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网络社会学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SNS研究综述

SNS研究综述

SNS研究综述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

近年来在全球发展迅猛,如国外的Facebook,国内的人人网等,已经为人们所熟知。

国外学者对SNS的研究则始于1999年Newton对脸谱的研究,随后国内外学者对SNS使用给个体带来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一、SNS(社会性网络服务)Boyd和Ellison(2007)将社交网站(Social network sites)定义为基于网络的服务,它允许个体:(1)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创建公开或者半公开个人档案;(2)列出其他与其共享某种联系的用户列表;(3)能查看和浏览这些共享链接以及系统内部其他人所创建的链接。

其他学者对社交网站的功能和特性也有自己的见解:“为什么社交网络是独一无二的,不仅仅是它们允许个体认识陌生人,并且它们使得用户们能链接他们的社交网络并使之可视化”。

在现实交际中,人们通过共同的朋友建立联系,优点是真实可靠,缺点是效率不高。

而普通的网络交际大多数通过某些平台来实现,如BBS,其优点是成本低,缺点是不那么安全可靠。

SNS将现实社会交际的机制复制,在社交网站中用户被要求提供真实信息,且以其某种属性(如学校班级、地域、行业)连接成一个个的社交网络圈子,圈子中的用户互为好友,用户可以通过好友的社交圈子扩充自己的社交圈子。

SNS获得了可靠与低成本的双重优点。

在SNS中,朋友圈内关系往往真实度很高,互相之间不存在所谓网络的“假面具”因此,比较容易实现实名制;SNS基于人传人联系网络,利用网络这一低廉而快速的平台,交际成本大大降低。

二、SNS基于的理论社交网站建立的理论来源于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创立的六度分割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即“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社会学研究综述及学术争鸣分析

社会学研究综述及学术争鸣分析

社会学研究综述及学术争鸣分析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探讨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的规律,对于理解社会结构与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自从社会学学科诞生以来,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演变。

本文旨在对社会学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并针对学术界的争鸣进行分析。

社会学研究的综述首先,社会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早在19世纪,社会学作为学科逐渐形成,并主要关注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学逐渐拓展到研究社会关系、社会交往、社会心理等方面。

同时,社会学方法也得到了不断的革新和改进。

传统的社会学方法侧重于定性研究,如个案研究、观察和深度访谈等,而当代社会学注重定量研究,如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和网络分析等。

其次,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广泛而多样。

社会学研究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家庭与婚姻、教育、政治与权力、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健康与医疗、犯罪与社会控制等。

这些研究领域反映了社会学学科的多样性和广泛性。

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新的研究领域也不断涌现,如互联网社会学、移民与人口流动研究等。

这些新的研究领域为社会学提供了更多的研究对象和理论框架。

此外,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不断发展。

社会学理论形成了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框架,其中包括结构功能主义、符号互动主义、社会构建主义等。

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本质。

针对不同的研究问题,社会学家们采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

一些研究者注重定性研究,通过深入的访谈和观察来理解社会行为的意义和背后的动因,而另一些研究者更倾向于定量研究,通过统计分析和大样本调查得出普遍规律和趋势。

学术争鸣的分析在社会学领域,学术争鸣是常见的现象。

学者们对于研究对象、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观点。

这些争论推动了社会学研究的发展,使得学术界保持了活力和创新性。

以下几个常见的学术争鸣将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首先,结构功能主义和符号互动主义的争鸣。

结构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结构和社会功能的相互关系,认为社会结构和制度对个人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网络分析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是一种应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来研究人际关系和群体互动的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网络分析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社会网络分析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发展现状,并展望未来的趋势。

1. 社会网络分析的发展现状社会网络分析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心理学研究。

通过分析人与人之间互动的模式和结构,社会网络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理解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网络分析得到了极大的推进。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社会网络分析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在社交网络中,研究者通过分析用户之间的连接模式和信息传播路径,揭示了社交媒体的结构和运作机制。

在组织网络中,社会网络分析被应用于揭示组织内部的信息流动和决策路径,为组织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此外,社会网络分析还在流行病学、经济学、教育学和政治学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社会网络分析的未来趋势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社会网络分析将继续发展,未来的趋势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望。

首先,社会网络数据的增长和多样化将推动社会网络分析的发展。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大数据技术的成熟,人们在社交媒体平台和在线社区中产生的数据呈指数增长。

这些数据包含了丰富的社会关系和行为信息,为社会网络分析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材料。

其次,社会网络分析将与其他分析方法相结合,形成跨学科的研究新领域。

随着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社会网络分析可以与这些技术相结合,通过对社会网络数据的模式和规律进行预测和建模。

这将使得社会网络分析能够更好地解释人类行为和社会变化的动力。

第三,社会网络分析将关注网络中的权力和影响力。

社会网络中的权力和影响力对社会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

未来的研究将更加关注权力结构和信息传播中的潜在影响因素,以更好地理解社交媒体和组织中的信息传播和社会影响机制。

最后,随着社会网络数据的增长和隐私问题的引发,社会网络分析将面临伦理和法律挑战。

近年来国内社会网络理论的应用成果综述

近年来国内社会网络理论的应用成果综述

近年来国内社会网络理论的应用成果综述【摘要】本文旨在对近年来国内社会网络理论的应用成果进行综述。

在将介绍国内社会网络理论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在将详细讨论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研究方法、社会网络在舆情分析、市场营销和社交媒体中的应用,以及社会网络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在将展望国内社会网络理论的应用前景,并总结国内社会网络理论的应用成果。

通过本文的综述,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国内社会网络理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社会网络理论,国内,应用成果,研究方法,舆情分析,市场营销,社交媒体,政府决策,前景展望,总结。

1. 引言1.1 近年来国内社会网络理论的应用成果综述近年来,国内社会网络理论的应用成果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网络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利用社会网络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

从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研究方法到社会网络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国内学者们在这一领域做出了许多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

社会网络理论在舆情分析中的应用成果丰富多彩,可以帮助舆情分析人员更好地了解信息传播的路径和影响力,从而提高舆情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在市场营销领域,社会网络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通过分析消费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可以更精准地进行定向广告投放和产品推广。

在社交媒体中,社会网络的应用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个性化和贴近用户需求的服务和体验。

社会网络对政府决策的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社会网络理论更好地了解民意和舆论,从而更加科学地制定政策和措施。

近年来国内社会网络理论的应用成果丰硕,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未来,随着社会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社会网络理论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应用价值,为社会各界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

2. 正文2.1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研究方法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研究方法是近年来国内社会网络研究领域的重要部分。

在社会网络理论的指导下,研究者们运用各种方法对社会网络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国内外老年人社会支持与社会网络研究综述

国内外老年人社会支持与社会网络研究综述

● 环球经济
国 内 夕 卜 老 年 人 社 会 支 持 与 社 会 网 络 研 究 综 述
●董 晓英
理 的分散程度等等 。 不 同的社会 网络有不 同的社会结构特点。 同 时在研究社会支持时也必须考虑到社会 网络的动态特点即人们 在社会 网络 中进行互动时 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因此对人的感情 的质性研究尤为重要 。如果社会网络中成员之间的互动是负面 的或被动的 , 那么对社会网络的量化研究就没有 意义 。 三、 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的特点
( 一) 规 模
老年人社会支持研 究综述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 了快速老龄 化时期 , 据统计 : 2 0 1 2年我国 6 0岁及 以上老年人 口为 1 . 9 4亿 , 老龄 化水 平为 1 4 . 3 %( 陈丽平 , 2 0 1 3 ) 。据联合 国预测 , 1 9 9 0 - - - 2 0 2 0年世界 老龄人 口平均年增长 速度为 2 . 5 %, 我 国近 十年来 老龄化速度为 3 . 4 %, 也快 于世 界人 口老龄化速度 ( 刘颂, 2 0 1 2 ) 。但是与欧美发达 国家不 同, 中国作 为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 不仅老龄化 的速度快 , 而且呈现 出“ 未富先老” 的特征 。 为应对人 口老龄化问题 , 中国政
《 经济师 ̄ 2 0 1 6 年第 1 2 期
摘 要: 老年人的社会 支持与社会 网 络 系统与他们 的健 康 、 养老状 况、 养老方 式及死 亡率等都有 方 面 的研 究作 了进 一 步 的 比较 与 论述 。研 究发 现 : 目前 定 量 研 究是 老 年 人 社 会 支持 与 网络 的 主 要 研 究 方法 , 对社会 支持进一步的质性研 究相对 较 少。事 实上在社会 支持 系统的研 究中, 涉及人类 情感部分 的分 析才真正 需要 充 分考虑 , 如果在社会 网络 、 社会 支持 中人们的互动是 负面的或社 会支持的接 受者认为价值不大 , 那么所谓 的社会 网络的规模 、 社 会 交往的频率的量化研 究就没有什 么价值 。 关键词 : 老年人 社会 支持 社会 网络 概 念界 定 特点 中图分类号: F 8 4 0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 — 4 9 1 4 ( 2 0 1 6 ) 1 2 — 0 7 5 — 0 3

社会网络分析(SNA)的简要文献综述

社会网络分析(SNA)的简要文献综述

*********大学题目:社会网络分析(SNA)的简要综述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目录1 社会网络分析(SNA)介绍.................................................................................... - 1 -1.1 社会网络的定义 ................................................................................................ - 1 -1。

2 社会网络分析的内容 ..................................................................................... - 2 - 1。

2.1 社会网络分析的参数概念 ................................................................... - 2 - 1。

2.2 社会网络分析所涉及的方面 ............................................................... - 3 - 2 社会网络分析在各学科中的应用.............................................................................. - 4 -2.1 SNA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 - 4 -2.1.1 国际关系中的社会网络 .......................................................................... - 4 -2。

社会网络文献综述

社会网络文献综述

中国居民社会网络资本测量摘要:长期以来,“朋友网”和“重要问题讨论网”在美国学者的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欧洲学者却较为关注“交流网”、“互助网”和“支持网”的测量。

而如何在社会学本土化的语境下测量符合中国实际与特点的社会网络,成为中国社会学界关注的一大重要问题。

不同的学者对如何回应这个问题,分别做出了自己的解答,例如“拜年网”、“宴请网”、“红白喜事网”。

关键词:拜年网;宴请网;红白喜事网;社会网络资本在社会学的研究中,有两种结构观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既地位结构观和网络结构观。

地位结构观是指以先赋属性对人进行分类,并按个人所属的类型解释其社会行为的传统结构观。

与此相对网络结构观则着重研究的是社会网络的模式与结构,同时关注这种关系网络如何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

(胡荣,2013)在网络结构观视角下的研究中,社会网络资本的测量变的十分重要,本文便致力于探讨中国近些年测量居民社会网络资本测量的指标体系与具体方法。

一、社会网络资本的定义社会网络资本这个概念的出现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是从资本进一步到社会资本,再从社会资本演化到社会网络资本的过程。

资本是指在行动中可以获得回报的资源,根据个人与资本之间的不同关系可以将资本分为个人资本和社会资本。

(王卫东,2003)古典资本理论所指的几乎全部是个人资本,马克思所说的资本包括劳动力、土地、资金、设备等生产资料,为资本家所有,通过生产与交换,在市场上实现剩余价值,或者说获取回报。

同时能够获取回报的资源还包括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指的是人们从各种社会联系摄取资源的能力,包括人们与正式和非正式组织的成员关系,以及人们的社会网络关系。

(Coleman,1988; Putnam, 1995;portes,1998)社会网络资本比社会资本的概念外延小。

社会网络资本是指嵌入与社会网络中的资源。

(边燕杰,2003)但是由于社会网络资本具有更大的异质性,而且个人在建构社会网络的过程中具有更大的主体性,所以目前大多数研究都从社会网络角度探讨社会资本,即以社会网络资本来指称全部社会资本。

网络技术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理论基础

网络技术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理论基础

网络技术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理论基础一、网络技术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国际中的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如火如荼,国内也毫不逊色,从计算机引入到教学至今已有二十多年,这段时间里,我国政府在这方面给予了大量的支持,投入了大量的经费用于信息工程建设,现在大部分中小学都会上网,方便了教师和学生及时通过网络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料。

网络技术的引用不仅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从另一方面也间接促进了教师和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的水平,提高了他们的科学信息素养。

网络化教学工程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分几个阶段来实施,从东部地区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过渡,争取使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都能上网,实在无法实现上网的地区要给他们配备相关的教学媒体设施。

从工程实施到现在,这项工程给我国的教育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希望此项工程能够不断改进,为以后的教育行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网络技术在国外的发展应用已经有历史了,尤其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更是发展迅猛,将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受到各国教育工作者的青睐。

一直以来西方国家都很重视网络技术的发展应用,并且将网络技术应用教学中,引起了教育工作者们的广泛关注。

如美国政府在实施网络教学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全国范围内建起了信息高速公路,为全国大部分的中小学校建立了网络课堂,除了硬件方面投入,在软件方面也是高度重视,相继开发了三十多门信息化网络课程,从计划实施以来,美国大部分中小学都拥有了网络教室,并且网络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到今天为止,美国仍在不断地完善网络教学系统,希望它能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查阅了相关资料之后,笔者对这项技术的应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仅世界上各国都将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而且从政策和经济上给予了支持,将此项技术不断完善。

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行业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然,今天的技术与那个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概况来说主要有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进程:一是初级的辅助教学阶段,这一进程大致从20世纪60年代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网络行为研究现状一个文献综述

网络行为研究现状一个文献综述

网络行为研究现状一个文献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行为也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网络行为研究,作为探究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模式、心理特征和社会影响的重要领域,近年来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多个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系统梳理网络行为研究的现状,以期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本文首先对网络行为研究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明确网络行为的内涵和外延。

接着,从网络行为研究的理论框架、方法论、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成果等方面展开综述,重点分析当前研究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同时,本文还将关注网络行为研究在不同领域(如心理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的应用情况,探讨其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在综述过程中,本文将注重文献的质量和代表性,力求全面反映网络行为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前沿动态。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的异同点,本文试图揭示网络行为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

本文将对现有研究进行评价和展望,提出未来研究的建议和方向。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梳理和分析网络行为研究的现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也期望能够推动网络行为研究的深入发展,为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网络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网络行为研究作为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其理论基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等。

这些学科的理论为网络行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视角和工具,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网络行为背后的动机、过程和影响。

心理学理论在网络行为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认知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个体如何处理、存储和回忆网络信息的框架。

社会心理学则帮助我们理解网络行为中的社会影响,如群体压力、从众行为等。

动机理论也可以用来解释个体为何选择某种网络行为,如寻求信息、娱乐或社交等。

社会学理论同样对网络行为研究有着重要影响。

社会关系网络的相关理论综述-经济社会学论文-社会学论文

社会关系网络的相关理论综述-经济社会学论文-社会学论文

社会关系网络的相关理论综述-经济社会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社会关系、网络及社会关系网络的内涵关于社会关系的理论,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理解。

但对社会关系作出透彻深刻的分析,应是马克思莫属。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①即是说,无数个体的人组成了人类社会,是形成社会关系的细胞和源泉。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也与共同处于一个自然环境中的其他人或其他群体和组织逐渐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

不同个体的人组成了人类社会,个体的人在各种社会生活(包括经济、、法律等范畴)中与人类社会建立的关系即为社会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个体的人是广义的个体的人,即是说个体的人既可以指单个内在生命物质本体与特定的大脑意识本体构成整体的自然人②,也可以指单一的进行各种社会活动(包括经济、、法律等范畴)的主体,如企业,政府、组织、机构以及党派等。

社会关系有很多类型。

马克思、恩格斯将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看作社会关系的两种基本类型。

人们在生产活动及其他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不依人们的意识和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联系称为物质关系;而通过人们的意识形成的关系为思想关系,它反映了物质关系。

而社会学认为社会关系的类型是:(1)按关系领域划分,可以分为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及关系和法律关系。

(2)按关系主体划分,可以分为个人、群体、阶级、民族以及国家内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3)按关系矛盾的性质划分,可以分为对抗性关系和非对抗性关系。

(4)按关系建立的基础划分,可以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等等。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这一概念在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各种学科领域被频繁地界定和使用。

数学把网络定义为一种特定的加权图,物理学则认为网络是用数学中的图论来表达及研究的并从某种相同类型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模型。

《关于“网络互动”的国内外文献综述2600字》

《关于“网络互动”的国内外文献综述2600字》

关于“网络互动”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网络互动提高了人们交流的密度和频率,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

热门舆论活动涉及公平和正义等关键社会因素。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网络互动的传播方式、驱动力和社会价值,梳理网络互动的传播规律,服务于社会治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国内外学者针对网络互动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一、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针对网络互动的研究较早,其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

Li和Wei (2017)认为网络互动在报纸上产生舆论、巩固社会共识、动员社会治理和倡导公共利益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网络圈层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新的技术形态,是现代社会文化现实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交网络、大数据和智能技术的推动下,它的影响力正在增加。

Zhou和Fang(2013)认为网络社会作为一种新型社会形态,其变迁的核心是信息处理技术带来人们彼此之间的交往方式的变化。

基于用户关系节点的网络互动互动底层传播模式是网络互动的焦点,也是个人参与社交资源游戏的中介。

互动底层传播模式拓展了构建公共议题、产生舆论的时间和空间。

一些学者敏锐地观察了网络互动的传播生态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相关结果为该主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视角。

Ke(2007)认为网络互动作为个人控制的实时直播媒体,可以随时干预信息生产和传播系统,这不仅解决了相关人的传统理论,也改变了舆论监督的框架。

它不仅提高了信息流通的频率,也改变了社会交往的方式。

当然,网络互动用户已经形成了一个基于关系的移动三维社交网络,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大众媒体的传播模式。

Shire和其他人(2018)认为沟通共享机制提高了沟通节点之间的关系粘性,有助于凝聚社会共识,讨论、问题和其他词语激活了沟通节点之间的紧张关系。

价值同步是价值差异的产物,共同构成了社会交往的动力。

网络互动嵌入了社会传播系统,形成了一种新的信息方式,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方向产生了严重影响。

Shin和其他人(2014)认为网络亚文化带层作为一个“新部落”,在流场、纯社会互动和共同情感三个方面表现出显著特征。

国内外网络社会学研究综述

国内外网络社会学研究综述

国内外网络社会学研究综述郑永强 2009-02-19 14:10:57计算机网络作为20世纪人类最为重要的发明,不仅在技术领域引起了一系列的革新,而且直接导致了人类互动过程、思维方式、生活形态乃至的社会结构的重新建构。

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成为以技术为发端的社会变革的前沿领域,作为以社会结构与运行状态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社会学,对于网络技术对传统社会的深刻影响有必要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把握和分析,而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来审视变革中的社会的运作机理、特点与结构关系,并在一个广泛的交互作用的背景中对其加以分析,做出科学的描述、解释和预测,更是社会学的历史使命。

由是,网络社会学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通过对近期国内外网络社会学研究成果的回顾,进一步明确网络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确立网络社会学的独有视角和发现社会学方法在网络社会学研究上的创新与突破,最终从网络社会学与传统社会学的交互中找寻网络社会学发展的清晰路径。

一、网络社会及其存在与发展(一)网络作为网络社会的物理介质和现实基础麦克卢汉(Mcluhan)曾经说过:“媒介即信息”。

他揭示了技术媒介作为人类的延伸是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基础性物质架构。

人类历史上每次关键性技术的突破,一种新技术架构的形塑,通常都会导致人类的生活方式甚至基本社会结构的转型,从而开拓新的生存空间,形成新的生活经验。

如今,互联网就是一项这样具有革命性的技术。

国际互联网(因特网)是一个以贯通全球的计算机网络、由众多的自主计算机和数以万计的服务器、网站和数据库等为要素所组成的信息采集、贮存的传输系统。

网络技术就是支持和维系网络运行的相关技术,是主要由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技术集合体,构成了维系网络社会存在和运行的物质基础。

从目前网络技术的现状及可以预见的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情况来看,网络技术主要包括数字通信技术、数据压缩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数据组织技术这四大核心技术。

数字通信技术是将各种信息都被转换为数字的形式,高速传送到目的地,然后再还原为原来的形式。

社会网络分析(SNA)的简要文献综述

社会网络分析(SNA)的简要文献综述

社会网络分析(SNA)的简要文献综述社会网络分析(SNA)是一种研究社交关系的方法,结合网络理论和社会学的概念,来研究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

SNA专注于社会关系的连接和流动,透过数学模型的应用,帮助研究者理解组织和社会关系的模式并预测这些模式的变化。

下面我们将看看相关的文献。

社会网络分析的回溯与发展:社会网络分析起源于20世纪中叶。

在社交心理学方面,Jacob L. Moreno因其创新地使用图形化方法来研究团体互动而被认为是SNA的创始人。

另一方面,约翰·巴特利特和哈罗德·加芬斯·怀特开创了SNA的基础研究方向,康利和罗杰斯等学者则成为了SNA的代表人物。

当SNA最初出现时,它还没有像现在这样的计算机科学技术来支持。

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大型计算机的出现,研究者开始从数据和方法的角度来分析网络。

到了80年代,更多的统计工具和算法被引入,绘制社交网络图和网络图的方式也变得更精细。

近年来,SNA的方法和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包括社交咨询、企业分析、健康和医疗等方面。

社会网络分析的实际应用:社交咨询:许多社交应用程序(如Twitter,Facebook,Instagram)使用了SNA,帮助用户探索与自己相关的人、地点和话题。

例如,Gomez-Rodriguez等人的研究发现,Twitter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取决于用户的邻居数量和他们的连接质量。

此外,科学家们还使用SNA来鉴定影响健康行为的社交影响因素。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SNA不仅在社交领域有应用,在健康和医疗方面也可以通过社交儒询来发挥其作用。

企业分析:SNA被广泛用于商业领域的组织结构分析。

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其内部关系和流程,分享知识和信息,从而提高生产力。

例如,Paolo和Nardella的研究发现,使用SNA技术,可以为某一工厂的流程优化提供一种替代方法,而这个变革可以减少延误和错误,并促进生产力提高。

研究社交网络的挑战:研究社交网络面临的挑战包括数据采集,数据质量,以及研究者所使用的算法和模型。

论文文献综述社会学领域的研究趋势和热点问题

论文文献综述社会学领域的研究趋势和热点问题

论文文献综述社会学领域的研究趋势和热点问题在社会学领域,论文文献综述是一种重要的学术研究方法,通过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当前研究的发展动向、热点问题和未来趋势。

本文将就社会学领域的研究趋势和热点问题展开综述,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

一、社会学领域的研究趋势1. 数字化社会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社会已经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研究者们开始关注数字化对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影响,探讨数字化时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模式、信息传播方式以及社会变革的路径。

数字化社会的崛起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社会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2. 全球化与跨国研究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显著特征,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跨国研究成为社会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

研究者们关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经济联系、政治互动以及社会问题的跨国性质,探讨全球化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的影响,寻求跨国合作与交流的新模式。

3. 社会不平等与社会正义社会不平等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而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城乡差距、教育资源分配等问题的凸显,社会不平等问题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研究者们致力于探讨社会不平等的根源、表现形式以及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影响,提出促进社会正义与公平的政策建议和社会改革方案。

4. 社会变革与社会风险社会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而社会风险则伴随着社会变革而来。

研究者们关注社会变革对个体和群体生活的影响,探讨社会风险的产生机制、扩散路径以及风险管理的有效策略。

在社会变革与社会风险的交织中,社会学研究展现出了新的深度和广度。

二、社会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1. 社会网络与社交媒体社会网络和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研究者们关注社交媒体对社会关系、社会互动和信息传播的影响,探讨社会网络的形成机制、演化规律以及网络结构对个体行为的塑造作用,致力于揭示数字化时代社会网络的新特征和新趋势。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在多个领域的研究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科技领域,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领域,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方向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生物医学领域,基因编辑、细胞治疗等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突破,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社会科学领域,国内学者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例如,在经济学领域,关于中国经济转型、金融市场改革等问题的研究成果为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政治学领域,关于国家治理、国际关系等问题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在文献方面,国内学者在各个领域都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和专著。

这些文献不仅展示了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也推动了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

同时,国内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期刊和出版社,为学术成果的传播和推广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二、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各个领域的研究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在科技领域,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的研究依然处于领先地位。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领域,一些国际知名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在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在生物医学领域,基因编辑、细胞治疗等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在社会科学领域,国外学者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例如,在经济学领域,关于全球化、金融市场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对国际经济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政治学领域,关于国际关系、民主制度等问题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在文献方面,国外学者也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和专著。

这些文献不仅展示了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也推动了国际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

同时,一些国际知名的学术期刊和出版社也为学术成果的传播和推广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三、发展趋势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跨学科研究将成为主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学科交叉融合的加深,跨学科研究将成为解决复杂问题的重要手段。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模板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模板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模板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研究成为了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生物学到社会学,从物理学到经济学,研究已经成为了许多领域不可或缺的工具。

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也在持续不断地涌现,为我们认识和解决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帮助读者掌握当前研究的前沿动态和主要成果。

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1. 研究领域
我们将介绍当前国内外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等。

我们将概述每个领域的研究方向和重点,以及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2. 研究方法
我们将介绍当前国内外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实验研究、调查研究、模拟研究、理论研究等等。

我们将概述每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劣势,以及当前主要的研究应用和进展。

3. 研究成果
我们将介绍当前国内外主要的研究成果,包括但不限于科技成果、理论成果、应用成果等等。

我们将概述每个成果的背景、意义、贡献和局限,以及当前主要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综述,读者可以了解到当前国内外主要研究领域、方法和成果的情况,从而更好地认识和应用研究成果,推动研究的发展和应用。

社会学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社会学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社会学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生活、社会组织、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学科,其研究范围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社会学研究也在不断深化和拓展。

本文将对社会学研究的一些进展进行文献综述,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社会学研究最新动态的视角。

一、社会学研究的主要方向社会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研究方向涵盖了众多领域,如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社会心理、社会文化等。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社会学研究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其中,数字社会学、环境社会学、跨国社会学等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领域。

数字社会学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网络调查等方法,揭示了数字化时代社会关系的新特点;环境社会学关注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跨国社会学则关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冲突。

这些新兴领域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推动了社会学理论的不断创新和完善。

二、数字社会学的发展数字社会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新兴领域,其研究对象主要是数字化时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规律。

在数字社会学领域,研究者通过分析社交网络数据、互联网使用行为、在线社区互动等方式,揭示了数字化时代人们的社会行为特征和社会关系模式。

例如,研究者通过分析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信息传播路径,揭示了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规律和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在线社区的互动数据,研究者发现了虚拟社区中的社会关系网络结构和信息传递方式。

数字社会学的发展不仅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也为社会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三、环境社会学的研究进展环境社会学是研究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领域,其研究内容涵盖了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

在环境社会学领域,研究者通过调查实证和理论分析,揭示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社会后果。

例如,研究者通过对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进行分析,提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政策建议;通过对气候变化和全球环境治理进行研究,为国际社会合作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社会网络理论的研究综述3篇

社会网络理论的研究综述3篇

社会网络理论的研究综述第一篇:社会网络理论的概述社会网络理论旨在研究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及其影响。

社会网络理论对社会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信息科学等学科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社会网络可以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实际联系,也可以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潜在联系。

它可以以个人、团队、组织或群体为单位进行研究,同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对网络进行分析。

社会网络理论可以从结构角度分析网络的组成、连接、层次结构、强度和关系,也可以从动态角度分析网络的演化、发展和变化。

社会网络理论认为,人际关系可以影响人们的行为和观念,而人们之间的关系又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某种网络结构之中。

因此,研究网络结构和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和社会变化的本质,对于解决社会问题和推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社会网络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网络模型,如小世界网络、无标度网络、层级网络等。

不同类型的网络模型对应不同的社会现象,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的特点和规律。

总之,社会网络理论作为当代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已经成为理解社会行为和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

未来,更多的精力将会投入到社会网络结构的分析、社会影响力的研究和社会工程的实践中,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改善社会现象。

第二篇:社会网络理论的应用领域社会网络理论不仅在学术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实践。

以下是社会网络理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介绍:1. 社会学:社会网络理论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可以深入了解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变迁。

社会网络理论被用于研究家庭、组织、职业等领域的社会结构和关系,以及人际关系对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影响。

2. 组织行为学:社会网络理论在组织行为学中应用广泛。

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可以深入了解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

社会网络理论还可以用于组织结构的设计、组织变革和领导力的发掘。

近年来国内社会网络理论的应用成果综述

近年来国内社会网络理论的应用成果综述

近年来国内社会网络理论的应用成果综述摘要近年来,中国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应用层面来看,主要为社会网络模型和统计的技术被应用到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和一些其他领域。

在实际利用中,社会网络理论被主要应用于政务及社会资源配置、企业发展战略、知识管理和用户服务等方面。

本文基于上述四个方面,综合阐述了近年来社会网络理论的应用成果。

关键词社会网络理论;应用成果;知识管理;用户服务0 引言近年来,中国社会网络领域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从研究的方法来看,主要包括定量和定性两方面。

在定量研究中,主要的测量工具是提名法和定位法。

从研究的领域来看,包括社会地位获得、社会支持、阶级阶层与职业流动等。

从研究特征来看,主要有: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的理论模型和统计技术被应用到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

根据学者关于近十年我国社会网络研究热点的分析,我国对社会网络的研究主要偏向于应用层面,其中重点包括了知识管理、竟争情报等复杂的网络方面。

随着研究的逐层深入,社会网络方法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增多,程度加深。

纵览过去关于社会网络的研究,近年来社会网络理论的应用成果主要包括如下方面:政务及社会资源配置、竞争情报、知识管理和用户服务方面,以上述领域为代表的社会网络研究,逐渐体现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1 政务及社会资源配置领域的应用社会网络在政务及社会资源配置方面,在2000年前后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其中,对就业问题的研究成为了当时社会网络的研究热点。

例如1997年边燕杰的作品《找回强关系》开创了运用社会网络视角研究中国地位的先河;边燕杰、张文宏于1999年对城市劳动力的研究,证明了强关系假设和体制洞假设;王汉生、陈智霞在1998年对于下岗职工利用社会资源实验再就业的研究,证明了关系网络是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一条主要途径[8]。

与之相对应的社会资本的研究,也产生了多样的研究成果。

而近年来政务及社会资源配置领域的研究,仍然包括职业配置和市场资源配置,除此之外,则主要集中在微博社会网络的结构分析上。

国内外在线社会网络研究综述

国内外在线社会网络研究综述

国内外在线社会网络研究综述
刘晶;李永先;薛伟莲
【期刊名称】《农业网络信息》
【年(卷),期】2011(000)003
【摘要】在线社会网络(Online Social Network)是Web2.0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介绍在线社会网络的特点的基础上,从应用角度分析了在线社会网络各种表现形式及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在线社会网络进一步研究方向.
【总页数】4页(P66-68,86)
【作者】刘晶;李永先;薛伟莲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大连116029;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大连116029;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大连116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3
【相关文献】
1.在线社会网络的网络结构和信息传播研究综述 [J], XU Gang;JIN Hai-he;LIU Jing
2.国内外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综述 [J], 段诗瑶
3.基于Cite Space的国内外环境规制研究综述与未来展望 [J], 白玉;王耀东;徐素波
4.国内外服务消费互动行为研究综述 [J], 袁懿琳;张言庆;滕柯
5.国内外赛事风险研究综述:基于CiteSpace的对比 [J], 王意澈;石勇;姚前;孙建新;李文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网络社会学研究综述郑永强 2009-02-19 14:10:57计算机网络作为20世纪人类最为重要的发明,不仅在技术领域引起了一系列的革新,而且直接导致了人类互动过程、思维方式、生活形态乃至的社会结构的重新建构。

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成为以技术为发端的社会变革的前沿领域,作为以社会结构与运行状态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社会学,对于网络技术对传统社会的深刻影响有必要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把握和分析,而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来审视变革中的社会的运作机理、特点与结构关系,并在一个广泛的交互作用的背景中对其加以分析,做出科学的描述、解释和预测,更是社会学的历史使命。

由是,网络社会学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通过对近期国内外网络社会学研究成果的回顾,进一步明确网络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确立网络社会学的独有视角和发现社会学方法在网络社会学研究上的创新与突破,最终从网络社会学与传统社会学的交互中找寻网络社会学发展的清晰路径。

一、网络社会及其存在与发展(一)网络作为网络社会的物理介质和现实基础麦克卢汉(Mcluhan)曾经说过:“媒介即信息”。

他揭示了技术媒介作为人类的延伸是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基础性物质架构。

人类历史上每次关键性技术的突破,一种新技术架构的形塑,通常都会导致人类的生活方式甚至基本社会结构的转型,从而开拓新的生存空间,形成新的生活经验。

如今,互联网就是一项这样具有革命性的技术。

国际互联网(因特网)是一个以贯通全球的计算机网络、由众多的自主计算机和数以万计的服务器、网站和数据库等为要素所组成的信息采集、贮存的传输系统。

网络技术就是支持和维系网络运行的相关技术,是主要由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技术集合体,构成了维系网络社会存在和运行的物质基础。

从目前网络技术的现状及可以预见的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情况来看,网络技术主要包括数字通信技术、数据压缩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数据组织技术这四大核心技术。

数字通信技术是将各种信息都被转换为数字的形式,高速传送到目的地,然后再还原为原来的形式。

多媒体技术则是在计算机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将数字、文字、图形、声音和图像等信息载体进行集成组合的一种信息处理技术;目前多媒体技术正在实现气味和动感的储存、传输的再现,以调动人的全部感观虚拟现实。

数据组织技术的目的是让网上信息可以检索的易于检索。

物理上,计算机网络具有以下这样一些基本的特征:数字化。

数字化是将各种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则用数字“0”和“1”的组合进行记录,网络上所有的信息都经过了数字化处理。

据估算,目前人类新生产的信息在部是数字化的信息,“原子”形态的信息正在以一个越来越快的速度数字化,有人估计数字化信息的总量已经超过非数字化信息的总量。

大容量。

网络不仅可以大量存储各种各样的文本信息,而且还可以存储大量的图形、图像、声音、软件等各种类型的信息。

由于不同的个人、组织、企业、政府部门以及各行各业的各种信息均能够存储在网络上,使得网络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容量巨大的信息数据库。

开放性。

因特网不限制任何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的接入,通过遵守共同的协议,任何网络和计算机都可以方便地成为因特网大家庭的一员,跨越现实社会的地区和国家疆界进行信息传输与获取。

智能化。

智能化使得网络易于使用,可以为更多的网络互动者提供上网的方便,众多的网络互动者不断地对网络智能化提出新的要求,推动着网络技术的更进一步智能化。

在网络技术的支撑之下,“通过寻找信号中的结构和信号产生的方式,我们已经穿过了比特的表面而进入到它的内部,发现了图像、声音或文本的基本构件。

这是数字化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实之一。

”网络技术的作用在于形成了一个全球范围的、多媒体的信息传输、接收和处理系统,使人类的信息交流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方便程度。

不仅提高了人们对于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而且也构成了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成为推动网络社会运动的基本要素(戚攻2003)。

(二)网络社会的基本特征著名的网络社会学家卡斯特尔(ManuelCastles)认为,互联网的崛起,作为一件具有社会学意义的事件,正在逐步转化为当今人类生活的社会图景。

在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网络革命中,传统的社会概念受到了挑战。

他指出,在网络社会中“信息”和“知识”首次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

社会的个体间、个体与组织间、组织间,透过网络沟通而更加频繁的互动起来,从而形成已初具雏形的网络化社会(NetworkSociety)。

进而卡斯特尔用“流动空间(spaceofflows)”这一概念具体阐释了网络社会空间在结构上的变化,通过这一概念解读网络社会基于信息和技术的职业重组和分工,以及由此凸现的文化冲突现象成为卡斯特尔网络社会观的主体内容。

叶启政认为:“网络化社会的特性是:繁复绵密的互动与变动,其所激烈竞争的资源是资讯、知识和科技文化;而启生产中心则为资讯事业与文化媒体事业。

更重要的是:网络化社会的进步原动力来自全体网民参与知识的创新和积累(叶启政2002)。

”韩克庆对数字技术发展导致的人类社会重构的特征进行了如下概括:1.国家逐步让位于电子社区。

在数字化世界里,距离的意义越来越小,电子社区形成并将在未来社会中逐步取代国家的界限,当今意义上的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不过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社会结构将被网络重组,“社区”的概念将超越地理区位,不再限于邻里关系,人们在电子空间里通过精神交往形成具有共同归属感的新的联合体。

2.社会控制的紊乱与重组。

这种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字化革命无疑将引起一场巨大的产业革命和社会革命,改变人类传统的社会控制方式;二是未来社会中民族、种族或其他形式的政治团体和利益集团为维护自身利益而对数字技术的选择和驱动。

3.社会分层将重新界定。

在当今,通常用财富、威望和权力来划定社会分层,亦即经济标准、社会标准和政治标准三重标准。

在网络社会,这三重标准都将产生倾斜。

可以预见,比特时代的人类社会将出现新的等级划分。

“计算机通”和“计算机盲”之间将产生巨大的鸿沟。

年纪较大、生活较贫穷及没有接受更多教育的人在比特时代中可能寸步难行。

既拥有知识又掌握比特的人将生活在社会的上层。

而且,未来社会的等级制度将趋于简单化,传统的官僚体制被抛弃,而代之以日益开放的信息交换系统。

4.社会互动的内涵扩大。

社会互动是社会关系产生的基础。

在比特时代,社会互动被赋予新的内涵。

数字技术会改变大众传播媒介的本质。

人们可以主动地选择信息和娱乐,可以直接要求或含蓄地暗示某种信息。

大众传媒将被重新定义为发送和接收个人化信息和娱乐的系统。

符号系统网络化、大众传媒简单化、互动方式多样化、人际沟能间接化,成为网络社会人际互动的显著特征。

5.经济发展高速增长。

数字技术使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信息成为比原材料和能源更重要的战略资源。

人们可以通过电脑坐在洁净、安全、舒适的办公室或家里监督作业。

产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信息业将成为全球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全球经济一体化。

网络是新全球经济的核心,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将成为全球经济的主流,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把全球的金融、市场、商品、技术、劳动力、工业设备、服务、娱乐、生产等联为一体,产生了世界一体化经济。

产品生产实现了国际化,在不同的地区可以分别生产同一产品的不同部件,然后组装结合。

人们使用共同的国际标准,生产国际用户想要的产品,地方产品将慢慢消失(韩克庆1998)。

对于网络社会的特征,学术界还有一个重要的讨论就是关于虚拟与实在之间的界定和交互关系。

多数观点认为网络社会的具有虚拟性,但同时也是“真实”(anobjectivereality)的社会。

它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拓展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并提供了生存与发展方式的多样性选择。

这种观点认为,今天的人们,正逐渐把网络社会环境看作“是个人们相遇、交谈、做生意、发现事物、营造群体、传播语言……的地方,它的某些特征不同于真实的世界……”。

这里的所谓“不同”,在于网络社会提供的实践环境有别于现实社会的实践环境。

正如网络社会虽然为未成年人的早期社会化提供了难得的条件,即虚拟的实践环境为“交往”提供了法律与社会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容忍的“虚假”(匿名性与隐私权),但是,网络社会在化解未成年人参与社会互动与交往的风险、缩短其进入现实社会周期的“实践”过程中,并不能取代人们进入现实社会和接受现实实践的最终检验。

又如电子商务提供了消费者做出判断的虚拟实践环境和条件,但检验经验和判断的“再实践”过程,即实现消费的过程,只能在现实社会环境中去完成一样。

因此,在网络社会中形成的“经验的东西”,以及对“经”的求证过程——再实践过程,将回归到现实社会中。

“虚拟性”是网络社会最重要的特征。

从网络社会的存在看,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stretch),并“依存”于现实社会。

从现实社会的角度审视看,网络社会不是现实社会的“翻版”。

二、网络社会学的使命和任务作为社会学研究的新领域,确定其研究范围和对象的独特性是网络社会研究和网络社会学的基本任务,也是该学科作为社会学分支学科存在的首要使命。

谢泽明认为“网络社会学”是研究网络社会对现实社会重塑和再造的条件和网络社会自身运行机理以及人在两种互动环境中的关系与作用过程的综合性学科。

它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网络社会条件下的全球化与现代化;二是网络社会的社会组织与社会结构;三是网民群体和虚拟社区问题;第四个内容是网络文化研究;最后是网络社会的控制研究。

戚攻则从网络社会自身的特点出发,概括了网络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第一,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和差异;第二,网络社会对现实社会重塑与再造的条件和自身运行机理;第三,人与网络、网络与人的关系;第四,人在虚拟和现实两种互动环境中的关系与作用;第五,网络社会自身的特点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影响。

上述概括基本把握了当前网络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范围,虽然经典社会学理论从社会运行、社会发展与变迁、社会行为、社会组织、社会互动等等方面,揭示了社会学研究对象,并为认识网络社会研究对象提供了理论支持。

但是,由于网络社会自身的“虚拟”特性,经典社会学理论在其研究对象上还没有涉及过。

因而当我们面对一种全新的,具有虚拟特征的社会实在时,社会学研究对象就面临着新的丰富和发展的需要。

综合考察近年来社会学发展趋势,对互联网问题的研究自互联网技术诞生以来就未停止过,而所谓网络社会学的成形也可以说是这一过程的初级任务。

网络社会学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已经在西方学术界出现——Cybersociology,而在国内网络社会学一词似乎还属陌生。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初具规模,真正的网络社会学方兴未艾。

通过收集近期网络社会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当前国内外网络社会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问题上:1.网络社会的特征和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