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思考题及答案.doc

合集下载

第三章思考题

第三章思考题

思考题:1. 什么是自发过程?实际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2. 为什么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可表达为:“一切实际过程都是热力学不可逆的”?3. 可逆过程的热温商与熵变是否相等,为什么? 不可过程的热温商与熵变是否相等?4. 以下这些说法的错误在哪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错误?写出正确的说法。

(1)因为/BrAS Q Tδ∆=⎰,所以只有可逆过程才有熵变;而ΔS>∑δQ Ir/T,所以不可逆过程只有热温商,但是没有熵变。

(2) 因为ΔS>∑δQ Ir/T,所以系统由初态A 经不同的不可逆过程到达终态B,其熵的变值各不相同。

(3) 因为/BrAS Q Tδ∆=⎰,所以只要初、终态一定,过程的热温商的值就是一定的,因而ΔS 是一定的。

5.“对于绝热过程有ΔS≥0,那末由A态出发经过可逆与不可逆过程都到达B态,这样同一状态B就有两个不同的熵值,熵就不是状态函数了”。

显然,这一结论是错误的,错在何处?请用理想气体绝热膨胀过程阐述之。

6. 263K 的过冷水结成263K 的冰,ΔS<0,与熵增加原理相矛盾吗?为什么?7.“p⊙、298K过冷的水蒸气变成298K 的水所放的热Q p,Q p=ΔH,而ΔH只决定于初、终态而与等压过程的可逆与否无关,因而便可用该相变过程的热Q p,根据ΔS=Q p/T (T为298 K)来计算系统的熵变”这种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8. 如有一化学反应其等压热效应ΔH<0,则该反应发生时一定放热,且ΔS<0,对吗?为什么?9. 根据S=lnΩ,而Ω是微粒在空间与能量分布上混乱程度的量度,试判断下述等温等压过程的ΔS是大于零? 小于零? 还是等于零?(1) NH4NO3(s)溶于水;(2) Ag+(aq)+2NH3(g)—→Ag(NH3)2+;(3)2KClO3(s)—→KCl(s)+3O2(g);(4)Zn(s)+H2SO4(aq)—→ZnSO4(aq)+H2(g)10. 物质的标准熵S⊙(298K)值就是该状态下熵的绝对值吗?11. 式dG T,p,W'=0≤0与式ΔG T,p≤0在意义上有何不同? 为什么用后式判定过程的自发性时不需加上无非体积功的条件呢?12. “ΔG T,p,W'=0≤0 说明ΔG<0 的过程只能在T,p一定,且W'=0 的条件下才能发生”,这种说法对吗? 为什么?13. 关于公式ΔG T,p=W R'的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1) “系统从A 态到B 态不论进行什么过程ΔG 值为定值且一定等于W'”;(2) “等温等压下只有系统对外做非体积功时G 才降低”;(3) “G就是系统中能做非体积功的那一部分能量”。

第三章思考题及解答

第三章思考题及解答

第三章思考题及解答1. 理想气体等温膨胀过程中△U = 0, 故有Q = -W , 即膨胀过程中系统所吸收的热全部变成了功,这是否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为什么?答: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前提是“不发生其他变化”,应该理解为“系统和环境都完全复原”。

也就是说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产生在系统“工作了一个循环”这样的前提之下的结论。

2.理想气体等温膨胀过程21ΔlnV S nR V =,因为V 2>V 1,所以ΔS >0。

但是根据熵增原理,可逆过程0S ∆=,这两个结论是否矛盾?为什么?答:不矛盾。

恒温过程只能用克劳修斯不等式判断过程是否可逆,只有绝热过程或隔离系统中发生的变化才能用熵增原理判断过程是否可逆。

3.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T = 0,Q = 0,因此△S =QT= 0, 此结论对吗? 答: 不对。

因该过程为不可逆过程, 所以△S 不能由过程的热温商求算,而应通过设计可逆途径求算。

4.在恒定压力下,用酒精灯加热某物质,使其温度由T 1上升至T 2,此间,没有物质的相变化,则此过程的熵变为21,m d ΔT p T nC T S T=⎰,对吗?如果此间物质发生了相变化,过程熵变应该怎样计算?答:正确。

如果有相变化,设计可逆过程进行计算。

根据题目给出的相变温度不同,将有不同形式的计算公式。

5.“所有能发生过程一定是不可逆的,所以不可逆过程也一定是能发生过程。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答:正确。

因为这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结论。

6.“自然界存在着温度降低但是熵值增加的过程。

”的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举例说明。

(绝热不可逆膨胀)。

答:正确。

熵值不仅与温度一个变量有关,还与其它状态性质有关。

如与体积、压力有关。

如双变量系统,S = f (T,V )或S = f (T,p )系统经历某变化后,熵值的改变取决于这些变量的综合效应。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绝热不可逆膨胀7.“不可逆过程的熵不能减小”对吗?为什么?答:不正确。

第三章思考题

第三章思考题

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思考题1.理想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则: ( )(A) ΔS = 0,W = 0(B) ΔH = 0,ΔU = 0(C) ΔG = 0,ΔH = 0(D) ΔU = 0,ΔG = 02.熵变∆S 是:(1) 不可逆过程热温商之和(2) 可逆过程热温商之和(3) 与过程无关的状态函数(4) 与过程有关的状态函数以上正确的是: ( )(A) 1,2 (B) 2,3(C) 2 (D) 43.理想气体在等温条件下反抗恒定外压膨胀,该变化过程中体系的熵变及环境的熵变应为: ( )∆S 体∆S 环 (A) >0,=0 (B ) ∆S 体∆S 环∆S 体<0,∆S 环=0(C) >0,<0 (D ) ∆S 体∆S 环∆S 体<0,∆S 环>04.下列四种表述:(1) 等温等压下的可逆相变过程中,体系的熵变ΔS =ΔH 相变/T 相变 (2) 体系经历一自发过程总有 d S > 0(3) 自发过程的方向就是混乱度增加的方向(4)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体系的熵变为零两者都不正确者为: ( )(A) (1),(2) (B) (3),(4)(C) (2),(3) (D) (1),(4)5. 求任一不可逆绝热过程的熵变ΔS 时,可以通过以下哪个途径求得? ( )(A) 始终态相同的可逆绝热过程(B) 始终态相同的可逆恒温过程(C) 始终态相同的可逆非绝热过程(D) (B) 和 (C) 均可6. 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 )(A) 可以从同一始态出发达到同一终态(B) 从同一始态出发,不可能达到同一终态(C) 不能断定 (A)、(B) 中哪一种正确(D) 可以达到同一终态,视绝热膨胀还是绝热压缩而定7. 对于孤立体系中发生的实际过程,下列各式中不正确的是:( )(A) W = 0 (B) Q = 0(C) ΔS > 0 (D) ΔH = 08. 理想气体从状态 I 经自由膨胀到状态 II,可用哪个热力学判据来判断该过程的自发性?( )(A) ΔH(B) ΔG(C) ΔS (D) ΔU9.对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有( )(A) ΔH = 0 (B) ΔS = 0(C) ΔG = 0 (D) ΔU = 010.H2和O2在绝热钢瓶中生成水的过程:( )(A) ΔH = 0 (B) ΔU = 0(C) ΔS = 0 (D) ΔG = 011.选择正确答案,将其标号字母填入括号内。

体育社会学第四版第三章课后思考题答案

体育社会学第四版第三章课后思考题答案

体育社会学第四版第三章课后思考题答案1、3 .在极速拍球”的游戏准备中,需要根据人数准备篮球及小皮球、和()。

[单选题] * A发令枪B计算器C手表D跑表(正确答案)2、88.“抢圈追拍”的游戏方法是游戏开始后,各队第一人站在()预备。

[单选题] *A起点线上B起点线后(正确答案)C起点线前D圆圈内3、中国第一个获得奥运会金牌的是( ) [单选题] *A:刘国梁B:李宁C:郎平D:许海峰(正确答案)4、篮球比赛中,球员运球结束时采用跨步急停,此时应以( )为中枢脚。

[单选题] * A:任何一脚B:先落地脚(正确答案)C:后落地脚D:两脚同时5、后滚翻时身体依次着垫的部位是( )。

[单选题] *A.臀部腰后背B.臀部腰后背头(正确答案)C.臀部后背头D. 腰后背头6、标准篮球框离地面的垂直高度是多少米?[单选题] *A.3B.05(正确答案)C.1D.157、下列哪项不属于健康的三要素( ) [单选题] *A:身体健康B:心理健康C:社会适应D:没有疾病(正确答案)8、D不得两次运球(正确答案)7.关于“中投抢补比准”的游戏目的,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培养学生注意力集中(正确答案)B培养学生积极认真的态度(正确答案)C提高多点中距离准确投篮(正确答案)D抢篮板球的技能(正确答案)8.关于“定位投篮和罚球比赛”的游戏建议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9、140.做“猛龙追球”的游戏前,需要老师将全体同学平分为()队,各排成一列横队,分别站在一条平行线旁,彼此相背。

[单选题] *A 2(正确答案)B 3C 4D 510、114.在“犁地接力”的游戏方法中规定:作“犁”的同学准备的姿势是()。

[单选题] *A双足向前举B单足向后举(正确答案)C双足向后举D单足向前举11、在羽毛球单打比赛中,一名运动员连续击球( )次,谓之连击。

[单选题] * A:3B:4C:2(正确答案)D:512、64.下列关于“抱球运球赛跑”的游戏规则正确的是()。

组织行为学习题答案作者丁敏第三章复习思考题答案

组织行为学习题答案作者丁敏第三章复习思考题答案

第三章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名词解释激励:是指管理者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利用人的需要的客观性和满足需要的规律性,激励刺激被管理者的需要,激发其动机,使其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

优势动机:是指那种最强烈而又稳定的动机。

目标导向行为:目标导向行为是指为谋求实现目标而做准备的行为,也是指实现目标之前所做的筹备工作。

需要层次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n H.Maslow)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理论》(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需求层次论”。

在1954年他对这个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在西方各国广为流传,近些年来,在我国的心理学界和管理理论界,也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成就需要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C.McClelland )从20世纪40-50年代开始对人的需要和动机进行集中研究,并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结论。

麦克利兰将马斯洛和其他人的研究成果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他认为人的许多需要是非生理的,而是社会性的(称学习性需要)。

人的社会性需要不是先天的,而是得自于环境、经历和教育等。

激励力:是指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出人的潜力的强度。

目标效价:是指预期成果在个人心目中的相对价值公平理论: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它是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J.S.Adams)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工人关于工资不公平的内心冲突同其生产率的关系》、《工资不公平对工作质量的影响》、《社会交换中的不公平》等著作中提出来的一种激励理论。

该理论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员工产生积极性的影响。

挫折理论:有关挫折行为研究的理论叫做挫折理论。

这类理论着重研究人受挫之后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目的是为了改造个体行为,使之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换言之,研究挫折是为了个体将来更快更好地取得成就,因此,也可以将挫折理论视为成就理论的补充。

高等数学—微积分(1)01-第3章思考题详细答案

高等数学—微积分(1)01-第3章思考题详细答案

f (x) ex c2
且 f (0) 1 则 c2 0 即 f (x) ex
第三章第三讲思考题答案
设函数 f (x) 在 [a,b] 上连续,在 (a,b) 内可导,且 f '(x) 0. 试证:存在
, (a,b),使得 f '( ) eb ea e . f '() b a
证 令g(x) ex,则g(x)与f (x)在[a,b]上满足柯西中值定理条件,故由柯西
第二步:使用罗尔定理. 由F (x)在[0,c]上连续,在(0,c)内可导,F(0)=F(c) 0, 根据罗尔定理至少存在一点 (0,c) (0,1),使F '( ) 0, 即f '( ) 1.
第三章第二讲思考题答案
证明:已知f '(x) f (x) 则
f '(x) 1. 则 ln f (x) x c, 即 f (x)
sin 2 x2
x
1 3
第三章第五讲思考题答案

原式
lim
x 0
tan x x x 2 tan x
lim
x 0
tan x x3
x
lim sec2 x 1
x 0
3x 2
lim 1 cos2
x 0
3x 2
x1 cos2来自x1 3中国大学慕课高等数学-微积分(山东大学)
2
中国大学慕课高等数学-微积分(山东大学)
第三章第七讲思考题答案
中国大学慕课高等数学-微积分(山东大学)
3
中国大学慕课高等数学-微积分(山东大学)
第三章第八讲思考题答案
中国大学慕课高等数学-微积分(山东大学)
4
第三章第六讲思考题答案
证 要证ab ba,只须证 b ln a a ln b 令 f (x) x ln a a ln x (x a) 因为 f (x) ln a a 1 a 0(x a),所以f (x)在x a时单调增加 .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第三章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第三章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第三章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第三章理想气体的性质1.怎样正确看待“理想气体”这个概念在进行实际计算是如何决定是否可采用理想气体的一些公式答:理想气体:分子为不占体积的弹性质点,除碰撞外分子间无作用力。

理想气体是实际气体在低压高温时的抽象,是一种实际并不存在的假想气体。

判断所使用气体是否为理想气体(1)依据气体所处的状态(如:气体的密度是否足够小)估计作为理想气体处理时可能引起的误差;(2)应考虑计算所要求的精度。

若为理想气体则可使用理想气体的公式。

2.气体的摩尔体积是否因气体的种类而异是否因所处状态不同而异任何气体在任意状态下摩尔体积是否都是 0.022414m 3 /mol答:气体的摩尔体积在同温同压下的情况下不会因气体的种类而异;但因所处状态不同而变化。

只有在标准状态下摩尔体积为 0.022414m 3 /mol 3.摩尔气体常数 R 值是否随气体的种类不同或状态不同而异?答:摩尔气体常数不因气体的种类及状态的不同而变化。

4.如果某种工质的状态方程式为pv =R g T,那么这种工质的比热容、热力学能、焓都仅仅是温度的函数吗?答:一种气体满足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则为理想气体,那么其比热容、热力学能、焓都仅仅是温度的函数。

5.对于一种确定的理想气体,()p v C C -是否等于定值?p v C C 是否为定值?在不同温度下()p v C C -、pv C C 是否总是同一定值?答:对于确定的理想气体在同一温度下()p v C C -为定值,pv C C 为定值。

在不同温度下()p v C C -为定值,pv C C 不是定值。

6.麦耶公式p v g C C R -=是否适用于理想气体混合物是否适用于实际气体答:迈耶公式的推导用到理想气体方程,因此适用于理想气体混合物不适合实际气体。

7.气体有两个独立的参数,u(或 h)可以表示为 p 和 v 的函数,即(,)u u f p v =。

第3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习题和思考题及答案

第3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习题和思考题及答案

第三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问答题1. 适筋梁正截面受弯全过程可划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与计算有何联系?1。

答:适筋梁正截面受弯全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混凝土开裂前的未裂阶段、混凝土开裂后至钢筋屈服前的裂缝阶段和钢筋开始屈服前至截面破坏的破坏阶段.第Ⅰ阶段的特点是:1)混凝土没有开裂;2)受压区混凝土的应力图形是直线,受拉区混凝土的应力图形在第Ⅰ阶段前期是直线,后期是曲线;3)弯矩与截面曲率基本上是直线关系.a I 阶段可作为受弯构件抗裂度的计算依据。

第Ⅱ阶段的特点是:1)在裂缝截面处,受拉区大部分混凝土推出工作,拉力主要由纵向受拉钢筋承担,但钢筋没有屈服;2)受压区混凝土已有塑性变形,但不充分,压应力图形为只有上升段的曲线;3)弯矩与截面曲率是曲线关系,截面曲率与挠度的增长加快了.阶段Ⅱ相当于梁使用时的受力状态,可作为使用阶段验算变形和裂缝开展宽度的依据。

第Ⅲ阶段的特点是:1)纵向受拉钢筋屈服,拉力保持为常值;裂缝截面处,受拉区大部分混凝土已退出工作,受压区混凝土压应力曲线图形比较丰满,有上升曲线,也有下降段曲线;2)由于受压区混凝土合压力作用点外移使内力臂增大,故弯矩还略有增加;3)受压区边缘混凝土压应变达到其极限压应变实验值0cu 时,混凝土被压碎,截面破坏;4)弯矩—曲率关系为接近水平的曲线。

第Ⅲ阶段末可作为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的依据。

2. 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力全过程与匀质弹性材料梁有何区别?2.答: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力全过程与匀质弹性材料梁的区别有:钢筋混凝土梁从加载到破坏的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从第Ⅱ阶段开始,受拉区混凝土就进入塑性阶段,梁就开始带裂缝工作,受拉区拉力都由钢筋来承担,直到第Ⅲ阶段末整个梁破坏,而匀质弹性材料梁没有这两个阶段,始终是在弹性阶段内工作的.3.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有哪几种破坏形态?各有何特点?3。

答: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有适筋破坏、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三种。

第三章思考题

第三章思考题

第三章思考题1.什么是可观察量?它与力学量有何区别?什么是可观察算符?它与厄米算符有何区别?答:“……本征态组成完全系的力学量叫可观察量”这是狄拉克引入的概念。

由于力学量以厄米算符表出:“并非所有厄米算符都具有一个完备.正交归一本征函数系。

然而,能表示物理量的厄米算符就有这样的系。

为此,我们给这种算符一个名字:观察算符。

要证明一个特殊的厄米算符是观察算符往往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数学问题。

实际上只对简单的情况(例如位置坐标和动量坐标.一维量子体系的哈密顿量.角动量等等。

)作过证明。

下面我们总是认为所有与物理量相联系的算符都具有一样完备正交本正函数系”——a 梅西亚,《量子力学》第一卷,科学出版社,1986p.193。

2.什么是算符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他们有什么物理意义?答:含有算符F ˆ的方程n n nF F ϕϕ=ˆ称为f 的本征值函数,而n F 则称为F ˆ的属于本征值Fˆ的本征函数。

如果算符F ˆ代表一个力学量,上述概念的物理意义如下:当体系处于Fˆ的本征态时,测量的数值是确定的,横等于n F ,并且根据本章开头列出的假设,当体系处于任意态时,单次测量F 的值必等于它的诸本征值之一。

3.厄米算符有那些特性?答:厄米算符有如下性质:“(1)厄米算符的本征值是实数;(2)厄米算符在任何态的平均值也为实数;(3)厄米算符属于不同本征值的本征函数彼此正交;(4)描写力学量的厄米算符的本征函数是完全系。

4.为什么作为力学量必须要求算符是线性的、厄米的?答:力学量必须是线性算符。

这是由量子态叠加原理所要求的 真实力学量的任何测量值当然必须是实数,这就决定了力学量必须由厄米算符来表达。

5.力学量之间的对易关系是否具有什么物理意义?答:力学量之间的对易关系,是量子力学中极为重要的关系,它相当于旧量子论中的量子化条件,具有深刻的物理意义。

`对易关系表明,经典因果性不是普遍成立的,并指出各类力。

够同时确立的条件,体现了量子力学的基本特点。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第三章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 理想气体的性质1.怎样正确看待“理想气体”这个概念在进行实际计算是如何决定是否可采用理想气体的一些公式答:理想气体:分子为不占体积的弹性质点,除碰撞外分子间无作用力。

理想气体是实际气体在低压高温时的抽象,是一种实际并不存在的假想气体。

判断所使用气体是否为理想气体(1)依据气体所处的状态(如:气体的密度是否足够小)估计作为理想气体处理时可能引起的误差;(2)应考虑计算所要求的精度。

若为理想气体则可使用理想气体的公式。

2.气体的摩尔体积是否因气体的种类而异是否因所处状态不同而异任何气体在任意状态下摩尔体积是否都是 0.022414m 3 /mol答:气体的摩尔体积在同温同压下的情况下不会因气体的种类而异;但因所处状态不同而变化。

只有在标准状态下摩尔体积为 0.022414m 3 /mol3.摩尔气体常数 R 值是否随气体的种类不同或状态不同而异 答:摩尔气体常数不因气体的种类及状态的不同而变化。

4.如果某种工质的状态方程式为pv =R g T ,那么这种工质的比热容、热力学能、焓都仅仅是温度的函数吗答:一种气体满足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则为理想气体,那么其比热容、热力学能、焓都仅仅是温度的函数。

5.对于一种确定的理想气体,()p v C C 是否等于定值pv C C 是否为定值在不同温度下()p v C C -、pv C C 是否总是同一定值答:对于确定的理想气体在同一温度下()p v C C -为定值,pv C C 为定值。

在不同温度下()p v C C -为定值,pv C C 不是定值。

6.麦耶公式p v g C C R -=是否适用于理想气体混合物是否适用于实际气体答:迈耶公式的推导用到理想气体方程,因此适用于理想气体混合物不适合实际气体。

7.气体有两个独立的参数,u(或 h)可以表示为 p 和 v 的函数,即(,)u u f p v =。

但又曾得出结论,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熵只取决于温度,这两点是否矛盾为什么答:不矛盾。

第三章 植物的矿质与氮素营养复习思考题与答案

第三章 植物的矿质与氮素营养复习思考题与答案

第三章植物的矿质与氮素营养复习思考题与答案(一)名词解释矿质营养(mineral nutrition)植物对矿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以及矿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灰分元素(ash element)干物质充分燃烧后,剩余下一些不能挥发的灰白色残渣,称为灰分。

构成灰分的元素称为灰分元素。

灰分元素直接或间接来自土壤矿质,所以又称为矿质元素。

必需元素(essential element)植物生长发育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国际植物营养学会规定的植物必需元素的三条标准是:①由于缺乏该元素,植物生长发育受阻,不能完成其生活史;②除去该元素,表现为专一的病症,这种缺素病症可用加入该元素的方法预防或恢复正常;③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表现直接的效果,不是由于土壤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条件的改善而产生的间接效果。

大量元素(major element,macroelement)植物生命活动必需的、且需要量较多的一些元素。

它们约占植物体干重的0.01%~10%,有C、H、O、N、P、K、Ca、Mg、S等。

微量元素(minor element,microelement,trace element)植物生命活动必需的、而需要量很少的一类元素。

它们约占植物体干重的10-5%~10-3%,有Fe、B、Mn、Zn、Cu、Mo、Cl等。

有益元素(beneficial element)并非植物生命活动必需,但能促进某些植物的生长发育的元素。

如Na、Si、Co、Se、V等。

水培法(water culture method)亦称溶液培养法或无土栽培法,是在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中培养植物的方法。

砂培法(sand culture method)全称砂基培养法,在洗净的石英砂或玻璃球等基质中,加入营养液培养植物的方法。

气栽法(aeroponic)将植物根系臵于营养液气雾中栽培植物的方法。

离子的主动吸收(ionic active absorption)细胞利用呼吸释放的能量逆电化学势梯度吸收矿质的过程。

第三章思考题

第三章思考题

1.简述初乳的定义及特点。

奶牛在产犊后3d内所分泌的乳称初乳。

初乳呈黄褐色,有异眯,昧苦,牯度大。

脂肪、蛋白质,特别是乳清蛋白古量高,乳糖含量低,灰分高。

维生紊A、维生素D、维生素E及水溶性维生素含量均高于常乳。

初乳中古有非常丰富的微量元素如铁、铜等。

初乳中还含有大量的活性物质如免疫球蛋白。

初乳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与常乳存在较大差异,不适宜做一般乳制品的原料,但是可咀作为特殊乳制品的加工原料,但需采用特殊加工工艺处理。

2.简述异常乳的种类、产生原因及特性。

异常乳( abnormal milk)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指组成、特性等与常乳不同的乳。

也就是在奶牛的泌乳过程中·由于奶牛生理、病理的原因以及其他包含人为的原因,造成牛乳成分和性质与常乳相异,这种牛乳称为异常乳。

异常乳援产生的原饵可分为生理异常乳、病理异常乳、化学异常乳、微生物污染乳厦异物混杂乳等。

(一>生理异常乳 1.初乳2.末乳(二)病理性异常乳1.乳房炎乳 z.其他病牛乳(三)化学异常乳 1.低成分乳 2.低酸度酒精用性乳 3.冻结乳 4.风味异常乳(四)微生物污染乳微生物污染乳是原料乳被微生物严重污染而产生异常变化的乳,主要包括酸败乳、牯质乳、着色乳、异常凝固分解乳及细菌性异常风睬乳等。

(五)异物混杂乳异物混杂乳包括饲料等杂物在有意或无意情提下提入到原料乳中而形成的异常乳。

3.简述乳中微生物的来源及其控制方法。

牛乳中微生物的污染来源有乳房内的微生物、挤乳过程中进^的微生物以及挤乳后污染和繁殖的微生物等。

(一)乳房内的微生物乳头前端因容易被外界细菌侵入,细菌常在乳管中形成菌块栓塞,所以在最先挤出的少量乳液中,会古有较多的细菌。

因此,挤乳时要求弃去最先挤出的少数乳液。

(二)挤乳过程中微生物的污染挤乳前应将牛舍通风,并用清水喷洒地面,以减少牛舍中的尘埃。

但牛乳受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在数量上远不如被饲料和粪便直接污染的严重。

(三)挤乳后微生物的污染和繁殖乳品厂尽可能采用自动化装置,使牛#l,tf 进A;hD工系统至加工完毕成为成品的过程中,都不与外界接触,那么微生物污染只取决于容器与设备的清洗与杀菌效果。

第三章__思考题[1]

第三章__思考题[1]

环境0702,郭雪,07233034第三章 思考题(1) 自由沉淀的颗粒沉速如何计算?答:水中所含悬浮物的大小、形状、性质是十分复杂的,因而影响颗粒沉淀的因素很多。

为了简化讨论,假定:①颗粒外形为球形,不可压缩,也无凝聚性,沉淀过程中其大小、形状和重量等均不变;②水处于静止状态;③颗粒沉淀仅受重力和水的阻力作用。

静水中的悬浮颗粒开始沉淀时,因受重力作用而产生加速运动,但同时水的阻力也增大。

经过一很短的时间后,颗粒在水中的有效重量与阻力达到平衡,此后作等速下沉运动。

等速沉淀的速度常称为沉淀末速度,简称沉速。

如以F 1、F 2分别表示颗粒的重力和水对颗粒的浮力,则颗粒在水中的有效重量为 g d g d g d F F s a )(61616133321ρρπρπρπ-=-=- (1)式中 d ——球体颗粒的直径;ρS 、ρ——分别表示颗粒及水的密度;g ——重力加速度;如以F 3表示水对颗粒沉淀的摩擦阻力,则223u A F λρ= (2)式中 A ——颗粒在沉淀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对球形颗粒,A=1/4πd 2 u ——颗粒沉速;λ——阻力系数,它是雷诺数(Re =ρud /μ)和颗粒形状的函数。

根据实验得知,对球形颗粒有如图4-2所示关系,分三段拟合该曲线得Re <1,λ=24/Re (Stokes 式)34.0Re 3Re 24,10Re 13++=<<λ (Pair 式)103<Re <105,λ=0.44 (Newton 式)在等速沉淀情况下,F 1-F 2=F 3,即23381)(61u d g d s ρλπρρπ=-λρρρ3)(4-=s gd u (3)将上述阻力系数公式代人式(4-3)得到相应流态下的沉速计算式。

对于层流,在Re <1时,218)(d g u s μρρ-= (4)这就是Stokes 公式,式中μ为水的粘度。

该式表明:①颗粒与水的密度差(ρs -ρ)愈大,沉速愈快,成正比关系。

第三章 思考题

第三章 思考题

·第三章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C )A、封建主义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新民主主义社会2、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在于(B)A、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B、帝国主义的侵略C、清政府的腐败无能D、人民的愚昧不觉悟3、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是:(C)A、新文化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成立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C )A、民族资产阶级B、农民阶级C、无产阶级D、城市小资产阶级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B)A、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B、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C、立即建立社会主义社会D、实现共产主义6、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思想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A)A、从思想上建设党B、从作风上建设党C、从组织上建设党D、从制度上建设党7、新民主主主义经济纲领规定,对民族工商业实行(C )A、没收B、赎买C、保护D、改造二、多项选择题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ABD )A帝国主义、B、封建主义C、农民阶级D、官僚资本主义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的主要动力包括:(ABCD )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10、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是(ABCD)A、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B、有良好的群众基础C、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和党的领导D、中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11、中国工人阶级的特殊优点是(ABCD)A、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重压迫,革命最坚决、最彻底B、与农民有天然的联系,易于结成工农联盟C、分布集中,便于组织,有利于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D、富于组织性和纪律性12、在民主革命中,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法宝是(ABC)A、武装斗争B、、统一战线、C、党的建设D、群众路线13、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党关于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是(ABD)A、政治纲领B、经济纲领C、军事纲领D、文化纲领三、问答题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答案要点: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第三章消化系统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消化系统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消化系统思考题参考答案1、名词解释:内脏、体腔、浆膜及浆膜腔、食管沟(网胃沟)答:内脏是大部分位于体腔内以一端或两端与外界相通的器官组成,包括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四个系统。

体腔是容纳大部分内脏器官的腔隙,可分为胸腔、腹腔和骨盆腔。

浆膜及浆膜腔:衬在体腔壁和转折包于内脏器官表面的薄膜,贴于体腔壁表面的部分为浆膜壁层,壁层从腔壁移行折转覆盖于内脏器官表面,称为浆膜脏层两层之间的腔隙称为浆膜腔。

食管沟:起自贲门,沿瘤胃前庭和网胃右侧壁向下延伸到网瓣口。

沟两侧隆起的黏膜褶,称为食管沟唇。

沟呈螺旋状扭转。

末断奶犊牛的食管沟功能完善,吮乳时可闭合成管,乳汁可直接由贲门经食管沟和瓣胃沟达皱胃。

成年牛的食管沟闭合不严。

2、简述组成消化系各器官的名称和作用?答: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

消化管为食物通过的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消化腺为分泌消化液的腺体,消化液中含有多种酶,在消化过程中起催化作用,包括壁内腺和壁外腺。

壁内腺广泛分布于消化管的管壁内,如胃腺和肠腺。

壁外腺位于消化管外,形成独立的器官以腺管通人消化管腔内,如唾液腺、肝和胰。

口腔为消化管的起始部,有采食、吸吮、泌涎、味觉、咀嚼和吞咽等功能。

食管是食物通过的管道,胃有暂时贮存食物、分泌胃液、进行初步消化和推送食物进入十二指肠等作用.肠起自幽门,止于肛门,可分小肠和大肠两部分。

小肠又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段,是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大肠又分盲肠、结肠和直肠三段,其主要功能是消化纤维素、吸收水分、形成和排出粪便等。

肝是体内最大的腺体,其功能也很复杂,有分泌胆汁;合成体内重要物质,如血浆蛋白、脂蛋白、胆固醇、胆盐和糖原等;贮存糖原、维生素以及铁(在枯否氏细胞内)等;解毒以及参与体内防卫体系。

在胎儿时期,肝还是造血器官.3、比较牛胃和猪胃的形态、结构和位置。

答:牛胃为复胃(多室胃),分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

前三个胃的黏膜内无腺体,主要起贮存食物相发酵、分解纤维素的作用,常称前胃。

第三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7、写出动线圈式弧焊变压器的总漏抗理论表达式,并试从其总漏抗的调节方式和空 载电压变化上简要阐述这种弧焊变压器的独特优点。
动线圈式弧焊变压器的总漏抗理论表达式为:
2 (δ12 + A) X ZL = KN2
总漏抗的调节方式有两种: (1)改变间隙δ12 进行均匀调节:当δ12 增大时,则漏磁通增大,而主磁通减小,使得总漏抗增 大,耦合系数,空载电压减小,最终使得 If 减小。但由于电流调节的下限受到变压器铁心窗口高度 的限制,电流调节的范围常常达不到要求,为此尚需配合有级调节; (2)改变 N2 进行有级调节:若只改变 N2,空载电压也随着变化,所以在改变 N2 的同时也改变 N1,以保持其不变或变化不大。例如工作在大电流挡时,可令两绕组并联,而工作在小电流挡时 ,可 令它们各自串联。 动线圈式弧焊变压器的这种结构特点,使得一次与二次绕组之间的耦合不紧密而具有很强的漏 磁。由此所产生的漏抗就足以得到下降外特性,而不必附加电抗器。
6、 对串联电抗器式和增强漏磁式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弧焊变压器, 分别完成以下要求: (1)写出空载电压表达式和外特性方程; (2)画出外特性调节曲线并说明调节原理; (3)比较曲线的差异并作简要分析。
(1)串联电抗器式弧焊变压器的空载电压表达式和外特性方程矢量式为:
U0 =
增强漏磁式弧焊变压器的空载电压表达式和外特性方程矢量式为:
第三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1、为什么弧焊变压器的外特性曲线要采用“下降型” ?
弧焊变压器主要用于手弧焊和变速送丝埋弧焊, 这两类焊接方法的焊接电弧一般工作在静特性的 水平段上,采用下降外特性或陡降外特性的弧焊电源,都可以满足系统稳定性的要求。焊接过程中由 于外界因素干扰使电弧长度发生变化时,电弧的静特性曲线随之作上下平移,当电源外特性曲线为陡 降型时,虽然电流偏差小,但弧长的自身调节作用弱,且陡降外特性的电源对应的短路电流小,电弧 引燃或再引燃困难。故综合考虑,弧焊变压器选用下降型外特性曲线较为合适。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三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新)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三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新)

第三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新)一、名词解释“华盛顿共识”:由以华盛顿为基地的机构设计给拉丁美洲国家的各种政策建议的最低公分母,其核心内容是私有产权条件下的资本与市场的全面开放。

“北京共识”:“北京共识”包含三个重要的原理:创新的价值;努力建造一个有利于持续、均衡与稳定发展的大环境;自主发展理论。

等级规则:指首先构建一个层层隶属的金字塔形的等级构架,再界定每一个行为人在这个等级构架中所处的位置,然后再进一步界定与这个等级位置相适应的资源配置权力。

产权规则:指一个人拥有资源配置权力的大小与其所拥有的资产数量正相关。

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由权力中心推进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其含义是在一定的宪法秩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下,权力中心提供新的制度安排的能力与意愿是决定制度变迁的主导因素,而这种能力与意愿主要决定于一个社会的各既得利益集团的权力结构与力量对比。

宪法秩序:指用以界定国家的产权和控制的基本结构,它包括确立生产、交换和分配的一整套政治、社会和法律的基本规则,为集体选择确立了原则,它是制定规则的规则。

“诺思悖论”:是指一个能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有效率产权制度依赖于国家对产权进行有效的界定与保护,但受双重目标的驱动,国家在界定与保护产权过程中受交易费用和竞争的双重约束,会对不同的利益集团采取歧视性的政策,从而会容忍低效率产权结构的长期存在和导致经济衰退。

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是指一种有别于供给主导型与需求诱致型的制度变迁方式为“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

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是指个人或一群人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为确立预期能导致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制度安排和权利界定而自发组织实施制度创新的制度变迁方式。

二、简述题1、比较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差异(1)激进式改革激进式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一是在政治上实行民主化,所谓民主化就是多党制;二是在经济上全盘推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三是在经济政策上采用休克疗法。

(2)渐进式改革渐进式改革的特点是:一是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市场化的改革;二是增量改革,即在不率先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在边际上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三是先试点后推广,即先在局部范围内取得改革的经验,然后再在全局范围内推广改革经验。

思考题及答案

思考题及答案

第三章思考题刚体一般是由n (n 是一个很大得数目)个质点组成。

为什么刚体的独立变量却不是3n 而是6或者更少? 何谓物体的重心?他和重心是不是 总是重合在一起的? 试讨论图形的几何中心,质心和重心重合在一起的条件。

简化中心改变时,主矢和主矩是不是也随着改变?如果要改变,会不会影响刚体的运动?已知一匀质棒,当它绕过其一端并垂直于棒的轴转动时,转动惯量为231ml ,m 为棒的质量,l 为棒长。

问此棒绕通过离棒端为l 41且与上述轴线平行的另一轴线转动时,转动惯量是不是等于224131⎪⎭⎫ ⎝⎛+l m ml ?为什么?如果两条平行线中没有一条是通过质心的,那么平行轴定理式(3.5.12)能否应用?如不能,可否加以修改后再用?在平面平行运动中,基点既然可以任意选择,你觉得选择那些特殊点作为基点比较好?好处在哪里?又在(3.7.1)及()两式中,哪些量与基点有关?哪些量与基点无关? 转动瞬心在无穷远处,意味着什么?刚体做平面平行运动时,能否对转动瞬心应用动量矩定理写出它的动力学方程?为什么?当圆柱体以匀加速度自斜面滚下时,为什么用机械能守恒定律不能求出圆柱体和斜面之间的反作用力?此时摩擦阻力所做的功为什么不列入?是不是我们必须假定没有摩擦力?没有摩擦力,圆柱体能不能滚? 圆柱体沿斜面无滑动滚下时,它的线加速度与圆柱体的转动惯量有关,这是为什么?但圆柱体沿斜面既滚且滑向下运动时,它的线加速度则与转动惯量无关?这又是为什么?刚体做怎样的运动时,刚体内任一点的线速度才可以写为r ω⨯?这时r 是不是等于该质点到转动轴的垂直距离?为什么? 刚体绕固定点转动时,r ω⨯dtd 为什么叫转动加速度而不叫切向加速度?又()r ωω⨯⨯为什么叫向轴加速度而不叫向心加速度?在欧勒动力学方程中,既然坐标轴是固定在刚体上,随着刚体一起转动,为什么我们还可以用这种坐标系来研究刚体的运动?欧勒动力学方程中的第二项()21I I -y x ωω等是怎样产生的?它的物理意义又是什么?第三章思考题解答答:确定一质点在空间中得位置需要3个独立变量,只要确定了不共线三点的位置刚体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故须九个独立变量,但刚体不变形,此三点中人二点的连线长度不变,即有三个约束方程,所以确定刚体的一般运动不需3n 个独立变量,有6个独立变量就够了.若刚体作定点转动,只要定出任一点相对定点的运动刚体的运动就确定了,只需3个独立变量;确定作平面平行运动刚体的代表平面在空间中的方位需一个独立变量,确定任一点在平面上的位置需二个独立变量,共需三个独立变量;知道了定轴转动刚体绕转动轴的转角,刚体的位置也就定了,只需一个独立变量;刚体的平动可用一个点的运动代表其运动,故需三个独立变量。

第三章思考题习题答案(新)

第三章思考题习题答案(新)

第3章酸碱滴定法思考题1.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什么是酸?什么是碱?什么是两性物质?各举例说明。

答: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都是酸;如HAc 、HCl 、NH4+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

如,NH3 、F-、CO3 2-,可以给出质子,又可以接受质子的物质称为两性物质。

例如HCO3-、H2PO4-。

2.质子理论和电离理论的不同点主要是什么?答:质子理论和电离理论对酸碱的定义不同;电离理论只适用于水溶液,不适用于非水溶液,而质子理论适用于水溶液和非水溶液。

3.判断下面各对物质哪个是酸?哪个是碱?试按强弱顺序排列起来。

-+ -- 2-HAc,Ac ;NH3,NH4 ;HCN,CN ;HF,F;H3PO4,CO3答:酸:H3PO4HF HAc HCN NH4+碱:CO32-NH3CN-Ac-F-4.在下列各组酸碱物质中,哪些属于共轭酸碱对?(1)H3PO4—Na2HPO4;(2)H2SO4-SO42-;(3)H2CO3-CO32-;(4)HAc-Ac-答:属于共轭酸碱对是(4)HAc-Ac-5.写出下列酸的共轭碱:H2PO4 -,NH4+,HPO42-,HCO3-,H2O,苯酚。

答:HPO42-,NH3,PO43-,CO32-,OH-,C6H5O-6.写出下列碱的共轭酸:H2PO4 -,HC2O4-,HPO42-,HCO3-,H2O,C2H5OH。

答:H3PO4,H2C2O4,H2PO4-,H2CO3,H3O+,C2H5OH2+-1-17.HCl要比HAc强得多,在1mol·LHCl和1mol·L HAc溶液中,哪一个酸度较高?它们中和NaOH的能力哪一个较大?为什么?答:1mol·L-1HCl溶液的酸度大。

由于HCl+NaOH NaCl+H2OHAc+NaOHNaAc+H2O1mol·L-1HCl和1mol·L-1HAc消耗的NaOH的量是一样的,所以1mol·L-1HCl和1mol·L-1HAc溶液中和NaOH的能力一样大。

第三章思考题

第三章思考题

1、棉纺织品前处理有哪几道工序?答:棉织物前处理工序一般有:坯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

2、烧毛是依据什么原理处理织物绒毛的?答:织物烧毛是将平幅织物迅速通过火焰或擦过炽热的金属表面,这时布面上存在的绒毛很快升温而燃烧,而布身比较紧密,升温较慢,在未升到着火点就已离开火焰或炽热的金属表面,从而在不损伤织物的情况下烧去绒毛,使布面光洁美观。

3、退浆几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答: 常用的退浆方法有碱、酸、酶及氧化剂退浆等。

1)碱退浆:碱退浆使用广泛,对各种浆料都有退浆作用,可利用丝光或煮练后的废碱液,故退浆成本低。

另外,碱退浆除了有去除浆料的作用外,对棉纤维上的天然杂质也有分解和去除作用,因而可减轻碱煮练的负担。

其缺点是堆置时间较长,生产效率低。

另外,由于碱退浆时浆料不起化学降解作用,水洗槽中水溶液粘度较大,浆料易重新粘污织物,因此退浆水洗一定要充分。

2)酸退浆:在适宜的条件下,稀硫酸能使淀粉发生一定程度的水解并转化为水溶性较高的产物,易从布面上洗去,获得退浆效果。

但稀硫酸对PVA、PA浆料无分解作用,并且纤维素在酸性条件下也要发生水解,所以,为了减轻棉纤维损伤而又达到较好的退浆效果,常将酸退浆与其它方法联合使用,如碱—酸退浆或酶—酸退浆,而很少单独使用酸退浆。

酸退浆时的浓度、温度、作用时间都要严格控制好,不可过分剧烈,否则会造成纤维脆损。

3)酶退浆淀粉酶能引起淀粉的迅速降解,对去除织物上的淀粉浆极为有效,退浆率很高。

但淀粉酶的活性或活力(催化反应)与加工条件如pH、温度、活化剂或阻化剂有很大关系。

酶退浆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淀粉浆去除较为完整,同时不损伤纤维。

它的不足之处是不能去除浆料中的油剂和原布上的天然杂质,对化学浆料无退浆作用。

4)氧化剂退浆在氧化剂的作用下,淀粉等浆料发生氧化、降解直至分子链断裂,溶解度增大,经水洗后容易被去除。

氧化剂退浆速率快,效率高,织物白度增加,退浆后织物手感柔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思考题3.1刚体一般是由n (n 是一个很大得数目)个质点组成。

为什么刚体的独立变量却不是3n 而是6或者更少?3.2何谓物体的重心?他和重心是不是 总是重合在一起的? 3.3试讨论图形的几何中心,质心和重心重合在一起的条件。

3.4简化中心改变时,主矢和主矩是不是也随着改变?如果要改变,会不会影响刚体的运动?3.5已知一匀质棒,当它绕过其一端并垂直于棒的轴转动时,转动惯量为231ml ,m 为棒的质量,l 为棒长。

问此棒绕通过离棒端为l 41且与上述轴线平行的另一轴线转动时,转动惯量是不是等于224131⎪⎭⎫⎝⎛+l m ml ?为什么? 3.6如果两条平行线中没有一条是通过质心的,那么平行轴定理式(3.5.12)能否应用?如不能,可否加以修改后再用?3.7在平面平行运动中,基点既然可以任意选择,你觉得选择那些特殊点作为基点比较好?好处在哪里?又在(3.7.1)及(3.7.4)两式中,哪些量与基点有关?哪些量与基点无关? 3.8转动瞬心在无穷远处,意味着什么?3.9刚体做平面平行运动时,能否对转动瞬心应用动量矩定理写出它的动力学方程?为什么?3.10当圆柱体以匀加速度自斜面滚下时,为什么用机械能守恒定律不能求出圆柱体和斜面之间的反作用力?此时摩擦阻力所做的功为什么不列入?是不是我们必须假定没有摩擦力?没有摩擦力,圆柱体能不能滚?3.11圆柱体沿斜面无滑动滚下时,它的线加速度与圆柱体的转动惯量有关,这是为什么?但圆柱体沿斜面既滚且滑向下运动时,它的线加速度则与转动惯量无关?这又是为什么?3.12刚体做怎样的运动时,刚体内任一点的线速度才可以写为r ω⨯?这时r 是不是等于该质点到转动轴的垂直距离?为什么? 3.13刚体绕固定点转动时,r ω⨯dtd 为什么叫转动加速度而不叫切向加速度?又()r ωω⨯⨯为什么叫向轴加速度而不叫向心加速度?3.14在欧勒动力学方程中,既然坐标轴是固定在刚体上,随着刚体一起转动,为什么我们还可以用这种坐标系来研究刚体的运动?3.15欧勒动力学方程中的第二项()21I I -y x ωω等是怎样产生的?它的物理意义又是什么?第三章思考题解答3.1 答:确定一质点在空间中得位置需要3个独立变量,只要确定了不共线三点的位置刚体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故须九个独立变量,但刚体不变形,此三点中人二点的连线长度不变,即有三个约束方程,所以确定刚体的一般运动不需3n 个独立变量,有6个独立变量就够了.若刚体作定点转动,只要定出任一点相对定点的运动刚体的运动就确定了,只需3个独立变量;确定作平面平行运动刚体的代表平面在空间中的方位需一个独立变量,确定任一点在平面上的位置需二个独立变量,共需三个独立变量;知道了定轴转动刚体绕转动轴的转角,刚体的位置也就定了,只需一个独立变量;刚体的平动可用一个点的运动代表其运动,故需三个独立变量。

3.2 答物体上各质点所受重力的合力作用点即为物体的重心。

当物体的大小远小于地球的线度时物体上各质点所在点的重力加速度都相等,且方向彼此平行即重力场为均匀场,此时质心与重心重合。

事实上但物体的线度很大时各质点所在处g 的大小是严格相等,且各质点的重力都指向地心,不是彼此平行的,重心与质心不和。

3.3答 当物体为均质时,几何中心与质心重合;当物体的大小远小于地球的线度时,质心与重心重合;当物体为均质且大小远小于地球的线度时,三者都重合。

3.4 答 主矢F 是力系各力的矢量和,他完全取决于力系中各力的大小和方向,故主矢不随简化中心的位置而改变,故而也称之为力系的主矢;简化中心的位置不同,各力对简化中心的位矢i r 也就不同则各力对简化中心的力矩也就不同,故主矩随简化中心的位置而变,被称之为力系对简化中心的主矩。

分别取O 和O '为简化中心,第i 个力i F 对O 和O '的位矢分别为i r 和i r ',则i r =i r '+O O ',故()()iiiiiiO F O O r F r M ⨯'-'=⨯'=∑∑'()∑∑⨯'-⨯'=iiiiiFO O F r ∑⨯'+=ii o F O O M即o o M M ≠'主矢不变,表明刚体的平动效应不变,主矩随简化中心的位置改变,表明力系的作用对刚体上不同点有不同的转动效应,但不改变整个刚体的转动规律或者说不影响刚体绕质心的转动。

设O 和O '对质心C 的位矢分别为C r 和C r ',则C r '=C r +O O ',把O 点的主矢∑=ii F F ,主矩oM移到C 点得力系对重心的主矩∑⨯+=ii C o C F r M M把O '为简化中心得到的主矢∑=i i F F 和主矩o 'M移到C 点可得∑⨯+'=ii C oC F r M M ()∑⨯'-'+=ii C o F O O r M ∑⨯+=ii C o F r M 简化中心的改变引起主矩的改变并不影响刚体的运动。

事实上,简化中心的选取不过人为的手段,不会影响力系的物理效应。

3.5 答 不等。

如题3-5图示,题3-5图dx lm dm =绕Oz 轴的转动惯量 22243424131487⎪⎭⎫ ⎝⎛+≠==⎰-l m ml ml dx l m x I l l z这表明平行轴中没有一条是过质心的,则平行轴定理2md I I c +=是不适应的3.6不能,如3-5题。

但平行轴定理修改后可用于不过质心的二平行轴。

如题3-6图所示,题3-6图均质棒上B A ,二点到质心的距离分别为A x 和B x 由平行轴定理得:2A c A mx I I += 2B c B mx I I +=则()22B A B A x x m I I -=-,此式即可用于不过质心的二平行轴。

如上题用此式即可求得:22224872431ml l l m ml I z =⎥⎦⎤⎢⎣⎡⎪⎪⎭⎫ ⎝⎛-⎪⎪⎭⎫ ⎝⎛+= 3.7 答 任一瞬时,作平面平行运动的刚体上或与刚体固连且与刚体一起运动的延拓平面总有也仅有一点的瞬时速度为零(转动瞬心)从运动学观点看由(3.7.1)式()0r r ωv ωv v -⨯+='⨯+=A A r 知选此点的基点较好,这样选基点,整个刚体仅绕此点作瞬时转动从(3.7.4)式2A ωr r d d ωa a '-'⨯+=t可知,求加速度时选加速度为零的点为基点较方便,但实际问题中,加速度瞬心往往不如速度瞬心好找。

从动力学角度考虑,选质心为基点较好,因质心的运动可由质心运动定理解决;而且质点系相对质心的动量矩定理于对固定点的动量矩定理具有相同的形式,亦即刚体绕过质心与平面垂直的轴的转动可用刚体绕定轴转动的定律去解决。

因刚体上不同点有不同的速度和加速度,基点选取的不同,则(3.7.1)和(3.7.4)式中A A a v ,不同,即A v 和A a 与基点有关;又任一点相对基点的位矢r '于基点的选取有关。

故任一点绕基点转动速度r ω'⨯,相对基点的切线加速度r d d ω'⨯t和相对基点的向心加速度2ωr -与基点选取有关;角速度ω为刚体各点所共有与基点选取无关,故td d ω也与基点选取无关;基点选取的不同是人为的方法,它不影响刚体上任一点的运动,故任一点的速度a v ,与基点的选取无关。

这也正是基点选取任意性的实质所在。

3.8 答 转动瞬心在无穷远处,标志着此瞬时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彼此平行且大小相等,意味着刚体在此瞬时的角速度等于零,刚体作瞬时平动3.9 答 转动瞬心的瞬时速度为零,瞬时加速度并不为零,否则为瞬时平动瞬心参考系是非惯性系,应用动量矩定理是必须计入惯性力系对瞬心的力矩。

而惯性力系向瞬心简化的结果,惯性力系的主矩一般不为零(向质心简化的结果惯性力系的主矩为零),故相对瞬心与相对定点或者质心的动量矩定理有不同的形式;另外,转动瞬心在空间中及刚体上的位置都在不停的改变,(质心在刚体上的位置是固定的),故对瞬心的写出的动量矩定理在不同时刻是对刚体上不同点的动力学方程,即瞬心参考系具有不定性;再者,瞬心的运动没有像质心一点定理那样的原理可直接应用。

故解决实际问题一般不对瞬心应用动量矩定理写其动力学方程。

3.10 答 因圆柱体沿斜面滚下时,圆柱体与斜面之间的反作用力不做功,只有重力作功,故机械能守恒且守恒定律中不含反作用,故不能求出此力。

此过程中由于圆柱体只滚动不滑动,摩擦力做功为零,故不列入摩擦力的功,也正是摩擦力不做功才保证了机械能守恒;若圆柱体即滚且滑的向下运动,摩擦力做功不为零免责必须列入摩擦力的功。

机械能不守恒,必须用动能定理求解。

在纯滚动过程中不列入摩擦力的功并不是没有摩擦力,事实上,正是摩擦力与重力沿下滑方向的分离组成力偶使圆柱体转动且摩擦阻力阻止了柱体与斜面的相对滑动,才使圆柱体沿斜面滚动而不滑动;如果斜面不能提供足够的摩擦力,则圆柱体会连滚带滑的向下运动;如果斜面绝对光滑,即斜面对圆柱体不提供摩擦力,则圆柱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斜面只滑动不滚动。

答 圆柱体沿斜面无滑动滚动,如课本195页例[2]示,θ&&&&a x c =,当柱体一定时,相对质心的转动惯量越大则θ&&越小,故与转动惯量有关。

当圆柱体沿斜面既滚动又滑动地向下运动时,如课本图3.7.7有f mg x m -=αsin &&这里f 是滑动摩擦力,αμμcos mg n f ==,μ是滑动摩擦系数,(注意,无滑动时,静摩擦力f 并不一定达到极限值,nf μ'≠,μ'是静摩擦系数)、所以()αμαcos sin -=g x c && 与转动惯量无关。

又有转动定律得fa I =θ&&即αμθcos Iamg =&& 由Sa x c &&&&&&+=θ得圆柱与斜面的相对滑动加速度 ()αμαμαcos cos sin 2g Ima g S --=&& 与转动惯量有关3.11 答 刚体作定点转动或定轴转动时,题3-12图体内任一点的线速度才可写为r ω⨯,这时r 是任一点到左边一点引出的矢径不等于该点到转轴的垂直距离对定点运动刚体圆点一般取在定点位置,对定轴转动刚体,坐标原点可取在定轴上任一点;包含原点且与转轴垂直的平面内的各点,r 才等于到转轴的垂直距离。

当刚体作平面平行运动或任意运动时,人一点相对与基点的速度也可写为r ω'⨯,其中r '为该点向基点引的矢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