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技术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2013年修订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2013年修订)发布时间:2009-06-18 点击次数:1748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2013年修订)GB 18598-2001发布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止危险废物填埋处置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对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在建造和运行过程中涉及的环境保护要求,包括填埋物入场条件、填埋场选址、设计、施工、运行、封场及监测等方面作了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废物填埋的入场条件,填埋场的选址、设计、施工,运行、封场及监测的环境保护要求1.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废物填埋场的建设、运行及监督管理。
本标准不适用于放射性废物的处置。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含的条文,在本标准中被引用即构成本标准的条文,与本标准同效。
GB 5085.1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 5085.3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 5086.1~5086.2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T 15555.1~15555.12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T 4848 地下水水质标准GB 15562.2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当上述标准被修订时,应使用最新版本。
3 定义3.1 危险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3.2 填埋场处置废物的一种陆地处置设施,它由若干个处置单元和构筑物组成,处置场有界限规定,主要包括废物预处理设施、废物填埋设施和渗滤液收集处理设施。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技术
• 2、必须预处理后入场填埋的废物 (1)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5086) 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15555.1~ 12)测得的废物浸出液中有害成分浓度超过表6-1中 的允许进入填埋区控制限值的废物; (2)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5086) 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15555.1~ 12)测得的废物浸出液pH值≤7.0和≥12.0的废物; (3)本身具有反应性、易燃性的废物; (4)含水率高于85%的废物; (5)液体废物 • 3、禁止填埋的废物 (1)医疗废物; (2)与衬层具有不集系统 地基
单复合衬层防渗系统
• (3)双层衬层防渗系统
垃圾 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 首次渗滤液收集系统 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 第一层人工合成防渗膜 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 二次渗滤液收集系统 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 第二层人工合成防渗膜 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 地下水收集系统 地基
3、衬层系统分类
• (1)单层衬层防渗系统
垃圾 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 渗滤液收集系统 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 人工合成防渗膜 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 地下水收集系统 地基
单层衬层防渗系统
• (2)单复合衬层防渗系统
垃圾 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 渗滤液收集系统 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 人工合成防渗膜 压实黏土衬层
二、安全填埋场选址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 选址准则: 1、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及国家和地方危险废物管理规划; 2、场址应满足一定的库容要求; 3、地形、地貌及土壤条件; 4、气象条件; 5、对地表水体的保护; 6、对居民区的影响; 7、对场地地质的要求; 8、交通方便,运距合理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首先,安全填埋场的选址和建设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环保要求。
填埋场应该远离居民区、水源以及其他敏感区域,确保填埋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环境和居民造成影响。
其次,填埋场需要有严格的废物分类和分区管理制度,针对不同类型的危险废物进行合理的填埋和覆盖,以确保不同废物之间不会相互交叉污染,从而保证填埋场的环境友好和安全性。
同时,填埋场的建设和运营人员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和技能指导,了解如何正确处理和处置各类危险废物,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事故和污染的风险。
另外,填埋场的安全监测和污染防控措施也是确保填埋场安全的关键。
填埋场应该配备合适的监测设备,定期对填埋场周边环境和地下水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污染问题。
同时,填埋场还需要建立严格的废物接收和处置审核机制,确保不合格的废物不会被填埋,从根本上杜绝不安全因素的存在。
总之,安全填埋场是处理危险废物的重要环节,但其安全性和环保效果需要得到严格把控和管理。
只有通过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标准,加强填埋场的监测和管理,才能确保填埋场不会对周围环境和公共安全造成潜在的危害。
危险废物的存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其安全处理和处置显得尤为重要。
安全填埋场作为危险废物处理的一种方式,如果管理不善或者违规操作,可能会对周围环境和公共安全造成巨大危险。
因此,需要加强对安全填埋场的规范管理,以确保其在处理危险废物时不会带来额外的风险和危害。
在进行危险废物填埋时,首先需要对危险废物进行严格的分类和标识,根据不同的性质和特征进行区分和管理。
这样可以避免不同种类的危险废物混合在一起,从而避免可能产生的化学反应或污染。
此外,填埋场需要配备专业的操作人员,他们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教育,了解如何正确地处理和填埋不同种类的危险废物,以降低对环境和公共安全的影响。
安全填埋场的管理者也需要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标准,来规范填埋场的运营和管理,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处置流程,以确保填埋过程的安全和可控性。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范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防止危险废物填埋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技术要求。
本技术要求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技术要求由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起草完成。
本技术要求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目录1总则 (1)2编制依据 (1)3术语 (2)4场址选择 (3)5总体设计 (4)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 (4)填埋场类型选择 (5)危险废物入场要求 (5)总图设计 (6)6系统设计 (7)废物接收及贮存系统 (7)分析和鉴别系统 (7)预处理系统 (9)防渗系统 (9)渗滤液控制系统 (10)监测系统 (12)应急系统 (13)7公用工程 (14)供电系统 (14)给水、排水和消防 (14)采暖、通风与空调 (15)建筑与结构 (15)其它辅助设施 (15)8工程施工及验收………………………………………………………1 5 工程施工..................................................................15 工程验收 (17)9运营管理基本要求……………………………………………………18 运营管理总则 (18)运营条件 (18)机构设置与劳动定员 (18)人员培训 (19)危险废物接收制度 (20)交接班及运行登记制度 (20)环保、安全与健康 (21)10 封场 (23)本技术要求用词说明 (25)1总则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等相关法律法规,实现危险废物无害化安全处置目标,规范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及验收和运行管理,防止危险废物填埋处置对环境造成污染,制定本技术要求。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范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防止危险废物填埋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技术要求。
本技术要求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技术要求由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起草完成。
本技术要求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目录1总则…………………………………………………………………12编制依据 (1)3术语 (2)4场址选择……………………………………………………………35总体设计 (4)5.1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 (4)5.2填埋场类型选择…………………………………………………55.3危险废物入场要求 (5)5.4总图设计 (6)6系统设计 (7)6.1废物接收及贮存系统 (7)6.2分析和鉴别系统 (7)6.3预处理系统 (9)6.4防渗系统 (9)6.5渗滤液控制系统 (10)6.6监测系统…………………………………………………………1 26.7应急系统…………………………………………………………1 37公用工程……………………………………………………………1 47.1供电系统…………………………………………………………1 47.2给水、排水和消防………………………………………………1 47.3采暖、通风与空调………………………………………………1 57.4建筑与结构………………………………………………………1 57.5其它辅助设施……………………………………………………1 58工程施工及验收 (15)8.1工程施工..................................................................15 8.2工程验收 (17)9运营管理基本要求 (18)9.1运营管理总则……………………………………………………189.2运营条件 (18)9.3机构设置与劳动定员 (18)9.4人员培训…………………………………………………………199.5危险废物接收制度 (20)9.6交接班及运行登记制度 (20)9.7环保、安全与健康 (21)10封场 (23)本技术要求用词说明 (25)1总则1.1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等相关法律法规,实现危险废物无害化安全处置目标,规范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及验收和运行管理,防止危险废物填埋处置对环境造成污染,制定本技术要求。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技术
填埋场的设计要点
选址要求:远离居民区、水 源地、自然保护区等敏感区
域
防渗系统设计:采用双层或 多层防渗材料,确保污染物
不渗漏
渗滤液收集和处理系统设计: 设置渗滤液收集池,采用合
适的处理技术进行处理
气体收集和处理系统设计: 设置气体收集井,采用合适
的处理技术进行处理
监测系统设计:设置监测井, 定期监测地下水、土壤、气
到环境中
03
施工:按照设计要 求进行填埋场的施 工,包括防渗层、
排水系统等
07
封场:填埋场达到 设计容量后,进行 封场处理,防止污
染物扩散
04
废物预处理:对危 险废物进行分类、 破碎、脱水等预处
理
填埋技术的效果评估
填埋场选址:评估 地质条件、环境影
响等因素
填埋后监测:评估 填埋后污染物迁移、
扩散和降解情况
体等污染物浓度
封场设计:采用合适的封场 材料和技术,确保填埋场长
期稳定和安全
填埋场的环境保护措施
选址要求:远料,防止 废物渗漏污染地下 水
气体收集和处理: 设置气体收集系统, 对填埋场产生的气 体进行收集和处理
监测和预警系统: 建立监测和预警系 统,实时监测填埋 场环境状况,及时 发现和处理问题
填埋场选址需要满足地质、水 文、气候等条件,以保证填埋 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填埋技术的关键是控制污染物 的迁移和扩散,防止地下水污 染和土壤污染。
填埋技术的优缺点
优点:处理量大,操作简 单,成本低
缺点:可能造成地下水污 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
优点:可以减少废物体积, 降低运输成本
缺点:可能造成土地资源 浪费,影响周边生态环境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技术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技术
填埋场选址
地质条件:要求稳定、无渗漏、无地
0 1 下水
地形地貌:要求平坦、开阔、便于施
02 工
交通条件:要求交通便利,便于运输
0 3 和处置
环境条件:要求远离居民区、水源地、
0 4 自然保护区等敏感区域
土地利用规划:要求符合土地利用规
0 5 划,避免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
社会经济因素:要求考虑当地经济发展、
政策支持
政府加大对危险废物 安全填埋技术的投入 和支持
01
鼓励企业采用危险废 物安全填埋技术,提 高环保意识
03
02
制定和完善危险废物 安全填埋技术的相关 政策和法规
04
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 外先进技术和经验,提 高国内危险废物安全填 埋技术的水平
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是危险 废物安全填埋技 术发展的重要趋 势之一
生和处理现状
02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
技术的应用
03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
场的选址和设计
04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
场的运行和管理
技术升级
01
提高填埋场安 全性能,降低 环境风险
02
采用先进的填 埋技术,提高 填埋效率
03
发展智能化填 埋技术,实现 远程监控和自 动化操作
04
研发新型填埋 材料,提高填 埋效果和降低 成本
可以促进资源 的循环利用, 减少资源浪费
安全填埋技术 可以防止危险
2 废物对地下水
和土壤的污染
3 安全填埋技术
可以降低对生 态系统和人类 健康的危害
减少污染
危险废物安全 填埋技术可以生 态环境的影响
02
安全填埋技术 可以减少对周 边居民的健康 影响
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技术
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技术1 危险废物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危险废物是指除生活垃圾和放射性废物之外的,由于数量、物理化学性质或传染性,当未进行适当的处理、存放、运输或处置时,会对人类健康或环境造成重大危害的废物。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定义:危险废物是指除放射性以外的具有化学或毒性、爆炸性、腐蚀性或其它对人、动植物和环境有危害的废物。
我国危废定义: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废物特性的废物。
2 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技术的措施2.1 预处理2.1.1 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通过各种物理途径如压实、破碎、分选、脱水、吸附、萃取、固液分离等过程,使危险废物得到浓缩、相变或形态结构改变,使废物更加便于运输、贮存、再利用或进一步处置。
物理处理可大大降低危险废物的体积,适用于处理含水率较大的污泥、工业废渣以及其他体积较大的危险废物。
2.1.2 固化/稳定固化/稳定处理是一种较常用物理处理技术,是将有害废物固定在惰性固体基材中,经处理后可将有毒有害污染物转变为低溶解性、低迁移性及低毒性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比较稳定的物质,便于运输、利用和处置。
主要用于处理其它处理过程的残渣物及不适于焚烧处理或无机处理的废物。
常用的方法有:水泥固化、石灰固化、沥青固化、自胶结固化和熔融固化等。
化学处理是采用各种化学方法降低危险废物中的有毒有害成分,或改变危险废物的化学性质,将其转变成易于处理的形态,进而达到无害化的目的。
主要用于处理无机废物。
但该反应过程较复杂,成本太高,不适合大规模处理。
2.1.4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动物或植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分解废物中可降解的有机物,用于处理有机废液或废水。
常用生物处理技术主要有好氧堆肥、厌氧消化处理和兼性厌氧处理。
生物处理技术相比于化学处理技术有经济优势,操作较简单,但处理周期较长,处理效率不稳定。
2.2 最终处理技术2.2.1 焚烧处理对危险废物进行焚烧处理,主要应用于可燃性废物,将其置于高温炉内,促使其充分燃烧,完成氧化分解,是一种最便捷有效的无害化、减量化处理技术。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危险废物是指具有燃烧性、腐蚀性、毒性、感染性、放射性等特性的废物。
由于其具有较高的危害性,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和处置。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的建设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址与规划: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应远离居民区、水源保护区、地下水流动区等敏感区域。
在选址时要考虑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
同时,按照国家规划要求进行规划设计,确保填埋场的尺寸、容量和布置满足日常运营需求。
2.环境监测:危险废物填埋场周边环境应进行定期监测,包括地下水、土壤、大气等环境的污染情况。
监测内容包括危险废物填埋场对环境的污染影响程度,以及周边环境对填埋场的影响程度。
监测结果要及时上报并进行相关处置措施。
3.工程设施:危险废物填埋场应设置完善的工程设施,包括围护墙、防水层、防渗层、收集系统、处理系统等。
围护墙主要用于防止废物外泄,防水层和防渗层用于防止污染物渗透至地下水。
收集系统包括雨水收集系统和渗滤液收集系统,用于收集泥水和渗滤液,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处理系统用来处理填埋产生的气体和液体,确保其达到环保标准。
4.操作管理:危险废物填埋场的操作要进行全程监控,包括填埋、覆土、建设、维护等环节。
填埋操作要按照填埋场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操作不当导致环境污染。
同时,填埋过程应定期进行检测,确保按照规定的工艺和操作要求进行。
5.废物分类与处理:危险废物要进行分类处理,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可燃性废物要进行热解、焚烧或催化燃烧处理;腐蚀性废物要进行中和、中和沉淀处理;毒性和感染性废物要进行物理、化学或生化处理;放射性废物要进行固化处理后再填埋。
6.安全措施:在危险废物填埋场内应设有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应急装备,并定期进行演练,以应对突发事件。
填埋场周边要进行有效的封控措施,控制未经授权人员的进入,防止事故扩散。
综上所述,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主要包括选址与规划、环境监测、工程设施、操作管理、废物分类与处理、安全措施等多个方面。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范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防止危险废物填埋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技术要求。
本技术要求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技术要求由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起草完成。
本技术要求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专业资料word.专业资料word.目录1总则 (1)2编制依据 (1)3术语 (2)4场址选择 (3)5总体设计 (4)5.1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 (4)5.2填埋场类型选择 (5)5.3危险废物入场要求 (5)5.4总图设计 (6)6系统设计 (7)6.1废物接收及贮存系统 (7)6.2分析和鉴别系统 (7)6.3预处理系统 (9)6.4防渗系统 (9)6.5渗滤液控制系统 (10)6.6监测系统 (12)6.7应急系统 (13)7公用工程 (14)7.1供电系统 (14)7.2给水、排水和消防 (14)7.3采暖、通风与空调 (15)专业资料word.7.4建筑与结构 (15)7.5其它辅助设施 (15)8工程施工及验收 (15)8.1 工程施工..................................................................15 8.2工程验收 (17)9运营管理基本要求 (18)9.1运营管理总则 (18)9.2 运营条件 (18)9.3 机构设置与劳动定员 (18)9.4人员培训 (19)9.5 危险废物接收制度 (20)9.6 交接班及运行登记制度 (20)9.7 环保、安全与健康 (21)10 封场 (23)本技术要求用词说明 (25)专业资料word.1总则1.1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等相关法律法规,实现危险废物无害化安全处置目标,规范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及验收和运行管理,防止危险废物填埋处置对环境造成污染,制定本技术要求。
危险废物填埋处理技术规程
危险废物填埋处理技术规程危险废物是指对人类、动植物及环境具有潜在危害或携带有毒性、腐蚀性、感染性、致癌性、变异性等特性的废物。
危险废物的处理需要符合一定的技术规程,其中危险废物的填埋处理技术规程是一种主要的处理方法。
本文将针对危险废物填埋处理技术规程进行相关讨论和参考。
危险废物填埋处理技术规程主要包括废物分类、填埋场选址、填埋场建设、填埋操作和监测等方面。
1. 废物分类:根据危险废物的特性和处理要求,将废物进行分类,比如生活垃圾、工业废渣、化学废物、医疗废物等。
根据不同类别的废物,制定相应的填埋处理工艺和条件。
2. 填埋场选址:选择填埋场地时,应考虑地质地貌条件、周边环境和生态状况、地下水位和水质状况等因素。
填埋场应位于远离水源保护区和城市居民区,以减少对环境和人群的潜在风险。
3. 填埋场建设:填埋场的建设要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包括场地平整、基底防渗、上部盖土等。
填埋场的构筑物和设施要能够有效控制废物的渗漏和释放。
4. 填埋操作:填埋操作包括危险废物的收运、称重、装卸和堆放等。
应确保废物的安全运输和处理过程中不泄露或散布有害物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的伤害。
5. 监测:填埋场应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包括地下水和地表水的监测、气体排放的监测和土壤监测等,以确保废物的填埋处理过程对环境的影响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
危险废物填埋处理技术规程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填埋场具备防渗渗漏的设施与措施,防止废物渗漏到地下水中,并采取必要的防渗渠道措施以降低污染风险。
2. 填埋场应设置有效的排放与处理系统,以处理产生的废气、废水和污泥等,避免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3. 废物填埋场应具备必要的监控系统和措施,对填埋场内部的运行情况、废物处理效果进行实时监测,以及应对突发事件和事故的应急措施与预案。
4. 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危险废物填埋处理技术的标准化管理,确保填埋工作的安全和高效进行。
危险废物填埋及预处理方案
危险废物填埋及预处理方案7.1稳定化/固化车间大多数的表面处理废物及重金属污泥含有有毒物质而不能直接填埋,为了降低、减轻或消除这类危险废物本身带来的危害,以达到安全填埋场入场控制标准,在填埋之前必须对其进行预处理,稳定化/固化就是对这类危险废物进行预处理的有效工艺。
7.1.1废物来源及数量本车间需要处理的危险废物主要是从各个工厂收集到的废物,另外,本“示范中心”的焚烧处理车间、物/化车间和废水处理车间产生的少量废物也需进入本车间进行处理。
根据表2-10,废物种类及数量如下,:(1)表面处理废物 6700t/a;(2)重金属污泥( 包括含铬废物、含铜废物、含锌废物、含铅废物、含镍废物等)23280t/a;(3)物/化车间产生的滤饼150t/a;(4)废水处理车间产生的滤饼240t/a;(5)焚烧处理车间产生的焚烧灰渣2500t/a;(6)生活垃圾焚烧飞灰5700t/a。
共计:38570t/a7.1.2 工艺选择稳定化/固化是采用将危险废物与稳定剂或固化剂混合,通过化学反应,使危险废物中的所有有害成分变成化学性质稳定的不溶性化合物或被包裹起来固定在固化体中。
这种固化体具有良好的抗渗透性、抗吸水性,并具有一定的强度,有利于安全填埋时的机械作业。
固化从机理上可分为包胶固化、自胶固化和玻璃固化三类。
(1)包胶固化胶固化是采用某种固化基材对废物块进行包覆处理的方法,按照使用的基材又可分为水泥固化、石灰固化、热塑材料固化和有机聚合物固化。
(2)自胶结固化该方法主要是利用废物本身的胶结粘性进行固化处理的方法。
(3)玻璃固化将废物与二氧化硅混合并加热到极高温度,然后冷却成一种玻璃状固体。
对上述各固化方法的分析对比情况见表7-1。
表7-1 固化方法分析对比结果一览表从表7-1可以看出:自胶固化和玻璃固化两种方法投资及操作复杂,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限大的局限性。
目前应用最多的固化/稳定化方法是包胶固化,其中又以水泥固化和石灰固化两种方法应用最广泛,尤其是水泥固化法已被广泛用于电镀污泥、铬渣、砷渣、汞渣、镉渣等重金属废物的固化处理,同时根据国内大量的研究结果以及国内几个已开始运行的危险废物填场工程的经验表明:用水泥固化成本低,固化效果好,易于操作,适合我国的国情。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之填埋场处理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之填埋场处理填埋场处理填埋场是处置废物的一种陆地处置设施,它由若干个处置单元和构筑物组成,处置场有界限规定,主要包括废物预处理设施、废物填埋设施和渗滤液收集处理设施。
1场址选择1.1填埋场厂址选择的要求:1、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符合国家及地方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场址应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不会因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受到破坏。
填埋场作为永久性的处置设施,封场后除绿化以外不能做它用。
2、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3、填埋场场址不应选在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区、农业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考古)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供水远景规划区、矿产资源远景储备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
4、填埋场距飞机场、军事基地的距离应在3000米以上。
5、填埋场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米以外,应保证在当地气象条件下对附近居民区大气环境不产生影响。
6、填埋场场址应位于百年一遇的洪水标高线以上,并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
若确难以选到百年一遇洪水标高线以上场址,则必须在填埋场周围已有或建筑可抵挡百年一遇洪水的防洪工程。
7、填埋场场址距地表水域的距离应大于150米。
8、填埋场场址必须有足够大的可使用容积以保证填埋场建成后具有10年或更长的使用期。
9、填埋场场址应选在交通方便、运输距离较短,建造和运行费用低,能保证填埋场正常运行的地区。
1.2填埋场场址的地质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1)能充分满足填埋场基础层的要求;(2)现场或其附近有充足的粘土资源以满足构筑防渗层的需要;(3)位于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主要补给区范围之外,且下游无集中供水井;(4)地下水位应在不透水层3米以下。
如果小于3米,则必须提高防渗设计要求,实施人工措施后的地下水水位必须在压实粘土层底部1米以下;(5)天然地层岩性相对均匀、面积广、厚度大、渗透率低;(6)地质构造相对简单、稳定,没有活动性断层。
技术方法:危险废物的安全填埋处置
危险废物的安全填埋处置
1.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适⽤于不能回收利⽤其组分和能量的危险废物。
2.未经处理的危险废物不得混⼊⽣活垃圾填埋场,安全填埋为危险废物的最终处置⼿段。
3.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必须按⼊场要求和经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接收危险废物,达不到⼊场要求的,须进⾏预处理并达到填埋场⼊场要求。
4.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须满⾜以下要求:
4.1有满⾜要求的防渗层,不得产⽣⼆次污染。
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于1.010-7厘⽶/秒,且厚度⼤于5⽶时,可直接采⽤天然基础层作为防渗层;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为1.010-7-1.010-6厘⽶/秒时,可选⽤复合衬层作为防渗层,⾼密度聚⼄烯的厚度不得低于1.5毫⽶;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于1.010-6厘⽶/秒时,须采⽤双⼈⼯合成衬层(⾼密度聚⼄烯)作为防渗层,上层厚度在2.0毫⽶以上,下层厚度在1.0毫⽶以上。
4.2 要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进⾏单元式作业,做好压实和覆盖;
4.3要做好清污⽔分流,减少渗沥⽔产⽣量,设置渗沥⽔导排设施和处理设施。
对易产⽣⽓体的危险废物填埋场,应设置⼀定数量的排⽓孔、⽓体收集系统、净化系统和报警系统;
4.4 填埋场运⾏管理单位应⾃⾏或委托其他单位对填埋场地下⽔、地表⽔、⼤⽓要进⾏定期监测;
4.5填埋场终场后,要进⾏封场处理,进⾏有效的覆盖和⽣态环境恢复;
4.6填埋场封场后,经监测、论证和有关部门审定,才可以对⼟地进⾏适宜的⾮农业开发和利⽤。
(建设⽤地,不同于垃圾处理政策)
5.危险废物填埋须满⾜《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的规定。
危险废物处置常用技术简介
1.1危险废物处置常用技术简述根据《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 2042-2014),危险废物处置技术包括焚烧处置技术、非焚烧处置技术和安全填埋处置技术等。
危险废物焚烧处置包括回转窑焚烧、液体注射焚烧、流化床焚烧、固定床焚烧和热解焚烧等。
危险废物非焚烧处置主要包括水泥窑协同处置、热脱附处置、熔融处置、电弧等离子处置等,目前较为常用的为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包括单组分填埋处置和多组分填埋处置。
1.1.1焚烧处置焚烧法是通过高温破坏和改变固体废物组成和结构,同时达到减容、无害化或综合利用的目的,其方法包括焚化、热解、湿式氧化以及焙烧、烧结等。
优点:迅速而大幅度地减少可燃性危险废物的容积,对某些危废可以达到杀菌、解毒、除害的作用。
危废焚烧提供热能、发电等。
缺点:焚烧产生大量的酸性气体和未完全燃烧的有机组分及炉渣,直接排放将造成二次污染。
为防止二次污染,要求焚烧过程必须设有控制污染设施和复杂的测试仪表,这又进一步提高了处理费用。
危废焚烧项目投资及运行管理费一般较高。
1.1.2填埋土地填埋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废物处置技术,其实质是将废物铺成有一定厚度的薄层后加以压实,并覆盖土壤的方法。
它是从传统的堆放和填地处置发展起来的。
优点:土地填埋不受废物的种类限制,且适合于处理大量的废物。
缺点:埋场必须远离居民区。
填埋场将因沉降而需要不断地维修。
填埋在地下的危险废物,通过分解可能会产生易燃、易爆或毒性气体,需加以控制和处理等。
1.1.3水泥窑协同处置水泥窑协同处置是水泥工业提出的一种新的废弃物处置手段,它是指将经过预处理后满足入窑要求的固体废物投入水泥窑,在进行水泥熟料生产的同时实现对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置过程。
水泥窑可以处理的废物包括生活垃圾、各种污泥、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危险废物、各种有机废物。
优点:水泥窑比焚烧处理温度高、焚烧状态稳定、没有废渣排出、社会总体废气排放量较少,水泥窑焚烧处置点多、适应性强,运行成本较低。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8-2001 2005年6月1日Standard for Pollution Control on the Security Landfill Site for Hazardous Wastes发布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止危险废物填埋处置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对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在建造和运行过程中涉及的环境保护要求,包括填埋物入场条件、填埋场选址、设计、施工、运行、封场及监测等方面作了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废物填埋的入场条件,填埋场的选址、设计、施工,运行、封场及监测的环境保护要求1.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废物填埋场的建设、运行及监督管理。
本标准不适用于放射性废物的处置。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含的条文,在本标准中被引用即构成本标准的条文,与本标准同效。
GB 5085.1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 5085.3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 5086.1~5086.2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T 15555.1~15555.12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T 4848 地下水水质标准GB 15562.2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当上述标准被修订时,应使用最新版本。
3 定义3.1 危险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3.2 填埋场处置废物的一种陆地处置设施,它由若干个处置单元和构筑物组成,处置场有界限规定,主要包括废物预处理设施、废物填埋设施和渗滤液收集处理设施。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批准日期实施日期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发布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止危险废物填埋处置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对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在建造和运行过程中涉及的环境保护要求,包括填埋物入场条件、填埋场选址、设计、施工、运行、封场及监测等方面作了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废物填埋的入场条件,填埋场的选址、设计、施工,运行、封场及监测的环境保护要求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废物填埋场的建设、运行及监督管理。
本标准不适用于放射性废物的处置。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含的条文,在本标准中被引用即构成本标准的条文,与本标准同效。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地下水水质标准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当上述标准被修订时,应使用最新版本。
定义危险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填埋场处置废物的一种陆地处置设施,它由若干个处置单元和构筑物组成,处置场有界限规定,主要包括废物预处理设施、废物填埋设施和渗滤液收集处理设施。
相容性某种危险废物同其他危险废物或填埋场中其他物质接触时不产生气体、热量、有害物质,不会燃烧或爆炸,不发生其他可能对填埋场产生不利影响的反应和变化。
天然基础层填埋场防渗层的天然土层。
防渗层人工构筑的防止渗滤液进入地下水的隔水层。
双人工衬层包括两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的防渗层,其构成见附录图。
复合衬层包括一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和一层天然材料衬层的防渗层,其构成见附录图。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
3、固体废物药剂稳定化处理
药剂稳定化是利用化学药剂通过化学反应使有 毒有害物质转变为低溶解性、低迁移性及低毒 性物质的过程。 固体废物中的主要有毒有害物质为:
Cr、Cd、Hg、Pb、Zn等重金属; 有机物(含氯的挥发性有机物、硫醇、酚类、氰化物 等) As、S、F等非金属 放射性元素
环境专业课: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国家危害废物名录
环境专业课: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稳定化/固化处理是处理重金属废物和其他非金 属危险废物的重要手段。 稳定化/固化处理作为废物最终处理的预处理技 术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具有毒性或强反应性等危险性质的废物进行处 理,使得其满足后续处理或填埋处置的要求; 对其他处理过程所产生的残渣进行无害化处理; 对被 有害污染质污染的土壤进行去污。
环境专业课: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在有水的情况下,细火山灰粉末能在常温下与碱金属和 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发生凝硬反应(pozzolanic reaction)。 主要的凝硬反应有:
Ca(OH)2 + SiO2 + H2O → (CaO)x(SiO2)y(H2O)z calcium silicate hydrates 水合硅酸钙 Ca(OH)2 + Al2O3 + H2O → (CaO)x(Al2O3)y(H2O)z calcium aluminate hydrates 水合铝酸钙 Ca(OH)2 + Al2O3 + SiO2 +H2O → (CaO)x(Al2O3)y(SiO2)z(H2O)w calcium aluminate silicate hydrates 水合硅铝酸钙 Ca(OH)2 + Al2O3 + SO3 +H2O → (CaO)x(Al2O3)y(CaSO3)z(H2O)w calcium aluminate calcium sulfate hydrates 水合亚硫酸钙铝酸钙
危险废物填埋处理技术规程
危险废物填埋处理技术规程标题:废物填埋处理技术规程废物填埋处理技术规程是指对各类废物进行填埋处理的一套标准和规范。
填埋是一种常见的废物处理方式,通过将废物掩埋在地下来达到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废物填埋处理技术规程的相关内容。
一、概述废物填埋处理技术是一种将废物掩埋在地下的处理方式,通过减少废物对大气和水体的污染,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废物填埋处理技术规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填埋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防止废物渗漏和扩散。
二、填埋场选址与设计要求1. 选址要避免对地下水和水源地的污染。
2. 填埋场应具备良好的地质条件和排水系统,以减少渗漏风险。
3. 填埋场的设计应符合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要求,包括废物分类、填埋层厚度等。
三、填埋操作及管理要求1. 废物分类和处理:填埋前需对废物进行分类,将不同类型的废物分开处理,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预处理和包装。
2. 填埋操作控制:填埋操作时,需确保废物的紧密填埋,避免露天暴露和废物的飘散。
3. 填埋场的排水和收集系统:填埋场需建设排水和收集系统,以收集和处理产生的渗漏液体。
4. 定期检查和监测:填埋场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监测,以确保填埋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环保措施1. 废气控制:填埋场应设置适当的废气处理设备,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2. 渗滤液处理:渗滤液是指由废物产生的液体,需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或回收利用。
3. 沼气利用: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可以通过适当的收集和利用设备进行处理,既减少排放,又能回收利用能源。
五、废物填埋后的环境监测填埋场的环境监测是为了评估填埋处理效果和对环境的影响。
监测内容包括地下水、土壤和大气等方面,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六、填埋场的运营与维护填埋场的运营和维护是保证填埋处理效果的重要环节。
包括运营管理、日常维护、处理设备的检修和维护等方面,确保填埋场的长期稳定运行。
七、填埋场的监督与管理填埋场的监督与管理是确保填埋过程的合规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包括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和监督机制,以及对填埋场经营者的执法和监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土工无纺布 土工无纺布是相对较薄、有弹性的一种聚合材料。美国材 料测试中心对这一专门术语有如下定义:“土工无纺布是 一种用于土壤、石块、土或其他材料用一定技术聚合而成 的平面状产品,作为人造工程结构或系统的一部分”。
3、填埋场功能
贮留功能
隔水功能
处理功能
基本功能 利用自然地形或人工修 筑形成一定的空间,将 一定量的废物贮留在其 中,待空间充满后封闭, 恢复该地区的原貌。
主要功能 一方面防止废物中水分 及降水进入后产生的渗 滤液进入周围环境;另 一方面防止外部降水、 地表径流、地下水等进 入填埋场。
安全填埋场一般不考虑 一方面由于安全填埋场 本身填埋的主要是无机 物,另一方面运行中一 般尽量避免填埋层中发 生任何反应,尽量避免 水、气等二次污染物。
地质屏障系统 包括场地的地 质基础、外围 和区域综合地 质技术条件。 地质屏障防护 作用大小,取 决于地质介质 对污染物质的 阻滞性能和污 染物在地质介 质中的降解性
能。
2、三道屏障系统
废物屏障系统 对危险废物进行预 处理如固化/稳定化, 降低废物的毒性或 减少渗滤液中的有 害物质
密封控制系统 也称人工屏障系统,是指利用人工 措施将废物封闭,使废物渗滤液通 过屏障的概率最小化,其效果取决 于密封材料的品质、设计水平、施 工质量以及运行中的控制
预 处 理 系 统
防 渗 系 统
渗 滤 液 控 制 系 统
填 埋 气 体 控 制 系 统
监 测 系 统
应 急 系 统
公 用 工 程
渗滤液收集与排出系统 渗滤液处理系统 雨水集排水系统
地下水集排水系统
6、进场废物要求
• 1、直接入场填埋的废物 (1)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GB5086)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 法》(GB/T15555.1~12)测得的废物浸出 液中有害成分浓度低于表6-1中的允许进入 填埋区控制限值的废物; (2)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GB5086)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 法》(GB/T15555.1~12)测得的废物浸出 液pH值在7.0~12.0之间的废物。
6、渗滤液控制系统
• 达西定律 q=K×H/L×A q——渗透量; K——渗透系数; H——水头损失; L——水力流程; A——渗透面积; 降低q的三种方法: ①选用渗透系数低的衬垫(降低K
值); ②减少水头(降低H值); ③增加衬层厚度(加大L值)。
通过低渗透性材料 (如HDPE、PVC等高 分子聚合材料和压实 黏土)和一定厚度的 组合来完成这一作用
通过渗滤液控制系统的适当 设计、施工和维护来控制水
量与水头,方法有两个: 一是防止雨水、地下水 进入填埋场(雨水、地 下水集排水系统);二 是及时顺畅地排出场内 渗滤液(渗滤液集排水 系统)。
渗滤液控制系统包括:渗滤液集排水系统 (即渗滤液收集系统,通常由导流层、收集沟、 多孔收集管、集水池、提升多孔管、潜水泵和 调节池等组成)、雨水集排水系统、地下水集 排水系统、渗滤液处理系统
单复合衬层防渗系统
• (3)双层衬层防渗系统
垃圾
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 首次渗滤液收集系统
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 第一层人工合成防渗膜 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 二次渗滤液收集系统
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
第二层人工合成防渗膜 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 地下水收集系统 地基
双层衬层防渗系统
• (4)双复合衬层防渗系统
(1)导流层
导流层的目的就是将全场的渗滤液顺利地导入收集沟内的渗滤 液收集管内(包括主管和支管),导流层铺设在经过清理后的 场基上,厚度不小于300mm,由粒径40~60mm的卵石铺设而成, 卵石也可用碎石代替。
(2)收集沟和多孔收集管
收集沟设置于导流层的最低标高处,并贯穿整个场底,断 面通常采用梯形,铺设于场轴线上的为主沟,在主沟上依间距 30~50m设置支沟,支沟与主沟的夹角宜采用15的倍数。
• 3、水质特性
(1)受废物组成、性质影响大 (2)总溶解固体含量高,特别是含盐量高 (3)重金属离子浓度高 • 4、影响因素 (1)废物组成 (2)填埋场结构 (3)废物预处理 (4)入渗水量的影响
5、渗滤液产生量计算
• (1)水量平衡法
Q=P+W+D+G-E
Q——年产量,m3/年; W——垃圾分解产生的渗滤液量, m3/年(由垃圾量、垃
(3)本身具有反应性、易燃性的废物;
(4)含水率高于85%的废物;
(5)液体废物
• 3、禁止填埋的废物
(1)医疗废物;
(2)与衬层具有不相容性反应的废物。
二、安全填埋场选址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 选址准则: 1、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及国家和地方危险废物管理规划; 2、场址应满足一定的库容要求; 3、地形、地貌及土壤条件; 4、气象条件; 5、对地表水体的保护; 6、对居民区的影响; 7、对场地地质的要求; 8、交通方便,运距合理
• 调节池防渗结构
四、渗滤液控制系统
• 1、来源 (1)降水入渗 主要来源 (2)外部地表水入渗 (3)地下水入渗 (4)废物水含水率 (5)覆盖材料中的水分 (6)有机物分解生成水 • 2、产生量影响因素
区域降水及气候状况;场地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 填埋废物性质与组分;填埋场构造;操作条件等
自然黏土衬层 具有低渗透率、富含黏土的自然形物,
其渗透率应小于或等于1×10-6~1×10-7cm/s。 人工压实黏土衬层 基本上是由自然黏土材料经过人工 压实而成。压实的目的是将松散不均匀的黏土压实成均匀 分布、低透水性的黏土层。广泛应用于衬层与覆盖层系统。
• (2)人工合成材料
• 目前已经应用的聚合物防渗膜有很多种,主要有 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氯乙烯(PVC)、 氯化聚乙烯(CPE)、异丁橡胶(EDPM)、氯 磺 化 聚 乙 烯 ( CSPE ) 、 乙 烯 丙 烯 橡 胶 (EPDM)、氯丁橡胶(CDR)、热塑性合成橡 胶、氯醇橡胶等。其中HDPE是目前适应废物范 围最广、应用最为广泛的防渗膜,具有良好的防
• 2、必须预处理后入场填埋的废物 (1)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5086)
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15555.1~ 12)测得的废物浸出液中有害成分浓度超过表6-1中 的允许进入填埋区控制限值的废物;
(2)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5086) 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15555.1~ 12)测得的废物浸出液pH值≤7.0和≥12.0的废物;
4、填埋场分类
• 按构造类型分类 衰减型 半封闭型 封闭型←安全填埋场 • 按填埋方式分类 山谷型 平地型(地上式、地下式、半地下式) • 按填埋废物分类 Ⅰ类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 Ⅱ类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生活垃圾填
埋场、安全填埋场
5、填埋场组成
安全填埋场
接 收 与 贮 存 系 统
分 析 与 鉴 别 系 统
(4)调节池
主要作用是对渗滤液进行水质和水量的调节,平衡丰水期和枯 水期的差异,为渗滤液处理系统提供恒定的水量,同时也可对 渗滤液水质起到预处理作用。 调节池通常采用地下式或半地下式,如条件允许体积应尽可能 大,一般情况下应可贮存3个月以上的渗滤液。
(5)雨水集排系统
雨水集排水系统应从场内场外两个角考虑,主要有以下措施: ①山谷型填埋场上游应设置雨水排水沟,且应根据地形设立,绕过 填埋场排入下游; ②周边雨水集排水沟渠可设在填埋场四周、道路外侧、四周斜壁或 与上游雨水沟建在一起。 ③根据清污分流的原则,填埋区宜设立分区独立排水系统,将填埋 区的渗滤液和未填埋区的未污染雨水分别排出; ④在较深的填埋场中,可在坡面上设置排水渠; ⑤填埋场作业单元应设置临时防雨设施
• 种类 • 1)土工织物材料 • 2)土工织物网格材料 • 3)土工膜材料 • 4)地聚合黏土衬层 • 5)土工管 • 6)地混合材料 • 7)地泡沫材料 • 8)土工膜单元
• 基本功能 • 1)隔离 • 2)加固作用 • 3)过滤作用 • 4)排水 • 5)水阻挡层或水控衬层系统
• 1、衬层系统主要功能
• (1)将渗滤液封闭于填埋场之中,使其进 入渗滤液收集系统,防止其渗透流出填埋 场之外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 (2)控制填埋场气体的迁移,使填埋场气 体得到有控释放和收集,防止其侧向或者 向下迁移到填埋场之外;
• (3)控制地下水,防止其形成过高的上升 压,防止地下水进入填埋场导致渗滤液量 的大量增加
垃圾 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 首次渗滤液收集系统 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 第一层人工合成防渗膜 第一层压实黏土衬层 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 二次渗滤液收集系统 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 第二层人工合成防渗膜 第二层压实黏土衬层 土工织物保护/分离层 地下水收集系统
地基
双复合衬层防渗系统
4、衬层材料
用于填埋场作防渗衬层的材料可分为人工合成有机材料、 无机天然防渗材料、天然与有机复合防渗材料三大类。 • (1)黏土 塑性指数Ip大于10的土被称为黏土。 黏土衬层应包括两类:
渗性能、对大部分化学物质具有抗腐蚀能力、具
有良好的机械和焊接特性、低温下具有良好的工 作特性、可制成各种厚度、0.5~3.0mm、不易 老化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填埋场衬热地、最终覆 盖、污水池衬垫、废物处理设施、沟渠衬垫等。
• 1)对HDPE膜的性能要求 密度、熔流指数、炭黑含量、HDPE原料、膜
厚度、抗穿能力、拉伸强度和渗透系数等。
2、衬层系统组成
过滤层 排水层 保护层 防渗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