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 计(省级优质课获奖案例)
高中化学《铝的重要化合物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铝的重要化合物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1d144358f5f61fb6366679.png)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制备氢氧化铝,实现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的结合。
2.让学生在掌握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过程中,学会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统一。
二、教学重难点化合物的两性、氢氧化铝的制备和“铝三角”转换。
三、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运用:问题——实验事实——讨论——结论——应用这一模式进行。
四、教学过程五、教学反思本节课属于实验性比较强的课堂,同时这节课的氧化铝与氢氧化铝的两性等的形成比较抽象,有一定的难度。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不仅体现了“从生活中学习化学,将化学运用于生活”,同时注重学生设计实验能力培养及基础知识的落实。
综合这些因素,在讲课前让学生自主预习并完成学案前置性作业,并提供了相应的预习提纲。
导课时,我从图片中精美宝石和耐火材料的联系设问,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并进一步层层设问,引导学生学习了氧化铝。
然后在讲到氢氧化铝时,先引导学生设计制备氢氧化铝的方案,并通过实验现象的不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发现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
接下来让学生将化学知识回归生活,再次回想铝的重要化合物在生活中运用。
总体来说本节课内容量大,深度广,学生在掌握上有一定难度。
所以以后上课时语言还要精炼和简洁及慢些,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
以后教学中更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进行适当的教学调整六、魅力展示本节课符合当前化学教学理念,符合“开放课堂”的教学模式。
在本节课中本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上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充分思考;解放学生的手脚,使他们主动探究;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从容学习;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更多的关注生活。
课堂上所提问题具有较大开放性,比如在实验制取氢氧化铝时同一方案不同小组出现不同实验现象,让学生根据不同现象分析原因,调动学生积极思考。
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解读,形成发展个性、鼓励创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课堂氛围。
铝的重要化合物 教学设计
![铝的重要化合物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ef4a61c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42.png)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很有必要细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翼可以关心到有需要的伴侣。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1一、背景分析化学学科核心素质分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转变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索与创新意识”、“科学看法与社会责任”五个维度的素质。
这五个方面不行分割,互相联系渗透,在不同学问点中各有侧重。
本节内容主要涉及“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要求学生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认识物质结构、性质和转变。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要求学生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转变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明,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规律关系。
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商议对象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科学探索与创新意识”要求学生能够觉察和提出问题,从问题和假设出发,依据探索目的设计探索方案,运用化学试验进行试验探索,擅长合作,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科学看法与社会责任”具有安全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看法,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具有节约资源、爱惜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这些都表达了化学课程在关心学生形成将来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德和关键能力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学习内容分析: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xx 年版》要求,结合真实情境中应用实例或者通过试验探索了解金属铝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它们在生产生活中应用。
通过对金属化合物之间转化关系的比较和归纳,逐步体味学习元素化合物学问的普通方法。
学生状况分析:学生已经具备离子反应的理论基础学问,并学习了钠的化合物性质,基本熟识了学习元素化合物学问的普通方法。
基于以上分析,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教学中通过学生分组试验、教师探究试验,和铝单质、钠的化合物比较的方式,启示思维,突出共性和特性,促进学生思索、分析、归纳、对照、总结的自主学习方式形成。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省级优质课获奖案例)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省级优质课获奖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fbd7038482fb4daa48d4b06.png)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一、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京发布。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来源,化学科学素养是指人认识和处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及抽象与化学相关的事物本质的悟性和潜能,是化学观念、化学知识、化学技能、化学思维、化学思想、化学能力、化学品质的和谐统一。
它包括化学意识、创造能力、思维品质、化学语言四个层面。
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化学逻辑思维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培养学生的化学逻辑思维能力,就是学生根据化学概念、原理和化学事实,运用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来反映化学事物、化学规律的思维活动。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对化学概念和理论、化学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综合、比较、分类、归纳演绎、抽象概括和推理、猜想、假设的能力。
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深刻理解与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铝的重要化合物》是新课标人教版化学1(必修)中第三章第二节的部分内容,是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
教材在第一章《从实验学习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从第三章开始介绍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
在第二章的学习中,学生已掌握了物质的分类方法,这有利于学生从物质分类的角度了解本章内容编排体系。
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材料,又可以为化学必修2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的学习打下重要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在本节中,学生初步尝试从化学事实去探索物质的性质,再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深化对物质性质的理解,从而使知识规律化、系统化、网络化。
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和方法一经掌握,可以驾轻就熟地学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
同时还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5ac37dc33d4b14e85246836.png)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主备人:秦恒友备课组成员:赵学红杨绕波戚云伟胡义霄备课时间:2014年11月25日一、内容及其解析(一)内容本课时教学内容如下:上述内容中,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和铝盐、氢氧化铝、偏铝酸盐之间的相互转化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其中铝盐、氢氧化铝、偏铝酸盐之间的相互转化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二)解析(1)对核心内容的解析本节课是在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铝的重要化合物。
从本节课的内容来看,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和铝盐、氢氧化铝、偏铝酸盐之间的相互转化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在铝的重要化合物中,这三者之间通过与酸、碱反应实现了相互转化,与以前所学所知有了一定的差别和联系,所以铝盐、氢氧化铝、偏铝酸盐之间的相互转化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2)对有关事实性知识的解析本节课主要学习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和铝盐、氢氧化铝、偏铝酸盐之间的相互转化,课本上设有实验,结合实验及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并对此有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所以,铝盐、氢氧化铝、偏铝酸盐之间的相互转化是教学的重点,而关键是要会书写6个化学反应或6个离子反应。
二、目标及其解析1、课时目标:(1)掌握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和铝盐、氢氧化铝、偏铝酸盐之间的相互转化。
(2)了解铝的重要化合物的用途。
(3)核心目标:掌握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和铝盐、氢氧化铝、偏铝酸盐之间的相互转化。
2、解析(1)掌握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就是要求学生会正确书写氧化铝、氢氧化铝分别与酸、强碱的反应方程式及离子反应。
(2)铝盐、氢氧化铝、偏铝酸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就是要求学生知道由某一个转变成其他两个应该加入什么试剂,并会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反应方程式。
即要求学生对“铝三角”熟练掌握及应用。
“铝三角”的改进图(3)记住氧化铝的两个用途(冶炼金属铝、作耐火材料)、氢氧化铝的两个用途(作胃酸中和剂、净水剂)。
铝的重要化合物一等奖说课稿
![铝的重要化合物一等奖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4b7dc69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63.png)
铝的重要化合物一等奖说课稿《铝的重要化合物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铝的重要化合物一等奖说课稿导语:“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而【说课稿】则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说“怎样教”,说课稿则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
以下是小编整理关于铝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模板,以供参考。
一、说教材《铝的重要化合物》是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包括了氧化铝,氢氧化铝,铝盐-明矾等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金属铝的化学性质,以及金属钠的重要化合物性质的基础上,对金属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进行较为深入、系统地学习。
它侧重于使学生理解怎样去学习金属元素和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变化,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元素和其化合物的应用价值,为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和理解化学理论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素材,也是化学概念和理论的用武之地,为以后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过渡】接下来说一说我所面对的学生。
二、说学情学生在前面学生已学习了铝的化学性质,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学生在头脑中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模式,这为本节课学习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奠定了基础。
但两性化合物这个概念学生并没有接触过,要想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个概念,就需要利用好化学学科的典型手段——实验。
教材中对铝的化合物性质的探究,尤其是对氢氧化铝两性的探究,是这一块内容的重点,在学生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要充分利用起来,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对以后的学习也会有很好的铺垫作用。
【过渡】结合对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说出氧化铝的主要物理性质;(2)学会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的方法及Al3+的鉴定方法(3)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掌握Al2O3和Al(OH)3的分别与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教学设计6:3.2.2 铝的重要化合物
![教学设计6:3.2.2 铝的重要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4868ef7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db.png)
观看视频,倾听。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幻灯片展示】
课题实验方案的活动组织机构组成
【教师强调】活动要求
【幻灯片展示学生活动一】
学生活动一:探究铝的氢氧化物的制备和性质
1.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加入2ml Al2(SO4)3溶液,逐滴滴加少量氨水,边滴边振荡;观察实验现象,继续滴加氨水至过量。
3.搜集铝的化合物的相关资料并结合教学设计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教学策略
和手段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问题启示法和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视频引入】斯达舒管用,胃好人也好!你知道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为什么能缓解因胃酸过多而出现胃痛?想不想知道?
【讲述】那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氢氧化铝的性质,学完之后我们一起找出答案。现在我们先来探究铝的氢氧化物的制备与性质?
2.另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加入2ml Al2(SO4)3溶液,逐滴滴加少量NaOH溶液,边滴边振荡;观察实验现象,继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学生汇报成果】各小组组长黑板上展示成果。
【督察员全面总结与评价】实验中发现的各种问题。
【教师评价】补充完善,鼓励学生,赞赏学生。
【幻灯展示结果】实验记录
【思考与交流】
【小结】请同学们自行给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下个定义。
【过渡】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性质,性质决定用途,铝的化合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重要的用途。
【板书】三、用途
【阅读教材58页---课前准备】
【学生汇报】宝石,耐火材料,冶炼铝的材料。氢氧化铝净水和胃舒平。
【幻灯图片展示】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用途。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大赛获奖案例)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大赛获奖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d0e635aaf1ffc4ffe47ac62.png)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
本节内容是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中铝相关知识的一部分,属于元素与化合物的知识,是中学化学基础知识,是学生了解多彩世界、体会化学魅力的主要途径;他为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和理解化学理论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素材。
本节包括钠、铝、铁的重要化合物三部分,是本书第一章——“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理念的生动体现,是第二章“物质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的具体应用,同时也为必修二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等理论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在整个教材体系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2018年的高考理综第7题中就有氢氧化铝用途的考察。
2.设计理念化学是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
刚步入高中的学生不会运用科学思维进行分析思考,学习方法上习惯于死记硬背,实验探究的能力更是薄弱。
为此,本节课的教学主要基于STSE教学思想,创设真实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运用化学方法解决相关问题的欲望;充分运用分组合作实验探究,层层推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逐步建立从生活走向化学,再由化学回馈社会的理念。
3. 教学目标①了解Al2O3、Al(OH)3的物理性质,掌握Al2O3、Al(OH)3的化学性质,从而理解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建构两性化合物的核心概念,为形成中学生化学元素观打下基础。
②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掌握Al(OH)3的化学性质及其实验室制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同时使学生意识到,实验在化学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③了解Al2O3、Al(OH)3的用途,通过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意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从而培养学生将单一的化学知识,延伸外扩到实际生活的能力。
4.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Al2O3、Al(OH)3的化学性质、以及对两性物质概念的理解。
第二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doc
![第二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9d612e28f61fb7360a4c6586.png)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南郑中学施学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Al (0H)3和AI2O3的化学性质及Al(OH)s实验室制取方法2、过程与方法:掌握实验现象的观察方法和记录,体会实验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提高学习兴趣。
通过推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教学重点]Al(0H)3的两性及Al(0H)3实验制取方法[教学难点]A1(OH)3的两性及Al(0H)3实验制取方法[教学方法]问题一一实验一一探究一一对比一一推理[教学思路]铝一一氧化铝一一氢氧化铝制法——氢氧化铝两性一对比探究实验一应川解决问题[教学媒体]实验投彩样品[教学过程][课前练习]写出A1分别与0、盐酸、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②、③、[复习提问]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哪种金属元索?2、铝有哪些化学性质?[引入新课]加热铝锅中的水,水跟铝为什么不反应?(学生答铝表而有一层致密而坚固的氧化物保护膜) 这种氧化物就是铝的主要化合物之一一氧化铝。
氧化铝属于铝的化合物,今天我们一起探究。
[板书]二、铝的重耍化合物1.氧化铝(Al203)[讲述]氧化铝的天然存在形式铝土矿和刚玉[展示]氧化铝固体[观察]颜色、状态(学生冋答)[阅读]P58第一段归纳ALOa的物性和用途[板书](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不溶丁•水熔点高(2)用途:①冶炼金属铝的原料②耐火材料[讲述]下而进一步讨论氧化铝的化学性质。
[板书](3)化学性质[提问]什么是酸性氧化物?什么是碱性氧化物?什么是两性氧化物?(学生冋答)[引导回答]溶于碱的是酸性氧化物,溶于酸的是碱性氧化物,既溶于酸、又溶于碱的是两性氧化物。
[启发]根据上述三种氧化物的定义,不溶于水的氧化铝,要判别它是属于哪一类氧化物,应采用什么实验方法?[实验一]氧化铝的性质探究[探究结果]AhO3既与酸乂与强碱反应但不与氨水反应(偏铝酸盐)A10J (强碱)AL03 (强酸)Al3+(铝盐)[小结]氧化铝屈丁•两性氧化物[引出氢氧化铝]氧化铝的水化物是什么?(学生答氢氧化铝)它是铝的另一重要化合物。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案例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e9ef6d379563c1ec5da71fb.png)
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二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氧化铝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2.掌握氢氧化铝的性质和制法。
(二)、过程与方法: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分析、讨论、总结、应用等过程,诱导学生观察、思考、推理、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氧化铝、氢氧化铝的性质教学难点: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及制取三、教学对象分析我所授课班级的学生特点是: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但对实验现象及结果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还有一定的欠缺,需要教师不失时机的引导。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二、讲授氢氧化铝三、归纳总结提问:制备氢氧化铝用NaOH好还是用氨水好?归纳:常用铝盐和氨水来反应制取氢氧化铝而不用氢氧化钠溶液提出:下面请大家写出用氨水和硫酸铝制取氢氧化铝的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以及氢氧化铝跟酸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指导学生书写方程式归纳: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①和酸反应②和碱反应③不稳定性讲述:氢氧化铝还具有不稳定性,受热分解出相应的氧化物和水投影:氢氧化铝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归纳:难溶的金属氢氧化物热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
小结:本章中学到的既能溶于碱,又能溶于酸的物质有哪些?①Al 两性金属②Al2O3 两性氧化物③Al(OH)3 两性氢氧化物总结:思考交流写方程式: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Al(OH)3 + 3H+ = Al3+ + 3H2OAl(OH)3 + OH- = AlO2- + 2H2O思考、总结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巩固方程式的书写培养学生对比归纳能力六、教学评价设计通过堂上和课后审阅学生的相应练习,从而判断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程度。
铝的重要化合物(公开课)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铝的重要化合物(公开课)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1947618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42.png)
往盛有Al2(SO4)3溶液旳试管中滴入 溶液,直至过量。
往盛有Al2(SO4)3溶液旳试管中滴入 ,直至过量。
试验现象
反应方程式
结论
白色胶状沉淀不断增多,而后沉淀溶解并最终消失。
白色胶状沉淀逐渐增多,氨水过量不溶解。
Al2(SO4)3 +6NaOH=2Al(OH)3↓+3Na2SO4Al(OH)3+NaOH=NaAlO2+2H2O
2、将金属钠投入AlCl3溶液中,下列有关论述一定 正确旳是( ) A、有气体生成,最终一定有白色沉淀 B、一定无气体生成 C、溶液最终澄清且有气体放出 D、一定有气体生成
C
D
巩固训练
2、氢氧化铝
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
Al(OH)3 + 3H+ === Al3+ + 3H2OAl(OH)3 + OH- === AlO2- + 2H2O
(3)不稳定性
(4)用途:医用旳胃药;净水。
1、下列有关Al(OH)3旳性质旳论述错误旳是( ) A、Al(OH)3 是难溶于水旳白色沉淀 B、Al(OH)3 能吸附水中旳悬浮物 C、Al(OH)3 能溶于氨水 D、Al(OH)3 属于两性氢氧化物
第二节 几种主要旳金属化合物
(第二课时)
二、铝旳主要化合物
1、氧化铝
(1)物理性质
熔点很高,硬度大,难溶于水
(2)用途
精美旳氧化铝陶瓷制品
机械表中旳“钻”
人造宝石
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2023年《铝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2023年《铝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05d705b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44.png)
2023年《铝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2023年《铝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1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铝的重要化合物是__第二节第二个框题,是中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以后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既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可以为化学必修2介绍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和能量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也可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学习金属化合物的性质要与金属活动性顺序联系起来,学生在前一节已经了解了金属的一般化学性质,并且了解了铝可以与强碱溶液作用(铝的特性),因此通过Al2O3和Al(OH)3的两性概念的形成,可以加深学生对金属活动性规律的认识,提高知识的理解层次。
因此本节课既是对以往知识的加深又是对今后所学知识的铺垫,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设计思路:本节所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故而从生活中入手,采用设问的手段“铝是活泼金属,为什么铝制品却被广泛应用?”“为什么铝制品不易用来蒸煮或长期存放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这样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过渡到铝的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中。
在教学中采用对比试验的探究方式,如涉及3组试验:①未打磨和打磨的铝片分别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②硫酸铝溶液分别与氨水作用直至过量;③硫酸铝溶液分别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直至过量;④向实验“③”的试管中吹气看到什么现象?⑤在实验“③”沉淀恰好溶解的溶液中再反加硫酸铝又会看到什么现象?在实验探究中引出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同时在实验探究中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归纳总结能力。
在教材深度的挖掘上通过实验④⑤的设计,使学生既要认识到“Al3+、AlO2-的相互转化”规律又要认识到氢氧化铝的制取不止一种方法,只是本节课仅要求掌握一种,今后随着知识的丰富还会认识到其他制取方法,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学无止境。
省级高中化学优质课: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省级高中化学优质课: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1be5382998fcc22bdd10d01.png)
高中化学优质课-铝的重要化合物《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⑴能说出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主要物理性质;⑵知道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备原理和操作;⑶认识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能写出它们分别与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⑷在氢氧化铝的制备和两性探究中学会运用控制表变量的方法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⑴培养获取信息和初步加工信息的能力;⑵借助氧化铝两性模拟的方法认识氢氧化铝的两性;⑶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实验探究中引导学生开展一系列的质疑、思考等内隐性活动和讨论、实验等外显性活动,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乐趣的同时,培养了他们的正确科学探究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难点:运用控制表变量的方法探究氢氧化铝的制备及两性探究三:教学方法问题引导、实验探究四:教学用品试剂:0.5mol/LAl2(SO4)3溶液、稀氨水、稀NaOH溶液、稀HCl 溶液、稀CH3COOH溶液仪器:试管若干、胶头滴管五:教学过程[引言]铝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态存在,化合态的铝在生产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如:复方氢氧化铝片、刚玉坩埚等。
[多媒体投影]复方氢氧化铝片、刚玉坩埚(主要成分为氧化铝);[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铝的重要化合物;[板书]铝的重要化合物一、氧化铝(Al2O3)‘[展示]氧化铝固体[教师叙述]氧化铝为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教师叙述并板书]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Al2O3 + 2NaOH + 3H2O = 2Na[Al(OH)4][多媒体投影]结论: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设问]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那么,氧化铝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铝性质又如何呢?是不是也有两性呢?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多媒体投影][过渡]下面我们来通过实验来探究氢氧化铝是否具有两性,大家看桌面上摆放的试剂,酸有稀HCl溶液、稀CH3COOH溶液,碱有稀氨水、稀NaOH溶液,还有一种盐Al2(SO4)3溶液,没有氢氧化铝,需要大家自己动手制备,氢氧化铝怎么制?[学生回答][多媒体投影]实验探究一:Al(OH)3的制备;步骤:①在一支试管中放入1/4试管容积0.5mol/LAl2(SO4)3溶液②向试管中逐滴滴加氨水, 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学生活动]学生分组实验,合作探究;[教师提问]你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分组回答]产生白色沉淀[教师板书]二、氢氧化铝(Al(OH)3)1、制备:Al3+ + 6NH3·H2O = 2Al(OH)3↓ + 3NH4+[过渡]我们利用已制备的氢氧化铝,来验证它与强酸强碱的反应,怎么做?[学生思考、回答][多媒体投影]实验探究二:Al(OH)3的两性探究;⑴ 探究Al(OH)3与强酸强碱的反应步骤:将制取的Al(OH)3悬浊液分为两份,一份逐滴滴加NaOH溶液,一份逐滴滴加HCl溶液;[学生活动]学生分组实验,合作探究;[教师提问]你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分组回答]白色沉淀均溶解;[教师板书]2、化学性质:Al(OH)3 + 3H+ = Al3+ + 3H2OAl(OH)3 + OH- = [Al(OH)4]-[过渡]Al(OH)3溶于强酸强碱,那么,能否溶于弱酸弱碱呢?请大家自己动手在进行探究;[学生活动]学生分组实验,合作探究;[教师提问]你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分组回答]白色沉淀均不溶解;[教师小结]结论:1、氢氧化铝只溶于强酸强碱,不溶于弱酸弱碱;2、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多媒体投影]练习:1、AlCl3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会观察到____________, 继续滴加NaOH溶液,会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2、在NaOH溶液中逐滴滴加AlCl3溶液,会观察到________,继续滴加AlCl3溶液,会观察到_______________;3、在Na[Al(OH)4]溶液中逐滴滴加CH3COOH溶液,会观察到______________;4、在Na[Al(OH)4]溶液中逐滴滴加HCl溶液,会观察到_____________,继续滴加HCl溶液,会观察到______________;答案:1、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溶解2、无现象;产生白色沉淀3、产生白色沉淀4、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溶解[教师叙述]在刚才的实验探究过程中和练习中,大家都在不知不觉的应用一种系统的学习方法——控制变量;[多媒体投影][教师叙述]在制备氢氧化铝过程中,我们在Al2(SO4)3溶液中不断的滴加氨水,边加边振荡,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的控制变量---氨水的量,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这种系统的学习方法,希望大家要学以致用。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bb37367a26925c52cc5bf22.png)
仪器:同实验探究1。药品:氢氧化铝(提前制备)、10%盐酸、6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氨水
要求:(同实验探究1)
【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操作,解答学生的问题。
【汇报交流】各小组发言,汇报实验现象及结论。
【问题】根据上面的探究实验我们得出:Al(OH)3既能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类比Al2O3如何把Al(OH)3归类呢?
【板书】一、氧化铝的性质
a.与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b.与强碱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
【问题】Na2O、CaO、CO2各属于哪类氧化物?
【问题】Al2O3属于哪一类氧化物?
【讲述】根据上面的探究实验和酸碱氧化物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Al2O3既能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我们将Al2O3这类的氧化物称为两性氧化物。
【板书】两性氧化物: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之为两性氧化物。
【自学】氧化铝的物理性质以及用途。
【问题】前几天,小王同学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吃酸菜鱼火锅。一走进火锅店,那铝锅上炖着的酸菜鱼正散发着浓郁的香味……这时,小王突然想起了……他心里打起了退堂鼓,这火锅是吃还是不吃呢?
【教师】大家讨论的好极了。
回答思考
【实验探究1】
学生实验探究:
①盐酸与氧化铝是否反应②氢氧化钠与氧化铝是否反应③蒸馏水与氧化铝是否反应。
学生动手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书写离子方程式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课时
“铝的重要化合物” -完整版教学设计
![“铝的重要化合物” -完整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1e170860b1c59eef9c7b4b7.png)
“铝的重要化合物”的一种新颖的教学设计摘要: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构建铝的重要化合物的知识体系在目前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如何有效的提出问题,提出吸引学生的问题,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这是本教学设计的新颖之处。
关键词:铝的重要化合物;探究;问题铝的重要化合物是中学化学元素化合物的核心知识,是学生理解和落实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概念的主要知识载体,也是整个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难点之一。
学好本部分的知识,将有助于学生辨证的认识问题,开阔知识视野;学会从化学的角度观察、分析、了解物质世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1. 常见教学方法的介绍与分析对于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教学,目前教师都注意到要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探究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但是问题的产生有些“生硬”。
由铝的重要化合物在日常生活的一些应用引入,然后就布置任务让学生探究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我觉得这样的告诉不够“高明”,存在着一些不足,所以尝试了去改进它。
一般教学设计存在的不足。
1.1 问题的产生不自然,学生探究的欲望不强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现在的教学我们都注重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活动和情景的设置,以学生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没有错的。
但是,问题从何而来,问题是谁提出来的,问题是谁发现的,这就非常关键了。
如果一节课老师提出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学生自己不能质疑,这样的课堂是没有生机的,学生能力的提升是谈不上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发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
1.2 教学的开放程度不足,思维的容量较小关于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教学, Al2O3两性和 Al(OH)3两性在思维方式上是一样的。
学生探究完 Al2O3再探究 Al(OH)3的性质,就没有新鲜感,而且重复着相似的思维和操作,能力的提升就谈不上,教学的闪光点出不来,这样简单的重复也就失去了探究的意义。
2. 新颖的教学设计对于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2019年高中化学省级优质课)教学设计铝的重要化合物2
![(2019年高中化学省级优质课)教学设计铝的重要化合物2](https://img.taocdn.com/s3/m/d01d87d7da38376baf1fae9c.png)
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铝的重要化合物(第一课时)Al2O3、Al(OH)3的两性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铝的重要化合物》是新课标人教版化学(必修1)中第三章第二节的部分内容,是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
教材在第一章《从实验学习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从第三章开始介绍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
在第二章的学习中,学生已掌握了物质的分类方法,这有利于学生从物质分类的角度了解本课时内容的编排体系。
本节教材主要通过六个方程式、两个实验、一个“学与问”、一个资料卡片来介绍了几种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同时在本节中,学生初步尝试从化学事实去探索物质的性质,再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深化对物质性质的理解,从而使知识规律化、系统化、网络化。
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
同时还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本课时的授课对象是高中初入学,刚刚学习完化学(必修1)中的第一章《从实验学习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同学。
他们已初步了解了从实验学化学的思想,具有实验探究心理,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学习了分类法,能在分类思想的指导下学习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有关性质;学习了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为本课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和心理基础。
但学生对实验现象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由于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金属的初步知识,并且了解金属铝的致密氧化膜能阻止铝进一步与氧气反应,在教学中应多加考虑新旧知识的相互衔接。
这节《铝的重要化合物》内容里并无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涉及也较少,所以,考虑将授课的重点放到氢氧化铝的制备及两性的探究上,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并激发学生对性质学习的兴趣,再将所学知识上升到社会生产生活应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以致用的社会责任。
高中化学《铝的重要化合物(1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铝的重要化合物(1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cabfa8bd64783e09122bec.png)
【目标引领】教学设计第二节铝金属材料第2 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1. 课程标准: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主要性质。
2. 学业水平测试要求:了解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主要性质。
3.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教材和实验探究,认识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并能正确书写相应离子方程式;(2)以氧化铝和氢氧化铝为例,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及一般性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可溶性铝盐与碱的定量反应,初步学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化学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氢氧化铝的两性,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2)通过阅读材料,了解氧化铝、氢氧化铝的用途,体会化学科学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
4. 重点难点:重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
难点:定量分析可溶性铝盐与碱的反应。
【问题激疑】肠胃不舒服时同学们都吃过哪些胃药?他们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治疗胃病的原理又是什么?【自主探究】自主阅读教材118 页和资料(一)内容,在了解氧化铝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学案自主探究部分。
(时间4 分钟)资料(一)(氧化铝)我们已经知道,氧化铝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熔点很高,也很坚固,因此覆盖在铝制品表面极薄的一层氧化铝就能有效地保护内层金属。
氧化铝是冶炼金属铝的原料,也是一种比较好的耐火材料。
它可以用来制造耐火坩埚、耐火管和耐高温的实验仪器等。
一、氧化铝——两性氧化物1. 物理性质及用途:氧化铝是色固体,溶于水,熔点;主要用途是制作、等。
2. 化学性质:(1)与强酸(如盐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与强碱(如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两性氧化物概念:既能与反应,又能与反应的。
【合作解疑】(时间五分钟)实验要求:正确使用胶头滴管,小组成员分工协作,记录好实验现象。
实验药品:Al2(SO4)3 溶液,氨水,NaOH 溶液,盐酸溶液。
实验内容1:实验探究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结论1:Al(OH)3 的制备,可以通过可溶性铝盐溶液与反应制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写反应方 程式 思考,回答
书写反应方 程式
证、得 出结 论,体 会科学 研究的 一般步 骤。 广告及 实物的 展示, 能激发 学生的 兴趣, 并体会 化学在 生活中 的重要 应用。
尝试用 所学知 识解释 斯达舒 的作用 原理, 激发学 生的自 我效能 感。
[展示]资料卡片:铝土矿 的主要成分为Al2O3,还有 MgO和Fe2O3
[实验完毕,师生共同分析
实验]
[设疑]得到Al2(SO4)3之
后,要使Al3+充分沉淀,用
氨水还是NaOH更好?
步解决 问题打 好基 础。
培养学 生分组 协作、 合作探 究意 识。 让学生 通过自 主探究 主动获 得知 识。
[引导]为什么向Al2(SO4)3 中滴等量的氨水和NaOH现象 不一样? [讲述]科学研究一般步 骤:发现问题、提出猜测、 实验验证、得出结论。[鼓 励学生大胆提出猜测,并进 行实验验证,从而得出结 论] [引导]Al(OH)3 + NaOH = NaAlO2+2H2O 将此反应改写 成离子反应方程式。 [设疑]该反应体现了 Al(OH)3的什么性质? [过渡]Al(OH)3还有什么性 质?
B.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 水 C.向NaAlO2溶液中通入 CO2 D.向NaAlO2溶液中滴加过量 的HCl
思考,讨 论,完成练 习
巩固当 堂内 容,反 馈知 识。
课外讨 归纳出氢氧化铝的制备方 论 法。
巩固落 实
八、板书设计
铝的重要化合物
1、 氢氧化铝 1、 两性氢氧化物 (1)弱酸性:Al(OH)3 + OH= AlO2- + 2H2O (2)弱碱性:Al(OH)3 + 3H+ = Al3+ + 2H2O
因此在本课时中,本人侧重于通过工业冶炼铝的流程,引出氧化 铝、氢氧化铝的相关性质,并通过学生对工艺流程的设计和认识,了解 Al3+、Al(OH)3、Al2O3和AlO2-之间的转化关系。在对铝冶炼工艺的逐步 深入认识过程中渗透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即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 验验证和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认识到化学在 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还体会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从而逐步形成 科学的化学逻辑思维素养。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初中元素化合物知识及技能的储备;高一初步学习了物
质的分类,离子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等化学基础知识;也刚刚用实验探 究的方法学习了几种金属和钠的化合物,在实验过程中仍然以兴趣为 主;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运用类比的方法。但学生对实验现象分析能力、 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尤其对化学在生活生产中 的应用能力还亟待提高。
学生分组实 验 学生讨论, 得出答案 聆听,了解 铝的冶炼发 展史
证猜 测,进 一步体 会科学 研究的 过程。 了解铝 的冶炼 史,激 发学习 兴趣, 并体会 化学在 生产生 活中的 重要作 用。
[引导]本节课我们学习了 铝的化合物的相关性质,性 质决定用途,请阅读教材 P58~59,并结合课前放的视 频,归纳铝的化合物的重要 归纳用 应用。 途
小组讨论, 提出猜测
学生协助演 示实验
书写离子反 应方程式
学知识 对自己 设计的 方案进 行评 价,引 发新的 认知冲 突,激 发学生 研究的 兴趣。
培养学 生发现 问题、 分析问 题、解 决问题 的能 力。
[设疑]得到纯净的NaAlO2
之后,如何制得Al(OH)3?
[展示]资料卡片:(1)
Al(OH)3
小组讨论, 让学生 得出结论: 利用所
[设疑]刚才设计的酸溶的 流程,能否得到纯净的 Al2O3?
刚设计的流 程无法除去 MgO和 Fe2O3
认识氧 化铝
[展示] [设疑]工业上是如何除去 MgO和Fe2O3的? [评价学生的猜测] [演示实验]Al2O3与NaOH 反应 [引导]Al2O3 + 2NaOH = 2NaAlO2+ H2O 写出该反应的 离子反应方程式。 [引导]我们还知道,Al2O3 也可以和稀H2SO4反应,请写 出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 式。 [解释]像Al2O3这样既能与 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 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 物,称为两性氧化物。
2. 秉承“从生活走进化学、从自然走进化学、让化学走向社会”的思 想,本节课情景、练习的选择力求与生活息息相关。目的在于让学生觉 得化学就在身边,能学以致用,提高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大胆猜测: 可能是 Al(OH)3和 NaOH反应 生成了一种 易溶于水的 物质 学生演示实 验,验证猜 测 书写离子反 应方程式 思考,回答
观看视频
通过观 察实验 现象, 引发认 知冲 突,激 发学生 进一步 探究的 强烈兴 趣,并 通过发 现问 题、提 出猜 测、实 验验
认识氢 氧化铝
[视频]斯达舒广告 [图片]斯达舒的主要成分 是Al(OH)3,主要用于缓解胃 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 感(烧心)、反酸,也可用 于慢性胃炎。 [引导]Al(OH)3可缓解胃酸 过多引起的胃痛,但人体内 铝元素沉积过多会损伤人的 记忆力,因此,对于无胃溃 疡的患者,还可以用碳酸氢 钠片代替。请用化学方程式 表示出斯达舒的作用原理。 [设疑]该反应又体现了 Al(OH)3的什么性质? [解释]像Al(OH)3这样既能 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 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 氧化物,称为两性氢氧化 物。 [引导]冶炼铝的工艺中, 制得Al(OH)3后,将其灼烧生 成Al2O3,说明氢氧化铝还有 不稳定性,请写出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氧化铝的两性; 2、理解氢氧化铝两性; 3、掌握铝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4、认识铝的化合物的重要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由铝土矿制备氢氧化铝的流程设计,体会利用所学物质性质 设计工艺流程的过程。 2、通过实验现象引发认知冲突,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氢氧化铝两性的验证,加深对化学的元素观和分类观的认 识。 2、通过探究实验,感受科学研究的艰辛和严密性,体会科学技术 对人类生产实际的指导意义,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 难点:认识工业冶炼铝的流程并设计部分流程
[总结]完成下列物质之间 的转化。
总结
阅读教材, 归纳铝的化 合物的重要 应用
完成转化关 系图
培养学 生归纳 能力, 并在此 过程中 进一步 体会化 学在生 产生活 中的重 要作 用。
巩固所 学知 识,使 知识网 络化、 系统 化。
巩固拓 展
1、下列既能跟盐酸反应,又 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 质是( ) ①Al2O3 ②MgO ③NaHCO3 ④Al(OH)3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列方法不能够生成 Al(OH)3的是( ) A.向AlCl3溶液中滴加 Ba(OH)2溶液
2、不稳定性:2Al(OH)3 Al2O3+3H2O
二、氧化铝 两性氧化物
(1)与酸反应:Al2O3 + 6H+ = 2Al3+ + 3H2O (2)与碱反应:Al2O3 + 2OH- =2AlO2- + H2O 三、用途
九、教学反思
1.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本节课力求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工 业生产实际出发,认识化学工业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 意识。同时通过探究实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习方式的转 变,在实践中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用化学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的酸式电离
(2)盐+酸 = 新盐+新酸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小组讨论, 根据资料卡 片进行合理 猜测
根据资 料卡片 进行合 理猜 测,然 后利用 实验验
完善工 艺流 程,了 解偏铝 酸盐
[展示]工业上用CO2酸化制 Al(OH)3 [学生实验]向NaAlO2溶液 中吹气 [设疑]为何不用盐酸? [评价学生的答案] [讲述]由Al2O3制备单质Al 的工艺,简要介绍铝的冶炼 发展史。
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 认识材料,又可以为化学必修2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的学 习打下重要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在本节中,学生初步尝 试从化学事实去探索物质的性质,再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深化对物质 性质的理解,从而使知识规律化、系统化、网络化。这种学习方式的过 程和方法一经掌握,可以驾轻就熟地学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 容。同时还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 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NaOH溶液、氨水)
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1)在编号为 书写对应的
1、2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取约 反应方程式
1mL的 Al2(SO4)3溶液;(2)
向1号试管中逐滴加入约2mL 的NaOH溶液,边滴边振荡; 向2号试管中逐滴加入等体积 的氨水,观察并记录实验现 象。(3)书写对应的反应方 程式。)
分析得出: 要使Al3+充 分沉淀,用 氨水更好
缺的。如何由铝的化合物制
得铝单质呢?今天,就让我
们沿着工业冶炼铝的流程,
一起来认识铝的重要化合
物。
聆听,思考
观看视频, 思考
设计流 程,实 验验证
[展示]工业冶炼铝的流程 (遮住关键步骤) [引导]工业上冶炼铝的原 料是铝土矿(主要成分是 Al2O3),先由铝土矿制得氢 氧化铝。 [设疑]如果你是一名工程 师,你将如何设计该流程? 可供选择的药品:稀氨水、 NaOH溶液、 Al2O3、稀 H2SO4 [评价方案] [引导]得到Al2(SO4)3之 后,要使Al3+充分沉淀,用 氨水还是NaOH更好? [学生实验] (实验药品:0.5mol/L Al2(SO4)3溶液、2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