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论文七篇
数学小论文 数学小论文(精选7篇)
![数学小论文 数学小论文(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0b078b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32.png)
数学小论文数学小论文(精选7篇)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
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这7篇数学小论文是作者为您整理的数学小论文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数学小论文篇一今天,爸爸带我到世茂运河城的英派斯去游泳,因为爸爸有那的健身卡。
在准备去哪游泳之前已经事先调查好了那的价格,健身卡:五点之前25元,1米5以下半价,而且随便你游多长时间。
五点之后30元,1米5以下半价,较多只能游2个小时。
无健身卡:五点之前30元,1米5以下半价。
五点之后35元,无半价。
于是爸爸叫我算一下这样我们可以省多少元。
列式:用健身卡25/2=12.5(元)(因为我正好1米49)12.5+25=37.5(元)不用健身卡:30/2=15(元)15+30=45(元)45——37.5=7.5(元)也就是说用健身卡可以省下7.5元。
数学小论文篇二随着新课程的推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已成为小学数学教育界的共识。
作为数学新课程标准四大版块之一的“实践活动”,以其鲜明的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思考性、趣味性、开放性、层次性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创造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和问题意识,从而成为课改的热点之一。
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与探索,就实践活动课何以成为课改的热点谈几点认识:【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建构学习理论认为,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即通过内部认识结构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知识。
这就是说,我们的教学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创设条件使新的学习材料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
实践活动提倡“做中学”也就是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作探究、体验活动中,去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数学论文范文3000字(推荐7篇)
![数学论文范文3000字(推荐7篇)](https://img.taocdn.com/s3/m/0a8f5dd0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e2.png)
数学论文范文3000字篇1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
小学低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应让学生养成听、说、读、写的好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学习习惯一、会听听是学生首要任务。
听什么,怎么听?刚入学的小学生在这方面是不了解的,教师要注意培养。
1.听老师在讲什么?让学生学说一遍。
听老师讲错什么?让学生指出来(说出来),这样培养他们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2.听小朋友们在说什么?让学生学说一遍。
听小朋友哪里讲错了,你有什么不同意见?你想怎样说?这样养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3.在听的培养训练中,教师切记:教师说话的语速要慢,使学生感到亲切;语句要短,学生容易掌握;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认真听,认真记忆,不打断学生的说话。
对学生的语言,要有明确的要求,并及时给予评价。
“听”的习惯培养要贯彻到教学的每个环节、每一堂课中。
一、会说“说”在课程总体目标中有明确的阐述“: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对低年级的具体要求:“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说”“、想”“、听”不是互相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
总之,“说”功的训练,由学生不知从何说起、不会说、不完整、不准确地说,通过教师的辅导、引导,使学生逐步地会“说”,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会写低年级的写字很重要。
教室的板书和范例是楷模,教师写得怎样,学生就写什么样。
写字要认真,不是一句空话,这要教师一笔一画地教,不但要工整清楚,而且要正确无误。
一个数字、一个符号都不能马虎。
不能随随便便找一张纸来写,有的学生写完就扔掉,这种习惯很不好,不但浪费了纸张,也忽略了在草稿纸上计算也应养成的良好习惯。
三、会做“做”指的是操作。
1.操作不仅有利于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也有助于抽象逻辑思维,促进大脑两半球的和谐发展。
三年级数学小论文(优秀7篇)
![三年级数学小论文(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e782ab40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94.png)
三年级数学小论文(优秀7篇)小学数学论文范文年级:谈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篇一在批改作业时,常常听到老师讲:“唉,这么简单的题目又做错了,真是太粗心了!”学生什么原因会出现这么多不应该的错误呢?通过我平日的观察,有的同学在做题时,根本没把题读完,只是根据平时的做题经验草草把题目做完了;又或者在读题的过程中,添字、漏字,关键性词没有注意到,理解错误了,题也就做错了。
只要老师将题目读一遍,有时甚至读到一半时,他就会叫道:“哦,原来如此!”。
什么原因呢?一、直面数学阅读的现状。
在实际教学中,绝大多数的老师把教材中的精髓挖掘出来,又通过自己的理解表达给学生,进而忽视对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似乎研读数学教材仅仅是老师的事,而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讲却是被动的接受和理解,觉得自己只要听懂课就满足了。
因此常常是老师反复讲解、学生被动接受,一本书快讲完了,而学生仍没有掌握多少,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
知识学了一大堆而能力却提高不多,教学效率比较低下。
针对这种情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使学生在不断的数学阅读中逐步领悟数学语言,提升数学素养。
数学课标指出,“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而“数学阅读”则是读者通过数学语言符号获得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因此专家指出:“数学课堂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所以,若要切实加强数学自主学习的思维训练,提高解决问题的准确性,最为重要的一个基点就是强化“数学阅读”。
数学阅读是掌握数学语言的前提,是顺利、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
二、追问数学阅读的本义。
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知活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出指出:“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
”因此,老师应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阅读活动,这可以使老师对阅读的本质有更为深切的了解。
阅读实质上是阅读主体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对信息进行加工、筛选,并重组脑中原有的知识信息,最后将所获信息作用于主体已有知识结构,达到重整的过程。
关于初中数学优秀论文推荐7篇
![关于初中数学优秀论文推荐7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0f1ba2580216fc710afd22.png)
关于初中数学优秀论文推荐7篇初中数学包括数学学科课与数学活动课。
新的课改计划实施不久,难免有的数学教师对数学活动课概念模糊,认识不清,将数学学科课与数学活动课的教学要求、教学特点混为一谈。
本文就以初中数学论文为例提供7篇初中数学优秀论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初中数学优秀论文范文一:论文题目: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摘要】要想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数学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策略,注重激发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改变学生对数学的畏难情绪,让学生在数学课堂真正活跃起来。
探讨了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旨在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效率互动初中数学教学既要使学生掌握丰富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还要培养初中生的数学素养。
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坚持“以教为主导,以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改变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激发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一、构建情境激趣,有效引入新课初中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有效的引入新课,使初中生的数学思维更加活跃,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比如,讲初中数学轴对称的相关知识时,我创建了教学情境: 我首先带领学生动手操作,在一张纸片上滴一滴墨水,然后将纸片对折压平,再重新打开,让学生观察两滴墨水之间的关系。
初中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浓,都踊跃的进行尝试。
在学生操作之后,我总结出轴对称的概念: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翻折过去,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 即两个图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点) 叫做对称点。
为了拓展初中生的思维,我鼓励学生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的例子。
二、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效率随着信息技术在初中校园的普及,给初中数学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极大地提高了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数学论文作文七篇
![数学论文作文七篇](https://img.taocdn.com/s3/m/b2c819b3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0a.png)
数学论文作文七篇数学论文作文七篇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
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论文作文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论文作文篇1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你善于观察,就一定能发现它蕴含的无穷奥秘。
我很喜欢数学,平常很爱探究,数学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是我唯一的爱好。
我梦想就是成为一名数学家,成为一名伟大的数学家。
在四年级时,数学老师周老师教了我们商不变的规律,刚学习这个规律的我感到很好奇,有一些不相信。
商不变的规律就是: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若干倍或缩小若干倍,商不会变,但余数会变。
我围绕着这个规律展开了实验。
我用40和6两个数进行了实验。
40除以6等于6,余数是4,。
我将40和6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100,变成4000除以600,我计算了一下,商是6,余数是400,它的商没有变,余数扩大了相同的倍数100,变成了400。
我吃了一惊,商居然真的没有变,还是6,而余数却变了。
我还是有一些不相信,又用50和4试验了一下。
50除以4等于12,商是2。
这次我将50和4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变成100和8,100除以8,商是12,余数是4。
商还是没有变,但余数扩大了相同的倍数2倍,变成了4。
我彻彻底底的震惊了,再一次体会到了数学的神奇。
五年级时,我又接触到了方程,方程其实就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在学习商不变的规律后,我再次对方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找了许多方程来做,并学会从中发现规律。
3x?2=302计算方法是:先将302减去2,变成3x=302-2,那么3x=300,再将300除以3,变成x=300÷3,结果变成x=100。
没想到只需几步就可以将这个方程解开,得到答案。
我又找了一个方程来计算。
5x-6÷3=38,先将6÷3算出变成5x-2=38,再将38?2等于40,式子就变成了5x=40,最后将40除以5等于8,结果就是x=8。
数学论文范文参考(必备32篇)
![数学论文范文参考(必备32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6237d3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b8.png)
数学论文范文参考(必备32篇)今天早上做作业时,妈妈给了我2张数学口算题卡,我看了一下,马上跟妈妈说:“不对,妈妈,你好像弄错了,老师说每天100道口算题,你今天给我2张,虽然第二张的题目不到一半,但2张加起来就有100多道啦。
”没想到妈妈给我的回复却是,就只有100道,没有多也没有少,不信你自己数数看。
“好!”我可不想多做点,最近这些口算题比起一年级可难多啦,我也是为了早点做完早点休息呀。
于是我就开始数起来,我先数第一张:一共有4列,每列有20行,就是20+20+20+20=80(道),再数第二张也有4列,每列只有5行,就是5+5+5+5=20(道),第一张80加第二张20道,刚好:80+20=100(道),没有多一道,也没有少一道。
妈妈说原来今天在操作电脑时,排版没有排好,平常是只有一张的(4列,每列25行)今天就多用了一张纸,但是口算题数不变。
后来妈妈还说2年级你们就开始学乘法了,以后你就会知道4个20相加,不用20+20+20+20=80这样来算,可以用4×20=80,这样算题就简单多了。
想想数学真奇妙!国庆假期妈妈带我们去旅游,10月2日我们去了鄂尔多斯的响沙湾。
我们有7个大人:杜伯伯,赵伯伯,赵大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两个小朋友:我和一豪哥哥,我们一共9个人(7+2=9)响沙湾的门票430元一个人,这是成人票。
1、2米以下的小朋友不要票,1、4米以上的是成人票。
我1、26米售票阿姨说我的票可以便宜60元,我的票就是370元(430—60=370),妈妈和奶奶有军官证可以便宜40元一个人,妈妈和奶奶的票就是390元(430—40=390),哥哥身高1、6米所以哥哥也是成人票,一共买了6张成人票,一共2580元(430+430+430+430+430+430=2580)。
我们买票一共花了3730元(2580+370+390+390=3730)。
我们在沙漠里没有水喝了,我和爸爸去买水,买了一瓶红茶6元,一瓶绿茶5元,一瓶可乐6元,三瓶水15元,每瓶水5元(5+5+5=15)一共花了32元(15+6+5+6=32)。
新初中生数学小论文范文推荐16篇
![新初中生数学小论文范文推荐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f3a164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cf.png)
初中生数学小论文范文推荐16篇5初中生数学小论文范文第一篇在这几天中,我天天都看着我哥玩“欢乐斗地主”,我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问题,有时赢得多,有时赢得少。
输的时候也是这样,我非常好奇,经过我哥的讲解,我才明白这其中的奥妙,这个也跟数学有关。
那一天,我坐在旁边看我哥玩,看了一会儿,就发现了个问题。
我就问:“哥,我问你一个问题。
”“哦,有什么问题。
”“你玩游戏时有没有觉得不对劲,欢乐豆和积分一会儿赢得少,一会赢多,这是为什么?”我哥笑着对我说:“你这个问题可真有趣,你有没有发现牌下有一个‘倍字码’。
”我一看,真的,有一个“倍”字。
哥哥说:“你看这个‘倍’字旁有个数字,一开始是15,表示是15倍,叫地主时,每叫一个就乘2,明牌时有乘2,翻牌时有大王就乘3,有小王就乘2,每出一个炸弹也是乘2,一会我打一副牌,你看是多少,在看赢的是多少。
”接着打牌时我看到:有一个人是明牌,又叫了地主,又有大王,又有炸弹,倍数是15*2*2*2*2*3*2*2*2*2*2=23040,好多啊!我哥又说:“欢乐豆是倍数除以50,积分是在乘10。
”我又算了一算:积分赢了46080,欢乐豆赢了2304,我在一对照,还真是的,我很高兴,因为我终于明白了这个令我好奇了很久的问题。
生活中,真的处处都存在着数学的知识呢!初中生数学小论文范文第二篇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交流的主要场所是课堂,课堂教学的氛围和效果,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某种生活情境的模拟,将数学问题融贯其中,与学生展开思想的沟通,引导学生自然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共同学习,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思考问题,主动学习.同时,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增进了师生感情,提高了学生的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能力.互动式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首先要求数学教师具备成熟的互动式教学的能力,每一节课都根据教课内容,有效地、恰当地结合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充分,能够让学生从日常的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思考数学问题,并设法解决数学问题,学生的感性认识也在教学的过程中得到提高.例如,在学习角平分线的性质时,首先指导学生认识角的平分线,并画出角的平分线;然后任意选择角平分线的几点,引导学生观察每一个点到角两边的距离,总结规律,得出角平分线的任意一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这一结论.知道这一性质以后,让学生与日常生活想联系,寻找相似问题的应用,并举例说明,如风筝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利用角平分线的这一性质.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下,教师不但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还需要具备充足的教学设备供课堂使用.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中,要实现其应用效果,在教学中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启发,引导学生联系初中数学的内容能够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寻找学生的兴趣点,并与课堂教学知识点内容相结合,确立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另外,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除了传统的板书授课方式以外,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使用新媒体技术,通过声音或者图像等媒介描述数学知识点,让数学问题更形象、更生动,为课堂的互动教学营造氛围.例如,二次函数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二次函数的平移、旋转,立体效果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看到二次函数的性质,深刻理解教学内容,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的思维空间更广,互动教学方式得到有效的发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过程中,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实际进行问题设置,引导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结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给学生留出思考和讨论的空间.鼓励学生拓宽思维,多角度看问题,并能够和大家交流,互相探讨.在自由讨论的时候,教师要做好引导和纠错,控制课堂互相交流氛围,帮助学生做好总结,取长补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学生讨论,教师搜集学生们的各种观点,将其中的新思维、新观点拿出来,让大家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用新的方法进行问题的解决,并掌握研究的思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课堂数学思维训练,理论联系实际,将新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牢固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初中生数学小论文范文第三篇在森林的深处住着一只小熊,它叫琳琳。
数学小论文
![数学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db6344c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b5.png)
数学小论文数学小论文(15篇)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
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小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小论文1西瓜是夏天中最爱欢迎的水果。
今天,妈妈买回了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
于是,我们准备吃西瓜了!小妹妹问我:”嘉嘉姐姐,你要吃多少呀!“我想了想说,”我吃这个西瓜的1/2吧。
“”1/2是什么?“她问。
”1/2是分数,是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
“我说。
”哦。
“小妹妹似懂非懂地说。
”我吃这个西瓜剩下的1/2。
“妈妈插话道。
小妹妹问:”剩下的1/2是不是嘉嘉姐姐留下的全部吃掉啊?那我没得吃了?“”哈哈!“我和妈妈哈哈大笑。
”不是这样的。
“妈妈笑着说。
我接话道:”剩下的1/2就是把我吃剩的那部分看作一个整体,再把这部分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
“”是这样啊!那我还是有西瓜吃的了!“小妹妹恍然大悟。
小妹妹调皮地说:”以后我要先吃1/2,这样我的1/2比你的多,这次不划算!“”骗你的,我哪吃得了这么多?你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我们都笑了!你现在认识分数了吗?分数还有很多哦!等着你去发现。
让我们一起踏上寻找数学的旅程吧!数学小论文2数学中的规律时时刻刻都在我们生活中,只要用心去体会,就能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外婆家的院子里有一棵很大的橘子树,今年长了很多的桔子,妈妈问我一共有多少个桔子,我数了好多遍,得数都不一样。
我围着桔子树转了几圈。
忽然,我想到了!树上有三个分枝,我把它们分别编号1号、2号、3号。
我点了1号枝上的桔子有10个,2号14个,3号18个,10+14+18=42个,我终于数清啦!一年级的时候我学会了加法,二年级一开学,老师就教会了我乘法。
其实,乘法比加法还简单呢!妈妈带我到超市去买QQ糖,一袋2双,我拿35袋,妈妈问我几元钱?我说:“2×5=10(元)。
”妈妈又接着问我:“那6袋、7袋呢?”我说:“二六十二、二七十四。
数学小论文范文
![数学小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13dc12c783e0912a2162a59.png)
数学小论文范文导读:范文数学小论文范文【篇一:数学小论文范文】生活中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
在我们身边就会有许多数学题。
有一次,妈妈在烙饼,锅里能放两张饼。
我心想:这不就是一道数学题吗?烙一张饼用了2分钟,烙正`反面各用了1分钟,锅里最多放两张饼,那么烙三张饼最多用几分钟呢?我想了想终于得出结论:要用3分钟。
先把第一`二张饼同时放进锅里,1分钟后,取出第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一个面,再烙1分钟,这样一张饼就好了。
取出来,再放第二张饼的反面,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3分钟就好了。
我把着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说:实际上不会这么巧,不过算法是正确的。
我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数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学久了,自然会发现,其实数学很有用处。
对称与不对称的物体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红梅公园游玩。
这一天,天气非常晴朗,原来身体不好的爸爸,今天却精神焕发。
我看见了两排整齐排列着的长椅,它们是对称物体:我接着看见了许许多多的小黄蝴蝶花,而它们却不是对称物体。
我们又来到了一个放生池边。
放生池边没有栏杆,只有一排排座椅,座椅也是对称物体。
放生池里既有鱼虾,还有青蛙和小乌龟,青蛙和小乌龟这两种动物是对称物体。
然后,我们找到了一个大草坪。
因为走了很多路,觉得很累,所以我们全都一下子坐在了大草坪上,吃起了面包片,而我却不对它感兴趣了——不对大草坪感兴趣。
我一下子躺在了大草坪上。
无论妈妈,爸爸怎么叫我,我都没有起来。
嘿嘿,你们说好不好笑呀?还有许许多多的对称和不对称物体,反正呀,说也说不完,要全部说出来,非把你嘴皮子磨破不可。
今天真是开心极了!。
【篇二:数学小论文范文】一、关于初高中数学成绩分化原因的分析1、环境与心理的变化。
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
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必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
数学小论文(精选14篇)
![数学小论文(精选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89e4dc2a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e.png)
数学小论文(精选14篇)数学小论文(精选14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小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小论文篇1[摘要]传统作业的评价主体和方式过于单一,制约了学生的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借助多元、多样、互动的作业评价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评价个体差异主体意识人文关怀作业评价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科学合理、具有个性化的作业评价,往往有助于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因此,教师应通过有效的作业评价,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获得不同的发展。
一、多一种载体,彰显人文关怀传统的作业评价方式大多以书面评价为主,许多教师往往习惯用√、×的符号评价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
这样的作业评价方式简单易行,虽然在比较学生差异方面能发挥出一定的作用,但过于呆板单调,缺乏人文关怀和激励性,忽略了学生作业的过程和感受,久而久之,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在进行数学作业评价时,教师要针对学习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作业的评价形式,丰富学生的评价体验,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方面,口头评价具有及时性强、灵活方便等特点,教师在进行作业评价过程中,可以将口头性评价和书面评价相结合,对作业出色的学生或作业进步快的学生给予口头表扬,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生作业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优化作业评价的符号。
例如,在进行“用字母表示数”的作业评价时,对优秀学生的作业,我给予了一个竖起大拇指的符号;对完成较好的学生作业,我画了一个苹果的笑脸;对有待努力的学生作业,我贴上了一颗紫星星,并写上“继续加油”的评语……这种充满人情味、人性化的符号评价,彰显了人文关怀,符合学生的情感需求,不仅激发了学生作业的兴趣,调动学生作业的自觉性,而且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师生间积极的情感交流和互动。
关于数学的论文(11篇)
![关于数学的论文(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18ee7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07.png)
关于数学的论文(11篇)数学的论文篇1一、引导同学学会识图,让同学感受数学的“形之美”在教学有关“圆”的学问时,老师可以举例,把“圆”比作太阳、苹果等有形的东西,加深同学对“圆”的熟悉。
老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现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紧密联系的有关“圆”的东西,如水面上激起的涟漪,既有静感又有动感,使同学如身临其境,有所感受,比老师单纯在课堂上用圆规画圆要形象得多、生动得多、鲜亮得多。
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能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使同学深刻感受到数学的美。
二、让同学学会鉴赏,在鉴赏中感受数学的“和谐美”美是人们所憧憬和追求的,美感不但表达在艺术领域,在数学教学中也有肯定的美。
所以,老师要教给同学如何发觉和鉴赏数学之美,要让同学学会用审美的视角来观看数学,深化挖掘数学的结果美、过程美。
首先,老师要引导同学树立在数学中发觉和鉴赏数学美的观念,调动同学的主动性。
例如,在讲解“黄金分割”时,同学一开头会很生疏,不知道什么是黄金分割,这时,老师可以让同学测量一下自己身体的黄金分割点,并讲解有关黄金分割点的意义,让同学在实际生活中去找黄金分割点。
这样,同学自然会发觉其中存在的美感,从而产生深厚的学习爱好,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主动学习。
再如,老师在讲授数学应用题时,可以借助线段图形让同学理解题意。
同学在线段的引导下既能理解应用题的题意,又能感受到数学学问的系统性和关联性,感受到数学深层次的体系美。
总之,数学的美表达在方方面面,只要老师擅长引导,使同学树立发觉美的观念,就肯定能使同学感受到数学的美。
三、让同学在嬉戏中体验数学的“趣味美”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重视学问,缺乏对同学力量的培育,主要以老师为中心,同学只是被动地接受学问,严峻抑制了同学独特的进展。
新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学方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更加注意同学的参加性和主动性。
所以,数学老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尽量让同学主动参加到数学教学中。
其中,一种重要的参加方式就是让同学在数学课堂上参加嬉戏,在嬉戏中感受数学的趣味美。
数学小论文(作6篇)-让我们在生活中体验数学
![数学小论文(作6篇)-让我们在生活中体验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c585b70a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b.png)
数学小论文(作文6篇):让我们在生活中体验数学数学小论(作6篇):让我们在生活中体验数学让我们在生活中体验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到很多数学问题,只要我们勤于思考,善于发现总结,那么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陪妈妈去逛街买衣服。
在一家商场,妈妈看中了一大衣,营业员阿姨说:“我们正在进行促销活动,所有衣服在原价基础上打七折,现在买最划算了。
”妈妈说:“我很喜欢这衣服,可是折扣少了点,能不能再打点折?”没等营业员阿姨回答,我就抢着说:“就是。
阿姨,你给我妈妈打个高一点的折扣吧,我看就九折吧!”我刚说完,营业员阿姨就哈哈大笑起:“好啊,我很愿意。
就是不知道你妈妈同不同意啊?”我很得意地看着妈妈,心想:还是我厉害,一下就打到了最高的折扣。
谁知道妈妈也笑了,她摸着我的脑袋说:“傻孩子,折扣不是这么算的。
把一东西原的价钱平均分成十份,每份叫作一折。
十元钱的一折就是一元。
那么六折和九折哪个更划算呢?”我仔细想了想,哦,折扣原是这么回事啊。
十元钱的六折就是六元,九折是九元。
原折扣是越低越划算。
“阿姨,我弄错了。
你给我妈妈打个五折吧。
”阿姨笑着说:“嗯,看你还是个很灵活的孩子嘛,好吧,看在你的面子上,就给你妈妈打五折吧。
”我刚想向妈妈炫耀一下,妈妈说:“那我再考考你,这衣服的原价是96,你帮妈妈省了多少钱呢?”这可难不倒我,我张嘴就:“原阿姨给你打的是六折,我帮你争取到了五折,也就是省了一折的钱,就是96元。
”“嗯,不错,算的还挺快,还知道用最简单的方法!”得到妈妈的夸奖,又学到了新知识,我可不想这么快回家。
“妈妈,我们再逛逛吧。
说不定,还能发现什么更便宜的东西呢!”我们正逛着,就到了一家专柜,他们的促销方式跟别人家还真不一样。
妈妈看到了一羊毛衫。
这衣服单价317元,活动期间满170减60,不做活动打8折。
服务员问我们是以活动价买还是以原价买。
我说:“当然是以活动价买了!”妈妈说:“不,你算一下,是以活动价买便宜还是以原价买便宜?”我想:肯定是以活动价买便宜,这还用算吗?不过妈妈要算那就算一下吧。
数学小论文(15篇)
![数学小论文(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b44a906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da.png)
数学小论文数学小论文(15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
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学小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数学小论文1在学校里,学了如何算体积的,急忙想算一下周围用品的体积。
突然,我的目光集中在我的未开封清风面巾纸上,有了,就只算单张面巾纸的体积。
既然算单张的,就要先算整包的。
我拿出尺子,分别量出了长,宽,高。
长:7。
4厘米体积为:7·4×5。
6×2。
5=103。
6立方厘米宽:5,6厘米但是,我突然想到,面巾纸是可以压的.扁一点的,这不高:2。
5厘米就减少了体积吗?我思考了几分钟,想到既然是测量未开封的的,就应该是未压扁的。
想到这,我又看到了我的数据。
可能是量的是压得。
最后仔仔细细量重新变动数据。
长:7。
5厘米体积为:7·5×5。
5×2。
5=立方厘米宽:5,5厘米眼看就要成功了,可我猛地发现,包装塑料纸也是有体高:2。
5厘米积的,可是又有什么办法。
思考许久,忽然,我想到了一个很原始的办法。
我抽出里面的面巾纸,把塑料包装纸对折4着,这成了一个小正方体。
长:2。
1厘米体积为:2。
1×1。
8×0。
3=1。
134立方厘米宽:1,8厘米虽然可能有误,但是我也想不出其他办法了。
高:0。
3厘米最后算式:(103,125—1。
134)÷10(一包面巾纸里有10张)=10。
1991立方厘米经过这次,我终于享受到写数学小论文的快乐。
数学小论文2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贴上了门对子,放炮仗。
我总是觉得:春节时最污染的日子,就是除夕和初五了。
可是今年,除夕和初五空气指数都可以,但鞭炮屑太多。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啊,是因为放鞭炮的人太多了,而且一放都是两三箱,导致鞭炮屑不断产生。
就初五来看,就产生了260吨的鞭炮屑。
我还估了一下:假如120个水饺1千克,那么就要先把260吨转化成260000千克,然后又有120个260000千克,用260000x120=31200000(个)就是3120万个水饺才等于这些鞭炮屑的`重量。
小学生数学小论文最新7篇
![小学生数学小论文最新7篇](https://img.taocdn.com/s3/m/ad5b1146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8.png)
小学生数学小论文最新7篇小学生数学小论文篇一快要过年了,妈妈准备买一盒巧克力送给亲戚。
我们来到了超市。
可是,巧克力品种多价格又多,包装也十分精美,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最后,我们决定在费列罗中挑一盒。
有一盒巧克力是16颗装44。
8元的,另外一盒巧克力是3颗装8。
6元的,还有一盒巧克力是24颗装70元的。
妈妈问我:“买哪种更合算呢?”我想到了两种方法。
方法一:算出每颗多少元。
44.8÷16=2.8(元),8.6÷3≈2.86(元),70÷24≈3(元),2.8元<2.86元<3元。
16颗装比较合算。
方法二:算出1元可以买多少颗。
16÷44.8≈0.36(颗),3÷8.6≈0.35(颗),24÷70≈0.34(颗),0.36颗>0.35颗>0.34颗还是16颗装合算。
“妈妈,16颗装的最合算,我们把这一盒待会家吧!”“好,琪琪我们以后要省钱哦!”于是,妈妈买了16颗装的巧克力,比3颗装每颗便宜了0.06元,比24颗装每颗便宜了0.2元,真合算,省钱实惠又好吃,下一次,买东西,我还要替妈妈省钱。
小学生数学小论文篇二“照相啦!照相啦!”熊爸爸扯开嗓门叫了起来。
听到爸爸的叫声小熊们立马闻声飞奔过来。
小熊们排好队伍准备照相,有5只小熊排成一排,分别是:熊大、熊二、熊三、熊四和熊五。
但是熊大不愿站两边,熊三也不想站中间,这时熊爸爸提了个问题,请小熊们想想有多少种排法。
小熊们都陷入了沉思……熊二很认真地开始考虑爸爸的提问,它想先考虑熊大不站两边的情况,应该有:(4×3×2×1)×3=72种,再考虑熊三不站中间的情况,这下熊二纳闷了,熊三在考虑熊大时排列过了,分不清熊三还有多少种排法,只好重新考虑。
熊二又陷入了沉思:那我先算剩下的三只小熊,再去考虑熊大和熊三,应该是:3×2×1=6种,然后熊大还有5—2=3种选择,加上熊三还有5—1=4种选择,还是不对,如果当熊大站在第二或第四位置的时候,熊三只有3种选择,也就是说不能直接用上述的这些方法来排列小熊拍照的顺序。
最新数学小论文三年级【精选7篇】
![最新数学小论文三年级【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aee7e5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2.png)
最新数学小论文三年级【精选7篇】数学小论文三年级篇一背景: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文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数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就产生了数学美。
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和数学美感,增强教材的亲和力,唤起学生求知的好奇心,提高解题能力。
主要内容:本文就中学数学教学中所蕴含的数学美的形式特点及其在教学中应用做初步的探讨。
预期目标:让学生体会数学美,进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
更好的解决数学问题。
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归纳法、举例法。
研究步骤:1、查阅文献,收集资料2、拟定大纲,形成初稿3、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4、定稿、排版、打印第1周:查阅文献,整理资料第2周:按要求指导学生填写开题报告第3周:拟订论文纲要,形成论文初稿第4、5周:进行论文修改第6周:定稿、排版、打印[1]《毕达哥拉斯与毕达哥拉斯学派》大庆师范学院图书馆[2]《论美与数学》江纯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年第七卷第3期[3]《数学中的对称美与应用》《中国科学信息》20xx年05期[4]《谈谈数学的奇异美》汤波《教育大学学报》20xx年02期[5]《浅谈高中数学中的数学美》王引观《嘉兴学院学报》20xx年第14卷小学三年级数学经验论文篇二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花开花谢,暑往寒来,又一个学期过去了。
这一学年我担任三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虽然我以有一年教三年级的经验,但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这个学期还要抽考三年级语文数学期中的一科,所以我更加你没有怠慢,在教学工作中,我继续延续了上学期的一些好的做法,改正不足。
现总结如下:一、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首先在课前认真备课,和同级的梁老师一起研究,明确每节课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有时候还征求师傅的意见,明确学生的认知基础,完成详尽的教学预案,因地制宜、因课制宜,有效利用各类课程资源,做好充分的课前教学准备;第二,课堂上对学生要求明确,严明课堂纪律,保证良好的课堂秩序;第三,上课饱含激情,注重课堂语言准确、简练、富有感染力和趣味性,努力让幽默成为自己的习惯,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第四、精讲多练,注重使用启发式教学,努力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尽可能让课堂成为更多学生的舞台,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五、课堂评价生动多样,因人而异,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小论文范文范文
![数学小论文范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ed14556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c.png)
数学小论文范文导语: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
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下面是牛牛范文为大伙儿带来的7篇数学小论文范文,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今天,我遇到两道数学题,并得到了一些窍门。
第一题:幼儿园买进大小两种毛巾各40条,共用58、8元。
大毛巾比小毛巾的2倍多0.12元。
这两种毛巾各多少元?其实,这道题还是较简单的。
只要用解方程就行了。
先算出大小毛巾的价钱,在计算,不一会,我就做完了。
乔布斯水果店原来将一批苹果按100%的利润(即利润是成本的100%)定价出售,由于定价过高,无人购买。
后来不得不按38%的利润重新定价,这样售出了其中的40%。
此时,因害怕剩余水果腐烂变质,不得不再次降价,售出了剩余的全部水果。
结果,实际获得的总利润是原定利润的30.2%,那么第二次降价后的价格是原来定价的62.5%。
第二次降价的利润是:(1.302-40%×1.38-0.6)÷(1-40%)=25%,价格是原定价的(1+25%)÷(1+100%)=62.5%。
接着道题要把这批苹果看成1,价格也看成1,这批苹果总共分两次卖,第一次卖了0.4,第二次卖了0.6、总的利润是30.2%,总的售出价格就是1.302,第一次卖了40%×1.38,1.302-40%×1.38就是第二次卖出的总货款。
再减掉二次的成本60%,就得到第二次多卖出的钱。
利润就是销售价比成本价多出来的钱再除以成本,所以用这个钱除以第二次的成本1-40%,就等于第二次降价后的利润,这时候需要注意,原来的定价应该是(1+100%),所以用(1+25%)÷(1+100%)相除就等于所要答案。
高速公路收费站对于过往车辆收费标准是:大客车30元,小客车15,小轿车10元。
20日通过该收费站的大客车和小客车数量比是5:6,小客车与小轿车数量比是4:11,收取小轿车通行费比大客车多210元。
数学小论文6篇
![数学小论文6篇](https://img.taocdn.com/s3/m/e87b395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0e.png)
数学小论文数学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古巴比伦人从远古时代开始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并能应用实际问题.以下是“数学小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第1篇:年龄问题今天,我在做题时被一道应用题给难住了。
这道题的题目是:小华今年3岁,今年爸爸26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我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妈妈回来了,我就请教妈妈。
妈妈帮我分析:根据这个题目的条件可知,今年爸爸和小华的“年龄差”是26-4=24(岁)。
再根据“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这一关系,画张图试试。
我们俩就开始画了起来。
画了图之后,我马上明白过来了:他们俩过了几年后,“年龄差”还是24岁。
再根据差倍问题的解法求出几年后小华的年龄,用几年后小华的年龄减去2岁,就可以求出中间经过了几年了。
解是:26-2=24(岁)24÷(3—1)=12(岁)12-2=10(年)答:10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
妈妈又让我验算一下,10年后爸爸的年龄是不是小华的3倍。
(26+10)÷(2+10)=36÷12=3耶!我答对了。
看来做题先得画图,画了图就能就一目了然了。
第2篇:数学小论文1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用于直角三角形中的相关计算3有利于你记住余弦定理,它是余弦定理的一种特殊情况。
中国最早的一部数学着作——《周髀算经》的开头,记载着一段周公向商高请教数学知识的对话:周公问:“我听说您对数学非常精通,我想请教一下:天没有梯子可以上去,地也没法用尺子去一段一段丈量,那么怎样才能得到关于天地得到数据呢?”商高回答说:“数的产生来源于对方和圆这些形体饿认识。
其中有一条原理:当直角三角形‘矩’得到的一条直角边‘勾’等于3,另一条直角边‘股’等于4的时候,那么它的斜边‘弦’就必定是5。
这个原理是大禹在治水的时候就总结出来的呵。
”从上面所引的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古代的人民早在几千年以前就已经发现并应用勾股定理这一重要懂得数学原理了。
数学的论文
![数学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d37ff95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af.png)
数学的论文关于数学的论文(通用7篇)现如今,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数学的论文(通用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的论文篇1一、数学文化的概述了解,让其在数学过程中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数学。
数学文化内容表现出来是不受任何限制的。
内容的丰富性使得数学文化的形式在数学教材中呈现为两种:隐性和显性。
在数学教学中的一种数学思想和数学理念,教师以一定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这其实就是所谓的隐性的数学文化;而显性的文化知识能够展现出明显的方面,但数学文化知识仅在课堂的课本教学中很难显现出来,难以达到学生的需求。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无论是隐性的还是显性的数学文化,都依赖于学生的自身感悟。
通过学生的感悟可以进一步了解数学文化中所包含具体应用问题。
二、初中数学文化知识在教材中的具体编排情况初中数学文化知识编排的具体内容,其实可以对学生有促进作用。
学生学习数学运算之后,补充相关的数学文化内容,可以对学生个思维起到一个激活的作用。
因此,数学教材编研组应当注意对数学文化知识的补充。
1、关于人教版中数学文化内容的编排经过相关的统计工作,笔者对人教版中的数学文化知识进行了总结。
从总结的结果就可以知道,人教版中对于数学文化内容的编排并不是基于对学生的考虑,容易对老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造成不好的影响,导致学生只注重数学运算,忽略数学思维的形成。
虽然数学的本质是计算,但是在其中所呈现的信息,传递给学生的知识面过于狭窄。
数学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仅是对历史性的时间进行简单介绍,向学生介绍与之相关的数学内容,并没有对该知识点的教法进行论述,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而事实上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本应是激发学生阅读的。
2、对初中数学文化教学活动的思考数学主要由数学文化和数学运算技能构成,数学文化有时能够有效地帮助数学运算。
数学文化知识的提取既可以来源于生活,也可以来源历史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小论文七篇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数学王国的奥秘奇妙无穷。
当我们通过探究、实践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就能体验到数学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小论文七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篇一:错误的“直觉”数学不只是枯燥的数字,它还是一个充满神奇的世界。
除了数学书上的题目,在生活中也充满了数学问题。
不信?咱们就来瞧瞧。
最近,购物中心举办店庆活动,各种商品打起了折扣,降价力度很大,我的“购物狂”妈妈早就心动了。
今天,妈妈带上我迫不及待地赶到了购物中心,只见这里的商品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
陪着妈妈这里逛逛,那里看看,不一会儿我觉得口干舌燥,便请妈妈买杯奶茶解解渴。
妈妈想了想,狡黠地笑着对我说:“想喝奶茶没问题,可是先得回答我的问题,怎么样?”唉,妈妈真是不放过一点点考验我的机会啊!我犹豫了一下,想想香甜嫩滑的奶茶,最终还是投降了。
“好,你听仔细了:我想买一台笔记本电脑,考察了A、B两家商场;我看中的一款电脑标价都是5980元,但优惠方法不同:A商场全场九折。
B商场购物每满1000元送100元现金,你算算哪家商场的价格更便宜。
”我想都没想,脱口而出:“1000-100=900(元),900÷1000=0.9=90%=九折,两家商场一样便宜。
”妈妈笑了笑:“你确定吗?”看着妈妈意味深长的笑容,我犹豫了,决定用笔来算一算:A商场:九折=90%,折后电脑的价格:5980×90%=5382(元)B商场:5980÷100=5(组)……980(元)5×100=500(元)5980-500=5480(元)5382元<5480元。
“哦,原来A商场的更便宜一点!”我恍然大悟,妈妈语重心长地嘱咐我:“数学题目不能靠直觉判断,要用数学思维理性分析、思考。
”解决了这个问题,妈妈请我喝奶茶,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美美地喝了起来……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关于数学的内容,只要用心观察,仔细思考,就一定能够获得新的发现。
让我们搬开“直觉”绊脚石,更“理性”地向数学出发吧!篇二:从不变量入手放学回家,没书看的我笑眯眯地拽着厨房里的妈妈,企图“捞”些“好处”——去书店买书。
“叮叮!”妈妈的“好”字还没说出口,手机就响了。
原来是每日一题来了,妈妈看了看,眼珠骨碌一转,笑道:“你独立做对题,立刻带你去买书!还附赠一顿美餐哦~”我想了想:如果还是以前的题型,那我肯定行!还有诱人的“赠品”,便答应了。
妈妈把题写了下来,一看题,我就懵了,这是我没有接触过的题型啊:学校阅览室有36名学生在看书,其中女生占4/9,后来又来了几位女生,这时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9/19.后来又有几名女生来看书?我呆呆地盯着题目,脑子一片空白,好一会才回过神来,急忙去问在一旁偷乐的妈妈:“妈妈,有没有提示?给开个后门呗~”她清清嗓子,装着正经的样子说要我自己想题。
我噘着嘴,低下头去,再次审题。
五分钟过去,我丝毫没有头绪,嘟囔着:“原有36人,女生4/9,后来变成9/19……”十分钟过去,我一心想书,还是没有仔细思考,有些感觉,却还是不够清楚。
我无奈地揪了揪头发,再次求助。
我拉着妈妈的手,甩了又甩,献殷勤地说:“亲爱的母亲大人,美丽的母亲大人,行行好,救救我,给个提示?”妈妈果然动摇了,想了想,说了句:“哎呦,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告诉你吧。
你想想,女生变化时,谁没变?”谁没变?哈哈,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女生变了,总人数变了,男生人数还没变啊,那就从不变量——男生入手!已知“阅览室有36名学生在看书,其中女生占4/9”,把原来的总人数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9份,女生是其中的4份,那男生就占了原来总人数的5/9,男生有36×5/9=20(人)。
又根据“后来又来了几位女生,女生人数占在总人数的9/19”,把现在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19份,女生是其中的9份,那男生就有这样的10份;虽然前后总人数发生了变化,但男生人数始终不变,由此可见:“男生20人”与“男生占现在总人数的10份”相对应,因此,只要用20÷10=2(人),就可以求出现在一份的人数。
现在一份有2人,女生有9份,现在女生有2×9=18(人),而原来有女生36×4/9=16(人),用18-16=2(人)这样就求出了后来又来的女生人数。
这么简单不变量暗藏在里面,我居然没发现,真是不应啊!我在心底暗自责怪自己,但妈妈却依然很开心地说:“还不错呀,一点就通了!我还是带你去买书吧!如果下次不用点拨就更好啦!”说着,还摸了摸我的脑袋。
从不变量入手!哈哈,通过这道题,我既学到了解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又如愿以偿,得到了不少爱的书籍,还吃到了一顿“必胜客”。
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里蕴含着许许多多的知识奥秘,等着我们去不断地探究发现。
篇三:网购小窍门最近,我爱上了酒心巧克力,仅一个月就吃了三盒。
今天,我又缠着妈妈说:“妈妈,我的酒心巧克力快要吃完了,再在网上给我买两盒吧。
”“可以是可以,”妈妈提条件了,“不过这次要你自己来挑,如果挑不到价廉物美的就不买啦。
”“好!”我满口答应,跃跃欲试。
经过一番比较,有三种方案进入了最后的筛选。
这三种方案都包含了我钟爱的朗姆酒巧克力和伏特加巧克力。
一号信息:两盒散包装的巧克力各要39元,月销量分别是1875和3999。
二号信息:两盒巧克力捆扎在一起是68元,月销量是1612。
三号信息:三选二,要55元,月销量是29。
光眼睛看,看不出哪个方案最好,我决定拿笔算一算。
一号方案需要39+39=78(元),月销量是1875+3999=5874(盒)。
三种方案的价钱比:78:65:55,三号方案略胜一筹;月售量比:5874:1612:29,一号方案最多。
“同样是两盒,而一号方案花的钱比二号方案多78-65=13(元),虽然一号方案的月销量比二号方案多5874-1612=4262(盒),但月销量有1612盒的二号方案也绝不可能是假货。
”我道出了自己的推断。
妈妈点点头,于是,一号方案被淘汰了。
看着二号和三号方案,我犯难了,65-55=10(元),相差10元的呀!我不忍心白白扔掉10元钱,再说,月销量少一点又不一定代表巧克力是劣质产品。
忽然,我看见二号方案的图片右下角有一行小字:假一赔三。
我兴奋了,急忙点开三号方案,哈哈!狐狸尾巴藏不住了,卖家没敢写上这句话;再仔细看看,三号方案根本没有任何评价,而二号方案却有900多条。
这下,三号被淘汰了。
这时,妈妈说:“好样的,你很有头脑,很快就会收到两盒酒心巧克力的!”“耶!”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三天后,巧克力到货了。
我迫不及待地拆开伏特加巧克力,一口就是一个。
“咳咳,咳咳,呛死我了!”我边咳边喊,没想到酒味这么浓!妈妈闻讯赶来:“看来,你终于吃到正宗的酒心巧克力了。
”我笑了,接着打开朗姆酒巧克力。
这次,我吸取了教训,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品尝,酒味差点儿把我熏醉了。
我品尝着自己动脑筋购得的酒心巧克力心里美滋滋的,整个下午沉浸在酒心巧克力的醇美之中。
你想吃正宗的酒心巧克力吗?请来我家吧!篇四:末尾是5的相同两位数相乘的奥秘周五,我们一家吃完晚饭在看电视,突然,老爸想和我比赛,他说:“潘浩,要不要和我比赛?我们互相出几道末尾是5的相同两位数乘法,谁用时最少算出来谁就赢。
”我一听“比赛”这个词就爽快答应了。
“听题:45×45=多少?”“45×5=22545×40=18001800+225=2025”我说。
“这么慢啊,用了1分钟。
”老爸说道。
“哼,到你了,75×75=多少?”我问。
“……5625!”老爸只想了几秒就想到了答案。
我赶紧拿起计算器算了一下,的确是5625。
“你怎么算的啊?这么快!”我惊叹不已。
“想知道秘密吗?”老爸卖起了关子。
“快点!快点啊!”我急切地想要知道奥秘。
老爸问道:“5×5等于多少?”“25啊。
”我不解的说。
“那7×(7+1)等于多少?”“56。
”我丈二摸不着头脑地说。
“那56和25组合起来等于多少?”“5625……啊?什么?不会吧?这么简单?我不信!”我不甘心地举了几个例子:①95×95=?②25×25=?③55×55=?先用自己原来的方法计算出了结果,再用老爸的方法进行计算:①95×95=?5×5=25,9×(9+1)=90,90和25结合等于9025②25×25=?5×5=25,2×(2+1)=6,6和25结合等于625③55×55=?5×5=25,5×(5+1)=30,30和25结合等于3025我试图找到反驳老爸的理由,可是没找到。
我仔细找起了规律,发现:末尾是5的相同两位数相乘时,只要用两个数的末尾的5相乘,十位的数用x(x=十位的数)×(x+1),再把两部的结果组合起来就OK了。
我还忍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例举了几个末尾是5的相同三位数相乘的计算,发现这规律同样适用。
如:①115×115=?5×5=25,11×(11+1)=132,132和25结合等于13225②165×165=?5×5=25,16×(16+1)=272,272和25结合等于27225③225×225=?5×5=25,22×(22+1)=506,506和25结合等于50625……数学就是这么有趣!同学们,你们不妨也试试!篇五:交电费的事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六年级六(1)班杨志杰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因粗心大意解答数学问题而出过糗吗?我在这一方面就有着深刻的教训呢!因为我对数学特别感兴趣,妈妈经常叫我用数学解决一些我们家厂里的事情;这天,妈妈叫我到离厂不远的供电局交电费。
我发现厂里的用电缴费标准是这样的:用电量不超过14000千瓦时,就按每千瓦时1.2元收费,如果用电量超过14000千瓦时,超过部分的单价可下浮10%。
我们这次的用电量是27138千瓦时,该交多少钱给供电局呢?我拿起笔在草稿纸上飞速地计算起来。
27138-14000=13138(千瓦/时)14000×1.2=16800(元)13138×[1.2×(1-10%)]=13138×[1.2×90%]=13138×[1.2×0.9]=13138×1.08=14189.04(元)OK!搞定!我丝毫没察觉到有问题,也没有细细检查,就问妈妈要了15000元钱飞奔向离厂不远的供电局。
“伯伯,这里有15000元,我知道我们厂这次要交14189.04元电费!”伯伯查了下我们的用电单,像我投来了诧异的目光,“你算错了吧,明明是30989.0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