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网补充无线通信网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学习情境8-组建无线局域网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学习情境8-组建无线局域网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无线局域网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中的学习情境8——组建无线局域网的相关知识。
一、无线局域网的概念和原理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WLAN)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使计算机和其他设备通过无线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和共享资源。
与传统的有线局域网相比,无线局域网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包括无线接入点(Wireless Access Point,简称WAP)、电脑、笔记本电脑、移动设备等。
无线接入点是无线局域网的核心设备,它负责传输和接收无线信号,将有线网络信号转化为无线信号。
二、组建无线局域网的步骤1. 确定网络需求在组建无线局域网之前,我们需要明确网络需求。
包括网络的覆盖范围、设备的数量、传输速度要求等。
根据需求,选择适当的无线局域网标准和设备。
2. 选择无线局域网标准常见的无线局域网标准包括Wi-Fi、Bluetooth等。
Wi-Fi是最常用的无线局域网标准,它能够提供较高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适用于大部分场景。
3. 设计网络拓扑结构根据网络需求和实际场景,设计无线局域网的布局和拓扑结构。
确定无线接入点的位置和覆盖范围,避免信号覆盖的重叠和死角。
4. 配置无线接入点将无线接入点连接到有线网络,配置相关参数,如无线信道、加密方式等。
确保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5. 连接客户端设备通过无线方式连接客户端设备,如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
根据需要,设置无线网络的名称(SSID)和密码,保障网络的安全性。
6. 进行网络测试和优化在组建完成后,进行网络测试和优化,确保无线局域网的稳定性和性能。
测试网络的覆盖范围和传输速度,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相应的优化调整。
三、无线局域网的优势和应用1. 增加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无线局域网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网络连接,不受有线连接的限制。
无线常见的组网方式

无线常见的组网方式1. 无线组网组网要求:在局域网内用无线的方式组网,实现各设备间的资源共享。
组网方式:在局域网中心放置无线接入点,上网设备上加装无线网卡。
2 . 点到点连接①单机与计算机网络的无线连接组网要求:实现远端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中心的无线连接组网方式:在计算机网络中心加装无线接入点外接定向天线,在单机上加装无线网卡外接定向天线与网络中心相对。
②计算机网络间的无线连接组网要求:实现远端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网络中心的无线连接组网方式:在计算机网络中心加装无线接入点外接定向天线,在远端计算机网络加装无线接入点外接定向天线与网络中心相对。
3 . 点到多点的连接①异频多点连接组网要求:有 A 、 B 、 C 三个有线网络, A 为中心网络,要实现 A 网分别与 B 网和 C 网的无线连接。
组网方式:在 A 网加装一无线网桥外接定向天线,在 B 网加装一无线网桥外接定向天线和 A 网相对;在 A 网加装另一无线网桥外接定向天线,在 C 网加装一无线网桥外接定向天线和 A 网的第二个定向天线相对。
②同频多点连接组网要求:有 A 、 B 、 C 、 D 四个有线网络, A 为中心网络,要实现 A 网分别与 B 网、 C 网、 D 网的无线连接。
组网方式:在 A 网加装一无线网桥外接全向天线,在 B 网、 C 网、 D 网各加装一无线网桥外接定向天线和 A 网相对, A 网与 B 、 C 、 D 三网以相同的频率建立连接。
4 . 面向区域的移动上网服务组网要求:在较大的范围内为在此区域内的移动设备提供移动上网服务。
组网方式:在区域内进行基站选点,在每个基站放置无线接入点外接全向天线,形成多个互相交叠的蜂窝来覆盖要联网的区域。
移动设备上加装无线网卡,即可享受在此范围内的移动联网服务。
5. 中继连接①跨越障碍物的连接组网要求:两个网络间要实现无线组网,但两个网络的地理位置间有障碍物,不存在微波传输所要求的可视路径。
计算机网络互联与无线通信详解

计算机网络互联与无线通信详解计算机网络互联和无线通信是现代信息技术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计算机网络互联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链路连接起来,实现数据和信息的传输和共享。
而无线通信则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红外线等无线信号传输技术,实现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本文将详细介绍计算机网络互联和无线通信的相关概念、工作原理以及应用领域。
一、计算机网络互联的概念和工作原理计算机网络互联是将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共享。
它通常由硬件设备、网络协议和通信介质等组成。
计算机网络互联可以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三个层次。
1. 局域网(LAN)是指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地理范围内,如办公室、校园等。
局域网通常使用以太网技术来实现,通过交换机或集线器等设备来实现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流。
2. 广域网(WAN)是指将地理位置较远的计算机互联起来,可以覆盖较大的地理范围。
广域网通常使用路由器和电路交换技术来实现,可以连接多个局域网,实现不同地区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3. 互联网(Internet)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由众多的计算机网络互相连接而成。
互联网使用TCP/IP协议来实现数据传输,通过路由器和交换机等设备将信息传递到目标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互联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数据的封装、路由选择和数据的传输。
当计算机发送数据时,数据会根据网络协议进行封装,添加源和目标地址等信息。
路由选择是指根据目标地址选择最佳的传输路径,这需要路由器根据路由表进行决策。
数据的传输则是通过通信介质进行,如以太网的网线、光纤等。
二、无线通信的概念和工作原理无线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红外线等无线信号传输技术,实现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它与有线通信相比,具有无需布线、灵活性高等特点。
无线通信可以分为无线广播、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等不同类型。
1. 无线广播是指通过无线电波传播音频和视频等广播节目。
它通过无线电台、电视台等发射设备将信号发送出去,用户使用收音机、电视机等设备接收信号,实现广播节目的播放。
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

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和无线通信技术是当今信息时代中至关重要的两个领域。
计算机网络为不同的计算机和设备提供了互联互通的方式,而无线通信技术则使得人们可以通过无线信号进行远程通信和数据传输。
本文将为您介绍计算机网络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应用和影响。
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是将多台计算机和设备连接起来,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的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
局域网是将位于同一地理区域内的计算机设备连接在一起的网络。
它可以实现内部资源的共享和传输速度的提升,被广泛应用于学校、企业和家庭中。
广域网是将位于不同地理区域内的计算机设备连接在一起的网络。
它可以实现跨地域的信息传输和互联互通,被广泛应用于跨国公司和机构之间的合作。
互联网是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它使得人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十分广泛。
它在商业、教育、科研、娱乐等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商业领域,计算机网络为企业提供了高效的信息管理和沟通渠道,使得企业可以实现远程办公、在线销售等业务。
在教育领域,计算机网络为学校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
在科研领域,计算机网络为科学家们的合作和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娱乐领域,计算机网络使得人们可以在网上观看电影、玩游戏、听音乐等。
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无线通信技术是通过无线信号传输信息的技术。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无线网络的建设,无线通信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技术代。
最初的无线通信技术是无线电通信,它使用无线电波进行传输。
随后,出现了移动通信技术,比如GSM、CDMA等,使得人们可以通过手机进行移动通信。
近年来,随着无线网络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Wi-Fi进行无线上网和数据传输。
计算机基础知识之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

计算机基础知识之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计算机网络和无线通信是现代信息技术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计算机网络通过连接多台计算机设备,使它们可以相互传输数据和共享资源。
而无线通信则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实现了无需物理连线即可传送信息的方式。
本文将从计算机网络和无线通信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是指利用通信链路连接多台计算机设备,通过网络协议进行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它可以根据规模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
局域网通常用于一个建筑物或一个办公区域内部的计算机互联,城域网用于连接多个局域网,而广域网则可以连接全球范围的计算机设备。
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技术包括网络拓扑结构、通信协议和路由选择等。
网络拓扑结构指网络中各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常见的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和网状型等。
通信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规则和约定,常用的协议有TCP/IP协议和UDP协议等。
路由选择则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选择最优路径进行数据传输的技术。
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当时的网络通信主要用于军事和科研领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规模和速度也不断提升。
20世纪70年代,ARPANET网络的出现标志着互联网的诞生,它成为后来互联网的基础。
随后,互联网迅速发展并渗透到各个领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中,无线通信技术扮演着重要角色。
无线通信技术的起初主要应用于军事通信和无线电广播等领域。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技术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
如今,人们通过无线网络可以随时随地与他人交流和获取信息,无线通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最为普遍的通信方式之一。
三、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的应用领域计算机网络和无线通信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和提升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开学习网电大【计算机组网技术】形考作业3

国开学习网电大【计算机组网技术】形考作业3引言计算机组网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重要学科之一。
在计算机网络领域,组网技术是指将多个计算机与设备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网络,使得计算机之间能够互相通信和数据交换。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组网技术的概念、分类、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以及组网技术中需要考虑的因素等内容。
1. 计算机组网技术的概念计算机组网技术指的是将多台计算机和设备通过网络互联,并实现数据传输和通信的一系列技术手段和方法。
通过组网,可以实现计算机之间的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
2. 计算机组网技术的分类计算机组网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划分,常见的分类方式有以下几种:2.1 按网络覆盖范围划分•局域网(LAN):局域网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组成的网络,如一个楼层、一个办公室等。
•城域网(MAN):城域网是指在城市范围内组成的网络,用于连接不同的局域网。
•广域网(WAN):广域网是指跨越较大地理范围的网络,可以连接不同城市、国家甚至跨越全球。
2.2 按网络技术划分•以太网:以太网是一种常用的局域网技术,通过使用以太网协议,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并实现数据传输和通信。
•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局域网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无线的计算机网络连接。
•蓝牙网络: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多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2.3 按网络拓扑结构划分•星型拓扑结构:星型拓扑结构中,多台计算机通过一个集线器或交换机连接在一起,所有的数据传输都要经过中心节点。
•总线型拓扑结构:总线型拓扑结构中,多台计算机通过一根总线连接在一起,只能有一台计算机进行数据传输。
•环型拓扑结构:环型拓扑结构中,多台计算机通过一个环形的连接线连接在一起,每台计算机只连接两台相邻的计算机。
3. 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在计算机组网技术中,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有以下几种:3.1 星型拓扑结构星型拓扑结构是一种中心集权拓扑结构,所有的计算机都与一个中心节点(集线器或交换机)直接相连。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技术有哪些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技术有哪些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是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组成的局域网。
它提供了无线的数据传输方式,使得计算机用户可以在无需有线连接的情况下互相通信和共享资源。
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已经成为了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什么是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以及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技术。
一、什么是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是一种利用无线通信技术连接计算机设备的局域网。
它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数据,取代了传统的有线连接方式,使得计算机用户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网络通信和数据传输。
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的核心组件包括无线接入点和无线网卡,无线接入点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而无线网卡则用于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
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的好处在于它提供了更灵活的网络连接方式。
传统的有线网络连接必须通过有限长度的网线来进行,而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可以通过无线信号实现网络连接,避免了网线长度的限制,用户可以在范围内自由移动,随时随地访问网络和共享资源。
二、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技术1. Wi-Fi技术(IEEE 802.11系列)Wi-Fi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无线局域网技术之一。
它基于IEEE 802.11系列标准,包括了多个子标准,如802.11b、802.11g、802.11n和802.11ac等。
Wi-Fi技术使用无线接入点作为中心节点,通过短距离的无线信号传输数据。
它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和较远的传输距离,在大部分家庭和公共场所都可以找到Wi-Fi网络。
2. 蓝牙技术蓝牙技术也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技术。
它通过使用蓝牙无线技术,实现了低功耗和短距离的无线数据传输。
蓝牙技术通常用于连接手机、平板电脑、耳机等设备,提供无线的数据传输和通信功能。
3. 无线局域网Mesh网络无线局域网Mesh网络是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分布式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中的无线通信技术

计算机网络中的无线通信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计算机网络中的无线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提升。
作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线通信技术在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移动通信、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等。
本文将围绕计算机网络中的无线通信技术展开讨论,分别介绍无线局域网(WLAN)、蜂窝网络、蓝牙、WiMAX和移动通信标准等方面的内容。
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WLAN)是将无线通信技术应用于局域网的一种网络技术。
它使用无线传输介质来取代传统的有线网络连接,使用户可以在不受网络线缆限制的情况下实现网络连接。
WLAN具有灵活性强、安装方便、移动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学校等场所。
常见的WLAN标准包括Wi-Fi和蓝牙技术。
蜂窝网络蜂窝网络是一种基于无线电通信的移动通信技术,采用多个小区构建覆盖面广的网络。
它将服务区域划分为许多小区,每个小区都由一个基站进行覆盖和管理。
通过基站之间的切换,用户可以在移动过程中实现网络连接的无缝切换。
蜂窝网络常用于移动通信系统,如2G、3G和4G网络等。
蓝牙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个人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蓝牙技术可以实现多种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如手机与耳机、电脑与键盘、智能手表与手机等。
蓝牙技术具有低功耗、简单易用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个人消费电子产品和物联网领域。
WiMAX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互操作性)是一种用于宽带无线接入的通信技术。
它基于微波通信技术,通过无线传输介质将宽带数据传递给用户。
WiMAX可以覆盖大范围的区域,提供高速的无线接入服务,常用于无线宽带接入和城域网等领域。
移动通信标准移动通信标准是指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不同国家和地区采用不同的移动通信标准,以支持移动通信服务的提供。
计算机网络中的无线通信和移动网络

计算机网络中的无线通信和移动网络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中,无线通信和移动网络作为现代计算机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无线通信和移动网络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场景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中的无线通信和移动网络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无线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无线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波、红外线、激光或者其他无线介质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的技术手段。
它摆脱了传统有线通信的限制,使得人们可以在更加自由的环境中进行通信和交流。
无线通信起源于20世纪初无线电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无线电广播、无线电电话、微波通信等阶段的演进,逐渐成为了现代通信领域的热门技术。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无线通信逐渐融入了互联网的世界,构成了无线局域网(WLAN)、蜂窝移动通信网、卫星通信系统等多种网络形式。
人们可以利用无线通信技术随时随地进行互联网接入,实现了移动办公、移动娱乐等功能。
目前,4G和5G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更是为无线通信带来了更大的改变和进步。
二、移动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移动网络是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的移动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网络。
它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解决了移动终端设备在不同位置之间进行通信的问题。
移动网络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实现在移动状态下的无缝通信,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移动网络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开始出现了第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如AMPS等。
随后,移动网络经历了2G、3G、4G等不断升级和改进的阶段,如GSM、CDMA2000、LTE 等。
目前,5G移动网络的商用也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为移动通信带来了更大的突破和进步。
移动网络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不仅可以实现移动电话、短信等基本通信功能,还可以支持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交通系统等领域的发展。
计算机组网与维护技术

计算机组网与维护技术计算机组网与维护技术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并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和维护的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一个网络中,计算机之间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信息的传递和协作的功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一、计算机组网技术1.局域网(LAN)局域网是指在一个较小的地理范围内,如家庭、办公室或校园内的计算机组成的网络。
局域网通常使用以太网(Ethernet)技术,通过局域网交换机(Switch)进行连接。
局域网的传输速度较快,能够实现高速的数据传输和共享资源。
2.城域网(MAN)城域网连接了不同的局域网,并且覆盖了一个相对较大的地理范围,如一个城市。
城域网通常使用光纤等高速传输媒介,并且网络拓扑结构较为复杂。
城域网可以实现跨网段的数据传输和远程访问。
3.广域网(WAN)广域网是覆盖了更大地理范围的网络,如跨越多个城市、国家甚至跨越大洲。
广域网的传输速度较慢,但覆盖范围广泛。
广域网通常使用路由器(Router)进行数据的转发与路由选择。
4.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局域网是一种无线网络技术,通过无线接入点和无线网卡等设备实现计算机之间的联网。
无线局域网的特点是具有灵活性和移动性,用户能够在覆盖范围内自由移动而不会因为计算机的物理连接而受到限制。
二、计算机组网维护技术1.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规划与设计是计算机组网的第一步,需要根据网络规模和需求进行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和网络设备的选型。
网络规划要考虑到网络的可扩展性、容错性和安全性等因素,以保证网络的稳定和高效运行。
2.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是保证网络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
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在部署时需要进行相应的配置,如IP地址的分配、路由表的设置和安全策略的配置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设备的管理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
3.网络故障排除网络故障排除是保证网络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
(计算机网络)第8章无线通信网

无线局域网应用场
景
无线局域网广泛应用于家庭、办 公室、公共场所等领域,提供高 速上网、文件传输、视频会议等 功能。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由大量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用 于监测和收集各种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力等。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包括传感器节点的设计、信号处理、 数据传输等技术,这些技术保证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可靠 性和高效性。
利用红外线进行信号传 输,具有抗干扰能力强、
安全性高等特点。
利用激光进行信号传输, 具有传输速率高、方向 性好、单色性好等特点。
无线接入技术
无线局域网(WLAN)
提供无线接入,支持高数据传输速率, 广泛应用于企业、家庭和公共场所。
无线城域网(WMAN)
提供大范围无线接入,支持中等到高 速数据传输速率,适用于城市范围内 的通信。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场景
无线传感器网络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智能农业、智能家 居等领域,为人们提供更加智能化和精细化的服务。
无线个域网(WPAN)
无线个域网概述
无线个域网是一种近距离的无线通信网络,用于连接各种智能终 端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家居设备等。
无线个域网技术
无线个域网技术包括蓝牙、ZigBee、NFC等通信协议,这些协议 支持不同的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包括无线电波传播、 调制解调、信号处理、交换控制等技 术,这些技术保证了移动通信网络的 可靠性和高效性。
无线局域网(WLAN)
无线局域网概述
无线局域网是一种利用无线技术 实现局域网接入的技术,具有移 动性强、灵活方便、成本低等优 点。
基础局域网的无线扩展

基础局域网的无线扩展在当今信息时代,无线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局域网作为组成网络的基础设施,为各种设备提供了高速、稳定的互联互通。
然而,对于一些场景和环境而言,有线网络无法满足需求,这时就需要进行无线扩展。
本文将介绍基础局域网的无线扩展的原理、方法和技术。
一、无线扩展的原理基础局域网的无线扩展,简单来说就是将有线网络转换为无线网络,以便更多的设备和用户能够无线连接。
其核心原理是通过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简称AP)将有线网络信号转换成无线信号,使得设备可以通过Wi-Fi等无线协议与网络进行通信。
二、无线扩展的方法1. 无线桥接无线桥接是一种通过无线信号将两个或多个相隔一定距离的有线网络连接起来的方法。
通过在不同位置设置无线桥接设备,可以实现跨越建筑、道路或其他障碍物的无线连接。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扩展局域网覆盖范围的场景,如大型企业园区、校园等。
2. 无线中继无线中继是指通过在现有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内添加一个或多个无线中继器,以增强信号强度和扩展覆盖范围。
无线中继器接收信号后再转发,可以帮助信号穿过建筑物或其他干扰物,实现无线信号的传输和扩展。
这种方法适用于局域网覆盖范围局限在一定区域内的场景,如家庭、小型办公室等。
3. 网桥模式网桥模式是将不同局域网连接起来的一种方法。
通过在不同局域网之间设置网桥设备,可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在网桥模式下,无线网络可以连接到有线网络,使得无线设备和有线设备可以互相访问和共享资源。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将不同网络融合在一起的场景,如企业的分部门网络、校园的教学楼和图书馆网络等。
三、无线扩展的技术1. 802.11协议802.11是无线局域网的通信协议标准之一,定义了无线设备之间的通信规范。
其中,802.11a/b/g/n/ac是常见的几种版本,分别支持不同的无线频段和传输速率。
无线扩展设备应当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802.11协议版本,以获得更好的通信质量和速度。
计算机网络的无线通信技术

计算机网络的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的无线通信技术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利用无线传输技术进行数据通信的一种技术手段。
随着无线设备的普及和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无线通信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无线局域网(WiFi)、蓝牙、移动通信(2G/3G/4G/5G)、物联网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等方面来介绍计算机网络的无线通信技术。
无线局域网(WiFi)无线局域网是指利用无线传输技术将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局域网的技术。
它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号传输,使用的频段通常为2.4GHz或5GHz。
无线局域网广泛应用于家庭、企事业单位和公共场所等场景,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上网方式。
无线局域网的速度和覆盖范围取决于无线路由器的性能和设置,同时还可以通过增加无线中继器扩大覆盖范围。
蓝牙蓝牙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通常用于低功耗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蓝牙可以在不超过10米的范围内建立连接,在不同设备之间传输数据、语音和控制信息。
蓝牙广泛应用于手机、耳机、音箱、键盘、鼠标等设备的连接。
蓝牙的速度和功耗相对较低,适用于一对一的设备连接和交互。
移动通信(2G/3G/4G/5G)移动通信是利用无线电波进行远距离通信的技术,包括2G、3G、4G和5G等多种标准。
移动通信技术使得手机可以与移动基站进行通信,实现语音通话、短信和数据传输等功能。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升级,移动网络速度逐渐提高,同时支持更多的应用场景。
5G技术将进一步提升移动通信的速度和延迟,为物联网、车联网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物联网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连接和管理各种物理设备、传感器和其他物体的网络。
物联网中的设备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交换和远程控制。
物联网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智能家居、智能健康、智能工业等领域。
无线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提升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系统。
无线局域网的组网方式

⽆线局域⽹的组⽹⽅式⼀、⽆线局域⽹1、定义⽆线局域⽹(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简写为WLAN)是计算机⽹络技术与⽆线电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采⽤⽆线电波、红外线或激光,通过⽆线信道传输媒介代替传统⽹线,提供传统有线局域⽹( Local Area Network, 简写为 LAN)的功能,能够使⽤户实现随时、随地接⼊宽带⽹络。
2、特点优点:(1)灵活性和移动性。
在有线⽹络中,⽹络设备的安放位置受⽹络位置的限制,⽽⽆线局域⽹在⽆线信号覆盖区域内的任何⼀个位置都可以接⼊⽹络。
⽆线局域⽹另⼀个最⼤的优点在于其移动性,连接到⽆线局域⽹的⽤户可以移动且能同时与⽹络保持连接。
(2)安装便捷。
⽆线局域⽹可以免去或最⼤程度地减少⽹络布线的⼯作量,⼀般只要安装⼀个或多个接⼊点设备,就可建⽴覆盖整个区域的局域⽹络。
(3)易于进⾏⽹络规划和调整。
对于有线⽹络来说,办公地点或⽹络拓扑的改变通常意味着重新建⽹。
重新布线是⼀个昂贵、费时、浪费和琐碎的过程,⽆线局域⽹可以避免或减少以上情况的发⽣。
(4)故障定位容易。
有线⽹络⼀旦出现物理故障,尤其是由于线路连接不良⽽造成的⽹络中断,往往很难查明,⽽且检修线路需要付出很⼤的代价。
⽆线⽹络则很容易定位故障,只需更换故障设备即可恢复⽹络连接。
(5)易于扩展。
⽆线局域⽹有多种配置⽅式,可以很快从只有⼏个⽤户的⼩型局域⽹扩展到上千⽤户的⼤型⽹络,并且能够提供节点间 " 漫游 " 等有线⽹络⽆法实现的特性。
缺点:(1)性能。
⽆线局域⽹是依靠⽆线电波进⾏传输的。
这些电波通过⽆线发射装置进⾏发射,⽽建筑物、车辆、树⽊和其它障碍物都可能阻碍电磁波的传输,所以会影响⽹络的性能。
(2)速率。
⽆线信道的传输速率与有线信道相⽐要低得多。
⽬前,⽆线局域⽹的最⼤传输速率为 54Mbit/s ,只适合于个⼈终端和⼩规模⽹络应⽤。
(3)安全性。
本质上⽆线电波不要求建⽴物理的连接通道,⽆线信号是发散的。
无线局域网组网技术应用

无线局域网组网技术应用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WLAN)是指用无线电波作为传输媒介,建立在一定范围内的计算机和外部网络之间的连接,实现高速数据交换和共享资源的网络系统。
与传统有线局域网相比,无线局域网具有无线传输、灵活部署、易于扩充、使用方便等特点,已经成为现代信息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一环。
立足当前无线局域网快速发展趋势,本文将简要介绍无线局域网的组网技术应用。
一、组网方式常见的WLAN组网方式有基础设施模式和自组织网络模式两种。
基础设施模式需要有一个便携式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简称AP)连接外网,它是WLAN的核心设备,接收来自外部网络的数据并在本地网络内转发。
用户可以通过无线终端设备连接到AP上,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
自组织网络模式则是多台终端设备之间通过无线信号建立直接通信,相互之间充当路由器,形成一个小型网络。
这种模式下没有AP,可实现互联网上网,但与基础设施模式相比,其连接更容易受到距离、信号强度等因素的影响。
二、无线信号覆盖无线信号覆盖是WLAN关键的技术问题。
常用无线信号覆盖解决方案包括以下几种:1. 增强发射功率。
通过增加AP的发射功率来提升信号覆盖范围,但太高的发射功率会增大干扰等问题。
2. 增加AP的数量。
在同一区域内增加AP的数量,可增强信号覆盖,但增加AP数量也会增加网络构建和维护成本。
3. 安装信号扩增器。
信号扩增器作为无线信号的中转器,可将低信号转为高信号,并防止信号衰减,提升WLAN信号覆盖范围。
4. 优化天线设置。
选择合适类型的天线,放置在适宜的位置,可以达到更好的WLAN覆盖效果。
三、安全性WLAN具有信息传输便捷、速度快等优点,但安全风险也很明显。
WLAN存在信息泄露、黑客攻击、病毒侵入等安全隐患。
因此,提高WLAN安全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保障WLAN安全性的方法:1. 加密协议:采用较为安全的WPA(Wi-Fi Protected Access)或WEP(Wired Equivalent Privacy)协议,可避免信息被黑客截取。
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

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是指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数据的技术和方法,使得计算机或其他终端之间可以进行无线通信和数据传输。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的基础知识、主要技术和应用场景。
一、基础知识1. 无线通信原理无线通信利用电磁波在空中传播信息。
无线通信的原理主要包括电磁波传播、频谱调制和解调、多路复用等技术。
2. 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涉及到多种技术,包括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技术、多址接入技术等。
其中,调制解调技术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或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信道编码技术用于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多址接入技术用于多个用户共享同一无线信道。
3. 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需要使用特定的网络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控制。
常见的无线网络协议包括Wi-Fi、蓝牙、ZigBee等。
二、主要技术1. Wi-Fi技术Wi-Fi是一种无线局域网技术,可以实现无线设备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
Wi-Fi技术基于IEEE 802.11标准,使用2.4GHz或5GHz的无线频段进行信号传输,支持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如热点网络、网状网络等。
2. 蓝牙技术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移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蓝牙技术采用2.4GHz的无线频段,具有低功耗、低成本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手机、耳机、无线音箱等设备。
3. ZigBee技术ZigBee是一种低功耗、低数据传输速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ZigBee技术主要应用于物联网领域,支持大规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部署,适用于智能家居、智能城市、工业控制等领域。
三、应用场景1. 无线局域网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最常见的应用场景之一是无线局域网(WLAN)。
企业、学校、公共场所等建立无线局域网,用户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进行无线上网,实现移动办公、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等功能。
2. 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是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通过移动通信技术,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语音通话、短信发送、数据传输等功能,实现移动办公、移动支付、移动娱乐等。
计算机组网补充无线通信网

2019/12/8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21
2019/12/8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22
4) 接收时的还原 运用内积规则 如收到复用后的S,欲还原C,只需求 S x C即可。
例: S = Ā + B + C S x C =( Ā + B + C ) x C =ĀxC+BxC+CxC =0+0+1=1
1. Wireless Network
大致分成三类: (1) 系统互联
短距离的通信。 蓝牙技术
2019/12/8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3
(2) 无线局域网 IEEE 802.11标准
2019/12/8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4
(3) 无线广域网
低速: GSM、CDMA 第2.5代 GPRS
高速: IEEE 802.16标准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10
(1) GSM
复用方式:频分+时分
2019/12/8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11
工作原理
2019/12/8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12
HLR:用户原登记注册地区的数据库
VLR:用户移动到外地后,当地的数 据库
AC:用于认证,保护用户不被非法用 户盗用
快速移动环境:最高速率达114kbps
步行环境: 最高速率达384kbps
室内环境: 最高速率达2Mbps
2019/12/8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28
(2)全球覆盖及全球无缝漫游、全球使用 共用频段(1885-2025MHz,2110- 2200MHz)。但不要求各系统在无线传输 设备及网络内部技术完全一致,而要求 在网络接口、互通及业务能力方面的统 一或协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13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8
2020/11/13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9
2 . 第2代移动电话: 数字语音
D-AMPS GSM The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5. VLR返回routing number给HLR,并传到MSC
6. 根据routing number,呼叫被转移到用户所在的
MSC
7.8. 目的地MSC直接从VLR中访问到目的用户的参数
9. 将呼叫送达目的基站及目的用户移动电话
10. 移2020动/11/电13 话回答对方的上海呼交通叫大学计算机系
得S和T的“内积”: SxT=0 SxT=0 SxS=1 S x Ŝ = -1
2020/11/13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20
3) 发送时的复用
见图 (c) 其中“-”表示该站未发送。
如 B 、C 站均发送1,则得: (-1 -1 +1 -1 +1 +1 +1 -1)
+ ( -1 +1 -1 +1 +1 +1 -1 -1) = (-2 0 0 0 +2 +2 0 -2 )
A发送“1”时为
00011011
A发送“0”时为
11100100
为解释时容易理解,用“+1”代替 “1”,用“-1”代替“0”。
见下图所示。
2020/11/13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18
2020/11/13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19
2) 正交特性 设某站的chip sequence是S,内含S1…Si 另一个站的chip sequence是T,含T1…Ti
EIR:其中登记有移动电话的设备类型, 用于识别设备类型
2020/11/13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1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呼叫寻址过程
2020/11/13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14
步骤:
1. 呼叫目的移动电话
2. 电话网识别移动电话号码,传送此呼叫到相应的
MSC
3. 询问HLR
4. 该移动用户不在本地,转发到用户所在地的VLR (漫游)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计算机组网原理》
补充:无线通信网
2020/11/13
1
一、概述 二、移动通信基本原理 三、无线局域网—802.11 四、宽带无线接入—802.16 五、兰牙技术 六、移动IP
2020/11/13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2
一、概述
1. Wireless Network
15
(2)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码分多重访问
采用编码方式实现信道复用,具 有容量大、保密性好、抗干扰性强 等优点。
2020/11/13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16
1)Chip Sequence
每个比特(bit)时间被分成m个短
的时间片,称为Chip (薄片)。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5
二、移动通信基本原理
2020/11/13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6
移动电话系统
第1代移动电话 Analog voice 模拟语音
第2代移动电话 Digital voice 数字语音
第3代移动电话 Digital voice and data (Internet, E-mail,etc.) 数字语音和数据
大致分成三类: (1) 系统互联
短距离的通信。 蓝牙技术
2020/11/13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3
(2) 无线局域网 IEEE 802.11标准
2020/11/13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4
(3) 无线广域网
低速: GSM、CDMA 第2.5代 GPRS
高速: IEEE 802.16标准
2020/11/13
2020/11/13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7
1. 第1代移动电话:模拟语音
蜂窝的概念
移动电话主要采用频率复用,但分配给 移动电话的频段很少,远不能满足用户的 需要。
因此就提出将地区划分成小区,称为蜂 窝(Cell),每个蜂窝内使用一组频率,相 隔一段距离后,相同的频率又可重复使用。
每个蜂窝区域的范围约为10~20公里。
2020/11/13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26
1996年ITU正式将其更名为全球移动 通信系统IMT-2000,意即:
在2000年左右进入商用; 工作在2000MHz频段; 工作带宽是2000kHz。
Access
2020/11/13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10
(1) GSM
复用方式:频分+时分
2020/11/13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11
工作原理
2020/11/13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12
HLR:用户原登记注册地区的数据库
VLR:用户移动到外地后,当地的数 据库
AC:用于认证,保护用户不被非法用 户盗用
2020/11/13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21
2020/11/13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22
4) 接收时的还原 运用内积规则 如收到复用后的S,欲还原C,只需求 S x C即可。
例: S = Ā + B + C S x C =( Ā + B + C ) x C =ĀxC+BxC+CxC =0+0+1=1
见图(d)所示。
2020/11/13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23
2020/11/13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24
2020/11/13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25
3. 第三代移动电话
第一、二代移动通信的标准是由各个 国家制定的,因而互通性、兼容性很差。 为移动通信的漫游带来很大困难。
国际电信联盟(ITU)希望在制定第 三代(3G)标准时有一个统一的规范。 1985年ITU首先提出了第三代移动通信 系统,当时被称为“未来公众陆地移动 通信系统”,即FPLMTS(Future Public Land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通常每个比特有64个或128个Chip, 以下我们以8个Chip为例。
每个站点被指定一个唯一的m位的代 码,称为Chip sequence。
发送“1”时,站点发送chip sequence的原码;
发送“0”时,站点发送chip sequence的反码。
2020/11/13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17
A的chip sequence为 000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