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大气环境(提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环境专题二

【考情分析】

1.立足人气关系,关注全球性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和酸雨均是大气成分变化的结果。

2.以天气预报的数值图及天气系统图为案例,考查天气变化过程。

3.由单纯考查气候图像向与太阳高度变化、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综合方面转化;从重点考查地带性规律逐渐转向重点考查非地带性因素对气候特点形成的影响。

4.通过图、表等资料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并考查某气候类型的纬度和海陆分布,成因,特点等基础知识,以及气候对植被、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和农业;建筑、交通、旅游等人文社会生产生活影响;

5.运用等值线分布图等图表分析气温、降水、和气压分布状况,内在联系;与天气变化、风的大小、方向以及形成原因等进行分析。

【知识汇总】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 2、垂直分层

①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

②各层的特点及原因:

二、大气的热力作用

2、大气的保温效应

大气把地面辐射的绝大部分吸收(长波辐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保存了热量。

大气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能量返还地面,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起到“地球外衣”的作用。

三、大气的运动——热力环流

1、作用原理:由于近地面冷热不均,气温高的地区,空气受热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由于空气的堆积形成高压;气温低的地区,空气冷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于由空气下沉而形成低压。在水平永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就形成了近地面与高空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如下:

M :气温高气压低,N 气温低气压高;P :气温高气压高,Q 气温低气压低 四地的气温排序:M ﹥N ﹥P ﹥Q ;气压排列顺序:N ﹥M ﹥P ﹥Q 2、热力环流的表现

3、气压高低的判读

垂直方向:气压由低向高降低,即海拔越低气压越高,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水平方向:等压面向上弯曲气压高,等压面向下弯曲气压低,近地面和高空一致。 比较下面各图中各点气压的高低:

A ﹥

B ﹥D ﹥

C 陆﹥海 N ﹥M ﹥Q ﹥P

线指向低压。其次,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按一定的角度偏转(450),偏转以后的箭头方向即为风的方向。 6、风力大小的判读

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 等压距越大,风力越大;等压距越小,风力越小

不同比例尺的等压线图,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在,比例尺越小风力越小 下垫面性质不同,海面风力大,陆地风力小

公式:某一高空T实﹥T理时,该高度出现逆温

T空﹥T地-T率出现逆温现象,T空≦T地-T率出现顺温现象,逆温现象结束。一般情况下,逆温现象发生在夜晚。日出后2小时,由于地面升温,逆温现象结束。

四、全球性大气环流

1、三圈环流的形成及表现

条件:假设地球表面性质均匀。

形成因素:①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②地转偏向力。

形成及分布:包括低纬环流(0°—30°),中纬环流(30°—60°),高纬环流(60°—9 0°)。画图说明:

近地面表现:近地面形成了7个气压带,6个风带。

影响:影响全球降水分布,如四个降水带的形成:赤道多雨带、副热带少雨带、温带多雨带、极地少雨带;影响部分地区气候的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

2、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

移动方向: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在春秋分的基础上移动10个纬度。

产生的影响:使同一地区在不同的季节受不同的环流控制,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天气、气候状况;很多气候类型的形成均与此有关,如: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等。

3、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南半球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优势

影响:形成季风环流

五、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对天气的影响

1、气团与天气

性质分类:暖气团和冷气团;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 影响我国气候的气团: 夏季:热带海洋气团(太平洋)——

东南季风:降水多——我国东部地区 赤道气团(印度洋) ————西南季风:降水多——我国西南地区

冬季:极地大陆气团————西北季风:降水少

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气温较高,气压较单一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低,气压较高

出现阴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多形成连续性降水

准静止锋

逆时针辅合顺时针辅合

顺时针辅散逆时针辅散

面气旋。如图所示,这是一个北半球的低气压区域,低气压向

外延伸的狭长区域称为低压槽,如同地形上的山谷,图中AB、

CD为两条槽线,锋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图中

气旋东部偏南风来自较低的纬度,气温较高,当它向北移动时,

遇到较高纬度的冷空气就形成了暖锋(图中CD附近)。同样的,

气旋西部气流是来源于北方高纬度地区的偏北风,南下会遇到

较低纬度的暖空气而形成冷锋(图中AB附近),这样地面天气

系统中的锋面气旋便形成了。

六、气候

1、气候形成因子

(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影响气候的最基本的因素,它决定了全球气候从低纬向高纬由热带向

亚热带、温带、寒带过渡的总体分布特征(是“以温定带”的基础);

(2)大气环流:大气环流对气候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大气环流在海陆间、高低纬间进行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交换,对全球降水分布产生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大气环流本身也是重要的气候现象,大气环流使同一气候带内由于降水差异而形成不同的气候(是“以水定型”的条件);

(3)下垫面(地面状况)则使各地气候进一步复杂化。因为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不

同的下垫面直接影响大气的水热状况,具体表现有:

海洋与陆地: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度变化小、变化慢;降水丰富,且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小,形成海洋性气候;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温度变化大、变化快;降水少,且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形成大陆性气候。

地形地势:山地比附近平原温度低,温度变化小;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垂直差异。

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反射率:新雪>冰面>裸露地面>植被覆盖地面>海洋

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CO2等增多,温度升高)

(4)人类活动

改变地表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兴修水库、植树造林影响气候)

2、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

(1)理解大气温度的空间分布规律

对流层大气气温的垂直变化随着海拔高的的增加而递减,这是因为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直

接来自地面。

气温的水平分布有以下几个特点:气温都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南半球等温线要比北半球平直;

在同一纬度,大陆与海洋之间,冬季大陆气温低,等温线向低纬度凸出,海洋向高纬度凸出,夏季

相反,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致;在大陆和海洋的内部,由于大气运动、洋流、地形等下

垫面状况的不同,气温的分布又有明显的差异,在海洋上,如果有暖流经过,气温比周围偏高;如

果有寒流经过,气温比周围偏低;在陆地内部,由于地形的不同,气温的分布状况也不同,山地比

周围平原地区气温低,盆地(谷地)比周围地区气温高;迎风坡与背风坡气温也有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