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汽车市场准入管理方式的融合
新版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定对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影响分析
![新版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定对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ec59030360cba1aa911da9f.png)
新版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定对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影响分析作者:王呵成来源:《时代汽车》 2017年第19期王呵成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 200000摘要:通过分析新版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定及上海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借助行业统计数据与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准入相关规定,研究新版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定对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定: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为适应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变化,国家工信部于2017年1月16日对外发布了新版《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以下简称《准入规定》),该《准入规定》是对工信部2009年发布规定的政策升级,并已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新版《准入规定》共三十二条,相较于旧版十九条的《准入规定》,新版《准入规定》围绕“准入条件”和“安全”两大主轴,对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和新能源汽车产品准入两方面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版《准入规定》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企业也需要尽快理解和适应新版《准入规定》。
上海作为我国主要的汽车工业基地之一,拥有众多知名的整车及汽车零部件厂商,在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上海也积极提前布局,在产品研发、政策制定、市场推广、配套服务等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可以说上海是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状况的缩影,因此研究新版《准入规定》对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参考与现实意义。
1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定1.1国内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定新版《准入规定》在新能源汽车的范围定义、生产企业准入、产品准入、运行安全状态监测、监督检查措施、法律责任等方面对旧版《准入规定》进行了修订和补充。
其中在生产企业准入条件方面,《准入规定》要求申请人应当是已取得车辆生产企业准入的汽车生产企业或者已经完成投资项目手续的新建汽车生产企业;符合相同类别的常规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管理规则;具备设计开发能力、生产能力、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售后服务及产品安全保障能力;在产品准入条件方面,《准入规定》要求申请准入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条件,符合《新能源汽车产品专项检验项目依据标准》以及相同类别的常规汽车相关标准,经检测机构检测合格。
进口汽车准入管理制度
![进口汽车准入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e487917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8c.png)
进口汽车准入管理制度一、准入管理制度的背景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开放,进口汽车的数量和种类也不断增加。
进口汽车的准入管理是国家对进口汽车进行规范管理和监督的重要手段,是保障国家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
在当前国际贸易环境下,各国对进口汽车的管理标准和规定也在不断调整和升级,我国应当加强对进口汽车的准入管理,以确保汽车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准入管理制度的目的1. 保障国家交通安全。
通过对进口汽车进行审批和监管,可以杜绝一些低质量、不合格或存在安全隐患的汽车进入市场,保障国内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2. 促进环境保护。
规范进口汽车的排放标准和燃油经济性要求,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环境负荷,保护环境生态平衡。
3. 保护消费者权益。
加强对进口汽车的准入审批和监管,可以防止一些不正规从事进口汽车业务的经营者推销假冒伪劣产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 促进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对进口汽车的准入管理,可以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促进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提高整个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三、准入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准入条件。
制定进口汽车的准入标准和条件,包括汽车的性能指标、安全技术要求、环保要求等,确保进口汽车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2. 准入审批。
建立健全的进口汽车准入审批制度,设立专门的准入审批机构,负责对进口汽车进行审批和监管,保证准入车辆的合法合规。
3. 监督管理。
加强对进口汽车的监督管理,建立进口汽车信息数据库和追溯机制,及时掌握和监测进口汽车的动态信息,确保进口汽车的质量和安全。
4. 处罚措施。
对违反准入管理制度的进口汽车和相关经营者,依法给予严厉处罚,包括罚款、吊销许可证、停止进口等处罚措施,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5. 信息公开。
建立进口汽车准入管理制度的信息公开机制,定期发布进口汽车准入相关政策文件和审批结果,提高透明度和公正性,促进社会监督和参与。
四、准入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1. 保障交通安全。
以德国为例,欧盟汽车准入管理模式及启示
![以德国为例,欧盟汽车准入管理模式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400bf41c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56.png)
汽车工业研究·季刊2020年第3期以德国为例,欧盟汽车准入管理模式及启示▶◀……………………………………………………………………………孟顺郝冠琦李奕平王佳三套认证体系德国作为欧盟主要成员国,既是制定欧盟EC 指令的重要参与国,也是《1958年协定书》缔约方,所以德国对汽车产品的准入管理需要同时考虑“联合国ECE 指令”“欧盟EC 指令”“德国本土法规(STVZO )”。
为了尽可能降低制度成本、提高欧盟成员国汽车生产企业的全球竞争力,欧盟EC 指令明确了联合国ECE 、欧盟EC 和国家法规之间的关系:一是在欧盟境内销售的整车产品必须满足EC 指令;二是承认通过ECE 指令认证的零部件和系统;三是国家层面的法规仅适用于部分特殊车型。
(一)联合国ECE 指令概述1958年,联合国为促进欧洲经济和全球车辆运输发展,制定了《1958年协定书》,协定书规定由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车辆结构工作组(WP.29)制定统一的汽车技术联合国法规(ECE 指令)。
ECE 指令要求,签订《1958年协定书》的国家在汽车零部件和系统的型式批准中必须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及型式批准程序,缔约国可以根据本国国情制定ECE 指令采纳时间表,汽车生产企业可向任何一个《1958年协定书》缔约国提出ECE 型式批准申请,接受申请的缔约国在确认汽车零部件或系统样品符合ECE 指令、相应生产企业具有充分的生产一致性保证和质量管控能力后,即颁发ECE 型式批准证书,其标志为“E ”,各缔约国相互承认型式批准证书,减少和消除各国间车辆法规及管理的差异与重复[1]。
(二)欧盟EC 指令概述EC 指令是欧盟汽车产品型式批准制度最重要的依据,所有进入到欧盟成员国销售的汽车产品必须满足EC 指令有关要求。
1970年,为了建立统一市场,减少贸易障碍,实施统一的安全和环保政策,欧洲经济共同体理事会通过了旨在协调各成员国机动车辆型式批准制度的70/156/EEC 指令。
车辆生产企业准入管理与控制介绍
![车辆生产企业准入管理与控制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86bed62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1.png)
产品准入要求
总结词
产品准入要求是确保车辆生产企业所 生产的汽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技术标准以及产业政策的重要保障。
详细描述
对车辆的安全性能、环保性能、节能 性能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要求企业 所生产的汽车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并取得相应的公告和合格证。
生产一致性管理
总结词
生产一致性管理是确保车辆生产企业 按照申报的技术条件和参数进行实际 生产的重要措施。
VS
市场细分
将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具有共同特征的子市 场,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活动。
产品定价策略
要点一
成本导向定价
根据产品成本和预期利润制定价格,考虑市场需求和竞争 状况。
要点二
竞争导向定价
根据竞争对手的价格水平制定价格,旨在保持竞争优势或 获取市场份额。
品牌形象与推广
品牌形象
品牌推广
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包括品牌名称、标志、 口号等,以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
详细描述
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确保实际生产出的汽车与申报的技术 条件和参数保持一致,防止企业擅自 更改技术参数或降低生产标准。
监督检查与处罚
总结词
监督检查与处罚是车辆生产企业准入管理的必要手段,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对违规企业进行相应的处罚。
详细描述
对企业的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如发现违规行为,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 罚,如警告、罚款、撤销资质等。同时,对存在严重违规行为的企业将列入失信名单,限制其市场准入。
车辆生产企业技术研
04
发与创新
技术研发战略
01
自主研发战略
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 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提升产 品竞争力。
2023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现产能全面过剩
![2023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现产能全面过剩](https://img.taocdn.com/s3/m/ec2e2d61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67.png)
1.汽车技术人才培养:提升教育和培训系统 提升教育和培训系统。通过改进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机构的课程设置和内容,加强对汽车技术的培养,培养更多的汽车工程师和技术人才。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将实践教学与理论学习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实用的技能培训。
2. 汽车企业投资培训中心/实验室,提升员工技能,促进行业发展 加强企业内部培训。鼓励汽车企业投资建设培训中心或实验室,为员工提供相关培训和技术更新。通过内部培训,提升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电动车发展势头
1. 销售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我国自2015年以来电动车销量逐年增长。2019年,我国电动车销量达到142万辆,同比增长3.1倍,占新能源汽车销量的85%。这一增长趋势表明电动车在我国汽车市场中的地位不断巩固。
2. 政策支持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电动车发展,在补贴政策的引导下,电动车市场稳步增长。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投入达到137亿元人民币,这对于电动车的成本降低和普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Developing new energy vehicles is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发展方向
02
新能源汽车政策支持
1. 政策刺激和支持措施我国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购车补贴、免征购置税、免费停车、用电优惠等政策措施,以鼓励消费者购买并使用新能源汽车。这些政策的出台可以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推广。
03
技术创新是关键
技术创新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竞争的加剧,传统的汽车制造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技术创新推动了汽车产业的进步和转型升级,成为促使我国汽车产业走向国际舞台的关键要素之一。
美国汽车产品市场准入管理与技术法规
![美国汽车产品市场准入管理与技术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6c52353b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f3.png)
2.1-3 FMVSS中的车辆系统和零部件
轮胎 /轮辋
FMVSS 109、110、117、119、120、129、139 / 110、120
制动软管 /制动液 FMVSS106 / 116
灯具/回复反射装 FMVSS108 置和相关装置
玻璃材料
FMVSS205
儿童约束系统 / 地板举升系统
压缩天然气容器/ 摩托车头盔
车辆选择性达标审核SEA
EPA发现某些新车产品不能符 合EPA排放技术法规的要求, 尽管这些车辆的原型样车符合 法规要求并已通过EPA认证, 因此EPA制定实施了一套生产 线终端抽取样车或发动机进行 达标测试的方案,
4. 2 美国对在用车排放的管理
SIP计划
使未能达到美国 法律规定的六种 空气限值指标的 州达标的计划,
3
4
确实
定验
实室
验报
室告
实验室
产品召回
汽车生产厂家
注
:
34
另
提 确责
有交 认令ຫໍສະໝຸດ 因认 不召车
证 符回
辆
资
安
料
全
美国运输部DOT
缺 陷
12
而
购 符发
责
买 合现
令
新 性不
召
车 试符
回
验
独立实验室
美国汽车产品进口程序及其所涉管理部门
3.1 美国汽车产品安全认证及进口程序
1 指定代理
2 向NHTSA提交VIN码
4. 1 美国对在用车的管理
车辆在用验证试验IUVP
EPA除了对汽车产品进行市场准入 前的审查、试验和认证外,要求对 已进入市场的车辆分别在已运行最 少10000英里 1年 和已运行最少 50000英里 4年 时进行车辆在用验 证试验,以检验车辆是否仍能满足 技术法规所规定的排放耐久性要求, 该试验同样由车辆生产厂家自行进 行,
车辆内部市场化实施方案
![车辆内部市场化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91c38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a8.png)
车辆内部市场化实施方案1. 引言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车辆内部市场化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车辆内部市场化是一种管理方式,它通过在车内建立一个类似于市场的机制,使车辆内各种资源在市场机制的调控下实现最优配置,从而增加车辆利用率、降低车辆运营成本和提高司乘体验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车辆内部市场化实施方案,主要涵盖市场化机制的建立、资源流动机制的规定、市场参与者的角色划分、市场化管理机制的建立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为车辆内部市场化管理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指导。
2. 市场化机制的建立车辆内部市场化的核心在于建立一个自由、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市场化机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市场化机制主要包括市场规则、价格机制和市场监管三个方面。
2.1 市场规则车辆内部市场化建设中,应制定明确的市场规则,包括市场准入规则、交易规则、管理规则等。
其中,市场准入规则是最基本的市场规则之一,而交易规则涉及更多的交易细节,应结合市场实际情况进一步制定。
2.2 价格机制价格机制是车辆内部市场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车辆内部市场化中,资源的交易价格应以供需关系为基础,既要考虑资源本身的价值,又要考虑车辆使用效率、车辆维护成本等因素。
此外,车辆内部市场化应对价格进行合理限制,防止价格的垄断。
2.3 市场监管市场监管是车辆内部市场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车辆内部市场化应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包括监管部门的设立、市场交易监测、违规处理等方面。
同时,还应加强市场参与者的自觉监管,以提高市场自我调节的能力。
3. 资源流动机制的规定资源流动机制是车辆内部市场化的核心之一,它直接影响到车辆内部资源的整合和分配。
车辆内部资源主要包括人员、物资、工具等方面。
3.1 人员的流动人员的流动是车辆内部市场化最为关键的内容之一。
为实现人员流动,应建立人员信息共享机制,方便车辆内部不同部门或不同车辆之间的人员调度。
此外,在人员流动中,还应考虑人员岗位需求和优化配置,实现人岗匹配,从而提高产能效率和降低成本。
产融结合模式与国内外案例分析
![产融结合模式与国内外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d92f5bbd64783e09122be8.png)
产业资本
由融到产 由产到融
金融资本
由产到融,产业资本主导模式是 由产业资本旗下,把部分资本由产 业转到金融机构。在日本、韩国等 一些亚洲国家,早期的金融控股集 团基本上都是以产业资本为核心的 ,一方面解决自身发展产业中的融 资需要,另一方面也为自身在产业 中积累的大量资金寻找出路。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尽管中国市场经济中的各种资金形态已越来越具备资本的特征,并且形成了少数初步具有实力的 金融机构,但我国银行业改革滞后、产业资本最先成熟,这一特征决定了我国产融结合的发动者不是金融资本,而是产业资 本。并且,目前我国政策规定银行业不能投资实业,所以目前我国大型集团企业产融结合的发展方式多为产业集团向金融业 投资,即“产业投资金融”。
:“物流+供应链金融”模式
沃尔玛:“零售+消费信贷”模式
通用电气:“产业组合+综合银行”模式
产融结合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经营协同是核心,增值收益主要来自于产业支持下金融业务的经营成本节约,例如如卡 特彼勒的“设备制造+设备金融”模式降低了违约成本,的“物流+供应链金融”模式降低了信用风险控制成本,沃尔玛的“ 零售+消费信贷”模式节约了营销与管理成本;第二层:金融协同是核心,增值收益来自于产业组合稳定现金流支持下的资 金成本节约。如集团对金融的担保。
业投资金融行为缺乏市场规 团相继发生严重危机。
范。
20世纪90年代中
20世纪90年代后
期
期至2003年
在经历了20世纪90 年代后期以来的曲折发 展后,伴随着资本市场 的蓬勃发展,我国产业 投资金融掀起了新的热 潮,众多企业集团在巩 固已有金融产业布局的 同时,积极参股、控股 、发起成立证券、银行 、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 。
海湾六国汽车产品准入管理及技术法规简介
![海湾六国汽车产品准入管理及技术法规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471c1bb69dc5022aaea0093.png)
海湾六国汽车产品准入管理及技术法规简介来源:作者:浏览数:149 更新时间:2011-3-3 16:17:31海湾地区包括中东六国,即:阿联酋、巴林、沙特阿拉伯、阿曼、卡塔尔和科威特,该地区与世界其它地区不同,由于富含石油、天然气资源(据统计:海湾6国地区石油已探明储量达910亿吨,占全球的64.5%,其中沙特占25%,阿联酋9.5%,科威特9.1%),经济上十分富裕,对汽车产品的需求量一直很大,以海湾6国地区最大的国家和汽车消费市场----沙特阿拉伯(简称沙特)为例,沙特城市内交通主要依靠私人汽车,即使在大城市里,也只有少数几条公交线路,供收入较低的劳工乘坐;同时由于当地炎热气候以及阿拉伯民族独特的生活习惯,很少有人骑自行车或步行,所以一般家庭都拥有二至三辆私人汽车。
海湾6国尽管对汽车的需求量较大,但自身一直没有汽车工业,汽车一直依赖进口,因此对我国企业而言,该地区是十分重要的海外汽车市场,其现状和发展需要我们予以重点关注。
一、海湾地区是发展中国家(地区)唯一完善的共同体市场国际市场通常分为两大类别,即发达国家(地区)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地区)市场。
其中发达国家(地区)市场主要包括:-- 北美市场(美国、加拿大)-- 欧洲市场(欧洲联盟、俄罗斯等其他欧洲国家)-- 亚太市场(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 南非市场其它地区的市场,包括海湾6国地区的市场则划为到发展中国家(地区)市场。
发达国家(地区)市场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形成比较完善的共同体市场,这一点对企业进行国际市场和贸易的工作非常重要,所谓共同体市场就意味着在这个共同体内,所有的国家必须准循共同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则,企业进入这样的共同体市场就比较便利,只要经过一次准入认证和批准就可以进入该共同体内所有国家的市场。
这里最为典型、最国际影响最为深远的市场共同体为欧洲联盟。
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尽管制定实施各自的汽车技术法规体系,但两者在技术内容上几乎相同,在对汽车产品的准入管理制度上都实施自我认证制度,再加上《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书》的相关规定,美国和加拿大也成为一个共同体市场,获得两者任一方的准入资格,进入其它一方的市场也很便利。
欧盟汽车技术法规最新发展动态
![欧盟汽车技术法规最新发展动态](https://img.taocdn.com/s3/m/0ed539fd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f.png)
欧盟汽车技术法规最新发展动态刘佳仪;董坤【摘要】欧盟是当前国际上最大、发展最为完善的一体化市场,它现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为法律基础,对包括传统车辆和新能源车辆在内的汽车产品建立了统一的汽车产品市场准入管理制度和与之相配套的汽车技术法规体系.欧盟型式批准体系,作为全球两大认证体系之一,是我国汽车出口过程中最大的认证业务需求.为此,文章重点介绍近年欧盟最新法规的重要动态,为中国汽车行业在认证法规与研发规划方面提供参考.【期刊名称】《汽车实用技术》【年(卷),期】2018(044)009【总页数】4页(P153-156)【关键词】欧盟;汽车法规;型式批准【作者】刘佳仪;董坤【作者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汽车标准化研究所,天津 300300;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汽车标准化研究所,天津 300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1.99前言欧盟型式批准体系,作为全球两大认证体系之一,是我国汽车出口过程中最大的认证业务需求。
欧盟为减除内部认证和技术壁垒,在欧盟内推行统一的欧盟整车型式批准(EU WVTA)和欧盟法规,使欧盟汽车产业获益于统一的欧盟汽车市场。
同时,在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及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UN WP.29)框架下,推进欧盟法规与联合国法规(联合国已将原ECE法规统一称为联合国法规)的协调一致,使得欧盟汽车产业可以更好地进入全球汽车市场。
为增强汽车产业竞争力,欧盟在《CARS 2020行动计划》确定的行动计划主要基于4个领域,其中3个与标准法规相关:欧盟法规简化、国际法规协调、双边法规对话。
标准法规对于产业汽车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可见一斑。
而伴随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欧盟汽车技术法规也变化较快,经常有法规更新或新项目的强制实施,是我国汽车产业进入欧盟及全球汽车市场的重点研究对象。
1 框架指令近年,鉴于“空调制冷剂事件”(使用老制冷剂R143a)和“大众排放门事件”(柴油车安装“欺骗装置”)的违法行为,暴露了欧盟现行整车型式批准框架指令2007/46存在如下重大不足:市场上不符合、不安全产品的追溯困难,进口商、分销商等供应链主体的责任缺乏明晰性;不同国家政府部门之间技术法规协调执行的责任与合作缺乏界定(特别是型式批准、市场监管和边境控制部门);不同技术服务机构,在执行型式批准和生产一致性评估任务时,严格程度和质量情况存在差异;不同欧盟成员国的主管部门在安全保障措施和启动召回程序方面,缺乏严谨明晰的责任和义务;确保生产一致性的控制程序存在缺陷;型式批准与市场监管要求的协调执行上,缺乏欧盟层级的协调和监督。
美国市场汽车准入制度研究
![美国市场汽车准入制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49861e914791711cd79178c.png)
AUTO AFTERMARKET | 汽车后市场美国市场汽车准入制度研究李毓梅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市 401122摘 要: 美国的汽车认证制度作为全球车辆产品主要认证制度之一,在汽车产品认证制度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并引领了全球的认证制度发展和进步。
本文通过对美国汽车市场准入制度介绍,使中国车企能够了解进入美国市场需要注意和准备的事项。
关键词:美国 汽车 准入制度全球车辆产品典型的认证制度主要以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或地区的认证制度为代表。
其中欧洲型式认证的特点主要为:政府部门主管机构授权第三方对车辆产品进行强制性认证,并通过工厂的一致性检查来确保汽车产品持续满足法规要求;日本的型式认证制度大体与欧盟型式认证制度类似,但针对型式多样产量少的大型卡车、公共汽车以及小批量的进口车实行型式认证精简化或文件申报管理;美国的认证制度以自我认证为主,基于对企业信任的原则,政府部门并不监督认证试验的所有过程,由制造商选择适宜的方式进行自我认证,保存认证过程的全纪录,声明满足法规要求即可,政府主要职能在事后监管和处罚。
美国汽车认证制度作为全球典型的认证制度之一,其包括安全DOT认证、环保EPA 和CARB认证。
其中DOT认证为自我认证,环保类的EPA和CARB认证,该认证为强制性认证。
1 美国安全DOT认证1.1 DOT认证主管部门美国联邦交通部(US DOT)负责管理全国范围内的交通,包含机动车、海运、空运等。
美国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是DOT交通部下属机构,是DOT认证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联邦机动车辆安全标准”(FMVSS,MotorVehicles Safety Standard),是美国政府部门汽车安全的最高主管机关。
DOT认证为自我认证,制造商采用任何适当的方式进行认证,保存自我认证过程中的所有试验记录,在车辆的指定位置粘贴一永久标识,声明“此车辆在出厂时符合所有适用的FMVSS法规”,完成以上步骤即表明通过DOT认证,NHTSA不会对车辆或设备发放任何认证标签,标贴或证书。
中国汽车海外竞争力研判
![中国汽车海外竞争力研判](https://img.taocdn.com/s3/m/1bbb5e96561252d381eb6e4a.png)
中国汽车海外竞争力研判作者:张晓黎来源:《经营者》 2018年第24期张晓黎摘要当前,中国正在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在此背景下,中国汽车企业“走出去”机遇无限,前景可期。
因此,本文以我国汽车海外竞争力为研究对象,探讨方向措施,助力汽车企业“走出去”行稳致远。
关键词海外竞争力产品竞争力品牌产业链条一、前言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乘用车企业还是客车企业,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努力加强国际合作。
中国汽车企业在海外经过多年的布局和经营,已经在汽车国际贸易领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中国汽车品牌在巩固和增强海外竞争力的过程中仍普遍遇有较大阻力。
因此,积极推动汽车产业为支柱的高端制造业向海外布局,从输出产品到输出服务、输出品牌,将汽车产业打造成我国对外贸易的新增长点,是目前推进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根本点和落脚点。
二、我国汽车出口贸易竞争力现状分析自2009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国以来,中国汽车产销量已连续9年位列全球第一。
中国的汽车年产量从20世纪90年代的不足200万辆高速增长到2017年的超过2900万辆,占全球汽车年产量的近三分之一,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受“一带一路”倡议及全球经济回暖等利好因素影响,我国汽车出口自2016年起呈现增长趋势,至2017年突破百万量大关,特别是在常年占据我国汽车年出口量和出口额比重超过75%的亚非拉地区,汽车产业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实践的重要支柱行业。
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汽车出口共计104.1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6.8%,继续呈现较快增长态势。
值得指出的是,尽管发展趋势总体向好,但从出口量占汽车年产量的比重来看,我国长期停留在较低水平,与国外成熟市场差距显著,因此中国汽车出口贸易的增长潜能仍有待进一步挖潜和释放。
三、海外市场整体竞争力乏力的主要原因第一,出口规模和效益偏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对海外业务的信心和重视程度。
阿根廷乘用车产品准入制度
![阿根廷乘用车产品准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0601295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71.png)
阿根廷乘用车产品准入制度裴瑞甫【摘要】介绍了阿根廷的汽车工业情况、汽车产品贸易的相关政策制度、汽车产品的管理部门及其主要职责,从法律、法令、决议和规定四个层面展现了阿根廷汽车产品的法规体系构成,对汽车产品认证流程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另外,还提出了我国汽车企业进入阿根廷市场应采取的对策,为使我国汽车企业快速了解阿根廷汽车产品准入制度,破除技术壁垒,尽快进入阿根廷汽车市场提供了参考依据.【期刊名称】《汽车工程师》【年(卷),期】2017(000)008【总页数】4页(P17-20)【关键词】阿根廷;市场准入;汽车法规;认证【作者】裴瑞甫【作者单位】吉利汽车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受到经济衰退及外贸政策的影响,阿根廷汽车行业出现明显下滑,2015年马克里政府上台后,废除了外汇管制及进口预申报制度(DJAI),在此影响下,阿根廷汽车销量逐步回升,中国汽车产品出口迎来了新的机遇。
随着汽车工业全球化日益加剧,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汽车市场准入制度一方面规范汽车产业的发展,保证汽车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另一方面也会形成贸易壁垒,实现对国外进口汽车的限制。
我国汽车产品要想真正全面打开阿根廷市场,站稳脚跟,须认真研究阿根廷汽车技术标准法规体系和准入制度。
1 阿根廷汽车工业简介阿根廷的汽车工业在拉美地区比较发达,汽车工业起步较早,1920年阿根廷就建立第一家汽车装配厂。
阿根廷现有14家汽车生产企业,其中8家生产轿车和轻型货车,其余生产卡车和客车。
目前,阿根廷汽车工业年产88万辆,汽车销售点约500个,40%的销售点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
2010—2016年,阿根廷轻型车产销及进出口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阿根廷2010—2016年轻型车产销及进出口情况2 阿根廷基本的进口制度2.1 多边贸易协定情况阿根廷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遵循贸易组织原则,严格执行该组织的有关规定。
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简称南共市):1991年阿根廷与巴西、乌拉圭和巴拉圭共同发起并成立了南共市,他属于关税同盟性质,内部允许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自由流通,对外采取共同关税及贸易政策。
七大海外市场准入政策及最新发展趋势
![七大海外市场准入政策及最新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6e9239c6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a6.png)
七大海外市场准入政策及最新发展趋势本刊记者/郑雪芹汽车出口已经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重要载体,实施汽车产业“走出去”战略是必然趋势,也是我国汽车产业实现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的必由之路。
中国车企拓展海外市场的第一步,便是需要了解各国市场五花八门的准入法规,只有知彼知己,才能百战百胜。
目前,国外市场准入对汽车出口的影响涉及机动车辆及零部件技术标准要求、产品认证要求、测试方法、车辆安全性、机动车辆排放、废弃物回收、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要求等诸多方面。
本文汇集了北美、南美、欧盟、欧亚、中东、东盟、非洲等地区主要国家的汽车类产品认证标准介绍,以期对中国车企走向海外有所帮助。
目前,引领北美市场的美国是除了中国之外全球销量最大的国家,也是各项准入政策最为严苛的国家之一。
想要进入美国汽车市场,企业需要拿到美国DOT 和EPA 两个认证。
而加拿大的认证制度则参照了美国的DOT 标准。
北美另一个国家墨西哥则有自己独立的认证标准。
美国DOT 认证和EPA 认证美国政府对汽车产品建立了较一、北美-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完善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由DOT 和EPA 认证两部分组成。
同时,美国加州还有单独的CARB 强制性认证,从而成为拥有全世界最严环保法规的地区。
1.DOT 认证:DOT 认证制度始于1968年,即汽车制造厂家对是否满足联邦机动车辆安全标准(FMVSS)进行自我检验申报,由政府实施事后监督的认证制度。
该认证涉及汽车安全、节能、防盗领域,主要由美国交通部、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负责管理。
(认证流程见图表1)2.EPA 认证:由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根据《清洁空气法》的授权来实施EPA 认证,EPA 认证在形式上还具备政府的形式认证特点,EPA 认证同样具备自我认证的许多要素。
该认证主要针对环保领域。
(认证流程见图表2)3.CARB 认证:始于1970年,为政府强制性认证;目前逐步转化为制图表1、美国DOT认证流程图表2、美国EPA认证流程征战海外市场造商用自我检验结果申请认证标志。
国外汽车检测的发展历程和管理特点
![国外汽车检测的发展历程和管理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380b3e0190c69ec3d5bb75be.png)
了。
第三阶段(单机自动检测) 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外的汽车检测技术发展很快。 他们大量地应用电子、光学、理化与机械相结合的多原理一体化技术,与单板机、 单片机、微型计算机一起,开发研制出了非接触式速度计、前照灯检测仪、车轮 定位仪、排气分析仪等仪器设备的“光一机一电”或“理一化一机一电”等多原理一体化产 品,实现了汽车检测技术的单机自动化。20世纪7 0年代,他们又研制成功了能 够自动控制检测过程、自动采集并处理数据、自动打印检测结果的检测设备,例 如汽车制动检测仪、全自动前照灯检测仪、发动机分析仪等。在此基础上,工业 发达国家出现了由整套检测设备组合而成的汽车性能检测线。 第四阶段(单机智能检测) 在实现单机自动化以后,随着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国外进而 投入了汽车检测设备的智能化研究,并首先实现了单机智能化。这些检测设备能 对设备本身和汽车技术状况进行检测,判断故障发生的部位。例如,意大利 BST-2500C型制动检验台能在40s内对自身传感器、电缆通路、显示仪表自检完 毕,若发现故障即以代码形式显示其所在部位及其性质。再如,日本的IM-2735 型非对称自动找正式全自动前照灯检测仪采用微机与CCD固体摄像元件实现光轴 自动跟踪找正,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完成等照度曲线测定与显示,能够迅速而 准确地确定光轴中心,既适用于对称光的自动找正和测量,也适用于非对称光的 自动找正和测量,解决了对近光灯检测的技术难题。 第五阶段(全线联网检测)
美国汽车产品准入管理及技术法规介绍
![美国汽车产品准入管理及技术法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3cfabe9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01.png)
美国汽车产品准入管理及技术法规介绍2010.101.美国汽车产品管理及技术法规基本特点美国是世界上汽车市场最为发达的国家,号称“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多年来一直是全球汽车销量最大的国家,尽管近年来遭遇了经济衰退的影响,但2007年美国的汽车销售量仍达到1645.24万辆;2008年为1349.23万辆;2009年美国汽车销量下滑了21个百分点,跌至近三十年来的最低谷,但仍然过千万辆,达到1040.22万辆。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典型的法制化国家,在对汽车产品和市场准入的管理上与其它国家和地区相比有许多特点,总体而言,美国政府对汽车产品建立了较完善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该制度与世界上其它市场相比,其独特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由汽车生产厂家对其进入市场的产品自行负责,即美国对汽车产品市场准入实施自我认证的管理模式;美国政府对进入市场的汽车产品实施严格的后继监督和抽查工作,对不符合美国汽车技术法规或者存在安全、环保缺陷的车辆实施严格的产品召回制度。
可以说这是美国汽车市场准入管理最具特色的地方,目前这一管理理念和特点已开始逐渐被其它的市场所借鉴和采用,如欧洲联盟新出台的汽车排放法规(轻型车欧5和欧6排放法规)就借鉴美国的管理模式强化对在用车的监督和管理;美国联邦政府对汽车产品的准入管理上,平行地分为两部分,汽车安全、节能、防盗方面的管理主要由美国运输部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DOT/NHTSA)负责;汽车环保方面的管理主要由美国环境保护署(EPA)负责,企业在进入美国市场时,在整个程序上(包括新车的准入和后继的监督管理)须分头对应这两个管理部门;美国政府对汽车产品的管理有十分详尽而完备的法律为依据,对争端或违规行为常常诉诸法律程序来解决;美国在汽车产品市场准入管理上,除了联邦政府这一级管理外,美国各州政府也涉及管理。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典型的法制化国家之一,联邦政府从维护整个社会和公众的利益出发,将汽车产品的设计与制造纳入社会管理的法律体系中,对汽车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专门立法,授权汽车安全、环保和节能的主管部门制定汽车技术法规,并按照汽车技术法规对汽车产品实施法制化的管理制度—自我认证和产品召回,实现政府对汽车产品在安全、环保、节能方面的有效控制。
发达国家低速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启示
![发达国家低速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5d0213a6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5f.png)
发达国家低速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启示周伟;程如烟;贠强;赵蕴华;范旭辉【摘要】The development of low speed electric vehicle industry in China & abroad is analyzed and the decisive role of market resources allocation is discussed.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resource allocation, maintain the fair competition of market and promote the diversiifed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vehicle industry, government needs to provid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market resource allocation of low speed electric vehicle. According to Europ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inspirations for China’s development of low speed electric vehicle industry have three aspects: (1) implement classiifed management; (2) establish technical standard; (3) perfect supervision mechanism.%介绍低速电动汽车的产业发展现状,提出实现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促进资源配置效率提高,要求政府为低速电动车市场配置资源提供必备的基础条件,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多元化发展。
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及其选择
![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及其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8dfb5421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9e.png)
控制力强
通过直接投资,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生产过程和品牌形象。
投资模式的优缺点
• 资源整合:在东道国进行投资可以更好地整合当地资源,如劳 动力、原材料等。
投资模式的优缺点
高成本
投资模式通常涉及较大的初始投资,包括建立子 公司、购置设备等。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数字化转型,企业可以更好地实现线上 线下融合,提高客户体验和服务质量。同时, 数字化转型还有助于企业拓展国际环境友好型进入方式
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企业需要关注可 持续发展,采取环保和可持续的生产方式。 这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还有助 于企业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和信任。
目标市场可能已有其他出口商或本地 企业,竞争压力较大。
出口商可能难以完全满足目标市场的 特定需求或习惯。
受汇率波动影响
出口商面临汇率波动的风险,可能影 响利润。
合同模式的优缺点
要点一
资源共享
合同模式允许企业利用外部资源,如技术或品牌,来扩展 其核心能力。
要点二
灵活性
合同模式通常更容易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条件。
管理挑战
在东道国设立实体经营需要应对不同的法律法规、 文化背景和管理团队。
市场风险
投资模式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如目标市场需求 变化、竞争加剧等。
06 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未来 发展趋势和展望
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企业将通过技术创新 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从 而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例如,人工 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将为企 业提供更精准的市场分析和预测,优化生产 和供应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