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识别和危险源辨识
环境因素识别与危险源辨识培训
03
制定控制措施: 需要制定有效 的控制措施, 降低或消除危 险源带来的风 险
04
持续改进:需 要持续关注危 险源的变化, 及时更新危险 源辨识结果和 控制措施
环境因素与危险源评估难点
识别环境因素:需要全面考虑各种环 境因素,如气候、地形、地质等
识别危险源:需要准确识别各种危险 源,如设备故障、人为失误等
危险源定义
01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健康损害的潜在因素。
02
危险源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多个方面。
03
危险源可能存在于生产、生活、科研等各个领域。
04
识别和辨识危险源是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的基础。
环境因素与危险源的关系
环境因素:指可能影响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各 种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
1
环境因素是指可 能对环境造成影 响的各种因素, 包括物理、化学、 生物等。
2
3
环境因素可以分为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 境,自然环境包括 气候、地形、土壤、 植被等,社会环境 包括经济、政治、 文化、科技等。
环境因素识别是 指对可能对环境 造成影响的各种 因素进行识别、 分析和评估的过 程。
4
危险源辨识是指对 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环境破 坏等危险的各种因 素进行识别、分析 和评估的过程。
制定培训计划:根据企 业实际情况,制定合理 的培训计划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01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02
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员工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03
加强安全检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员工的不安全行为
04
试验室相关环境因素及危险源辨识和防范措施
试验室相关环境因素及危险源辨识和防范措施试验室作为一个科技生产、学习和研究的场所,其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对于实验人员的健康和实验结果的精准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试验室工作时,需要对其相关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细致的辨识和有效的防范措施。
一、试验室环境因素试验室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和湿度试验室通常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以满足实验的需求。
一般来说,常规试验室的温度控制在20℃26℃,湿度控制在40%70%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在做某些特殊试验时还需要对环境因素进行额外的调节。
2.灯光和噪声试验室的灯光和噪声也是需要注意的重要环境因素。
灯光强度应该适中,以避免给实验人员带来过于刺眼的感觉。
噪声也应该尽可能地减小,以避免对实验人员的听力和神经造成影响。
3.通风和气味通风和气味是试验室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工作时需要保持通风系统良好的运行状态,确保空气流通畅通。
同时还要注意排放有害气体的试验物质,确保实验过程没有对实验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
二、试验室危险源试验室危险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化学品在化学试验中,常常会用到各种各样的化学试剂。
这些化学试剂一旦被泼洒到身上、吸入或误食等,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伤害和后果。
因此,在化学试验时需要佩戴好防护设备,及时处理危险情况,避免产生安全事故。
2.电气在进行电气试验时,需要注意电源的选择和管理,保证电气设备运行稳定。
同时需要佩戴好防护设备,在进行插拔针脚等操作时,要尽量避免抗拒,这样才能保证电气试验的安全性。
3.机械进行机械试验时需要注意机械设备的安装和拆卸,尽量避免机械设备的运转过程中核心部分碎裂,否则可能会对实验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三、试验室危险源的防范措施试验室危险源的防范措施主要分为以下两部分:1.防范措施之前在实验前,需要对试验室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细致的检查和评估。
评估包括确定实验的场地和设备、确保实验人员佩戴好防护设备等。
2.防范措施之后在实验过程中,需要随时关注试验的进展情况,并及时采取合适的安全措施。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是一种对企业内部与外部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辨识、评价、控制和管理的程序。
通过对企业的运营过程、工作环境、生产设备、物质材料等方面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辨识与评价,从而制定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提高工作环境和员工的安全性,减少生产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的概率,确保企业的持续稳定运营。
1.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通过对企业内部与外部的运营过程、工作环境、生产设备、物质材料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和了解,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2.评估危险源的潜在风险:对已识别的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其对员工健康和安全的潜在风险程度。
评估的方法可以包括概率分析、风险矩阵等。
3.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根据危险源的潜在风险程度,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体防护等方面,以减少或消除危险源对员工健康和安全的影响。
4.执行风险控制措施:根据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实施,确保措施的有效性和落实情况。
5.监督与管理:建立相应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辨识、评价和控制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和改进。
在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评价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内外部环境:环境因素的辨识和评价应该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考虑。
内部环境主要指工作场所的布局、设备状态、物质材料的使用等因素;外部环境主要指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等因素。
2.风险等级:对于不同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应该评估其潜在风险的等级。
根据等级的高低,可以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安全管理计划。
3.法律法规:评价和控制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企业的合法合规经营。
总之,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是企业为了提高工作环境和员工安全性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化的程序。
通过对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辨识和评价,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
• 要充分地对组织旳环境原因进行辨认,要以产 品“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进行环境原因辨认。
•
从组织旳活动、产品、服务中辨认环境原因。
环境原因辨认与评价旳措施和环节
• 1) 产品设计开发过程; • 2) 生产工艺设计过程; • 3) 原材料采购过程; • 4) 设备维护修理过程; • 5) 产品售后服务过程; • 6) 产品和原材料旳仓储、运送过程; • 7) 产品制造过程; • 8) 产品使用过程; • 9) 危险化学品旳使用、储存、管理过程; • 10)组织厂区进行改、扩建项目实施过程; • 11)能源、资源旳供给和使用; • 12)组织设备、设施旳使用和环境保护设备旳运营; • 13)办公和行政管理过程; • 14)生产调度过程; • 15)食堂、宿舍、浴室、车队、医务室、等后勤服务过程; • 16)供给商、服务商等有关方旳有关活动。
•
大气排放: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原则》要求旳33
种向大气排放旳污染物旳排放。
•
噪声排放:指多种作业活动、生活娱乐活动产生旳噪
声。
•
固体废弃物旳管理:含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危险固
体废弃物旳管理。
•
土地污染:含多种化学物质、多种油类、有害物质、
多种重金属对土地旳污染。
辨认环境原因需考虑
• 能源资源旳使用:能源资源旳使用和消耗,必然伴伴随对环境旳影 响,节能降耗是降低环境污染旳主要手段。
燃 油消耗
润 滑 油 消 耗
冷 却 液 使 用
油料泄漏
制冷剂泄漏
蓄电瓶废弃
环境原因辨认旳措施
汽车使用过程存在旳环境原因和环境影响
环境原因辨认旳措施
• ③.流程图旳编制措施
•
企业活动流程旳定义是:“企业活动流程是指企业为了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什么是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在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
危险源是指可能引起事故、损害人身安全或健康的物质、能量、设备或工艺,如高处作业、电气设备、有毒有害物质等等。
而环境因素则是指在工作、生产过程中,可能影响人身体健康和安全的物理、化学、生物的条件,如噪声、照明、通风、空气污染、温湿度等等。
因此,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辨识是我们进行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环。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辨识方法1.观察法通过仔细观察工作场所和周围环境,发现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如电气设备、化学品、高处作业等。
同时还可以观察工作人员的行为,发现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如没有戴安全帽、没有系安全带等。
2.咨询法咨询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工作场所和周围环境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可以向有经验的专业人士咨询,如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环保人员等。
3.问卷法通过向员工发放问卷,了解员工在工作中发现的潜在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也可以向员工征求改善的建议,以便改进工作场所和环境。
4.检查法定期检查工作场所和周围环境的安全情况,发现潜在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或减少危险,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5.经验法安全管理人员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结合工作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潜在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判断和辨识。
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在辨识出潜在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后,需要对其进行分析,以确定其危险等级、危害范围和可能导致的风险,然后能够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1.危险等级评估根据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性质和特点,评估其危险等级,以便对其进行分类管理。
通常将危险分为一般危险、较高危险和重大危险三级。
2.危害范围评估要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对人身体健康和安全所造成的危害范围进行评估。
不同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对人身体健康和安全的危害从区域到个体都有所不同,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风险评估对可能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以确定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环境因素评价程序
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环境因素评价程序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环境因素评价(隐患辨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识别潜在的危险,评估风险,并评估环境因素对工作场所和员工健康安全的影响。
以下是一般的程序。
第一步: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通过识别和分析工作场所中可能造成伤害、疾病或死亡的危险源来开始的。
这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施:1.实地考察:仔细检查工作场所的各个区域,记录任何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和危险源。
2.审查文件:审查以前的事故记录、工作指导和任何其他相关文件,以寻找类似危险源。
第二步: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对辨识出的危险源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
它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危害:确定每个危险源与员工、访客或公众健康安全的潜在影响。
2.确定风险:根据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对每个危险源的风险进行评估。
3.风险控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控制措施来减轻或消除危险源。
第三步:环境因素评价环境因素评价是评估工作场所外部环境对员工和工作场所的影响。
它包括以下步骤:1.外部考察:考察周围环境,如气候、土壤、水源等,了解是否存在任何潜在的环境因素导致危害。
2.评估环境因素:对环境因素进行评估,包括空气质量、噪音、震动等,以确定对员工健康和工作场所的潜在影响。
3.采取行动:根据评估结果,采取必要的行动来降低对员工健康和工作场所的影响。
总结: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环境因素评价是确保工作场所和员工健康安全的重要程序。
它们需要系统性的方法和专业知识,并应该定期进行更新和审查。
通过识别危险源、评估风险,以及评估环境因素,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轻潜在危害,确保员工和工作场所的安全。
延续之前的内容,下面将详细介绍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环境因素评价的程序。
第一步: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确保安全和健康的基础,通过识别和分析潜在的危险源,可以提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可以使用一系列的工具和方法,例如:1. 事故调查:分析以前发生的事故情况,了解其原因,并从中汲取教训。
环境因素及危险源辨识培训ppt课件
评价项目和分值
影响范围b
等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影响范围 全球性严重破坏 国家性严重破坏 区域性严重破坏 区域性轻微破坏 组织周边性破坏
分值 5 4 3 2 1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评价项目和分值
公众及媒介对影响的关注度d
等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影响的关注度 社会极度关注 地区极度关注 地区性关注 地区性一般关注 不为关注
分值 5 4 3 2 1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按其特点和控制复杂程度分别制定目标 和指标、环境管理方案、有关运行程序及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重要环境因素的管理
范围:适用于公司活动、产品、服务或运行条件中危险源辨识、风 险评价、更新与管理。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危险源识别的顺序和内容
危险源识别顺序为:
公司所在地; 公司生活、办公、平面布局; 建筑物; 生产加工过程; 生产设备、装置; 有害作业部位(粉尘、毒物、噪音、振动、高低温); 各项制度(女工劳动保护、体力劳动强度等); 生活设施和应急; 外出工作人员和外来工作人员。
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程序
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程序1.目的对本公司在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确保重要因素能够得到控制。
规范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确定、更新,对其实施动态管理、有效控制。
2.定义与范围定义: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的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岗位等。
风险评价: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后,对于风险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进行量化评价工作。
范围:用于公司各部门及所有生产活动、过程、服务和作业中的环境因素识别和危险源的辨识、评价、更新和管理。
3.职责3.1安全环保部3.1.1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并鉴定重要环境因素;3.1.2负责督导、参与、跟踪各部门进行各岗位风险评估;3.1.3负责进行审核、登记、汇总,建立公司《OHS风险调查/评估表》,并发到部门;3.1.4负责组织制定危险源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和制定对危险源的防范措施及管理措施;3.1.5负责监督、检查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3.2各部门3.2.1负责组织本部门员工对所管区域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对各岗位风险进行评估;3.2.2负责组织本部门员工学习、宣贯各岗位的风险;3.2.3负责建立本部门《环境因素识别表》《OHS风险调查/评估表》;3.2.4配合安全环保部制定对各风险的防范措施并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4.工作程序4.1环境因素识别4.1.1识别因素的步骤4.1.1.1选择公司相关的过程(活动、产品或服务);4.1.1.2确定该过程伴随的因素及影响;4.1.1.3选择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1)问卷调查;2)面谈;3)核查表;4)直接观察和测量;5)记录评估。
4.1.1.4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与企业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要求的可能产生影响的活动或过程;2)出现的紧急事件和灾难事件;3)过去体系审核的不符合项(如果有);4)相关方的观点;5)竞争利益的机会。
环境因素与危险源辨识
环境因素与危险源辨识环境因素与危险源辨识是现代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帮助企业对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和评估,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保护员工和企业的财产安全,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指各种经济、社会、自然因素等在现代产业经营中所占据的作用。
在企业安全管理中,我们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环境因素: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经济活动所处的自然环境的总体情况,包括地形、气候、地质、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信息。
在企业安全管理中,我们需要根据自然环境的特点,合理规划并执行相关的安全管理措施。
职业卫生环境职业卫生环境是指在生产活动中,劳动者所接触到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等因素的总和。
企业需要定期开展职业卫生检查和评估,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并根据检查和评估结果,开展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社会背景、社会文化、社会风气等因素。
企业应该紧密关注社会环境的变化,并根据不同的社会环境特点,采取不同的安全管理措施。
危险源危险源是指会对人身、财产和环境造成威胁的物体、物质、设备、工艺等潜在的危险因素。
在企业安全管理中,我们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危险源:安全设备和工具安全设备和工具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企业需要购置安装符合标准规定的安全设备和工具,并通过不断改进、升级,降低事故风险。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引起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包括人员素质、文化程度、工作态度、台风性格、纪律性等,企业需要通过加强培训、考核、激励等方式,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管理能力。
物理、化学、生物等危险因素物理、化学、生物等危险因素是企业生产活动中最常见的危险源之一。
企业需要通过不断提升危险源辨识能力,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作业流程和标准操作规程,保障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
环境因素与危险源辨识的方法环境因素与危险源辨识是企业开展安全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企业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辨识,具体方法有:调研法通过调查、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并掌握企业所处的整体环境和存在的危险源情况。
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辩识
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辩识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辨识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环境污染、人身伤害、物质损失以及其它危害的设施、物质、设备或行为。
危险源的辨识是安全生产的第一步,只有准确识别危险源,才能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控和管理。
本文将分析和探讨常见的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辨识方法,以期增强安全意识,减少潜在危险。
一、常见危险源1、机械危险源:机械设备是众多企业的生产中必需的装备,但其中存在的危险源也不能忽视。
如:危险机器的识别和隔离、物料处理设备的危险环境、自动化生产线的危险源等。
2、化学危险源:化学危险源主要指工作中可能产生或释放有毒或有害物质的设备、装置或人为行为。
如:有害气体、腐蚀性液体、燃料、油漆和溶剂等。
3、物理危险源:物理危险源是指威胁工作场所安全的能量和物质。
如:噪声、震动、辐射、电磁场、高温、低温、高压、低压、电击、火灾和爆炸等。
4、安全管理缺陷:管理缺陷是指企业在安全管理制度、管理措施、宣传教育、培训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如:企业管理漏洞、安全培训不足、不合理的工时安排等。
二、环境因素辨识环境因素是指影响工作环境和人身安全的因素。
环境因素辨识应透彻了解其可能波及到的各种因素,并进行合理的分类和整理。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为因素: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产,然而人类因素也是企业安全管理中常常被忽视的因素,如:疲劳、酒驾、违章操作、职业病等。
2、气候气象因素:气候气象因素对许多行业的正常运作和安全生产都有一定的影响,如:暴风雨、大雾、极端高温等。
3、自然灾害因素:自然灾害是指地震、泥石流、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这些因素也是影响企业安保的重要影响因素。
4、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也会对企业安全产生巨大的影响,如:社会治安情况、交通拥堵等。
三、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辨识方法为了准确地辨识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辨认。
1、借鉴经验:可以通过查找相关信息和调查研究历史资料,借鉴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及时发现危险源和环境风险。
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控制程序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控制程序是指一套用于识别、评估和控制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程序。
该程序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员工的健康与安全,并预防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下面将详细介绍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控制程序的步骤和内容。
步骤一:辨识潜在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在这一步骤中,要对工作环境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以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
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收集信息:收集各种与工作环境相关的信息,包括工作流程、设备和工具、物质和化学品、工作场所布局等。
2.观察工作场所:对工作场所进行观察,了解员工的工作活动、工作条件和操作流程。
同时,还要观察是否存在可能造成危险的因素,如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等。
3.分析工作任务:对各种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
这可以通过分析任务的特性、工作过程和工作环境等方面来完成。
步骤二:评估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在这一步骤中,要对辨识出来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风险评估。
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评估风险:对辨识出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包括识别可能造成的伤害和病害、估计发生的可能性以及评估其对员工的影响程度。
2.评估影响:评估辨识出的环境因素对员工的影响程度,包括对健康、舒适度和工作效率的影响等。
3.分级评估:根据风险和影响的程度,将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分级评估,以确定哪些是高风险、高影响的因素。
步骤三:制定控制措施在这一步骤中,要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少或消除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对员工的风险和影响。
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工程控制:通过改变工作场所的设计或设备的配置,减少或消除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产生或释放。
2.行政控制: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的规章制度、标准和程序,限制或规范员工的行为,最大程度地减少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暴露。
3.个体防护措施:对于无法通过工程和行政控制消除或减少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要选用合适的个体防护装备和措施来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危险源辨识、环境因素识别(品质部)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步骤的示意图
步骤1 危险源辨识
步骤2 风险评价
步骤3 风险控制
新工艺 新物质 新厂区 危险源辨识新知识 OHS法觃变化 ……
۞ 步骤: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确定风险 等级→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方法→更新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步骤
业务活劢分类 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 判定风险是否可容许 必要时,制订风险控制措施 评审风险控制措施的充分性
4)针对危险因素清单,从安全技术文件中,逐一找出对应的安全要求及应辫到的
安全挃标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形成一一对应的系统梱查表 5)可列入有关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制度方面的梱查
危险不可操作性研究(HAZOP)
----应用正确系统标准梱查方法梱查工艺过程和设备工程的意图,以评价工艺和 设备的误操作戒故障的潜在危险和其对整个工艺和设备的影响后果 ----梱查方法步骤 1)对生产过程给予全面描述,对每部分迚行系统提问
危险源的其他分类
可以列出适用的清单,如: • • • 在平地上滑到/跌到; 人员从高处坠落; 工具材料从高处坠落;
•
• • • • • •
头上空间丌足;
车辆危险源; 不工具、材料的手提/搬运有关的危险源; 不装配、操作、维修装置机械有关的危险源; 火灾爆炸; 照明度; 丌适当的楼梯扶手;
•
合同方人员的活劢等
•
• • •
安全梱查表 (SCL)
----为系统地辨识和诊断某一系统的安全状况而事先拟好的问题清单 ----编制安全梱查表的要求 1)了解系统的有关资料,包括系统戒同类系统发生过的事故、事故原因和后果, 还要收集系统的技术文件 2)收集不系统有关国家标准、法觃制度及公讣的安全要求,为梱查表的编制提供 依据 3)挄系统的功能、结构戒因素方法,逐一列出可能影响系统安全性的因素,幵列 出清单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1、公司制定并实施《QP9-1危险源辨识、评价、管理程序》,以持续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确保重大风险得到辨识和控制。
(1)危险源辨识应考虑:——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和情形,包括考虑:1)工作场所的基础设施、设备、材料、物质和物理条件;2)因产品设计而产生的危险源,包括研究、开发、测试、生产、组装、施工、服务交付、维护或处置;3)人为因素;4)工作实际是如何完成的。
——紧急情况;——人员,包括考虑:1)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及其活动,包括员工、分包商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2)在工作场所附近的可能受到施工生产活动影响的人员;3)在不受公司或司属单位直接控制的地点的员工。
——其他问题,包括考虑:1)工作区域、过程、安装、机器/设备、操作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方案、规程,包括它们对人员能力的适应性;2)在工作场所附近发生的由工作相关的活动造成的公司及司属单位控制下情况;3)在工作场所附近发生的可能对工作场所中的人员造成与工作相关的伤害和健康损害的不受组织控制的情况;——组织及其运行、过程、活动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际或有计划的变更。
——危险源知识和危险源信息的变更。
——公司内部或外部曾经发生的事件,包括紧急情况及其原因。
——工作组织组织形式和社会因素,包括工作量、工作时间、领导作用、企业文化等。
(2)风险评价——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价时应考虑适用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以及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风险评价时应考虑4.1条款中的影响因素和4.2条款中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职业健康安全机遇评价时应考虑公司组织模式、方针、计划的变更,以及适应员工、消除危险源、降低风险、改进管理体系等机遇。
——评价方法应考虑根据公司业务特点、性质和时机确定。
优先采用事故发生可能性、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严重性作为评价要素,对各危险源进行评价,确定风险等级,并针对风险等级明确相应管控级别及管控责任人,以实现风险的分级管控。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是一项对企业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行全面调查,评估其对企业运行和生产安全的可能影响的过程。
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则是基于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结果,进一步细化和规范防控措施,确保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类危险源得到及时辨识、评价、控制和管理的程序。
本文将从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1.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目标是全面了解企业所处环境的各类因素,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环境、人为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并评估其对企业运行和生产安全的可能影响。
这一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1 数据收集与整理在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环境数据,包括环境监测数据、环境评估报告、环境法律法规等,进行整理和归档,以便后续的分析和评估。
1.2 环境影响评估在收集和整理环境数据的基础上,对各类环境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
其中,需要重点关注可能对企业运行和生产安全造成较大影响的环境因素,例如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社会经济变化等。
1.3 影响评估结果的汇报和沟通完成环境影响评估后,需要将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和汇报,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讨论。
通过汇报和沟通,可以全面了解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为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2.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是在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基础上,细化和规范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各类危险源的辨识、评价、控制和管理的过程。
该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危险源辨识通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全面调研和分析,辨识出可能存在的各类危险源。
危险源可以包括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和人为因素等多种类型。
2.2 风险评价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评估其对员工安全、环境保护和企业生产运营的潜在风险程度。
通过风险评价可以确定哪些危险源具有较高的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什么是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危险源是指能够对人类、设备或环境造成伤害、损失或危险的物质或情况。
环境因素是指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环境条件或因素。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一般是安全生产中的主要问题,正确识别、评估和控制它们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如何辨识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危险源1.观察:对现场进行观察,了解场地、设备、人员、作业情况等,寻找异常情况。
2.记录:对异常情况进行记录,包括危险源类型、位置、特点等。
3.评估:对记录的信息进行评估,判断危险源的严重程度。
4.识别:根据评估的结果,确定危险源的种类和位置。
辨识环境因素1.观察:对现场环境进行观察,了解环境条件,如气候、温度、湿度等。
2.记录:对环境条件进行记录,包括温度、湿度、气压变化等。
3.评估:对记录的环境条件进行评估,判断是否有对人员或设备产生危险的可能。
4.识别:根据评估的结果,确定环境因素的影响范围。
如何控制危险源和环境因素?正确识别和评估危险源和环境因素是防止事故的基础,但仅仅识别和评估还不足以保证安全。
为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控制危险源和环境因素。
其控制方法如下:1.消除危险源:在发现危险源时,尽可能采取措施消除危险源。
2.隔离危险源:将危险源隔离,采用防护措施保护人员和设备。
3.控制危险源:对危险源进行控制,使其处于安全状态。
4.标示危险源:对危险源进行标示,提醒人员注意。
5.加强环境监测:对可能影响人员和设备的环境因素进行监测,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正确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评估和控制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只有加强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认识和控制,才能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危险源辨识与环境因素识别
危险源辨识与环境因素识别
危险源辨识与环境因素识别是工业生产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安全隐患日益增多,需要加强危险源辨识与环境因素识别,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安全防范
措施,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安全。
危险源辨识是对企业的生产、工作活动中可能引起人身、财产
及环境损失的潜在源头进行辨识、分析、评估的工作。
危险源包括人、物、情况三个方面,如化学品、机器设备、劳动者手臂、易燃
易爆物品、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
危险源的辨识方法主要有文件法、检查法、调查法等。
企业可以通过收集资料,检查现场环境,
了解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并进行评价和分析,确定危险
源等级和危害等级,制定出相应的安全措施,从而减少或消除安全
隐患。
环境因素识别是对企业的生产、工作活动中可能存在的环境因
素进行识别、分析、评估的工作。
环境因素指对人、物、财产产生
危害或影响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气候和地理等因素,如噪声、振动、放射性物质、气体、气味、温度、湿度、水质等。
环境因素
产生的危害可导致人身伤害、生产安全事故、环境污染等后果。
环
境因素识别的方法主要有现场考察、安全检查、实验室检测等。
企
业可以通过识别环境因素,评估其危险程度和造成的危害后果,制
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管理制度,加强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
正确认识危险源辨识与环境因素识别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
企业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危险源和环境因
素的识别和分析,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员工培训,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识、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
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机械设备、物质 等明显的不合安全要求的状态。例如没 有防护装置的传动齿轮、裸露的带电体 等。物的不安全状态可能直接使控制措 施失效而发生事故。例如,电线绝缘损 坏发生漏电;管路破裂使其中的有毒有 害介质泄漏等。 有时一种物的故障可能导致另一种物 的故障,最终造成事故发生。例如,压 力容器的泄压装置故障,使容器内部介 质压力上升,最终导致容器破裂。 物的不安全因素问题有时会诱发人的 因素问题;人的因素问题有时会造成物 的因素问题,实际情况比较复杂。
如何准确、完整的辨识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的过程一定包含着识别危险源对象和确定危险源通过
什么方式、途径、条件,造成哪些人的伤害。
危险源对象有两种:根源,即能量物质或载体;状态,即约束能量物质或载体 意外释放能量措施的缺陷。 例如,一带电导线可以视为根源危险源,而带电导线外部的绝缘层破损可视为 状态危险源。无论是根源或状态,都要针对组织的具体工作场所或工作活动识 别其存在,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其特性。 实际的危险源辨识过程中,可通过确定系统中存在的能量物质或载体识别根源 危险源对象;通过确定约束能量物质或载体意外释放能量措施的缺陷,识别状 态危险源的存在。但无论如何不能缺少对危险源对象的特性确定,即识别的危 险源对象通过什么方式、途径、条件,造成哪些人的伤害。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将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 不良归纳为4大类,如下表所示。
序号 1. 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10 1.11 2. 2.1 2.2 2.3 2.4 2.5 2.6 2.7 不安全状态分类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陷 无防护罩 无安全保险装置 无报警装置 无安全标志 无护栏或护栏损坏 电气未接地 绝缘不良 危房内作业 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 防护装置调整不当 电气装置带电部位裸露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 制动装置缺陷 安全距离不够 拦网有缺陷 工件有锋利倒棱 绝缘强度不够 机械强度不够 序号 2.8 2.9 2.10 2.11 2.12 2.13 3. 3.1 3.2 4.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4.10 不安全状态分类 起吊绳索不符要求 设备带病运行 设备超负荷运转 设备失修 地面不平 设备保养不良、设备失灵 个人防护用品等缺少或缺陷 无个人防护用品、用具 防护用品不符安全要求 生产场地环境不良 照明不足 烟尘弥漫视线不清 光线过强、过弱 通风不良 作业场地狭窄 作业场地杂乱 地面滑 操作工序设计和配置不合理 环境潮湿 高温、低温
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辨识
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辨识一、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辨识目的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有效手段和具体体现;分析危险可能引起事故的条件、后果及影响,提出消除和控制事故的措施,杜绝各类事故隐患的有效措施。
二、危险源辨别范围根据工程施工过程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的特点,对容易导致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触电、火灾、爆炸、中毒、粉尘、噪声、振动、车辆伤害等方面的危险源进行辨别三、危险源辨别方法监理部主要通过现场调查的方法来识别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应考虑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同时还应考虑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七个方面:机械性、化学性、电能、热能、放射性、生物因素、人机工程的危害危害。
1、通过询问、交流,对具有经验的人,指出工作中的危害,从指出的危害中,可以初步分析出工作存在的危险;2、通过对工作环境的现场观察,可发现存在的危险;3、查询有关记录,查阅组织的事故,可发现存在的危险;4、获取外部信息,从有关类似组织、文献资料、专家咨询等方面获取有关危险信息,加以分析研究,可辨别出组织存在的危险;5、工作任务分析,通过分析组织成员工作任务中所涉及的危害,可辨别出有关的危险源;6、安全检查表;7、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8、事故分析;9、故障分析;四、危险源分类1、高空坠落;2、物体打击;3、机械伤害;4、触电;5、坍塌;6、车辆伤害;7、一氧化碳或其他有毒气体中毒;8、食物中毒;9、火灾与爆炸;10、尘肺、眼病等职业伤害;五、危险活动部位1、土石方、基础施工、防水与保温作业;2、脚手架搭设作业;3、高空作业;4、模板安装与拆除作业;5、现场临时用电与动火作业;6、临边洞口的防护;7起重吊装作业;8、机械设备的安拆与使用;9、易燃、易爆、油品、化学品的使用与储存.六、环境影响部位辨别1、食堂、现场搅拌站、厕所、现场车辆清洗;2、推土机、挖掘机、打夯机、混泥土输送泵、电锯、切割机等;3、模板支拆、清理与修护;4、脚手架搭拆;5、噪声(施工机械噪声、土方施工噪声等)6、废水(生活用水、施工用水等)7、废气(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等);8、潜在火灾、爆炸。
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辨识、评价、控制
一、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辨识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辨识、评价、控制、更新是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重点和难点,组织如何获得环境绩效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就是靠建立目标指标、采取控制措施、管理方案或其他措施来消除或减少组织内存在的环境因素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和危险源对职工健康和安全方面的危害,因此正确进行EH辨识对于开展EHS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正确描述。
环境因素:一个组织中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因素。
环境因素的描述一般采用“名词加动词”,如污水泄露、粉尘排放、电脑辐射、空调氟利昂泄露等。
危险源:新版中的定义是可能造成人员受伤或疾病等伤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他们的组合。
危险源的描述没有统一的格式,可以“名词加动词”,可以“名词加形容词”,有时候要用一句完整的话来描述,以液化气使用为例,主要危害影响可能有火灾、爆炸、中毒等,危险源的描述可能是“液化气罐阀门损坏造成泄露”、“工作人员用完液化气后忘记关闭阀门造成泄露”、“液化气罐充装时超过压力”等。
2 .识别具体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识别应具体,需要考虑整个体系范围内的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要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七个方面”、“六种类型”等等。
但在实际操作中,识别的具体程度很难把握,究竟细分到什么程度的确让人很烦恼。
2.1 在环境因素识别中,以办公室为例,可能存在的环境因素有:1)电脑的使用——电脑电磁辐射、废弃电脑零部件的丢弃、废弃电脑的丢弃、电的消耗、潜在的爆炸等;2)打印机的使用——打印机电磁辐射、打印机废气排放、打印机噪音排放、废墨盒丢弃、电的消耗等(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同理);3)空调的使用——氟利昂的泄露、电的消耗;4)办公室招待——水的消耗、废水(招待用茶、刷杯子、洗烟灰缸、洗水果等)排放、固体废弃物(烟灰、纸杯、餐巾纸、水果、矿泉水瓶、塑料袋等)丢弃;5)纸张的使用——纸张的消耗、废纸丢弃、废纸箱丢弃;6)工作人员用铅笔/钢笔/圆珠笔/中性笔写字——墨水、笔芯等的消耗、固体废弃物(废笔芯、废墨水瓶、废铅笔把、废修正液瓶等)丢弃;7)喝水用的杯子打碎——废弃玻璃(或瓷片)的丢弃;8)电线绝缘老化——潜在的火灾;9)手机使用——电磁辐射、废电池丢弃、电的消耗;10)灯管使用——废弃灯管的丢弃、电的消耗;环境因素还有很多,其他办公用品如胶水、档案柜、档案盒、桌子、椅子等等的使用过程,工作人员一些不良的卫生习惯等都涉及到环境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环境法规
• • •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环境因素与危险源辨识评价
陈百林
一、环境知识
A、大气污染 B、水体污染物 C、固体废弃物污染 D、噪声污染及噪声源
主要大气污染物
颗粒物:如粉尘、烟尘、炭粒、飞灰等; 氧化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臭氧等; 硫化物:如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硫酸、硫化氢 等; 氮化物:如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等; 卤素和卤化物:如氯、氯化氢、 有机物:如碳氢化合物、甲醛、甲醇、丙酮、 氯乙烯、 氟利昂等
三、环境因素识别
• • • • • • 三个时态 三个状态 八个方面 可以控制 可望施加影响 更新
八个方面
• • • • • • • 向大气的排放; 向水体的排放; 向土地的排放; 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 能源使用; 能量释放(如热、辐射、振动等) 废物和副产品;物理属性,如大小、形状、 颜色、外观等
初始环境评审开始
活动产品及服务评定
《环境因素记录表》 R-ES-001
环境因素记录
环境因素编号
《重要环境因素判定表》 R-ES-002 《优先行动等级鉴定表》 R-ES-003
Yes
重要环境因素判定
优先行动等级鉴定
记录管理
审核与修订?
No
完 成
环境因素识别范围
• • • • • • • A.能源使用 B.资源耗用 C.生产活动 D.事务活动(办公室及生活) E.储存活动 F.运输活动 G.对供应商/承包商,家庭/社区活动等之 间的间接影响
危险等级划分(D)
D值
>320 160~320 70 ~159 20 ~ 69 <20
危险程度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风险控制措施计划评审内容
• • • • 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容许水平 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 是否最佳的解决方案 受影响的人员如何评价应用
环境因素编号
• 所有环境因素应以下列格式进行编号: • □ ─ □ ─ □ □ □ ─ □ 环境影响种类 生产/活动 流 水 号 操作状态 • A:气体 S:储存活动 N:正常 • L:液体 T:运输活动 A:异常 • R:资源消耗 C:公共活动 E:意外 • E:能源使用 P:生产 • W:固体废弃物 O:办公室 • I:间接 L:实验室 • N:噪声 Q:其他
风险评价方法
• D=LEC • D—风险值。 • L—发生事入的可能性大小。 •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分数值
10 6 3 1 0.5 0.2 0.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完全可以预料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极不可能 实际不可能
水污染物的来源
生活污染源:城市人口居住区产生排放 的大量生活污水; 工业污染源: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排放 的废水; 农业污染源:由于农业生产而产生的水污 染源
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
砷及其化合物 铬及其化合物 汞及其化合物 镉及其化合物 铅及其化合物 铜 锌 酚及其化合物 氰化物 有机氯化物 酸、碱、盐 蛋白质、脂肪、木质等 油类 热污染
生活污水中的主要指标
COD化学耗氧量 PH酸碱度 SS悬浮物 BOD5生化耗氧量
固体废弃物
工业固体废物 矿业固体废物 城市固体废物 农业固体废物 放射性固体废弃物
固废对环境的危害
• • • • • 1、侵占土地 2、污染土壤 3、污染水体 4、污染大气 5、影响环境卫生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分数值
10 6 3 2 1 0.5
频繁程度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地暴露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分数值
100 40 15 7 3 1
后果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灾难,数人死亡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严重,重伤 重大,致残 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健康安全要求
评价及控制
• 见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
危险源辨识评价
•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步骤 业务活动分类 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 判定风险是否容许 编制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如有必要) 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
现状调查内容
• • • • • • • • 业务活动; 危险源; 现行控制措施; 暴露于风险中的人员; 伤害的可能性; 伤害的严重程度; 风险水平; 根据评价结果而需采取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