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套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2.3 0的认识(教学课件)-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六三学制2024秋)

2.3 0的认识(教学课件)-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六三学制2024秋)

➢ 认识0
新知探究
我这样表示:
篮子里1个桃子也 没有,怎么表示?
一个也没有
新知探究
➢ 认识0
0 “一个也没有”用 表示。
0和1、2、3、4、5一 样,也是一个数。
➢ 0的书写
0
新知探究
0像鸡蛋
上下长, 左右扁。
新知探究
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知探究
表示分界线
温度计0以上的表示 零上温度,0以下的
5个圆片要减去0个圆片, 也就是一个圆片也不减, 所以还剩下5个圆片。 所以5-0=5。
4个圆片要加上0个圆片,也 就是一个圆片也不加,所以 还是4个圆片。 所以4+0=4。
新知探究
5-0=5
4+0=4
一个数加0,还得这个数。 一个数减0,还得这个数。
04 课 堂 检 测
1.看图写数。
课堂检测
学习重点
理解0的含义,会读 会写0,会计算有关0 的加、减法。
核心素养
难 点
Learning difficulties
学习难点 理解0在实际情境中 的含义,理解、计算 有关0的加、减法。
素 养
Core literacy
核心素养 结合实际生活,感受 和理解数字0的现实 意义,激发学习的兴 趣,并感受到数学知 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走进花果山
第3课时 0的认识
青岛版(六三学制)2024秋一年级上册
目录
CONTENTS
01 学习目标 02 知识链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检测 05 总结评价 06 课后作业
01 学 习 目 标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初步理解0的含义, 会读、会写数字0, 初步掌握有关0的加, 减法计算。

青岛版一年级(五四制)数学上册全册课件

青岛版一年级(五四制)数学上册全册课件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 数学
全册优质课件
海底世界——数数
·
练习设计
先观察,再数一数教室里面东西 的个数。
•谢 谢
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 识
• 1~5的认识(信息窗1)
有几枚?
图中的坦克、机器人、小汽车、飞机可以逐一点击数数。
1
2
3
4
5
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传到阿拉伯, 又从阿拉伯传到欧洲。欧洲人误以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 就把它们叫做“阿拉伯数字”。因为流传多年,人们叫得 顺口,所以至今人们仍然将错就错,把这些古代印度人发 明的数字符号叫做“阿拉伯数字”。现在,阿拉伯数字已 经成为全世界通用的数字符。
二、自主合作,解决问题。
二、自主合作,解决问题。
二、自主合作,解决问题。
找一找: 街上哪些地方有数字?
二、自主合作,解决问题。
三、分析交流,得出结论。
说一说: 你还在哪些地方看见过数字? 这些数字都代表什么意义呢?
三、分析交流,得出结论。
议一议: 通过前面的描述,你有什么感受?
三、分析交流,得出结论。
1 4
2 5
3
2
3
4
5
你数1,我写1,1像铅笔把字写。 你数2,我写2,2像小鸭水中游。 你数3,我写3,3像耳朵口朝左。 你数4,我写4,4像红旗迎风飘。 你数5,我写5,5像秤钩来买菜。
1.数一数,连一连。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 谢 谢
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 识
9 7 9 3 7 3
9 6 9 2 8 4
9 5 9 1
1 0
10 9
10 8
10 7 4 6 10 3 6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套教学课件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套教学课件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套教学课件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套教学课件第一单元数一数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观察实物用石子表示数,用小棒表示数,用手指表示学生通过操作,逐步建立数的概念。

通过观察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物体的形状、颜色和数量这些客观事物的不同特征,从而建立数和形的关系的概念。

教学内容:通过观察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物体的形状、颜色和数量这些客观事物的不同特征,从而建立数和形的关系的概念。

教学目标:1、初步知道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学会用石子表示数。

3、学会用小棒表示数。

4、能正确用手指表示10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学会用石子表示数。

教学难点:正确用手指表示10以内的数。

第二单元比一比本单元教学通过让学生比事物,各部分之间长短、大小、多少的比较,使学生逐步建立量的概念,初步知道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以便进行分类的教学。

教学内容:1、比多少 2. 比长短 3. 比高矮 4. 比轻重 5. 比粗细 6. 比宽窄7. 比长短 8. 给物体分类教学目标:1、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长短、高矮、轻重、粗细和宽窄。

2、能通过比较确定物体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4、在比较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客观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从而使学生初步确立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教学重点: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长短、高矮、轻重、粗细和宽窄。

教学难点:能通过比较确定物体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并且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同时认识书写“+”“-”号及填答语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使学生通过学习用具体的物体作为运算的思维工具,不借助计算工具,逐步形成心算技能。

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加、减运算的意识,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用石子表示1-5的认识 2. 用小棒表示1-5的认识 3. 用手指表示1-5的认识 4. 加减法的含义及加法含义的思维过程 5. 加法各部分名称及减法各部分名称 6. 填未知数的答语及简单的减法应用题 7. 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 8. 用铜钱图表示分解与组成 9. 看图列加法算式及看图列减法算式 10. 5以内的口算加减法及有关0的加减法 11. 类推6-10的认识及加减法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12. 填未知数的答语及简单的加法应用题 13. 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左右、前后、上下等 14. 自编应用题——根据一幅图编两道加法应用题和一道减法应用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共14张PPT)7.6加几 青岛版.ppt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共14张PPT)7.6加几 青岛版.ppt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
走进阅览室
古诗词比赛
丰富班级图书角
故事类: 英文绘本类: 科普类:
7本
4本
6本
古诗词类 :5本
其他类: 8本
根据图书管理员的新增图书记录,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探究新知
任务一:“故事类和英文绘本类图书一共有多少本?”
活动要求:
1.想一想。选择正确的信息,列出算式。 2.算一算。写出计算过程。 3.说一说。同桌交流计算方法。
会列式
评价标准 算正确
讲明白
7和3凑成10。
7+4=
练习
同桌合作,解决图书角中其他“两种图书一共有多少本?

6 +5 =
活动要求:
1.提出问题。 2.列式计算。
6和4凑成10。
观察,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都用了“凑十法”计算。
运用“凑十法”还能计算哪些 进位加法?快来口算一下吧?
5 + 7 = 12
活动要求: 1.画一画。画出关于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数学小情景。 2.算一算。分析问题,列式计算。 3.说一说。同桌交流分享。
评价标准 会编题 会算对 会表达
布置作业 继续丰富完善数学小故事,并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吧。
回顾总结
4 + 8 = 12
3 + 9 = 12 2 + 9 = 11

怎样运用“凑十”法
可以将第一个加数凑十,也可以将第二个加数凑十。
想一想,怎样解决问题?
阅读数学材料
分析提出问题 “图书角里两种图书一共有多少本?”
故事类7本,英文绘本类4本
提取有用信息
7 + 4 = 11(本)
正确列式计算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海底世界--数数》课堂教学课件PPT小学公开课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海底世界--数数》课堂教学课件PPT小学公开课
海底世界
——数数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 (上)
学习目标
1. 经历自然有趣的看图数数的活动过程,初步体会 数数的有序性,学会数数的方法。
2. 在数数的过程中,体会数与物的一一对应,培养 初步的数感。
3.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仔细观察 的好习惯。
【重点】 学会数数的方法,能正确数出图中物体的数量。
【难点】 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数数。
你说能一数说出,它图中们都的有个什数么吗?
有 1 条海豚
有 2 只海龟
有 3个潜水员
有 4只海蟹
有 5只海豚
有 6只水母
有 7只海星
有 8个海葵
有 9只虾
有 10只海马
有 11条条纹鱼
有 16条橘红鱼
1.数一数,圈出正确的数。
( 3 4 5) ( 3 4 5) ( 3 4 5)
量就是几。
2.数与它所表示的事物是一一对应 的。
谢谢观看
Thank You!
2.数一数。
5 3 4
2
1 2
3
(教材第8页“ 自主练习” )
3.照样子,数一数,画一画。
4.连一连。
1 2 3 4 5 6 7 8 9 10
5.小猫吃鱼。 1只小猫吃1条鱼, 这些鱼正好.数数时,从1开始,按照一定的顺
序个
地你数有, 到

体所对应的数是几,这些物体的数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PPT课件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PPT课件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PPT课件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小小运动会》PPT下载(第2课时),共16页。

计算。

9+2= 9+4= 9+6= 9+8=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两组一共领了多少瓶饮料? 8 + 7 = 15 (瓶) 两组一共领了多少瓶饮料? 6+8=14 运用凑十法计...•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小小运动会》PPT下载(第1课时),共16页。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你会计算吗?拿出小棒试者摆一摆吧! 9 + 6 =15(名)把9看成10 10+6=16 16-1=15 求一共有多少名...•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海鸥回来了》PPT下载(第4课时),共18页。

课前导入我们学会了十几加几不进位加法。

探究新知还剩多少桶?一共有17桶用了4桶 17 - 4 =13(桶)课堂练习(1)15-2计算时,要先算()再加10。

(2)两个数的和是19,减数是4,差是...•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海鸥回来了》PPT下载(第3课时),共18页。

探究新知 1.天空上一共有多少只海鸥? 2.海里一共有多少只海鸥? 12 + 3 =15(只) 15+4= 19(只)想:5+4=9,再加10,和就是19。

课堂练习(1)14+3计算时,要先算()再加10。

(2)左面...•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海鸥回来了》PPT下载(第2课时),共18页。

课前导入请你来数一数礁石上的海鸥有多少只?探究新知怎样来数呢?我们也要按照顺序一个一个地数。

课堂练习(1)1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海鸥回来了》PPT下载(第1课时),共16页。

探究新知怎样来数呢?我们也要按照顺序一个一个地数。

摆一摆 10个一是1个十 1个一 11里有1个()和1个()。

课堂小结 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2020秋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课件全套

2020秋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课件全套
盘子里一个苹果也没有。
3
0
你会写 0 吗?动手试一试!
你还在哪里见到过 0 ?
起点
尺子上的 0 表示⋯⋯
体育比赛记分牌 上的 0 表示⋯⋯
得分
温度计上的 0 表示⋯⋯
分界线
1.
2.
3.
4信知 息道 ,了 你 哪能些提数出学什信 么息 问? 题?
6
4
8
3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
根从据图这中些,信 你息 知, 道你 了 能哪提些出数什学么 信问 息题 ??
哪边人数多?

代表小朋友来摆一摆。
9人
一班
二班
10 人
哪边人数多? 一班
二班 10 人比 9 人多,10 大于 9 。

10 > 9 读作:10 大于 9
大于号
9 < 10 读作:9 小于 10
有几棵? 有几个? 有几棵? 有几个?
跑步的有多少人?
各有多少呢?
6
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5 和 1 合起来是 6 。
6 能分成 5 和 1 。 6 还能分成几和几?
7
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6 和 1 合起来是 7 。
7 能分成 6 和 1 。 7 还能分成几和几?
数一数各有多少?
8
9
10
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怎样整理呢?
怎样整理呢?
把爸爸、妈妈和小 明的衣服分开放。
爸爸: 妈妈: 小明:
还可以怎样整理呢? 可以按上衣和下衣整理。
上衣: 下衣:
1.按爸爸、妈妈和小 明分: 爸爸:
妈妈:
小明:
2.按上衣和下衣分: 上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 矮 想一想,说一说,怎样比较呢? 直接观察。 把两个花瓶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再比较。
(2)比较玻璃球的轻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想一想,说一说,怎样比较呢? 分别放在左右手上,掂一掂。 还可以用天平来称量。
同学们,你们想一想还有什么可以比较呢? 说一说! 总结: 比高矮:比较物体的高矮时,要在同一起点这个 条件下进行比较。 比轻重:可以用手掂一掂或 用工具(如天平)称 量来比较。 比大小:用眼睛直观观察进行比较。 比多少:通过数各种物品的数量进行比较。
说一说: 你还在哪些地方看见过数字? 这些数字都代表什么意义呢?
三、分析交流,得出结论。
议一议: 通过前面的描述,你有什么感受?
三、分析交流,得出结论。
议一议: 如果没有这些数,我们的生活 会成怎样?谈谈你的想法?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
分类(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
10
10 9
10 8
10 7
10 6
1
2
3
4
5
5
10 9
10
10
10
1
8
2
7
3
6
4
按顺序连线。
第几?
老鹰捉小鸡
从前往后数,排第 5。 排第几? 从前往后数,排第1。
从前往后数,排第9。
排队买票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一共有5人排队
1
3
4
5
1
3
2
3
4
5
基数表示物体的总个数,回答“有几个”的问题 比如:1、2、3、4、5…… 序数表示物体排列的顺序,回答“第几个”的问题
找一找: 教室周围哪些地方有数字?
二、自主合作,解决问题。
二、自主合作,解决问题。
二、自主合作,解决问题
找一找: 你的家里哪些地方有数字?
二、自主合作,解决问题。
二、自主合作,解决问题。
二、自主合作,解决问题。
找一找: 街上哪些地方有数字?
二、自主合作,解决问题。
三、分析交流,得出结论。
比如:第1,第2,第3,第4,第5……
自主练习
自主练习
自主练习
补充练习


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
比一比(信息窗4)
哪边人数多? 用●●代表小朋友来摆一摆。
●●●●●●●●●●
●●●●●●●●●
10人比9人多。
… … … … … … … … …
10 > 9
大于号
10大于9
9 < 10
同学们,请帮小明把其他的衣服分一分,并说出来。
分类整理剩下的衣服。
爸爸的
爸爸的
爸爸的
妈妈的
小明的
小结:分类是指在不同的物体中, 把同一类物体和其他物体分开。
同学们,还可以怎么分呢?看谁想的方法最多!
按上衣和下衣分。 按男女分。 按颜色不同分。 ……
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
分类的方法真是太多了,你能发现什么吗?
1 4
2 5
3
2
3
4
5
你数1,我写1,1像铅笔把字写。 你数2,我写2,2像小鸭水中游。 你数3,我写3,3像耳朵口朝左。 你数4,我写4,4像红旗迎风飘。 你数5,我写5,5像秤钩来买菜。
1.数一数,连一连。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
1.结合实际生活体验分类的意义, 通过动手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在不 同的分类标准下,分类的结果也 不同。 3.在动手操作中提高学生对比、 分析的能力。
同学们,你们能帮小明整理吗?
说一说,怎样整理?
把爸爸、妈妈和小明的衣服分开。
是谁的衣服呢? 是小明的衣服。 是谁的衣服呢? 是妈妈的衣服。
小于号


9小于10
人数同样多啦!
● ●●●●●●●●● ● ●●●●●●●●●
10 = 10
等号 …
10等于10
… … … … … … … … … …
●●●●●● ●●●●
… … … …
6

4
你会写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吗?写写试试!
自主练习
自主练习
比大小
自主练习
自主练习
自主练习
自主练习
6
7
8
9
10
6 9
7 10
8
6个五角星分成两堆,你会怎样分?
6
6
6
6
6 2 5 1
1
5
2
4
3
3
4
7 1 7
4 3 5
7
7 5 3 7 2 6 1 4
6
2 7
8
1 7 8 5 3 2
8
6 8 6 2 7 3
8
5 4
8 4
8
1
9
9
9 7
9
1
9 5
8
2 9
3
9
6
4 9
5
4
6
3
7
2
8
6~10的认识(信息窗3)
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
0的认识(信息窗2)
树上1个
也没有了,怎么表示?
你说我讲 “1个也没有了”用 0 表示。
你说我讲
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0
你说我讲
温度计上的
“0”表示分界。
你说我讲
体育比赛记分牌
排一排
3 4 5 2 0 1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结:分的方法不同,结果不同。
活动:
整理自己的书包
◆按科目 ◆按书、本子 ……
练习:
1.分一分,说一说。
按年龄分
按性别分
2.分一分,说一说。
按颜色分
按样式分


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
比较(信息窗2)
同学们,你们能说一说哪条裤子长吗?
方法一: 把两条裤子的裤腰处对齐,比较裤腿处哪条长。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
数学
全册优质课件
海底世界——数数
·
练习设计
先观察,再数一数教室里面东西的个数。


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
1~5的认识(信息窗1)
有几枚?
图中的坦克、机器人、小汽车、飞机可以逐一点击数数。
1
2
3
4
5
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传到阿 拉伯,又从阿拉伯传到欧洲。欧洲人误以为是阿拉 伯人发明的,就把它们叫做“阿拉伯数字”。因为 流传多年,人们叫得顺口,所以至今人们仍然将错 就错,把这些古代印度人发明的数字符号叫做“阿 拉伯数字”。现在,阿拉伯数字已经成为全世界通 用的数字符。
蓝色裤子比粉色裤子长。
方法二: 把两条裤子平放在桌面上,分别用手拃一拃, 量一量。
蓝色裤子比粉色裤子长。 同学们,通过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比较物体的长短,把物体的一端对齐,看另一端 的长短,或者分别量一量物体的长度再进行比较。
还可以比什么?
同学们,说一说还可以比什么?
(1)比较瓷花瓶的高矮。
自主练习
自主练习


找找周围的数
一、激趣导入,提出问题。
想一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得到数吗?你想 到哪里找数呢?
一、激趣导入,提出问题。
想一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得到数吗?你想 到哪里找数呢?
二、自主合作,解决问题。
找一找: 以下图片中哪些地方有数字?
二、自主合作,解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