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以淄博市为例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2)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

1.2.1国外研究综述 (2)

1.2.2国内研究综述 (4)

1.2.3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6)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6)

1.3.1研究方法 (6)

1.3.2研究内容 (7)

1.4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7)

第2章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理论分析 (8)

2.1 高新技术产业的内涵及特征 (8)

2.1.1高新技术企业及产业的内涵 (8)

2.1.2 高新技术产业的特征 (9)

2.2 税收优惠政策的理论依据及作用机理 (10)

2.2.1税收优惠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 (10)

2.2.2 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机理 (12)

2.3 税收优惠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13)

2.3.1 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降低创新活动的险 (13)

2.3.2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提高技术创新的预期收益 (13)

2.3.3 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增加技术创新的资金供给 (13)

第3章我国现行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5)

3.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内容 (15)

3.1.1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历史演变 (15)

3.1.2我国现行的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 (16)

3.1.3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实现手段 (17)

3.2 山东省淄博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和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效应分析 (18)

3.2.1山东省淄博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18)

3.2.2山东省淄博市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情况 (20)

3.2.3税收优惠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效应分析 (22)

3.2.4山东省淄博市某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案例分析 (25)

3.3 我国现行高新技术产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26)

3.3.1税收优惠政策的法律层次低且缺乏系统性 (26)

3.3.2流转税短期内难以改变所得税为主的优惠格局 (27)

3.3.3以直接优惠为主、间接优惠为辅的税收优惠方式有待优化 (27)

3.3.4优惠政策着力点不科学易导致优惠效应不灵 (27)

3.3.5税收优惠针对性不强致使政策效应尚未实现最大化 (28)

3.3.6优惠资金使用效率缺乏监控削弱政策执行效果 (29)

第4章国外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主要经验及启示 (31)

4.1 国外激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税收优惠政策 (31)

4.1.1 鼓励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 (31)

4.1.2 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费的优惠政策 (31)

4.1.3 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设备的优惠政策 (32)

4.1.4 提高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承受能力的优惠政策 (32)

4.2 国外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应用启示 (33)

4.2.1税收优惠的法律层次高 (33)

4.2.2事前扶持和事后激励并用并以事前扶持为主 (33)

4.2.3以间接优惠为主的多种优惠方式并存 (34)

4.2.4对中小科技企业给予特别的税收优惠 (34)

第5章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效应的建议 (36)

5.1健全与高新技术产业有关的税收法律体系 (36)

5.2提高流转税优惠比重减轻企业税收负担 (37)

5.3优化减免税调控方式引导投资方向 (37)

5.4将税收优惠环节前移调整政策着力点 (38)

5.5提高优惠政策针对性发挥最大效应 (39)

5.6强化税收优惠政策的后续管理 (39)

结论 (41)

参考文献 (42)

致谢 (46)

第1章绪论

第1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各国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表现国家综合实力特征的生产要素从土地、固定资产、社会资本等, 在科学技术发展、经济运行规律、人工智能等影响和引导下,逐步转换为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研发能力、高科技人才、自主知识产权等生产要素,过程中产生从不动产到无形资产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随着某些企业受资本驱动、追求利润以及科技人才聚集等因素影响,向某一地区、行业进行投资策略及资本、技术的转移,同时,在政府有关政策的引导下,慢慢集聚成高新技术产业。在传统产业划分中,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企业,大多居于第二产业,因此,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发展、成熟以及技术创新能力也是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体工业经济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区域经济能否可持续增长以及转型发展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在此新形势下, 各个国家受国家利益、国际重大事项话语权以及技术引领地位等方面的驱动,都十分关注本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从总体规划、资金投入、人力成本、基础设施、设备水平等方面采取诸多政策对其进行支持,而经济发展实践证明,税收政策在正确引导、充分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中,作用尤其明显。上世纪80年代起,国家出台了多项鼓励高新技术类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不断增强相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步伐,降低产品平均成本,提高产品利润水平,进而推动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近日出台的十三五规划指出,今后五年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 推动国家重点支持的重点行业的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技术研发实力,加强高科技人才储备,加快科技成果应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在现阶段,受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技术水平制约、创新人才不足等因素影响,我国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整体水平、国际市场竞争力、占制造业产值比重发展趋势、研发人才水平等方面,存在若干

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目录 一、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背景 (4) (一)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4) 1.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开创了新经济时代 (4) 2.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决定着区域经济竞争力 (5) 3.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为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域 (6) (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9) 1.高新产业发展迅速,带动增长作用渐增 (9) 2.高新区间结构趋同,地域分布偏集沿海 (11) 3.高新区三资企业集中,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 (14) 4.高新产业科研能力薄弱,技术创新不足 (15) 5.园区环境营造侧重基础设施和政策,综合环境有待构建 (17) (三)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18) 1.高新产业持续增长,经济效益日益提高 (18) 2.支柱产业逐步形成,行业结构高度集中 (22) 3.市场引导研究开发,企业自主技术创新 (23) 4.大型企业作用突出,外商投资带动增长 (24) 5.高新区经济运行良好,但发展空间不足 (26) 二、某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意义 (28)

(一)某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意义 (28) 1.改善经济发展质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8) 2.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29) 3.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提高空间产出效率 (30) 4.推进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化水平 (31) 5.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32) (二)某高新园区在“珠三角”经济圈的战略地位 (33) 1.“珠三角”经济圈产业发展与某高新园区的建设 (33) 2.“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发展与某高新园区的战略地位 (35) (三)某高新区建设与某经济发展前景 (41) (四)某高新园区与某市高新区的空间组织关系 (44) 三、某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条件 (47) (一)某区经济发展特点 (47) 1.经济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地位逐步提升 (47) 2.工业生产地位显著,产业结构仍需调整 (49) 3.外商投资占据优势,外资驱动经济增长 (52) 4.企业布局相对分散,集聚效益有待提高 (54) (二)某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55) 1.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快速增长势头良好 (55) 2.人才培养力度不足,科研开发力量较弱 (56) (三)某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59) 1.突出的区位优势 (59)

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区别

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 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已经成为各地的工作重点。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既是解决经济发展面临的深层问题,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紧迫要求,也是应对国际竞争,确保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在新世纪立于不败之地的战略抉择。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使高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高新技术已经成为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从现今段来看,传统产业又是我们发展经济的优势。深入研究当代高新技术发展的特点、趋势以及传统产业的发展状况,正确认识发展高新技术、传统产业对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作用,对于研究制定面向新世纪的高新技术产业、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发展战略和对策,顺利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关键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首先我们要了解有关的概念及其特点。由于各国的具体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目前要用严格科学的定义

来概括高新技术产业还有一定困难。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商务部和日本通产省将高新技术产业定义为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智力密集型产业部门:①研究开发经费超过其价值增加额10%以上的产业部门;②高科技人员超过其职工总数10%以上的产业部门。显然,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内涵也会相应发生变化。我国对高新技术产业划分了具体的行业标准,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一共涉及11个领域,在工业上包括38个行业。从其本身的含义来看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即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化和高新技术的全面应用。与传统产业相比具有自身明显特点:一是高度的创新性。高新技术以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为基础,高新技术成果具有更高的知识含量,是人们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劳动的结果。二是高度的集成性。高新技术发展不是单一学科或技术的发展,而是体现多个学科、多种技术的交叉与综合;体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商品化生产的相互融合;体现人才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优化集成。三是高度的产业关联性。高新技术发展使科技链与产业链融为一体,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速度快、周期短,市场信息反馈及时,高新技术产品更新换代迅捷。四是高度的渗透性。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加速重组,很大程度上应当归因于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的渗透性。五是高度的竞争性。高新技术竞争较之传统技术领域的竞争,其内涵更为广泛和深刻。它包括:

《关于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的若干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定》(浙委〔2008〕88号)和省政府《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09〕67号),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两创总战略,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集聚和示范作用,加快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 (二)主要目标。 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从主要依靠土地、资金等要素驱动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转变;从主要依靠优惠政策、注重招商引资向更加注重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的发展模式转变;从注重硬环境建设向注重优化科技资源和提供优质服务的软环境转变。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引擎。 到2015年,力争形成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引领、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支撑的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格局;打造一批以大企业大集团为龙头、产业支撑和配套体系完善、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集群;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技工贸总收入达到1000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7000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50%以上。 (三)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企业主体、政府主导的原则。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地位,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政府要在园区整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支撑体系、政策扶持措施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营造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的环境。二是坚持高新优先、整体推进的原则。要始终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根本任务,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三是坚持发挥优势、突破重点的原则。加快发展通信设备、软件、生物与新医药、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和机械制造等优势产业,大力培育有竞争优势和发展前景的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四是坚持协调发展、分工协作的原则。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建立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中小企业为支撑的产业协作体系。五是坚持资源整合、集约发展的原则。整合园区、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优质科技资源,为园区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坚持合理利用土地等有限资源,走集约化发展道路。 二、重点任务

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标准范本

报告编号:LX-FS-A72823 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标准 范本 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标准 范本 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新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特别是随着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和我国经济的迅速转型,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更为直接和突出。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积极探索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战略。今年初,我局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集中调研。通过调研,使我们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并就下一步如何推动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了初步的认识。

一、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我市按照“一区多基地”的构想,把工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摆在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进一步加快自治区级工业区——旺高工业区以及西湾、平桂、信都工业生产基地的规划建设。围绕我市“八大产业、三大重点”的电子、稀土、林产化工、制药、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进一步加大高新技术企业扶持力度。坚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加强优势资源集约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科技攻关,不断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工艺水平,引进、开发一批技术先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强的新产品,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培育壮大了电力、电子、林产、制药、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形势及任务

高新企业发展状况 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简称科技规划)强调以支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并把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放在了重要位置,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技术产业依靠科技创新,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冲击,取得了新成绩,上了新台阶。 产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技术产业保持快速发展,高技术制造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7.3%,2010年达到7.62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到4924亿美元,是2005年的2.3倍,居世界第一位。信息技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电子商务、研发设计服务等高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信息、生物等高技术广泛应用与渗透,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作出了重要贡献。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技术服务业、生物、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一批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信息产业“一枝独秀”的局面逐步得到改变,占高技术产业的比例由2005年的80%调整到2010年的69%。一批高技术产业基地初具规模,93家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8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27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58个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等已成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进一步向高端延伸,中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产业空间的合理格局逐步形成。 产业技术创新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的研发投入稳步提高,2009年达到892亿元,是2005年的2.5倍,年均增长25.2%。产业的发明专利拥有量大幅增长,2009年达到41170件,是2005年的6.2倍,年均增长 57.7%。在信息、生物、新能源等领域新建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夯实。高速铁路、超级计算机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并实现产业化。涌现出华为、联想等一批具有较强创新活力的企业,营业收入过百亿元的高技术企业超过40家,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产业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期间,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5年的28.6%提高到2010年的31.2%,我国成为世界重要的高技术产品生产制造基地。随着产业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高技术产业出口开始由简单的加工贸易出口向资本、技术输出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转变,在国际分工中的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报告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报告一王树海? 2008年,国际经济形势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发生了深刻变化三全球消费需求出现萎缩,国际资本投资偏向保守,世界经济增长受到抑制三在这次全球经济危机中,我国沿海地区以出口导向为主的高新区也受到较大冲击,外商投资规模略有下降,产品出口难度开始加大,但是,从总体上看,面对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54个国家高新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在国务院各部委及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千方百计寻找出路,大部分经济指标保持稳定增长,其中,营业总收入二上缴税收等经济指标均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为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三 ?王树海,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统计处处长三 332

一一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稳定增长 (一)整体经济保持稳定增长 2008年,54个国家高新区营业总收入突破6万亿元,达到65985.7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250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和17%三据对高新区52632家企业的统计,2008年,年末从业人员达716.5万人;工业总产值52684.7亿元,工业销售产值实现50382.5亿元,工业增加值实现12507.0亿元;实现利润3304.2亿元,实现上缴税额达到3198.7亿元;进出口总额为3308.5亿美元,其中进口总额为1293.3亿美元,出口创汇2015.2亿美元(见表1)三 表1一2008年国家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一览 单一一位企业 (家)工业总产值 (亿元)营业总收入 (亿元)工业增加值 (亿元)出口创汇 (亿美元)净利润 (亿元)上缴税额 (亿元) 北京184373805.111022.24一719.30207.35604.72503.96天津30711321.901736.78239.8441.75151.0298.28石家庄510648.74822.17175.094.8135.5233.55保定158390.39406.4280.7518.2034.1723.64太原846876.21949.07223.793.7235.0558.43包头559784.19762.27238.115.3215.2727.07沈阳825106.431300.34241.519.8578.1969.40大连18111146.131407.91315.4550.4767.1554.44鞍山443556.45644.09130.821.8929.9730.97长春8711608.961660.90327.431.1694.42142.30吉林712791.06830.45221.172.5528.1741.34哈尔滨4781051.311123.11202.205.2158.2955.98大庆390630.77658.96171.011.0732.7933.68上海8682790.813950.68635.14209.01197.38168.32南京2322354.752480.40276.8072.5930.7477.83常州9751007.231005.62227.3031.01055.3938.91无锡7162327.812351.38470.78173.47107.6364.75苏州7801845.341941.14480.99236.1687.7663.58杭州13251020.111444.34208.3044.5585.0080.31宁波327626.63848.26152.5838.2140.6330.38 432

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营业收入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营业收入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序言 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营业收入数据分析报告从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营业收入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营业收入现状、趋势变化。 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营业收入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请注明出处。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营业收入现状及发展趋势。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营业收入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而得。 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营业收入数据分析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营业收入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机构和个人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 第一节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营业收入现状概况 (1) 第二节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指标分析 (3) 一、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三、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占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比 重统计 (3) 四、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同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总数量 (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营业收入指标分析(以下均指国家级高新区企业) (7) 一、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营业收入现状统计 (7) 二、全国高新区企业营业收入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营业收入占全国高新区企业营业收入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营业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8)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全球经验和中国思考

20世纪中叶以来,伴随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以微电子、计算机、自动化、原子能、航天航空、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逐步兴起,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全面发展,也引起了全球产业结构的根本性变革,进而对人类经济、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面对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热潮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以高新技术的研发作为主攻方向,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占领国际市场作为基本目标,力争在21世纪取得最有利的国际竞争地位。 高新技术产业的全球发展经验 世界各国为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依托自身的政治体制、经济实力和文化传统,采用了不同的发展模式。从管理主体视角来看,当前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两大模式:一是以市场为主导,政府宏观调控为辅的发展模式。该模式以自由竞争为主,注重通过市场手段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政府一般不直接参与产业的发展,而是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法规,签订科研合同和采购合同等方式对高技术产业进行宏观调控和间接扶持。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美国加州的“硅谷”和波士顿的“硅路”(128号公路产业带)。但自克林顿入主白宫以后,开始强调政府对关键产业的直接干预,采取官(联邦政府、州政府)、产(企业)、学(科研

机构和大学)联合研究开发生产机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典型代表为北卡罗来纳州的三角研究园。 二是以政府为主导,市场自主创新为辅的发展模式。该模式又可以分为科学城和技术园区两种类型。科学城型模式具有行政区域的特点,通常由政府进行规划建设,把大批研究机构和科学专家集中在高质量的城市空间,实现科研开发协同发展。典型代表为日本的筑波和韩国的大德等;技术园区型模式类似于新型的产业行政区划,更具政府行为色彩。其目标是在某一划定的地区集中兴建一批高新技术公司,以提升该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和追求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典型例子有台湾的新竹、法国的索菲亚?安蒂波里斯和英国的剑桥。 虽然上述两种发展模式的管理主体和运作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在促进产业发展方面有许多共性值得关注: 第一,政府的支持和干预不可或缺,通过制定产业政策促进行业发展。美国几乎每一任总统都有其独特的政策来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如肯尼迪的宇宙开发计划、尼克松的十年攻克癌症战略计划、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等;美国对符合其产业政策的企业产品实行保护性购买政策,如国防部购买航空产品、电子产品促进了硅谷和硅路的崛起;美国政府还通过直接资助、信息和网络外部支持的方式培育各类孵化器,促进企业成长。日本在“科技创新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2011-08-08 第07版:科学技术 作者:王利政来源:学习时报 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着重要作用。近10多年来,我国通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高技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规模跻身世界前列,但是仍存在诸多突出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产业规模继续扩大,产品出口全球第一。“十一五”以来我高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根据《美国科学和工程指标2010》的统计数据,2005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落后于美国、日本,位居世界第三,到2007年,我国首次超过日本,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位居世界第二。2009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创历史新高,突破了6万亿元,达到60430亿元。 高技术产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以及高技术产业化的能力。随着高技术产业规模的扩张,高技术产业产品的出口继续保持增长,2008年我国高技术产业产品出口额达到3813亿美元,继续位居世界首位。 行业规模差异大,产业地理集中度高。从高技术产业的五个行业看,2009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值所占比重仍然接近

一半,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规模位居第二,所占比重超过 1/4,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占比仅为2.2%。 从产业的地区分布看,高技术产业呈现很高的地理集中度。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占比达到85.4%,几乎是中西部地区的6倍。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是高技术产业的主要集中地,三个区域产值占全国的81.9%。其中广东、江苏两省产值所占比重,达到全国产值的一半。但两省的规模变化又有所不同,“十一五”以来,广东占比从31.2%下降到28.4%,而江苏占比从18.0%上升到21.5%,这反映了加工贸易发达的珠三角地区的高技术制造工业发展放缓,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开始向长三角及中西部地区转移。 产业研发经费持续增长,R&D强度进一步提高。“十一五”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的R&D经费持续增长。2009年,高技术产业R&D经费规模达到892.1亿元,占制造业R&D投入的1/4,同时产业R&D强度提高到1.48%,几乎是同期制造业平均水平(0.75%)的2倍。其中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R&D强度最高达到4.9%,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强度最低,为0.64%,低于制造业整体水平。 有效发明专利占制造业1/3多,行业和地区分布集中。发明专利是评价科技创新程度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我国高技术产业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量也大幅增加,2009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量突破4万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特征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特征 1数量众多的企业在空间上的聚集,这是一个表征距离特征的参量空间上的聚集意味着许多与距离有关的成本的降低以及信息传递和非正式交流的便利。 2本地网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聚群内的企业之间存在着高度的专业分工与协作,通过价值链体系的关联,企业之间以投入产出的联系方式进行分工和协作。这种分工和协作中,规模各异的大、中、小企业并存且地位平等。二是企业之间指没有接的价值链关联的情况下的合作。三是聚群内企业之间或企业与其他实体之间的相互学习,这包括企业之间的联合科研和企业、大学或研究机构之间的产学研联合等形式的共同创新。四是聚群内成员之间通过正式工作关系或非正式交流进行的信息交流。 3高水平的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这里的基础设施包括普通的基础设施,比如公路、水电设施和通信设施和生活设施与环境。这些方面是影响高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高技术产业集聚来说,专业性的技术基础设施显得更为重要。比如高水准的当地大学、研究机构、图书馆以及高级的公共技术设施如光纤和宽带互联网等,这些设施构成企业创新最基本的要素。另一方面,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对产业集聚而言也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因为高技术产业集聚中的创新技术和其它发展的能力直接来自人力资源。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是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4完善的支撑服务体系。这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方面要有完善的要素市场,使集聚区内的企业能比较容易地得到合格的生产资料、资金等。尤其是有一批制度先进的风险投资公司聚集在聚群内或附近,为聚群内的高技术企业提供风险资金。另外,还必须有能够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技术、信息、财务、法律、管理、政策等的咨询机构。 5持续创新。成功的高技术产业集聚必然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聚群,这也成为在产品更新换代快的高技术产业中竞争的一个必要条件。因为聚群的发展特别是聚群规模的扩大和企业竞争的加剧会导致聚群内人工成本、土地价格及其它投入要素价格的上升,故企业只有以创新来降低其成本或制造差异化,从而保持其竞争优势或再重新创造先发竞争优势。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短暂,聚群内以主导产品为核心而网结成的产业集聚也同样会随着产品的成熟和衰落而成熟、衰落,所以企业只有通过创新及时地推出新产品才能保证聚群的竞争优势。 6与其它环境沟通。一个成功的高技术产业集聚除了聚群内的广泛结网和互动协作外,还应该积极与聚群外的环境进行沟通与学习,以弥补自己资源信息和能力方面的不足,尤其是要重视从外部获得技术升级的动力和能力。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范文大全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范文大全 一、三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XX年,武汉、成都、重庆三地高新技术产业都呈现快速发展势头。武汉市XX年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为2055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四分之一;新能源、动漫、集成电路三大产业产值增幅分别高达35%、43%和46%;节能环保、生物、软件服务外包、新一代移动通信等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成都市XX年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1469.25亿元,增加值575.62亿元。重庆市高技术产业XX年销售产值达1028.22亿元,同比增长19.8%;实现销售收入987.73亿元,增长18.1%;实现利润64.35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器机械器材及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已成为重庆高新技术的四大支柱产业。 二、三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特点 武汉、成都、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工作,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集聚区和主战场。 1、空间布局合理,企业密集度高 武汉市工业空间布局分为汽车及机电产业集聚区、电子信息及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钢铁化工及环保产业集聚区、食品产业集聚区四大块,分别位于武汉市的西、南、东、北面。其中,东湖高新区为国家级开发区,成立于1988年,区内包括武大、华中科大等42所高等院校、中科院武汉分院、武汉邮电科学院等56所科研院所、1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5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700多个技术开发机构、20多万名专业技术人员、55名两院院士。园区拥有80万名在校大学生,科技、教育实力居全国第三,XX年又被批准为全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初步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生物工程与新医药、环保、机电一体化、新材料、高科技农业等六大高新技术产业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 成都市有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其中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川成都出口加工区及西区为国家级开发区。成都高新区筹建于1988年,规划面积87平方公里,分为南部园区和西部园区,截至XX年底共聚集各类企业13000多家,包括863家外商投资企业和超过600家的软件类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8家,初步形成了集成电路、光电显示、软件及服务外包、通信、生物医药、精密机械六大产业集群。 重庆市拥有43个工业园区,其中北部新区(经开区、高新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永综合保税区、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国家级开发区。北部新区成立于XX年,面积130平方公里,截至XX年底累计签约项目3551个,合同投资总额1265亿元。累计引进外商投资企业868户,合同外资82亿美元,世界500强入驻近40家。

《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解读

《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解读 地方事业局起草的《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经提交工委会研究修改后,最终形成了《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淄高新管字〔2020〕2号,以下简称《报告》),已通过书面形式向市政府报告,并通过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报告》包含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总体情况、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等几部分内容,公众可通过高新区门户网站政务公开专栏进行查看。现解读如下: 一、相关背景 2019年,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以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淄博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6—2020年)〉的通知》(淄发〔2016〕19号)要求为主线,以建设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生态活力幸福高新区为目标,倡树“大抓落实、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用“有解思维”,着力解决高新区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健全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主要内容 (一)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1、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2、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建设 3、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4、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5、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1、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领导。 2、严格遵守重大行政决策程序。 3、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1、抓好法治政府建设阶段性推进工作。

2、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 3、持续抓好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 4、健全行政机关出庭应诉制度。 5、加强依法行政宣传培训力度。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荆州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2009-2011) 2009年至2011年是荆州高新区推进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新挑战,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的新机遇,以及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要求,为进一步明确新思路,提出新目标,制定新措施,超常规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努力跻身于全国省级高新区前列、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背景 (一)发展基础 近年来,荆州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工业重心也由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移,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区,为加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经济规模迅速扩大。2008年,荆州高新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2.97亿元,同比增长51.83%,其中高新技术产业22.85亿元,同比增长45.8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16亿元,同比增长37.72%,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1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5.54%;规模企业达到150家,同比增长5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亿元,同比增长62.79%;财政收入5.34亿元,同比增长26%。主要经济指标绝对值和增幅在全省省级开发区综合排名第四,在全市名列第一。引进项目110个,总投资额为75.5亿元,到位资金24.6亿元,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10个、过1000万元的项目61个,建成投产项目62个、投资额达30亿元,在建项目达84个、投资额过100亿元。高新区经济规模迅速增长,发展后劲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产业带动作用日趋凸显。

2、产业集聚初步形成。加快以“五园两中心”(机械工业园、电子工业园、化工工业园、印染循环经济工业园、生物医药工业园,综合服务中心、创业服务中心)为重点的产业平台建设,差异化竞争优势不断凸显,引进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同时大力实施创业中心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创业中心孵化能力,成功孵化了以高新技术企业荆鹏软件、明德科技为代表的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引外援”和培育“本土明星”,已初步形成了先进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机械加工为主)、新材料(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精细化工)、纺织印染、生物医药、农副产品深加工五大产业。现有的150家规模以上企业,先进制造产业48家、新材料产业30家、纺织印染产业20家,特色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 3、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产业化为目的,企业为主体,人才为核心,公共研发体系为平台的区域创新体系。区内现有企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公共技术共享服务平台2个,留学生创业园1个,博士园1个,高新技术企业9家,在孵科技型中小企业126家。2008年批准立项的科技项目32个,其中国家项目13个,省市项目19个;获专利权的21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的企业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奖的企业1家,近60个科技研发项目通过科技查新报告,20多家企业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各类创新活动踊跃、创新资源不断聚集,科技创新成为引领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4、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园区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体系,水、电、气、通讯等逐步配套完善,工业区工业用地达到了“五通一平”,投资硬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对进区办理各项手续的项目和企业实行审批环节代办制,对正在建设的项目进行建设环节包办制,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以淄博市为例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2)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 1.2.1国外研究综述 (2) 1.2.2国内研究综述 (4) 1.2.3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6)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6) 1.3.1研究方法 (6) 1.3.2研究内容 (7) 1.4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7) 第2章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理论分析 (8) 2.1 高新技术产业的内涵及特征 (8) 2.1.1高新技术企业及产业的内涵 (8) 2.1.2 高新技术产业的特征 (9) 2.2 税收优惠政策的理论依据及作用机理 (10) 2.2.1税收优惠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 (10) 2.2.2 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机理 (12) 2.3 税收优惠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13) 2.3.1 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降低创新活动的险 (13) 2.3.2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提高技术创新的预期收益 (13) 2.3.3 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增加技术创新的资金供给 (13) 第3章我国现行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5) 3.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内容 (15) 3.1.1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历史演变 (15) 3.1.2我国现行的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 (16) 3.1.3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实现手段 (17) 3.2 山东省淄博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和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效应分析 (18) 3.2.1山东省淄博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18) 3.2.2山东省淄博市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情况 (20)

关于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6399-31 关于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关于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调查 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从现在到20xx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和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实现全面兴市的关键时期。能否尽快地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关系到全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关系到科教兴市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实现我们奋斗目标的关键举措,其核心是将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当前,我市面临调整产品和产业结构、扩大内需和出口、增加就业、拉动增长等方面的问题,迫切需要高新技术产业做出别的贡献。从长远看,我们需要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增加有效供给,提高企业竞争力,解决这些

问题都离不开高新技术产业化。因此,为了抓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契机,为黄冈的“十一五”规划提供参考资料,市计委、科技局、统计局三家联合组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调研组,深入市辖各个县市和多个企业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行了认真、全面的调查研究,形成此调研报告,供市委、市政府决策时参考。 一、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 (一)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20xx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亿元,增加值亿元,分别是20xx年的倍和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达,高于GDP增长速度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值和增加值分别占全市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和,比20xx年分别提高了和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由20xx年的上升到;20xx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值达到,占全市出口比重达到,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迅速成长,效益日益明显,逐渐成为黄冈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带动经济发展的动力.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及发展前景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及发展前景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是在上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经过十多年时间,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大约占国民经济比重12%,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 1、发展迅速、规模不断增大。高新技术产业遍布全国,主要分布在京津塘地区、长三角地区、珠江三角地区,全国约有十多万家。 其中开发区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强劲区区域,举世闻名的中关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2、人力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人才优势。高新技术产业是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产业,人才优势是发展的主要条件。我国人口众多,教育较发达,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才资源雄厚。2002年,全国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达到322万人,其中工程师和科学家就有217万人。尤其是,近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很快,高校能够为高新技术产业培养越来越多的人才。2002年在校研究生达50万人,当年招生20万人,毕业8万人。大学本科和专科在校生达1000多万人,今年毕业的大学生就达300万人。每年学成回国的留学生就有数万人。这就说明我国具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后备资源,也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长盛不衰的重要条件。 3、科技投入增加,科技成果显著。当前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加科技投入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国际竞争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技术进步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大措施。近年来,作为国家科技投入最重要最直接的指标之一,我国用于研究和开发的经费有较大幅度提高。20世纪90年代,研究与开发经费占GDP比重一直在 0."6%— 8."3%之间俳徊。2000年突破1%,2001年为 1."09%,2002年为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0-2020年)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0-2020年) 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 2010年12月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0-2020年)通过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审批,批复文号豫发改工业〔2010〕2087号。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于2011年2月取得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审查意见(豫环审〔2011〕47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等有关规定,实施五年以上的产业园区,应组织开展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现对该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进行第二次公示: 一、规划概况 规划名称: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0-2020年)规划范围: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位于郑州市城区西北部,规划范围东至郁香路、南至站北路、西至郑州市西环绕城高速东1000米、北至新龙路,规划面积。 规划期限:规划的时间段为2010-2020年,分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开发建设阶段。其中,近期为2010年-2012年,中期为2013年-2015年,远期为2016年-2020年。 主导产业:以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为主导产业;以超硬材料、文化创意产业为特色产业。 发展定位:国家级重点开发区,河南省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体制创新改革的综合试验区,郑州市科技创新城。以产业集聚为核心,发挥项目集群效应,着力培育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等支柱产业;加强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和重点发展超

硬材料、文化创意产业等形成集聚区的特色产业;依靠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形成,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规划期末基本建成新型产业之城、自主创新之城、生态和人文之城。 二、发展规划及原规划环评执行情况 截至2018年,集聚区规划用地布局与原规划布局基本一致,入区企业符合园区规划要求,规划环评报告及批复中所提到的环保要求大部分已得到落实,规划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完成。对比原规划及规划环评要求,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尚需进一步完善,集聚区环境管理机构及管理体系实施仍需加强。 三、环境质量现状 环境空气:通过收集郑州市及高新区例行监测结果及开展评价区域补充监测,区域环境空气主要超标因子为PM10、。在大力开展大气攻坚的基础上,区域环境质量呈向好趋势,本次规划实施未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 地表水环境:集聚区主要纳污水体贾鲁河出境断面常规监测主要水质指标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园区内地表水须水河水质现状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 地下水环境:本次评价收集了集聚区内石佛水井厂常规监测数据,同时开展地下水环境质量补充监测,由监测结果来看,主要指标可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2017)III类标准要求,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好。 声环境:本次评价监测点位声环境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