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勇敢的鄂伦春

合集下载

勇敢的鄂伦春音乐教案

勇敢的鄂伦春音乐教案

勇敢的鄂伦春音乐教案篇一:勇敢的鄂伦春教案勇敢的鄂伦春教学目标:1、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2、了解鄂伦春族的风俗文化;3、创编舞蹈动作,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

教学重点:能够用整齐、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一片大森林”乐句音程跨度较大,要注意呼吸提前和气息的运用。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子琴教材分析:《勇敢的鄂伦春》是一首鄂伦春族民歌,歌曲为五声宫调式,有四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四小节,结构工整。

歌曲旋律虽多为级进,却富有朝气与一往无前的精神,连续八分音符的节奏,似乎使人听到了马蹄声。

歌曲节奏明快,音乐形象鲜明,歌词简练、通俗易懂,充满了无比自豪的情感,表现了鄂伦春人民不惧严寒,守护山林的形象。

第一乐句表现了大兴安岭的辽阔和人们对森林的赞美之情;第二乐句表现了对勇敢的鄂伦春人的赞美;第三乐句旋律柔和亲切,第四乐句连续八分音符的使用,使人联想到猎人骑着马在山林间驰骋的情景。

教学过程:一、问好1、“上课了”2、音阶手势(每课一练)二、情境导入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大家都认识而且都喜欢的朋友,你们看他是谁?(播放课件——阿狸)他来邀请我们和他一起去旅行,大家愿意去吗?(生答)2、火车来啦!让我们出发。

在行进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我们一起来看。

(播放课件——闯关)关卡一:节奏关卡二:旋律(模唱)关卡三:重点乐句(第三乐句)同学们真棒,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已经到了我们的目的地——鄂伦春族聚居区。

让我们通过一首好听的鄂伦春民歌来了解居住在大山中的鄂伦春。

三、寓教于乐1、多次聆听学习新歌1)、初听——情绪师:在我们欣赏歌曲时,你感受到这首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或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欢快、自豪地师:让我们一起来参加他们的篝火晚会吧!2)、复听——分析歌曲师:这首民歌是几几拍子的?生:2/4师:和着欢快的音乐,试一试为歌曲进行伴奏。

可是小阿狸又有一个问题了,这首民歌有几个乐句?(4个乐句)师:歌曲的每一个乐句都歌唱了什么,你知道吗?(生答)3)、朗读歌词师:同学们说的对吗?用你灵敏的耳朵来聆听。

大班歌唱《勇敢的鄂伦春》

大班歌唱《勇敢的鄂伦春》

活动名称:大班歌唱《勇敢的鄂伦春》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学唱歌曲,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2. 了解鄂伦春族的相关知识,理解歌词、懂得要保护森林。

活动准备:课件、音乐、钢琴伴奏活动过程:一.导入。

出示PPT图片,理解陌生词汇。

(1)这是什么?——大山。

这是哪里的大山?——是我国北方的兴安岭,这座山的名字是什么?——兴安岭,这座山很高很高,所以说高高的兴安岭。

(2)这是什么?——树,很多树望不到边,我们叫它——大森林。

(3师:在兴安岭里住着一群人,他们和我们不一样,我们小朋友一般都是汉族、回族,这些人是鄂伦春族,他们是什么族?——鄂伦春族,鄂伦春人住在兴安岭的大森林里,他们喜欢的动物是大鹿,所以他们的帽子上都装饰了鹿角,表示他们对鹿的喜爱。

(4)鄂伦春人以前是猎人,抓捕野兽。

现在,要保护动物,不可以打野兽了,所以现在他们的工作是保护森林,不让坏人抓野兽,不让坏人砍树。

现在他们翻过一座山又翻过一座山,骑着马背着枪,翻山越岭,保护森林。

他们是怎么保护森林的?——翻山越岭护森林。

二.学唱歌曲(1)小朋友看过熊出没没?熊出没里的坏人是谁?光头强干什么坏事?护林员就是监督像光头强这样的坏人,不让他们破坏森林。

熊出没里的小动物都有谁?(PPT认识)他们藏在森林里的树后,我们来玩点兵点将,点到谁请谁来猜X棵树后面藏着谁?(2)师范唱,点兵点将游戏。

一二三,快出来!3遍。

请一幼儿点兵点将。

一二三,快出来!3遍。

(3)排图谱。

师:小动物到齐了,一起去抓光头强!(但是我们要摆好地图才能抓到他。

幼儿贴图谱,教师范唱。

验证,师幼完整演唱歌曲。

(4)默唱游戏。

展示PPT,A 师:地图上缺了一部分,是光头强挖的陷阱,不能唱出来,幼儿练习演唱。

B 师:地图上缺了两个部分,光头强挖了两个陷阱,敢不敢挑战,幼儿练习演唱。

三.游戏:抓捕光头强。

我们一起去和鄂伦春人去抓光头强吧!(1)出示ppt大森林,幼儿跟随老师做骑马的动作演唱歌曲,师:站住,不许动,快出来——原来是熊大,你看见光头强了吗?没有,那我们一起去抓光头强吧!(2)出示ppt大森林,一名幼儿当队长带领小朋友起立做骑马的动作演唱歌曲,师幼:站住,不许动,快出来——原来是熊二,你看见光头强了吗?没有,那我们一起去抓光头强吧!(3)出示ppt大森林,一名幼儿当队长带领小朋友起立做骑马的动作演唱歌曲,师幼:站住,不许动,快出来——原来是光头强,终于抓到了,我们把他送到森林公安局。

勇敢的鄂伦春音乐教案

勇敢的鄂伦春音乐教案

勇敢的鄂伦春音乐教案教案标题:勇敢的鄂伦春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鄂伦春民族音乐的特点和文化背景;2. 学习并演奏鄂伦春民族音乐中的传统乐器;3. 培养学生勇敢尝试、表达自我的能力;4. 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心态。

教学内容:1. 鄂伦春民族音乐的特点和文化背景介绍;2. 学习并演奏鄂伦春民族音乐中的传统乐器,如马头琴、蒙古大胡琴等;3. 学习鄂伦春民族音乐中的基本节奏和旋律;4. 进行鄂伦春民族音乐的合奏和表演。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向学生展示鄂伦春民族音乐的特点和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第二步:学习乐器1. 向学生介绍鄂伦春民族音乐中常用的传统乐器,如马头琴、蒙古大胡琴等;2. 分发乐器给学生,让他们亲自感受和尝试演奏;3. 指导学生正确的演奏姿势和技巧。

第三步:学习节奏和旋律1. 向学生介绍鄂伦春民族音乐中常用的节奏和旋律;2. 教授基本的节奏和旋律演奏方法;3. 让学生跟随节奏演奏,逐渐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

第四步:合奏和表演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演奏一段鄂伦春民族音乐;2. 指导学生在合奏中表达自我,展示勇敢和自信的一面;3. 组织学生进行鄂伦春民族音乐的表演,可以邀请其他班级或学校师生观看。

第五步:总结和反思1.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和成果;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勇敢和自信的态度运用到其他学习和生活中。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2. 评价学生在合奏和表演中的技巧和表达能力;3.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和体验的评价。

教学延伸:1. 邀请鄂伦春民族音乐专家或艺术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或演出,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鄂伦春音乐;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音乐展览或音乐会,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3.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其他民族音乐,比较和分析不同音乐文化的异同。

小学音乐_《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音乐_《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用自豪、爽朗的声音来演唱歌曲,感受鄂伦春人不惧严寒、不怕困难、保卫国家财产的无私奉献精神。

2、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丰富歌曲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们热爱民歌。

教学重点:1、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勇敢地鄂伦春》2、感受鄂伦春族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正确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卡片教学过程:一.律动、谈话导入新课:师: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和睦团结,亲如一家,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北方去,来认识其中的一个少数名族,请同学们聆听歌曲,猜一猜是哪个民族?二、歌曲学唱:1、课件展示,简介鄂伦春族,《勇敢的鄂伦春》伴奏音乐作为课件背景音乐。

师:“鄂伦春”是他们民族的自称,它有两种含义:山岭上的人、驯鹿的人。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鄂伦春族民歌《勇敢的鄂伦春》2、师按节奏读歌词,生拍出相应的节奏。

3、生随音乐哼唱歌曲。

4、节奏训练:(鄂伦春族人们在骑着马儿巡逻的时候,马儿踏出了很多有趣的节奏,你们听:)师:X X师:XX X生:X XX生:XX XX师:X —5、完整练习歌曲节奏。

6、跟琴分句学唱。

7、完整演唱歌曲。

8、歌曲处理。

9、完整随伴奏演唱。

三、复习巩固歌曲:1、采用各种演唱方法帮助学生熟练歌曲。

男女分唱、分小组唱、单独演唱等。

2、完整地演唱歌曲。

有问题的乐句及时纠正指导。

四、拓展1、师:小朋友唱得真好,我们的乐器朋友也想加入,请同学们选出以下哪种乐器能够模仿出马蹄声:双响筒/手摇铃,请大家试一试。

2、用双响筒为歌曲伴奏。

3、舞蹈表演师:鄂伦春族小朋友不仅能歌而且善舞,让我们一起跟随老师为歌曲加上精彩的伴舞吧。

4、欣赏合唱版本《勇敢的鄂伦春》,欣赏不同演唱形式带来的不同感受。

五、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学唱了歌曲《勇敢的鄂伦春》,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热爱民歌、学习民歌、传承民歌,同学们再见!《勇敢的鄂伦春》学情分析一年级大部分学生无论在生理还是在心理上,都不同程度地带有幼儿的特征。

新人教小学音乐一下《5勇敢的鄂伦春》教案 (2)教案与教学反思

新人教小学音乐一下《5勇敢的鄂伦春》教案 (2)教案与教学反思
课题
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
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韩愈《送灵师》
《勇敢的鄂伦春》
教师




1.让学生了解鄂伦春族的服饰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感情。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们明白爱护森林、保护林木人人有责的重要性。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3.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各教学板块所用时间、教学策略
学生学习行为
一、组织教学:随音乐《爱我中华》做律动,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过渡语)是呀,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大家庭里,确实感到很幸福。我们的国家有“五十六族语言。五十六枝花”你知道有哪些民族吗?(生回答)有一个少数民族,他们居住在我国黑龙江省的黑河、大兴安岭和伊春、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盟等地。他们能歌善舞。你知道这个少数民族的名字吗?(生回答)对,是鄂伦春族。“鄂伦春”是什么意思?是他们民族的自称,它有两种含义:①山岭上的人们②驯鹿的人们。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鄂伦春族民歌《勇敢的鄂伦春》(板书
3.一组男生、女生到前面演唱。跟电子琴的自动伴奏演唱,看这轮比赛谁最棒。
五、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过渡语:同学们唱得这么好,看来大家已经学会了。鄂伦春人骑马巡逻的时候用双响筒模仿马蹄声。那么,大家再想像,马在奔跑时脖子上的铃铛用什么乐器演奏。(碰铃)
请几位学一起上台为大家伴奏,下面的学生用歌声来演唱。注意脸上的表情。》全体起立,师生一起随音乐演唱《勇敢的鄂伦春》
三、学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1.播放范唱,歌曲的情绪是(优美抒情的还是活泼欢快的)
2.请同学们看大屏,观察鄂伦春族小朋友的服饰特点。鄂伦春小朋友骑一匹骏马,挎一杆猎枪,头戴皮帽,身穿袍式的皮服,脚穿皮靴,这说明他居住的兴安岭地区天气怎样?(寒冷)

勇敢的鄂伦春教案

勇敢的鄂伦春教案

《勇敢的鄂伦春》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与旋律特点,并能用自豪、爽朗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用简单的律动动作表现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教学重点:能够有感情完整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学生分组创编表演动作,培养合作和创新精神。

教学准备:电子琴、课件、歌谱。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请同学们跟随音乐做律动,激发学习兴趣。

二、导入新课1.师:出示图片——鄂伦春族。

他们居住在我国东北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不惧严寒、不怕困难,世世代代以打猎、捕鱼为生,在祖国的茫茫林海中,保卫着祖国的财产。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鄂伦春族民歌《勇敢的鄂伦春》2.教师板书三、学习歌曲1. 感知节奏(1)声势律动感知歌曲的四个乐句(2)感受歌曲的速度,体会情绪。

2.模唱旋律(3)学生用“啦”模唱旋律,调整声音位置。

3.念歌词(1)声势律动念歌词。

4.学唱歌曲(1)复听歌曲用听唱法学习歌曲,教师钢伴,学生随琴轻声学唱。

(2)师生接唱歌曲。

注意每个乐句的音准和节奏。

(3)跟音频伴奏完整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四、表现歌曲(1)请同学分组创编动作,教师巡视指导。

(2)请同学们推荐配合音乐做示范动作。

(3)全班共同完整地用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五、小结用唱或跳多种形式共同表现歌曲,来结束本课。

教后反思本课在教学设计上遵循了“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重视音乐体验、鼓励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等教学理念。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介绍鄂伦春族的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作为教学导入,又通过表演少数民族歌舞片段,以此给学生创设了生动活泼的音乐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习气氛。

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参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感受音乐,让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如在体验音乐环节中,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以不同的方式来体验音乐的情绪、节拍。

在本节课中我主要以情景教学法,借助多媒体课件,设境悟情,开拓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

关于《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精选8篇)

关于《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精选8篇)

《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关于《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精选8篇)《勇敢的鄂伦春》是一首民歌,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鄂伦春民族人民的精神面貌。

许多80、90后在上小学的音乐课上,都曾学到过这首歌。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鄂伦春民族的服饰特点、生活习性等简单知识。

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感情。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重点: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难点:1.歌曲中“一呀一杆枪”“日夜巡逻”的音准及咬字吐字2.用打击乐器敲打节奏并尝试三个声部的敲击并能为歌曲伴奏。

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1.师: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其中又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呢?老师给予肯定。

师:你知道那些少数民族呢?生:答。

老师也了解到一些少数民族的知识,我们来看一下。

课件展示,看完后问学生知道了什么?2、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个少数民族——鄂伦春民族。

老是带领大家走进鄂伦春,了解与鄂伦春相关的知识。

课件展示。

我们已经知道了鄂伦春的这么多知识,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鄂伦春民歌,想不想听?三、学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1.播放范唱录音,你仔细听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2.请同学们打开书p6,观察鄂伦春民族小朋友的服饰特点。

3.再听范唱录音,勇敢的鄂伦春人不惧严寒、不怕困难,在茂密的森林里干什么呢?4.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1)带学生分句读歌词,要求:划节拍有节奏地读,声音位置要高。

(2)师生划拍齐读歌词,注意反馈第四句节奏及歌词师:连续八分音符的节奏,像奔跑着的什么声音?(3)学生跟琴有节奏地朗读歌词,注意每句结尾二分音符的时值。

5.跟着小老师一句一句学唱歌曲。

老师弹琴伴奏(如果没有会唱的学生由老师分句教唱)6.生生接唱歌曲。

注意每个乐句的音准和节奏,特别是唱准“一呀一杆枪”“日夜巡逻”及每个乐句结尾两拍的长音7.生生交换接唱歌曲。

让我们用掌声谢谢小老师——XXX,请回座位上。

小学音乐《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作品《勇敢的鄂伦春》,感受鄂伦春族民歌的风格特点,产生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

2.通过对《勇敢的鄂伦春》的演唱,并配以小组讨论、分析等活动,学生能够了解简单的节奏类型,提高演唱能力。

3.掌握简单的节奏类型,并能够用欢快、自豪的情绪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能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用欢快、自豪的情绪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难点】认识并掌握简单的节奏类型。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提问: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你们都知道哪些民族?学生自由发言。

(56个;傣族、蒙古族等)教师总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一共有56个民族,其中有大家熟知的傣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神秘的民族——鄂伦春族,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鄂伦春族的风采!顺势揭示课题《勇敢的鄂伦春》。

(二)初步感知1.教师播放歌曲《勇敢的鄂伦春》,并提问:这首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呢?学生举手发言。

(快速;欢乐地)教师总结:这首歌曲的速度是稍快,情绪是欢快、自豪地。

2.分享环节:分享有关鄂伦春民族的资料。

学生自由分享。

教师总结:鄂伦春族是世居我国东北部地区的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黑龙江省北部。

在长期的狩猎生产和社会实践中,鄂伦春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有口头创作、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等。

(三)学唱歌曲1.趣味发声练习,教师提醒学生模仿动物小猫的叫声进行发声练习。

唱得时候,告诉学生需要注意音量不需要大,歌唱时保持好吸气的状态,要保护好自己的嗓子。

2.教师播放音频,学生跟唱。

教师提问:这首歌曲是几拍子?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2拍。

它的强弱规律为:强、弱。

我们用拍手表示强拍,用捻指表示弱拍,一起来感受一下二拍子的律动。

3.教师范唱,其余学生演唱谱例。

教师提问:发现了什么节奏问题?学生举手发言。

小学音乐《勇敢的鄂伦春》教案2

小学音乐《勇敢的鄂伦春》教案2

《勇敢的鄂伦春》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鄂伦春族的风俗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本地区的少数民族。

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们明白爱护森林、保护林木人人有责的重要性。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3、运用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用舞蹈的形式丰富歌曲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有感情完整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学生分组自学将歌词按节奏贴出来。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请同学们跟随音乐做律动,激发学习兴趣。

二、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大兴安岭漠河,你认为有什么东西是你最喜欢的呢?为什么喜欢它呢?又有什么是漠河独有的?”(师生共同讨论)。

2、教师播放视频《魅力漠河》。

3、师:“你们知道我们漠河有哪些少数民族吗?”。

“他们又有怎样的生活习惯,谁能介绍一下。

”(同学举手发言)4、(教师播放鄂伦春族视频)师生共同总结鄂伦春族风俗特点。

三、讲授新课1、师:“鄂伦春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呢?你们能想象一下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听听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播放勇敢的鄂伦春歌曲视频)2、师生共同讨论歌中唱了哪些内容,表达了小朋友怎样的心情?师:“歌词是歌谣让鄂伦春小朋友谱上了旋律就变成了动听的民歌,好听吗?让我们再听一遍体会鄂伦春小朋友快乐的心情。

”3、复听歌曲范唱,请同学们跟随拍手打节奏体会歌曲情绪。

4、再次福听音乐学生分四组,每组一句自己按节奏吟读歌词,并按节奏贴出来,教师巡视指导。

5、将各组贴好的节奏型贴在黑板上,师生共同讨论。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翻山越岭日夜巡逻护呀护山林师:“连续八分音符的节奏,像什么动物在奔跑?如果选择乐器,用什么乐器呢?”6、再次复听歌曲,用自制的打击乐器表现歌曲的八分节奏部分。

7、学唱歌曲①复听歌曲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学习一句歌曲,教师巡视。

②分组进行接唱歌曲。

教师纠正其错误之处。

③师生接唱歌曲。

注意每个乐句的音准和节奏,特别是唱准“一呀一杆枪”,“日夜巡逻”及每个乐句结尾两拍的长音8、情感处理,教师伴奏。

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

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

唱歌《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歌曲《勇敢的鄂伦春》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学生能够轻声并用正确地声音演唱歌曲、感受的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

2.正确的使用力度记号渐强渐弱来表现歌曲的变化。

3.能够使用动作表现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教学重点能够用正确的声音轻声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教学难点力度记号渐强渐弱的感觉处理及正确的处理演唱歌曲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教师简绍鄂伦春族的民族特点,民族风俗、地理分布情况2.初听歌曲,学生感受鄂伦春民族歌曲的特点3.复听歌曲,学生回答歌曲初步感受,特点及速度等(简要回答)二、学唱歌曲1.教师范唱,学生聆听,进一步感受进行曲的特点及速度2.教师弹奏钢琴,学生用“啦”音轻声模唱3.歌词的处理学生有表情的朗读歌词,教师指导。

教师示范读歌词,学生体会情感特点(1)按节奏读歌词(2)播放录音,学生进一步感受歌词及演唱(3)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小声唱词三、歌曲句落中的难点处理1.音程跨度的地方单独练习2.节奏不好掌握的地方3.渐强渐弱力度记号的练习,先让学生用动作处理四、歌曲的处理(1)教师有感情的范唱,学生进一步体验感受(2)几个难点的地方教师单独反复唱几遍,学生进一步体会(3)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演唱、教师分句在做指导(4)力度记号的单独训练,要一感觉为主,声音强弱为否去处理(5)分组演唱,进一步进行歌曲的处理(6)集体演唱,以歌曲的的思想内容为主线,唱出学生自豪的感觉五、为歌曲添加打击乐器1.碰铃三角铁响板2.教师设计不同的节奏型3.教师分别介绍三种打击乐器的特点,和在音乐中做扮演的角色4.学生分组,分别演奏5.学生分打击乐器声部,多人参与演奏6.学生边唱歌,边表演打击乐器六、思想渗透教师介绍我们国家的几种少数民族,并且全民族组成一个美好的大家庭。

鞭策学生要爱自己的国家,团结同学,礼貌对待每一位老师和家长七、课后反思这是一首进行曲式结构的歌曲,歌曲雄壮有力,内容积极向上,在演唱中,学生能够认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小学音乐勇敢的鄂伦春教案小学音乐优质课

小学音乐勇敢的鄂伦春教案小学音乐优质课

《勇敢的鄂伦春》教案奎文区胜利东小学庄宝颖一、教学内容《勇敢的鄂伦春》教学目标:1、用欢快、自豪的声音熟练地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2、让学生初步了解鄂伦春族的民族常识。

3、通过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创编舞蹈等,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教学难点:“一呀,一杆枪”“日夜巡逻”的音准及咬字吐字解决措施:多听、多看、多唱,真正体会到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和情绪。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听赏法等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律动)师:同学们,春天来了,让我们一起去美丽的大自然走一走看一看吧!听音乐做律动(歌曲《勇敢的鄂伦春》)(二)导入1 师:大家看一下我们这是来到了哪里?(大兴安岭、蒙古大草原景色图片)生:……….师:对,大家说的非常好,这是我国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和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在这里生活着一个善良淳朴、勇敢的民族,他们热爱这片美丽的森林,守护着这片土地,他们就是—鄂伦春族。

2 出示鄂伦春族图片(视频)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有什么特点?生:………..师:介绍居住的是仙人柱,是鄂伦春人传统的住所,它利用木杆之间的交叉起稳固作用。

夏天用桦树皮或芦苇,冬天用狍皮。

他们头戴——皮帽,身穿——袍式的皮服,脚穿——皮靴,他们穿的衣服都是用猎物的皮毛做成的;这说明他们居住的地方比较寒冷。

(三)学习歌曲1.师:下面我们来听一听他们在大森林里做什么呢?(播放歌曲视频)生:骑马狩猎,巡逻…………..2.师:鄂伦春人是一个勇敢、不怕困难、很有责任心的民族。

让我们用身体来感受一下他们在狩猎、巡逻时是一种怎么样的心情?(复听播放歌曲)(用动作来感受乐曲的旋律)生:快乐的…….3.复听歌曲师:他们快乐、自豪的心情也传递给了马儿,马儿跑的更快了,它脖子上的铃铛也发出了叮铃的响声,你们听,(播放歌曲师演奏,在长音处加碰铃)师:你们听到是在哪里发出了铃声?(启发学生找出在长音处)师:对了,老师在每个长音的地方加了铃声,你们想不想也试一下呢?(设计意图:让学生注意歌曲节奏,二分音符)生:随音乐加铃声(播放音乐)4.师:听到这悦耳的铃声,我们也赶紧来唱一下这首好听的歌曲吧!先做一个发声练习(柯尔文手势1 3 5 )请同学们不出声音演唱歌曲(初次模唱歌曲)5.请同学们用自己能听到的声音演唱(从初步模唱到开始演唱)6.请同学们用大家都能听到的声音再来试一下7.师范唱,仔细听老师与你们哪个地方长得不一样?(根据学生情况而定,让学生自己找出唱的不到位的地方)师教唱不准确的句子如:连续的八分音符的节奏,一音多字等8.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9.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四)创编舞蹈1 师:歌曲我们大家唱得非常好了。

《勇敢的鄂伦春》优秀教案

《勇敢的鄂伦春》优秀教案

《勇敢的鄂伦春》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2、让学生了解鄂伦春族的地理位置、生活习性等简单知识。

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感情3、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用舞蹈的形式丰富歌曲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教学难点:歌曲中“一呀一杆枪” “日夜巡逻”的音准及咬字吐字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观看视频,引导谈话:小朋友们,在学习歌曲之前我们先看一段动画片。

师:丛林中发生了什么事呢?生:。

(从动画片中师引导学生要勇敢、顽强的保护山林)师:对要学习它们勇敢、顽强的保护森林。

老师还知道在大兴安岭的森林里,有这样一个民族世世代代保护着森林,他们就是勇敢的鄂伦春族。

(板书)(播放课件)师讲解:鄂伦春族是居住在我国东北大兴安岭的一个少数民族,那里的春天树木葱茏、夏天百花争艳、秋天层林尽染、冬天银装素裹。

还有很多珍惜的野生动物呢!他们热爱这片美丽的森林,日夜巡逻于山林间,守护着这片土地,他们就是“森林之王”——鄂伦春人。

师:鄂伦春族美不美呀?生:。

师:这么美丽的地方,你们想不想知道它在地图上的哪个地方吗?(播放课件)生:。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我们的祖国像不像一只雄鸡?生:师: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交接处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师:再看看鄂伦春族在什么位置?像雄鸡的什么呢?生:。

师:对这里就是鄂伦春族,鄂伦春人能歌善舞,他们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鄂伦春民歌,你们想不想听?生:。

(播放课件)三、学唱歌曲1、初听歌曲师:聆听歌曲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生:自由回答师:对,欢快、自豪的,鄂伦春人保护山林都非常的自豪!2、再听歌曲,回答问题让我们带着欢快、活泼地心情再次聆听歌曲。

师:小朋友们你能从歌词中知道鄂伦春人住在哪里呀?(播放课件)生: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

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

(第一组读。

奖励打击乐器)师:鄂伦春人又是怎样保护森林的呢?生:一呀一匹猎马一呀一杆枪。

幼儿大班 最新艺术 勇敢的鄂伦春

幼儿大班  最新艺术    勇敢的鄂伦春

日期:课题:勇敢的鄂伦春活动目标1.乐意参与歌唱活动,体会鄂伦春族人们的英勇与豪迈2能尝试与同伴一起进行合作表演,大阻胆表现歌曲内容3.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对大兴安岭的动植物资源和森林景象有初步的了解。

2.物质准备:无线视频点读笔,电视机,幼儿读物(二)·勇敢的鄂伦春》,歌曲图谱,鄂伦春族人们的头饰每人1个,玩具猎枪每人1把。

活动过程1.幼儿跟着音乐唱歌曲,导入活动。

教师点击《幼儿读物(二)》P4的“音乐”键,幼儿一边跟随音乐唱歌曲,一边随节奏拍手。

2.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回忆歌词内容。

(1)教师点击《幼儿读物(二)P4的“动漫”键,幼儿从整体理解歌词内容。

(2)教师点击《幼儿读物(二)》P4中各图片,幼儿根据图片理解歌词内容。

问题:图片上都有些什么?图片对应的是哪句歌词呢?(3)幼儿根据图片内容进行歌曲演唱,进一步巩固歌词内容。

(4)教师出示歌曲图谱,遮盖图谱中的部分内容,幼儿回答遮盖部分的内容,进一步巩固歌词内容。

3.幼儿服随歌曲进行动作创编并表演歌曲。

(1)教师可针对歌词中“高高的”“一片”“勇敢”“翻山越岭”等配合骑马的动作,给幼儿进行动作创编的示范。

(2)教师鼓励幼儿边大声唱出歌词,一边进行动作表演。

(3)表演(勇敢的伦春),幼儿尝试利用道具与同伴进行表演。

教师:鄂伦春族的人们每天都会骑着马巡山来保护森林。

我们一起来当鄂伦春族人和他们一起去巡山吧!幼儿戴好头饰,手持玩具猎枪,一边演唱歌曲,一边进行表演。

4.了解鄂伦春族人们生活地点的特征和黑龙江的其他少数民族。

(1)了解鄂伦春族人们生活地点的特征。

小结:在黑龙江省的西北部,有一片茂密的天然森林叫大兴安岭。

那里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生活在那里的就是鄂伦春族的人们(2)了解黑龙江的其他少数民族。

问题除了哪伦春族,你们知道黑龙江还有哪些少数民族?(满族、朝鲜族等)教学反思:。

小学音乐《勇敢的鄂伦春》说课稿

小学音乐《勇敢的鄂伦春》说课稿

小学音乐《勇敢的鄂伦春》说课稿小学音乐《勇敢的鄂伦春》说课稿《勇敢的鄂伦春》是一首家喻户晓的鄂伦春族民歌,鄂伦春族是居住在我国东北大兴安岭的一个少数民族,原以打猎为生,性格骠悍。

歌曲由五声音阶,四个乐句组成,栩栩如生的塑造了一支由远而近又渐渐远去的鄂伦春猎人队伍的形象。

根据音乐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以及一年级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我设定了一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有感情的,能用欢快、自豪的生演唱歌曲。

价值观过程目标:感受鄂伦春族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的特点,能用简单律动表现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情感目标:学生结合歌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鄂伦春族的服饰特点、生活习惯等简单知识。

教学重难点:通过歌曲感受了解民族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教学难点则是能自编律动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在课前作了准备:录音机、磁带、课件、钢琴等。

在本节课中我主要以情景教学法,借助多媒体课件,设境悟情,开拓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

为了能让他们在美中学,乐中学,并且良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我设计如下教学过程:一、学习民族语言渗透歌曲教学1.聆听音乐为了体现音乐课的特点,我首先播放了一首鄂伦春语组歌曲《勇敢的鄂伦春》,让学生安静聆听,从而初步感受歌曲旋律,学生一下子就把注意力给吸引过来了。

2.学说鄂伦春语“xi la ye”听完歌曲后,我直接过渡到鄂伦春族介绍,学唱了一句鄂伦春语“xi la ye”,并把这句话作为衬词加入到歌曲当中,表达出对鄂伦春族小朋友的亲切问候,学生兴趣高涨。

3、随音乐加入鄂伦春语“xi la ye”鄂伦春小朋友一定感受到了我们亲切的问候,让我们就随着鄂伦春小朋友的歌声加入我们亲切的“xi la ye”吧,然后带领学生准确的加入“xi la ye”亲切的问候你的小伙伴吧!接下来,我以导游的形象出现在同学面前,并提问“同学们想不想去旅游呀?”。

小学音乐《勇敢的鄂伦春2》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勇敢的鄂伦春2》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唱歌课)一、教学目标1. 用自豪、爽朗的声音熟练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2. 加入打ft乐器及舞蹈,丰富歌曲的表现力,培养合作能力。

3. 初步了解鄂伦春族的简单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体会歌曲所表现的自豪骄傲的音乐情绪。

(二)教学难点用打ft乐器演奏时,乐器间能够相互合作。

三、教学过程1 . 导入新课过渡语: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在党的领导下,五十六个民族和睦团结,亲如一家,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呢?你能不能说一说吗?今天老师带大家认识一个少数民族,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2. 师:从刚才的视频中你看见了什么?(简单了解鄂伦春族的生活习性)你认为鄂伦春人具有怎样的品质?今天,老师要教给同学们一首鄂伦春族的民歌《勇敢的鄂伦春》3. 学生欣赏歌曲范唱。

过渡语:完整地欣赏歌曲,听一听歌曲的情绪,表达了鄂伦春人在巡逻时怎样的心情呢?(二)学唱歌曲1. 初听歌曲过渡语:让我们再听听范唱,然后再来读读歌词吧!学生活动: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 再听范唱学生活动:小声随音乐唱歌曲3. 听唱歌曲学生活动:随钢琴伴奏,轻声学唱歌词。

4. 歌曲处理过渡语:让我们来看看哪些地方还有困难?可能出现的问题:5. 完整演唱过渡语:让我们完整演唱歌曲吧学生活动:随钢琴伴奏,学生完整并准确地演唱歌曲。

6. 设计演唱形式学生活动:采用各种演唱方法帮助学生熟练歌曲。

(男女分唱、分小组唱、分排唱、单独演唱等,这样也可以从多个方面了解学生对歌曲的学习程度。

)(三)编配伴奏过渡语:鄂伦春人骑马巡逻的时候,马会发出什么声音呢?我们用什么乐器来表现这些声音呢?学生活动:为歌曲设计乐器伴奏教师活动:提示学生用碰钟表现马脖子上的铃铛声,用响板表现马蹄的声音碰钟X — | X — |响板0 X X | 0 X X |(四)舞蹈表现过渡语:你想不想像鄂伦春族人民一样,也骑上高头大马,神气巡逻呢?下面老师就教大家用舞蹈动作来表现鄂伦春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歌唱游戏《勇敢的鄂伦春》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用自然的声音清晰的唱出“鄂伦春、翻山越岭”等歌词。

2.借助谱曲和动作内容,熟悉歌词顺序。

并在歌词最后唱“嘿”时创编动作。

3.根据游戏活动,幼儿边游戏边巩固歌曲,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勇敢的鄂伦春》伴奏,图片,PPT
活动重难点:
重点:完整的唱出歌曲。

难点:自然的声音清晰的唱准“鄂伦春、翻山越岭”等歌词。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座高高的山岭,他叫兴安岭,在兴安岭里面有一片大森林,知道什么是森林吗?在森林里面住着一群人,他们跟我们不一样,他们是鄂伦春人,他们非常勇敢,这由于森林里有很多树,那么就有很多像光头强一样的人来砍树,所以为了保护森林,勇敢的鄂伦春人每天骑着马,背着一杆枪,一山翻过一山在翻过一山,翻山越岭的保护森利,熊大和熊二知道有鄂伦春人,于是想跟他们做朋友,就出发去找勇敢的鄂伦春人,他们就唱着歌出发了。

师唱: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马呀,一呀一杆枪,翻山越岭护呀护森林。

二、师范唱
1、第一遍范唱: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马呀,一呀一杆枪,翻山越岭护呀护森林。

师:他们来到了大兴安岭,没有找到鄂伦春人,可他发现树后有个洞,是谁藏在后面呢?熊大熊二一个一个把他们请了出来,看是谁呢?
2、第二遍范唱: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马呀,一呀一杆枪,翻山越岭护呀护森林。

嘿,原来是熊大熊二的朋友也跟着熊大熊二来到了大兴安岭,那还会有谁呢?
3 、请你选一下,还会有谁来到这里?他会在第几棵树后面?
4、第三遍范唱: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马呀,一呀一杆枪,翻山越岭护呀护森林。

师:还会有谁藏在树后面呢?
师:熊大熊二的好朋友都来了,光头强知道了他们都来了,可不高兴,他想兴安岭里面有很多很多树,要是让熊大熊二认识了鄂伦春人,那可就不好,他就不能砍树了,于是光头强想了一个办法,准备使坏了,把熊大熊二找鄂伦春人的歌谱取掉了,这样的话熊大和熊二就找不到鄂伦春人了。

现在光头强要使坏了,你们能帮助熊大和熊二把图片找出来吗?
偷走了哦,
三、学唱歌曲
1.出示图片学唱歌曲
师: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马呀,一呀一杆枪,翻山越岭护呀护森林。

师:图片上谁不见了?勇敢的鄂伦春
2.幼儿演唱歌曲
(1)幼儿随钢琴齐唱歌曲。

师:光头强我要多拿几张,这样的话,他们就不会唱鄂伦春的歌就找不到鄂伦春人了
师:那两张不见了?歌词里是怎么唱的?真的是这样吗?怎样验证?(音乐)
(2) 交换图片制造麻烦练习歌曲。

老师将图片交换位置,让幼儿把图片归位。

师:大一班的小朋友太厉害了,这么快就帮助熊大熊二找到了,歌谱找到了,可是光头强不甘心,我要把歌谱全部打乱,这样熊大熊二肯定要唱错,捣蛋了,闭眼睛闭眼睛
幼儿上台把图片归位。

师:谁来帮帮熊大熊二呢?
(3)幼儿齐唱试试歌谱对不对(唱歌曲)
光头强知道没有办法干扰熊大熊二了去找好朋友了,
四、创编游戏,巩固歌曲
1.猜一猜
师:光头强砍树,我们要怎么办?
师:熊大熊二还有鄂伦春人一起去,拿着枪,骑着马,把光头强送到森林公安局去。

熊大熊二要抓光头强,光头强知道了之后,藏到了树后面。

为了更有把握抓住光头强,他们开始练习抓光头强的本领,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练习的?(师唱歌曲)
幼儿:唱歌
2.是表演律动,练习本领。

师:熊大熊二唱着歌嘿一声把光头强从树上吓到地上了。

我们一起来学习他们的本领好不好?
3.幼儿集体表演
出示ppt
师:看图上,有没有光头强?
幼儿:没有
4.边表演表找光头强在哪颗树后面?
师:这次你们自己去抓光头强好不好?
师:为什么光头强会知道我们选择的是哪棵树呢?
师:现在在第几棵树呢?
师:这次我们一定要把歌唱的非常正确,准备好了吗?
师:小朋友们真棒,这次抓住了!现在我们把光头强送到森林公安局。

今天我们跟着熊大熊二学了一首歌曲,这首歌曲的名字叫着《勇敢的鄂伦春》。

5、完整表歌曲
本活动除了教案,还有PPT、音乐,如有幼教同仁需要可以联系作者加微*信*:yiyeluohe 免费赠送,笔者还有很多优质教案,希望可以和所有幼教同仁一起探讨相互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