
有些学科带头人是通过10~20年的不懈努力,不断积累,逐步发展,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确立了其学科带头人的地位。
º行政助长型。
学校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学科和专业规划布点的需要,通过授权的方式,用行政手段推动学科带头人的成长,所谓学科负责人就是这种模式。
»引进嫁接型。
学校为了加速新兴学科、布点学科的发展,通过从国内外大学直接引进和聘任学科带头人(包括学科团队),以高起点发展这些学科。
¼内部选择型。
学科内部一些成员都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学术成就,但彼此又没有在学术上处在绝对领先地位,学校和学院也很难用行政手段进行任命,只能由学科成员根据实际情况,共同决定由谁担任学科带头人。
½交叉衍生型。
在学科内部繁衍和派生出新的学科,从学科的某个研究方向与相关学科交叉后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从而造就了新的学科带头人。
由于大学层次不同,学科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学科带头人的产生方式就会不同。
怎样更有利于学科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是评价学科带头人的基本标准。
实践表明,学科带头人并不是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学术造诣和学术水平就能胜任,还需要具备良好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
学科带头人的素质结构包括:¹思想素质。
具有献身科学和追求真理的精神,拥有良好的修养、求真务实的思想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º专业素质。
精深的专业基础,广博的知识储备,良好的学术造诣,独特的研究视角,以国际化的视野捕捉科学前沿和学术热点。
»道德素质。
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尊重他人,处事公正,使学科群体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
¼身心素质。
心胸开阔,具备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坚强意志,经得起成功和挫折的考验等等。
学科带头人的能力构成包括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管理能力等。
当然,我们不能要求学科带头人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但是,在从科学家向首席科学家角色转换中,从一个学科的学术骨干向学科带头人角色转换中,学科带头人要明确自身的责任,要培养良好的素质和能力,引领学科发展,整合学科资源,组织学科攻关,发挥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加快高校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的思考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5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6,明确地提出了/党管人才0新理念,它要求各级党委要关心高层次和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在高校,党委不仅要关心中层干部的培养和提高,也要关心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