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统计分析

合集下载

2024年海上旅客运输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海上旅客运输市场分析现状

海上旅客运输市场分析现状1. 简介海上旅客运输市场是指海上旅客运输服务的供需关系及市场竞争情况。

随着人们对旅游和海上出行方式的需求增加,海上旅客运输市场逐渐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

本文将对海上旅客运输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市场主要参与方、市场需求与供给等方面。

2. 市场规模海上旅客运输市场的规模是评估市场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目前,全球海上旅客运输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趋势。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近年来,全球海上旅客运输市场年增长率约为5-7%。

其中,亚洲地区的海上旅客运输市场规模增长最为迅速。

3. 市场主要参与方海上旅客运输市场的主要参与方包括船东、旅行社和旅客。

船东是海上旅客运输市场的核心参与者,他们提供船舶运力,并与旅行社合作销售船票。

旅行社则负责组织旅游线路和售卖船票,起到连接旅客和船东的桥梁作用。

旅客是海上旅客运输市场的最终消费者,他们的需求决定了市场的规模和发展。

4. 市场需求与供给海上旅客运输市场的需求主要来自于旅游、商务和移民等方面。

旅游需求是最主要的驱动力之一,随着人们对旅游的向往和对海岛度假的需求增加,海上旅客运输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商务需求和移民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海上旅客运输市场的发展。

市场供给方面,航运公司通过增加船舶运力、提高服务质量和开拓新的航线来满足市场需求。

此外,旅行社还通过推广旅游线路、提供优惠折扣等方式增加市场的供给。

5. 市场竞争格局海上旅客运输市场竞争激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航运公司之间的竞争:不同航运公司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包括降低票价、提升服务质量和开辟新航线等多种手段。

•旅行社之间的竞争:旅行社通过提供特色旅游线路、降低手续费用等方式争夺客户。

•游轮公司的涌入:近年来,游轮旅游逐渐兴起,游轮公司对海上旅客运输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带来了新的竞争。

6. 市场发展趋势在未来,海上旅客运输市场还将面临许多挑战和机遇。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发展趋势:•环保意识增强: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市场对环保型船舶的需求将增加,航运公司需要加强环保技术和设备的应用。

船舶航行数据分析深入了解船舶航行数据分析的应用

船舶航行数据分析深入了解船舶航行数据分析的应用

船舶航行数据分析深入了解船舶航行数据分析的应用随着航运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船舶航行数据分析成为了航运业管理和决策的重要工具。

船舶航行数据分析通过收集、处理和解读船舶的航行数据,能够为航运公司和船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帮助他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本文将深入了解船舶航行数据分析的应用。

一、船舶航行数据的收集船舶航行数据的收集主要依靠船舶上安装的各种传感器和设备。

这些传感器和设备可以记录船舶的位置、航速、航向、负载情况等多项数据。

此外,还可以通过卫星导航系统、雷达和无线通信等技术手段获取更多的航行数据。

船舶航行数据的收集能够提供船舶的实时状态和历史轨迹,为船舶航行数据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船舶航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船舶航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船舶航行数据分析的核心环节。

首先,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和整理,排除异常数据和噪声干扰。

然后,利用统计学和数学模型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和规律。

例如,通过对船舶航行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可以揭示船舶的运行模式和周期性变化。

此外,还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发现更深层次的关联和趋势。

三、船舶航行数据分析的应用船舶航行数据分析在航运业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1. 船舶运力调度船舶航行数据分析可以帮助航运公司合理安排船舶的运力,提高运输效率和成本控制。

通过对航行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评估船舶的负载能力和航速性能,从而优化运力的分配和调度。

同时,还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市场需求,预测未来的货运需求,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2. 船舶维护和故障预测船舶航行数据分析可以监测船舶的工作状态和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风险。

通过对航行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提前预防设备故障和减少停船维修时间。

此外,还可以通过对故障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找出故障的原因和解决方案,提高船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航线规划和导航支持船舶航行数据分析可以为航运公司提供航线规划和导航支持的决策依据。

航运业事故统计

航运业事故统计

船舶事故统计船舶是旅客和货物运输的重要手段,船舶每年的货物运输量占世界货运量的80%以上。

随着世界经济是高速发展,促使船舶数量、吨位随着航运的发展而急速增长,同时船舶的航行速度加快,船舶的种类也日益多样化。

世界航运呈现出船舶大型化、运输专业化的发展趋势。

在航运高速发展的同时,水运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虽然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MO)自1959 年成立以来制定了一系列国际公约和规则,但事故件数呈逐年上升势头。

据统计分析,1968 年至1997 年(截止到10 月份)的54 起万吨以上油轮特大溢油事故中,前10 年占15 起,中间10 年占13起,后10 年占26 起,后十年事故明显上升;1960 年至1995 年不同船型的1720 起溢油事故中,20 世纪60 年代是101 起,70 年代是541 起,80 年代是656 起,90 年代前5 年342 起。

这些事故共造成了626.67 万吨油污染海洋。

在船舶事故不断上升的同时,一些重特大海上事故更是了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如1987 年3 月6 日,“自由企业先锋”(HERALD OF FREE ENTERPRICE)号滚装渡轮在船艏门未关的情况下出港航行,仅4 分钟即翻沉,整个倾覆过程只有90 秒的时间,造成184 人死亡。

1994 年9 月8 日,大型客轮“爱沙尼亚”号因为一个舱门没有关紧导致海水流入船体,船上包括800 名乘客在内的964 人丧生,成为欧洲近80 年来最大的海难事故。

1994 年至1999 年,我国船舶的重大事故、大事故逐年上升,如表1-1所示:表1-1 事故统计表所占比例1994 年1995 年1996 年1997 年1998 年1999 年重大事故19.12% 22.41% 24.73% 27.74% 29.34% 40.95%大事故26.04% 25.87% 24.60% 26.42% 27.77% 23.33%合计45.16% 48.28% 49.33% 54.16% 57.11% 64.28%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此外,随着船舶大型化和技术性能的提高,船舶购置投入和运营成本越来越高,客船载客人数也较多,一旦发生事故,就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船舶航行数据分析和安全改进管理制度

船舶航行数据分析和安全改进管理制度

船舶航行数据分析和安全改进管理制度船舶航行数据分析和安全改进管理制度是航运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船舶航行数据的准确分析和有效管理,可以提高船舶的运行安全性,降低事故发生率,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提高整个行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船舶航行数据的分析方法以及如何建立安全改进管理制度,以期为航运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船舶航行数据分析方法船舶航行数据分析是通过对船舶在航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比对,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中归纳出安全隐患和改进方案。

下面将介绍常用的船舶航行数据分析方法。

1. 现场观测与记录这是最基本的数据采集方法,船舶航行过程中的一系列参数,如航速、航向、船位、气象条件等都需要进行实时观测和记录。

同时,还需要记录船员的行为和操作,以便后续分析和评估。

2. 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和问题。

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如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和预测,以提供决策支持和改进方案。

3. 专家评估和经验总结航运行业有很多经验丰富的专家,他们可以通过对船舶航行数据的专业评估和经验总结,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建立为了有效地进行船舶航行数据分析和安全改进管理,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分析结果的有效性。

下面将介绍建立船舶航行数据分析和安全改进管理制度的步骤和要点。

1. 制定数据采集和记录标准确定需要采集和记录的数据内容和格式,制定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同时,还要建立数据采集和记录的流程和责任分工,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2. 建立数据存储和管理系统针对船舶航行数据的存储和管理,需要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将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存储,以方便后续的分析和查询。

同时,还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备份,以防止数据的丢失和泄露。

3. 定期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按照一定的时间频率,对船舶航行数据进行定期的分析和评估,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长江航运发展报告2023

长江航运发展报告2023

长江航运发展报告2023引言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

在中国,长江被誉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脉。

长江航运作为长江流域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加强区域一体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报告将对长江航运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1. 航运基础数据长江航运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基础设施和运输网络。

以下为长江航运的基础数据:•长江干流全长约6,300公里,支流密布,流域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长江流经11个省市,跨越中西部地区;•长江航道总里程约10,000公里,分为上中下游三段;•上游航道多为山区,导航难度较大;•中下游航道较宽阔,航道纵深条件良好;•长江航道的通航能力不断提高,大型船舶通航能力增强。

2. 航运发展现状长江航运在过去几年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以下是长江航运发展的一些主要特点和成就:2.1 货物运输量持续增长随着长江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货运需求不断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长江航运货物运输量在过去五年里呈持续增长趋势。

去年全年,长江航运货物吞吐量达到XX亿吨,同比增长X%。

2.2 航运能力提升为了满足航运需求,长江航运加大了对航道的维护和改善力度。

一方面,通过疏浚、提升航道纵深,加大通航能力。

另一方面,长江航运加大对码头和港口设施的投资,提升装卸能力和效率。

2.3 航运服务水平提高长江航运加强了对航运服务的管理,提高了服务质量。

航运公司实施了信息化管理,便捷了船舶的通航与作业。

航运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为船舶提供了更好的服务保障。

3.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长江航运在发展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与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3.1 环境保护问题航运过程中,燃油的使用和废水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近年来,长江航运付出了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然而仍然需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3.2 航运能力提升难度加大长江上游航道多为山区,航道纵深较浅,导航难度大。

2024年海洋航运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海洋航运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海洋航运市场规模分析引言海洋航运是全球贸易运输的重要基础,对于推动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24年海洋航运市场规模分析旨在研究海洋航运市场的规模,包括全球航运市场的总体规模和各个细分市场的规模特点。

全球航运市场规模全球航运市场规模反映了全球贸易运输的整体水平。

根据国际航运协会(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Shipping)的数据,全球航运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十年稳步增长。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全球航运市场规模已经超过XX万亿美元。

其中,集装箱运输市场占据了最大比重,约为XX%,其次是散货运输市场和液体货物运输市场。

全球航运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主要受益于全球贸易的增加和全球化的推动。

随着全球产业链的深入发展和跨国公司的崛起,全球航运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

同时,随着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崛起,对海洋航运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各个细分市场规模特点集装箱运输市场集装箱运输市场是全球航运市场中最主要的细分市场之一。

根据国际航运协会的数据,集装箱运输市场在全球航运市场中的占比超过XX%。

这一市场的规模一直在快速增长,这主要归因于全球贸易的发展和物流供应链的优化。

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增长受益于国际贸易的增加。

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联系日益紧密,各种商品的贸易量不断增加。

作为最主要的贸易方式之一,集装箱航运承担着全球货物贸易的重任。

散货运输市场散货运输市场是另一个重要的细分市场。

散货包括煤炭、矿砂、石油等一些不能装箱或不能集装箱运输的货物。

根据统计数据,散货运输市场在全球航运市场中的占比约为XX%。

散货运输市场的规模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

这主要受制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和全球经济的周期性变化。

例如,全球原油价格的下跌会导致石油运输市场的规模下降。

液体货物运输市场液体货物运输市场主要包括石油及其制品、化学品等液体货物的运输。

根据数据,液体货物运输市场在全球航运市场中的占比约为XX%。

长江航运发展分析

长江航运发展分析

长江航运发展分析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中国重要的交通干线。

长江航运发展是中国交通运输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长江航运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探讨长江航运的发展前景。

一、长江航运的发展现状长江航运具有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重要的水运干线。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长江航运得到了迅速发展。

长江沿岸城市的快速发展,也为长江航运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目前,长江航运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内陆水路交通干线之一,贯穿了中国东中西部地区,连接了多个重要的城市和港口,成为中国沿海和内陆地区之间的重要联系线。

长江航运在中国水运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运输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据统计,目前长江航运的全长航道达6600公里,年吞吐量已接近2亿吨。

长江沿岸城市的发展和港口设施的改善,为长江航运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长江航运在国际贸易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长江沿岸的一些大型港口,如上海港、南京港、宜昌港等,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长江航运直接连接了中国内陆和海外市场,为中国的对外贸易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二、长江航运的发展趋势长江航运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挑战,但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长江航运的货运量也在逐年增加,预计未来几年内,长江航运的吞吐量还会继续增加。

长江沿岸城市的快速发展也为长江航运带来了更多的需求。

与此长江航运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水域环境治理、航道淤积、港口设施不足等。

随着中国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长江航运需要加大对水域环境的保护力度,同时加大对航道维护和港口设施的投入。

长江航运的未来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促进长江航运的良性发展。

政府需要加大对长江航运的支持力度,推动长江航运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提高长江航运的运力和效率。

长江航运还需要注重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联动,发挥长江沿岸城市和港口的综合优势,实现水路、铁路、公路、空运的多式联运,形成更加高效的物流体系,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航运行业运输数据分析报告

航运行业运输数据分析报告

航运行业运输数据分析报告I. 引言航运行业是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航运行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挑战和机遇。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航运行业的运输数据进行全面分析,深入探讨该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现状,为业内人士和相关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意见。

II. 数据来源与方法本次分析报告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际航运行业的权威机构、航运公司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公开数据。

以年度为单位,统计分析了各个关键指标,包括航运量、货运量、航运网络、航线发展趋势、运输效率等。

III. 航运行业概况航运行业是全球贸易的重要支撑,负责国际货物运输的关键环节。

过去几年,航运行业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

数据显示,自20XX 年起,全球航运量年均增长率达到X%,货运量年均增长率达到X%。

这一增长趋势表明了全球经济的复苏和贸易的增长,对航运行业提供了持续的需求。

IV. 航运网络发展1. 区域航运网络航运网络是航运行业的基础架构,也是确保货物流动的重要保障。

根据数据分析,不同地区的航运网络在覆盖范围和密度上存在差异。

亚洲地区拥有最为发达的航运网络,其次是欧洲和北美地区。

2. 航线发展趋势航线的发展对于航运业的运输效率和成本控制至关重要。

数据表明,在全球范围内,航线的数量和密度逐渐增加,特别是亚洲地区和远东地区。

同时,一些传统航线上的货运量逐渐下降,而新兴航线上的货运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V. 运输效率分析1. 货物装卸效率货物装卸效率是衡量航运行业运输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报告通过分析数据发现,快速、高效的货物装卸过程能有效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2. 航运时间和可靠性准时交付是航运行业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数据分析显示,尽管航运过程中受到天气、天灾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但航运业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航运时间和可靠性。

VI. 数字技术在航运行业的应用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航运行业带来了巨大机遇。

本报告展示了数字技术在航运行业中的应用,包括物流大数据分析、智能供应链管理系统、无人机配送等,并分析了其对航运行业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效果。

船舶行业的航运市场调查与分析

船舶行业的航运市场调查与分析

船舶行业的航运市场调查与分析一、市场概述船舶行业作为全球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运输和供应链的关键角色。

本文将对船舶行业的航运市场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揭示其发展趋势和潜在机会。

二、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船舶行业的航运市场从整体上观察,包括涉及各种类型货船的运输需求,如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轮、天然气船等。

根据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全球船舶数量已超过5万艘,而且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增长,船舶运输的需求也呈现增长趋势。

三、国际贸易与航运市场国际贸易是船舶行业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海运作为国际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其发展与全球经济形势和贸易政策密切相关。

根据国际组织的数据,目前全球超过80%的贸易货值通过船舶运输完成。

因此,全球经济的增长和贸易政策的变化都将对船舶行业的航运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四、船舶行业的市场动态与趋势1. 供需平衡与市场价格船舶行业的市场价格由船舶的供求关系决定。

在供需平衡时,市场价格相对稳定;而在供过于求时,市场价格将下降,可能导致船舶运营商利润减少。

因此,了解船舶运输市场的供需情况对船舶行业的参与者至关重要。

2. 航运服务的创新与优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船舶行业的航运服务也在不断创新与优化。

例如,船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气候变化对船舶航线的影响分析、数字化平台的建设等,都为航运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3.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在全球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船舶行业也在积极推动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减少污染物排放、采用清洁能源等举措正在逐渐成为船舶运营商的重要考虑因素。

因此,船舶行业的市场发展也越来越受到环保要求的影响。

五、市场竞争与机会船舶行业的航运市场不可避免地存在激烈的竞争。

船舶运营商需要通过提高船舶的效益与运营水平,寻找新的市场机会来保持竞争力。

例如,通过合理选船、优化船队规模与航线布局,开发新兴市场等方式,船舶运营商可以获得市场份额的增长。

六、市场前景与建议尽管船舶行业的航运市场存在竞争和风险,但随着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的持续发展,船舶行业仍然充满着潜力与机会。

长江航运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长江航运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长江航运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长江作为中国最长的内河,自古以来一直扮演着重要的交通枢纽角色。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水陆物流的不断增长,长江航运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方式,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现状和未来趋势两方面对长江航运进行分析。

一、长江航运发展现状长江航运作为中国内河航运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过去几十年间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内河航运网络的建设,增加了对长江航运的关注和投资。

据统计,长江航运已成为中国内河航运运量最大的水域,贡献了相当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1. 运输量稳步增长:长江航运的货运量和客运量不断增加。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长江航运货运量超过3亿吨,同比增长近4%。

长江沿线各港口也相继进行了扩建和升级,提高了货运的效率和质量。

2. 提高航道条件: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中国政府还加大了对长江航运航道的维护和改造力度。

航道的拓宽和加深使得长江航运能够容纳更大型、更高效的船只,进一步提高了长江航运的运输能力。

3. 发展高效航运服务:长江航运也在不断推动航运服务的提升。

一方面,航运企业加大了对船舶和设备的更新,以提高运力和运输效率;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应用也为航运管理和安全提供了更多的手段。

二、长江航运未来趋势分析尽管长江航运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未来长江航运的发展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环保节能:随着环保理念的普及和推广,长江航运将更加注重节能和减排。

船舶的燃油消耗和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未来船舶将更加倾向于采用清洁能源和环保技术,如LNG动力船等,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信息化管理:数字化和信息化将成为长江航运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可以实现航运信息的实时监测和管理,提高船舶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同时降低物流成本。

3. 多式联运发展:长江航运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联动将进一步加强,形成多式联运的发展格局。

内河散货船货运服务的航运市场分析和趋势

内河散货船货运服务的航运市场分析和趋势

内河散货船货运服务的航运市场分析和趋势内河散货船货运服务是指在内河水域运输散装货物(如煤炭、粮食、钢铁等)的一种重要的水上运输方式。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内河散货船货运服务市场逐渐形成,并且呈现出一些明显的市场特点和趋势。

一、市场概况内河散货船货运服务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货主、船东、船队和港口等相关方。

货主是市场的需求方,船东和船队是货运服务提供方,港口则是货物的装卸和集散地。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内河散货船货运服务市场在过去几年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2019年全国内河货运总吞吐量达到了约600万吨,同比增长约5%。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消费品和原材料需求的不断增加,尤其是在沿海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下,对内河散货船货运服务市场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时,内河散货船货运服务市场也呈现出一些特点。

首先,内河散货船货运服务市场呈现出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的特点。

尽管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但内河船舶供给却相对不足,导致市场供需不平衡,并且市场价格波动较大。

其次,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主体众多。

不同的船队、船东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因此在市场定价和服务质量上存在差异。

最后,市场监管不完善,存在一定的管理漏洞。

由于内河散货船货运服务市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相关管理部门在监管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市场趋势1.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内河散货船货运服务的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特别是随着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和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推进,对内河货运的需求将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2.市场供给增加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相关部门将加大对内河船舶的购置和更新力度,提高整体船舶运力。

此外,鼓励船队扩大规模,提高船舶管理和运营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3.市场价格呈现波动态势由于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市场价格波动较大。

未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价格波动可能进一步加大。

货主将更加关注运输成本和效益,船东和船队将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

4.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市场供给的增加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船东和船队将加大技术投入和管理水平提升,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以谋求更好的市场竞争地位。

船舶航行事故统计与分析

船舶航行事故统计与分析

船舶航行事故统计与分析杨万宇摘要:本文回顾2022—2022年发生的船舶航行事故。

研究的重点在于将船舶事故产生的原因归类,对可能引起事故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如何防范类似的事故提出意见。

对提高安全意识,防范风险具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船舶事故;安全;风险船舶航行时的安全问题是航运业中人们主要关注的问题之一。

当船舶出现安全事故时,船上的人员及货品将遭受巨大的危险。

因此,人们越来越关注船舶安全配套设施的质量和随船人员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培训。

如何更好地规避风险,找出船舶最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的环节,这些都需要通过统计数据来分析,这也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当然还有其他类型的风险也会导致船舶安全事故的产生,本文对2022—2022年航行船舶的安全事故研究分类,能更好地进行风险评估。

1船舶事故统计数据航行中船舶发生的事故主要可以分为六类,即碰撞,搁浅、触礁、触碰、火灾爆炸和自沉[1](見图1)。

其中,各类事故详细数据见表1,占比见图2。

由图2不难看出,碰撞事故是船舶事故中最常见的一类事故,并且碰撞事故中常常伴随着船舶的全损和人员伤亡,是较为严重的船舶事故类别。

碰撞事故中,船舶外壳往往会发生较大变形甚至损毁,当两船吨位相差过大时,极易发生人员伤亡。

搁浅导致的船舶事故发生频率较低,且较易防范。

触礁、触碰、火灾爆炸和自沉事故发生频率适中。

其中火灾爆炸造成的影响极其严重,对人员财产安全和环境污染有着重大危害,需要重点防控。

自沉事故则意味着船舶完全沉没,人身威胁大,财产损失多。

由上可知,对于船舶事故,我们需要重点分析碰撞事故、火灾爆炸事故和自沉事故,以下简称三类事故。

1.1三类事故与不同因素的关系1.1.1三类事故与船舶类型的关系三类事故与船舶类型的统计数据见图3。

从图3可以看出,散货船和渔船占事故占比的绝大多数,集装箱船有小部分,而多用途船,各类公务船以及油船则是很少。

引起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散货船和渔船占总船舶数量的绝大多数。

船舶航行数据分析和安全改进管理制度

船舶航行数据分析和安全改进管理制度

船舶航行数据分析和安全改进管理制度在现代航运中,船舶航行数据的分析和安全改进管理制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船舶航行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改进管理,船舶运营商能够更好地了解船舶的运行情况、预测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和效率。

本文将探讨船舶航行数据分析和安全改进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以及实施该制度的潜在益处。

一、航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船舶航行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和系统来实现,如GPS、雷达、气象站等。

这些设备能够实时监测船舶的位置、速度、航向、气象条件等关键数据。

通过将这些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船舶运营商能够了解船舶在不同条件下的运行表现,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船舶航行数据的分析可以运用各种数据分析技术和算法,如统计分析、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

通过对大量的航行数据进行模式识别、异常检测和趋势分析,运营商可以发现船舶在特定条件下的典型行为以及可能存在的异常行为,从而提前预警潜在的安全风险。

二、船舶安全改进管理制度的建立为了更好地应对潜在的安全风险,船舶运营商需要建立有效的安全改进管理制度。

该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1. 数据收集和存储:确保船舶航行数据的准确采集和可靠存储,以供后续分析和参考。

2. 数据分析和报告:建立相应的数据分析流程和报告机制,保证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提供决策支持。

3. 安全改进措施:根据航行数据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改进措施,如航线调整、设备维护、人员培训等。

4. 监督与评估: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对安全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管理制度。

三、船舶航行数据分析和安全改进管理制度的益处船舶航行数据分析和安全改进管理制度的实施能够带来一系列益处,包括但不限于:1. 提高船舶安全性:通过对船舶航行数据的分析和相关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提高船舶的安全性能。

2. 降低运营成本:及时的船舶数据分析可以帮助运营商发现船舶的低效行为和资源浪费,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

海运空运数据分析报告(3篇)

海运空运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海运和空运作为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对国际贸易的繁荣和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通过对近年来海运和空运的数据进行分析,旨在揭示两种运输方式的发展趋势、市场动态以及对企业运营的影响,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本报告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国际海事组织(IMO)、中国海关总署以及相关行业报告。

数据包括全球海运和空运的货物吞吐量、运费率、航班密度、航线布局等。

数据处理过程中,我们采用了统计分析、趋势预测和对比分析等方法。

三、海运数据分析1. 海运货物吞吐量近年来,全球海运货物吞吐量持续增长。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2年全球海运货物吞吐量达到100亿吨,同比增长5.2%。

其中,中国海运货物吞吐量占全球总量的近40%,位居世界第一。

2. 航线布局全球海运航线布局以亚洲为中心,辐射欧洲、北美、南美、非洲等地区。

中国沿海港口的航线网络日益完善,形成了以上海、宁波、深圳等港口为核心的国际航运中心。

3. 运费率受全球经济波动、原材料价格上涨、贸易政策等因素影响,海运运费率波动较大。

近年来,运费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

2022年,全球海运运费率同比下降15.6%,主要原因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贸易摩擦。

四、空运数据分析1. 空运货物吞吐量近年来,全球空运货物吞吐量稳步增长。

根据IATA数据,2022年全球空运货物吞吐量达到6200万吨,同比增长5.3%。

其中,中国空运货物吞吐量占全球总量的近20%,位居世界第二。

2. 航线布局全球空运航线布局以欧洲、北美为中心,辐射亚洲、非洲、南美等地区。

近年来,中国空运航线网络不断扩大,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为核心的国际航空枢纽。

3. 运费率空运运费率受全球经济形势、油价波动、航空政策等因素影响。

近年来,空运运费率波动较大,2022年全球空运运费率同比下降8.2%,主要原因是全球经济放缓和航空业竞争加剧。

船舶运营数据分析深入了解船舶运营数据分析的重要性

船舶运营数据分析深入了解船舶运营数据分析的重要性

船舶运营数据分析深入了解船舶运营数据分析的重要性在现代海运业中,船舶运营数据分析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分析船舶运营数据,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船舶运营的各个方面,并做出相应的决策和改进措施。

本文将探讨船舶运营数据分析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

一、船舶运营数据分析的重要性船舶运营数据分析可以为航运公司提供全面的运营指导和决策支持。

通过对各种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1. 运力分配:通过分析货物运输量、航线需求和船舶货物装载率等数据,我们可以有效地分配运力,提高船舶的货物利用率和运输效率。

2. 船舶维护:通过分析船舶的维护记录和运行数据,我们可以判断船舶的设备状况和运行效率,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以提高船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节能环保:通过分析船舶的燃油消耗和排放数据,我们可以评估船舶的能源利用效率,制定节能减排措施,降低运营成本,保护环境。

4. 成本控制:通过对船舶运营成本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到成本的主要来源和影响因素,制定降低成本的策略和措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5. 风险管理:通过分析船舶运营数据,我们可以及时发现运输风险和潜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和应急预案,保证船舶运输的安全和稳定。

二、常用的船舶运营数据分析方法1. 数据收集:首先,需要收集各种船舶运营数据,包括货物运输量、船舶运行时间、燃油消耗、航线需求等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船舶管理系统、物流管理系统等途径获取。

2. 数据清洗:获取到的数据可能存在错误、重复、缺失等问题,需要进行数据清洗和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数据分析: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和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挖掘。

可以使用Excel、Python、R等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和可视化展示。

4. 数据建模: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算法,对船舶运营数据进行预测和优化。

例如,可以通过回归模型预测货物需求量,通过优化算法确定最佳船舶运力分配方案。

全球船舶数量统计与分析(建议收藏)

全球船舶数量统计与分析(建议收藏)

全球船舶数量统计在全球范围内,有85%的货物是通过海上运输完成的,作为一个海运行业从业者,你知道全球有多少船吗?作为中国领先的航运大数据公司,给你带来一份专业的解读。

先划重点,我们发现全球国际航行船舶79753艘,万吨以上船舶25714艘,全球有AIS船位的月活跃船舶37.89万艘,160m以上船舶3.06万艘。

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4309艘,万吨以上船舶1345艘,中国船东控制的船舶6103艘,万吨级以上船舶2517艘。

中国境内一周活跃船舶12.17万艘,中国籍船舶占79.96%,香港籍1.16%,巴拿马籍1.04%。

第一部分全球船舶数据在全球船舶档案中,全球运营中的国际航行船舶,共计79753艘,其中干散货船10472艘,普通散货14124艘、集装箱船5064艘、油船7201艘,这4个主力船型占据全球船舶数量的46.21%。

全球1万载重吨以上的船舶,共计25714艘,其中干散货船9992艘、占38.85%,集装箱船4394艘、占17.09%,油船3384艘、占13.16%。

按照船龄分布来看,5-14年的船舶最多,约28645艘、占35.92%,0-4年的新船最少,约12848艘、占16.11%。

在所有的船型中,船队最为年轻的为干散货船,0-4年的船舶占25.04%,船队老龄化最为严重的是普通散货,15年以上的船舶占据59.22%。

由于全球档案库不能覆盖内贸船,所以我们选择了4月1日-30日在亿海蓝系统中出现过的船舶作为样本作为补充。

统计发现全球月度活跃船舶37.89万艘,其中货船(涵盖普通散货、干散货、集装箱)11.9万艘、占31.45%,油船1.94万艘、占5.13%,捕捞船7.62万艘、占20.11%,其他各类船舶合计占43.31%。

由于在AIS信息中,不包含船舶的吨位信息,我们对船长进行了统计用以估计船舶大小分布。

全球160m+以上的船舶约3.06万艘,占全部AIS船舶的8.09%。

而船长小于80m和未知船长的船舶约30.89万,占全球所有AIS船舶的81.52%。

航运大数据分析实验报告

航运大数据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全球航运业的快速发展,数据已经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关键因素。

航运大数据分析实验旨在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航运相关数据,探索航运业的运行规律,为航运企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优化航运资源配置,提高航运效率。

本次实验选取了2023年1月至8月的RCEP集装箱运输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RCEP区域内集装箱运输的效率指数、船舶航行率、平均航次数、直挂率、平均装卸时间等指标,评估RCEP集装箱运输的效率状况,并探讨影响效率的因素。

二、实验方法与数据来源1. 数据来源:实验数据来源于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与船达通联合开发的RCEP集装箱运输效率指数数据库。

2. 实验方法:(1)数据预处理: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筛选和整合,确保数据质量。

(2)指标计算:根据RCEP集装箱运输效率指数数据库,计算船舶航行率、平均航次数、直挂率、平均装卸时间等指标。

(3)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对RCEP集装箱运输效率指数及其相关指标进行深入分析。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RCEP集装箱运输效率指数波动情况:从实验结果来看,2023年1月至8月RCEP集装箱运输效率指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表明RCEP区域内集装箱运输效率逐渐提高。

具体来看,1月RCEP集装箱运输效率指数为958.8点,较去年同期上升9.5%;8月RCEP集装箱运输效率指数为1232.79点,较去年同期上升28.91%。

2. 船舶航行率:2023年1月至8月,RCEP区域内船舶航行率呈上升趋势,表明船舶运行效率逐渐提高。

1月船舶航行率为98.21%,8月船舶航行率为99.21%,较去年同期上升1个百分点。

3. 平均航次数:2023年1月至8月,RCEP区域内平均航次数呈上升趋势,表明船舶在RCEP区域内运输频率逐渐提高。

1月平均航次数为4.4个,8月平均航次数为4.7个,较去年同期增加0.7个航次。

4. 直挂率:2023年1月至8月,RCEP区域内直挂率波动较大,8月直挂率仅为75.2%,较去年同期下降约7个百分点。

航运市场分析报告

航运市场分析报告

航运市场分析报告航运市场分析报告一、市场概况航运市场是指全球范围内的货物和旅客运输领域。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不断深化,航运市场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快速增长。

据统计,目前全球大约90%的国际贸易货物都以海运的方式进行运输。

二、市场规模根据国际航运组织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海上货物贸易总量约为11.08亿吨,而世界海运集装箱吞吐量约为1.77亿标准箱(TEU),其中亚太地区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

在旅客运输方面,全球航空公司年乘客运输总量约为44亿人次。

三、市场趋势1. 区域差异化明显:不同地区的航运市场具有明显的差异化特征。

亚洲地区的航运市场规模最大,欧洲和北美洲紧随其后,而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的市场规模较小。

2. 航运技术的进步:随着航运技术的不断进步,航运方式得到了革新。

越来越多的航运公司开始采用自动化的智能设备,在提高运输效率的同时降低了运营成本。

3. 环保意识的提升: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航运业也面临着减少碳排放的压力。

不断推进航运行业的绿色化发展成为行业的主要趋势之一。

四、市场竞争全球航运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竞争:1. 价格竞争:航运市场上的主要竞争手段之一是价格竞争。

各大航运公司通过灵活的定价策略来争夺客户,同时也在运营成本控制方面不断寻求优化。

2. 服务质量竞争:在服务质量方面的竞争也是航运市场的一个关键因素。

航运公司通过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来吸引客户。

3. 航线网络竞争:航线网络的优劣也会影响航运公司的竞争力。

拥有覆盖范围广泛的航线网络和优质的港口资源是增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市场前景航运市场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

随着全球贸易量的增加以及新兴市场的崛起,航运市场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航运公司将不断推动技术创新,提升服务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六、风险和挑战航运市场也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包括:1.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贸易活动的减弱,从而影响航运市场的发展。

长江航运发展分析

长江航运发展分析

长江航运发展分析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流经中国主要地区,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水路。

长江航运发展一直是中国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水运发展的核心力量之一。

长江航运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发展潜力,成为中国水运业的重要支柱,推动着中国水运事业的稳步发展。

近年来,长江航运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在运输量、运力、运输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而且在运输网络、服务水平、安全保障等方面也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

下面我们将从长江航运的发展现状、优势和挑战、发展趋势和发展策略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长江航运的发展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乡建设的持续扩大,长江航运在推动经济发展和满足交通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长江航运已经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主要港口为中心,连接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下游地区的航运网络。

长江上下游地区的资源、市场、人力等各种要素得以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长江航道保持了相对稳定的航运量。

据统计,2019年长江航运完成货运量为3.57亿吨,长江干线航道完成货运量为2.06亿吨,涨幅达到5.7%;长江支流航道完成货运量为1.51亿吨,涨幅达到6%。

长江航运网络已经形成了覆盖江苏、安徽、湖北、湖南、重庆、四川等省市的长江干线航道和长江支流航道。

长江航运货物主要以煤炭、矿石、化肥、粮食等大宗货物为主,同时还有机械设备、轻工产品、建材等商品品种的运输。

长江航运在承载货物运输的还开展着旅客运输、游轮旅游等业务,多元化的运营模式为长江航运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长江航运的优势和挑战长江航运具有明显的地理优势和市场优势。

长江航运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连接了中国内地主要城市和港口,贯通了中国主要的流域区域,便利了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下游地区之间的货物运输。

长江航运发达的市场保障了其货源、货物的多样性,市场竞争力较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竞争优势。

长江航运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长江航运在运输效率、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上依然存在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快速统计:在值班调度人员的协助下,由负责快速统计的 人员按日、旬、月统计船舶运输生产完成情况,并按统一的 格式编制日报、旬报、月报的统计工作,为企业内部和上级 提供生产情况的信息。
❖ 船舶生产效率统计:航运企业还按月对船舶营运工作的效 率进行核算和分析,核算内容为各种船型的营运指标,生成 “船舶工作效率月报”。
第八章 航运统计分析
第二节 航运统计分析方法
动态分析法
➢时距扩大法:这种方法把原来动态数列中所包 括的各个时期的资料加以合并,得出较长时距 的资料,使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有较多的机会 互相抵销,从而明显地展现出航运经济现象变 动的规律性与总趋势。
第八章 航运统计分析
第二节 航运统计分析方法
动态分析法
第一节 航运业务统计
表6—5 ××公司集装箱船箱位利用率
项目 航线
合计 国内 香港 日本 朝鲜 新马地区 东南亚 孟加拉湾 波斯湾 苏联远东 地区 红海东非 西非
箱位数 合计(个)
箱位海 里合计
(千个海 里)
货运箱数(个)

重箱


箱海里
(千个海里)

重箱
计 海里
箱位 利用 率%
载重箱 利用率 %
第八章 航运统计分析
3
su m
日期:
统计员:
审核:
第八章 航运统计分析
第一节 航运业务统计
月份
××公司船舶工作效率月报
表6—4船名 散货船Fra bibliotek货运 量
货物
周转 量
载重 量利 用率
营运 率
航行 率
平均 航行 速度
吨天 产量
吨船 产量
船名1 船名2
油轮
船名1 船名2
杂货船
船名1 船名2
集装箱 船 船名1 船名2
综合
第八章 航运统计分析
同一指标差别程度=
本企业水平 同行业水平
100%
同一指标绝对差距=本企业水平-同行业水平
第八章 航运统计分析
第二节 航运统计分析方法
结构分析法
➢ 结构相对指标,是指以总体总量作为比较标准,求 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总量的比重。该指标一般用百 分数表示,总体中各部分比重之和应等于100%,其 计算公式为:
第八章 航运统计分析
第二节 航运统计分析方法
航运统计分析是根据航运企业统计工作中调查和整 理的统计资料,运用有关的统计分析方法,并结合 实际情况,对企业乃至整个航运业生产经营活动的 过程和结果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系统研究和 分析,从而揭示航运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成绩和薄弱 环节,促进航运生产经营的科学管理,提高其经济 效益。
第一节 航运业务统计
航运业务统计所需资料
❖ 快速统计的原始信息主要是船舶离本航次最后一个装港后6 小时之内发给公司,同时也发给下一港口代理的分舱电报 (俗称货电)。分舱电报的内容有电报类型、船名及代码、 舱号/舱层、装港/卸港、货类/件数(箱数/吨数)。
❖ 船舶营运工作效率核算的原始资料为本月内船舶完成每航次 生产过程所填写的“航次总结报告”。根据汇报制度规定, 船舶在每一航次结束后,即应在一定期限内向运务部或调度 室送交“航次总结报告”或拍发“航次总结电报”。航次总 结报告的内容包括:船舶名称(代码),航次编号,航线代 码,航次开始日期、时间,航次结束日期、时间,起始港, 装货港,中途挂靠港,卸货港及到离各港的日期、时间,开 装/开卸的日期、时间,航次开始船上剩柴油、燃油,航次 加柴油、燃油,加油港,航次结束船上剩柴油、燃油,报告 日期,船长名,备注。
统计分析方法因不同的研究课题、对象、不同的用 途而异,下面介绍几种比较适合于航运企业统计分 析的方法。
第八章 航运统计分析
第二节 航运统计分析方法
对比分析法 ➢ 实际与计划对比,反映计划完成程度
程度对比:
计划完成程度=
实际水平 计划水平
100%
差额对比: 超额完成或未完成计划 =实际水平-计划水平
第八章 航运统计分析
第二节 航运统计分析方法
对比分析法 ➢ 报告期与基期对比,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
基本公式:
动态发展程度=
报告期水平 基期水平
100%
增减量 = 报告期水平 - 基期水平
第八章 航运统计分析
第二节 航运统计分析方法
对比分析法 ➢ 本企业与同行业水平对比,反映本企业的差距
基本公式:
结构相对指标=
各部分数值 总体全部数值
100%
第八章 航运统计分析
第二节 航运统计分析方法
因素分析法
➢ 因素分析的指数法。因素分析的指数法是以统计指数 体系为基础的一种方法,其基本要求是组成因素指数 的乘积等于综合指标变动指数;组成因素变动影响额 之运和量货和和物等货平于物均综平运合均距指运,标距则变,报动x1告,额y1期。,货以分物别x0,周表y0分转示别量报表变告动示期与基的这期货两的运个量货 因素指标变动之间的指标体系为:
➢ 移动平均趋势分析法:移动平均法把原来的动态数列 时距扩大,但采用逐项移动的方法,计算扩大时距的 序时平均数,即从动态数列的第一项数值开始,按一 定的项数求序列平均数,然后逐项移动,边移动边平 均,排列成新的数列,使趋势表现得更明显 。
第八章 航运统计分析
第一节 航运业务统计
××公司船舶生产日报(分货类)
客运量


人千


1

货运量
吨千 吨 海 里
煤石其 炭油中


表6—1
货物分类


矿钢矿水木非化盐粮其
石铁建泥材矿肥
食他
2
3
su m
日期:
统计员: 审核:
第八章 航运统计分析
第一节 航运业务统计
××公司生产日报(分航线)
表6—2
客运量
货运量
航 线分类

期人千
吨千
中— 中—
中—
中— ……



日 美加 北欧


1


2
3
su m
日期:
统计员:
审核:
第八章 航运统计分析
第一节 航运业务统计
××公司集装箱运输统计日报 表6—3
货运量

期 吨千


1

2
箱运量
TT EE UU
海 里
航 线分类
中 — 中 — 中—
澳日
美加
中 — …… 北欧
相对数指标:货运周转量变动指数=货运量变动指数 平均运距变动指数
即:
x1 y1 x1 y0 x1 y1
x0 y0
x0 y0
x1 y0
绝对数体系:货运周转量变动额=货运量变动的影响额+平均运距变动的影响额
即:
x1 y1 x0 y0 ( x1 y0 x0 y0 ) ( x1 y1 x1 y0 )
非 学
国际航运管理
非 志



交通运输学院 国航系 赵 刚





第八章 航运统计分析
第一节 航运业务统计
航运业务统计基本内容
❖ 航运业务统计是对船舶生产活动进行不间断的审核与计算, 并及时向业务计划人员、调度人员和企业负责人汇报运输生 产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
❖ 航运业务统计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调度快速统计;二 是船舶生产效率统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