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

合集下载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内容结构图: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塔里木盆地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利用资料分析塔里木盆地绿洲,城镇与交通线路的关系。

3. 理解西气东输工程意义、遇到的困难及其解决措施。

教学难点:运用相关资料和已有知识储备,分析西气东输工程意义、遇到的困难及其解决措施。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知识基础:学习了中国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等特征,对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

分析能力:具备一定的地图、数据、地理要素的综合分析能力,但是不够熟练。

特别是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利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生活经验:生活经验缺乏,对地理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地理事物的特征理解不到位,对地理问题的解决缺乏经验。

四、教学策略、方法的设计教学策略、方法教学策略1.替代式教学策略本节课主要采用传统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替代式教学策略,老师给学生提出教学目标,组织、提炼教学内容,安排教学顺序,指导学生学习,替学生梳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小组学习策略在分析沙漠公路两旁的绿化带及栅栏的作用,从而延伸拓展至“以桥带路”的典型例子,教师将全班学生分为8个小组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不同区域“以桥带路”的原因及其作用。

3.竞争与合作学习策略将学生分组,小组内部合作讨论得出答案,抢答,质疑得分,奖励最终得分高的小组,以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竞争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演示法3.讨论法4.发现法5.问题解决法教学思路整个课堂以黄西和蓓蓓两位主持人走进塔里木盆地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通过判断其真伪,分析其原因,进行相关知识延伸迁移,从而掌握本节课基本知识,掌握地理理分析方法。

2. 呼吁积极为解决国家“区域发展不平衡”出谋划策;要合理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保护环境,以求实现可持续发展,人地协调。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

2.举例说明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

3.根据资料,了解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以西气东输为例进行说明。

【过程与方法】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和层层递进、互为关联的问题探究活动,说出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归纳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通过活动,以西气东输为例,了解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

将要教与学的内容通过顺次开展的方式来实施和完成。

让学生在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中体验、探索、求知、收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地理学习兴趣,关心我国油气资源国情,增强因地制宜、区域共谋发展的观念以及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

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西气东输工程。

【教学难点】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课件:请同学们看一下这个字“疆”应当都认得吧?这是新疆的地形图我们来看一看有趣的地名出示疆字的右半部形象地概括出新疆的地形特点和国防重要性,弓是古代武器,“土”寓意被沙俄强占的5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新疆地处祖国的西北边陲,远离政治中心,提醒我们要时刻握紧手中的武器,保卫祖国的疆土。

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新疆了解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进入新课出示课件教学目标:出示新疆卫星影像示意图,学生说出塔里木盆地的位置。

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新疆的南部,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盆地处于天山和昆仑山之间。

面积达53万平方千米。

八年级地理下册《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下册《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教学设计
3.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针对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实践活动,提高动手能力:组织实地考察、撰写考察报告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地理知识的魅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情感教育,培养环保意识:通过学习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环境,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这里就是位于我国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它是一个干旱的宝地。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探究这片土地的地理奥秘。”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这一区域的地理背景。
-地理位置: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5.结合课堂所学,与家长分享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知识,了解家长对干旱地区的认知和看法,并记录下来,作为课堂分享的内容。
6.完成课后练习册的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对待作业,按时完成,保证作业质量。
2.作业完成后,进行自我检查,确保内容完整、准确。
3.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前两年的地理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地图、气候资料等分析简单的地理现象。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塔里木盆地这一独特地理单元充满好奇。然而,由于生活经验的限制,学生对干旱气候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认识不足,需要教师引导和启发。此外,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面尚需加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旨在让学生深入理解干旱地区的地理特征,培养他们热爱自然、关注环境、珍惜资源的情感态度。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说出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征,分析其形成的影响因素;运用资料归纳塔里木盆地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资料,归纳塔里木盆地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通过阅读相关材料,总结归纳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西部大开发相关工程,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同时树立资源开发过程中要注意环境保护的价值观。

【重点】运用资料归纳塔里木盆地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分析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难点】说出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课件)同学们首先来看这几张图片所显示的地区。

这里看起来黄沙漫漫、寸草不生,很是荒凉,但这里曾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走廊,现在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宝地。

这个地方就是塔里木盆地。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塔里木盆地。

二、讲授新课教师:首先我们来一起看一下这节课的课标要求。

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1.说出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征;分析其形成的影响因素。

2.运用资料归纳塔里木盆地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分析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说出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教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把课标进行了分解。

首先我们来看分解课标之一分解课标之一归纳与推理1.为什么塔里木盆地沙漠和戈壁广布?2.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镇分布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教师:我们要分析塔里木盆地首先要认识一下塔里木盆地的基本情况。

首先请同学们看图,描述塔里木盆地的位置。

学生: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

教师:很好,那么这样地方位置条件下,塔里木盆地的气候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看一下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城市喀什的气温曲线江水柱状图。

大家讨论。

请同学来判断其气候类型并描述气候特征。

学生: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降水少。

教师:同学描述的很准确。

在这种极端干旱的条件下,塔里木盆地内部形成了我国最大的沙漠——我们又有必要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塔里木盆地气候如此干旱呢?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了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2024年春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4年春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地理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塔里木盆地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教学重点,强调教学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2024年春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
3.授课时间:2课时
4.教学时数:2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1.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使学生掌握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教学挂图
-模型沙盘
2.课程平台:
-校园局域网
-地理教学管理系统
3.信息化资源:
-教学PPT
-相关视频资料
-网络地图资源
-电子图书
4.教学手段:
-讲授法
-问答法
-小组讨论法
-案例分析法
-地图识别与分析
-实践操作法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5.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使学生掌握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2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2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2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一. 教材分析《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特点以及人类活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盆地、山脉等地形地貌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塔里木盆地的具体情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了解塔里木盆地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特点以及人类活动,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讨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热爱,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特点以及人类活动。

2.难点:塔里木盆地地理环境的形成原因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图片、地图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案例分析法:以塔里木盆地为例,分析其地理环境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塔里木盆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资料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环节,准备好相关问题。

3.安排好课堂时间,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地图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资源特点以及人类活动,让学生对塔里木盆地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特点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使学生能够了解到塔里木盆地的独特之处,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盆地、干旱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塔里木盆地的具体情况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增加对该地区的认识。

此外,学生可能对新疆地区的其他特点有所了解,但对塔里木盆地的特点还需进一步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特点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塔里木盆地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特点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塔里木盆地干旱的原因、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塔里木盆地为例,分析其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地图:准备塔里木盆地的地图,以便于学生观察和学习。

2.图片:收集与塔里木盆地相关的图片,如自然环境、资源特点、人类活动等,以丰富教学内容。

3.资料:整理与塔里木盆地相关的资料,以便于学生分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回顾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如盆地、干旱等概念。

然后提问:“你们听说过塔里木盆地吗?它有什么特点?”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塔里木盆地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特点等方面的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8.2《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8.2《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地图上确认塔里木盆地的准确位置,并能描述其地形的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分析的训练,使学生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上能大致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形特征和气候形成的原因,并能以此举一反三。

3、情感目标通过介绍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资源的分布状况,使学生知道自然条件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同时也让同学们意思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塔里木盆地的位置、地形及其气候的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通过地图分析出该地区的地形特点及气候形成的原因,并了解其油气资源分布的状况以及这些自然条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引导法2、讨论交流法3、图片展示法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第八章的第一节我们已经初步的了解了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发展的概况,而今天的这节课我们将更加深入地了解西北地区,请同学跟着我一起走进塔里木盆地吧,看看那儿都有什么。

(一)沙漠和戈壁广布;1,位置;让学生了解新疆地区的地形特征---三山夹两盆。

进一步引导出塔里木盆地的位置。

2.气候特征;让学生观察气温和降水量图,总结其特征引导讨论1.气候干旱的原因,从海陆位置和地形两方面引导讨论2.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线的分布于自然环境的关系让学生寻找沙漠里的两条公路,过渡到油气资源的开发(过渡)(二)油气资源的开发;宝地----石油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天然气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引导学生讨论1.西气东输的干管道自西向东经过了哪些省级行政单位。

学生回答后。

教师给予总结。

引导学生讨论2.西气东输对东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讨论3.在开发利用中怎样做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三)自主梳理知识要点位置,气候,沙漠戈壁广布,人口资源交通,油气资源丰富。

(四)做本节课的评测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8.2《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8.2《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塔里木盆地的位置、干旱的气候及广布的戈壁和沙漠。

会分析塔里木盆地干旱的气候形成的原因。

能根据地图归纳塔里木盆地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

认识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发展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塔里木盆地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逐步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塔里木盆地中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油气资源的开发。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归纳、资料分析归纳、教师讲解。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小明: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荒无人烟,对人类毫无用处。

小丽:塔里木盆地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堪称一块宝地。

谁的描述更接近事实?(小丽)你还知道有关塔里木盆地的哪些地理知识?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吧!二、新课学习(一)沙漠和戈壁广布视频:塔里木盆地风景1.位置:新疆南部,天山和昆仑山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2.气候极端干旱塔里木盆地距北冰洋3200多千米,距太平洋2800多千米,距印度洋1800多千米,距地中海3600多千米。

塔里木盆地深入内陆,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成为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

3.戈壁、沙漠广布塔里木盆地戈壁、沙漠广布,人迹罕至(图片)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视频:塔克拉玛干沙漠4.人口、城市和交通线主要分布在绿洲上(1)人口绿洲: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分布着星星点点的绿洲。

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人们就生活在这些绿洲中。

(2)城市和交通线分布活动:认识塔里木盆地城镇、交通线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读图,找出塔里木盆地的主要城镇,说出它们的分布特点。

(主要城镇有:喀什、阿克苏、阿拉尔、库车、轮台、库尔勒、若羌、且末、民丰等;都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一、教学目标1.掌握地理术语“盆地”的概念和特征;2.认识新疆塔里木盆地在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深化学生对中国西部地域特点的认识,进一步认识中国的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3.提高学生的地理区位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地理术语“盆地”的概念和特征,能够识别盆地的地理形态;2.了解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提高西部地区的认知能力。

教学难点:1.理解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认识盆地的地理意义;2.分析塔里木盆地存在的问题和资源利用的协调性。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环节1.回归主题:介绍盆地的概念和特征以及盆地的形成原因。

要求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发言介绍盆地的概念。

2.预热:让学生观看一段短视频,激发学生对盆地的兴趣。

3.2 主体环节3.2.1 塔里木盆地介绍1.引入:引导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位置和地理特点。

通过PPT展示幅员辽阔的中国地图,找出新疆地区,然后在新疆地区找到塔里木盆地。

介绍塔里木盆地的位置、面积、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2.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阅读教材有关内容,自己掌握地理知识的内容,讨论自己对塔里木盆地的理解。

3.2.2 塔里木盆地的资源1.讲解:通过PPT,介绍塔里木盆地的能源、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

介绍其石油、天然气、煤炭、钾盐、风能、太阳能等方面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激发学生对资源开发的关注和思考。

2.小组探究:让学生分组,手持平板电脑学习塔里木盆地资源开发的图片、数据等,了解塔里木盆地资源的协调利用、发展瓶颈等问题。

同时在小组内进行思考、交流和探讨。

然后,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做PPT报告,向全班汇报小组的探究成果。

3.3 练习环节3.3.1 课堂演练1.讲解:地图测量法的基本内容,讲解如何测量盆地的面积和周长。

2.操作实践:学生跟着老师的指导,用地图和工具测量塔里木盆地的面积和周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一. 教材分析《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特点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塔里木盆地的基本情况,提高对我国地理环境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盆地、沙漠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塔里木盆地的认识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加深了解。

此外,学生对于干旱地区的特点以及人类如何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等方面的问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探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特点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情况,提高对我国地理环境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特征,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干旱地区的关爱之情,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特点以及人类活动。

2.难点:如何理解塔里木盆地干旱环境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地图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塔里木盆地为例,分析其地理特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讨论法:分组讨论塔里木盆地的人类活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地图、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讨论题目,准备好相关案例。

3.安排好课堂练习题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展示塔里木盆地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干旱地区的地理环境。

2.呈现(10分钟)介绍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特点等基本信息,让学生对塔里木盆地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分析塔里木盆地的干旱环境特点,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理解干旱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教材通过介绍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文特征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了解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理特点,培养学生对干旱地区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地理位置的基本知识,对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塔里木盆地的具体内容,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逐步建立起对塔里木盆地的整体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文特征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对干旱地区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文特征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对塔里木盆地干旱环境的理解和认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营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塔里木盆地为例,分析其地理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欲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图片、视频、案例资料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3.学生活动材料:笔记本、彩笔、地图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塔里木盆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文特征等方面的知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塔里木盆地的干旱环境形成的原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示范课教学设计【地理人教八下】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示范课教学设计【地理人教八下】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利用地图掌握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分析造成其干旱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看图说明本区城镇和交通的分布特点,并能分析其与水源、绿洲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读图文资料,了解西气东输工程及其意义。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原因;2.西气东输工程以及对东西部的影响。

【教学难点】1.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布对人口、城镇、交通分布的影响;2.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对东西部地区的意义。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课程引入】多媒体展示塔里木盆地的风景图片和播放视频【课程引入】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课程引入】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提问: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是哪个盆地吗?学生:塔里木盆地。

教师:对,塔里木盆地是一块宝地,为什么这么说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块干旱的宝地。

【新知讲解】一、沙漠和戈壁广布1.塔里木盆地的位置与范围多媒体展示塔里木盆地范围图,让学生读图描述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

教师引导学生读图,并描述塔里木盆地的位置。

回答: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2.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征——干旱多媒体展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塔里木盆地土地类型图”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上面两幅图,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回答以下问题。

(1)塔里木盆地内分布的是哪一个沙漠?(2)塔里木盆地与周围的大洋距离分别有多远?(3)塔里木盆地周围高大的山脉对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有关系吗?学生:(1)塔克拉玛干沙漠(2)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海陆因素)(3)周围高山环抱,使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不易到达,造成气候干旱,成为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

(地形因素)教师总结:塔里木盆地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成为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因而在盆地内部形成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了解塔里木盆地长期干旱、流域破碎、土地沙漠化等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地理意识和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了解塔里木盆地长期干旱、流域破碎、土地沙漠化等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难点】1.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了解塔里木盆地长期干旱、流域破碎、土地沙漠化等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方法】1.听讲和观看视频。

2.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

3.教师讲解和学生独立思考。

【教学过程】一、导入本节课教学的主题是“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请同学们看下面的图片,尝试回答以下问题:1.你认为这张图片拍摄的是哪里?2.你能从这张图片中看到些什么?3.你对这里有什么印象?(让学生自由发挥讨论,激发学生对于“宝地”的好奇心)二、呈现通过课件和视频的形式介绍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三、探究1.小组讨论请同学们分为小组,自由探究和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并根据所了解的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塔里木盆地的发展历史有哪些?(2)塔里木盆地现在的面临哪些问题?(3)塔里木盆地的发展前景如何?2.展示请小组代表现场展示所探究到的相关知识,其他小组加入讨论,互相学习和交流。

四、总结通过以上的学习和讨论,我们对于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了塔里木盆地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明确了我们应该怎么样保护我们的地球和环境。

五、作业请学生根据所了解到的相关知识,写一篇关于塔里木盆地的短文,要求包含以下内容: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特征、历史发展、现状问题、发展前景等。

字数控制在500字以内。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教学设计《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教学设计《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教学设计《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及自然资源。

2.掌握塔里木盆地水资源、土地资源、油气资源的分布与开发。

3.分析塔里木盆地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及其开发。

2.教学难点:塔里木盆地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其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

(2)提问: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的哪个地理区域?其气候特点是什么?2.学习新课(1)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

(2)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塔里木盆地的水资源、土地资源、油气资源的分布与开发。

(3)案例分析:分析塔里木盆地的环境问题,如沙漠化、水资源短缺等。

(4)教师讲解:讲解塔里木盆地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如生态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油气资源开发等。

3.巩固提高(1)课堂练习: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小组活动:设计一份关于塔里木盆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方案。

4.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关注塔里木盆地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图片、案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氛围。

2.学生在自主学习、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中,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环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课后作业1.复习教材内容,熟记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及其开发。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塔里木盆地近年来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果。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

3.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塔里木盆地地理环境的关注程度。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示范课教学设计【地理人教八下】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示范课教学设计【地理人教八下】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根据地图归纳塔里木盆地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

2.说出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3.以塔里木盆地为例,说明我国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有利条件及在开发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根据地图归纳塔里木盆地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

2.说出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教学难点】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的原因及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二、教学策略本节教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述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征,突出它干旱的特点,说明当地自然环境对人口、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影响;第二部分突出塔里木盆地能源和资源的开发,彰显这是一块“宝地”。

本节课程设计以西气东输为情境。

围绕着西气为何东输、西气如何东输两个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同时认识到在开发利用资源和能源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人地协调发展。

三、教学流程四、当堂练习1.夏季风不能到达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原因是()A.我国地势西低东高B.距海远,盆地周围高山环绕严密阻挡了夏季风进入C.纬度高,冬季风阻挡了夏季风深入D.海拔太低,夏季风被山岭层层阻挡读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城镇和交通线的分布图,回答2~3题。

2.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A.绿洲地区B.沙漠地区C.盐沼泽地区D.平原地区3.影响塔里木盆地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森林资源B.水资源C.矿产资源D.土地资源4.读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城镇和交通线的分布图,图中有两条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其修建的原因最可能是()A.地形平坦B.水源充足C.油气资源丰富D.城市、人口分布多5.在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严格规定了28米宽的施工范围,尽量避免破环地表植被,废弃物全部回收处理,土石方全部回填,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A.保护沿线耕地,保证粮食种植B.给当地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C.保护沿线脆弱的生态环境D.促进沿线石化工业发展6.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实施西气东输,有助于西部地区()A.发挥资源优势B.缓解能源紧张状况C.优化能源结构D.改善大气状况【参考答案】BABCCA五、课程小结六、板书设计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一、西气为何东输1.位置和范围2.丰富的油气资源3.能源资源供需矛盾二、西气如何东输1.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原因2.城镇、交通线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西气东输为东西部地区带来的益处4.塔里木盆地的环境保护。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2.使学生了解新疆的人口、城市、交通设施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3.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和资料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1.新疆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2.自然环境特征对城市、人口和交通设施分布的影响课时:2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学生辨认多媒体出示的维吾尔族姑娘穿着民族服饰的图片:这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这个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个省级行政区?二、讲授新课一)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活动:请大家阅读地图册中国政区图,p40课文和图6.31,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新疆在中国的位置特点,找出与新疆相邻的国家有哪几个。

2.找出横亘于新疆北部、中部和南部的三列山脉,说出它们的走向。

3.找出新疆的两大盆地及其分界山地。

4.将上述山地和盆地在p41页新疆轮廓图中画出(用铅笔)。

答案明确: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地处我国西北边陲,从东北向西南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八个国家相邻,是我国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新疆的面积160多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新疆现有人口1925万人,人口密度12人/km²,属我国地广人稀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等10多个民族。

2.新疆的地形特点可以用“三山夹两盆”来概括。

新疆北部是西北——东南向的阿尔泰山,新疆唯一的外流河——额尔齐斯河发源于此,中部是东西向的天山。

南部为包括多条山脉组成的东西向山地昆仑山。

3.天山把新疆分为南疆和北疆两大部分,南为塔里木盆地,面积53万km²,为世界最大内陆盆地。

盆地中有面积达32.4万km²的“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新疆北部为准噶尔盆地,盆地中有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我国第二大沙漠。

新疆的“疆”字高度浓缩了新疆的地形特点和国防重要性。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8.2干旱的宝地___塔里木盆地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8.2干旱的宝地___塔里木盆地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8.2干旱的宝地___塔里木盆地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8.2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特征,包括其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塔里木盆地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内陆盆地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塔里木盆地的认识可能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深化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塔里木盆地的一些特定概念和现象较为陌生,如沙漠、绿洲等,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解释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地理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图表和文字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内陆盆地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学生的国家地理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特征,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

2.难点:学生对塔里木盆地特定概念和现象的理解,如沙漠、绿洲等。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特征。

2.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图表和文字资料,培养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塔里木盆地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8.2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PPT等。

3.教学资源:图片、图表、文字资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内陆盆地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对塔里木盆地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分享对塔里木盆地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指出塔里木盆地的范围以及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征;
2. 能够根据地图归纳塔里木盆地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3. 了解西气东输,并能够说出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4. 了解我国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有利条件及在开发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的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锻炼学生学习区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开放性的课堂设计,目的引导学生认识开发利用
资源和能源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人地协调发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 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特征以及与人口、城镇、交通线分布的关系;
2. 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分析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一位同学阅读教材78页第一段。

提问:说起塔里木盆地,你们会想到什么?
学生:根据课前的预习,以及文字了解说出自己对塔里木盆地的印象。

教师:展示一些关于塔里木盆地沙漠、绿洲、城镇、油田、瓜果和民族风情的照片;这里既是一片荒凉也有着无限生机;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如今还是西部大开发的热土。

目的增强学生对塔里木盆地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板书: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一、沙漠和戈壁广布
[讲授新课]
教师讲述:利用多媒体展示图8.16塔里木盆地的地形图,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在塔里木盆地里面有这一片茫茫沙海——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塔里木盆地是极端干旱的地区。

提问:下面请同学们小组间分析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特征,为什么如此干旱。

47
学生:根据地形图以及过去学习过的知识,思考、讨论并归纳,并让代表发表小组成果。

教师指导并总结:结合图8.17了解塔里木盆地距离海洋远;地形方面,塔里木盆地周围有高大山脉环抱,因此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板书)。

一、自然环境
1、海陆位置:距离海洋远
2、地形:盆地,周围山脉环保
过渡:由于干旱,塔里木盆地环境恶劣,那么这里是否有人类活动呢?好,其实这里是有人类活动的,那些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塔里木盆地城镇、交通线的分布于环境的关系。

提问:大家知道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布在哪里吗?以及绿洲水源的来源?
学生:阅读并回答。

教师:适当指导并归纳板书。

板书:3、绿洲山地降水
冰雪融水
活动:请同学们小组共同完成教材80页活动题1、2、3.
学生:观察图8.18并思考讨论,教师巡堂并指导。

学生小组代表利用展台展示小组讨论成果。

教师:点评并总结:受到干旱环境的影响,塔里木盆地的城镇分布在有水源的绿洲上,交通线串联起各座城镇,沿着塔里木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对于活动题第3小题,让学生阅读教材81页阅读材料“塔里木的沙漠
公路”,引导学生了解这两条公路的修建是为了开发利用塔里木盆地中丰富的油气资源,从而自然过渡到下一个学习的内容“油气资源的开发”(板书)。

二、油气资源的开发
展示:1、“中国石油、天然气分布图”及我国主要油田开发现状、东部地区对能源需求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观察我国石油、天然气的分布地区,及主要油田的开发状况,使学生明确齐国东部地区对能源的需要量大,但能源的开发时间较长,增产难度大。

2、展示图8.19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分布,并解释说明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尤其是天然气储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总储量的四分之一左右;说明西部地区能源丰富。

通过东西部地区的对比,是学生明确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不仅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活动:引导同学们观察教材图8.19,了解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分布状况。

同时结合教材图8.21,说明图中输气管经过的地区,同时让学生完成活动题第1题。

学生:归纳总结西气东输对东西部地区带来的益处。

教师适当给予指导并板书。

板书:
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
西部:财政收入、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等
东部:缓解能源短缺问题、改善环境等
活动:教师补充相关资料,说明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提供的经济效益以及对东部的贡献;与其它能源相比,天然气的优势;西气东输工程建设过程中,如何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西气东输对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及生态环保的意义。

48 降水稀少(干旱)
学生:自由讨论,并发表小组讨论结果。

教师适当指导。

课堂总结:你今天的收获是什么?学生根据笔记以及板书等,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课堂练习:多媒体展示练习题目:
1.我国最大的盆地是:()
A.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吐鲁番盆地
2.以下对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说法错误的是:( )
A.起于塔里木盆地,终于东部沿海地区 B.在建设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
C .促进了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开发 D.为缓解东部沿海地区油气资源紧张做出了贡献答案:1、B 2、B
作业布置:完成《初中区域地理导学》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一、自然环境
1、海陆位置:距离海洋远
2、地形:盆地,周围山脉环保
3、绿洲
山地降水
冰雪融水
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
西部:财政收入、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等
东部:缓解能源短缺问题、改善环境等
降水稀少(干旱)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