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质量标准与品质控制ppt课件
《茶叶品质审评》课件
![《茶叶品质审评》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f34f2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7e.png)
白茶
白茶轻盈清淡,带有花香和果香,被誉为茶叶中的瑰
乌龙茶品质审评要点
1 外形
2 香气
3 口感
乌龙茶外形紧细曲圆,色泽 乌绿亮丽。
乌龙茶带有花香和果香,闻 起来十分诱人。
乌龙茶口感醇厚,有柔和的 回甘,让人回味无穷。
黑茶品质审评要点
1 外形
黑茶外形呈现褐色,有疏松和紧实两种形态。
2 香气
黑茶带有陈年的土壤气息,散发出独特的霉香。
茶叶品质的评价标准
茶叶的品质评价主要包括香气、色泽、外形、杂质、滋味、回甘和喉韵几个方面。这些评价标准有助于我们判断茶 叶的优劣和特点。
茶叶分类及其品质特点
红茶
红茶具有浓郁的果香和醇厚的口感,常被用于制作奶 茶和拿铁等饮品。
绿茶
绿茶清香幽雅,口感清爽,富含抗氧化物质,对健康 有益。
黄茶
黄茶独特的微发酵工艺赋予了其特殊的香气和口感,
《茶叶品质审评》PPT课 件
欢迎来到《茶叶品质审评》PPT课件。本课程将深入介绍茶叶品质审评,包括 评价标准、分类和特点,以及专业评判方法。让我们一同探索这个有趣的话 题。
什么是茶叶品质审评?
茶叶品质审评是评估茶叶的质量和特性的过程。通过多项评判标准和方法,我们可以了解茶叶的香气、口感和外观, 以及它对健康的影响。
3 口感
黑茶口感醇厚,且易于陈化和保存,老茶味更佳。
茶叶评鉴师的专业要求
1 专业知识
பைடு நூலகம்
2 感官敏锐
3 经验积累
茶叶评鉴师需要对茶叶的种 类、工艺和评判方法有深入 的了解。
茶叶评鉴师需要有敏锐的嗅 觉和味觉,能准确地判断茶 叶的特点。
茶叶评鉴师需要通过长期的 实践和培训,积累丰富的评 判经验。
茶叶质量标准与品质控制
![茶叶质量标准与品质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d626b764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f9.png)
茶叶质量标准与品质控制茶叶是一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饮品,茶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茶叶市场的竞争力和消费者的选择。
第一,茶叶质量指标。
茶叶质量指标是衡量茶叶质量优劣的基本依据,主要包括外形指标、内在指标和口感指标。
外形指标包括叶形、色泽、完整度等;内在指标包括香气、滋味、浸出物含量等;口感指标包括醇厚度、回甘度、滋味持久度等。
除此之外,茶叶的含水率、灰分含量、咖啡因含量等也是茶叶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
第二,茶叶质量等级。
茶叶质量等级是对茶叶质量进行分类和定级的标准。
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茶叶有不同的等级划分方法,但一般都遵循着“色、香、味、形、洽”的原则。
茶叶的色泽、香气、滋味、外形和色泽协调性以及茶叶的商业价值都是评定茶叶等级的重要依据。
茶叶等级的划分不仅有助于茶叶市场的交易和消费者的选择,还可以对茶叶产地进行品牌建设和推广。
第三,茶叶质量控制方法。
茶叶质量控制方法是保证茶叶质量稳定可靠的重要手段。
茶叶质量控制方法包括种植技术、采摘工艺、制茶工艺和储存条件四个方面。
种植技术方面,要合理选择茶叶品种,科学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采摘工艺方面,要选择合适的采摘时间和采摘方法,保证采摘的茶叶的新鲜度和完整度;制茶工艺方面,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茶叶选择不同的制茶工艺,控制好杀青、揉捻、发酵、烘干等工艺环节,使茶叶的质量稳定可靠;储存条件方面,要控制茶叶的储存温度、湿度和通风等环境条件,避免茶叶受潮、霉变和品质下降。
茶叶质量标准和品质控制是保证茶叶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茶叶行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竞争力。
茶叶企业应该积极参与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口味的变化不断调整和完善茶叶质量标准和品质控制方法。
同时,茶叶企业应加强对茶叶质量的监控和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和质量追溯体系,提高茶叶质量的稳定性和可追溯性。
此外,茶叶企业还应加强与农业生产者的合作,推动茶叶种植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茶叶原料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茶叶质量安全ppt课件
![茶叶质量安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2ea7f1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da.png)
1 2
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茶叶质量安全知识,提高消费 者对茶叶安全问题的关注度和鉴别能力。
建立品牌信誉
鼓励企业建立茶叶品牌,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 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和忠诚度。
3
社会监督
发挥社会监督作用,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茶叶质 量安全的监督工作,推动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
05
案例分析
某地区茶叶质量安全现状调查与分析
茶叶质量安全ppt课件
目 录
• 茶叶质量安全概述 • 茶叶质量安全影响因素 • 茶叶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 • 提高茶叶质量安全的措施与建议 • 案例分析
01
茶叶质量安全概述
茶叶质量安全定义
茶叶质量安全是指茶叶在生产、加工 、贮运和销售过程中,符合特定的品 质标准和卫生标准,确保茶叶的品质 和安全性。
建立追溯体系
建立茶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茶叶从种植、 加工到销售的全过程可追溯。
加强市场监管
加大对茶叶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 、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规范进出口贸易
加强茶叶进出口检验检疫,确保茶叶质量符合国 际标准,提升我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
提高消费者对茶叶质量安全的认知与意识
茶叶质量安全检测方法
感官检测
通过观察茶叶的外观、闻其香气 、品尝其滋味和观察其汤色等手
段,初步判断茶叶的质量。
理化检测
通过检测茶叶中的水分、灰分、茶 多酚、咖啡碱等含量,以及茶叶中 的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全面评估茶叶的质量。
仪器检测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 等精密仪器,对茶叶中的成分进行 定性和定量分析,提高检测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茶叶质量安全评价标准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培训课件(PPT 53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培训课件(PPT 53张)](https://img.taocdn.com/s3/m/91b49a06e2bd960590c67781.png)
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
5、色素
茶叶中色素(pigment): 是从绿茶中提取的一类 水溶性或脂溶性色素。 含量(占干物质) :1%。 脂溶性色素:包括叶绿 素、叶黄素和胡萝卜素 等,对干茶和叶底的色 泽有很大影响。 水溶性色素:包括茶黄 素、茶红素、茶褐素、 黄酮、花青素等,决定 着茶汤的色泽。
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
(一)绿茶的品质化学特征
品质特征:香高味醇, 清汤绿叶。 加工基本原理:高温杀 青,破坏酶活性,抑制 茶多酚的酶促氧化。 色的品质化学:叶绿素 及脱镁叶绿素起主导作 用。 香的品质化学:在热化 学作用下,茶叶中低沸 点的青臭气被挥发,而 高沸点的芳香物质得以 显露。 味的品质化学:主要是 氨基酸和茶多酚的含量 高低,以及两者比值的 协调。
3、氨基酸
茶叶中游离氨基酸(free amino acid):极易溶 于水,其含量因茶的品 种、部位而变动。 含量(占干物质) : 1~4%。 主要组成:茶氨酸、天 冬氨酸、谷氨酸、精氨 酸、丝氨酸等。 与茶叶品质的关系:具 有鲜爽味,对茶汤的滋 味有积极作用。
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
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
6、糖类
茶叶中糖类(茶多糖, tea polysaccharide): 包括可溶性糖和不溶性 糖,如纤维素、半纤维 素、淀粉和果胶等。 含量(占干物质) : 20~25%。 与茶叶品质的关系: 可 溶性糖具有甜味,除构 成茶汤的滋味外,还参 与香气的形成,如甜香、 焦糖香和板栗香。
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
二、茶叶色香味形的由来
茶作为一种饮料和食品, 茶叶的色香味形,是茶 其基本品质主要反映在 叶品质的综合反映,除 色、香、味、形等方面。 了形依赖于物理作用外, 色香味均以品质化学成 分为基础。
茶叶品质审评ppt课件
![茶叶品质审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8c735f1a37f111f0855bc3.png)
勺、汤杯、吐茶桶、烧水壶
三、审评内容
• 〔一〕外形:嫩度、条形、色泽、净度 • 〔二〕香气:纯粹、高低、长短 • 〔三〕汤色:色度、亮度、混浊度 • 〔四〕味道: • 〔五〕叶底:嫩度、色泽、匀度
.茶叶香气的化学本质
• 绿茶香:烘炒香味和清鲜香味为根底,热转化产物为主体, 以吡嗪、吡咯、烯烃类为主,辅之以萜烯醇类与少量醛、 酸、酯、酮化合物。
• 红茶香:特点是甜醇柔和,大部分是氧化产物与部分热分 解产物,主要成分是羰基化合物与酸类及其相应酯类物质, 并含有相当数量萜烯醇和烯烃类化合物。
• 乌龙茶香:浓郁的花香为特征。香型差别取决于茶树种类 生物学特性及其生长地域微小气候的影响,还受乌龙茶特 有的做青工艺的作用。萜烯类的芳樟醇、香叶醇,芳香族 的苯甲醇等累积突出。
• 工艺功能:指食品及其成分影响加工贮运 工艺的流变学、吸附、膨胀等功能。
生理调理功能:指食品及其成分维护机体、调理 生物节律、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功能。
狭义的食品功能那么专指食品生理调理功能。 具有生理调理功能的食品被世人冠以各种称号
:设计食品、功能食品、药物食品、保健食品、 疗效食品等。虽然各方面对“功能食品〞的定义、 界限、范围、消费、销售、管理部门的归属和法 规等存在着极大的分歧,但都不否认食品及其成 分确实具有一定的生理调理功能。
• 乌龙茶的味道:苦涩味弱于绿茶,但具甘醇收敛 性;酸甜味低于红茶,但却回味无穷。
一芽二叶嫩梢中茶多酚的周年期变化
%
茶 多 32 酚 〔
28 〕
24
20
4
5
6
7
8
茶叶质量标准与品质控制
![茶叶质量标准与品质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02c76747f18583d048645943.png)
≦20
18 噻虫嗪(thiamethoxam)
≦10
6哒螨灵(pyridaben)
≦5
19 噻嗪酮(buprofezin)
≦10
•
7丁醚脲(diafenthiuron)
≦5
20 杀螟丹(cartap)
≦20
8多菌灵(carbendazim)
≦5
21杀螟硫磷(fenltrothion)
≦0.5
9氟氯氰菊酯和高效氟氯氰菊酯 (cyfluthrin和 beta-cyfluthrin)
茶叶质量标准与品质控 制
2020年7月19日星期日
•目 录
茶叶质量标准 茶企茶叶产品质量检测项目 茶企业自行检测项目所需条件及方法介绍 茶叶品质质量控制 茶叶质量现状 茶叶主要成分与茶叶品质关联
•一、茶叶质量标准
•一、茶叶质量标准
•1、六大茶类产品标准 (全国通用) •⑴、绿茶:GB/T14456.1-2008对绿茶的基本要求 GB/T14456.2-2008对大叶种的绿茶进行的标准规定 。
≦0.5
15 氯菊酯(permethrin)
≦20
3草铵膦(glufosinate-ammonium) ≦0.5
16 氯氰菊酯(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 cypermethrin、beta-cypermethrin)
≦20
4草甘膦(glyphosate)
≦1.0
17 灭多威(methomyl)
≦3
5除虫脲(diflubenzuron)
• •⑵、红茶:GB/T13738.2-2008对功夫红茶进行标准 规定,GB/T13738.1对红碎茶进行标准规定, GB/T1373.3小种红茶进行标准规定。
•一、茶叶质量标准
茶叶品质构成及其影响因素ppt课件
![茶叶品质构成及其影响因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602e9baf1ffc4fff47ac4d.png)
最新课件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贮藏条件 保鲜条件
加工技术参数:
温度、时间、投叶量、 水分
醇 类、 物黄 质烷
素叶 、绿
黄
芳
香 物 质
纤蛋 维白 素质
、
茶叶品质:色、香、味、形
Vc
()
TRS|TFS|T RS
茶树 品种
咖氨茶 、啡基多 糖碱酸酚
、、、
生长环境:土、 水、气、热、光
加工工艺 流程
栽培技术 施肥、 采摘等
心土层:>50cm
土壤质地:土壤质地会影响土壤三相比、土壤持水与供水性、土壤持 肥与供肥性等,从而影响茶树根系的生长。各种质地土壤中的,以沙壤土 最有利于茶树生长,根系分布和树冠高度均优于沙土和粘土。
理想的三相比:固:液:气=45:35:20
最新课件
15
三、茶树栽培技术
茶树的栽培技术有茶园耕作、施肥、茶树修 剪、病虫害防治、覆盖、采摘等。这次主要介绍 施肥技术、覆盖技术与采摘技术。
土壤深度:土层深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茶叶的生产量。一般而言,
土层越深,茶树根系生长就越能得到保障,有利于茶树的吸水和吸肥,从 而有利于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形成。适宜于茶树生长的土壤应具备以下基本 条件:
有效土层深度:>100cm 表土层(耕作层):>20~30cm
亚表土层(亚耕作层):30 ~ 40cm左右
最新课件
2
一、茶树品种
1、茶树品种的概念:
品种是人类劳动的成果:茶树品种是人类长期培育和选择的产物,野 生茶树在未经驯化之前,不能作为品种。
品种是人类生产中的重要生产资料:品种不是植物分类学上的最小单 位,而是人类生产活动中的重要生产资料,具有共同的经济性状。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课件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35dc2bf242336c1eb95e70.png)
茶汤主要滋味
咖啡碱、花青素、(缩)酚酸
茶汤主要滋味
Vc、没食子酸
茶汤辅助滋味
茶皂素
茶汤辅助滋味
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
三、不同茶类的品质化学特征
茶叶的色香味形,一方 对于茶叶,除了必须符
面代表了各种茶类的特
合卫生标准外,各种茶
有品质,同时又由于它
类各有其特征,并有与
的色泽悦目,香气诱人, 其特征相适应的色香味
拢牛儿醇、橙花叔醇、苯甲醇、茉莉内 酯
红茶主要香气
芳樟醇及其氧化物
黑茶主要香气
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
4、茶味形成的生化原理
滋味类型 鲜爽 甜 涩 苦 酸 辛辣
呈味成分
茶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茶黄素、 茶黄素咖啡碱络合物
糖、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茶红素
备注 茶汤主要滋味 茶汤辅助滋味
简单儿茶素、酯型儿茶素
是从绿茶中提取的一类
素、叶黄素和胡萝卜素
水溶性或脂溶性色素。
等,对干茶和叶底的色
含量(占干物质) :1%。 泽有很大影响。
水溶性色素:包括茶黄
素、茶红素、茶褐素、
黄酮、花青素等,决定
着茶汤的色泽。
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
6、糖类
茶叶中糖类(茶多糖, tea polysaccharide): 包括可溶性糖和不溶性 糖,如纤维素、半纤维 素、淀粉和果胶等。
1、茶多酚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又称茶 鞣质、茶单宁,是一类 存在于茶树中的多元酚 混和物。
含量(占干物质): 24~36%。
主要组成:儿茶素类、 黄酮(醇)类、花青 (白)素类、(缩)酚 酸类。
与茶叶品质的关系:重 要的滋味物质,具有强 烈的收敛性,苦涩味较 重。
茶叶质量安全ppt课件
![茶叶质量安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d8c05b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7e.png)
鼓励生产者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采用先进的茶叶种植、加工技术 ,提高茶叶品质和安全性。
04
茶叶质量安全检测技术
理化分析法
定义
理化分析法是一种通过物理和化 学手段对茶叶中的成分进行分析
的方法。
目的
了解茶叶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和比例 ,评估茶叶的质量和安全性。
常用方法
包括烘干法、灼烧法、滴定法等。
茶叶质量安全ppt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茶叶质量安全概述 • 茶叶质量安全风险分析 • 茶叶质量安全控制措施 • 茶叶质量安全检测技术 • 茶叶质量安全与品牌建设 • 茶叶质量安全未来发展趋势
01
茶叶质量安全概述
茶叶质量安全的定义
茶叶质量安全是指茶叶中不存在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的有害物质 ,能够保证茶叶的食用安全和符合营养健康要求。
监管措施
加强对茶叶生产过程中添 加剂使用的监管,确保添 加剂含量符合标准。
03
茶叶质量安全控制措施
建立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1 2
制定严格的茶叶质量安全标准
根据国家和国际标准,制定适合茶叶生产的详细 质量安全标准,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方 面的标准。
建立生产技术规范
针对茶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制定相应的技 术规范,确保生产过程中不引入污染物质。
3
强化标准宣传和培训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和培训茶叶生产的相关标准和 技术规范,提高生产者的质量安全意识。
加强生产环节的监管
实施生产许可制度
对茶叶生产者实施生产许可制度,确保具备相应的生产条件和资 质。
加强生产环节的日常监管
定期对茶叶生产环节进行检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防止 质量安全隐患。
茶叶质量标准与品质控制
![茶叶质量标准与品质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88db9671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91.png)
茶叶质量标准与品质控制茶叶质量标准与品质控制1、引言在茶叶产业中,茶叶的质量是保证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本文档旨在确定茶叶质量标准,并提供相关的品质控制措施,以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安全性。
2、茶叶分类与命名2.1 茶叶分类标准茶叶按照发酵程度可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等。
2.2 茶叶命名规则茶叶的命名应根据原料、产地、工艺等因素进行,确保茶叶的名称准确说明其特点。
3、茶叶质量标准3.1 外观特征茶叶的外观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包括形状、色泽、毛茸等。
3.2 香气特征茶叶的香气应具有特定的香气,如清香、花香、果香等。
3.3 叶底特征茶叶的叶底应具有特定的形态和颜色,如嫩绿色、红褐色等。
3.4 汤色特征茶叶的汤色应符合所属茶类的标准,如清澈透明、金黄等。
3.5 味觉特征茶叶的口感应具有特定的爽口、醇厚、回甘等特点。
4、品质控制措施4.1 原料收购茶叶企业应确保原料的品质符合标准要求,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并进行定期的原料检测。
4.2 生产加工茶叶企业应按照相应的工艺流程进行生产加工,确保茶叶的质量和安全性。
4.3 检测分析茶叶企业应建立茶叶质量检测实验室,进行茶叶的物理、化学、微生物等指标的检测分析。
4.4 品质评估茶叶企业应建立品质评估体系,对茶叶进行品质评估,确保产品符合市场需求。
5、法律名词及注释5.1 茶叶质量标准: 指茶叶在外观、香气、汤色、叶底和味觉等方面的标准要求。
5.2 品质控制: 指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保证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6、本文档涉及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请参见附件部分。
7、结束语茶叶质量标准与品质控制是茶叶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通过本文档所提供的标准和措施,茶叶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茶叶的品质,提升产品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unan Tea Research Institute
茶叶质量标准与 品质控制
目
茶叶质量标准
录
茶企茶叶产品质量检测项目
茶企业自行检测项目所需条件及方法介绍 茶叶品质质量控制
茶叶质量现状
茶叶主要成分与茶叶品质关联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Hunan Tea Research Institute)
≦0.5
≦0.5 ≦1.0 ≦20 ≦5 ≦5 ≦5 ≦1 ≦20 ≦5
15 氯菊酯(permethrin)
16 氯氰菊酯(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 cypermethrin、beta-cypermethrin) 17 灭多威(methomyl) 18 噻虫嗪(thiamethoxam) 19 噻嗪酮(buprofezin) 20 杀螟丹(cartap) 21杀螟硫磷(fenltrothion) 22溴氰菊酯deltamethrin) 23乙酰甲胺磷(acephate) 24滴滴涕(DDT)
指标 (mg/kg )
≦5 ≦10 ≦15
2吡虫啉(imidacloprid)
3草铵膦(glufosinate-ammonium) 4草甘膦(glyphosate) 5除虫脲(diflubenzuron) 6哒螨灵(pyridaben) 7丁醚脲(diafenthiuron) 8多菌灵(carbendazim) 9氟氯氰菊酯和高效氟氯氰菊酯 (cyfluthrin和 beta-cyfluthrin) 10 氟氰戊菊酯(flucythrinate) 11 甲氰菊酯(fenpropathrin)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Hunan Tea Research Institute)
一、茶叶质量标准
一、茶叶质量标准
1、六大茶类产品标准 (全国通用)
(5)、乌龙茶(青茶):国家版本还在制定,有一个福建的地方标准: DB35/405 - 2000安溪乌龙茶
(6)、白茶:GB/T 22291-2008对白茶进行标准规定。
一、茶叶质量标准
一、茶叶质量标准
1、六大茶类产品标准 (全国通用) ⑴、绿茶:GB/T14456.1-2008对绿茶的基本要求 GB/T14456.2-2008对大叶种的绿茶进行的标准规定。
⑵、红茶:GB/T13738.2-2008对功夫红茶进行标准 规定,GB/T13738.1对红碎茶进行标准规定, GB/T1373.3小种红茶进行标准规定。
一、茶叶质量标准
3、茶叶卫生指标标准 (适用全国) 国家茶叶卫生标准
项目 铅(以Pb计) 稀土 1苯醚甲环唑(difenoconazole) 指标 (mg/kg) ≦5 ≦2 ≦10 项目 12 联苯菊酯(bifenthrin) 13 硫丹(endosulfan) 14 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 (cyhalothrin和 lambda-cyhalothrin)
≦20
≦20 ≦3 ≦10 ≦10 ≦20 ≦0.5 ≦10 ≦0.1 ≦0.2
25六六六(BHC)
≦0.2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Hunan Tea Research Institute)
一、茶叶质量标准
国家茶叶卫生标准项目2005版
项目 指标 (mg/kg) 项目 指标(mg/kg)
铅(以Pb计)
项目 铅(以Pb计) 联苯菊酯(biphenthrin) 氯氰菊酯(cypermethrin) ≦5.0 ≦5.0 ≦0.5 喹硫磷(quintozene)
乙酰甲胺磷(acephate) 杀螟硫磷 (fenltrothion)
≦2
≦0.1 ≦0.5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Hunan Tea Research Institute)
3、茶叶卫生指标标准 (适用全国)
无公害-茶叶项目指标(NY5244-2004)
1.理化指标 项目 水分(Moisture),% 灰分(Total ash),% 水浸出物(Water extract),% 指标
稀土总量≦5ຫໍສະໝຸດ ≦2氟氰戊菊酯 (红茶、绿茶) (flucythrinate)
溴氰菊酯(deltamethrin)
≦20
≦10
六六六(BHC)
滴滴涕(DDT) 氯菊酯 (红茶、绿茶) (permethrin) 氯氰菊酯 (cypermethrin)
≦0.2
≦0.2 ≦20 ≦20
顺式氰戊菊(esfenvalerate)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Hunan Tea Research Institute)
一、茶叶质量标准
一、茶叶质量标准
1、六大茶类产品标准 (全国通用)
(3)、紧压茶(黑茶): 花砖gbt9833.1-1988,黑砖gbt9833.2-1988, 伏砖gbt9833.3-1988,康砖gbt9833.4-1989, 沱茶gbt9833.5-1989, 紧茶 gbt9833.6-1989,金尖gbt9833.7-1989,米砖gbt9833.8-1993, 青砖gbt9833.9-1993。 (4)、黄茶:GBT21726-2008对黄茶进行标准规定。
一、茶叶质量标准
一、茶叶质量标准
3、茶叶卫生指标标准 (适用全国)
国家茶叶卫生标准 GB2762-2012规定茶叶中铅和稀土的最低限值, GB2763-2012规定茶 叶中苯醚甲环唑等25种农药的限量值,最初的只规定六六六、滴滴涕两种, 2005版本的规定了八种农药的限量值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Hunan Tea Research Institute)
一、茶叶质量标准
≦7.0(碧螺春7.5,茉莉花茶 8.5,砖茶14.0) ≦7.0(砖茶8.5) ≦32.0(砖茶21.0)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Hunan Tea Research Institute)
3、茶叶卫生指标标准 (适用全国)
无公害-茶叶项目指标(NY5244-2004)
2.安全指标
指标(mg/kg)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Hunan Tea Research Institute)
一、茶叶质量标准
一、茶叶质量标准
2、各大茶类产品地方标准 (适用地方)
我省:古丈毛尖、石门银峰、保靖黄金茶、最近最近在申报地理保护的岳阳 黄茶。
外省:安吉白茶、普洱茶、信阳毛尖等
特点:具有地方特色,具有产地保护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Hunan Tea Research 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