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考之春江花月夜
高考必背古诗词
高考必背古诗词宋·李清照《春江花月夜》春江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红酥手,黄滁头,惹得笑游春水满。
波平丝丝渔舟唱,江山夜雨涨秋池。
夜来清梦好,天涯多烦愁。
宋·王安石《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宋·陆游《大酺》深山三老危楼台,先生白首多苦来。
游子重九到家去,清瘦如牛受穷灾。
病栋春雨空自拆,临门一脚无奈回。
两河古今多少事,酒肉几人到汨罗。
宋·苏轼《水调歌头.芙蓉楼送辛渐》思君令人老,忆君情更深。
一别音容两渺茫,别后芙蓉泪沾巾。
芙蓉浦边月初上,想君望江头正欢。
只是当时已惘然,但有梦向谁许?宋·杨万里《虞美人》虞美人兮,何处教倾城郎?可是春风拂槛香,不问出处寻他乡。
青鸟殷勤翅上挂,凤双舞前娇无场。
明朝受长安芙蓉,岂知它游上下邙。
宋·毛滂《细雨鱼儿出》细雨轻细细,绵延断云空。
渔船点点横行舟,鱼儿翻身添潇洒。
竹岸新月明,钓火夜已春。
一缕轻烟出浓暗,碧波飞鱼绕石滩。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玉阶生白露,清晖凋芳草。
含烟流水落,物换星移斗。
尊前故游侣,幸有几时休。
宋·刘克庄《木兰辞》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黄花甲子初,似曾相识燕山月。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高中必背古诗词之《春江花月夜》知识点
高中必背古诗词之《春江花月夜》知识点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
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春江花月夜唐代: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创作背景《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原词已不传。
后来隋炀帝又曾做过此曲。
《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炀帝的两篇。
张若虚的这首为拟题作诗,与原先的曲调已不同,却是最有名的。
目前具体的创作背景已不可考。
作者简介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
扬州(今属江苏)人。
曾任兖州兵曹。
生卒年、字号均不详。
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
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玄宗开元时尚在世。
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
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译文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了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高中语++文]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千里明月共相思”“望月怀人”
逐: 追随。月华:月光。君: 指游子。
鸿雁:指信使。《汉书 ·苏武传》记有鸿雁传递书信之事。
度:通“渡”。 鱼龙:此指鲤鱼。《古诗· 饮马长城窟行》 文:通“纹”,波纹。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爱。
——“哀而不伤”
思妇相思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白云飘忽比喻游子,为游子离别的象征;白云始终处于飘荡、 不安定的状态。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长江弯弯曲曲绕过花草茂盛的原野,月亮照在花 林上,可以看到许多像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的东 西。往空中一望,因为月光的皎洁,看不出流霜 在飞动,沙洲上的沙地也看不出它的本来颜色。 多么虚幻缥缈。
江流宛转绕芳甸, 2. 春天的夜晚为何会出现“霰”“霜”? 月照花林皆似霰。
有情。 自然过渡到下段对男女离别之思的描写。
宇宙的永恒,人生的短暂,无限与有限。
描述“红颜”终究要“白头”的事实,感慨风物依旧, 人生易老,揭示了人生苦短的哲理,悲叹时光流逝。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就个体而言,何其短暂;就整个人类而言,则 又是代代相传,无穷无尽,与明月共存于天地之 间!诗人跳出了个人生命意义的小圈子,用博大 的情怀来关注人类,表现了他对人生的追求与热
文体知识
《春江花月夜》原为乐府旧题,属宫体诗。(指以南朝梁简文 帝萧纲为太子时的东宫,以及陈后主、隋炀帝、唐太宗等几个 宫廷为中心的诗歌。“宫体”既指一种描写宫廷生活的诗体, 又指在宫廷所形成的一种诗风,始于简文帝萧纲。萧纲为太子 时,常与文人墨客在东宫相互唱和。其内容多是宫廷生活及男 女私情,形式上则追求词藻靡丽,时称“宫体”。后来也称艳 情诗为宫体诗。)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谓是“诗中的诗, 顶峰上的顶峰”,享有“孤篇压全唐” 、“盛唐第一诗”、 “春风第一花” 的美誉,张若虚也因为这一首诗“孤篇横绝, 竟为大家”。
部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春江花月夜》
部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参考译文: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了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荡漾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和天空变成了一种颜色没有一点微小的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悬挂。
江边上是什么人最初看见了月亮,江上的月亮又是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们?人生一代一代地无穷无尽,而江上的月亮一年一年地总是相似。
不知道江上的月亮在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谁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舟在漂荡?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在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不能音信,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已过了一半自己却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春江花月夜》课件29张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人江 生畔 代何 代人 无初 穷见 已月 ,? 江江 月月 年何 年年 望初 相照 似人 。?
诗情品读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露。 ——曹植《送应氏)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
曹诗和苏诗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
张若虚却别开生面,具有新意: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
人类的存在是绵延长久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和“年年
空 中
白 沙
花 林
春 江
明 月
张月
满 江 树
无 限 路
复 西 斜
不 还 家
水 成 文
流 照 君
拂 还 来
妆 镜 台
明 月 楼
不 胜 愁
送 流 水
望 相 似
初 照 人
孤 月 轮
看 不 见
皆 似 霰
无 月 明
共 潮 生
若
虚夜
。。。。。。。。?。。。?。。;!。
诗歌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写作的? 月升——月悬——月斜——月落
情。
江昨 水夜 流闲 春潭 去梦 欲落 尽花 ,, 江可 潭怜 落春 月半 复不 西还 斜家 。。
诗情品读
10.试分析诗句中标红字词的效果。
不斜
知月
乘沉
沉沉”写出了游子归期难定的沉重心理和孤寂之情;
月沉
几藏
“无限路”写游子与思妇天各一方,衬托了他的相思之苦; “满” 人 海
归雾
字写出了愁思的深厚。月光洒满江边的树林象征着无穷无尽
空江滟春 里流滟江 流宛随潮 霜转波水 不绕千连 觉芳万海 飞甸里平 ,,,, 汀月何海 上照处上 白花春明 沙林江月 看皆无共 不似月潮 见霰明生 。;!。
诗情品读
5.试分析诗人对人生和宇宙悟出了怎样的哲理?
《春江花月夜》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
《春江花月夜》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解读】:篇一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
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
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
这里的“海”是虚指。
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
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
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
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
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
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
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
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
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
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只相似”而来的。
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
一轮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
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
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
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白云”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
“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
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
“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
“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共23张PPT)(2024)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任务二:梳理脉络
思考:
找出写有月的诗句,品读这些诗句,思考全诗写了
月亮运行的几种状态?
明月初升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月上中天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月渐西落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夜
月下之情 (17——36)
抒写思妇游子的两地相望相思之情。
任务三:鉴赏诗歌
( 一 ) 赏画面
美
春江潮水连海平, 思考:
春 海上明月共潮生。 江 滟滟随波千万里,
1、开头八句描绘了哪些 景物?这些景物营造了什么
花 何处春江无月明。 意境?作者的情感?
月 江流宛转绕芳甸,
夜 月照花林皆似霰。
图 空里流霜不觉飞,
(女生:缠绵、委婉):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 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 玉户 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 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男生:真情、昂扬):昨夜闲潭/梦落配,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 /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翻。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 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 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学习要点】
1.培养在诵读中感悟诗歌的能力。 2.理清诗歌的脉络层次结构。 3.鉴赏体会画面美、哲理美、情感美。
任务一:美读诗歌
诵读指导: (全班:悠扬、充满朝气):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
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坐,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图,江月年年/望相 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春江花月夜-选择性必修上册-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解析+情景默写(学生版)
春江花月夜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张若虚(约660—约720) ,扬州(今江苏扬州)人,唐代诗人。
曾任兖州兵曹。
唐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等以文词俊秀扬名京都。
以《春江花月夜》知名,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合称为“吴中四士”。
他的诗仅存二首,收录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被誉为“孤篇盖全唐”。
闻一多评价《春江花月夜》是修“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
《春江花月夜》选自《全唐诗》卷二十一(中华书局1999年版)。
2.文本分析(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译文:(2)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译文:(3)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译文:(4)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译文:(5)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译文:(6)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译文:(7)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译文:(8)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译文:(9)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译文:(10)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译文:(11)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译文:二、情景默写1.《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的句子是“”。
2.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两句,借月抒发了个人生命是短暂的,而人类的存在是长久的感慨。
3.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中有两句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春江花月夜》中,“”两句表现的也是人生短暂、自然永恒的主题。
《春江花月夜》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原文+注释+译文+鉴赏原文:春江潮流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堪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注释:(1)滟(yàn)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2)芳甸(diàn):芳草丰茂的原野。
甸,郊外之地。
(3)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
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
(4)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
在这里比方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5)汀(tīng):水边平地,小洲。
(6)纤尘:微细的灰尘。
(7)月轮:指月亮,因为月圆时象车轮,所以称为月轮。
(8)穷已:穷尽。
(9)江月年年只相似:另一种版本为“江月年年望相似”。
(10)但见:只见、仅见。
(11)悠悠:渺茫、深远。
(12)青枫浦上:青枫浦地名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
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
暗用《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浦上:水边。
《九歌·河伯》:“送美人兮南浦。
”因而此句隐含离别之意。
(13)扁舟子:飘荡江湖的游子。
扁舟,小舟。
(14)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
这里指闺中思妇。
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哀叹有余哀。
”(15)月徘徊:指月光偏照闺楼,徘徊不去,令人不堪其相思之苦。
《春江花月夜》《江城子》-2024年高考语文课内古诗文要点梳理与素材积累
《春江花月夜》《江城子》知识梳理成语、文化常识、一词多义、表现手法、作文素材等一、相关成语1.江天一色:形容江面宽阔,水天相接。
2.星月皎洁:星星和月亮明亮洁净。
皓月千里:形容月光皎洁、天气温和。
3.纤尘不染: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4.一叶扁舟:形容物体小而轻。
5.鸿雁传书:投递书信或书信往来。
6.落花流水:原形容春景衰败,现在形容惨败。
7.鱼龙百变:像鱼龙那样变化多端。
8.生死相隔:是指两个人在生命结束后分别前往不同的世界,彼此之间再也无法相见或交流。
9.咫尺千里:意思是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像是远在天边一样。
10.形影相顾: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孤独无依。
11.雪鬓霜鬟:白发。
借指老年人。
12雾鬓风鬟:指女子细密而蓬松的美发。
13.伉俪情深:指夫妻之间的感情深厚。
二、文化常识1.张若虚:扬州(今江苏扬州)人,唐朝诗人。
曾任兖州兵曹。
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
《春江花月夜》为其代表作,被誉为唐诗开山之作,享有“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之名。
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
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
诗作大部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其一为《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闻一多评价《春江花月夜》是“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
另一首诗是《代答闺梦还》。
2.古代诗歌分类常识:古代诗歌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今体诗)。
近体诗:唐代人始创的诗体,分为绝句和律诗(包括排律)。
绝句分五绝和七绝,律诗分五律和七律;排律在律诗基础上中间加进若干对仗的句子。
古体诗:唐代以前的诗歌都可称为古体诗(唐代以后诗人也可写古体诗),按字数可分为四言诗(《诗经》)、五言诗(《孔雀东南飞》)、七言诗(《琵琶行》)和杂言诗(《蜀道难》)。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文高考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古诗词诵读(三) 2 春江花月夜
水中升起的雄阔景象。
(2)《春江花月夜》中通过“流霜”的比喻和“白沙”的烘托表现月光洁白明
亮的诗句是:“ 空里流霜不觉飞 , 汀上白沙看不见 。”
(3)《春江花月夜》中
“
江天一色无纤尘 , 皎皎空中孤月轮 ”两句,由江面到天空,
描写出辽阔旷远、空明澄澈的景象。
(4)《春江花月夜》中将人生与明月联系在一起表达哲思的诗句是: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诗的前两句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年轻丈夫与妻子分离的凄婉动人的场面。 丈夫为戍守边疆,无奈与心爱的妻子分别,而妻子只能站在楼台之上望着一步 三回头的丈夫。 B.画衣上绣的花竟然能把蜜蜂引来,可见其逼真生动,又可见思妇对这画衣是 如何的用心,诗歌将她百无聊赖却又想借此给心上人带来惊喜的心情彰显无 遗。 C.诗中女主人公幻想着丈夫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回来,于是盛装打扮,等待着遥 远的离人。 D.诗人多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另外,这首诗对于人物心理描写的方式又可称得 上是别具一格。句句不直接描绘心境,可句句写的都是心境。 解析 D项,“多用正面描写的手法”错误,诗人多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本课结束
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三)
春江花月夜
语文
内容索引
文本精读 透解字词 理解鉴赏 名句填空 教考衔接 拓展运用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作家作品: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扬州人。张若虚诗作存世的仅 两首,其中《春江花月夜》却是唐诗中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描绘了春天 江边月夜下朦胧、清幽的景象,尽情赞美大自然的奇景,讴歌人间纯洁的爱 情,把对游子思妇的爱情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 索结合起来,汇成了一种情、景、理相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
高考必背古诗词曲40首:8《春江花月夜》理解性默写
高考必背古诗词40首8.《春江花月夜》情景默写1.某宾馆名为“平潮宾馆”,此名可能来自于《春江花月夜》诗中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2.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两句,借月抒发了个人生命是短暂的,而人类的存在是长久的感慨。
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表现宇宙永恒,生命代代相传的句子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4.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两句,由江面到天空,描写出辽阔旷远、空明澄澈的景象。
5.《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两句,写诗人面对皎洁江月所抒发的思古之悠情。
后世苏轼的“明月几时有”与这两句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6.《春江花月夜》中,“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两句运用典故,描写月光清澈无边,暗含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两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7.《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的句子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8.在《春江花月夜》中,写了游子和思妇通过互相望月来表达思念之情和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9.《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的句子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10.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两句,把江、月、花三个意象联系在一起,描写出一种梦幻般的景象。
11.《春江花月夜》中张若虚连用两个问句,分别从游子、思妇,不止一家、一处角度有离愁别恨,写相思之情的两个问句是: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12.《春江花月夜》中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写出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忧愁的句子:“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春江花月夜》注释鉴赏及译文赏析
《春江花月夜》注释鉴赏及译文赏析《春江花月夜》是由张若虚所创作的,诗人灌注在诗中的感情旋律极其悲慨激荡,但那旋律既不是哀丝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象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含蕴,隽永。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春江花月夜》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春江花月夜》唐朝: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古诗简介《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
此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万里长江画卷,同时寄寓着游子思归的离别相思之苦。
诗篇意境空明,缠绵悱恻,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乃千古绝唱,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
《春江花月夜》翻译/译文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
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高二语文春江花月夜知识点
高二语文春江花月夜知识点春江花月夜,苏轼创作于宋代的一首千古名篇。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咏史之作,以壮丽的山水和宁静的夜晚为背景,展现了作者悠然自得的心境。
本文将对《春江花月夜》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解读和分享。
一、作品背景《春江花月夜》是苏轼于北宋元丰四年(1071年)创作的一首诗歌。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北宋虽然政权强盛,但朝廷却陷入了权臣专权的黑暗时期。
苏轼在政治上受到排挤,被贬谪至黄州。
黄州山水秀美,启发了苏轼的灵感,创作了这首描绘春江花月夜景色的诗作。
二、诗歌结构《春江花月夜》共有四十四个句子,为七律诗。
每句四字,平仄相间,通顺流畅。
整首诗形式规整,韵律优美,充满了音韵之美。
三、描写春江花月夜的山水意境作者通过对春江花月夜的形象描绘,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和谐景色和时空之美。
诗中给予了中国传统山水意境的最高评价,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由自在、悠闲生活的向往。
四、辩证思想的运用在《春江花月夜》中,苏轼运用了辩证思想,表达了人生苦乐、荣辱无常的观点。
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世事变幻的洞悉,表达了一种超脱情感的宁静和平静。
五、语言技巧的运用苏轼在《春江花月夜》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
比如,他运用对仗、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具有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六、人文思想的表达《春江花月夜》中所表达的不仅仅是对山水景色的赞美,还融入了人文思想。
作者通过春江、花月的意象,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反映了对人情世故的洞悉与痛感。
七、影响与价值《春江花月夜》作为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它表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诗歌才华,并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苏轼的《春江花月夜》是一首描绘春江山水景色的佳作,通过诗中的意象和语言,勾勒出壮丽的自然景观,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也是中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篇章。
《春江花月夜》原文、译文及赏析—高考必修
《春江花月夜》原文、译文及赏析—高考必修原文: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唐代〕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望相似一作: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裴回一作:徘徊)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落月一作:落花)译文: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了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荡漾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和天空变成了一种颜色没有一点微小的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悬挂。
江边上是什么人最初看见了月亮,江上的月亮又是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们?人生一代一代地无穷无尽,而江上的月亮一年一年地总是相似。
不知道江上的月亮在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谁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舟在漂荡?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在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不能音信,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已过了一半自己却还不能回家。
《春江花月夜》高考情景式默写练习(含答案)
《春江花月夜》高考情景式默写练习《春江花月夜》1.《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壮丽画面,对应句子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2.《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是: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3.《春江花月夜》中写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的句子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4.《春江花月夜》中“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写出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忧愁的句子是: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5.《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月有恨,流水无情的句子是: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6.《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时光不断消逝,自己的青春、憧憬也跟着消逝,然而碣石、潇湘,水远山遥,怎能乘月归家的句子是: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7.《春江花月夜》中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两句,描写月亮从潮水中涌出的雄阔景象。
8.《春江花月夜》中通过比喻和侧面烘托表现月光洁白明亮的诗句是: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9.《春江花月夜》中的“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两句,把江、月、花三个意象联系在一起,描写出一种梦幻般的景象。
10.《春江花月夜》中的“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两句,由江面到天空,描写出辽阔旷远、空明澄澈的景象。
11.《春江花月夜》中描写月光随波荡漾流转,所有春江都在月光笼罩之下的诗句是: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12.在《春江花月夜》中,作者面对着空中的那轮明月,不由生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遐思。
13.《春江花月夜》中触景生情,表现游子羁旅之愁的诗句是: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14.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以人与月比较表达哲思的诗句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高考72篇之40春江花月夜理解性默写
《春江花月夜》(选修)1.《春江花月夜》中勾画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
的句子是“,。
”2.写出月光像白霜同样从空中流下,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见的句子是“,。
”3.《春江花月夜》中写不断挪动的月光照射在离人的梳洗台,美好的闺房中,捣衣石上的句子是,。
,。
”4.《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尘埃,只有光亮的一轮孤月高挂空中的句子是“,。
”5.《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的句子是“,。
”6.《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连绵悠久的句子是“,。
”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觉到的一种宽慰。
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但其实不是颓废与无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7.《春江花月夜》中写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忧如令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惹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
8.《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不只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的句子是,。
9.《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月光照射着春江,跟着波涛闪耀千万里,发出没有什么地方的春江没有光亮的月光啊! 的叹息的句子是,。
10.《春江花月夜》中“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写出游子像一片白云慢慢地离开,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其他青枫浦忧虑的句子是,。
11.《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曲波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旷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仿佛精密的雪珠的闪耀,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怪之花的句子是“,。
”12.《春江花月夜》中一轮孤月彷徨中天,象是等候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久不可以如愿。
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
写出江月有恨,流水无情的句子是“,。
”13.《春江花月夜》中写出相互望着月亮但是相互听不到声音,希望跟着月光流去照射着你的句子是“,。
”14.《春江花月夜》中依据古代传说托鸿雁、鲤鱼捎书带信,但没实用的句子是“,。
”15.《春江花月夜》中“,。
,”四句,游子思归。
《春江花月夜》高考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春江花月夜》高考理解性默写重点字填空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月照花林皆似();空里流霜不觉飞,()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空中孤月轮。
江()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鱼龙潜跃水成()。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石()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情境默写1.《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壮丽画面,对应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江花月夜》中写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春江花月夜》中“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写出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忧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月有恨,流水无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时光不断消逝,自己的青春、憧憬也跟着消逝,然而碣石、潇湘,水远山遥,怎能乘月归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课件 高考语文春江花月夜
2、请充分发挥想象 力,用自己的话描述 这幅图画,并体会本 段写景的特点。
本段景物描写有何特点?
画面清丽,色泽柔和——良辰美景 (1)紧扣题目写作,开篇就对春、江、 花、月、夜进行描绘。 (2)景物极多,但以月光统摄各种景 物,由大到小,由远到近,层次分明地 一一展开。 (3)意境——幽美恬静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D&L精品,教育系列
张若虚
请同学们回忆描写月的诗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鱼火对悉眠。
【作者介绍】 张若虚(约660-约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 的顶峰”。
【学习要点】
1. 流畅诵读,感悟诗歌。
2. 分析本诗感情表达的层次结构,体会画 面美、情感美、哲理美的融合。
3. 分析古典诗歌中的特定意象。
春江花月夜朗诵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3)以 “无限路” 表达其有家却难归的 无奈。
(4) “落月”、 “海雾”等衬托其无 限的思念。
情感内容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春江 花月之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并由此而生发出对 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对明月今宵、游子思 妇却天各一方的惋惜。诗中尽管不无人生苦短的伤 感,然而读来轻曼如烟,悠悠惆怅中还交织着对生 命的依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人生代代无穷已”、 得以与明月长久共存相伴的一丝欣慰;尽管也有夫 妇别离的哀愁,但是写来柔婉似水,绵绵相思中饱 和着“借明月寄相思”的脉脉温情,含蕴着对重逢 的美好企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知全诗, 划分层次
春 月下之景 月色无垠
江 (1——8句) 月色纯净
花
月下之思
人生无尽
月 夜
(9——16)
宇宙永恒
月下之情 思妇怀远
游子思归
(17——36)
画意 哲理 诗情
第一部分: 春江潮水连海平。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思妇怀远,
相思无着落
(3)游子思归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本段文字如何表达游 子思归的感情?
(1)在梦中也想归家, 心理描写。(虚实相生 的手法)
(2)对春光渐逝的惋 惜中,表达其想要归家 的心情。
第三部分:情感美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一名双枫浦。这里 青枫浦上不胜愁。 泛指离别地点。 谁家今夜扁舟子? 胜: 能承担,能承受。 何处相思明月楼? 扁舟子:飘泊江湖的游子。
(1)此四句总写 春江花月夜中思 妇与游子两地思 念。
(2)思妇怀远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1、开头八句写了 什么意象?请找出 来,并给这幅图画 命名。
春江花月图——画面 美 依题目摹写春、江、 花、月、夜的幽美景 色。
2、请充分发挥想象 力,用自己的话描述 这幅图画,并体会本 段写景的特点。
本段景物描写有何特点?
春潮高涨,江水连接大海,江海不分。明月 初升,似从浪潮中涌出。一泻千里的月光随 着波潮不停闪烁着,春天的江上哪个地方没 有明亮的月光呢。江流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 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耀着开满鲜花的树 木就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发光。月色如霜, 所以空中的霜飞察觉不到了,白色的月光和 白沙连成一片,分不清彼此。江天一色,天 空连一丝尘埃都没有。只有那一轮明亮的孤 月高悬中天。意境——幽美恬静
(3)以 “无限路”表 达其有家却难归的无奈。
(4) “落月”、“海 雾”等衬托其无限的思 念。
情感内容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春江花月 之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并由此而生发出对宇宙 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对明月今宵、游子思妇却 天各一方的惋惜。诗中尽管不无人生苦短的伤感, 然而读来轻曼如烟,悠悠惆怅中还交织着对生命的 依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人生代代无穷已”、得 以与明月长久共存相伴的一丝欣慰;尽管也有夫妇 别离的哀愁,但是写来柔婉似水,绵绵相思中饱和 着“借明月寄相思”的脉脉温情,含蕴着对重逢的 美好企盼。(写了春江花月夜的动人美景,对宇宙和 人生作了哲理性的思索,叙写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 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诗情、画意、 哲理融为一体,语言清新,意境深邃而优美)
本段景物描写有何特点?
画面清丽,色泽柔和——良辰美景 (1)紧扣题目写作,开篇就对春、江、 花、月、夜进行描绘。 (2)景物极多,但以月光统摄各种景 物,由大到小,由远到近,层次分明地 一一展开。 (3)意境——幽美恬静
第二部分:哲理美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一、面对良辰美景,引 发了作者怎么样的遐想?
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 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惆 怅——哲理美
二、名句赏析—— 哀而不伤
三、请找出承接上 文与启发下文的文 字。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哀而不伤
比较 ❖ 曹植: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露 ❖ 阮籍:人生若晨露,天道邈悠悠 ❖ 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 苏轼: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 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赏析与探讨
(一)通读全文 寻找诗魂
❖“春”、“江”、“花”、 “月”、“夜”五景,你觉得 哪一景在本诗中显得尤为重要? 为什么?
月是诗之魂
1、是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
(月出—月悬—月斜—月落)
2、是景物描写中的主体。(共“十五 见”,并有意突出各种景物在月下的清丽、 明净)
3、是哲理思考的凭据。(“孤月轮”承 上启下)
1、赏析“徘徊”一词的 表达作用
(1)拟人手法,写出月游 移不定的动态
(2)赋予月亮人的灵性, 它似乎也为思妇而伤心、对 她怜悯,不忍离去。
(3)与后文的“卷不去”、 “拂还来”相呼应,写出
月亮的不忍之心。但此种做 法却惹得思妇更为思念。
“鱼龙”、“鸿雁”两词用了什么表现 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鱼龙、鸿雁本来是月光下的景物, 此处写出了月光的清澈。但也是用典— —“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鱼龙、 鸿雁是古代用于互传音讯的载体,此处 暗含有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可见二人 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二)开头对春江花月夜景的描写,引发了第 二部分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并由此进一步对人 生离情作抒写,诗情、画意、哲理三者有机统 一在月亮这一意象中。
(三)融情于景。(开头部分良辰美 景使人渴望团圆,后面写“月徘徊”、 “鱼龙”、“鸿雁”既是情也是景; “落月”、“流水”等都是游子思念 的载体)
(四)感情基调:哀而不伤(“人生 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 君”)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回顾全诗结构
春 月下之景 月色无垠
江 (1——8句) 月色纯净
花
月下之思
人生无尽
月 夜
(9——16)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学习要点】 1. 感悟诗歌内容,背诵诗歌。
2. 分析本诗感情表达的层次结构, 体会画面美、情感美、哲理美的融合。
3. 分析古典诗歌中的特定意象。
【古今评说】
《春江花月夜》一诗“孤篇压全唐”、 “盛唐第一诗” 、“春风第一花” 、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 上的顶峰”。
宇宙永恒
月下之情 思妇怀远
游子思归
(17——36)
画意 哲理 诗情
春江花月(景) 完
思妇游子(情) 美 融
宇宙人生(理) 合
小结 (一)以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外在线 索(月生——月照——月斜——月落)。随着 月光的脚步依次描绘了潮水、波光、江流、芳 甸、花林、白沙、夜空、白云、青枫、闺楼、 镜台、江树等一系列景象;一方面,又以月光 统摄各种景物;有意突出它们在月光沐浴下所 显示出的清丽、空明、澄澈、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