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会涉及到的三个常见违法犯罪问题
打击未成年犯罪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打击未成年犯罪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打击未成年犯罪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引言在当今社会,未成年犯罪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然而,他们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困境。
本文将深入探讨未成年犯罪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和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和未来。
一、未成年犯罪的问题1. 社会背景和家庭环境未成年犯罪往往与社会背景和家庭环境密切相关。
许多未成年犯罪分子来自贫困家庭或单亲家庭,他们缺乏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家庭支持,容易受到社会的负面影响。
2. 偏差行为和心理问题一些未成年人可能出现行为问题或心理问题,导致他们产生偏差行为和犯罪倾向。
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心理健康的支持,使得他们容易陷入犯罪的泥沼。
3. 社会影响和网络诱惑未成年人常常受到社交媒体和网络的影响,容易受到诱惑和误导。
虚拟世界中的不良信息和不健康的人际关系可能导致未成年人产生犯罪的念头和行为。
二、打击未成年犯罪的建议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建立和谐的家庭环境,提供稳定的家庭支持,对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至关重要。
家长应加强教育意识,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关系建立,并为他们提供积极的榜样。
2. 强化学校教育学校是未成年人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应加强学校教育的质量和内容。
引入更多的课程,如法律、道德和公民教育,帮助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感。
3. 提供心理健康支持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对于预防犯罪至关重要。
政府和社会机构应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服务,加强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心理抵抗力。
4. 加强社会支持和扶贫工作改善社会环境和减少贫困是预防未成年犯罪的关键因素之一。
政府应加大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就业机会,以帮助他们改变命运。
5. 加强法律教育和执法力度法律教育对于预防未成年犯罪起着重要作用。
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加强对未成年犯罪的打击力度,严惩违法行为,保护未成年人权益。
初中社会问题知识点整理与总结

初中社会问题知识点整理与总结社会问题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与社会公共利益有关的各类矛盾、冲突和问题。
这些问题涉及到社会发展、文化传承、教育、环境等方方面面。
对于初中生来说,了解和掌握社会问题的知识点,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还能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思维。
下面将针对初中社会问题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与总结。
一、社会问题概述社会问题是社会发展的伴随产物,是社会矛盾的外化表现。
社会问题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社会结构变迁、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传承中断、价值观念冲突等。
社会问题既有个体问题,如犯罪、违法、违规行为,也有群体问题,如贫困、环境污染、教育失范等。
二、教育问题教育问题是社会问题中的重要一环。
包括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公平问题、家庭教育不力等。
教育资源不均衡表现为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学校差距等,主要由于教育投入不足和分配不公造成的。
教育公平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带来的机会不均等,如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城市和富裕地区。
家庭教育不力主要表现为家庭教育功能减弱,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品德教育效果不佳。
三、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
主要包括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物处理等。
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由于工业化进程带来的大量污染物排放和资源的过度开采所致。
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不仅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还威胁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四、社会治安问题社会治安问题是社会稳定和安宁的重要保障。
包括犯罪问题、社会舆论引导问题等。
犯罪问题主要涉及盗窃、抢劫、贩毒、侵权等,犯罪活动给社会秩序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威胁。
社会舆论引导问题主要体现为信息传播的不规范和失真,容易导致社会公共舆论的波动和对社会稳定的冲击。
五、与青少年相关的社会问题青少年是社会问题中的重要群体,因此与青少年相关的社会问题需特别关注。
其中包括青少年犯罪问题、对校园欺凌的防控问题、网络安全问题等。
青少年犯罪问题主要表现为未成年人参与抢劫、盗窃等违法犯罪活动。
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 建议

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介绍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对青少年个人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也对社会秩序和稳定造成威胁。
本文将深入探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影响因素家庭环境•家庭矛盾与暴力:家庭内暴力和矛盾会给青少年带来心理创伤,导致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促使他们选择违法犯罪的道路。
•缺乏父母关爱:家庭关爱不足会导致青少年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容易迷失自我。
•家庭教育水平低: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容易使青少年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学校环境•学业压力:学业压力过大会引发青少年的情绪问题,使其寻求违法犯罪作为发泄方式。
•同伴影响:青少年容易被同伴的不良行为所影响,形成违法犯罪的团伙。
社会环境•社会文化背景:社会价值观对青少年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价值观念的调整能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社会经济差距:贫困家庭的孩子面临生活困境,经济问题容易成为他们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
对策建议家庭教育1.加强父母教育:通过家庭教育的力量,帮助父母提高教育水平和方法,让他们意识到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发展的重要性。
2.提供家庭咨询服务:建立家庭咨询机构,为需要的家庭提供心理咨询和教育辅导,帮助他们改善家庭环境。
学校教育1.倡导素质教育:学校应推行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减轻学业压力。
2.增加社会实践课程:通过社会实践课程,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社会现实,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支持1.加强社区建设:建立健全的社区系统,为青少年提供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提供各类文化、体育、艺术等社区活动。
2.开展心理辅导活动:举办心理辅导活动,为青少年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咨询,帮助他们解决内心的问题。
制度保障1.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立法工作,提高法律法规的专业性、科学性和针对性。
2.建立健全社会援助体系:加大对贫困家庭的帮扶力度,提供经济支持和教育资源,防止贫困家庭的孩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青少年中常见地违法犯罪表现、成因、和预防要求措施 家庭

青少年中常见的某某犯罪表现、成因、和预防措施内容提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跨世纪的接班人。
作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的青少年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困扰全社会的一个难题。
预防青少年某某犯罪是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开展创造良好环境的重要课题之一。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低龄化多样化智能化教育感化法制教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但青少年时期也是人生的危险期,当青少年犯罪日益成为全球化的社会问题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开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我国的青少年犯罪也呈现出低龄、团伙、暴力、智能化的趋势,日益加重的青少年某某犯罪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研究分析青少年犯罪的特点与其产生的原因、预防和控制青少年某某犯罪已刻不容缓一、当前青少年犯罪的表现与特点〔一〕、犯罪年龄低龄化有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初次犯罪的年龄已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的18-25周岁,逐步向14-16周岁年龄段开展。
一些青少年刚满14周岁就犯罪入狱,甚至有的实施犯罪行为时尚未年满14周岁。
〔二〕、犯罪主体复杂化近年来在校学生和外来人口中的青少年犯罪增多犯罪率上升。
我们常常可以从各种媒体获悉一些在校生杀人、强奸、贩毒等令人触目惊心的恶性案件。
例如:2004年发生在某某大学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杀人案〞和2005年1月发生在某某省海安县的大学生王彬持枪抢劫杀人案等等。
〔三〕犯罪类型多样化侵财类罪虽仍占大多数,但是以暴力相威胁手段,实施侵财的抢劫、敲诈勒索等犯罪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更加引人警醒的是杀人、故意伤害、强奸、贩毒、寻衅滋事等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扰乱社会治安的犯罪逐年上升。
〔五〕犯罪形式团伙化由于青少年身心尚未完全成熟,受生理、心理、智力、阅历等因素的影响,单靠个人往往难以完成复杂的犯罪过程。
因此,青少年作案时相互依附,借势壮胆,结成团伙进展作案并带有一定的组织形式。
当前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几个突出问题

当前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几个突出问题□靳东祥 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下一代的工作,家庭、学校、社会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绝大多数青少年能遵纪守法,积极向上,健康成长,并涌现出很多先进模范人物。
但是当前青少年犯罪仍然相当严重,从教育、挽救、预防青少年犯罪,有以下几个突出问题,值得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及政法各部门的严重注意,并切实加强具体工作。
(一)刑事犯罪成员中青少年占的比例较大。
据公安机关统计92年以来,抓获的刑事犯罪成员中,青少年作案的占成员总数的58.57%,其中14岁至17岁的少年作案的占8.24%。
尤其是团伙犯罪中,70%以上是属于青少年犯罪团伙。
从法院系统九十年代以来判处的人犯中,50%以上是青少年,重刑犯中,青年占5%以上;伤害、强奸、抢劫、盗窃案件,多数为青少年作案,作案成员低龄化的程度在逐年增加,特别是青年犯罪和在校学生犯罪也在逐年增加,青少年犯罪,不仅危害家庭和社会,而且成为全社会各阶层议论和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这个问题的解决,只能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防并举,教育入手,运用法律手段,依法治村、治校、治厂,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依靠群众,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把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有机的结合好。
这是一件长期性的战略任务。
(二)家庭教育是减少犯罪的第一防线。
目前家庭教育,从溺爱到放任不管,进而走向犯罪道路。
从法院判决的案件看,未成年犯罪率上升到了10%。
父母亲的不规范行为或违法犯罪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灵,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迈向犯罪的道路这方面的事例很多。
河曲县一个姓任的个体户,在家中公开吸毒,使其13岁的儿子任翔雨,也染上了吸毒的恶习,而面黄肌瘦不能上学,父子二人一年之中吸毒就吸去6.7万元。
无数事实证明,人的品德教育,抓晚了不行,要从娃娃抓起,当今青少年犯低龄化是普遍头痛的问题。
因此,家庭对人的教育宜早不宜迟。
家庭要从幼小的时候抓起,在他们不懂人事的时候,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使他们的弱点和缺陷以至坏毛病纠正在幼年。
浅谈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

浅谈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当今社会,随着网络与通讯等传播媒体的快速发展,使青少年以敏感的心灵感受着信息时代的变化,见多识广,早熟、早知、思维活跃。
同时,青少年犯罪也呈现出一种新的趋势,从犯罪动机、犯罪形式、犯罪的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青少年犯罪现象的分析,对今后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正处于由未成年到成年的转化过渡阶段,他们的思想、行为已由幼年的依赖心理变得相对独立、成熟。
但是,他们毕竟缺乏社会经验,模仿、独断、叛逆心理时刻伴随,若受到不良环境的熏陶,加上教育的缺陷,他们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根据相关资料和《焦点访谈》等报道,青少年违法犯罪主要有以下几种:(一)从不良行为、恶作剧发展到违法犯罪;(二)由单差生发展到思想品德和功课都差的双差生,进而结帮逃学、游手好闲,最终发展到违法犯罪;(三)从冒险、游乐到离家出走、侵犯他人权益到违法犯罪;(四)从骄生惯养到称王称霸乃至行凶打人,致人伤残;(五)从被歧视、虐待到行凶报复,或被遗弃而流落街头,被坏人教唆而犯罪;(六)从小偷小摸发展到盗窃抢劫;(七)模仿影视里的暴力色情镜头,到违法犯罪等。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现出上升趋势,犯罪类型日益增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犯罪心理的报复性和犯罪心态的逆反性;(二)犯罪手段趋于成人化、智能化、暴力化、低龄化;(三)组织结构的团伙性和犯罪结合的偶合性;(四)犯罪现象的突发性及犯罪手段的残忍性;(五)犯罪动机的单一性和犯罪目的的荒诞性;(六)犯罪过程的疯狂性和连续性。
三、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分析据相关报道和资料分析,家庭、学校、社会环境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品德、爱好、思想的重要因素,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受社会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全面进步,但也带来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奢靡腐败等不良风气,对社会正能量传播造成了极大地影响。
青少年犯罪问题及其对策

《青少年犯罪问题》 是中国大陆以研究和 报道青少年犯罪、少 年司法和青少年保护 问题为核心内容的公 开发行刊物,由华东 政法大学主办,中华 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和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 管,上海市青少年保 护委员会办公室协办 , 是全国法学类核心刊 物、青少年一)青少年犯罪的个人因素 两强:一是盲目模仿强;二是好奇心强。 两弱:一是辨别是非能力薄弱;二是自我控制能力 薄弱。 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好奇、敏感、 爱冒险、好占上风,喜欢模仿却辨别能力弱,是青 少年普遍的心理特性,如果受到不良的刺激,极易 导致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二)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 最为主要的是父母离婚、死亡、服刑或者其他原因 丧失了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家庭的完整性遭到破 坏,极易导致未成年人犯罪。
案例
郭某自小父母离异,一直跟着父亲生活。自从父亲和另一名 女子结婚后,便逐渐放松了对他的管教,后妈也不怎么管他。 他在海口市某小学就读,却很少到学校上课,经常与一些在 社会上流浪的小孩瞎混,并学着电影上的情节,自任这伙少 年的“老大”,当晚的抢劫活动便是他主使。当晚参加持刀 抢劫的13名少年,最小的才12岁,最大的也只有15岁。他们 有的是缺少父母管教而经常逃学的在校中小学生,有的是家 庭不和或父母离异无人照管而流浪街头的失学少年。缺乏家 庭的管教,使他们胡作非为。
7、未成年人犯罪具有突发性特点。
青少年犯罪的预防策略
(一)改善家庭的教育和环境 1、家长要当好启蒙老师。在孩子面前要做榜样,不要把自身存 在的和社会上的不良气习传染给孩子。其二,科学合理的管教 孩子,“孩子的思想和行为是需要父母来引导的”,管教要讲 究策略,不能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通过父母精心的教育和引 导会缩短孩子形成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时间。 其三,多交流、沟通和孩子做朋友,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发 现有不良行为动向时,适时的予以教育引导,将不良的思想和 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
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原因及预防措施

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原因及预防措施概述青少年犯罪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参与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给社会安全和公共秩序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本篇文章将探讨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青少年犯罪原因1. 家庭背景问题许多青少年犯罪源于不良家庭环境,缺乏家庭关爱和指导。
例如,父母长期缺席、离异、家暴或儿童虐待等问题,都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2. 学校压力问题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可能使一些青少年感到无助和沮丧。
他们找不到有效的应对机制,可能选择逃避现实或通过违法行为来发泄自己。
3. 吸毒成瘾与混乱交友圈某些青少年被恶劣环境所诱导,在不良同伴的影响下开始尝试吸毒等违法活动,逐渐沉溺其中。
吸毒成瘾和混乱的交友圈会极大地增加青少年犯罪的风险。
4. 社会经济问题社会经济因素对青少年犯罪有着重要影响。
贫困、失业、缺乏教育机会等现象可能导致一些青少年选择非法手段来谋生或寻求刺激。
青少年犯罪预防措施1. 家庭教育改善加强家庭教育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首要任务。
政府应提供相关支持政策,鼓励父母参与孩子日常生活,并提供培训课程帮助父母掌握科学家庭教育方法。
2. 学校关注和辅导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的关注,设立专门机构提供心理咨询和社会工作支持服务。
此外,开展团队活动和职业规划指导也有助于减轻学业压力并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3. 提供社会庇护和康复服务针对吸毒成瘾和混乱交友圈问题,社会应加强各类戒毒康复机构的建设和管理。
还需要加大对青少年犯罪分子的法律教育力度,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错误行为的后果,并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
4. 创建机会与支持政府和社会应该创造就业机会,提供良好教育资源,并关注贫困家庭和失学少年。
通过提供培训项目、奖学金计划等方式,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希望。
结论综上所述,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需要从源头着手,包括改善家庭环境、加强学校关心和辅导、提供社会庇护和康复服务以及创造更多机会与支持。
青少年违法案例

青少年违法案例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和良好行为举止对社会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近年来青少年违法案例频频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青少年违法案例主要包括盗窃、打架斗殴、吸毒、犯罪等行为,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首先,盗窃是青少年违法案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行为。
由于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一些青少年在面对诱惑时选择了走上犯罪的道路。
他们可能盗窃他人财物,或者在商店中行窃。
这些行为不仅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也给青少年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其次,打架斗殴也是青少年违法案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些青少年在生活中因为琐事或者矛盾,便选择以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
他们可能在校园内或者社区中发生冲突,甚至演变成群体斗殴事件。
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他人,也损害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另外,吸毒也是青少年违法案例中的严重问题。
一些青少年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或者因为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尝试吸食毒品。
吸毒不仅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也会使他们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最终走上犯罪的不归路。
最后,犯罪行为也是青少年违法案例中的严重问题。
一些青少年可能因为经济压力、家庭问题或者社会环境的影响,选择了犯罪行为。
他们可能参与抢劫、敲诈勒索、贩毒等违法犯罪活动,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针对青少年违法案例,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
首先,加强家庭教育,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其次,加强学校教育,开展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
另外,加强社会监管,建立健全的青少年犯罪预防机制,及时发现和干预青少年违法行为,帮助他们重新回归社会。
总之,青少年违法案例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关心和努力,才能让青少年走上健康、阳光的成长之路,为社会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
农村青少年犯罪的几个问题的

学校教育的不足和缺陷
教育资源不足
农村地区学校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如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简陋等,难以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教育内容的缺陷
农村学校教育往往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德育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导致青少年缺乏正 确的价值观和判断力。
社会环境和不良风气的诱导
社会贫富差距
农村地区贫富差距较大,一些贫困家庭的 青少年容易产生不平衡心理,进而产生偷 窃、抢劫等犯罪行为。
任感。
预防道德失范
通过道德教育,预防农村青少 年出现道德失范行为,如欺凌
、盗窃等不良行为。
打击网络犯罪,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加强网络监管
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对网络 的监管和管理,建立网络 安全制度,预防网络犯罪 的发生。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引导农村青少年树立正确 的网络安全观念,提高他 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 保护能力。
加强对家长的监督和管理,确 保家长履行监护职责,关心孩 子的身心健康。
加强学校教育,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加强学校德育教育,注重培养学 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开展法制教育活动,普及法律知 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
务。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展心理 辅导和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
心理问题。
社会环境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强对农村青少 年的关注和支持,提供必要的帮助 和引导,改善他们的成长环境。
开展道德教育,强化青少年的道德观念
培养道德意识
通过德育课程、主题班会等形 式,引导农村青少年树立正确 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强化
他们的道德意识。
加强道德实践
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形 式,让农村青少年参与道德实 践,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责
未成年人犯罪事件分析

未成年人犯罪事件分析
简介
本文档旨在分析未成年人犯罪事件的情况,提供对未成年人犯
罪问题的深入了解。
犯罪事件概况
未成年人犯罪事件指涉及未满18岁的人员参与的违法犯罪行为。
这些犯罪事件种类繁多,包括但不限于盗窃、抢劫、暴力犯罪、吸毒等。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家庭环境:家庭不和睦、家庭暴力、父母缺席等不良家庭环
境会增加未成年人犯罪的风险;
2. 学校环境:教育资源不足、校园暴力等学校环境问题也会对
未成年人产生负面影响;
3. 社会环境:社会不公平、贫富差距扩大等社会问题也可能导
致未成年人犯罪行为;
4. 心理因素:心理问题、自卑感、寻求刺激等心理因素也可能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动因。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措施
为了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事件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1. 家庭教育:加强家庭教育,提高父母的教育水平和家庭关系质量,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2. 学校教育:加强学校教育,提供全面的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
3. 社会关怀: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贫困家庭的帮助和关怀,减少社会不公平现象;
4. 心理辅导:加强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和自卑感;
5. 法律教育: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遵法意识。
结论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关怀、心理辅导
和法律教育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事件的发生。
试论我国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

Legal Syst em A nd So c i et y ■—圜翟翟—■益。
竺!!坠!堡垒!查塾金试论我国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林广鑫摘要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居高不下的现状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分三大部分就此问题予以分析,即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之现状及发展趋势;青少年违法犯罪之原因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刑事责任违法犯罪形式中图分类号:D9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9—072-02青少年的违法犯罪之所以会如此关注,除了犯罪造成的危害性之外,青少年作为下一代的国家建设主力军,他们的身心健康深远的影响着国家明天的发展。
首先,我们需要对青少年的范围进行确定。
我国刑法将刑事责任按人的年龄分为三个阶段:即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不满14周岁)、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4岁不满16周岁)和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己满16周岁)。
①另外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也指出:未成年人是指不满18周岁的公民。
那么本文中所指的青少年既包括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也包括已满18周岁但超出不多的青年人,这些人在刑法中有的已属完全负刑事责任阶段,有的属于相对负刑事责任阶段,有的却属于完全不负刑事责任阶段。
虽然在法律严格届定上会有些不同,但在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其身心却有着一些相同的特点。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据有关资料统计,2000年以来,我国未成年人的犯罪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在平均以14.18%的速度逐年上升。
②这些数据无不证明,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正在日益加重,随着社会的急剧发展变化,青少年犯罪的行为在逐渐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向:(一)违法犯罪形式的团伙化这是因为青少年自身的条件决定的。
由于其心理承受能力和身体条件尚处在较薄弱时期,如果以个人的力量来达到犯罪目的,势必会加重其心理和身体上的承受压力,使其产生胆怯的念头。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湖北省宣恩县民族实验中学肖秀菊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常被人们喻为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然而,当前因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或多或少地影响了部分青少年。
使当今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比例日益上升。
那么,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因又是什么?其违法犯罪又有何特点?我们应当怎样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呢?通过这次调查,同学们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㈠、青少年违法犯罪以暴力型、物欲型为主。
先看下面一则材料:宣恩县法院二○○一年审理的案件,按年龄分类,其中,十七件青少年犯罪案件中,抢劫案四起,涉案9人;强奸案三起,涉案7人;重伤案一件,涉案1人;盗窃案件五起,涉案5人。
暴力型案件所占比例占77.5,在全县犯罪案子中所占比例高达29.4。
这则材料表明,青少年暴力性犯罪比例如此之大,不得不令人深思!暴力性犯罪是以给被害人造成肉体上的损害为主要手段或以人的生命、健康为直接侵害对象的各种犯罪。
另据统计,在全国,青少年涉及的故意杀人、抢劫案件各占总数20%以上,故意伤害、强奸、绑架等也均占有一定的比例,且近一两年呈上升趋势。
㈡、青少年犯罪呈现出团伙性特点。
团伙犯罪案件较多,甚至还有的形成犯罪集团。
青少年罪犯虽年轻力壮具有体力优势,但由于他们的思想还不是太成熟,缺乏作案经验,对犯罪心理压力大,且他们大都实施暴力犯罪,担心被害人反抗,总觉得单个人作案势单力薄,故他们经常纠集几人去共同作案形成犯罪团伙甚至犯罪集团,这样既能使部署安排周密,又能在力量上足以抵制被害人的反抗。
在宣恩县二○○一年度的十七件青少年犯罪案件中,团伙作案就达六起,比例高达35.3。
㈢、青少年犯罪者的文化素质不高,大部分为中低等文化程度。
青少年罪犯中,大都接受的文化教育少,好多人小学期间就辍学,甚至就没上过学,初中以下文盲、半文盲占90%以上㈣、青少年犯罪低龄化趋势明显。
经调查得知,我县二○○一年度中的十七件青少年犯罪案件,涉案25人。
未成年竟然达六起13人,其中16岁以下的少年犯竟然达11人之多。
未成年人九种不良行为

未成年人九种不良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
这种行为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而且学生很可能会因为得不到有效的监护而形成严重不良行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2、携带管制刀具,管制刀具主要包括匕首、三棱刀、带有自锁装置的弹簧刀等。
携带管制刀具是一种违反治安管理的不良行为。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有此类行为的未成年人,其监护人、学校都有责任进行管教,或送其到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多次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是严重不良行为,如果采取暴力强行索要他人财物则转化为抢劫罪。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只要实施多次(即三次以上)的偷窃行为,就属于严重不良行为。
6、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赌博不光容易使人产生贪欲,扭曲参与者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大量浪费青少年的学习和休息时间,更会毒害心灵,使人产生好逸恶劳、投机侥幸等不良的心理。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如果有传播淫秽物品行为,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多数营业性舞厅的气氛光怪陆离,环境复杂,对处于身心发育阶段的未成年人来说,容易产生许多负面的影响。
9、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青少年犯罪行为有哪些

一、青少年犯罪行为有哪些1、从属性犯罪。
青少年由于思维尚不成熟及社会经验的不丰富,容易成为成人犯罪时控制的对象,并且青少年由于对好坏的识别能力差,在作案时处于一种死心塌地的从属地位。
2、团伙性犯罪。
青少年以一定的特征如地域、性格、年龄、同学等形式一个个的团伙,经常聚在一起,形成一附和,或碍于情面不好推辞共同作案。
团伙犯罪的一大特征就是“一个老鼠坏一锅汤”,一个人带坏一群人。
3、报复型犯罪。
有些青少年在受到不公正待遇后,或因处理不及时,或因对处理结果不能理解,就采取同样的手段去对付别人,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4、冲动型犯罪。
青少年由于心理的不成熟,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不够冷静,往往做出一些事后自己也感到后悔的事。
5、无知型犯罪。
这一类型的青少年罪犯缺乏最基本的常识,甚至入狱后,对自己的罪行仍不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以上内容就是相关的回答,青少年进行犯罪的类型包括从属性犯罪、团伙性犯罪、报复型犯罪、冲动型犯罪、和无知型犯罪。
这些类型的犯罪都是青少年犯罪的很大的特征,我们在解决青少年犯罪的路程中还会比较遥远。
二、青少年犯罪特点有哪些1、纠合性当前青少年犯罪中,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以相同地域为基础,纠合在一起,共同作案。
在纠合过程中,为了争强好胜而在团伙中争当霸主,常常象滚雪球一样结合成更大的团伙,以壮大势力。
这样,可以互相壮胆,在“人多势众”的心理支配下,犯罪过程中反映出胆大妄为,不顾一切,理智无法控制行为,其犯罪一旦得逞,便紧接着再干。
为何会出现这种纠合性呢?主要是由于青少年正处在成长时期,喜欢交际,乐于结群,一旦受坏人和外界不良因素引诱,在人多势众、互相壮胆的情况下,作起案来胆大妄为。
2、偶发性青少年违法犯罪与成年人违法犯罪相比,他们的动机往往比较简单,有时甚至表示出正常人无法理解的某种奇特的变态心理。
他们的犯罪,一般来说,较少预谋、策划,常常是在外界的影响下,或者由于一时的感情冲动而突然犯罪。
犯罪的偶发性还表现在有的青少年平时表现还比较好,会在某种情况下,突然犯罪。
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的分析和思考

管理
学校暴力事件对青少年的 身心健康具有严重影响, 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 干预。
近年来,学校暴力事件频 发,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为了 预防和干预学校暴力事件 ,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 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 观和行为习惯。
学校应该加强校园安全管 理,完善安全制度,加强 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师 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
家庭因素
家庭关系紧张
一些家庭由于父母关系不好,经 常吵架或离异,导致孩子缺乏安 全感,容易产生违法犯罪行为。
家庭教育缺失
一些家庭对孩子过于溺爱或放任, 没有正确引导孩子的行为和思想, 使孩子容易受到不良影响。
家庭经济困难
一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无法满足 孩子的正常需求,孩子可能产生不 满和抵触情绪,导致违法犯罪行为 。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学 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行 为的发生。
改善社会环境
社会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关注和保护,改善社会环境,减 少青少年接触不良信息和不良行为的机会,为青少年的健 康成长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
THANKS
感谢观看
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的分析和思 考
汇报人: 2023-11-28
目 录
• 引言 • 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的成因分析 • 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 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的思考和反思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的普遍性
在当今社会,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日益突出,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无 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青少年犯罪率都在逐年上升,且涉及的犯罪类型也日益多 样化。
未成年人犯罪事件分析

未成年人犯罪事件分析介绍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年龄在18岁以下的个体在法律上犯下的违法行为。
这些犯罪行为对社会和未成年人本身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对未成年人犯罪事件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犯罪类型未成年人犯罪可以涉及多个犯罪类型,包括但不限于盗窃、抢劫、故意伤害、贩毒和性侵犯等。
这些犯罪行为可能受到个体的社会背景、家庭环境以及心理因素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原因分析社会背景社会背景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些社会问题,例如贫困、失业率和社会不稳定等,可能导致未成年人感到无望和无助,从而诱发犯罪行为。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也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因素。
家庭中存在家庭暴力、药物滥用、家庭成员犯罪等问题,会对未成年人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增加其犯罪倾向。
心理因素未成年人的心理因素也可能促使其犯罪。
例如,自卑感、攻击性、冲动和寻求刺激等心理特征可能使他们更容易参与犯罪行为。
解决方案为了减少未成年人犯罪,需要采取综合的解决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育与宣传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家庭支持提供家庭支持和辅导服务,帮助问题家庭改善家庭环境,减少家庭冲突和家庭暴力等问题。
社会帮助建立健全的社会帮助体系,为有需要的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咨询和社会支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并重新融入社会。
刑事制裁与改造对于已经犯罪的未成年人,应依法进行刑事制裁,并提供改造机会,通过教育和职业培训等方式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结论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社会问题。
通过综合的解决方案,包括教育与宣传、家庭支持、社会帮助以及刑事制裁与改造等措施,可以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保护他们的权益,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未成年人犯罪常见问题的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未成年人犯罪常见问题的调查报告(精选多篇)第一篇:未成年人犯罪常见问题的调查报告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青少年犯罪现象更加明显。
这里所说的“青少年犯罪”是指犯罪嫌疑人在第一次或两次犯下轻罪或轻罪时已经成年的犯罪行为。
由于此类案件的不断增多,已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一种特殊现象,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本文从案件的特点出发,对这些未成年人的心理和成长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试图提出有效的改善对策。
两年间,我院共受理未成年人重新犯罪案件占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总数的15.44%。
一、案例特征分析(一)在未成年人重新犯罪中,以二次犯罪案件居多。
第二次受到司法机关处罚的未成年人占总数的92.5%;第三次受到处罚的有2人,第五次受到处罚的有1人。
(二)从累犯的时间间隔来看,缓刑期间的时间间隔较短,犯罪现象明显。
缓刑期间累犯占47.5%。
就时间间隔而言,第一次和第二次犯罪间隔不到3年的人占总数的45%;三至六年的时间间隔占总时间间隔的22.5%;6至10年,占总数的15%;10年以上的时间间隔占总时间间隔的17.5%。
(三)初次犯罪与重新犯罪的罪名重合度与其犯罪间隔成反比。
犯罪间隔3年以下的人中,前后触犯罪名相同、即重合度为61.1%;犯罪间隔为三年以上的人中,前后触犯罪名相同、即重合度仅为22.7%。
由此可以看出,犯罪间隔时间越短,罪名重合度越高,且罪名多集中在抢劫、盗窃、故意伤害等暴力型或财产型犯罪,判处刑罚相对较轻;而犯罪间隔时间较长的犯罪嫌疑人,其再次犯罪所涉及的罪名种类较多,情节也趋于严重,被判处的刑罚多重于初次犯罪的刑期。
(四)累犯中的团伙犯罪现象并不明显。
未成年人初次犯罪时相互扶持、相互鼓劲,团伙犯罪现象更加明显;然而,当他们再次犯罪时,由于年龄和身体发育的原因,大多数人在没有他人帮助的情况下独自犯罪。
(五)从犯罪动机上看,再次犯罪的动机比较单一。
犯罪嫌疑人在初次犯罪时的动机比较多样:有为泄私愤故意伤人的,也有受不良影片影响一时冲动的,有精神空虚寻衅滋事的,还有的是为获取金钱;而犯罪嫌疑人再次犯罪时目标明确,绝大多数是为了获取不义之财。
有关年龄犯罪知识点总结

有关年龄犯罪知识点总结一、未成年人犯罪类型未成年人犯罪类型主要包括刑法上的犯罪和少年保护法上的违法行为两种。
刑法上的犯罪包括故意伤害、盗窃、抢劫、诈骗、抢夺、寻衅滋事、抢夺、赌博、非法携带、盗窃、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等。
而少年保护法上的违法行为则包括打架斗殴、欺凌、校园欺凌、吸烟、酗酒、校园暴力、违规上网、违反家长管理等。
此外,还存在一些涉及暴力、性犯罪等较为严重的案件。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十分复杂,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家庭教育、个人心理等因素。
从社会环境来看,社会治安状况、社会道德水平的下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等都会对未成年人产生一定的影响。
同时,家庭教育也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之一。
家庭经济条件的好坏、家庭教育的程度、父母关系的和睦、家长的教育方式等都会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此外,个人心理因素也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包括自控能力差、攀比心理、逆反心理、好奇心强等。
三、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除了犯罪行为本身之外,还包括其心理特征和社会特征。
从心理特征来看,未成年人犯罪往往具有自制能力差、好奇心强、冲动、天真、单纯等特点。
从社会特征来看,未成年人犯罪受社会环境影响特别大,涉及的犯罪类型和手段比较单一,且往往是在团伙中犯罪。
四、未成年人犯罪的危害未成年人犯罪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首先,未成年人犯罪会破坏社会安宁,影响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
其次,未成年人犯罪会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在涉及暴力、财产犯罪和性侵犯等问题上,危害更为严重。
再次,未成年人犯罪会影响未成年人自身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影响其未来的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
五、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和处理为了有效防范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等多方面的合作。
首先,家庭教育至关重要,父母需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学校教育也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手段,学校需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案,为确保资金安全,要求事主把
钱打入指定的账户。
预防诈骗
8、街头手机充值送话费 骗子在以推销手机,充值卡为幌子, 打着移动、电信和联通等公司旗号,以 充50元送50元,充100元送100元、200 元送200元的形式,推销充值卡,该充 值卡实质是IP手机充值卡,当事主充值 完成后,骗子会取消IP充值卡与事主手 机的绑定,达到骗取小额钱财的目的。
信息,义交押金或代刷网上商城信誉返 佣金的形式,骗取事主钱财。较常见的 是代刷淘宝商城信誉的诈骗,骗子会先 让事主尝到甜头,如事主购买100元的虚 拟产品后,对方立即返回105元,当事主 下大单时,立即冻结订单,达到诈骗大 额钱财的目的。
预防诈骗
5、电话冒充他人 骗子拨打手机或固定电话,冒充亲属 朋友以生病,出车祸需要资金为由,或 以老师医生等身份。如“猜猜我是谁”, 骗子让事主猜名字,事主猜出来某一名 字后,骗子顺水推舟与事主调侃。事后, 又打电话以出车祸被抓等种种理由急需 用钱,向事主提出汇款,直至事主发现
预防诈骗
2、网络购物诈骗
要求多次汇款-------骗子以未收到货款或提 出要汇到一定数目方能将以汇款项退还等理由 迫使事主多次汇款。 收取定金诈骗-----骗子要求事主先付一定
数额的订金或保证金,然后才发货。之后就会
利用事主急于拿到货物的迫切心理以种种看似 合理的理由,诱事主追加定金。 退款诈骗-------骗子冒充卖家或客服称事主
毒品问题
吸毒面临的法律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七十二条第三款的规定:吸食、注射毒品的,
将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2000
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 500以下罚款。
贩卖毒品面临的法律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 条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无 论数量多少都要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青少年会涉及到的 三个常见违法犯罪问题
毒品 问题 打架 问题 诈骗 问题
目 录
CONTENTS
1
2
毒品问题 打架问题
3
预防诈骗
01
毒品问题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
丙胺、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
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使人形成 瘾癖的毛麻醉:鸦片、海洛 因、甲基苯丙胺、吗啡、大 麻,目前我市流行的主要是 甲基苯饼胺(俗称冰毒)。
海洛因
吗啡
甲基苯丙胺
大麻
毒品问题
毒品问题就在我们身边
截至2017年年底,我市实有吸毒人员(衢州籍)6927名,七成吸毒人员的年龄在35周岁以下。
2016年,我市查获17周岁以下未成年涉毒人员50名。查获的50名涉毒未成年人中,48人文化程 度在初中及以下,部分为留守青少年。2017年,我市查获17周岁以下未成年涉毒人员39名。 2018年1月份,我市公安机关查到年龄最小的吸毒人员只有13岁(2004年2月出生)。
03
预防诈骗
这里主要和大家讲下预防诈骗的事,随着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QQ、微信、支付宝 以及网络交易屏太大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 活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也给不法分子可趁 之机。
预防诈骗
常见的诈骗手段主要有如下几种
1、冒充公检法、电信等单位诈 骗
冒充公检法、电信部门的工作人员和
部门电话,以事主电话欠费、查收法院 传票等借口诱骗事主回电咨询,然后以 事主个人信息泄露,银行账户涉嫌洗钱、 毒品犯罪或需要调查等为由,要求事主 将银行存款转至对方提供的所谓“安全 账户”审查为由实施诈骗。
预防诈骗
9、街头购物诈骗 此类警情嫌疑人多为路边以假手机, 假电脑对路人进行兜售诈骗,比较常见 的是新疆人以较低的价格兜售苹果手机, 现场给事主看的均是真机,等到事主取 钱交易时,给事主的却是机模或山寨机, 此类警情嫌疑人是利用市民贪小便宜的 心理进行实施诈骗的。
谢 谢!
上当为止。
预防诈骗
6、信用卡盗刷诈骗
犯罪嫌疑人以应聘酒吧或者 收银台工作人员为“幌子”,边工 作边寻找“猎物”,用“测录刷卡
器”在消费者付款的时候快速复制
信用卡,事主离开后,立即将复制 的银行卡信息制作成新卡,结合偷
窃得来的密码,进行消费,提现。
预防诈骗
7、短信冒充他人 骗子冒充事主亲友或房东、快递公 司员工、社保工作人员等,通过群发短 信的形式,以各种理由诱导事主转账汇 款。如以原来的银行卡不能使用为由, 要求把钱(房租)打入指定的账号,再 如以事主有未签收的邮件包裹,并称事 主可能因身份被盗用涉嫌洗钱或涉嫌某
刚刚交易不成功,已退款为由骗取事主手机上
的银行卡交易验证码,转走卡内钱财。 :
预防诈骗
3、盗用QQ冒充好友借 钱
骗子盗用事主亲友的QQ,
并主动要求与事主接通视频, 在视频过程中骗子使用了事主 或者亲人的截图骗取事主信任, 然后以急需用钱为由骗取事主 汇款、转账。
预防诈骗
4、网络招工诈骗
骗子在互联网上发布招聘或(兼职)
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
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 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 下罚款。
打架问题
案例:
2017年11月8日凌晨,8名00后( 其中 年龄最大的只有17岁,年龄最小的才14岁
多一点,8人的平均年龄,竟还不到16岁)
在市区一网吧,用刀把人桶伤。双方有点口 角纠纷就用刀捅人,据说被刀捅的人,还是 被认错的人。
02
打架问题
大家都比较年轻,年轻就容易气盛,容
易出动,就比较容易发生打架之类的。
在学校里同学之间的轻微打闹,老师出 面协调下就好了,如果不是在学校,那 打架可是要受到处罚的。
打架问题
普通打架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
处罚法》第四十三条之规定,殴打 他人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出