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少年犯罪的家庭环境因素及其预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青少年犯罪的家庭环境因素及其预防
马学成
【内容摘要】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全世界面临的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一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直接和主要原因。本文从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视角出发,探讨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犯罪造成的几种不良影响,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如何从提高家长的素质、强化家庭教育职能、更新教育观念、讲究教育方法等方面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克服青少年成长的负面因素,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家庭环境教育预防
一、青少年犯罪的定义和表现
青少年犯罪的定义?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其严重程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青少年违法犯罪数量增多,低龄化倾向明显。二是青少年违法犯罪具有突发性、偶然性和随意性。三是青少年暴力型违法犯罪增多,恶性化程度加重。四是青少年违法犯罪呈团伙化、成人化倾向。五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反复性、顽固性。六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犯罪手段的智能化,例如伪造证件、电脑黑客等。
二、青少年犯罪的家庭环境因素分析
青少年犯罪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其中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是导致青少年犯罪这一问题的直接和主要原因。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不和谐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近年来,受社会影响,离婚率不断上涨,很多家庭经常冷战,互相不理不睬,每天硝烟弥漫,剑拔弩张,一言不合就引发战争。对家庭成员的情感、表现、委屈或者愤怒等熟视无睹,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等成为影响家庭稳定的不健康因素。很多孩子在单亲家庭中长大,不管怎么样,缺乏关爱和了解的家庭对孩子学习、生活、情感、性格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良家庭环境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夫妻关系不和谐的家庭。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是影响青少年成长和形成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反之,一个长期处于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下的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更没有幸福和快乐可言。在这种不和谐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极易形成孤僻、内向和自卑的性格。一些孩子为了逃离这种不和谐家庭而选择离家出走,从此流落街头,一旦他们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和诱惑,极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2、结构缺失的家庭。其中包括父母双亡或单亲、离异及离异以后的重组家庭。有调查表明,在110名离婚子女中,具有自卑心理的占48%,性格孤僻的占44%,感情脆弱的占44%,具有
心理早熟倾向的占24%,情绪波动的占25%[1]。??比率加起来超过100%?这说明他们不能拥有完整的父爱和母爱,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和情感,也会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存在极大的缺陷,社会学研究表明:在幼儿时期,母爱对孩子的成长尤其重要,如果在此时失去母爱,孩子的情绪会波动不安;而父爱跟孩子少年时期的成长关系重大,这个这个时期失去了父爱,孩子会感到恐惧不安、胆小怕事[2]。父母双方都不去管的青少年,由于他们长期缺少关爱和教育,他们很容易空虚、郁闷、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很容易非常容易沉溺于淫秽录像、黄色书刊以及网络里的虚拟世界里面,甚至吸毒,打架斗殴、酗酒、卖淫嫖娼等。
3、经济贫困的家庭。家庭贫困的父母因为他们的个人素质和修养等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他们不能保证孩子必要的物质生活保障,另一方面,他们整日为了生计和温饱而不停地奔波,从而没有时间来顾及孩子的教育。在这种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他们的物质和精神世界都非常匮乏,所以在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极易产生不满、自卑、嫉妒和仇视的心理状态,性格则会孤僻,内向。他们常常因为家庭经济原因而过早的辍学打工。然而由于他们在技能方面的缺乏,会使他们很难在社会生活中立足,由于这种原因加大了他们与社会不良团伙走到一起的可能性。据天津社会科学院对天津市8000名罪犯的调查中,25岁以下的青少年犯罪人员中,有辍学史的占青少年犯罪人数的56.5%,这说明辍学学生犯罪问题十分严重[3]。
4、父母行为不端的家庭。犯罪生物学派认为犯罪父母可能有犯罪子女,在剑桥的研究中,一项研究结论是由犯罪父亲的少年犯罪人的数量是没有犯罪父亲的少年的两倍[4]。因为父母的价值观念、道德修养、行为举止和生活方式会对青少年的品格、个性的形成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5、教育缺失的家庭。有些父母由于工作繁忙长期在外,把孩子托付给老人,然而老人思想观念与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脱节以及体力和精力的不足,往往无法去承担孩子的教育责任。而且大多数老人过于溺爱孩子,对一些事情的对错以及是非曲直都不能给予正确的引导,必定会养成孩子我行我素,老子天下第一的恶劣品性。这种类型的孩子既没有父母的教育,又没有严格的管束,很容易受到各种社会不良因素的诱惑而走上犯罪的道路。(二)不当的家庭教育模式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确实,家庭教育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一个人人生目标的实现。然而家教的失误,
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综观现如今的社会现状,不当的家教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轻道德,重智力。在我国现如今的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一些父母只注重对孩子的智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孩子道德品行的教育。在孩子的心中逐渐形成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意识,区分好孩子跟坏孩子的唯一标准成了学习成绩的好坏,只要孩子的成绩好,其他大多数事情都不计较,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即使犯了错误也不能及时给予纠正和批评。由于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孩子的成绩一旦出现下降,就会对孩子百般辱骂,否定他的一切。这种做法,不但不会促使孩子努力上进,而且会严重挫伤孩子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乐趣,使孩子不想学习,甚至会导致孩子产生厌学情绪,最终造成孩子行为上的偏差,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近年来,有不少的青少年因为未能达到家长的过高期望而自杀,或做出伤害亲人朋友的恶性事件如林森浩、马加爵的犯罪案例,让我们触目惊心。(有没有最新案例?)
2、溺爱性的教育方式。二孩政策放开以前,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而这些独生子女就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小祖宗”,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使父母非常容易走进溺爱的泥潭,他们处处为孩子着想,一切以孩子为中心,极力的去满足孩子的各种有理无理的要求,对孩子所犯的错误一味的偏袒、纵容,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只能助长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