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客家文化熟悉程度的调查报告
客家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社会实践项目层出不穷。
客家作为我国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民族,其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次社会实践旨在深入了解客家文化,传承客家精神,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实践背景与目的1. 实践背景客家,又称客家人,是我国一个具有独特历史、语言、风俗习惯的民族。
客家先民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迁徙,形成了遍布全国乃至海外各地的客家聚落。
客家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如客家山歌、客家围屋、客家饮食等。
2. 实践目的(1)深入了解客家文化,传承客家精神。
(2)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增强社会实践能力。
(3)为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三、实践过程1. 实践前期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客家文化的历史、特点及现状。
(2)制定实践计划,确定实践内容、时间和地点。
(3)联系实践单位,争取实践机会。
2. 实践实施(1)参观客家围屋围屋是客家民居的典型代表,具有浓郁的客家文化特色。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参观了广东梅州、福建龙岩等地的客家围屋,了解了围屋的建筑风格、历史渊源和客家人的生活习俗。
(2)采访客家居民通过采访客家居民,我们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状况、文化传承以及对于客家文化的认识。
他们纷纷表示,客家文化是他们的根,要传承好客家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客家。
(3)参与客家文化活动我们参加了客家山歌比赛、客家美食节等活动,亲身感受了客家文化的魅力。
在活动中,我们学习到了客家山歌的演唱技巧,品尝了客家美食,感受到了客家人民的热情好客。
(4)撰写实践报告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认真记录了所见所闻,撰写了实践报告,总结实践经验,为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出建议。
3. 实践总结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以下是我们的实践总结:(1)客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客家人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一、前言客家人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民族群体,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等南方地区。
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
为了深入了解客家人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特色,我们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和调研,对客家人的生产生活、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究。
二、实践内容1. 实地考察我们首先来到了广东省梅州市,这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
在当地的导游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客家围屋、土楼等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了解了客家人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
我们还参观了客家博物馆,了解了客家人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
2. 访谈调研在梅州市,我们采访了多位客家人,包括当地政府官员、学者、企业家和普通居民。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客家人在社会发展、文化传承、教育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还调研了当地的经济状况、社会稳定和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情况。
3. 社会实践活动在梅州市期间,我们还参与了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义务支教、扶贫帮困等。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亲身感受到了客家人的热情好客和乐于助人的精神。
三、实践成果1. 深入了解客家人的生产生活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调研,我们了解到客家人的生产生活具有以下特点:(1)以农业为主,兼营手工业和商业。
(2)居住环境独特,以围屋、土楼等为代表。
(3)重视家族观念和宗族组织。
(4)崇尚文化教育,重视子女的教育。
2. 了解客家人的文化传承客家人的文化传承具有以下特点:(1)客家方言:客家方言是客家人的重要标志,具有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
(2)客家音乐:客家音乐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如山歌、戏曲等。
(3)客家民俗:客家民俗丰富多彩,如舞龙、舞狮、庙会等。
(4)客家饮食:客家饮食具有独特的风味,如盐焗鸡、炖汤等。
3. 探讨客家人的社会发展客家人的社会发展具有以下特点:(1)经济逐渐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社会稳定,治安良好。
(3)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人才辈出。
(4)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
客家文化(5篇范文)
客家文化(5篇范文)第一篇:客家文化客家文化——广东博物馆调查报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中华汉民族文化分支的客家文化,则是其中不可缺少、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为了加深对客家文化的历史了解和实践探讨,我组成员于5月30日前往广东省博物馆进行参观。
总结发现客家文化不但具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其中的农耕文明、客家节日以及婚嫁习俗最具代表性了。
在博物馆的广东历史展厅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客家的农耕图展,“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生活写照在画面上展露无疑,展示了客家先民胼手胝足开垦梯田的业绩。
为了维持生计,客家先民在岭上依山建房,开山凿田。
由于山高坡陡,聪明的客家先民依狭窄的山势开垦小田,甚至在沟边坎下石隙之中,都会奋力开凿,从山脚开到山顶,不浪费寸土块石,让它们都变成田地,长出粮食。
这一块块、一排排、一垅垅梯田犹如横在天地间的一部厚重史诗,写满了一代代客家人的智慧和汗水,成为客家农耕文明的一道奇观。
大部分客家人居住在山区,经济以农业为要,主要农产品以水稻为主。
客家地区的水田,近山用溪水,靠河用河水,皆以水车灌水入田。
农家肥料,以家禽的粪便作为粪种,掺上石灰肥田。
稻谷成熟后,收割时,不雇工;约左邻右舍的妇女,到时她们自带镰刀来田里帮助割水稻。
这些“帮工”等她们各家收割水稻时,被人“帮”过工的妇女再“帮”人家的工。
这是客家人团 1结互助、平等相待的好传统的充分表现。
展厅的场馆中还展示了客家人所独特制作的农用工具。
有传统耕种时使用的犁、耙;传统灌溉时所用的脚踏水车;施肥时用于装载肥料的灰箩、粪桶;收割时使用的稻桶、打稻机、箩筐、镰刀;加工时所使用的风车、石磨等;还有在衣食住行方面上所用的斗笠、蓑衣等生活用具。
而其中的风车是杰出代表,使用风车清选粮食时,用饧箕装上稻谷或稻米倒入风车漏斗口中,再用手摇动风车,那些糠就会被吹走了,留下的就是实粒的谷子,碾出来的米粒也就会很饱满的了。
而饧箕是用篾条或竹条编制而成,做工精细,其用处很多,有一点类似量筒。
开展客家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专题调研报告
开展客家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专题调研报告专题调研报告:开展客家文化传承和发展目录一、前言二、调研目的和意义三、调研方法四、调研结果4.1 客家文化的基本概况4.1.1 客家文化的定义和特征4.1.2 客家文化的历史渊源4.1.3 客家文化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4.2 客家文化传承和发展现状4.2.1 客家文化传承与保护政策措施4.2.2 客家文化传承机构和团体的组织形式4.2.3 客家文化传承和发展面临的挑战4.3 典型案例分析4.3.1 江西三江口客家村的文化传承与发展4.3.2 广东梅县客家文化的创新与推广4.4 客家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对策建议五、结论六、参考文献一、前言客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地域和民族特点。
近年来,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和都市化进程的加快,客家文化在传承和发展方面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客家文化,本次调研将重点关注客家文化的基本概况、传承和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客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目的和意义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对客家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调查和研究客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现状,分析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探讨促进客家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该调研对于推动客家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多种方法,包括文献调研、实地考察和专家访谈等。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客家文化的历史渊源、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
同时,进行实地考察,走访客家村落、博物馆和艺术团体等,了解客家文化的实际传承和发展情况。
另外,还将与客家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进行专访,就客家文化传承和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
四、调研结果4.1 客家文化的基本概况4.1.1 客家文化的定义和特征客家文化是指由客家人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系统,包括语言、宗教、建筑、风俗、音乐、舞蹈、服饰和文学等方面的内容。
客家民俗调研报告
客家民俗调研报告1. 调研目的和背景本次调研的目的是深入了解客家民俗文化,并通过实地调研收集相关数据,以便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客家民俗。
客家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
本报告将通过调研结果,对客家民俗的特点、传统习俗和民间艺术进行介绍和总结,为相关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走访、采访和文献研究等。
我们选择了客家地区的代表性城市和乡村作为调研对象,与当地的居民进行交流,并观察他们的生活方式、建筑风格、传统习俗和民间艺术等。
此外,我们还查阅了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文献,以便更好地了解客家民俗的起源和发展。
3. 客家民俗特点客家民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3.1. 保守性客家民俗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相对保持了较为传统和保守的特点。
例如,在婚礼习俗方面,客家人通常秉持着严肃和庄重的态度,注重尊重和传统礼仪。
3.2. 集体性客家民俗强调集体意识和归属感。
在重大节日或庆典活动中,客家人常常会组织集体的庆祝仪式和活动,加强社区凝聚力和社会联系。
3.3. 劳动性客家人民风勤劳朴实,劳动性是客家民俗的重要特点之一。
在农耕社会时期,客家人以农耕和手工业为主要生产方式,劳动习俗和节日庆典都与农事活动息息相关。
4. 传统习俗客家民俗的传统习俗丰富多样,下面列举了几个代表性的例子:4.1. 婚礼习俗客家婚礼习俗具有独特的仪式和程序。
新郎要先送媒人,然后亲自前往新娘家拜访,进行过门的仪式。
在婚礼当天,还有丰富多样的仪式和娱乐活动,如拜堂、敬茶、宴请等。
4.2. 祭祀习俗客家人民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
每逢重大节日或祭祀活动,客家人会举行祭祀仪式,向祖先和神灵表达敬意和祈福。
祭祀活动中通常还伴随着歌舞和戏曲表演等民间艺术形式。
4.3. 传统节日客家地区有许多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如农历正月初一的迎春节、农历七月的鬼节、农历九月的重阳节等。
这些节日不仅是重要的传统习俗,同时也是人们交流、传承和欢庆的重要时刻。
龙南客家文化调研报告模板
龙南客家文化调研报告模板龙南客家文化调研报告模板: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龙南地区的客家文化现状,探索其对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保护和传承客家文化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访谈:我们深入客家村落、文化遗址等地,与当地居民、文化专家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他们对客家文化的认识和态度。
2. 调查问卷:我们设计了一份针对龙南居民的调查问卷,通过统计分析收集的数据,了解当地民众对客家文化的知晓程度和传承意愿。
3. 文献资料收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客家文化的历史背景、特点和影响。
三、调研结果1. 当地居民对客家文化的认知程度较低,普遍认为客家文化只是一种地方表演艺术,对其深层次的内涵和价值缺乏了解。
2. 龙南地区的客家文化遗址较多,包括客家宗祠、土楼等,这些传统建筑和文化符号已成为当地人民的骄傲和自豪。
3. 相比于其他地区,龙南的客家文化传承相对薄弱,很多年轻人对客家文化兴趣不高,缺乏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4. 客家文化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四、调研建议1. 提高客家文化的宣传力度,组织相关的文化活动和展览,增加龙南居民对客家文化的认知程度。
2. 加强客家文化教育,开设相关课程和培训,提高年轻人对客家文化的兴趣,激发他们参与传承的热情。
3.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大对客家文化遗址的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环境,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客家文化。
4. 建立客家文化研究机构,加强对客家文化的深入研究和传承工作。
五、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龙南地区的客家文化在面临传承困境的同时,也对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我们提出了一些相关的调研建议,希望能为保护和传承客家文化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客家文化调研报告作文素材
客家文化调研报告作文素材客家文化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客家文化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客家文化的传承发展现状、文化特点以及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影响,为维护和传承客家文化做出贡献。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观察:参观客家村落、庙宇、祠堂等相关场所,了解建筑风格、布局以及文化内涵。
2. 问卷调查:设计并发放问卷,了解当地民众对客家文化的认同度、了解程度以及参与度。
3. 专访:选择几位当地积极参与客家文化传承工作的人员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的传承经验以及对客家文化的理解。
三、调研结果:1. 建筑特色:客家建筑一般采用砖木结构,主要以红砖和青砖为材料,屋顶多采用歇山顶或者抄手顶,具有独特的风格。
建筑的布局以四进院落为主,保持着传统祖辈文化的血脉。
2. 节日庆典:客家人重视传统节日的庆祝,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每年这些节日都会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如祭祀祖先、赛龙舟等。
3. 饮食文化:客家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慢”字特征明显,饺子、腌菜、烧腊等都是客家菜的代表。
客家人崇尚朴实、节俭的生活方式,讲究食材的原汁原味,以独特的调味品让菜肴口感更为鲜美。
4. 歌舞乐器:客家人喜欢唱歌、跳舞,传统的客家歌曲和舞蹈形式独具一格,如“迎春纳福”、“唢呐”等,丰富了客家文化的内涵。
5. 文化传承现状:调研结果显示,客家文化在当地仍然保存较为完整,但也面临着一些困境。
受到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一些年轻人对客家文化的了解和参与度较低。
而一些传统技艺和文化活动正逐渐消失,亟待加以保护和传承。
四、调研分析:客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特点,在当地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客家文化面临着许多挑战。
年轻一代对客家文化的认知度不高,传承工作较为困难。
因此,应加强客家文化的宣传,提高当地居民对客家文化的认同度,培养年轻人对客家文化的兴趣和参与度。
五、调研建议:1. 教育系统应将客家文化纳入课程,通过学校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学生对客家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度。
客家文化调研报告河源作文
客家文化调研报告河源作文河源市是广东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东江上游,是广东省最大的山地市之一。
河源市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而闻名,其中包括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
为了更好地了解河源市的客家文化,我进行了一次调研,并撰写了下面的报告。
1. 调研目的和方法1.1 目的了解河源市客家文化的历史渊源、特点和发展现状,探讨客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问题。
1.2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研。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河源市居民,实地调研包括参观客家文化村、博物馆等。
2. 调研结果2.1 历史渊源河源市作为客家人的聚居地,拥有悠久的客家文化历史。
据史料记载,早在唐朝时期,客家人就开始陆续迁徙至这里。
他们勤劳智慧,尊重传统,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
2.2 特点河源市客家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的特点。
它融合了客家人的生活方式、语言、饮食、建筑等方面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
客家人注重家族观念,重视传统习俗和礼仪,崇尚勤劳和节俭的生活态度。
2.3 发展现状河源市积极致力于客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市政府投资修复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客家文化建筑,如客家土楼、宗祠等。
同时,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客家文化活动,如客家展览、客家文化节等,推动客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3. 问题分析3.1 文化保护问题虽然河源市在客家文化保护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一些传统的客家习俗和技艺正逐渐消失,年轻一代对这些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
另一方面,旅游开发对客家文化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景区将客家文化商业化,导致文化传统的流失。
3.2 传承问题客家文化的传承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年轻一代更多关注经济利益,较少投入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中。
因此,如何引导年轻人重视客家文化,并使其能够从中获得认同感和自豪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4. 对策建议4.1 宣传教育加强对客家文化的宣传教育,提高市民对客家文化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关于人们对客家文化认知的调查报告
关于人们对客家文化认知的调查报告客家,是汉民族中的一个地缘性群体。
而客家文化是这个群体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为适应和改造生存条件而创造出来的全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
调查目的:如何才能实现客家文化、客家精神可持续地弘扬传承,通过调查知道人们对客家文化的了解有多深,这样才有利于进一步普及客家文化、持续弘扬传承客家精神调查情况:通过这次的问卷调查发现人们对客家人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欣赏只有少部分人不认同客家人,人们对客家人、客家精神、客家生活方式等等的认同度还是较高的。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50%的人认为客家人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具备客家血统会讲客家话。
有55.7%的人对客家人及客家文化形成的历史渊源有了解一点。
还有就是人们对客家文化的第一印象有52.2%的人认为是客家方言(客家话),20%的则认为是客家建筑(围龙屋、圆形土楼)。
人们通过了解客家文化的途径中,调查结果显示,30%通过作为客家人在客家环境中耳熏目染;25%通过亲朋好友介绍解说;17.7%通过网络或书籍;8%通过客家文化旅游等等。
从数据看,在客家环境中比较容易推广客家文化,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就是绝大部分人对客家人的知识也仅是略知一二,而且还不一定准确,更谈不上全面系统,这样就得不到客家文化知识的准确传播。
有的客家文化教育现状,有的由于对象有局限、有的由于没有专门的课程等原因,远远达不到有效的教育程度,中小学乡土教育正是如此。
长期以来,乡土教育一直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任务。
但是,由于应试评价主导教学,乡土教育课程基本形同虚设。
乡土教育课本身也要么缺乏整体的知识体系,要么缺乏统一的主题,要么实践活动没有连续性,其效果可想而知。
要对客家青年实施有效的客家文化教育,只有通过学校,以专门课程对客家青年实施客家文化教育,才是最佳办法。
正是由于客家文化是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的移民文化,所以它不仅具有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而且还具有作为移民这一特殊群体所具有的文化面貌。
关于客家根亲文化的考察报告
关于客家根亲文化的考察报告第一篇:关于客家根亲文化的考察报告关于客家根亲文化的考察报告为学习借鉴赣南、闽西客家根亲文化传承、保护、发展、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8月下旬,我市政协以马国亮主席为首的领导班子,带领机关各委室主任副主任一行共近20人对赣南赣县、南康区和闽西长汀县等客家根亲文化进行了实地考察,现将有关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一、他们的成功经验及主要做法和措施近几年来,赣南及长汀在客家根亲文化传承、保护、发展、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尝试,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道路,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定位精准赣州作为客家先民南迁第一站和最大集散地,客家先民于此留下了大量民俗风情、文物建筑等珍贵遗产,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处,至今仍保存了十数座客家文化内容较为完好的客家古村落。
因此,赣州在对外宣传上准确地将自己定位为“客家摇篮”,从迁徙历史、血缘根脉、乡风民俗、文化滋衍结构,凸显赣州“客家摇篮”的重要地位,是“摇篮”主题定位更加突出。
长汀,是闽、粤、赣三省的边陲要冲,客家人入闽第一站,汉代臵县,自盛唐到清末,长汀均为州、郡、路、府的治所,客家人入闽以来,沿着汀江两岸定居,故汀江流域各县市均为客家人聚居之地,汀江流域成为客家人的大本营。
由于客家人在此聚集人口较多,时长较长,自古便有八闽“客家首府”之称,一直延续至今。
(二)、重视历史文物古迹保护与文化挖掘赣州与长汀历史文物古迹众多,在保护与文化挖掘方面作了很多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建设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一是明确工作定位。
明确三清一不清: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但不清文化积淀;三改一不改:改水、改路、改厕,但不改历史原貌。
二是坚持四个正确处理。
正确处理拆旧与建新的矛盾,对古建筑、古民居、古村落、历史遗迹、旧址实施有效地保护;正确处理产权归属与保护资金来源问题,建立保护专项资金,探索“私保公助”、“公租公保”、“公修公用”、“民保民用”等历史文物保护模式;正确处理复原修葺与合理更新的关系,不改变原有形制、风格,建筑样式及工艺;正确处理有形与无形的关系,保护、挖掘、传承好活态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民族、民间艺术真正活起来。
客家文化的调查报告 3
社会调查报告调查题目:关于研究宁化客家文化的报告调查时间:2013年8月10日—8月16日小组成员:所属班级:指导老师:目录引言 (3)一.调查背景 (3)二.调查目的 (4)三.调查方法 (4)四.客家和客家文化的概述 (4)五、宁化客家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关系 (5)六、宁化客家文化的演变 (8)1、农业生产习俗 (8)2、饮食习俗 (9)3、婚姻习俗 (10)4、丧葬礼俗 (10)5、服饰 (10)6、语言 (11)七、对于保护客家文化时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2)八、小组关于保护客家文化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12)1、政府角度 (12)2、政府与组织合作角度............................. (12)3、组织与组织合作角度.......................... (12)参考文献 (13)附:照片访谈提纲关于研究宁化客家文化的报告引言:宁化客家文化由来已久,与中原文化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同时又受到宁化独特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南方土著文化的影响,形成为一种有着鲜明特色的多元文化。
本文从农业习俗、教育、语言文字、饮食、建筑、婚丧习俗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调查背景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和历史现象。
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文化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也包括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同样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
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资源是当地人们长期生活积累的产物,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大部分学生对各自的地方文化不甚了解,甚至对部分文化产生怀疑和抵制,无意学习、继承和发扬。
这就要求我们寻找教育的新支点来引导我们加深对各地文化的认识、思考。
俗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而育好一方人就要用好一方土,暑期时间我们通过对宁化客家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和研究,提高审美欣赏能力,促进了我们走出教室与课本的学习,走进自然与社会生活的学习。
客家文化调查
河源客家古建筑文化调查报告为保存河源已有的客家文化,弄清河源客家文化的底子。
再有可以提升我对自己家乡文化的了解文化,增强客家文化的保护意识,我发起了对河源客家文化调查行动,由于我是河源人,使我对河源客家文化调查更加的方便、也让我更积极的去调查。
说起河源市和平县我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这个地名吧!其实河源市和平县也之不过是在广东省极为落后的一个小县罢了,可是为什么会怎么的出名呢、我相信大家都是仰河源市和平县林寨镇的古村落的大名而来的吧。
是的林寨古镇的确有悠久的历史了。
基本路线:、1、河源到林寨古村自驾车路线:上河源大道/205国道—G25长深高速—走G4511龙河高速—下G205/灯塔/骆湖出口—205国道—229省道—230乡道—229乡道—河源和平县林寨古村(约1-2小时)2、广州到林寨古村自驾车路线:S15沈海高速广州支线—沿S15沈海高速广州支线—京珠高速—上G4京港澳高速—下增城龙舟场/增城体育馆/G35/增城/惠州/汕头出口走G35济广高速—沿G35济广高速前行—G4511龙河高速—下G205/灯塔/骆湖出口—205国道—229省道—230乡道—229乡道—河源和平县林寨古村(约4-5小时)3、惠州到林寨古村自驾车路线:G25长深高速—走G4511龙河高速—下G205/灯塔/骆湖出口—205国道—229省道—230乡道—229乡道—河源和平县林寨古村(约2-3小时)4、梅州出发到林寨古村自驾车路线:G25长深高速—下G205/龙川出口—老隆大道/205国道—173县道—229省道—230乡道—朝229乡道—河源和平县林寨古村(约3-4小时)和平林寨古村简介:林寨古村悠悠二千多年历史,遗存着古巷、古井、古墙、古道、古寺、古亭、古桥、古树等独特的“老八古”。
这里蕴含神韵,人杰地灵,俊材辈出,曾孕育清嘉庆庚辰科状元陈继昌、清光绪两广巡抚陈琼润等多人,林寨乡间有盛演粤剧、赛龙舟、舞龙舞狮、席床生日等习俗,这里是典型的客家文化之乡。
客家文化调查报告
寒暑假对客家文化的调研报告姓名:班级:2013(1)班学号:2013123668调查时间:2014年—2015年寒假期间调查地点:广东、福建、湖南、江西、台湾等范围内调查方式:通过实地走访、询问、网上查找资料调查目的:为了增强保护客家文化意识客家,是中国汉族的一个庞大的民系共同体,形成历史悠久,人数众多,有关方面介绍,客家人现有总人数5500万,其中中国约4500万,在海外客家人当中,大多数居住在亚洲的一些国家,其中马来西亚约125万、印度尼西亚约40万、泰国约37万、越南约30万、新加坡20万、缅甸10万,其他分布在美洲、欧洲、澳洲等地对分布如此宽广的客家历史源流的研究,直到20世纪才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但此前的客家源流也有一些零星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清代中叶。
客家的起源,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汉人,由于战乱、饥荒和政府奖惩的原因,辗转南迁,先后扩展到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湖南、台湾等省以及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世界上已有一亿以上的客家人。
客家先民自中原迁居南方,总计大迁移五次分别是:从汉末至东晋,中原汉人南迁长江流域,这是第一次大迁移。
东晋时期,长江流域战火纷飞,汉族民众又继续向南迁移。
从东晋至五代,汉人又由长江流域南迁,这是第二次大迁徙。
宋高宗南渡,金人南下,元人入主,客家人的一部分,又由闽赣分迁至粤东、粤北。
这是每三次大迁徒。
明末政治腐败,又值连年灾荒,赤地千里,民不聊生,加之文官贪敛,武官诛戳无辜,致使官逼民反,农民起义各地蜂起。
清军入关,进逼京师,清兵入闽,汀州、赣州大批民众仓皇逃难,分迁至粤中及滨海地区,乃至川、桂、湘及台湾,且有一小部分迁至贵州南边及西康之会理。
此为客家人的第四次大迁徙。
明末清初张献忠农民起义失败后,四川一带遭兵火之灾,田园荒废,地广人稀。
康熙年间诏命农民迁往开辟垦殖,这是清代有名的一次大迁移,所谓:“移湖广,填四川”。
客家的历史,为什么在这里会产生具有如此强烈地域特色的客家文化呢?从总的方面看,这里早已是一块人烟稀少的地方。
开展客家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专题调研报告
开展客家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专题调研报告今年3月,区政协五届二次会议召开期间,致公党**支部提出“建设客家民俗文化展览馆,打造文化对标深圳新亮点”的提案,建议把秋长的会龙楼建成客家民俗文化展览馆。
会后,这个提案被列为重点提案,由区委领导同志领衔督办。
为了推动这个重点提案的有效落实,区政协主席**率考察组于XXXX年5月8日至12日赴**等地,就传承和发展客家文化开展专题调研考察活动,与河南省客家联合会及当地政协进行座谈交流,期间还参观了**市客家源文化广场、**府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以及焦裕禄纪念馆等,开展了党性党纪教育。
现将调研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一、调研考察行程及成效(一)走访河南省客家联合会。
5月9日上午,考察组走访了河南省客家联合会,与联合会会长罗建中及专家进行了座谈交流。
在座谈会上,**主席向联合会介绍了考察组调研的目的和任务。
中原地区是客家人的根之所在,也是客家文化的发源地,这次到河南就是一次“回家”,回来寻根问祖,了解客家的由来以及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历程。
客家联合会安排了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郑大客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安国楼,河南省河洛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研究员**介绍了客家文化的起源及形成、客家南迁历程、客家习俗、姓氏文化等。
客家文化起源及形成:客家人的先民是从中原地区,特别是核心地区——河南迁徙而来,客家文化是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的移民文化,它既具有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具有作为移民这一特殊群体所具有的文化面貌。
在中国历史上,由于受战乱和荒灾影响,客家先民主要经历了5波大规模南迁,客家先民南迁带来的中原汉文化与土著文化不断融合,逐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客家文化。
客家南迁历程:第一波,西晋末年受“五胡乱华”的影响,大批中原人南迁至长江两岸;第二波,自唐末受黄巢起义影响,客家先民再迁至闽、粤、赣结合部;第三波,自宋高宗南渡,受金人南下、元人入主影响,客家先民的一部分由第二时期旧居分迁至粤之东部北部;第四波,自明末清初,受满洲人南下及入主影响,客家先民的一部分,由第二、第三期旧居分迁至粤之中部及沿海地区、川、桂、湘及台湾;第五波:自清朝同治年间,受“广东西路事件”及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一部分客家人又分迁于广东南部及海南岛等地。
客家文化调研报告作文
客家文化调研报告作文客家文化调研报告本次调研主要目的是了解客家文化,深入了解客家人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和风土人情。
通过对客家地区的实地考察和与当地居民的交流,我们发现客家文化深厚而独特。
首先,客家人的生活方式与传统价值观念十分注重家庭和睦。
在我们走访了一位客家家庭后,我们发现客家人非常重视家族的传承和延续。
他们将家庭视为自己生活的重心,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
此外,客家人非常热情好客,他们乐于接待客人,并向我们展示了他们慷慨好客的一面。
其次,客家人的传统习俗及节日庆典丰富多彩。
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客家人祖先崇拜和家庭崇拜在他们的传统习俗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些习俗反映了客家人对祖先的敬重和对传统的执着。
节日方面,客家人庆祝的传统节日诸如农历春节、七夕节、中秋节等也不乏特色。
在调研中我们亲眼目睹了客家人锣鼓喧天,舞狮高歌的热闹场景,深感客家文化丰富多彩。
第三,客家人的饮食文化独特丰富。
著名的客家菜在全国范围内享有盛誉,且具有浓厚的本土特色。
其中,酿豆腐、卤菜和客家炒粉等是客家菜中的代表品种。
此外,客家人还有许多富有创意的食品,比如客家板面、梅干菜扣肉等。
调研中我们品尝了一些客家传统美食,不仅承载了客家人的文化记忆,更是一种享受。
最后,客家人的民居建筑及艺术形式值得一提。
客家民居采用了独特的“围龙山”建筑风格,其特点是围合式建筑群,共同组成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客家村落。
同时,客家人在建筑中注重风水和信仰,每座客家民居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而客家人的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也别具一格,展现了他们独特的审美观。
综上所述,客家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内涵。
其注重家庭和睦、重视传统习俗和节日庆典、独特的饮食文化以及独特的民居建筑和艺术形式都展现出客家人的文化底蕴和生活方式。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客家文化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
客家文化调研报告作文范文
客家文化调研报告作文范文客家文化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为了了解客家文化的特点和影响,本次调研旨在深入研究客家文化的历史渊源、传承现状以及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参观考察和访谈的方式进行。
首先,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普通人对客家文化的认知和了解程度。
然后,我们参观了几个著名的客家文化遗址,观察和学习了客家文化的实际传承情况。
最后,我们进行了一些访谈,采访了一些客家人士,了解他们对客家文化的认同和传承方式。
三、调研结果1. 客家文化的历史渊源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
在宋、元、明、清等时期,由于政治、军事等原因,大量客家人迁徙至南方地区。
客家文化随迁徙扩散,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特点。
2. 客家文化的特点(1)客家饮食:客家人讲究实用、营养、美味,著名的菜品有客家梅菜扣肉、客家酿豆腐等。
(2)客家建筑:客家围屋是客家村落的典型代表,具有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3)客家音乐:客家音乐以激昂的节奏和深情的旋律为特点,深受广大人民喜爱。
(4)客家语言:客家话是客家人的母语,形成较早,并固定后继不变,目前在一些地区仍广泛使用。
3. 客家文化的传承现状(1)家庭传承:客家文化在家庭中传承的情况普遍较好,家庭中的祭祀活动、节日习俗等都得到了有效的保留和传承。
(2)学校教育:一些地区的学校开设了客家语言、客家文化等课程,培养了一批懂得并喜爱客家文化的学生。
(3)自治组织:一些客家地区成立了客家文化保护协会等组织,通过各种活动和项目,促进客家文化的传承。
(4)旅游开发:一些有着丰富客家文化遗址的地方通过旅游开发,提升了客家文化的传播和认知。
四、客家文化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客家文化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经济发展:客家文化旅游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当地人民带来了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2)建筑产业:客家建筑的特点和风格得到了广泛认可,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建筑艺术形式。
客家文化调研报告作文题目
客家文化调研报告作文题目标题:客家文化调研报告引言:客家文化是中国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之一,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内涵。
本调研报告旨在通过对客家文化的深入了解和研究,揭示其重要性和影响,为保护和传承客家文化提供有力的建议。
一、客家文化的概念和特点:1.1 客家人的定义和历史渊源客家人是指分布在中国南方的一支汉族人,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特点和语言习俗。
客家人源自中国古代的中部地区,由于历史原因,他们迁徙到南方地区,并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族群。
1.2 客家文化的特点客家文化强调家族观念、尊老爱幼、勇于创业、重视教育等。
同时,客家人保留了古老的节日、音乐、舞蹈和建筑,形成了多元化而丰富的文化传统。
二、客家文化的重要性和影响:2.1 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客家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客家文化中包含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2.2 对地方经济和旅游产业的推动作用客家文化作为地方经济和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之一,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客家文化的特色建筑、美食和传统工艺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
三、客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3.1 加强教育和宣传通过在教育中引入客家文化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客家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加强对外宣传,提高客家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2 建立客家文化研究机构和保护基地成立专门的客家文化研究机构和保护基地,开展系统性和深入的客家文化研究和保护工作。
通过对客家文化的深入研究,挖掘出更多的文化资源和历史文献,为客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有力支撑。
3.3 培养传承人才和建设文化传承平台培养一批有专业知识和传统技艺的人才,将客家文化的传统技艺和知识传授给后代。
同时,建设文化传承平台,为传承人才提供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结论:客家文化是中国宝贵的文化财富,对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了保护和传承客家文化,我们需要加强教育和宣传,建立研究机构和保护基地,培养传承人才和建设传承平台。
红色生态客家文化调研报告
红色生态客家文化调研报告红色生态客家文化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客家文化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以其独特的发展历史和文化特征,深受社会各界的关注。
红色生态客家文化则是指客家民俗文化与红色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通过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红色生态客家文化的特点和发展情况,为当地旅游经济及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调研:深入走访当地的客家村落,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红色文化的传承发展情况;2.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对当地居民及游客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红色生态客家文化的了解程度和需求;3. 文献研究:查阅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对红色生态客家文化的历史背景和特点进行深入了解。
三、调研结果1. 红色生态客家文化的历史背景:红色文化是指中国革命历史中的红色传统和红色精神,客家文化则是指客家人民的独特民俗文化。
红色生态客家文化则是在红色传统和客家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
2. 传承发展情况:通过对当地客家村落的实地调研发现,一些村落通过举办红色文化活动、修缮红色文化景点等方式,积极传承和发展红色生态客家文化。
然而,也存在着一些村落对红色生态客家文化传承不足的问题,对于红色文化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教育。
3. 居民及游客需求:经过问卷调查,发现居民对于红色生态客家文化的了解程度普遍较低,只有少数人能够说出相关的知识;游客则对红色生态客家文化的兴趣较高,希望能够参观和体验相关的文化活动和景点。
四、发展建议1. 宣传教育:加强对红色生态客家文化的宣传和教育,使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其价值。
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同时加强学校教育,将红色生态客家文化纳入课程。
2. 丰富文化活动:增加红色生态客家文化的展示和体验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可以组织红色文化讲座、展览和演出等活动,使游客能够深入了解和感受红色生态客家文化。
3. 保护文化遗产:加强对红色生态客家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保护好现有的文化遗产,同时挖掘和开发更多的文化资源。
客家文化走进课堂研究报告
客家文化走进课堂研究报告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文化多样性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
在课堂教育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将其融入到教学中。
本研究报告的主题是“客家文化走进课堂”,通过调查研究、实地观察和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将客家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进而促进学生对客家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资料收集、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教学实践。
首先,我们收集了相关的资料和文献,了解到客家文化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然后,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对客家文化的认知程度和学习兴趣。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实地观察,参观了客家居住区,并与当地居民进行了交流。
最后,我们进行了一次教学实践,将客家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
研究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我们了解到学生对客家文化认知的整体较低,大部分学生只是听过客家这个词,但不了解其具体内涵。
然而,我们也发现学生对客家文化的学习兴趣较高,对客家文化的独特性和传统价值表示了浓厚的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讲解客家文化的历史渊源、建筑特点、风俗习惯等内容,引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激发了他们对客家文化的探索欲望。
研究结论:将客家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有助于增加学生对客家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实地观察、讲解、互动讨论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客家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语言的表达和教育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客家文化的价值观。
研究建议:在将来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建议增加客家文化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参观客家村落、听取当地居民的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更亲身地感受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可以通过开展学生的主题研究或参与客家文化的相关比赛活动等,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客家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综上所述,将客家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客家文化调研报告
客家文化调研报告客家文化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客家文化是中国的重要少数民族文化之一,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和独特的魅力。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它,本次调研旨在深入研究客家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客家人的生活方式、语言、饮食、建筑、传统节日等内容,希望通过本次调研能够加深对客家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向客家人群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于客家文化的了解和认同程度,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同时,我们还参观了客家村庄,考察了客家人的生活方式、饮食文化、民俗活动等。
三、调研结果1.客家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江西等地,占据了这些地方的重要比例。
2.客家人以农耕为主要职业,在传统农村社会中的经济地位较高。
3.客家人的语言主要为客家话,这种语言保存完整,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周边地区的方言。
4.客家人有着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以客家菜为代表,风味独特,口味偏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5.客家建筑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土楼和客家围屋为代表。
这些建筑结构独特,具有防御性和社区意识。
6.客家人非常重视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他们会进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展现出浓厚的文化氛围。
四、调研发现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客家文化虽然在现代社会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仍然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深远的传承意义。
客家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在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背景下,保持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非常重要。
五、调研建议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客家文化,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对客家文化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大众对客家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2.加强客家语言的传承和教育,推动客家语言的使用和传播。
3.加强客家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挖掘其文化和旅游价值。
4.加强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增加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参与和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对客家文化的熟悉程度调查报告调查小组组长:王俊萍学号:201304064140 调查小组成员:王俊萍学号:201304064140 执笔者:王俊萍学号:201304064140内容摘要: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传承历史悠久。
客家文化更是以历史悠久著称。
客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支系,其传承和发展对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客家文化,是指亚洲地区的客家人共同所创造的文化,包括客家话、戏剧音乐、舞蹈、工艺、民俗、建筑、人文、饮食等方面。
客家文化源自苗瑶畲各族文化和中原文化的融合,再加上长期居住在丘陵地环境影响,形成具有特色的客家文化,不同支系的客家人,在文化特征上也有所不同。
而客家人也被称为是“东方吉卜赛人”。
其文化特色为保守、稳重、节检。
而作为一名客家人,有必要对客家文化做一定的了解,并对客家文化进行深入研究。
本次调查采用的是简单的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网络平台来进行问卷的发放和收集以及简单的访谈,同时也利用Excel进行数据的分析,来调查我们年轻一代对客家文化的了解程度,竟而得出客家文化应该怎样传承和发展下去。
关键词:客家精神;客家山歌;客家建筑;客家饮食文化;客家名人故事一、调查背景与现状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传承历史悠久。
客家文化更是以历史悠久著称。
可是作为一名客家人,我认为客家文化并没有很好的传承下去,我们所了解的客家文化知识只是冰山一角,我们的特色文化正在以我们看不见的速度在慢慢的流失,而且随着一代一代,流失的速度更快;并且我们的文化正在以商业的角度向我们推进,我们了解的客家文化变得越来越商业化了,为了经济而了解文化。
同时我认为客家文化的宣传工作做的不到位,对外发展的很好,可是对内却做得凤毛麟角,就好像中华民族文化一样,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外宣传的很好,外国人学的、了解的、懂得的中华文化比中国本土人都还要多,并且讲得头头是道.可是反观我们自己,我们做得真的够了吗?我们的文化正在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般的速度自东向西流到海洋,海洋再以大气循环的速度席卷全球,我们本土的文化就像黄土高原上的沟壑一样贫瘠,留下为数不多的生命。
是否我们的文化传承真的到了那么严峻的地步呢?答案究竟是什么呢?其实我们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
我借助这次的机会想了解一下我们客家人对客家文化的了解究竟到了什么程度,同时也扩大自己对客家文化知识的了解度,为客家文化的传承工作做贡献。
本次调查主要收集了梅州平远人(主要针对对象是30岁以下的)对客家文化的熟悉程度的分析调查表,作为对客家文化的熟悉程度的调查报告,竟而得出客家文化应该如何传承和发展的目的。
二、调查方案调查时间:2014年7月——8月调查地点:梅州市平远县调查对象:梅州平远人(主要针对对象是30岁以下的),调查问卷回收率达100%。
调查内容:主要内容涉及到客家精神、客家山歌、客家建筑、客家饮食文化、客家名人故事,了解我们对客家文化的熟悉程度。
调查目的: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支系,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有必要了解和熟悉它,尤其是本客家人,所以此次调查主要的目的是了解大家对客家文化的熟悉程度,得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方向该何去何从。
三、基本结果在这次调查中,有效调查问卷率是达到了100%,因此该次调查报告是进行的很顺利,让我拿到了很多有效的数据。
因此下面是该次调查报告的结论分析:(一)客家人比例图1 被调查者比例图梅州平远是客家人聚居的地方。
因为此次调查主要的方法是网上进行填调查表,因此调查的35个人中,约有5个人不是客家人。
但是这并不影响我的调查结果。
因为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支系,并且客家人散布世界。
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为了完善中华民族文化而了解各个文化支系。
(二)是否有必要主动了解客家文化在“你认为有必要主动了解客家文化吗?”的问题中,超过95%的人是认为有必要主动了解客家文化的。
但是通过聊天的方式再次问道“你有主动了解客家文化的行为吗?”可以说超过半数的人是没有过这种行为的。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每个人了解文化的意识很强,但是他们却没有实际的行动。
我们每个身处自身文化氛围的时候,我们认为这是耳濡目染了,不用说都是必要的,但是就我从我周围的那些客家人以及我所接触到的客家人来说,我认为他们对客家文化的深层了解是很少的,大部分了解的是浅层的东西,没有系统的了解过这些文化,但是必须要说的是这还跟地区有关,在梅州梅县,它的客家文化的氛围比较浓烈,那边的商业客家文化比较多,人们接触的比较多这样的文化,因此相对其他地区来说,以实际行动践行主动了解客家文化的比较多。
另外还有极小部分的人认为是没有必要的,通过进一步的了解,他们说道没有必要主动了解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身处这个大文化背景,我们在无形之中已经接触到了许多的文化知识,另外是因为他们对本身的文化不感兴趣,很明显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图2 是否有必要主动了解客家文化统计图(三)自身客家文化知识了解程度的分析在“你认为你对客家文化知识了解达到了怎样一个高度?”的问题中,占一半的人认为他们了解到的客家文化知识是一般般的,不是很多的,还有不到五十分之一的人认为他们的客家文化知识是差的,不到四分之一的人认为自己的客家文化知识是好的。
还有不到6%的人认为他们对客家文化掌握的极好。
也就是说对于大多数的客家人来说,虽然我们是客家人,却对客家文化知识掌握的不好。
就像我们是中国人,但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却了解、掌握的不深,我们在被动的接受那些对我们有益的东西,却主动接受那些外来文化,我们的文化正在侵蚀。
我们的文化在这个大背景下开始吹生另一种文化现象。
图3 自身客家文化知识了解程度的分析图(四)对周围人客家文化熟悉程度的评价在“你认为你周围人的客家文化知识掌握程度是这样的?”的问题中,几乎跟“你对客家文化知识了解达到了怎样一个高度?”的比例差不多,占一半多的人认为是一般般的,认为差的占一百分之三,这个比例是很小的,四分之一的认为是好的,极好的占得比例也是比较小的。
也就是说我们普遍掌握的客家文化知识是一般般的,还过的去的,掌握的东西比较基础。
别人问及的时候能够答得出来。
图4 自身对周围人的客家文化熟悉程度的分析图(五)对客家精神的了解程度在“你了解什么是客家精神吗?”的问题中,超过半数的人认为自己对客家精神的了解只有一点点的,还有接近30%的人是对客家精神了解很多的,占少数的人认为对客家精神是完全不了解的,还有一小部分的人是完全了解客家精神的。
相对于客家山歌、客家建筑,被调查人员对客家精神还是了解的比较多的。
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自觉的心理状态,包括情绪、意志、良心等。
我们能从客家人身上体会到、感受到这种精神。
例如客家精神里有:爱国爱民,反压迫反侵略;勤劳刻苦,努力开拓;勇敢无畏,富革命精神;挚诚团结,敬祖睦宗;不亢不卑,平等待人。
最明显的是客家人好客以及朴素。
图5对客家精神的了解程度的比例(六)自身是否具备客家精神在“你认为你身上具备客家精神吗?”的问题中,可以看出占了接近97%的人认为自己身上是具备客家精神的,只不过这种精神的多少罢了。
其中认为自己身上具备的客家精神主要有勤劳刻苦、朴素、好客、挚诚团结、敬祖睦宗等等。
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会有缺陷,因此即使是最正宗的客家人,他都不可能积满了所有的客家精神,但是我们骨子里会有深深的客家精神烙印。
另外还有极小部分的人是认为自身是没有客家精神的。
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们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每个人都会受到文化氛围的影响,我们骨子里已经扎下了这种文化影响。
我们都知道文化的影响力是无影无踪的,它是软实力。
我们自身察觉不了,但必定存在。
图6自身是否具备客家精神的比例(七)对客家山歌的历史以及发展的了解程度在“你了解客家山歌的历史以及发展吗?”的问题中,对客家山歌的历史以及发展完全不了解的占了25%左右,了解一点点的占了62%左右,还有占17%是对客家山歌是了解的。
也就是说有83%的人对客家山歌的历史以及发展是有一定了解的。
客家山歌作为客家文化中的一部分,是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的。
它是我们特色文化中的一员。
老一代的人对客家山歌是情有独钟的,他们用山歌来传达自己的情感。
记得小时候,那时我们的社会还没有完全向信息时代迈进,我们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比较的窄,主要是电视机。
我家的老人比较喜欢听山歌,会买各种唱山歌的光盘。
所以小时候听的客家山歌最多,但都是陪着老人一起听的,独自一人肯定不会听客家山歌的。
图7 对客家山歌的历史以及发展的了解程度的比例(八)客家山歌是否好听在“你认为客家山歌好听吗?”的问题中,占86%的人认为客家山歌还可以,认为完全不好听的占了不到6%的人。
还有8%的人是认为客家山歌是好听的。
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对客家山歌还是认同的。
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受各种歌曲的熏陶,但是对这种特色歌曲还是挺赞同发展的。
但是文化是由人发展和传承的,当代青年大多数都不愿学习客家山歌,在我们这年轻一代中会唱客家山歌的没有几个。
就是说文化中的有些东西随着时代的发展正在流失。
图8 客家山歌好听程度的比例(九)对客家山歌的看法在“你最近你最后一次听客家山歌是在什么时候听的?现在还有听客家山歌的习惯吗?你认为老一辈对客家山歌的喜欢程度是怎样的(相比我们这一代)?”的问题中,整合信息得出,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听客家山歌的频率比较低,并且没有听客家山歌的习惯,大多数的情况下不是自己在听,而是跟老人一起听客家山歌,特别是小时候听的客家山歌比较多。
也就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客家山歌的喜爱程度是有降低的,特别现在是电子信息时代和流行风的时代,人们听客家山歌的频率更是低。
人们更热衷流行歌曲,而对特色的歌曲没有兴趣,这就造成了客家山歌发展以及传承的担忧。
(十)对客家山歌传承的态度在“你认为客家山歌有传承下去的必要吗?”的问题中,100%的人都认为有必要传承下去。
整合他们回答的信息得出的结果是他们认为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中的一员,是客家文化的象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那么究竟如何传承呢?难道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我们作为客家人的一部分,是有责任和义务发展和传承下去,但是要拿出具体的实际行动来发展和传承,如果空有口号,没有行动,那么一切都没有意义。
而且空有口号,人人都会喊,都会说。
(十一)对客家建筑的历史以及建筑特色在“你了解客家建筑的历史以及建筑特点吗?”的问题中,接近70%的人对客家建筑的了解是一点点的,接近26%的人是了解很多的,对客家建筑完全不了解和了解很深的各约占 2.8%左右。
了解一点点的占了大多数。
客家人比较注重风水以及为了防御等的原因,因此房屋建造非常有特色。
最有特色的是围龙屋。
围龙屋是客家的一大亮点,但是不同地方的围龙屋,它又有所不同,它的种类比较多。
围龙屋是一种富有极具岭南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