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下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现状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现状与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5abf3e87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ad.png)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需求之一,也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不良人为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
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水资源利用的现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急剧上升。
据统计,全球约有40%的人口生活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其中约20个国家和地区处于极度水缺乏状态。
当前,农业用水仍是水资源利用中最大的需求群体。
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仍大量使用传统的灌溉方式,造成重水量损失和土地沙化等环境问题。
饮用水是人类基本需求之一,一些国家仍在努力发展新的饮用水资源。
对于工业用水的需求,特别是高耗水的重工业和制造业,也在不断增长。
但是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也带来了诸多问题。
全球许多地区的水体被污染,给饮用水和生态环境带来威胁,水生生物灭绝的现象频繁发生,也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如水资源的垄断和竞争、水源的争端等。
此外,水资源的利用过程中还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
二、水资源保护的现状水资源保护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维护人类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目前,水资源保护仍面临许多挑战。
全球许多地区的水体已遭受严重污染和破坏,如湖泊、河流和地下水。
而且,水资源的流量、水面积和水质都面临剧烈的变化,也给水资源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
如何保护水资源并达成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
世界各国的政策制定者也开始重视水资源保护问题,并在制定政策和规范方面加大力度。
例如,在国际上,联合国制定了可持续发展议程,其中一个重要目标是保障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
在国内,中国政府也向各地政府向导,平衡发展利用与维护保护之间的关系,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三、水资源保护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水资源利用和保护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
以下是水资源保护的发展趋势:1.加强国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各国政府应逐步完善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规范水资源管理市场,培养和实施良好的水资源保护政策。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与对策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919d043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6a.png)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与对策地下水作为我国主要的水资源之一,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生活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国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面临着一些问题,下面将分别从地下水资源的现状和问题、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形势、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地下水资源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地下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地下水资源总量及其水质水量的时空差异性十分明显。
其中河流平原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储量较大,但正受到过度开采的威胁,地表水及地下水的关系混杂,环境容易受到污染;而沙漠、高寒及水文漏斗区等特定地理条件下的地下水水文环境较为脆弱,天然补给量相对较小、水量水质不稳定、人为干扰较大等问题比较突出。
二、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形势。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下水一直是城市供水、工业生产及农村饮用水的主要补充水源。
除此之外,地下水资源还十分关键地影响着粮食生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地下工程建设等各个领域。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地下水开采总量已经达到了3280亿立方米,其中76%的用水量用于农业灌溉,17%用于工矿用水,5%用于城市供水,2%用于生态环境建设。
三、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 耗水量较大,造成水资源短缺。
地下水的开采过程中,因为某些原因,使得地下水消失,并由水资源短缺发展为地下水储量短缺。
2. 水质变异性较大。
由于地下水与地表水、空气、土壤等环境因素的接触、溶解作用的影响,地下水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性质变异性较大。
3. 污染风险增大。
近年来,由于不当的工农业生产活动、城市化的加快以及污水处理不彻底等因素,地下水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威胁。
四、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
1. 实施科学规划,建立合理用水制度。
注重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用水领域合理分配用水资源,从地下水资源保护、节约用水、水环境建设等三个方面入手,全面实现对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
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策略
![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416e5f99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32.png)
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策略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地球上的水资源中,地下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地下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如何合理利用和管理地下水资源,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地下水资源是指存在于地下岩石空隙、裂隙和溶洞中的水。
它具有稳定的补给来源和良好的水质,是许多地区居民生活、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的重要水源。
然而,由于地下水的开采往往不易被察觉,其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首先,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当开采量超过了地下水的自然补给量时,地下水位会持续降低,形成地下水漏斗。
这不仅会影响到周边地区的地下水资源,还可能导致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
例如,在一些城市,由于长期过度开采地下水,地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沉降,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建筑物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其次,不合理的利用方式也会影响地下水资源的质量。
农业中的化肥、农药以及工业废水的排放,如果未经有效处理就渗入地下,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一旦地下水被污染,其治理难度极大,甚至可能永远无法恢复。
为了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
首先,要加强地下水资源的勘查和评估。
通过科学的勘查手段,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储量和质量等情况,为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地下水监测网络,实时掌握地下水位、水质等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利用策略。
在农业方面,可以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
例如,采用滴灌、喷灌等高效灌溉方式,既能满足农作物的需水要求,又能降低水资源的浪费。
此外,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种植耐旱作物,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地下水的依赖。
对于工业用水,要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减少新鲜水的取用。
同时,要加强工业废水的处理和排放监管,确保废水达标排放,防止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2024年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2024年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https://img.taocdn.com/s3/m/ca56cba8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9a.png)
2024年全球水资源 短缺问题
汇报人:XX
目 录 CATALOG
01
单击此处 添加目录标题
02
全球水资源现状
03
2024年全球水资源 短缺的严重性
04
解决水资源短缺的 措施
05
应对水资源短缺的 科技发展
06
政策建议与未来展 望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全球水资源现状
水资源总量及分布
促进国际间的水资源科研合作, 共同应对水资源短缺挑战。
加强国际间的水资源教育合作, 提高公众对水资源重要性的认 识和保护意识。
05
应对水资源短缺的 科技发展
水资源科技研发进展
海水淡化技术:利用膜分离技术将海水转化为淡水,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
雨水收集和利用技术: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后用于农业灌溉和生活 用水。
全球水资源总量约为13.86亿立方千米,但可利用的仅为2.5%左右。 水资源分布不均,大部分集中在南极洲和格陵兰岛等地区。 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2.53%,且主要集中在冰川、湖泊和河流等区域。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水资源拥有量差异巨大,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水资源极为匮乏。
当前水资源利用情况
工业、农业和城市用水量不断 增加,导致水资源过度开采
社会经济受影响: 贫困加剧,地区冲 突增加
对全球经济的潜在影响
农业受影响:农作物减产,食 品价格上涨
工业受影响:生产成本增加, 供应链中断
旅游业受影响:游客减少,收 入下降
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水资源 引发的争端和冲突
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威胁
饮用水短缺,影响人类健康 和生存。
水资源短缺导致农业生产受 影响,粮食安全面临挑战。
地下水资源保护现状及管理路径探析
![地下水资源保护现状及管理路径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5ba74797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f5.png)
地下水资源保护现状及管理路径探析摘要:保护地下水资源与加强地下水管理有十分的重要性,一直以来都是水资源管理工作要点。
在地下水资源保护与管理中,需要切实解决好“怎么干”这一问题,这需要认真分析和解读水利部制定的《2023年水资源管理工作要点》。
在地下水资源保护管理中,可以坚持从四个方面入手,即强调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培训、强化民主监督工作力度、促进管理与治理的协同、推进地下水管理改革。
关键词:地下水;保护;管理;治理目前来看,地下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取得良好成效,已经极力凸显出地下水资源保护管理的重要地位,促使地下水资源管理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和常态化[1]。
即便如此,当前的地下水资源保护与管理中也存在着不少的尖锐问题,并未有效做好“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这两方面的工作,所以地下水资源保护与管理依然任重而道远,当前依然需要积极探究“怎么干”这一问题,本文对这一问题的解决要点作如下的分析论述。
1.地下水资源保护现状当前的地下水资源保护工作中,既取得良好的成效,也存在尖锐问题或不足,所取得的成效值得肯定。
在取得的成效中,地下水资源保护的成效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人民群众的地下水资源保护意识大大提高,并且可以意识到地下水资源的有限性,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坚持做到节约用水。
其次,当前在地下水资源保护中有明确的思路,比如《地下水管理条例》、《2023年水资源管理工作要点》可以发挥出重要的指导作用,基层部门能够因此明确地下水资源保护工作要点,可以解决好“怎么干”这一问题。
最后,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可以同步推进,且可以压实监管监督职责,便于及时解决地下水资源保护中所出现的问题[2]。
在存在的问题中,地下水资源保护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专业性,当前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地下水保护的宣传力度尚显不足,尚未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节水、惜水、爱水的社会氛围。
第二,地下水资源保护方案的研究与优化存在不足,主要原因是缺乏地下水保护管理的系统性改革,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漏洞,自然难以达到理想的地下水资源保护成效。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5eabab3f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77.png)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地下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也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成为当今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包括地下水的开采利用和地下水的利用方式。
地下水的开采利用是指人类通过各种手段将地下水提取出来供人类生活和生产使用。
地下水的利用方式包括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
直接利用主要是指直接从井或泉眼将地下水取出来进行灌溉、冷却、饮用等;而间接利用则是指通过控制地下水位来维持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平衡,从而维持湖泊、河流等水体的水量。
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主要包括地下水的污染防治和合理利用。
地下水的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导致地下水质量降低,如化学物质排放、工业废水排放等。
地下水的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采取各种措施进行防治。
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是保护地下水的基本前提。
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包括合理规划地下水开采量,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地下水开采过量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补给不足的问题。
这会导致地下水资源的枯竭,严重影响地下水的利用。
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还会引起地下水污染、地层塌陷等问题,给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带来困难。
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破坏也是地下水保护的重要挑战,城市建设、工业发展等活动通常会改变地下水流动方式,导致地下水资源的破坏。
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和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
应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建立健全地下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地下水资源的变化情况。
应加强地下水开采的管理,制定合理的开采限额和配额,防止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
应加强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控制和减少化学物质的排放,加强对地下水污染源的监督和管理。
应大力推广和发展替代地下水的水资源,如雨水收集利用、蓄滞洪区域的利用等。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
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90ff261d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e.png)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是指储存在地下岩层中的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水资源之一。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对地下水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使得地下水的开发也越来越重要。
然而,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当,也会对环境和社会产生危害。
因此,本文将探讨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一、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1.地下水资源的开发现状目前,全球各国广泛开展了地下水的开发利用。
我国地下水资源丰富,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地下水开发对于维持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并不断引起地下水资源的减少,污染和质量下降等问题。
由此,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原则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确保保护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2)优先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求,特别是在突发环境事件和紧急自然灾害情况下的应急需求。
(3)遵守法律法规,落实地下水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4)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因地下水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
3.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我们需要采用以下方式:(1)科学的地下水资源管理方式。
规划合理的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计划和方案,实行定期检查,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2)建设高效的地下水利用设施。
在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过程中,建立和维护科学、严密和高效的地下水利用设施。
特别是要采取先进的技术,提高地下水利用的效率和节能环保。
(3)重视地下水资源的保护。
严格控制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量,防止过度开发而引起的地下水量减少。
同时,着重加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以防止因生产生活等活动对地下水资源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二、地下水资源的保护1.地下水资源的保护现状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是人类应当严肃对待的一个问题,但是目前,地下水资源保护的措施并不充分,未来地下水保护的压力将逐步加大。
地下水资源保护与治理研究
![地下水资源保护与治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6326987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6f.png)
地下水资源保护与治理研究地下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是许多地区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源。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经济发展的快速推进,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污染日益突出,导致地下水埋深下降、水量减少、水质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治理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一、地下水的重要性和现状地下水是指位于地球表面以下的含水层,它可以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天然水资源,用于工业、灌溉、生活等多种用途。
在中国,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占用了水资源总量的一半以上。
然而,地下水的利用方式存在诸多问题。
一方面,多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地下水的开采和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据统计,全国城市地下水超采率已经达到60%以上,地下水质量下降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
地下水污染不仅对水源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且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另一方面,地下水保护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法规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导致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工作落后。
二、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措施面对地下水资源的严峻形势,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治理地下水资源。
下面是其中一些关键措施。
1.建立地下水资源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保护管理体制,强化对地下水资源的监测、管理和调控,制定适当的保护政策,加强地下水资源的防治工作。
2.减少污染物排放。
限制和严格管理污染源的数量和排放标准,建立严格的环保标准和规定,开展环境治理和污染物排放绩效评价工作,加强环保执法。
3.加强对水源的监测和管理。
建立水源环境监测体系,对地下水流量、水质和水位等不断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地下水环境问题,保证供水安全。
4.推广节水型社会。
减少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和使用,采取节水措施,降低地下水开采压力。
5.开展科学研究。
开展地下水资源调查与评价,加强保护和治理技术开发和应用,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三、地下水资源保护和治理的重要意义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世界水资源现状
![世界水资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eab4d6a0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2f.png)
世界水资源现状Ⅰ. 引言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维系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迅速增长、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世界水资源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介绍当前全球水资源的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Ⅱ. 全球水资源总览全球水资源众多,包括海洋水、地下水、河流湖泊水以及冰川融水等。
据统计,全球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地球水总量的0.3%,即使如此,淡水稀缺的问题依然非常突出。
据联合国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近25个国家和地区面临严重的水危机,约20%的全球人口饱受水资源不足之苦。
Ⅲ. 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1. 地理分布差异:全球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一些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而另一些地区则严重缺水。
例如,南美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河流亚马逊河,而非洲撒哈拉地区常年缺水。
2. 经济发展差异: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也存在差异。
发达国家通常有能力开发和利用水资源,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则面临着水资源匮乏和供水不足的问题。
Ⅳ. 世界水资源利用现状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发展,全球水资源利用呈现出一些共同特点:1. 农业用水量占比高:全球约70%的淡水资源用于农业,主要用于灌溉农田。
这也导致一些地区农业用水浪费严重。
2. 工业与生活用水快速增长:全球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工业和生活用水的快速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3. 水资源污染问题:在水资源利用过程中,水体遭受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如工业废水、农业排水和城市污水等。
Ⅴ. 世界水资源面临的挑战1. 人口增长压力:人口的增加将进一步加大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尤其是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地区。
2. 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非常显著,包括降水分布的不均、干旱和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多。
3. 能源发展与水资源关系:水电站、煤矿和石油开采等能源行业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加剧。
4. 水资源污染与生态破坏:水资源污染问题加剧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世界地下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现状
![世界地下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c9904f6dbe23482fb4da4c7a.png)
世界地下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现状郭孟卓1,赵辉2(1.水利部办公厅; 2.中国地质大学)一、世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球地下水开采量约5500亿m3/a,其中美国、中国、日本、澳大利亚分别为1135亿m3/a、760亿m3/a、138亿m3/a和27亿m3/a,到20世纪末,全球地下水开采量已经超过7500亿m3/a,近10多年中,全球地下水开采量以印度和中国的增长量最大。
各国开采地下水的主要用途不尽相同,如美国、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用于灌溉的地下水量约占地下水总开采量的50%以上,而日本和欧共体各国的地下水主要用于居民生活供水。
全球绝大部分城市的供水依靠地下水,美国50%的生活用水取自地下水。
全世界地下水资源总量是比较丰富的。
如果不包括冰川和长年积雪,储存和流动的地下水资源量约占全世界淡水资源的2/3,每年有2.5万亿m3可更新的地下水资源,这比目前全世界地下水使用量的3倍还要多。
根据世界粮农组织(FAO)的资料显示,俄罗斯联邦使用的地下水资源量还不到每年9000亿m3补给量的5%;西非不到1%;中国可更新的地下水供水量超过8000亿m3,但仅使用了1031.49亿m3(1997年)。
即使印度已存在严重的过量开采问题,但其使用量仍不足其评价的每年4500亿m3补给量的1/3。
从世界范围来看,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仍具有一定的潜力。
二、世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世界范围内,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存在三个主要问题:超采,由于排水不足或地表水、地下水没有联合利用造成的土地盐渍化,因农业、工业和人类活动造成的地下水污染。
1、地下水补给平衡受到破坏西亚和南亚的地下水问题较为突出。
例如也门的地下水开采所产生的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人民的日常生活,在高平原区,地下水的开采量已超过补给量的400%,可能是目前世界上全国范围内地下水开采量超过补给量的唯一一个国家。
墨西哥的含水层几乎全部处于强过量开采状态,一个灌区的研究表明,灌区内10个含水层的地下水水位平均下降速度达 1.79~3.3m/a。
探究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措施
![探究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da095ce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64.png)
探究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措施1. 引言1.1 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地下水是地球上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是人类生活、农业生产、工业发展等各个领域的重要水源之一。
地下水具有贮存量大、稳定性强、水质较好等优点,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之一。
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地下水是人们生活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水源之一。
在我国许多地区,地下水是人们饮水和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尤其是在干旱缺水的北方地区,地下水是当地居民唯一的生活水源。
地下水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资源。
在农业生产中,地下水用于灌溉农田、供给植物生长,是农业发展的基础。
尤其是在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地下水还是工业生产的重要水源。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许多企业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来进行生产,地下水作为稳定的水源之一,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保护和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们应该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保障地下水资源的持续供应和优质水质。
【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就体现在这些方面,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保护和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我国地下水资源是十分丰富的,被广泛用于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工业生产等方面。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地下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一。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在农业方面,地下水被广泛用于灌溉农田,提高农作物产量。
特别是在北方干旱地区,地下水的利用率相对较高。
但是也存在着过度开采的问题,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甚至造成地表塌陷等问题。
在城市供水方面,地下水是我国主要的城市供水来源之一。
许多大中城市都依靠地下水供水,满足了城市居民的饮水需求。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用水需求增加,地下水资源面临着逐渐枯竭的风险。
在工业生产方面,地下水被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冷却、洗涤等工艺。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69574129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53.png)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地下水是人类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其开发利用对于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用水需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压力不断增大,因此,合理高效地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讨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目前,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产用水:地下水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等生产领域。
工业生产中,地下水供应作为主要水源之一,满足了生产设备冷却、原料制备等方面的需要。
农业中,地下水用于灌溉农田,提供了稳定的水源供应,促进了农作物的增产。
2. 生活用水:地下水被广泛运用于居民的饮用水及生活用水。
地下水通过水井取水,经过简单的净化处理后,就可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3. 城市供水:地下水也是城市供水的重要来源之一。
地下水通过抽水井、水泵等设施提供给居民,满足城市的供水需求。
尽管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1. 过度开采:由于地下水利用的方便性和稳定性,一些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遭到了过度开采。
这导致了地下水位下降,地层沉降等问题,对地下水生态系统产生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2. 污染风险:地下水存在受到农田施肥、化学品渗透等因素的污染风险。
如果地下水受到污染,将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
3. 缺乏科学管理:一些地区的地下水开发利用缺乏科学的管理手段和规划,导致了利用率的低下和资源的浪费。
三、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解决措施为了合理高效地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监测与调控:通过建设地下水位监测系统,及时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变化情况,并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
避免过度开采和地下水位下降。
2. 推广水资源的替代性利用:在各个领域推广使用替代水源,如中水回用、雨水收集等,降低对地下水的依赖。
3. 强化保护与治理: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地下水源免受污染的风险。
世界水日总结全球水资源利用的问题与挑战
![世界水日总结全球水资源利用的问题与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f5025c2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2b.png)
世界水日总结全球水资源利用的问题与挑战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
然而,全球范围内的水资源利用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本文将对全球水资源利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探讨未来的挑战。
一、全球水资源利用的问题1. 水资源短缺全球有许多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人口增长、工业发展和农业用水需求的增加导致了对水资源的日益紧张的需求。
一些地区由于地理等自然因素,本身就缺乏可用的水资源,而其他地区则是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和使用方式导致水资源短缺。
2. 水污染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水体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工业废水、农业农药和生活污水等排放,使得水资源的质量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污染的水不仅无法为人类提供足够的饮用水,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3. 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很多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合理。
例如,一些地区存在着大规模的农田灌溉,但由于缺乏节水措施,导致很多水资源被浪费。
另外,也存在着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的情况,给地下水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二、全球水资源利用的挑战1.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全球水资源利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气温上升、降水模式的改变等因素,会影响水资源的分布和供应。
某些地区可能会出现干旱或洪涝的情况,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利用的困难。
2. 跨国水资源争端水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均衡性导致了一些跨国水资源争端的出现。
一些国家或地区之间在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方面存在着不公平的情况。
解决跨国水资源争端需要各方通过协商和合作来实现公正的水资源分配。
3. 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是未来的重要挑战之一。
在全球范围内,需要建立起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这包括加强水资源保护、推广节水技术和改善用水效率等方面的努力。
三、未来的应对策略1. 加强水资源管理各国应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同时,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资源问题,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世界水日总结全球水资源状况与未来发展趋势
![世界水日总结全球水资源状况与未来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dd0dfca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7c.png)
世界水日总结全球水资源状况与未来发展趋势近些年来,水资源短缺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世界水日作为一个重要的国际节日,旨在唤起人们对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对全球水资源问题的关注。
本文将对全球水资源状况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一部分:全球水资源现状目前,全球水资源的状况不容乐观。
据联合国统计数据,约有2.2亿人口仍然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超过25亿人没有安全的卫生设施。
一些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长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此外,全球气候变化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压力。
水资源短缺不仅仅是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也对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许多河流已经枯竭,湖泊和湿地退化,地下水资源逐渐耗竭。
这些现象不仅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还引发了生态平衡的破坏。
第二部分:全球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为了应对全球水资源短缺的挑战,国际社会采取了许多措施来管理和保护水资源。
首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至关重要的。
旨在促进水资源合理使用的技术和管理策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通过节约用水器具和灌溉技术的改进,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其次,加强水资源保护。
采取措施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环境,如限制污染物排放和加强治理措施。
此外,推动跨境水资源管理合作和水资源分配机制的建立也是保护水资源的关键。
第三部分:未来发展趋势未来,全球水资源的发展趋势将面临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首先,水资源管理将会变得更加综合和跨界。
虽然水资源问题是跨国的,但解决方案却需要国际社会的合作,特别是在跨界河流和湖泊的管理方面。
其次,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成为主要目标。
国际社会将加大对水资源管理的投入,并推动使用可再生能源和节约用水技术,以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三,水资源与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生态系统对水资源的保护和恢复至关重要,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需要依赖于生态系统的健康。
结论:在世界水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需要深思全球水资源的问题,并共同努力保护和管理水资源。
全球水资源管理的现状与挑战
![全球水资源管理的现状与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6d9b6673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3a.png)
全球水资源管理的现状与挑战引言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
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活动的增加,水资源的管理变得日益复杂和紧迫。
水资源的不均衡分布、污染问题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都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挑战。
本文将探讨全球水资源管理的现状与挑战,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一、全球水资源管理的现状1. 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全球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许多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差异使得一些国家和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而另一些地区则水资源匮乏。
例如,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的水资源极为有限,而北欧国家则拥有相对丰富的水资源。
这种不均衡的分布使得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面临挑战。
2. 水污染问题严重水污染是全球范围内一个严重的问题。
工业废水、农业径流和生活污水等污染源,使得许多水体受到污染,影响了水质和生态系统。
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导致的富营养化现象,导致水体中藻类繁殖过快,影响了水质和生态平衡。
此外,塑料垃圾和化学污染物的排放也对水体造成了严重威胁。
3. 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日益显著。
全球气温的升高导致冰川融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改变了水资源的分布和流量。
干旱和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加,给水资源管理带来了额外的压力。
降水模式的变化使得一些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而另一些地区则可能经历水灾。
二、全球水资源管理的挑战1. 水资源的过度开发水资源的过度开发是全球水资源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在许多地区,地下水被过度抽取,导致水位下降和地面沉降。
河流和湖泊的过度取水使得水体干涸,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过度开发还会导致水资源的枯竭,影响农业、工业和居民的用水需求。
2. 水资源管理的协调难题水资源管理需要跨部门、跨区域和跨国界的协调。
然而,由于水资源的管理涉及到多个利益相关者和复杂的政策体系,协调工作常常面临困难。
各国、各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和利用存在差异,导致管理措施难以统一。
跨界水资源的管理尤其复杂,需要国际合作和协调,以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最新成果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最新成果](https://img.taocdn.com/s3/m/e56d7d2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c5.png)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最新成果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的增加,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成为了人类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为了更好地管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各国在科技和政策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
本文将介绍全球水资源利用与保护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
一、全球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现状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全球水资源的状况。
据联合国发布的《世界水资源发展报告2019》显示,全球目前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而且这一数字正在不断增加。
同时,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水资源的质量也正在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就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难题。
下面,我们来看看世界各地在这方面所做出的最新成果和进展。
二、科技创新促进水资源利用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各种新技术和创新理念正在被应用到水资源利用和管理的领域中。
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创新成果。
1. 智能水务科技智能水务科技是将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于水资源管理中的一种方法。
智能水务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网络和数据分析来实现对水污染和用水量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从而提高水资源的管理效率和节约用水成本。
2. 人造雨人造雨是一种通过科技手段人为激发或促进自然降雨的技术。
这种技术通常是通过利用航空、火箭、烟花等手段向雨云中喷洒气态的盐酸、过氧化氢等物质来创造人造的雨水。
人造雨技术对于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地表水的补给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3. 地下水探测技术地下水探测技术是一种通过地下水脉系统分布的物理参数来探测地下水的技术。
这种技术通常使用电磁和电学探测仪器来进行测量和监测,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关于地下水资源的信息,有助于对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三、政策创新推进水资源保护除了科技的应用外,政策的制定和创新也是水资源保护和管理中的重要方面。
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水资源政策创新成果。
1. 超额水费超额水费是一种激励型税收政策,其核心是鼓励大型企业和居民通过减少用水量来降低水费成本。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96d22c0508763230121206.png)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近年来,国内地下水开采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然而因为很多地方对于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依旧没有采取科学有效的保护与管理措施,导致现阶段国内地下水资源正在面临着分布不均、污染以及浪费等现象。
本文结合笔者实际研究,分析了我国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并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标签: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建议地下水资源属于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我国北方一些地表水资源较为缺乏的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与生产的重要供水水源。
地下水资源的总量与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它在确保居民生活用水和社会经济平衡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然而淡水资源却相对缺乏,目前已经成为了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突出表现为水资源使用量大,开发利用效率不高。
比如说农业用水,国内个别地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只有0.3左右,井灌区水利用系数也没有达到0.7;城市人均用水量目前仅仅为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而对于工业用水来说,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即是工业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较低,与西方发达国家的80%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同时,我国也是全世界水资源污染相对严重的国家,污水处理技术也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国内西部很多地区,因为一直以来都存在地下水资源超采问题,也造成了成井质量低,地区水质恶化的问题,加之最近几年来国内地表水资源逐渐贫乏,全球气候环境趋于恶化,草场退化问题也更加明显,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地表水资源的减少导致了地下水水位的逐渐降低,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
进入新世纪之后,国家开始意识到地下水资源科学管理和保护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也相继通过国家层面立法、地方立法等方式来强化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
但从整体上来说,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虽然从宏观调控上已经逐渐强化,但微观层面的保护管理措施还需要完善。
地下水资源的调查和管理
![地下水资源的调查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81b681e0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36.png)
地下水资源的调查和管理地下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
地下水资源调查和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和实践。
本文将从地下水资源的意义、现状、调查方法和管理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地下水资源的意义地下水资源是指存储在地下岩石层和土壤中的水。
地下水资源是人类的重要水源之一,尤其在一些干旱地区,地下水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来源。
此外,地下水资源也是农业、工业等生产活动的重要背景。
因此,地下水资源的调查和管理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意义。
二、地下水资源的现状当前,地下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一些地区的地下水资源水平偏低,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另一方面,一些地区的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量减少、水质下降等问题。
因此,需要加强地下水资源的调查和管理,合理利用并保护地下水资源。
三、地下水资源的调查方法地下水资源的调查是指通过采集和分析地下水数据,了解地下水储量、质量和分布的过程。
当前,地下水资源的调查方法主要包括地下水勘探、水位观测、水文地质分析等方式。
其中,地下水勘探是最常用的调查方法之一,常用的勘探方法包括井探、钻探、地球物理勘探等。
四、地下水资源的管理措施合理管理地下水资源,是保障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
在地下水资源管理中,需要从维护地下水资源的稳定性、控制地下水开采量、保障地下水质量和建立地下水资源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考虑。
维护地下水资源的稳定性是保障地下水资源的关键。
因此,需要建立地下水资源监督机构,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
同时,在控制地下水开采量方面,需要对开采单位进行合理规定,避免因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资源的水位下降等问题。
保障地下水质量是地下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目标。
因此,在管理中需要严格控制污染源,禁止在地下水补给区域进行污染性活动。
同时,还需要建立地下水保护区,保障地下水资源的质量。
建立地下水资源管理机制,是实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手段。
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地下水资源开发与利用
![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地下水资源开发与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819ecbdc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7c.png)
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地下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地下水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展开讨论,探讨如何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
一、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地下水是指位于岩石或土壤孔隙中的水,它广泛存在于地球各大洲的不同地域中,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水源之一。
与地表水相比,地下水具有稳定性高、污染程度低、能量储存大等优势,因此在水资源供应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地下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1)地下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目标: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旨在满足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包括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灌溉用水等方面。
因此,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保资源的可持续供应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2)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式: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通过水井、水泵等工程手段进行。
在选择开发和利用方式时,需要根据地下水的地质条件和水文特征,合理选址、设计和管理,确保水源的可靠性和水质的安全性。
三、地下水资源开发与利用面临的挑战(1)过度开发与利用:由于地下水资源具有丰富、分布广泛等特点,容易引发过度开发和利用现象。
如果没有合理的管理和监控手段,地下水资源可能会被过度开采,造成水位下降、水质恶化等问题。
(2)水源污染风险:随着人类活动的扩张,工业废水、农田面源污染等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逐渐增加。
因此,在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地下水的水质。
四、合理开发与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对策和建议(1)加强监测与管理:建立健全的地下水资源监测和管理体系,通过科学的手段对地下水的水位、水量和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及时掌握地下水资源的变化情况,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2)推广节水技术:在地下水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应广泛推广节水技术和水资源回收利用技术,降低用水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3)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健全地下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明确各方的权责,并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以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探究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措施
![探究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f3a046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d6.png)
探究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措施【摘要】我国地下水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对农业、工业和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究我国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措施,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在将重点介绍我国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和保护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如过度开采、污染等。
将提出保护地下水资源的措施,包括加强监管、推广节水技术等。
结论部分将对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思考,并提出未来地下水资源保护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我国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保护好这一宝贵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措施、重要性、研究目的、意义、存在问题、思考、未来方向、总结。
1. 引言1.1 我国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我国地下水资源是我国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占全国总储水量的60%,是我国主要的饮用水源和农业灌溉用水源。
在我国的水资源中,地下水资源不仅具有丰富的储量,而且具有稳定的水质和较为便利的利用方式。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维持我国水资源的平衡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下水资源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生活用水来源,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
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它的丰富储量和优质水质上,更体现在它对国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持作用上。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够有效缓解我国水资源紧缺的问题,保障国家食品供应链的稳定。
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能够有效维护生态环境平衡,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我国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保护和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已经成为我国水资源管理的当务之急。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在研究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措施的过程中,我们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深入了解我国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掌握我国各地地下水资源的分布、质量、利用状况等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地下水资源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分析我国地下水资源的保护现状,揭示当前地下水资源受到的污染和过度开采等问题,为制定有效的地下水资源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防止地面下沉,日本于1956年制定了《工业用水法》。该法规定,在划定地区内,凡开采地下水供应工矿用水者,必须呈报所属都道府县批准。该法还为各地区规定了严格的指标,如:东京都要从1961年的地面下沉量18.9cm,到1991年不超过0.8cm;千叶县要从1970年的下沉量23.2cm,到1991年不超过2.4cm;埼玉县则要从1962年的下沉量20.8cm,到1991年控制在1.3cm。1962年又制定了《关于限制建筑工程开采地下水法》,该法也划定一些地区,要求凡开采地下水供高层建筑物使用时,必须呈报都道府县批准。为限制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开采地下水,在1981年11月举行的日本内阁大臣联席会议上,制定了预防地面下沉的对策纲要,要求各有关地区根据实际情况推行综合性对策。1985年4月,对浓尾平原和筑后—佐贺平原,制定了一份《预防地面下沉的对策纲要》(后在1995年9月作部分修订),1991年11月又对关东平原北部制定了同样的纲要。除这两部法规以外,为控制对地下水的抽取,还有很多地方政府的法规在施行。
二、世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世界范围内,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存在三个主要问题:超采,由于排水不足或地表水、地下水没有联合利用造成的土地盐渍化,因农业、工业和人类活动造成的地下水污染。
1、地下水补给平衡受到破坏
西亚和南亚的地下水问题较为突出。例如也门的地下水开采所产生的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人民的日常生活,在高平原区,地下水的开采量已超过补给量的400%,可能是目前世界上全国范围内地下水开采量超过补给量的唯一一个国家。墨西哥的含水层几乎全部处于强过量开采状态,一个灌区的研究表明,灌区内10个含水层的地下水水位平均下降速度达1.79~3.3m/a。近年来,西亚、西北亚次大陆和巴基斯坦灌溉井的数量每年增加100万眼,在大面积范围内,地下水的开采量已超过其年补给量,且这一面积还在逐年增加。在印度南部的基岩山区,单井出水量在减少,随着井深的加大,地下水的开发费用也在增加,由于地下水的开采,含水层的疏干,印度农业收成的1/4受到严重威胁,已影响到该地区不断增长的人口对水资源的需求,限制了地区的经济发展。
2、地面沉降
地下水超采带来的另一个环境问题是地面沉降。在非固结的沉积含水层超采地下水会引起地面下沉,一旦下沉就不会再回复到它原来的标高。由于超采地下水,日本在20世纪初开始出现地面下沉,地面下沉造成的建筑物毁坏以及洪水和潮水灾害引起当时公众的广泛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本工业的破坏减少了地下水的开采,地面下沉也因此而一度停止。然而,到1950年,工业复兴对地下水的需求又快速增长起来,有些大城市的地面又开始下沉。东京都1961年地面下沉量18.9cm,1963年为19.5cm,千叶县1970年地面下沉量23.2cm,1972年为20.2cm。地面沉降给日本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也使日本政府下定决心解决地下水超采问题。
已有研究结果证实,流域汇水区内的植被状况对地下水的补给既有益又有害。例如,在南非1000万hm2)的土地上,生长着一些外来的杂草,如金合欢属类、松属类、桉属类、牧豆属类,这些将消耗33亿m3的水,比本地植物要多消耗掉7%的全国总径流量,人们认为杂草的生长对地下水的补给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南非政府水资源和林业部实施了一个特别的长期计划,即“为了水而行动计划”,将外来的杂草除掉,每年的高峰时候,所雇佣的人力达到4.2万人,但完成此项工作需要20年或更长的时间。与此相反,人们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力推广种植韦惕蔚草,认为这是减低地表径流速度、增加地下水补给量的有效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这种草种植在斜坡上可降低雨水径流的70%,因为这种草不仅能降低大范围内的径流流速和径流的扩展范围,而且其茂盛的根系能穿过板结的土壤,改善雨水的入渗条件。
4、以水文地质单元为基础进行管理
澳大利亚于1998~2000年进行第四次水资源评价时确定了以地下水管理单元作为评价的基础。在原联邦水资源理事会划定的61个地下水管理区的基础上,根据自然地理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确定了538个地下水管理单元,作为评价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的利用和分配的基础。这比原先的地下水管理区的划分更进了一步,为改善地下水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在印度的岛屿和西部地区,包括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和印度的粮食基地,都面临着地下水过量开采的严重问题。该地区的地下水水位已下降到人力提水设备提不到水的深度,在北古吉拉特邦,30年前井水位埋深仅10-15m,但是现在的机井深度已达到400~450m。
在城市,人口高度密集,城区没有足够的补给,很难满足居民尔,印度南部的泰米尔纳德邦,都支持兴旺发达的私营地下水开发企业,这些企业用管井从近郊开采地下水供给高收入的人群居住区,造成城区的地下水水位以7~10ft/a的速度下降。根据南亚一些国家政府水资源和林业机构的估计,有400多个城市靠地下水供给生活用水;许多沿海城市因过量开采地下水正遭受着海水入侵的威胁。城市工业化是城区产生地下水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韩国的一些城市,工业对地下水的开采已使地下水水位下降了10~15m。
美国在1970~1984年的“国家水资源概况”项目中,将全国分为21个水资源区域和352个水文地质单元,根据对含水层的空间分布和形成条件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进行评价。在1978~1995年的“区域含水层系统分析计划”中,把全国分为25个含水层区域。分区有连续成片(如高平原含水层)和不连续成片、但条件类似的水文地质单元两种类型,以含水层系统为单位,整编区域水文地质资料,编制区域水文地质图集。
3、政策与行政措施
澳大利亚20世纪90年代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制定国家水改革框架政策、国家水质管理策略和水资源评价等重大措施,极大地推动了各州对地下水的管理。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中,应用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的概念,以此作为地下水水量管理的基础,并提出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与环境生态密切相关,确定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时,要考虑保护湿地、植被、水生生物、河流基流、泉水、石灰岩溶洞等依赖地下水而生存的生态系统。在地下水水质管理中,包括编制地下水易污染性图、建立水源保护区等措施。大自流盆地地跨4个州,20世纪90年代后期,建立了统一的协调咨询机构,改变了长期分散管理的状态,并已经制定和正在实施长期战略管理计划,这些措施为大自流盆地这一大区域的地下水实现可持续管理创造了良好的开端。与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相比,世界各国都采取了更加严格的地下水管理措施。德国重新修订的《自然保护法》中对开采地下水做出了严格限制,规定凡因饮用水供应、灌溉或生产过程中需开采地下水,必须事先向管理部门提供详细的地质资料、测量数据、生态风险评估报告、施工计划和补偿方案,同时需要证明在现有技术水平下水的消耗与损失已经尽可能地达到了最少,并且除了地下水外,没有地表水、雨水集蓄或其他可替代水源。这样,地下水开采许可审批时间将会变长,使开采成本增加。法国取用地下水时,水价高于地表水。一般根据水源状况、工业废水的污染程度、供水时间以及为了提高供水质量而采取的供水工程措施的差别,分区采用不同的水费标准,取用地下水时水价标准相当于取用地表水水价的两倍。
世界地下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现状
郭孟卓1,赵辉2
(1.水利部办公厅; 2.中国地质大学)
一、世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球地下水开采量约5500亿m3/a,其中美国、中国、日本、澳大利亚分别为1135亿m3/a、760亿m3/a、138亿m3/a和27亿m3/a,到20世纪末,全球地下水开采量已经超过7500亿m3/a,近10多年中,全球地下水开采量以印度和中国的增长量最大。各国开采地下水的主要用途不尽相同,如美国、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用于灌溉的地下水量约占地下水总开采量的50%以上,而日本和欧共体各国的地下水主要用于居民生活供水。全球绝大部分城市的供水依靠地下水,美国50%的生活用水取自地下水。
3、海水入侵
沿海地区含水层疏干的严重后果之一是海水入侵。在孟加拉国沿海地区,为了灌溉而大量开采地下水,使得含水层发生海水入侵。在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的撒拉萨特海岸,由于私营农场在20世纪60~70年代之间连续过量开采地下水,使该地区早期产生了空前的繁荣,然而海水快速入侵了沿海地区的含水层,在10年内入侵陆地的距离从1km增加到了7km,结果使该地区不可能持续繁荣的“机井经济”快速崩溃。在韩国济州岛,由于工业开采地下水,也发生了海水入侵。
全世界地下水资源总量是比较丰富的。如果不包括冰川和长年积雪,储存和流动的地下水资源量约占全世界淡水资源的2/3,每年有2.5万亿m3可更新的地下水资源,这比目前全世界地下水使用量的3倍还要多。根据世界粮农组织(FAO)的资料显示,俄罗斯联邦使用的地下水资源量还不到每年9000亿m3补给量的5%;西非不到1%;中国可更新的地下水供水量超过8000亿m3,但仅使用了1031.49亿m3(1997年)。即使印度已存在严重的过量开采问题,但其使用量仍不足其评价的每年4500亿m3补给量的1/3。从世界范围来看,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仍具有一定的潜力。
4、土地盐渍化
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没有联合利用,在印度,土地盐渍化面积约600万hm2,在12个主要的灌溉区,设计的灌溉面积为1100万hm2,其中有200万hm2为积水面积,100万hm2的土壤盐化区。在巴基斯坦的印度河盆地地下水水位上升和地下水盐度增加已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
5、地下水污染
除含水层疏干、土地盐渍化外,人类活动造成的另一个地下水问题是地下水污染,含水层的点源和非点源污染问题正遍布全世界。在印度的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西拉贾斯坦邦,其主要问题是地下水的盐度增加;在古吉拉特邦北部和拉贾斯坦邦南部,地下水已被氯化物污染;在土耳其安纳托利亚的Gediz:盆地,非点源污染物(主要为农用化学物质)已造成地下水质恶化,河流下游的状况更差,如伊兹密尔和种植草莓的农场主将不使用河水,而改用地下水。在印度泰米尔纳德邦阿尔果德地区的北部,椰子汁中含有0.2%的残留铬。这些铬来源于制革厂的铬制革工艺过程,并污染了当地的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