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

合集下载

第5课_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第5课_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管理
城市 职能 及格 局
不再受官府监控 经济职能加强 打破坊市界限, 出现娱乐场所
4.唐宋以来新兴城市的崛起:
海外贸易发展 沿海港口城市兴起
商品经济发展
明清工商业市镇兴起 特点:
①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
②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 ③经济功能强 ④专业化特色
三、政策因素:重农抑商
1.含义 2.原因 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3.演变
统治者商业政策的变化
政策 影响
战国前: 重视与鼓励 ——商业得以迅速发展。
重农抑商 战国—秦汉:
——沉重打击了民间商业。 但有利于中央集权和统一。
鼓励外贸、官商分利 —商人地位有所提高。 中唐以来: 商业繁荣。 重农抑商、限制外贸——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 明清: 芽的发展。导致中国 日益落后
课堂练习
3、与唐朝的长安城相比,北宋东京城最大的 特点是( ) A、商业活动更加频繁 B、城市布局整齐、环境优美 C、商业活动不局限在“市”里 D、依傍河流两岸而建
课堂练习
4、有关古代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周秦时期政府在县治以上的城市设交易场 所—市②唐代长安城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 制③宋代时期的坊市界限被取消④明清兴 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尤以黄河流域为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根据材料说明徽商诞生的原因。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10分) 原因:耕地少,粮食产量低;自然资源丰富;因地制宜;传统手工 业比较发达;水路交通便利。(6分) 启发: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资源和条件,因地制宜;积极寻求出路, 开拓进取。(4分)
• • • • • • • • • •
山西商帮--义中取利,信誉第一 徽州商帮--贾而好儒,财自道生 龙游商帮--海纳百川,宽以待人 洞庭商帮--审时度势,稳中求胜 江西商帮--广泛从业,小本经营 福建商帮--自强不息,爱拼会赢 广东商帮--敢想敢干,敢为人先 陕西商帮--追求厚利,既和且平 山东商帮--重土乐安,诚实守信 宁波商帮--灵活善变,开拓创新

陕西省蓝田县前卫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共15张PPT)

陕西省蓝田县前卫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共15张PPT)

课程探究
思考感悟
实战演练
二拓展、思维古训练代 货 币 演 变
【思考成因】政府调整货币政策的目的及意义。 【概括规律】货币变化的趋势。 【感悟启示】货币稳定的重要性。 【运用解题】试题演练
课程探究
思考感悟
实战演练
三拓展、思维中训练国 古 代 交 通 演 变
【思考成因】著名交通工程形成原因。 【概括规律】丝绸之路的兴衰。 【感悟启示】交通发展的重要性。 【运用解题】试题演练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规律
1、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 2、城市职能不断完善。如唐朝有邸店和柜坊,北宋 产生娱乐场所“瓦子”。 3、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 模扩大,城市市民阶层不断扩大。 4、从大都市繁荣到中小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
课程探究
思考感悟
实战演练
课堂小结
朝代
先秦 秦汉 魏晋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中国古代商业
商人与贸易
货币
交通
城市
政策
【获取史料】【思考成因】【概括规律】【感悟启示】
今日中国
商业的强大是一个国家强大的重要基础,近现代每个崛起的大国都可以说是商业大国商业强国。而今随着世界性贸易发 展和全球化的浪潮,今日中国可以从古代商业发展的血脉中汲取哪些经验和教训?请结合社会现实来说明。
政策 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交通 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金融 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货币发展演变
一、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二、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 三、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四、由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
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演变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自己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自己

自给自足和城市的兴衰
随着农业革命的发展和贸易的增加,城市商业兴起,人们对自给自足的依赖 逐渐减少。
城市化如何影响了商业?
城市化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和商机,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商业活动
农民和手工业者通过生产和交换农产品、手工艺品等商品,参与了当时的商 业活动。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自 给
在农耕时代,商业和城市起源于农产品的交换和贸易。经济特化改变了农村 经济,农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自给自足经济在这个时代非常重要。
农耕时代的商业起源
商业起源于农产品的交换和贸易,人们开始用农产易使得不同地区的人们能够获得多样化的食物和商品,促 进了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农业革命如何促进城市化?
人口迁移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加速了城 市的发展和扩张。
市场的形成
农业革命带来了更多的农产品, 促进了市场的形成和城市商业的 兴起。
贸易网络
农产品的交换和贸易形成了广泛 的贸易网络,连接了不同的城市 和地区。
自给自足经济在农耕时代的重要性
自给自足经济是农耕时代人们生活的基础,他们生产自己所需的食物和物品。
经济特化如何改变了农村经济?
经济特化使农村经济从自给自足转变为专业化的生产,农民开始专注于特定 的农产品或手工业品。
农业革命对商业和城市的影响
1
增加的产量
农业革命带来了更多的粮食和商品供应,推动了商业的发展。
2
人口增长
农业革命导致人口增长,促进了城市化和市场的形成。
3
新的农产品
农业革命引入了新的农产品,创造了新的商机和贸易需求。

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汇总

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汇总
A.商人长途贩运 B.国内商品市场连为一体 C.南北交通发达 D.“工商皆本”的经济思想成为主流
材料反映了北方的货物,由商人运往南方; 南方的货物,由商人运往北方,这说明国内 的商品市场连成一片。
以农业为本的小农经济是
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是封 建制度的基础,所以古代 封建统治者重农抑商以维 护封建统治!
商 • 陕西商帮--追求厚利,既和且平
帮 • 山东商帮--重土乐安,诚实守信
• 宁波商帮--灵活善变,开拓创新
时间
发展 概 况
商朝
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周朝 “工商食官”
春秋战国 出现私商;形成著名都会
隋唐 宋 元 明清
商业贸易蓬勃发展、国际贸易繁荣
最早纸币,集镇、夜市兴盛 步入新高峰
呈现新特点
6、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 非农业税 农业税:非
贯)
(万贯) 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3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②非
——《木兰辞》
《木兰辞》讲的是北朝时木兰替父从 军的故事。你从这首诗歌里能分析出 北朝时期城市在商业上的特点吗?
由于商品买卖都有固定的场 所,造成了购买的不方便。
中国四大名镇
冶 铁 广东佛山镇 业
棉 河南朱仙镇 纺

航 湖北汉口镇 运 业
江西景德镇 制 瓷 业
2009辽宁高考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 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 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 这反映了 A、生活习俗改变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岳 麓 版 历 史
第一单元 (3)________ 以 来 , 重 农 抑 商 政 策 有 了 某 种 松 动 。 ________的鼓励以及________政策的实行,使商人地位得
以提高。
(4)明清时期,对商业发展并不采取________政策,还 经常以各种方式对商人进行盘剥。 3.明清时期抑商政策的影响:并不能完全遏制 ________的发展,但确实阻碍了________的成长,成为导 致中国被甩在________之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一单元 【例2】 (2009·辽宁、宁夏·27)据《东京梦华录》等 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
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A.生活习俗改变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解析】
)
岳 麓 版 历 史
由材料“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反映出
岳 麓 版 历 史
第一单元 (2)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产生和初步发展:先秦时期是我国商业产生和初步发
展时期。
曲折和发展高峰: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曲折后,隋唐、 岳 宋元的商业接连形成发展的高峰。 发展的新阶段:明清时期,在农业、手工业发达的基 础上,商品经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出现了许多新的 特点。
(
)
岳 麓 版 历 史
第一单元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
本题利用地图主要考查考生对北宋、元朝
岳 麓 版 历 史
和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的掌握能力。北宋时随着商品 经济的发展,城市内出现了瓦子和夜市,元朝开始进入彩 瓷生产时期,明清时期出现了区域性商人群体徽商等。故 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麓 版 历 史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三、重农抑商政策
2、发展历程: (1)从战国至秦汉时期,实施重农抑商政策; (2)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表现: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实行官商分利政策 (3)明清时期,固守重农抑商政策: 表现:严格限制商人活动,重征商税;严厉控制
民间对外发展
三、重农抑商政策
3、评价:
(1)这一政策的实质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 (2)这一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 发展,巩固新兴地主政权,起了积极作用,从根本上 重视农业的思想也是正确的。 (3)到了明清时期,这一政策的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 面。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 已经出现,统治者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极力压抑 和束缚资本主义发展,使农业也长期停留在自然经济 水平之上,同时,抑商的结果迫使商业资本流向土地, 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商业资本 的积累,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发展,从根本上 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
周朝 春秋 战国
隋唐时期的商业
《估客乐》· 元缜 ……求珠架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 藩鹦;炎州布火浣,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僮 眉眼明;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 到长安城。…… 诗歌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现象?引发这些历史现 象的原因是什么? 现象:出现大都会,中原与少数民族、外商经商频繁, 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商业发展步入新的高峰 期。 原因:政治统一;大运河的开通、交通发达;农业、手 工业发展;开放的对外关系;民族交往密切等
二、城市的繁荣
不同: 唐代都城坊市布局严格分开,商业贸易受 到官府的严格监视和控制,市场活动的范围和 时间受限制。 宋代都城商业活动打破了坊市限制,形成 了街市,取消了地点、时间限制,商业活动不 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原因: 社会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和城市生活迅 速发展,政府放松了对商业的限制等。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教学课件: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2)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教学课件: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2)

合作探究问题二: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有何特点? 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商业的发展?
特点:1.农工商并存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但是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存在,未 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2.受重农抑商影响,发展道路曲折, 3.阶段性特征明显。 4.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的经济功能和商业性逐步加强,商业精神日益丰富。
发展历程: 产生于战国时期。 战国到秦汉实行重农抑商。 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明清时期,固守重农抑商政策。
问题一:战国时期为什么会产生重农抑商思想?
原因: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与战国时期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 (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小农经济的要求)的取向发生矛盾,重农抑商思想崛起。
商品买卖都有固定的场所,造成了购买的不方便。
材料二:唐政府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其市 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 散。”
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教材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时间
周秦至唐代的市 有时间限制
宋代的市 打破时间的限制
地点分布
县治以下的城市一般禁 止设市;在城市中有特 定位置。
经济生活势必陷入“农桑失业,食货俱废”的绝
境。
——孙达人《中国农民史论纲》
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一:评价重农抑商政策
积极性:封建社会初期,重农抑商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新兴的 地主政权,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消极性: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强化了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 自然经济,阻碍了社会分工,难以形成完全意义上的商品生产,打乱了封建社 会经济结构的内部平衡,妨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农民的分化和自由劳动力的 形成,迫使商业资本流向土地,严重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不利于资本主义 以萌芽的成长和发展,导致经济结构过分单一,从根本上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山西商帮--义中取利,信誉第一 徽州商帮--贾而好儒,财自道生 福建商帮--自强不息,爱拼会赢 广东商帮--敢想敢干,敢为人先 山东商帮--重土乐安,诚实守信 宁波商帮--灵活善变,开拓创新 龙游商帮--海纳百川,宽以待人 洞庭商帮--审时度势,稳中求胜 江西商帮--广泛从业,小本经营 陕西商帮--追求厚利,既和且平
——贾谊《论积贮疏》
2016/10/21
材料三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仪抑之。夫工 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 盖皆本也。 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露》
材料二、三是如何看待商业和农业关 系的?各自的理由是什么?你认为是 否有道理?
2016/10/21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城 市 繁 荣
(1)唐宋时期: 参考右图,找出相关城市。 (2)明清时期 参考右图,找出相关城市。
特色城市
①从城市功能看:唐以前 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 军事重镇,其后城市的经 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
②从商业活动看:政府对 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步 放宽,如宋代打破坊市界 限,且晓市、夜市出现;
城市
③从数量和规模看:明清 时期不仅规模巨大的贸易 城市增多,而且还兴起了 一大批中小工商业市镇, 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 密集; 2016/10/21 ④从地区分布看:城市的 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 成相应变化,明清时,新 兴工商业市镇大部分分布 在江南地区。
商忠 以以 致为 富国儒 ,;商 成智之 名以鼻 天保祖 下身 。; 之一 立 大 由 位位 国 商 仕 的顺 定 人 而 富利 君 后 商 商从 , , , 。政 也 又 成 贵是由为 居中商成 相国而功 国第仕的
信义 誉中晋 第取商 一利: 。,
财贾 自而徽 道好商 生儒: 。, “红顶商人” 胡雪岩

农耕时代的商业、城市

农耕时代的商业、城市

商人阶层与商业组织
商人阶层
在农耕时代,商人阶层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他们通过从事商业活动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成为当时社会的重要力 量。
商业组织
在农耕时代,商业组织的形式主要包括行会、商帮、贸易公司等。行会是商人自发组成的组织,主要用于保护自 身利益;商帮则是由地域性的商人组成的团体,主要目的是进行区域内的贸易;贸易公司则是较为先进的商业组 织形式,主要从事长途贩运和国际贸易。
商业交易的方式与手段
商业交易的方式
在农耕时代,商业交易的方式主要包括物物交换、以物易物 、货币交换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货币交换逐渐成为主要的 交易方式。
商业交易的手段
在农耕时代,商业交易的手段主要包括市场交易、集市贸易 、行商贸易等。市场交易是指在固定的场所进行的交易,集 市贸易是指定期举行的集市上的交易,而行商贸易则是指商 人长途贩运进行的交易。
城市成为统治者或贵族的居住地, 拥有行政管理和司法机构。
经济中心
城市聚集了手工业、商业和贸易 活动,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
文化中心
城市成为文化、教育和艺术活动 的场所,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和知
识。
城市与农村的关系
经济联系
城市从农村获取农产品和原材料, 同时向农村提供制成品和服务。
社会结构
城市与农村在人口分布、社会阶层 和组织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
03
商业活动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多样化的就业机会,提高了生活水
平。
城市对商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提供安全保障
城市作为政治、军事中心,为商业活动提供了安全保障。
促进信息交流
城市是文化和信息的交流中心,有利于商业信息的传播。
聚集财富与资源
城市作为政治、经济中心,吸引了大量财富和资源,促进了商业 发展。

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第1单元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一、选择题1.于昌明正在撰写一部历史小说,背景是明末的江南,故事中的主角正为他的儿子准备上学的学费,他最有可能准备的货币是()A.银两B.金币C.纸钞D.布帛【答案】 A【解析】明代时的主要货币是白银。

2.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①民族融合的加强②丝绸之路的畅通③文化政策的开放④古代商帮的推动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 C【解析】商帮出现于明清时期,排除含④选项即可。

3.唐人张籍在《贾客乐》中写道:“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

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

”诗中所述的从商原因主要有()①商业利润丰厚②商人好逸恶劳③农民赋税沉重④政府取消了商业限制A.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③D.①③【答案】 D【解析】依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逐利”“税多”可判断出D项符合题意。

4.孙承泽在《春明梦余录》中说:“今天下自京师达四方,无虑皆用白银……一切中外公私咸取给焉”。

这一现象出现于()A.汉代B.唐代C.元朝D.明朝【答案】 D【解析】注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皆用白银”,这开始于明朝。

5.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

而从下图(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

实际上它反映了()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B.统治阶级的重视C.吸收国外建都的经验D.重农抑商的政策【答案】 A【解析】图片体现了对商业的限制逐渐放宽,这体现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6.历史学家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能够了解到商代社会的一些情况;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分析,也能够了解到北宋年间东京汴河沿岸商业的繁荣景象。

由此可见,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和总结,其主要依据是()A.历史学家的分析和思考B.当时的客观事物C.各种历史教科书D.各种历史文物【答案】 D【解析】依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甲骨文”“《清明上河图》”可判断出其依据是各种历史文物。

第5课_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 上课

第5课_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  上课

对于一个社会的发展,农工商是相辅相成的。 而当时中国政府的政策是否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又 对商业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四、政策:从重农抑商到闭关锁国
1、含义
重农:就是重视农业生产,保护小农经 重农 济,以确保封建赋税和地租的征收。 征收重税等,但并不是禁止商业活动。 2、目的: 直接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 收。 根本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 济基础。
第五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课标要求: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了解“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
商业的含义和商业活动的要素有哪些?

商业是指以买卖方式使商品流通的经济活 动,以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的出现与发展为 前提的。
主体:商人
基础: 农业、手工业生产 商业活动 中介:货币流通 活动中心:城 市 制约因素: 重农抑商
楼兰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地处 罗布泊北岸,因扼守丝绸之路咽喉,成为 东西方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楼兰神秘消失 后,它的楼兰美女、楼兰古墓、楼兰彩棺 等成为探险家、史学家考察的热点。
复原后的楼兰美女
楼兰古城遗址
虚拟复原的楼兰古城
2、唐宋:海上丝绸之路
沿海港口城市的兴起: 广州、泉州、明州、 杭州、扬州、登州
元 明清
呈现新特点
今天我们还能在哪些方面看到圆形方 孔钱的痕迹?
课时作业
1.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商业
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起来 盛 ③广泛使用金属货币白银 ( D ) ②中外贸易逐渐发展 ④集镇和夜市的兴
A.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解析
B.②①③④
抑商: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如:广设关卡,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

高一(1)级部历史必修ⅡBCA案编号:10.03.04 使用时间:2010年03月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BCA案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学习目标】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重难点】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历程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B案【课前自主预习】【使用说明】上课前预习标记课本并写出提示语,填写学案空白处,并记住以下问题:1、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概况如何?2、中国古代的城市发展呈现怎样的阶段特征1.下列关于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的关系对应正确的是()①商业产生——商朝②工商食官——周朝③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春秋战国时期④货币经济占主导地位——明清时期A. ②③④B. ②③C. ②④D. ①②③2.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新特点不包括()A. 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B. 广泛使用贵金属货币白银C. 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D. 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出现3.古诗中“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所描绘的城市出现于()A. 西周B. 唐代C. 宋代D. 元代4. 宋代文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通晓不绝……盖都公私营干,夜深方归也。

”这反映出宋代城市商业的特点是:A.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B。

市分散在城中形成街市C。

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D。

宋代取消了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5.《尚书〃洪范》说,“一曰食,二曰货”。

这说明当时统治者()A. 采取重农抑商政策B. 重视和鼓励商业发展C. 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增加税收D. 实行海禁政策6.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把“尚农除末,黔首是富”定为基本国策,此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皆秉承了这一政策。

“这一政策”指的是()A. 休养生息政策B. 重农抑商政策C. 工商皆本政策D. 无为而治政策【疑惑问题】课堂探究要求:(分组进行讨论—形成结果—展示—互相指正—老师点评—展示答案)1.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徝我宋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辅席宅舍等现象。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B
二、城市
功能


经济功能大大增强的城市 打破时间限制,出现夜市和晓 市
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时间 市定时启闭,严格限 制;
布局
县治以上城市设市; 打破坊市界限,形成街市、草 坊市分开,整齐划一; 市。 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管理
管理 政府管理,设市令或 市长; 海上贸易兴盛和 沿海港口城市商业市镇特点: ①在工商业发达和交通要冲 ②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 ③人口密集 ④区域化和专业化 ⑤经济功能为主
古代城市三种类型
传统大都会——长安、洛阳、南京 商业大都会——泉州、扬州、杭州 工商业市镇——佛山、松江、
唐朝和北宋都城布局图
唐朝长安城
北宋汴京城
(2008年山东) 图3为北宋 东 京(今开封) 示意图,其中 设置了两处错 误,它们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D
三、“重农抑商”
1.内涵: 2.原因:
重视农业,限制手工业和商业 ①经济上:巩固小农经济和商业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 ②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 ③思想上:法家思想 (1)战国:开始实施 (2)汉代:盐铁官营 (3)中唐至宋:松动——鼓励海外贸易和官商分利政策 (4)明清:强化——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关锁国政策)
五、中国古代特点
1.过程: 2.空间: 3.管理: 4.对外:
起源早,过程艰难曲折,阶段发展不平衡。 商业从城市向乡村扩展。 商业受政府重农抑商政策限制。 对外贸易由兴盛到衰落,以官方朝贡贸易为主, 民间贸易为辅。
5.地位: 商业在农耕经济中处于从属地位。
巩固落实5分钟
1、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 2、比较: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私营手 工业、家庭手工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如何认识重农抑商政策?
积极方面: 在封建社会初期,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 消极方面: 在封建社会后期,尤其到明清时期,遏制了 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新的经济因素的成 长,导致中国的落后。
探讨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起源较早,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2.与农业、手工业紧密相联,相辅相承; 3.受重农抑商政策的束缚,发展道路曲折 4.货币种类丰富,商人群体活跃 5.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发达。 6.农耕经济有益补充,一直处于从属地位。
3.“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算缗” 、“告缗” 。 ——汉 4.“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商 人贩卖货物必须取得路引,否则“重则杀身……”,承 担名目繁多的商税。禁止民间出海贸易。——明 5.初期海禁很严,前期仅四口通商后只有广州一 处。 ——清
以上几则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代怎样的经济 思想?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三、“重农抑商 ”▲

①战国:商鞅变法。 推行:②汉初:限制商人的政策。 ③中唐:重农抑商政策有了 松动。 影响: ④明清:闭关锁国政策
材料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什么现象? 为何出现这种现象? 现象:商业的繁荣和人们竞相从事商业活 动。 原因:“工商食官”政策被破坏,给商业 提供了冲破官府束缚的发展机会,各国经济 联系的加强和私商的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某 些学派鼓励人们追逐利益,商业的发展成为 大势所趋。
具体表现?
广泛流通纸币;商业发展步入新高峰 呈现新特点
春 秋 战 国 时 期 的 大 商 人 ( 私 范蠡,越国大夫,弃官从商,商 “奇货可居” 、“一字千金 ) 至山东定陶,改名陶朱公,成 了富甲天下的巨商 从经商到从政为秦相
电视剧
电视剧
《乔家大院》
《大清徽商》
山西商帮 徽州商帮 福建商帮 广东商帮 山东商帮 宁波商帮 龙游商帮 洞庭商帮 江西商帮 陕西商帮
材料二:卫国大商人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 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材料三:范蠡“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 贫交诸昆弟”。
材料二、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私商的经济实力强大,成为商人的主体; 商人以财富换取政治地位,与官府关系密 切。
பைடு நூலகம்
宋朝 打破限制 打破限制, 分散城中 不受官府直接监管 经济职能加强
地 市 点
管 理
城市功 能
规律总结
政治、 军事城 镇为主 城镇职能 经济功能 秦—唐代 经济功 能增强 工商业 市镇 港口 城市 宋
明清 唐宋

结合教材阅读下列历史现象
1.农业为“本业” ,商业为“末业”。 ——战 国 2.上农除末。 ——秦
明清:重农抑商,闭关政策
材料一: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 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 著于本,使天下各食于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 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 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材料一、二是如何看待商业和农商关系的?各自的理由 是什么?你认为是否有道理? 2.探究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历史作用:是有利还是有弊, 或是利弊参半,还是不同时期各有利弊?
-- -- -- -- -- -- -- -- -- --
义中取利,信誉第一 贾而好儒,财自道生 自强不息,爱拼会赢 敢想敢干,敢为人先 重土乐安,诚实守信 灵活善变,开拓创新 海纳百川,宽以待人 审时度势,稳中求胜 广泛从业,小本经营 追求厚利,既和且平
城市的由来
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 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 以后“城”、“市”结合,成为社会的 中心,商业的繁荣也就总是与城市联系在 一起。
一、商业的发展

二、城市的繁荣
原始社会末期:产生。 商朝:产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周朝:实行“ 工商食官” 政策。 ①②③ 春秋战国时期: 隋唐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繁盛。 宋: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 元:更广泛流通纸币。 明清时期:新特点 周秦至唐:①②③④ 唐朝: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 宋朝: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等 明清:兴起一大批 工商业市镇。 产生原因:①②
三、重农抑商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
1、根源:重农抑商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必 然产物,是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2、思想上:法家强调抑商,和儒家的 “重义轻利”观念 3、商业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大的特点
“重农抑商”政策历代的表现:
重视和鼓励商业 原始社会末期到战国:
战国时期: 重农抑商思想崛起(为什么?) 汉代:全面控制工商业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中唐以来: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一、商业的发展
时间
请阅读课本21页,完成下列表格:




商朝 周朝
春秋 战国 隋唐 宋 元 明清
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表现: “ 工商食官” 原因: 1.商业市镇的兴起; 1. 民族交往频繁; 1. 政治上的统一; 2.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2. 外商云集; 2. 大运河的开通; 出现私商并逐渐成为商人的主体;形成著名都会 3.农产品商品化加强; 3. 路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频繁 3. 开明开放的外交政策。 4.白银广泛使用; 5.形成许多区域性大商帮。 商业贸易蓬勃发展 6.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较快。 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城市繁荣:集镇、夜市兴盛
二、城市的繁荣 • 城市是商业活动的主要场所,它的繁荣 与否代表了商业发展的水平。
阅读教材并思考:
从西周到唐城镇 的发展有什么特 点?
对比唐代长安城,想一想,北宋汴京有哪些不同? 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唐朝长安城
北宋汴京城
周至唐朝 时 间 限时开闭 县治设市,坊、 市分开 受到官府直接监管 政治、军事职能 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